'給孩子定規矩最好在8歲以前:學霸家的孩子,多有這3點好習慣'

"

新東方教育創始人俞敏洪曾說,他特別關注中國的“媽媽群體”,因為在國內的家庭教育中,主要都是媽媽在起著主導作用。

父母的角色裡,總是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較長,尤其是在孩子7-8歲以前。你陪伴孩子時間的長短,就決定了你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所以老俞還說道:“我們教育好孩子的第一步,就是要教育好自己。”

"

新東方教育創始人俞敏洪曾說,他特別關注中國的“媽媽群體”,因為在國內的家庭教育中,主要都是媽媽在起著主導作用。

父母的角色裡,總是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較長,尤其是在孩子7-8歲以前。你陪伴孩子時間的長短,就決定了你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所以老俞還說道:“我們教育好孩子的第一步,就是要教育好自己。”

給孩子定規矩最好在8歲以前:學霸家的孩子,多有這3點好習慣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應當和孩子共同培養3點習慣,才有利於孩子成材。

01 獨立思考的習慣

很多父母喜歡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去做比較。但是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就像一顆顆獨立的樹。

個體之間必然存在差異。全世界的樹不可能長成一個樣,孩子的成長過程也一樣。

“比較行為”的背後,其實更多的是反映了父母們的當代焦慮。當別的孩子都在上輔導班了,誰都會忍不住捫心自問一句:自己的孩子不上,會不會落後?

但很多時候,一大批父母並沒有關心到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而是隨大流地“認為他需要”什麼。比如在7歲之前,未上或剛上小學的階段,許多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做好“小幼銜接”,會選擇一些校外輔導機構,讓孩子提前做好適應。

在公辦機構,“識拼音、學英語”已經被明令禁止,而許多機構為了讓家長們儘快的看到效果,無非是讓孩子“超前學習”。

但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思維習慣、性格能力的養成,比簡單的成績來得重要。尤其是要讓孩子多讀書、多思考,下面我會來講這為什麼重要。

"

新東方教育創始人俞敏洪曾說,他特別關注中國的“媽媽群體”,因為在國內的家庭教育中,主要都是媽媽在起著主導作用。

父母的角色裡,總是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較長,尤其是在孩子7-8歲以前。你陪伴孩子時間的長短,就決定了你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所以老俞還說道:“我們教育好孩子的第一步,就是要教育好自己。”

給孩子定規矩最好在8歲以前:學霸家的孩子,多有這3點好習慣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應當和孩子共同培養3點習慣,才有利於孩子成材。

01 獨立思考的習慣

很多父母喜歡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去做比較。但是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就像一顆顆獨立的樹。

個體之間必然存在差異。全世界的樹不可能長成一個樣,孩子的成長過程也一樣。

“比較行為”的背後,其實更多的是反映了父母們的當代焦慮。當別的孩子都在上輔導班了,誰都會忍不住捫心自問一句:自己的孩子不上,會不會落後?

但很多時候,一大批父母並沒有關心到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而是隨大流地“認為他需要”什麼。比如在7歲之前,未上或剛上小學的階段,許多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做好“小幼銜接”,會選擇一些校外輔導機構,讓孩子提前做好適應。

在公辦機構,“識拼音、學英語”已經被明令禁止,而許多機構為了讓家長們儘快的看到效果,無非是讓孩子“超前學習”。

但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思維習慣、性格能力的養成,比簡單的成績來得重要。尤其是要讓孩子多讀書、多思考,下面我會來講這為什麼重要。

給孩子定規矩最好在8歲以前:學霸家的孩子,多有這3點好習慣

02 自我規劃的能力

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自主學習的過程就已經開始了。

大部分的父母其實並不會意識到這點,因為我們常常認為,孩子的學習上總是缺乏自主性的。但實際上,這是到了很後來,孩子學習的自主性丟失了。

我們傳統說的“學習”,都是讀書識字、或者說被人教授。

像孩子學說話、走路,你以為是由父母所主導決定的。但其實這時候並沒有人逼他,或者說講大道理告訴他“學習有什麼用”,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就是發自內心的。

但是孩子通過自主探索學習到的知識始終有限,所以我們要有學校、老師。我們通過各種方法,加快孩子的學習進程,讓幾千年來先人們總結出的經驗,儘快印刷到孩子腦子裡。

當你胡吃海塞的時候,你就會拉肚子。孩子自主學習性的丟失,正始於此。

這是教育的必經階段,但只要孩子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他一定還會迴歸到自主學習的階段。

如何迴歸呢?比如能自己掌握探索世界的鑰匙——書本。

透過書本,如果孩子自己能做好思考、總結,並且知道很早就知道自己愛好什麼,追求什麼,那麼他們的人生在自己的規劃之下,往往能走的更成功。

"

新東方教育創始人俞敏洪曾說,他特別關注中國的“媽媽群體”,因為在國內的家庭教育中,主要都是媽媽在起著主導作用。

父母的角色裡,總是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較長,尤其是在孩子7-8歲以前。你陪伴孩子時間的長短,就決定了你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所以老俞還說道:“我們教育好孩子的第一步,就是要教育好自己。”

給孩子定規矩最好在8歲以前:學霸家的孩子,多有這3點好習慣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應當和孩子共同培養3點習慣,才有利於孩子成材。

01 獨立思考的習慣

很多父母喜歡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去做比較。但是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就像一顆顆獨立的樹。

個體之間必然存在差異。全世界的樹不可能長成一個樣,孩子的成長過程也一樣。

“比較行為”的背後,其實更多的是反映了父母們的當代焦慮。當別的孩子都在上輔導班了,誰都會忍不住捫心自問一句:自己的孩子不上,會不會落後?

但很多時候,一大批父母並沒有關心到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而是隨大流地“認為他需要”什麼。比如在7歲之前,未上或剛上小學的階段,許多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做好“小幼銜接”,會選擇一些校外輔導機構,讓孩子提前做好適應。

在公辦機構,“識拼音、學英語”已經被明令禁止,而許多機構為了讓家長們儘快的看到效果,無非是讓孩子“超前學習”。

但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思維習慣、性格能力的養成,比簡單的成績來得重要。尤其是要讓孩子多讀書、多思考,下面我會來講這為什麼重要。

給孩子定規矩最好在8歲以前:學霸家的孩子,多有這3點好習慣

02 自我規劃的能力

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自主學習的過程就已經開始了。

大部分的父母其實並不會意識到這點,因為我們常常認為,孩子的學習上總是缺乏自主性的。但實際上,這是到了很後來,孩子學習的自主性丟失了。

我們傳統說的“學習”,都是讀書識字、或者說被人教授。

像孩子學說話、走路,你以為是由父母所主導決定的。但其實這時候並沒有人逼他,或者說講大道理告訴他“學習有什麼用”,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就是發自內心的。

但是孩子通過自主探索學習到的知識始終有限,所以我們要有學校、老師。我們通過各種方法,加快孩子的學習進程,讓幾千年來先人們總結出的經驗,儘快印刷到孩子腦子裡。

當你胡吃海塞的時候,你就會拉肚子。孩子自主學習性的丟失,正始於此。

這是教育的必經階段,但只要孩子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他一定還會迴歸到自主學習的階段。

如何迴歸呢?比如能自己掌握探索世界的鑰匙——書本。

透過書本,如果孩子自己能做好思考、總結,並且知道很早就知道自己愛好什麼,追求什麼,那麼他們的人生在自己的規劃之下,往往能走的更成功。

給孩子定規矩最好在8歲以前:學霸家的孩子,多有這3點好習慣

03 堅持閱讀的習慣

為什麼教育學家們總在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因為前人的經驗方法、大千世界的描述,人類文明的傳承——數千年來除了人人的口碑相傳,之外全靠書本。

中國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雖然因為其中的“金錢、美女”讓人覺得俗不可耐,但是多讀書的價值,沒有人會否認它。

有網友調侃,吃喝拉撒上花錢,都是稱之為消費,只有買書買房,才稱之為投資。

許多父母陪伴孩子的方式,就是一起吃飯、睡覺,還有一個輔導孩子寫作業,非常辛苦。但是這在我看來這都不算是高質量陪伴,只有陪孩子閱讀,才能將孩子送到更遠更廣闊的天地中去。

絕大多數孩子的閱讀敏感期,多在4-6歲左右,智商高的孩子,還會適當提前。

這時候的孩子對學習和閱讀都是最有興趣的時候。而想讓孩子將來成績優秀,父母們不要錯過這個時期,在孩子8歲之前,在這幾點習慣性格上,立好規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