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父母必修課,拯救熊孩子和怒吼的父母

愛因斯坦說:

如果想要孩子聰明的話,念故事給他們聽。

如果想要孩子更聰明的話,念更多的故事給他們聽。

一堂父母必修課,拯救熊孩子和怒吼的父母

扎克伯格夫婦給還沒滿月的娃,讀量子物理

生活周遭比比皆是竭盡所能愛孩子的父母,卻常常愛得愁眉苦臉,痛苦不堪。吼叫是家常便飯,指導作業氣得想把娃丟出家門,甚至出現了帶著車房禮金想提前送給未來親家的段子,父母們完全沒有養孩子的樂趣可言。

希望孩子成龍成鳳,是父母很正常的期望。但該從哪裡下手去做呢?

好品格和大能力要如何培養?

在雙語教育盛行的當代,如何從小為孩子培養起英文基礎?

哪一種活動,可以同時達到“培養孩子”和“愛孩子”的雙重目的?而且這個活動,不論父母什麼學歷,什麼經濟環境,幾乎都能做到。

如何在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中,管理並教導好你的孩子?

什麼建議父母生兩個孩子呢?

想要給即將上學的孩子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嗎?任何學科,包括數學,都需要閱讀這項基礎,只要有了這個基礎,你和孩子都會輕鬆許多。

臺灣作家汪培珽用十年親身經驗告訴你以上問題的答案。

每一個寶貝都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我們是父母同時也是孩子的引路人。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但我們得把握機會說。沒有天生的乖小孩,好好和孩子說道理——是教養可以順利進行的關鍵!

一堂父母必修課,拯救熊孩子和怒吼的父母

汪培珽是誰?

汪培珽也曾經是一名職場女性。她畢業於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投入銀行職場工作九年,是人人羨慕的職業白領,但在第二個孩子出生之後,她面對自己的一雙兒女,毅然決然地決定辭職回家,成為全職媽媽,用心陪伴他們成長。

現代女性很難做到職業和家庭的平衡,但是更難得的是本來發展順風順水的職業女性願意放棄自己的事業,回家做全職媽媽。

我們在汪培珽的很多作品中尋找她這樣做的原因。其實不過有兩點。

1. 她不願意錯過孩子的成長,一分一秒。

2. 她要給孩子完全的,更多的愛。

汪培珽多次表述,孩子需要父母的時間只有幾年,如果錯過這段時間,會是她人生中最大的遺憾。所以她辭職回家,照顧兩個孩子成長。

養育孩子,涉及的問題方方面面,好孩子不是天生的,是需要管教的。

在用心陪伴一對兒女成長的過程中,看到孩子滿足喜樂、熱衷學習、與人為善的表現,深覺在親子教育上用對方法的重要性於是將親身的教養經驗整理研究,強調“父母的1堂課,勝過孩子的100堂才藝課”,提供另一種務實新穎的教養態度與方向,幫助父母深切體會到孩子的喜悅與感動。

“閱讀”是一切教育學習的基礎,“愛”則是親子間珍貴的資產。汪培珽相信,“念故事書給孩子聽”同時涵蓋了這兩樣孩子需要的東西,因此希望所有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不要錯過這個與孩子親密互動、貼心交流的寶貴機會。

汪培珽從不說教,也沒有因為父母錯過所謂的閱讀期而責怪,一直都強調的是,關注當下,給孩子讀故事,從現在開始。

一堂父母必修課,拯救熊孩子和怒吼的父母一堂父母必修課,拯救熊孩子和怒吼的父母一堂父母必修課,拯救熊孩子和怒吼的父母一堂父母必修課,拯救熊孩子和怒吼的父母

已出版作品:《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管教啊,管教》

關於教育,她告訴你,沒有愛,一切免談

好品格的孩子、大能力的孩子、專心的孩子……不要以為這是我當初念故事書給孩子聽的原因,統統都不是!那是結果,是自然而然、日積月累所得出來的結果。

之所以先講結果,當然是希望這些有形的東西,能吸引現代忙碌父母的目光——“哇!她的孩子那麼不讓人操心,她是不是有什麼訣竅?”訣竅、祕密、快捷方式……這些我都沒有,我有的,只是做父母都可以付出的耐心和時間。

養育孩子的過程,不是一百米的短跑,而是需要耐力的馬拉松。如果父母不能細細感覺那份幫孩子說故事時的幸福,你可能忍著性子幫孩子唸了三個月的故事書,卻納悶怎麼都還看不到好品格的效果呢?“這方法沒用,別念了。”但是其實,你心目中期望養成的孩子就在眼前,只要你繼續往前走,就一定會看到的。

一堂父母必修課,拯救熊孩子和怒吼的父母

黃磊家大女兒多多,不滿12歲就開始讀英文大布頭,小女兒也是視書為珍寶

聽聽用過的家長怎麼說

汪老師,持續念英文故事書兩週了吧,孩子非常喜歡Curious George的書,每天要聽這個小猴子的新奇遭遇。

昨天我問孩子還需要翻譯嗎?兩個異口同聲說不必了,急著想聽下去。

呵呵,媽媽是暗自竊喜。

謝謝你提供這麼簡單的方法來教孩子。我好開心,因為你,越來越多的孩子有福了。

老師您好:英文超爛的我,從沒想到要教女兒英文。更別說念英文書了。但看了你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後,提起勇氣買了你推薦的書,如今一年了,不能說四歲的女兒對英文變得有多厲害,但至少對英文有興趣了。

上星期第一次念英文故事書給二歲的女兒聽。嘿嘿,她馬上跑掉了。第二次,聽了兩頁。第三次,聽了三分之二本。第四次,全部聽完。到昨天她已經可以跟著我念些簡單的了。我也開始讀第二本英文故事書。感覺很不一樣。很棒的感覺。

我已經看過了非常多的育兒書,大多讀起來都有點“我知道,但怎樣做呢”的疑問。汪老師的書卻一看就明白——明白就能馬上用,用了立刻就見效。真的差不多是實時見效呢。

這本書救了孩子一命,我有個一歲七個月的男孩,當爸媽不再大吼大叫、不再拿棍子扁人、不再威脅丟掉玩具、不再關進廁所……這本書救了這男孩一命。

聽到有媽媽說不敢看這本書。讓我雞婆一下,汪老師的書沒這麼可怕啦。

好像看了會給自己太多壓力似的,想太多了。

抱著單純的心去看這本書,會幫你釐清更多的思維和方向喔。

老師也提到了只生一個孩子的問題,其中一篇“只生一個的xx方法”,不妨仔細看完老師的書吧。

一堂父母必修課,拯救熊孩子和怒吼的父母

賈靜雯女兒咘咘3歲收到的生日禮物大半都是書

《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父母如何為孩子選擇理想讀物、培養一生的閱讀愛好

汪培珽,經過親身體驗和研究,指導父母如何藉由“念故事書給孩子聽”,陪伴並教育孩子,並提供使用技巧與私房書單,手把手教父母如何為孩子選擇理想讀物、培養一生的閱讀愛好。方法簡單、操作容易、請付出愛心、耐心與實踐,為孩子的每一天多添加幾個精彩故事,讓他們的童年更加歡樂、人生更有滋味!

1. 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讀故事書。

2. 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並自主閱讀

3. 故事對孩子的大能力(想象力、思考力、洞察力、邏輯推理能力、機智能力、幽默感)有何幫助?

4. 是聽故事,孩子的語文能力、作文能力如何提升?

……

超多實用問題解答,關於孩子閱讀這件事兒,看這一本書,全部解決。

一堂父母必修課,拯救熊孩子和怒吼的父母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簡單、有趣、自然的英文學習方式,帶給孩子滿滿的愛、溫暖和心靈收穫

生活在一個非英文環境中,如何讓孩子自然而然地聽懂英文?如何讓孩子累積語感和閱讀基礎,循序漸進養成說、讀、寫的穩定實力。汪培珽介紹“念英文故事書給孩子聽”的實際步驟和注意事項,並提供汪培珽私房英文書單,同時針對常見的英文學習風潮和認知迷思,提出中肯建議並加以釐清說明,讓父母能遵循正確的態度與方向,陪伴孩子快樂學習、自信成長。

1.為什麼用故事書學英文效果好?怎麼念英文故事書給孩子聽?

2.念之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父母對自己的發音沒信心怎麼辦?

3.如何為孩子選擇英文故事書?英文有聲書如何幫助孩子學英文?

4.為什麼學英文要先聽、說,後讀、寫?進了全美語幼兒園,英文就沒問題?

5.英文能力就等於孩子的競爭力?中文和英文,哪一個重要?

……

實用的解讀,人人都能做到的英文教育方法,做好這一步,影響孩子一輩子。

一堂父母必修課,拯救熊孩子和怒吼的父母

《管教啊,管教》一堂父母的必修課——如何在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中,管理並教導好你的孩子

“亂丟玩具,它們會離家出走。”這是欺騙。“快把飯吃完,等下就可以吃糖果。”這是利誘。“再不聽話,我就去拿棍子。”這是威脅。這些方法,在孩子十二歲之後,將統統失靈。

管教出守紀律的孩子,沒有快捷方式,只需父母的耐心和時間而已。如果要再多加一項,就是正確的教養方式。

那些人見人愛的好孩子,統統是父母用心教養的結果。如果你覺得你沒在管教,一樣養出好孩子。那是你的錯覺。其實你早已在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中,管理好和教導好你的孩子了。

1.父母在教育孩子前要學會的關於教育、教養的一切!

2.給孩子講道理孩子能聽懂嗎?怎麼跟小孩說道理?

3.如何用簡單的方法讓孩子“聽話”?

4.在不威脅的情況下,如何改變孩子的不當行為?

……

一堂父母必修課,拯救熊孩子和怒吼的父母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從實踐角度為你細述:要生兩個孩子的18個理由

獨生子女太寂寞?作者從頭到尾沒這麼說過。

那她到底說了什麼,能讓父母決定去生兩個孩子呢?

汪培珽在和眾多父母接觸分享的經驗以及生活周遭的觀察體會中,發現許多生養條件俱足的父母,對於多生小孩總是因諸多迷思和憂慮而卻步,其實擁有孩子的喜悅與滿足,才是生命中無可取代的禮物,而孩子在有手足相伴的環境下成長,對於人格與智識的養成發展,更有著正向的影響。至於讓父母猶豫的許多憂慮,真是那麼無法跨越嗎?也許從不同角度思考,就有另一種發現呢。

1.到底該不該生二胎,為何生?

2.經濟條件一般要不要生二胎?

3.只生一個的變通方法?

4.如何給回家帶孩子的媽媽支持。

……

生與不生,生一個還是兩個,生男生女,這些都不重要,重點的是你要怎麼過你的一生。我的人生,從回家帶孩子才真正開始。

一堂父母必修課,拯救熊孩子和怒吼的父母

孩子的教育教養問題,決定整個家庭未來幾十年的關係及命運。

教育好一個孩子父母得到的幸福與滿足是任何事情無法替代的

親子關係的養成,用最簡單的方式就可能實現。

何不利用好這短短的幾年,

享受孩子帶給你生命的美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