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不完美媽媽 數學 心理學 發現佩奇 洛芸媽咪 2019-08-20
"

文丨洛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很多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很多事情還沒有做或者是剛做一下,遇到了困難就會馬上選擇放棄,讓家長覺得非常的頭疼。有時候甚至會直接批評孩子說,你怎麼一點用都沒有?其實家長在訓斥孩子的時候,不妨思考一下。

"

文丨洛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很多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很多事情還沒有做或者是剛做一下,遇到了困難就會馬上選擇放棄,讓家長覺得非常的頭疼。有時候甚至會直接批評孩子說,你怎麼一點用都沒有?其實家長在訓斥孩子的時候,不妨思考一下。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一,什麼叫做習得性無助?

在心理學當中,有一種說法是習得性無助,這也是一個著名的經典實驗。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將狗放到籠子當中關起來,然後只要蜂鳴器一響,就給它電擊一下。在這樣一段時間後,到最後即便給狗把籠子打開了,但是隻要蜂鳴器一響,即使沒有通電,狗的第一個反應卻不是逃跑,而是提前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

這隻狗狗會有這樣的一種反應,其實和人的思維,人的身體器官是有著非常的相似地方的。這也是我們所謂的習得性無助在人長期以往的處於一種痛苦無助受盡挫折的環境之下,他們就會提前的給自己下了一個定義,覺得自己就是完成不了,所以即便在下一次挫折到來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去解決,不是去面對而是先否決自己。

"

文丨洛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很多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很多事情還沒有做或者是剛做一下,遇到了困難就會馬上選擇放棄,讓家長覺得非常的頭疼。有時候甚至會直接批評孩子說,你怎麼一點用都沒有?其實家長在訓斥孩子的時候,不妨思考一下。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一,什麼叫做習得性無助?

在心理學當中,有一種說法是習得性無助,這也是一個著名的經典實驗。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將狗放到籠子當中關起來,然後只要蜂鳴器一響,就給它電擊一下。在這樣一段時間後,到最後即便給狗把籠子打開了,但是隻要蜂鳴器一響,即使沒有通電,狗的第一個反應卻不是逃跑,而是提前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

這隻狗狗會有這樣的一種反應,其實和人的思維,人的身體器官是有著非常的相似地方的。這也是我們所謂的習得性無助在人長期以往的處於一種痛苦無助受盡挫折的環境之下,他們就會提前的給自己下了一個定義,覺得自己就是完成不了,所以即便在下一次挫折到來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去解決,不是去面對而是先否決自己。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這樣的一種心理反應,其實和我們所說的自我效能感應是有很大的聯繫的。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決定和麵對一件事情的時候,除了直接的身體反應,其實在心理上也會給予一定的預判功能。也就是說,當我們遇到一件挫折的時候,我們的心裡會給我們一個選擇的餘地,告訴我們應該去怎麼做,而這些選擇的基礎都是根據之前的一些經驗所做的。

▼例子:

比如前段時間朋友的孩子一回家就跟朋友說,他這次數學又考差了。我朋友聽到孩子這樣悲傷的話語的時候也一下覺得非常的心疼,所以就告訴孩子安慰孩子說沒關係的,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因為爸爸媽媽就沒有數學細胞,所以他才會學不好的。聽到朋友這樣的解釋之後,孩子在下一次考數學的時候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冠上一個標籤自己就是天生的學不會數學。所以自然也就不會有想去挑戰他的心理,數學成績一直到以後的高中都非常的差。

"

文丨洛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很多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很多事情還沒有做或者是剛做一下,遇到了困難就會馬上選擇放棄,讓家長覺得非常的頭疼。有時候甚至會直接批評孩子說,你怎麼一點用都沒有?其實家長在訓斥孩子的時候,不妨思考一下。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一,什麼叫做習得性無助?

在心理學當中,有一種說法是習得性無助,這也是一個著名的經典實驗。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將狗放到籠子當中關起來,然後只要蜂鳴器一響,就給它電擊一下。在這樣一段時間後,到最後即便給狗把籠子打開了,但是隻要蜂鳴器一響,即使沒有通電,狗的第一個反應卻不是逃跑,而是提前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

這隻狗狗會有這樣的一種反應,其實和人的思維,人的身體器官是有著非常的相似地方的。這也是我們所謂的習得性無助在人長期以往的處於一種痛苦無助受盡挫折的環境之下,他們就會提前的給自己下了一個定義,覺得自己就是完成不了,所以即便在下一次挫折到來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去解決,不是去面對而是先否決自己。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這樣的一種心理反應,其實和我們所說的自我效能感應是有很大的聯繫的。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決定和麵對一件事情的時候,除了直接的身體反應,其實在心理上也會給予一定的預判功能。也就是說,當我們遇到一件挫折的時候,我們的心裡會給我們一個選擇的餘地,告訴我們應該去怎麼做,而這些選擇的基礎都是根據之前的一些經驗所做的。

▼例子:

比如前段時間朋友的孩子一回家就跟朋友說,他這次數學又考差了。我朋友聽到孩子這樣悲傷的話語的時候也一下覺得非常的心疼,所以就告訴孩子安慰孩子說沒關係的,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因為爸爸媽媽就沒有數學細胞,所以他才會學不好的。聽到朋友這樣的解釋之後,孩子在下一次考數學的時候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冠上一個標籤自己就是天生的學不會數學。所以自然也就不會有想去挑戰他的心理,數學成績一直到以後的高中都非常的差。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二、那麼為什麼孩子會產生這樣的一種習得性無助?提前告訴自己一定會是失敗結果呢?

1. 父母的言語當中總是在告訴孩子孩子的錯誤,孩子的失敗是永久性的。

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孩子所有的決定以及對於一些事物的看法都是從家長那裡獲得的,而很多的家長總喜歡把孩子的一些錯誤和失敗歸結於永久性的原因。

▼例子:

就比如前面所提到的朋友的孩子,回家之後跟爸媽抱怨數學成績又考差了。在這之前孩子是有付出一定的努力的,可能只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所以才會失敗,但是朋友卻對孩子說是因為爸爸媽媽的數學基因不好,所以孩子也學不好數學,將孩子學不好數學的原因歸結於是永久性的無法改變的,也就會自然而然的讓孩子產生一種習得性的無助。在他以後的學習數學的觀念當中,也會一直覺得自己的數學就是無論怎樣的學不好,自然也就會不斷的否決自己。

"

文丨洛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很多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很多事情還沒有做或者是剛做一下,遇到了困難就會馬上選擇放棄,讓家長覺得非常的頭疼。有時候甚至會直接批評孩子說,你怎麼一點用都沒有?其實家長在訓斥孩子的時候,不妨思考一下。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一,什麼叫做習得性無助?

在心理學當中,有一種說法是習得性無助,這也是一個著名的經典實驗。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將狗放到籠子當中關起來,然後只要蜂鳴器一響,就給它電擊一下。在這樣一段時間後,到最後即便給狗把籠子打開了,但是隻要蜂鳴器一響,即使沒有通電,狗的第一個反應卻不是逃跑,而是提前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

這隻狗狗會有這樣的一種反應,其實和人的思維,人的身體器官是有著非常的相似地方的。這也是我們所謂的習得性無助在人長期以往的處於一種痛苦無助受盡挫折的環境之下,他們就會提前的給自己下了一個定義,覺得自己就是完成不了,所以即便在下一次挫折到來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去解決,不是去面對而是先否決自己。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這樣的一種心理反應,其實和我們所說的自我效能感應是有很大的聯繫的。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決定和麵對一件事情的時候,除了直接的身體反應,其實在心理上也會給予一定的預判功能。也就是說,當我們遇到一件挫折的時候,我們的心裡會給我們一個選擇的餘地,告訴我們應該去怎麼做,而這些選擇的基礎都是根據之前的一些經驗所做的。

▼例子:

比如前段時間朋友的孩子一回家就跟朋友說,他這次數學又考差了。我朋友聽到孩子這樣悲傷的話語的時候也一下覺得非常的心疼,所以就告訴孩子安慰孩子說沒關係的,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因為爸爸媽媽就沒有數學細胞,所以他才會學不好的。聽到朋友這樣的解釋之後,孩子在下一次考數學的時候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冠上一個標籤自己就是天生的學不會數學。所以自然也就不會有想去挑戰他的心理,數學成績一直到以後的高中都非常的差。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二、那麼為什麼孩子會產生這樣的一種習得性無助?提前告訴自己一定會是失敗結果呢?

1. 父母的言語當中總是在告訴孩子孩子的錯誤,孩子的失敗是永久性的。

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孩子所有的決定以及對於一些事物的看法都是從家長那裡獲得的,而很多的家長總喜歡把孩子的一些錯誤和失敗歸結於永久性的原因。

▼例子:

就比如前面所提到的朋友的孩子,回家之後跟爸媽抱怨數學成績又考差了。在這之前孩子是有付出一定的努力的,可能只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所以才會失敗,但是朋友卻對孩子說是因為爸爸媽媽的數學基因不好,所以孩子也學不好數學,將孩子學不好數學的原因歸結於是永久性的無法改變的,也就會自然而然的讓孩子產生一種習得性的無助。在他以後的學習數學的觀念當中,也會一直覺得自己的數學就是無論怎樣的學不好,自然也就會不斷的否決自己。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2. 父母強迫性的給孩子身上增加他們的意願。

想必很多的家長都會非常熟悉的一個父母的行為,就是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最害怕父母以及親戚讓孩子表演才藝。其實對於很多的孩子來說,並不是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在公眾面前表現自己的。然而很多的家長。在遇到親戚來家裡玩的時候就很想表現自己,看到別的孩子能歌善舞的就會要求自己的孩子也上去唱一段或者是跳一段。

這個時候孩子如果拒絕的話,媽媽就會覺得非常的生氣,有時候甚至會懲罰他們面壁思過。這樣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的行為,對於孩子成長來說也是不好的,他們會在心裡慢慢的產生一種習得性無助的行為,在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問題的時候,就會提前的否定自己

"

文丨洛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很多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很多事情還沒有做或者是剛做一下,遇到了困難就會馬上選擇放棄,讓家長覺得非常的頭疼。有時候甚至會直接批評孩子說,你怎麼一點用都沒有?其實家長在訓斥孩子的時候,不妨思考一下。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一,什麼叫做習得性無助?

在心理學當中,有一種說法是習得性無助,這也是一個著名的經典實驗。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將狗放到籠子當中關起來,然後只要蜂鳴器一響,就給它電擊一下。在這樣一段時間後,到最後即便給狗把籠子打開了,但是隻要蜂鳴器一響,即使沒有通電,狗的第一個反應卻不是逃跑,而是提前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

這隻狗狗會有這樣的一種反應,其實和人的思維,人的身體器官是有著非常的相似地方的。這也是我們所謂的習得性無助在人長期以往的處於一種痛苦無助受盡挫折的環境之下,他們就會提前的給自己下了一個定義,覺得自己就是完成不了,所以即便在下一次挫折到來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去解決,不是去面對而是先否決自己。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這樣的一種心理反應,其實和我們所說的自我效能感應是有很大的聯繫的。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決定和麵對一件事情的時候,除了直接的身體反應,其實在心理上也會給予一定的預判功能。也就是說,當我們遇到一件挫折的時候,我們的心裡會給我們一個選擇的餘地,告訴我們應該去怎麼做,而這些選擇的基礎都是根據之前的一些經驗所做的。

▼例子:

比如前段時間朋友的孩子一回家就跟朋友說,他這次數學又考差了。我朋友聽到孩子這樣悲傷的話語的時候也一下覺得非常的心疼,所以就告訴孩子安慰孩子說沒關係的,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因為爸爸媽媽就沒有數學細胞,所以他才會學不好的。聽到朋友這樣的解釋之後,孩子在下一次考數學的時候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冠上一個標籤自己就是天生的學不會數學。所以自然也就不會有想去挑戰他的心理,數學成績一直到以後的高中都非常的差。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二、那麼為什麼孩子會產生這樣的一種習得性無助?提前告訴自己一定會是失敗結果呢?

1. 父母的言語當中總是在告訴孩子孩子的錯誤,孩子的失敗是永久性的。

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孩子所有的決定以及對於一些事物的看法都是從家長那裡獲得的,而很多的家長總喜歡把孩子的一些錯誤和失敗歸結於永久性的原因。

▼例子:

就比如前面所提到的朋友的孩子,回家之後跟爸媽抱怨數學成績又考差了。在這之前孩子是有付出一定的努力的,可能只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所以才會失敗,但是朋友卻對孩子說是因為爸爸媽媽的數學基因不好,所以孩子也學不好數學,將孩子學不好數學的原因歸結於是永久性的無法改變的,也就會自然而然的讓孩子產生一種習得性的無助。在他以後的學習數學的觀念當中,也會一直覺得自己的數學就是無論怎樣的學不好,自然也就會不斷的否決自己。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2. 父母強迫性的給孩子身上增加他們的意願。

想必很多的家長都會非常熟悉的一個父母的行為,就是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最害怕父母以及親戚讓孩子表演才藝。其實對於很多的孩子來說,並不是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在公眾面前表現自己的。然而很多的家長。在遇到親戚來家裡玩的時候就很想表現自己,看到別的孩子能歌善舞的就會要求自己的孩子也上去唱一段或者是跳一段。

這個時候孩子如果拒絕的話,媽媽就會覺得非常的生氣,有時候甚至會懲罰他們面壁思過。這樣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的行為,對於孩子成長來說也是不好的,他們會在心裡慢慢的產生一種習得性無助的行為,在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問題的時候,就會提前的否定自己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3. 父母總是不認可自己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永遠都是最好的,這也是大多數。都遇到過的,很多的家長很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對於自己的孩子總是過分的苛刻,無論從哪一個方面都能夠找到他們的缺點。而對於他們平常所表現出來的一些優點卻熟視無睹,覺得這都是他們應該做成的。這樣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苛,總是去用言語否決他們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也是不利的,會讓他們產生一種自卑心理,覺得自己就是無所事事,沒有什麼特長,長此以往也會自己先否決自己的才能。


三、孩子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放棄,其實都是習得性無助所惹的禍,那麼家長應該如何避免孩子產生這種心理現象呢?

孩子的成長是缺少不了鼓勵的很多的,獎勵總是能夠促使人產生一種積極向上以及強烈的自信心,去幫助他們完成一些比較困難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當中更是缺少不了鼓勵,習得性無助產生的根源就是因為孩子對自己的不自信,所以家長應該去鼓勵孩子,而且是看到孩子自身的優點,並且適當的告訴孩子。不要因為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現的不好就對他全部的地方都否決,要知道父母對於孩子的觀點其實會深刻的印在孩子心裡的,家長不要覺得這種方式是在給孩子刺激幫助孩子進步,長期以往的壓制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痛苦。

"

文丨洛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很多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很多事情還沒有做或者是剛做一下,遇到了困難就會馬上選擇放棄,讓家長覺得非常的頭疼。有時候甚至會直接批評孩子說,你怎麼一點用都沒有?其實家長在訓斥孩子的時候,不妨思考一下。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一,什麼叫做習得性無助?

在心理學當中,有一種說法是習得性無助,這也是一個著名的經典實驗。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將狗放到籠子當中關起來,然後只要蜂鳴器一響,就給它電擊一下。在這樣一段時間後,到最後即便給狗把籠子打開了,但是隻要蜂鳴器一響,即使沒有通電,狗的第一個反應卻不是逃跑,而是提前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

這隻狗狗會有這樣的一種反應,其實和人的思維,人的身體器官是有著非常的相似地方的。這也是我們所謂的習得性無助在人長期以往的處於一種痛苦無助受盡挫折的環境之下,他們就會提前的給自己下了一個定義,覺得自己就是完成不了,所以即便在下一次挫折到來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去解決,不是去面對而是先否決自己。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這樣的一種心理反應,其實和我們所說的自我效能感應是有很大的聯繫的。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決定和麵對一件事情的時候,除了直接的身體反應,其實在心理上也會給予一定的預判功能。也就是說,當我們遇到一件挫折的時候,我們的心裡會給我們一個選擇的餘地,告訴我們應該去怎麼做,而這些選擇的基礎都是根據之前的一些經驗所做的。

▼例子:

比如前段時間朋友的孩子一回家就跟朋友說,他這次數學又考差了。我朋友聽到孩子這樣悲傷的話語的時候也一下覺得非常的心疼,所以就告訴孩子安慰孩子說沒關係的,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因為爸爸媽媽就沒有數學細胞,所以他才會學不好的。聽到朋友這樣的解釋之後,孩子在下一次考數學的時候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冠上一個標籤自己就是天生的學不會數學。所以自然也就不會有想去挑戰他的心理,數學成績一直到以後的高中都非常的差。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二、那麼為什麼孩子會產生這樣的一種習得性無助?提前告訴自己一定會是失敗結果呢?

1. 父母的言語當中總是在告訴孩子孩子的錯誤,孩子的失敗是永久性的。

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孩子所有的決定以及對於一些事物的看法都是從家長那裡獲得的,而很多的家長總喜歡把孩子的一些錯誤和失敗歸結於永久性的原因。

▼例子:

就比如前面所提到的朋友的孩子,回家之後跟爸媽抱怨數學成績又考差了。在這之前孩子是有付出一定的努力的,可能只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所以才會失敗,但是朋友卻對孩子說是因為爸爸媽媽的數學基因不好,所以孩子也學不好數學,將孩子學不好數學的原因歸結於是永久性的無法改變的,也就會自然而然的讓孩子產生一種習得性的無助。在他以後的學習數學的觀念當中,也會一直覺得自己的數學就是無論怎樣的學不好,自然也就會不斷的否決自己。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2. 父母強迫性的給孩子身上增加他們的意願。

想必很多的家長都會非常熟悉的一個父母的行為,就是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最害怕父母以及親戚讓孩子表演才藝。其實對於很多的孩子來說,並不是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在公眾面前表現自己的。然而很多的家長。在遇到親戚來家裡玩的時候就很想表現自己,看到別的孩子能歌善舞的就會要求自己的孩子也上去唱一段或者是跳一段。

這個時候孩子如果拒絕的話,媽媽就會覺得非常的生氣,有時候甚至會懲罰他們面壁思過。這樣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的行為,對於孩子成長來說也是不好的,他們會在心裡慢慢的產生一種習得性無助的行為,在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問題的時候,就會提前的否定自己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3. 父母總是不認可自己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永遠都是最好的,這也是大多數。都遇到過的,很多的家長很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對於自己的孩子總是過分的苛刻,無論從哪一個方面都能夠找到他們的缺點。而對於他們平常所表現出來的一些優點卻熟視無睹,覺得這都是他們應該做成的。這樣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苛,總是去用言語否決他們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也是不利的,會讓他們產生一種自卑心理,覺得自己就是無所事事,沒有什麼特長,長此以往也會自己先否決自己的才能。


三、孩子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放棄,其實都是習得性無助所惹的禍,那麼家長應該如何避免孩子產生這種心理現象呢?

孩子的成長是缺少不了鼓勵的很多的,獎勵總是能夠促使人產生一種積極向上以及強烈的自信心,去幫助他們完成一些比較困難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當中更是缺少不了鼓勵,習得性無助產生的根源就是因為孩子對自己的不自信,所以家長應該去鼓勵孩子,而且是看到孩子自身的優點,並且適當的告訴孩子。不要因為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現的不好就對他全部的地方都否決,要知道父母對於孩子的觀點其實會深刻的印在孩子心裡的,家長不要覺得這種方式是在給孩子刺激幫助孩子進步,長期以往的壓制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痛苦。

孩子遇到難題,第一考慮的就是放棄?習得性無助常被中國家長無視

迎難而上,堅持不懈是中國傳統以來的美德,在人的一生當中遇到困難的機率是非常大的,無論是生活當中的各個方面,而一旦讓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這樣的心理之後,也會讓他們很難有突破這些困難的信心。

那麼你身邊有孩子總是喜歡否決自己的嗎?他們家長又是怎樣去處理孩子的這種心理現象的呢?


我是@洛芸媽咪,家有兩寶的90後媽咪一枚,在教育孩子的這個方面,在不斷的研究和探索,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幫到你,解決教育孩子的一些煩惱,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