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不完美媽媽 性侵犯 家庭教育 新聞 橘媽育兒官方 2019-08-02
"

文|橘媽

校園暴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是近幾年,而是一直都存在。很多成年人的記憶中,都有關於在學校被人欺負的記憶,只不過程度不同,在被欺負的人心裡造成的影響不同而已。

前段時間江蘇宜興地區發生了一起校園霸凌,視頻中,一群女生狂扇一女生巴掌,還讓她跪下來喊“爸爸我錯了。”

一名施暴的女生叫囂著“要不要我給你報警?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

視頻被髮布在網絡上,引起了社會重視,經過了警方調查後,因霸凌者和受害者都不滿14歲,不予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施暴者視頻中說的“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彷彿靈驗了。

"

文|橘媽

校園暴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是近幾年,而是一直都存在。很多成年人的記憶中,都有關於在學校被人欺負的記憶,只不過程度不同,在被欺負的人心裡造成的影響不同而已。

前段時間江蘇宜興地區發生了一起校園霸凌,視頻中,一群女生狂扇一女生巴掌,還讓她跪下來喊“爸爸我錯了。”

一名施暴的女生叫囂著“要不要我給你報警?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

視頻被髮布在網絡上,引起了社會重視,經過了警方調查後,因霸凌者和受害者都不滿14歲,不予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施暴者視頻中說的“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彷彿靈驗了。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看到這個事情,我想起了《悲傷逆流成河中》的易遙,她在學校被欺負,沒有人幫她,一直都活在黑暗中,最後跳河自盡。

她站在河邊對那些曾經欺負過她的和冷眼旁觀的人說“你們之後的日子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你們回首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挺好的了,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是啊,施暴者永遠都不知道被欺負的滋味,而他們也不知道校園暴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巨大。

"

文|橘媽

校園暴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是近幾年,而是一直都存在。很多成年人的記憶中,都有關於在學校被人欺負的記憶,只不過程度不同,在被欺負的人心裡造成的影響不同而已。

前段時間江蘇宜興地區發生了一起校園霸凌,視頻中,一群女生狂扇一女生巴掌,還讓她跪下來喊“爸爸我錯了。”

一名施暴的女生叫囂著“要不要我給你報警?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

視頻被髮布在網絡上,引起了社會重視,經過了警方調查後,因霸凌者和受害者都不滿14歲,不予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施暴者視頻中說的“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彷彿靈驗了。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看到這個事情,我想起了《悲傷逆流成河中》的易遙,她在學校被欺負,沒有人幫她,一直都活在黑暗中,最後跳河自盡。

她站在河邊對那些曾經欺負過她的和冷眼旁觀的人說“你們之後的日子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你們回首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挺好的了,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是啊,施暴者永遠都不知道被欺負的滋味,而他們也不知道校園暴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巨大。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曾經有一個新聞說,一個15歲少年遭霸凌者捅死,那位校霸被判八年,因為一場約架,兩個家庭都遭到了打擊。這件事沒有一個成年人在場,只是一群未成年人私下的密謀。

而這樣的事不止我們看到的這麼多。根據網絡上數據的調查,大約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霸凌,即使到現在,這樣的事情依然是屢禁不止。

"

文|橘媽

校園暴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是近幾年,而是一直都存在。很多成年人的記憶中,都有關於在學校被人欺負的記憶,只不過程度不同,在被欺負的人心裡造成的影響不同而已。

前段時間江蘇宜興地區發生了一起校園霸凌,視頻中,一群女生狂扇一女生巴掌,還讓她跪下來喊“爸爸我錯了。”

一名施暴的女生叫囂著“要不要我給你報警?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

視頻被髮布在網絡上,引起了社會重視,經過了警方調查後,因霸凌者和受害者都不滿14歲,不予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施暴者視頻中說的“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彷彿靈驗了。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看到這個事情,我想起了《悲傷逆流成河中》的易遙,她在學校被欺負,沒有人幫她,一直都活在黑暗中,最後跳河自盡。

她站在河邊對那些曾經欺負過她的和冷眼旁觀的人說“你們之後的日子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你們回首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挺好的了,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是啊,施暴者永遠都不知道被欺負的滋味,而他們也不知道校園暴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巨大。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曾經有一個新聞說,一個15歲少年遭霸凌者捅死,那位校霸被判八年,因為一場約架,兩個家庭都遭到了打擊。這件事沒有一個成年人在場,只是一群未成年人私下的密謀。

而這樣的事不止我們看到的這麼多。根據網絡上數據的調查,大約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霸凌,即使到現在,這樣的事情依然是屢禁不止。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一.家庭教育的失職

俗話說,種什麼因結什麼果。人從出生起就是一張白紙,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父母和家庭有很大的責任。施暴者為什麼會欺負人?為什麼有了第一次還有第二次?如何教育?這些問題父母是否會想過。在美國一位十歲的男孩因為在校車上欺負同學,被趕下校車並禁止乘坐校車三天,而他的父親為了教育兒子,懲罰他每天跑步上下學,並每天記錄發在網上,即使下雨也依然堅持讓孩子在外罰跑。

"

文|橘媽

校園暴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是近幾年,而是一直都存在。很多成年人的記憶中,都有關於在學校被人欺負的記憶,只不過程度不同,在被欺負的人心裡造成的影響不同而已。

前段時間江蘇宜興地區發生了一起校園霸凌,視頻中,一群女生狂扇一女生巴掌,還讓她跪下來喊“爸爸我錯了。”

一名施暴的女生叫囂著“要不要我給你報警?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

視頻被髮布在網絡上,引起了社會重視,經過了警方調查後,因霸凌者和受害者都不滿14歲,不予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施暴者視頻中說的“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彷彿靈驗了。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看到這個事情,我想起了《悲傷逆流成河中》的易遙,她在學校被欺負,沒有人幫她,一直都活在黑暗中,最後跳河自盡。

她站在河邊對那些曾經欺負過她的和冷眼旁觀的人說“你們之後的日子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你們回首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挺好的了,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是啊,施暴者永遠都不知道被欺負的滋味,而他們也不知道校園暴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巨大。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曾經有一個新聞說,一個15歲少年遭霸凌者捅死,那位校霸被判八年,因為一場約架,兩個家庭都遭到了打擊。這件事沒有一個成年人在場,只是一群未成年人私下的密謀。

而這樣的事不止我們看到的這麼多。根據網絡上數據的調查,大約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霸凌,即使到現在,這樣的事情依然是屢禁不止。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一.家庭教育的失職

俗話說,種什麼因結什麼果。人從出生起就是一張白紙,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父母和家庭有很大的責任。施暴者為什麼會欺負人?為什麼有了第一次還有第二次?如何教育?這些問題父母是否會想過。在美國一位十歲的男孩因為在校車上欺負同學,被趕下校車並禁止乘坐校車三天,而他的父親為了教育兒子,懲罰他每天跑步上下學,並每天記錄發在網上,即使下雨也依然堅持讓孩子在外罰跑。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同樣,一位女孩在學校嘲笑患癌症的同學,她的媽媽為了懲罰她,強行將她的頭髮剃光。作為家長就應該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只有身處對方的處境才會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多過分。對於那些不知道如何教育犯錯孩子的家長,這樣的辦法可以適當效仿。

"

文|橘媽

校園暴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是近幾年,而是一直都存在。很多成年人的記憶中,都有關於在學校被人欺負的記憶,只不過程度不同,在被欺負的人心裡造成的影響不同而已。

前段時間江蘇宜興地區發生了一起校園霸凌,視頻中,一群女生狂扇一女生巴掌,還讓她跪下來喊“爸爸我錯了。”

一名施暴的女生叫囂著“要不要我給你報警?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

視頻被髮布在網絡上,引起了社會重視,經過了警方調查後,因霸凌者和受害者都不滿14歲,不予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施暴者視頻中說的“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彷彿靈驗了。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看到這個事情,我想起了《悲傷逆流成河中》的易遙,她在學校被欺負,沒有人幫她,一直都活在黑暗中,最後跳河自盡。

她站在河邊對那些曾經欺負過她的和冷眼旁觀的人說“你們之後的日子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你們回首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挺好的了,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是啊,施暴者永遠都不知道被欺負的滋味,而他們也不知道校園暴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巨大。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曾經有一個新聞說,一個15歲少年遭霸凌者捅死,那位校霸被判八年,因為一場約架,兩個家庭都遭到了打擊。這件事沒有一個成年人在場,只是一群未成年人私下的密謀。

而這樣的事不止我們看到的這麼多。根據網絡上數據的調查,大約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霸凌,即使到現在,這樣的事情依然是屢禁不止。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一.家庭教育的失職

俗話說,種什麼因結什麼果。人從出生起就是一張白紙,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父母和家庭有很大的責任。施暴者為什麼會欺負人?為什麼有了第一次還有第二次?如何教育?這些問題父母是否會想過。在美國一位十歲的男孩因為在校車上欺負同學,被趕下校車並禁止乘坐校車三天,而他的父親為了教育兒子,懲罰他每天跑步上下學,並每天記錄發在網上,即使下雨也依然堅持讓孩子在外罰跑。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同樣,一位女孩在學校嘲笑患癌症的同學,她的媽媽為了懲罰她,強行將她的頭髮剃光。作為家長就應該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只有身處對方的處境才會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多過分。對於那些不知道如何教育犯錯孩子的家長,這樣的辦法可以適當效仿。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二.學校管理不當

校園暴力多發於校園,作為校園暴力事件的負責方,自然對這樣的事情發生負有責任。

而學校最主要是做到這三點:

第一,增強對校園霸凌的認識。

根據網絡上的一個調查,在接受調查的人中,有一半的人沒有將“損壞公物、孤立排擠、諷刺挖苦、惡作劇捉弄”等這些行為視作校園霸凌,也就是說,他們身邊或他們自己發生這樣的事時,他們會選擇視而不見或隱忍。加強防止校園暴力的宣傳勢在必行,學校應該讓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衡量標準。

"

文|橘媽

校園暴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是近幾年,而是一直都存在。很多成年人的記憶中,都有關於在學校被人欺負的記憶,只不過程度不同,在被欺負的人心裡造成的影響不同而已。

前段時間江蘇宜興地區發生了一起校園霸凌,視頻中,一群女生狂扇一女生巴掌,還讓她跪下來喊“爸爸我錯了。”

一名施暴的女生叫囂著“要不要我給你報警?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

視頻被髮布在網絡上,引起了社會重視,經過了警方調查後,因霸凌者和受害者都不滿14歲,不予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施暴者視頻中說的“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彷彿靈驗了。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看到這個事情,我想起了《悲傷逆流成河中》的易遙,她在學校被欺負,沒有人幫她,一直都活在黑暗中,最後跳河自盡。

她站在河邊對那些曾經欺負過她的和冷眼旁觀的人說“你們之後的日子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你們回首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挺好的了,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是啊,施暴者永遠都不知道被欺負的滋味,而他們也不知道校園暴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巨大。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曾經有一個新聞說,一個15歲少年遭霸凌者捅死,那位校霸被判八年,因為一場約架,兩個家庭都遭到了打擊。這件事沒有一個成年人在場,只是一群未成年人私下的密謀。

而這樣的事不止我們看到的這麼多。根據網絡上數據的調查,大約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霸凌,即使到現在,這樣的事情依然是屢禁不止。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一.家庭教育的失職

俗話說,種什麼因結什麼果。人從出生起就是一張白紙,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父母和家庭有很大的責任。施暴者為什麼會欺負人?為什麼有了第一次還有第二次?如何教育?這些問題父母是否會想過。在美國一位十歲的男孩因為在校車上欺負同學,被趕下校車並禁止乘坐校車三天,而他的父親為了教育兒子,懲罰他每天跑步上下學,並每天記錄發在網上,即使下雨也依然堅持讓孩子在外罰跑。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同樣,一位女孩在學校嘲笑患癌症的同學,她的媽媽為了懲罰她,強行將她的頭髮剃光。作為家長就應該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只有身處對方的處境才會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多過分。對於那些不知道如何教育犯錯孩子的家長,這樣的辦法可以適當效仿。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二.學校管理不當

校園暴力多發於校園,作為校園暴力事件的負責方,自然對這樣的事情發生負有責任。

而學校最主要是做到這三點:

第一,增強對校園霸凌的認識。

根據網絡上的一個調查,在接受調查的人中,有一半的人沒有將“損壞公物、孤立排擠、諷刺挖苦、惡作劇捉弄”等這些行為視作校園霸凌,也就是說,他們身邊或他們自己發生這樣的事時,他們會選擇視而不見或隱忍。加強防止校園暴力的宣傳勢在必行,學校應該讓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衡量標準。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第二,加強對學校隱蔽地點的檢查。

有將近四分之三的校園暴力發生在初中,其中,有將近一半發生在學校的廁所宿舍等一些私密場所,還有一半發生在公共場所和學校周圍。雖然這樣的辦法治標不治本,但是一旦發生打架鬥毆的事情,及時制止很有可能會拯救孩子的一條性命。

第三,增加處罰力度。

很多人認為就算髮生這樣的事情,也只會請家長或者回家待兩天,於是仗著心中沒有對學校制度的敬畏,欺負他人。學校就應該讓每個學生都明白,學校不只傳授知識,更會傳授道德,讓每個人心頭都有一把道德之刀。

"

文|橘媽

校園暴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是近幾年,而是一直都存在。很多成年人的記憶中,都有關於在學校被人欺負的記憶,只不過程度不同,在被欺負的人心裡造成的影響不同而已。

前段時間江蘇宜興地區發生了一起校園霸凌,視頻中,一群女生狂扇一女生巴掌,還讓她跪下來喊“爸爸我錯了。”

一名施暴的女生叫囂著“要不要我給你報警?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

視頻被髮布在網絡上,引起了社會重視,經過了警方調查後,因霸凌者和受害者都不滿14歲,不予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施暴者視頻中說的“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彷彿靈驗了。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看到這個事情,我想起了《悲傷逆流成河中》的易遙,她在學校被欺負,沒有人幫她,一直都活在黑暗中,最後跳河自盡。

她站在河邊對那些曾經欺負過她的和冷眼旁觀的人說“你們之後的日子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你們回首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挺好的了,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是啊,施暴者永遠都不知道被欺負的滋味,而他們也不知道校園暴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巨大。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曾經有一個新聞說,一個15歲少年遭霸凌者捅死,那位校霸被判八年,因為一場約架,兩個家庭都遭到了打擊。這件事沒有一個成年人在場,只是一群未成年人私下的密謀。

而這樣的事不止我們看到的這麼多。根據網絡上數據的調查,大約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霸凌,即使到現在,這樣的事情依然是屢禁不止。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一.家庭教育的失職

俗話說,種什麼因結什麼果。人從出生起就是一張白紙,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父母和家庭有很大的責任。施暴者為什麼會欺負人?為什麼有了第一次還有第二次?如何教育?這些問題父母是否會想過。在美國一位十歲的男孩因為在校車上欺負同學,被趕下校車並禁止乘坐校車三天,而他的父親為了教育兒子,懲罰他每天跑步上下學,並每天記錄發在網上,即使下雨也依然堅持讓孩子在外罰跑。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同樣,一位女孩在學校嘲笑患癌症的同學,她的媽媽為了懲罰她,強行將她的頭髮剃光。作為家長就應該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只有身處對方的處境才會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多過分。對於那些不知道如何教育犯錯孩子的家長,這樣的辦法可以適當效仿。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二.學校管理不當

校園暴力多發於校園,作為校園暴力事件的負責方,自然對這樣的事情發生負有責任。

而學校最主要是做到這三點:

第一,增強對校園霸凌的認識。

根據網絡上的一個調查,在接受調查的人中,有一半的人沒有將“損壞公物、孤立排擠、諷刺挖苦、惡作劇捉弄”等這些行為視作校園霸凌,也就是說,他們身邊或他們自己發生這樣的事時,他們會選擇視而不見或隱忍。加強防止校園暴力的宣傳勢在必行,學校應該讓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衡量標準。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第二,加強對學校隱蔽地點的檢查。

有將近四分之三的校園暴力發生在初中,其中,有將近一半發生在學校的廁所宿舍等一些私密場所,還有一半發生在公共場所和學校周圍。雖然這樣的辦法治標不治本,但是一旦發生打架鬥毆的事情,及時制止很有可能會拯救孩子的一條性命。

第三,增加處罰力度。

很多人認為就算髮生這樣的事情,也只會請家長或者回家待兩天,於是仗著心中沒有對學校制度的敬畏,欺負他人。學校就應該讓每個學生都明白,學校不只傳授知識,更會傳授道德,讓每個人心頭都有一把道德之刀。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就像開篇的那個女孩說的那樣“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

確實,實施暴力的也是孩子,他們作為未成年,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不予懲罰。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避免事情的發生。

這樣的事不是一時而起,也不會很快解決,能做的只有這三點:

  1.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讓他們傷害別人。
  2. 傷人容易救人難,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懂暴力的危害,他們認為暴力可以征服一切,這樣的念頭蔓延到社會上會非常可怕。家長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注意,以暴制暴不是目的,只有真的會換位思考才會理解,原來自己所言所行是錯誤的。
"

文|橘媽

校園暴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是近幾年,而是一直都存在。很多成年人的記憶中,都有關於在學校被人欺負的記憶,只不過程度不同,在被欺負的人心裡造成的影響不同而已。

前段時間江蘇宜興地區發生了一起校園霸凌,視頻中,一群女生狂扇一女生巴掌,還讓她跪下來喊“爸爸我錯了。”

一名施暴的女生叫囂著“要不要我給你報警?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

視頻被髮布在網絡上,引起了社會重視,經過了警方調查後,因霸凌者和受害者都不滿14歲,不予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施暴者視頻中說的“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彷彿靈驗了。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看到這個事情,我想起了《悲傷逆流成河中》的易遙,她在學校被欺負,沒有人幫她,一直都活在黑暗中,最後跳河自盡。

她站在河邊對那些曾經欺負過她的和冷眼旁觀的人說“你們之後的日子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你們回首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挺好的了,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是啊,施暴者永遠都不知道被欺負的滋味,而他們也不知道校園暴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巨大。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曾經有一個新聞說,一個15歲少年遭霸凌者捅死,那位校霸被判八年,因為一場約架,兩個家庭都遭到了打擊。這件事沒有一個成年人在場,只是一群未成年人私下的密謀。

而這樣的事不止我們看到的這麼多。根據網絡上數據的調查,大約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霸凌,即使到現在,這樣的事情依然是屢禁不止。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一.家庭教育的失職

俗話說,種什麼因結什麼果。人從出生起就是一張白紙,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父母和家庭有很大的責任。施暴者為什麼會欺負人?為什麼有了第一次還有第二次?如何教育?這些問題父母是否會想過。在美國一位十歲的男孩因為在校車上欺負同學,被趕下校車並禁止乘坐校車三天,而他的父親為了教育兒子,懲罰他每天跑步上下學,並每天記錄發在網上,即使下雨也依然堅持讓孩子在外罰跑。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同樣,一位女孩在學校嘲笑患癌症的同學,她的媽媽為了懲罰她,強行將她的頭髮剃光。作為家長就應該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只有身處對方的處境才會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多過分。對於那些不知道如何教育犯錯孩子的家長,這樣的辦法可以適當效仿。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二.學校管理不當

校園暴力多發於校園,作為校園暴力事件的負責方,自然對這樣的事情發生負有責任。

而學校最主要是做到這三點:

第一,增強對校園霸凌的認識。

根據網絡上的一個調查,在接受調查的人中,有一半的人沒有將“損壞公物、孤立排擠、諷刺挖苦、惡作劇捉弄”等這些行為視作校園霸凌,也就是說,他們身邊或他們自己發生這樣的事時,他們會選擇視而不見或隱忍。加強防止校園暴力的宣傳勢在必行,學校應該讓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衡量標準。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第二,加強對學校隱蔽地點的檢查。

有將近四分之三的校園暴力發生在初中,其中,有將近一半發生在學校的廁所宿舍等一些私密場所,還有一半發生在公共場所和學校周圍。雖然這樣的辦法治標不治本,但是一旦發生打架鬥毆的事情,及時制止很有可能會拯救孩子的一條性命。

第三,增加處罰力度。

很多人認為就算髮生這樣的事情,也只會請家長或者回家待兩天,於是仗著心中沒有對學校制度的敬畏,欺負他人。學校就應該讓每個學生都明白,學校不只傳授知識,更會傳授道德,讓每個人心頭都有一把道德之刀。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就像開篇的那個女孩說的那樣“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

確實,實施暴力的也是孩子,他們作為未成年,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不予懲罰。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避免事情的發生。

這樣的事不是一時而起,也不會很快解決,能做的只有這三點:

  1.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讓他們傷害別人。
  2. 傷人容易救人難,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懂暴力的危害,他們認為暴力可以征服一切,這樣的念頭蔓延到社會上會非常可怕。家長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注意,以暴制暴不是目的,只有真的會換位思考才會理解,原來自己所言所行是錯誤的。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2.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奇葩說》中有一個辯論說,如果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要不要告老師?一定要!我都打不過你了,憑什麼不讓我告老師。告訴孩子,家長、老師、社會永遠都是你們的後盾。

3.如果遇到校園霸凌,不要袖手旁觀,保護被欺負的人。

袖手旁觀就是一種縱容,在受害者心理也會留下難以割捨的心理陰影,他們會認為這個世界不會有幫助自己的人,哀莫大於心死。今日你幫助了一個人,就是拯救了無數人。

"

文|橘媽

校園暴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是近幾年,而是一直都存在。很多成年人的記憶中,都有關於在學校被人欺負的記憶,只不過程度不同,在被欺負的人心裡造成的影響不同而已。

前段時間江蘇宜興地區發生了一起校園霸凌,視頻中,一群女生狂扇一女生巴掌,還讓她跪下來喊“爸爸我錯了。”

一名施暴的女生叫囂著“要不要我給你報警?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

視頻被髮布在網絡上,引起了社會重視,經過了警方調查後,因霸凌者和受害者都不滿14歲,不予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施暴者視頻中說的“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彷彿靈驗了。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看到這個事情,我想起了《悲傷逆流成河中》的易遙,她在學校被欺負,沒有人幫她,一直都活在黑暗中,最後跳河自盡。

她站在河邊對那些曾經欺負過她的和冷眼旁觀的人說“你們之後的日子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你們回首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挺好的了,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是啊,施暴者永遠都不知道被欺負的滋味,而他們也不知道校園暴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巨大。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曾經有一個新聞說,一個15歲少年遭霸凌者捅死,那位校霸被判八年,因為一場約架,兩個家庭都遭到了打擊。這件事沒有一個成年人在場,只是一群未成年人私下的密謀。

而這樣的事不止我們看到的這麼多。根據網絡上數據的調查,大約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霸凌,即使到現在,這樣的事情依然是屢禁不止。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一.家庭教育的失職

俗話說,種什麼因結什麼果。人從出生起就是一張白紙,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父母和家庭有很大的責任。施暴者為什麼會欺負人?為什麼有了第一次還有第二次?如何教育?這些問題父母是否會想過。在美國一位十歲的男孩因為在校車上欺負同學,被趕下校車並禁止乘坐校車三天,而他的父親為了教育兒子,懲罰他每天跑步上下學,並每天記錄發在網上,即使下雨也依然堅持讓孩子在外罰跑。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同樣,一位女孩在學校嘲笑患癌症的同學,她的媽媽為了懲罰她,強行將她的頭髮剃光。作為家長就應該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只有身處對方的處境才會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多過分。對於那些不知道如何教育犯錯孩子的家長,這樣的辦法可以適當效仿。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二.學校管理不當

校園暴力多發於校園,作為校園暴力事件的負責方,自然對這樣的事情發生負有責任。

而學校最主要是做到這三點:

第一,增強對校園霸凌的認識。

根據網絡上的一個調查,在接受調查的人中,有一半的人沒有將“損壞公物、孤立排擠、諷刺挖苦、惡作劇捉弄”等這些行為視作校園霸凌,也就是說,他們身邊或他們自己發生這樣的事時,他們會選擇視而不見或隱忍。加強防止校園暴力的宣傳勢在必行,學校應該讓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衡量標準。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第二,加強對學校隱蔽地點的檢查。

有將近四分之三的校園暴力發生在初中,其中,有將近一半發生在學校的廁所宿舍等一些私密場所,還有一半發生在公共場所和學校周圍。雖然這樣的辦法治標不治本,但是一旦發生打架鬥毆的事情,及時制止很有可能會拯救孩子的一條性命。

第三,增加處罰力度。

很多人認為就算髮生這樣的事情,也只會請家長或者回家待兩天,於是仗著心中沒有對學校制度的敬畏,欺負他人。學校就應該讓每個學生都明白,學校不只傳授知識,更會傳授道德,讓每個人心頭都有一把道德之刀。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就像開篇的那個女孩說的那樣“報警他們也找不到我。”

確實,實施暴力的也是孩子,他們作為未成年,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不予懲罰。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避免事情的發生。

這樣的事不是一時而起,也不會很快解決,能做的只有這三點:

  1.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讓他們傷害別人。
  2. 傷人容易救人難,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懂暴力的危害,他們認為暴力可以征服一切,這樣的念頭蔓延到社會上會非常可怕。家長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注意,以暴制暴不是目的,只有真的會換位思考才會理解,原來自己所言所行是錯誤的。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2.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奇葩說》中有一個辯論說,如果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要不要告老師?一定要!我都打不過你了,憑什麼不讓我告老師。告訴孩子,家長、老師、社會永遠都是你們的後盾。

3.如果遇到校園霸凌,不要袖手旁觀,保護被欺負的人。

袖手旁觀就是一種縱容,在受害者心理也會留下難以割捨的心理陰影,他們會認為這個世界不會有幫助自己的人,哀莫大於心死。今日你幫助了一個人,就是拯救了無數人。

當一個女生被一群女生圍住——校園暴力面前,孩子應該怎麼辦?

在所有施暴者中有四分之三的人曾經受到過校園暴力,而校園暴力就像一個病毒一樣,不加以制止,就會蔓延到每個人的心裡。他是受害者,也是施暴者,更是我們的孩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