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真正愛孩子,有些“苦”必須讓孩子吃,不忍心只會害了孩子'

"

孩子要心理健康地成長,承受“痛苦”是必不可少的。

80後這一代之前,人們的成長經歷都以“吃苦”為榮。“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我們成長的主旋律。

但現在的父母,卻常常走入一個誤區,認為承受“痛苦”會挫敗孩子的自尊心,於是不敢指出孩子的缺點,哪怕孩子做錯事了,也不批評孩子,甚至找藉口掩飾......

這裡的重點,並不是說要“批評、教訓、指責、懲罰”孩子,也不是讓孩子去“種地、挑擔、做重活”。這裡的“苦”,更多的是指生命中挫敗以及應對挫敗的經歷和感受。

讓孩子去體驗、面對一些“苦”,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這樣的經歷是父母不可替代的,而是需要正確引導。

"

孩子要心理健康地成長,承受“痛苦”是必不可少的。

80後這一代之前,人們的成長經歷都以“吃苦”為榮。“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我們成長的主旋律。

但現在的父母,卻常常走入一個誤區,認為承受“痛苦”會挫敗孩子的自尊心,於是不敢指出孩子的缺點,哪怕孩子做錯事了,也不批評孩子,甚至找藉口掩飾......

這裡的重點,並不是說要“批評、教訓、指責、懲罰”孩子,也不是讓孩子去“種地、挑擔、做重活”。這裡的“苦”,更多的是指生命中挫敗以及應對挫敗的經歷和感受。

讓孩子去體驗、面對一些“苦”,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這樣的經歷是父母不可替代的,而是需要正確引導。

父母真正愛孩子,有些“苦”必須讓孩子吃,不忍心只會害了孩子

01

在公園裡看到孩子交往很有趣的一幕:

 
一個孩子拿了一根長棍不小心劃到另一個孩子的臉,但怎麼都不肯道歉。家長在旁邊也只是看著,不引導孩子說聲“對不起”。從眼神裡看,那對父母似乎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問題。果真,看著被劃的孩子哭了,拿棍孩子的媽媽就開始數落在一旁的奶奶沒有看好孩子。

而那個被劃疼了哭的孩子,發現哭了能引起別人的同情,見旁邊任何一個熟悉的人都向對方哭訴,那根棍子劃了自己。哪怕這時候已經不疼了,她還繼續用這種“表演”的方式博得外在的關注。

拿棍孩子的媽媽看到對方孩子博得了很多人的關注,生怕自己的孩子難受,受到傷害,於是趕緊蹲下抱著自己的孩子,嘴裡說著:“沒事兒寶貝,就是不小心劃了一下”。

聽到這話,拿棍孩子還真“委屈”地流下眼淚,哇哇大哭起來,好像自己是受害者。這時,家長顯得很難受,唯恐自己的孩子會因此一蹶不振,嘴裡嘀咕著,“真是沒見過,不疼了還到處說,走,我們去別的地方玩兒。”

而那個被劃的孩子也跑到自己奶奶身邊,說“奶奶,這裡還疼。”奶奶趕緊一邊撫摸一邊安慰:“寶貝,奶奶吹吹啊,下次咱們不跟他玩了。”

這裡的兩位家長,其實都是在試圖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害怕看到孩子“難受”,過於希望孩子感受好。

這樣是行為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比如有的家長聽不得孩子哭,只要孩子一哭,就急忙用各種方法——轉移注意力,或者連哄帶騙等方式,讓孩子忘記或忽視不愉快的感受,馬上快樂起來。

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能千方百計把他們置於自己的“保護傘”下,但是如果孩子終將離開父母,走向社會,如果從小不曾體驗“難受”,孩子怎樣才能適應各種社會約束自我的“規範”,怎麼能經歷人生的挫折?

從長遠的角度考慮,這樣的“保護”是愛,還是害?

"

孩子要心理健康地成長,承受“痛苦”是必不可少的。

80後這一代之前,人們的成長經歷都以“吃苦”為榮。“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我們成長的主旋律。

但現在的父母,卻常常走入一個誤區,認為承受“痛苦”會挫敗孩子的自尊心,於是不敢指出孩子的缺點,哪怕孩子做錯事了,也不批評孩子,甚至找藉口掩飾......

這裡的重點,並不是說要“批評、教訓、指責、懲罰”孩子,也不是讓孩子去“種地、挑擔、做重活”。這裡的“苦”,更多的是指生命中挫敗以及應對挫敗的經歷和感受。

讓孩子去體驗、面對一些“苦”,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這樣的經歷是父母不可替代的,而是需要正確引導。

父母真正愛孩子,有些“苦”必須讓孩子吃,不忍心只會害了孩子

01

在公園裡看到孩子交往很有趣的一幕:

 
一個孩子拿了一根長棍不小心劃到另一個孩子的臉,但怎麼都不肯道歉。家長在旁邊也只是看著,不引導孩子說聲“對不起”。從眼神裡看,那對父母似乎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問題。果真,看著被劃的孩子哭了,拿棍孩子的媽媽就開始數落在一旁的奶奶沒有看好孩子。

而那個被劃疼了哭的孩子,發現哭了能引起別人的同情,見旁邊任何一個熟悉的人都向對方哭訴,那根棍子劃了自己。哪怕這時候已經不疼了,她還繼續用這種“表演”的方式博得外在的關注。

拿棍孩子的媽媽看到對方孩子博得了很多人的關注,生怕自己的孩子難受,受到傷害,於是趕緊蹲下抱著自己的孩子,嘴裡說著:“沒事兒寶貝,就是不小心劃了一下”。

聽到這話,拿棍孩子還真“委屈”地流下眼淚,哇哇大哭起來,好像自己是受害者。這時,家長顯得很難受,唯恐自己的孩子會因此一蹶不振,嘴裡嘀咕著,“真是沒見過,不疼了還到處說,走,我們去別的地方玩兒。”

而那個被劃的孩子也跑到自己奶奶身邊,說“奶奶,這裡還疼。”奶奶趕緊一邊撫摸一邊安慰:“寶貝,奶奶吹吹啊,下次咱們不跟他玩了。”

這裡的兩位家長,其實都是在試圖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害怕看到孩子“難受”,過於希望孩子感受好。

這樣是行為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比如有的家長聽不得孩子哭,只要孩子一哭,就急忙用各種方法——轉移注意力,或者連哄帶騙等方式,讓孩子忘記或忽視不愉快的感受,馬上快樂起來。

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能千方百計把他們置於自己的“保護傘”下,但是如果孩子終將離開父母,走向社會,如果從小不曾體驗“難受”,孩子怎樣才能適應各種社會約束自我的“規範”,怎麼能經歷人生的挫折?

從長遠的角度考慮,這樣的“保護”是愛,還是害?

父母真正愛孩子,有些“苦”必須讓孩子吃,不忍心只會害了孩子

02

父母為什麼會這樣?

孩子過度保護孩子,讓他們免受任何痛苦,往往是因為父母童年時養育經歷的影響,或者對養育知識的缺乏,不知道甚至沒有意識到如何科學地給孩子樹立界限。

"

孩子要心理健康地成長,承受“痛苦”是必不可少的。

80後這一代之前,人們的成長經歷都以“吃苦”為榮。“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我們成長的主旋律。

但現在的父母,卻常常走入一個誤區,認為承受“痛苦”會挫敗孩子的自尊心,於是不敢指出孩子的缺點,哪怕孩子做錯事了,也不批評孩子,甚至找藉口掩飾......

這裡的重點,並不是說要“批評、教訓、指責、懲罰”孩子,也不是讓孩子去“種地、挑擔、做重活”。這裡的“苦”,更多的是指生命中挫敗以及應對挫敗的經歷和感受。

讓孩子去體驗、面對一些“苦”,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這樣的經歷是父母不可替代的,而是需要正確引導。

父母真正愛孩子,有些“苦”必須讓孩子吃,不忍心只會害了孩子

01

在公園裡看到孩子交往很有趣的一幕:

 
一個孩子拿了一根長棍不小心劃到另一個孩子的臉,但怎麼都不肯道歉。家長在旁邊也只是看著,不引導孩子說聲“對不起”。從眼神裡看,那對父母似乎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問題。果真,看著被劃的孩子哭了,拿棍孩子的媽媽就開始數落在一旁的奶奶沒有看好孩子。

而那個被劃疼了哭的孩子,發現哭了能引起別人的同情,見旁邊任何一個熟悉的人都向對方哭訴,那根棍子劃了自己。哪怕這時候已經不疼了,她還繼續用這種“表演”的方式博得外在的關注。

拿棍孩子的媽媽看到對方孩子博得了很多人的關注,生怕自己的孩子難受,受到傷害,於是趕緊蹲下抱著自己的孩子,嘴裡說著:“沒事兒寶貝,就是不小心劃了一下”。

聽到這話,拿棍孩子還真“委屈”地流下眼淚,哇哇大哭起來,好像自己是受害者。這時,家長顯得很難受,唯恐自己的孩子會因此一蹶不振,嘴裡嘀咕著,“真是沒見過,不疼了還到處說,走,我們去別的地方玩兒。”

而那個被劃的孩子也跑到自己奶奶身邊,說“奶奶,這裡還疼。”奶奶趕緊一邊撫摸一邊安慰:“寶貝,奶奶吹吹啊,下次咱們不跟他玩了。”

這裡的兩位家長,其實都是在試圖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害怕看到孩子“難受”,過於希望孩子感受好。

這樣是行為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比如有的家長聽不得孩子哭,只要孩子一哭,就急忙用各種方法——轉移注意力,或者連哄帶騙等方式,讓孩子忘記或忽視不愉快的感受,馬上快樂起來。

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能千方百計把他們置於自己的“保護傘”下,但是如果孩子終將離開父母,走向社會,如果從小不曾體驗“難受”,孩子怎樣才能適應各種社會約束自我的“規範”,怎麼能經歷人生的挫折?

從長遠的角度考慮,這樣的“保護”是愛,還是害?

父母真正愛孩子,有些“苦”必須讓孩子吃,不忍心只會害了孩子

02

父母為什麼會這樣?

孩子過度保護孩子,讓他們免受任何痛苦,往往是因為父母童年時養育經歷的影響,或者對養育知識的缺乏,不知道甚至沒有意識到如何科學地給孩子樹立界限。

父母真正愛孩子,有些“苦”必須讓孩子吃,不忍心只會害了孩子

有的父母,從小被過度誇讚。在這樣的父母潛意識中,認為“認錯”是一件很可恥的行為,只有“完全對”才是好孩子。如果自己的孩子“道歉”了,說明他做錯了,做錯了就不是好孩子了。這意味著對他們自己的否定,是他們內心不能接受的。這種父母很難承認孩子的“錯”,更不會引導孩子為自己錯誤的行為道歉。

還有一種父母,從小沒有經歷太多的疼愛,或者被忽視太多那種感受是“痛苦”的。因此他們不希望孩子再經歷這樣的“痛苦”,想方設法規避外部環境的傷害。

還有一些不瞭解科學養育觀念的父母,他們會認為,“道歉”意味著孩子做錯了,如果父母承認他做錯了,會引起他的自責,會打擊他的自尊心。這些父母害怕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愛。在他們眼裡,“失去愛”的感覺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分清哪些是父母自己的“痛苦”,而不是孩子的“痛苦”;分清“應該承擔的責任”和“不愛孩子”,是父母需要做的。

03

父母要做的,是用恰當的方式,讓孩子學會承擔他們應該承擔的後果,這是對他們的責任,更是對他們的愛。

這裡的重點,一個是父母的方式,另一個是孩子內化的過程。

比較一下,當孩子犯錯了,父母的三種應對方式,以及孩子學到了什麼:

1、 凱奇,你怎麼這麼懶,再不收拾玩具,我不要讓我發火,我發起火就把你的玩具都扔了!

2、 凱奇,你快點收拾吧。好吧好吧,你累了,那我來吧。下次你一定要自己收啊。

3、 凱奇,如果你在5分鐘之內不把你喜歡的這些玩具收拾起來,我就會把它們放在高櫃上,一個星期不允許再玩了,直到你這周都很好的收拾了玩具,才可以和它們見面。不過如果你清理的過程中,需要幫助,你可以告訴我。

第一個迴應方式,凱奇看到的是一個發怒的母親。要麼這個母親真的爆發,把玩具扔了,要麼她就是說說而已,沒有任何後果。

凱奇可能會選擇安撫她,然後以後繼續做同樣的事情,或者怕媽媽生氣,長大以後變成一個討好的人;或者反抗她,並且他會認為激怒媽媽很有成就感;或者忽視她,因為在她爆發之前他還有機會,哪怕爆發之後,玩具還是不會損失。

第二種迴應,凱奇得到了幫助,他聽見了媽媽中間半句話:“好吧,你累了,我來吧。”而選擇性地忽視了媽媽的後半句話:“下次你一定要自己收拾啊。”

這種姑息縱容,只會讓孩子學會用各種手段,逃避責任——需要付出努力的“痛苦”。所以長大以後,他會選擇逃避責任。長大以後,他會耍小聰明來推卸責任,當然,不承擔責任,付出的代價是沒有成長和進步。而沒有進步,內心會充滿無能感。

第三種迴應,幫助孩子看到行為的問題,而不是一個失控或者溺愛的媽媽。用這種方法看問題,孩子會收穫到很多,比如:

他開始看到自己,而不是去責怪別人,或者讓別人為自己負責;

他會發展出一種約束感,知道自己做錯了,會得到相應的後果,而這些後果需要自己承擔。

同時,他還會知道,自己並不會因為做錯了而失去父母的愛。

當孩子內化了這幾條重要的態度或規則,就不會存在“我可以隨心所欲”的想法。當我們帶著愛心、持續地和孩子設立界限,並堅守界限的時候,孩子就會內化這種方式

此時,再回頭看在公園裡兩個孩子因為木棍而發生矛盾的那一幕,家長們可以怎樣幫助孩子面對這件事情。

對於用木棍不小心劃到對方臉的孩子,家長應該在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愛自己而不是指責自己的同時,教會孩子去面對事情本身,讓孩子對對方道歉,並讓孩子以後怎樣保護自己和不傷害別人。

而被劃孩子的奶奶在孩子不斷求關注時,可以告訴孩子:“奶奶看見了,你的手剛才有點兒疼,現在好些了嗎?以後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看見別人拿著長棍之類的東西,可以走遠些……”當孩子獲得了他所希望的關注,家長也不再渲染時,孩子不僅不會強化自己求關注的行為,還學會面對和應對自己的“痛”。

作為一個社會人,孩子需要關心因為自己的不負責任帶來的痛苦結果,需要關心自己行為的對與錯,以及行為給別人造成的影響。

而父母,要幫孩子把這些經驗內化,成為擁有它們的人。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End-


“有料家庭教育”提供有價值的養育知識和服務

本文為有料家庭教育(ID:youliaojiating)原創,歡迎轉發和分享!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 往期精選

學齡前,怎樣的教育才更合適

父母應對壓力的方式,對父母的影響,遠大於壓力本身

這條心理學規律,決定了孩子會越變越好,還是越變越差

父母無意間給孩子貼的“標籤”,可能會困擾孩子一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