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後,只教他“打回去”就夠了?答案可沒那麼簡單

不完美媽媽 玩具 文章 光明網 2019-05-08

孩子被打後,只教他“打回去”就夠了嗎?答案可沒那麼簡單。如果是一歲多的寶寶,還不理解“打”的真正含義,他打人也不是有意欺負別人。孩子再大點,即便產生矛盾出現打人現象,只打回去也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畢竟矛盾還在。一句話,“打了就還回去”並不是處理孩子之間交往矛盾的利器。 兩歲以內的寶寶還不懂得“打”的真正意義,為交友而試探的“打”並不是真打,家長不必一味慫恿孩子“打回去”

孩子被打後,只教他“打回去”就夠了?答案可沒那麼簡單

慢媽我想起樂樂一歲多的時候,他的玩伴點點有次打了他,回到家裡奶奶慫恿他“以後點點再打你你就打她”。樂樂信以為真,跟點點玩時頻頻動手,害得點點奶奶那段時間看見我們就躲開,倆寶寶的友誼一度難以為繼。 其實,一歲多的寶寶出現打人情況,那並不是真打,只是寶寶在鍛鍊對自己手臂的控制。同時寶寶看到小朋友了想跟他玩,不知道該如何發出邀請,也會試探地“觸碰”一下,因為掌握不好力道,在家長眼裡就成了“打”。 這時候家長的正確做法是,抓住打人寶寶的手,告訴她“你是想跟他做朋友嗎?那你們拉拉手好了”。讓寶寶知道,想交朋友不必“打”,還有其它方式。

孩子被打後,只教他“打回去”就夠了?答案可沒那麼簡單

孩子捱打後,教他“打回去”還不夠,還要告訴他人際交往的技巧 我曾見過兩個四歲孩子打架。你打我一拳,我再打你一拳,之後再打。每個人都在等對方的拳頭打過來,也會在捱打之後還手,像是提前約好了一樣。走過去一問,原來是兩人因為爭玩具鬧了矛盾。告訴他們可以輪流玩,兩人才停止打架,互相玩了起來。 孩子捱打後告訴家長,家長可不是隻說個“打回去”就行了。還要幫孩子梳理整個事件的過程,弄清楚倆孩子爭執的原因是什麼,引導孩子下次遇到類似情況該怎麼辦。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還要體察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說出“你一定很委屈”“你很難過對嗎?”這樣有利於孩子宣洩在打架過程中積累的負面情緒,心理上更陽光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十月媽媽)

孩子被打後,只教他“打回去”就夠了?答案可沒那麼簡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