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
  • “老師,我後面的同學揪我辮子。”
  • “媽媽,弟弟往地上扔垃圾,把地板弄髒了。”
  • “爸爸,上體育課時,我們班的男同學不好好排隊,我告老師了。”

許多家長或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只要看到別人做的不對的地方,都要跑過來“告狀”。

作為一個小小“偵查員”,雖不是什麼壞事,可“告狀”次數多了,長期下去,孩子就會成為不受小朋友喜歡的人。

阻止孩子告狀,又擔心孩子遇到問題不會告訴你,或者怕孩子不分是非對錯。

怎樣才能很好的解決孩子的告狀問題,更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培養孩子的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
  • “老師,我後面的同學揪我辮子。”
  • “媽媽,弟弟往地上扔垃圾,把地板弄髒了。”
  • “爸爸,上體育課時,我們班的男同學不好好排隊,我告老師了。”

許多家長或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只要看到別人做的不對的地方,都要跑過來“告狀”。

作為一個小小“偵查員”,雖不是什麼壞事,可“告狀”次數多了,長期下去,孩子就會成為不受小朋友喜歡的人。

阻止孩子告狀,又擔心孩子遇到問題不會告訴你,或者怕孩子不分是非對錯。

怎樣才能很好的解決孩子的告狀問題,更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培養孩子的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1 孩子“愛告狀”正常嗎?

告狀,從人際交往心理學上來說,是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侵犯或者某種集體規則被破壞,想要通過大人來約束同伴的一種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愛告狀”在3-6歲的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髮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

“愛告狀”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一種方式,是幼兒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未成熟的表現,這個時期也是孩子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

孩子告狀的情況有很多種,是否應該制止,主要看其“告狀”的動機。瞭解了孩子告狀後面的動機,才能做出相應的迴應,正確處理告狀的行為。

"
  • “老師,我後面的同學揪我辮子。”
  • “媽媽,弟弟往地上扔垃圾,把地板弄髒了。”
  • “爸爸,上體育課時,我們班的男同學不好好排隊,我告老師了。”

許多家長或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只要看到別人做的不對的地方,都要跑過來“告狀”。

作為一個小小“偵查員”,雖不是什麼壞事,可“告狀”次數多了,長期下去,孩子就會成為不受小朋友喜歡的人。

阻止孩子告狀,又擔心孩子遇到問題不會告訴你,或者怕孩子不分是非對錯。

怎樣才能很好的解決孩子的告狀問題,更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培養孩子的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1 孩子“愛告狀”正常嗎?

告狀,從人際交往心理學上來說,是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侵犯或者某種集體規則被破壞,想要通過大人來約束同伴的一種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愛告狀”在3-6歲的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髮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

“愛告狀”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一種方式,是幼兒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未成熟的表現,這個時期也是孩子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

孩子告狀的情況有很多種,是否應該制止,主要看其“告狀”的動機。瞭解了孩子告狀後面的動機,才能做出相應的迴應,正確處理告狀的行為。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2 孩子告狀的不同動機及應對措施

根據有關研究,孩子告狀的動機一般有幾種。

1. 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我家孩子是一個規則感很強的孩子,每次吃飯前,如果家裡有人沒有洗手,她都會說,“媽媽,爸爸沒洗手,所有人吃飯前都必須洗手。”

這種規則感也時常在學校裡表現出來,她跟我分享了一件事,有一次科學課上,老師讓小朋友們把教具中的積木塊往盒子裡放,規定每個盒子放幾個積木塊,有的小朋友很認真地按照老師的規則來放,而有的小朋友純粹為了好玩,抓一把就丟進去了,這時她就受不了了,大聲叫“老師,老師,明明把積木塊亂裝,他這樣是不對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做過一個非常經典的“打彈球”試驗,研究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對“規則”的認識。試驗發現,0~2歲的兒童玩彈球時沒有任何規則概念,純粹按照自己的慾念和運動習慣玩。2~7歲時,兒童開始模仿別人玩彈球的方式,接受外部給予的規則。

"
  • “老師,我後面的同學揪我辮子。”
  • “媽媽,弟弟往地上扔垃圾,把地板弄髒了。”
  • “爸爸,上體育課時,我們班的男同學不好好排隊,我告老師了。”

許多家長或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只要看到別人做的不對的地方,都要跑過來“告狀”。

作為一個小小“偵查員”,雖不是什麼壞事,可“告狀”次數多了,長期下去,孩子就會成為不受小朋友喜歡的人。

阻止孩子告狀,又擔心孩子遇到問題不會告訴你,或者怕孩子不分是非對錯。

怎樣才能很好的解決孩子的告狀問題,更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培養孩子的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1 孩子“愛告狀”正常嗎?

告狀,從人際交往心理學上來說,是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侵犯或者某種集體規則被破壞,想要通過大人來約束同伴的一種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愛告狀”在3-6歲的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髮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

“愛告狀”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一種方式,是幼兒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未成熟的表現,這個時期也是孩子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

孩子告狀的情況有很多種,是否應該制止,主要看其“告狀”的動機。瞭解了孩子告狀後面的動機,才能做出相應的迴應,正確處理告狀的行為。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2 孩子告狀的不同動機及應對措施

根據有關研究,孩子告狀的動機一般有幾種。

1. 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我家孩子是一個規則感很強的孩子,每次吃飯前,如果家裡有人沒有洗手,她都會說,“媽媽,爸爸沒洗手,所有人吃飯前都必須洗手。”

這種規則感也時常在學校裡表現出來,她跟我分享了一件事,有一次科學課上,老師讓小朋友們把教具中的積木塊往盒子裡放,規定每個盒子放幾個積木塊,有的小朋友很認真地按照老師的規則來放,而有的小朋友純粹為了好玩,抓一把就丟進去了,這時她就受不了了,大聲叫“老師,老師,明明把積木塊亂裝,他這樣是不對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做過一個非常經典的“打彈球”試驗,研究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對“規則”的認識。試驗發現,0~2歲的兒童玩彈球時沒有任何規則概念,純粹按照自己的慾念和運動習慣玩。2~7歲時,兒童開始模仿別人玩彈球的方式,接受外部給予的規則。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規則感,他不僅要求自己按規則做事,也會觀察身邊的人做事是否符合規則。

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勞倫斯·巴特爾博士認為,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能夠分辨對錯,並且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但是由於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還不夠,所以他會認為“規則”是不可更改的。如果有人不守規則,這個人就很有可能成為孩子“告狀”的對象。

這種告狀,我們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安撫,比如上述飯前洗手的問題,要告訴爸爸讓他去洗手。

讓孩子知道你是和她在統一戰線上的,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從而也就孩子知道一些正確的規則是應該遵守和堅持的。

"
  • “老師,我後面的同學揪我辮子。”
  • “媽媽,弟弟往地上扔垃圾,把地板弄髒了。”
  • “爸爸,上體育課時,我們班的男同學不好好排隊,我告老師了。”

許多家長或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只要看到別人做的不對的地方,都要跑過來“告狀”。

作為一個小小“偵查員”,雖不是什麼壞事,可“告狀”次數多了,長期下去,孩子就會成為不受小朋友喜歡的人。

阻止孩子告狀,又擔心孩子遇到問題不會告訴你,或者怕孩子不分是非對錯。

怎樣才能很好的解決孩子的告狀問題,更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培養孩子的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1 孩子“愛告狀”正常嗎?

告狀,從人際交往心理學上來說,是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侵犯或者某種集體規則被破壞,想要通過大人來約束同伴的一種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愛告狀”在3-6歲的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髮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

“愛告狀”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一種方式,是幼兒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未成熟的表現,這個時期也是孩子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

孩子告狀的情況有很多種,是否應該制止,主要看其“告狀”的動機。瞭解了孩子告狀後面的動機,才能做出相應的迴應,正確處理告狀的行為。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2 孩子告狀的不同動機及應對措施

根據有關研究,孩子告狀的動機一般有幾種。

1. 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我家孩子是一個規則感很強的孩子,每次吃飯前,如果家裡有人沒有洗手,她都會說,“媽媽,爸爸沒洗手,所有人吃飯前都必須洗手。”

這種規則感也時常在學校裡表現出來,她跟我分享了一件事,有一次科學課上,老師讓小朋友們把教具中的積木塊往盒子裡放,規定每個盒子放幾個積木塊,有的小朋友很認真地按照老師的規則來放,而有的小朋友純粹為了好玩,抓一把就丟進去了,這時她就受不了了,大聲叫“老師,老師,明明把積木塊亂裝,他這樣是不對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做過一個非常經典的“打彈球”試驗,研究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對“規則”的認識。試驗發現,0~2歲的兒童玩彈球時沒有任何規則概念,純粹按照自己的慾念和運動習慣玩。2~7歲時,兒童開始模仿別人玩彈球的方式,接受外部給予的規則。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規則感,他不僅要求自己按規則做事,也會觀察身邊的人做事是否符合規則。

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勞倫斯·巴特爾博士認為,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能夠分辨對錯,並且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但是由於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還不夠,所以他會認為“規則”是不可更改的。如果有人不守規則,這個人就很有可能成為孩子“告狀”的對象。

這種告狀,我們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安撫,比如上述飯前洗手的問題,要告訴爸爸讓他去洗手。

讓孩子知道你是和她在統一戰線上的,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從而也就孩子知道一些正確的規則是應該遵守和堅持的。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2. 利益損壞時,向大人尋求幫助

自由活動時間,有的孩子在玩,有的孩子在讀書,突然,可可大叫,“老師,成成搶我的書!”老師向成成了解情況後,告訴成成,如果想要看書,就有禮貌地向可可借,可可同意的話才可以拿,不同意就不能拿。成成點點頭,把書還給了可可。

這種情況下孩子告狀,是因為她自己沒法解決,請求老師的幫助,希望通過大人的“干預”來說服對方,達到自己的目的。老師的幫助讓可可的書重回手中,可可很高興。

"
  • “老師,我後面的同學揪我辮子。”
  • “媽媽,弟弟往地上扔垃圾,把地板弄髒了。”
  • “爸爸,上體育課時,我們班的男同學不好好排隊,我告老師了。”

許多家長或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只要看到別人做的不對的地方,都要跑過來“告狀”。

作為一個小小“偵查員”,雖不是什麼壞事,可“告狀”次數多了,長期下去,孩子就會成為不受小朋友喜歡的人。

阻止孩子告狀,又擔心孩子遇到問題不會告訴你,或者怕孩子不分是非對錯。

怎樣才能很好的解決孩子的告狀問題,更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培養孩子的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1 孩子“愛告狀”正常嗎?

告狀,從人際交往心理學上來說,是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侵犯或者某種集體規則被破壞,想要通過大人來約束同伴的一種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愛告狀”在3-6歲的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髮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

“愛告狀”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一種方式,是幼兒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未成熟的表現,這個時期也是孩子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

孩子告狀的情況有很多種,是否應該制止,主要看其“告狀”的動機。瞭解了孩子告狀後面的動機,才能做出相應的迴應,正確處理告狀的行為。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2 孩子告狀的不同動機及應對措施

根據有關研究,孩子告狀的動機一般有幾種。

1. 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我家孩子是一個規則感很強的孩子,每次吃飯前,如果家裡有人沒有洗手,她都會說,“媽媽,爸爸沒洗手,所有人吃飯前都必須洗手。”

這種規則感也時常在學校裡表現出來,她跟我分享了一件事,有一次科學課上,老師讓小朋友們把教具中的積木塊往盒子裡放,規定每個盒子放幾個積木塊,有的小朋友很認真地按照老師的規則來放,而有的小朋友純粹為了好玩,抓一把就丟進去了,這時她就受不了了,大聲叫“老師,老師,明明把積木塊亂裝,他這樣是不對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做過一個非常經典的“打彈球”試驗,研究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對“規則”的認識。試驗發現,0~2歲的兒童玩彈球時沒有任何規則概念,純粹按照自己的慾念和運動習慣玩。2~7歲時,兒童開始模仿別人玩彈球的方式,接受外部給予的規則。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規則感,他不僅要求自己按規則做事,也會觀察身邊的人做事是否符合規則。

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勞倫斯·巴特爾博士認為,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能夠分辨對錯,並且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但是由於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還不夠,所以他會認為“規則”是不可更改的。如果有人不守規則,這個人就很有可能成為孩子“告狀”的對象。

這種告狀,我們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安撫,比如上述飯前洗手的問題,要告訴爸爸讓他去洗手。

讓孩子知道你是和她在統一戰線上的,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從而也就孩子知道一些正確的規則是應該遵守和堅持的。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2. 利益損壞時,向大人尋求幫助

自由活動時間,有的孩子在玩,有的孩子在讀書,突然,可可大叫,“老師,成成搶我的書!”老師向成成了解情況後,告訴成成,如果想要看書,就有禮貌地向可可借,可可同意的話才可以拿,不同意就不能拿。成成點點頭,把書還給了可可。

這種情況下孩子告狀,是因為她自己沒法解決,請求老師的幫助,希望通過大人的“干預”來說服對方,達到自己的目的。老師的幫助讓可可的書重回手中,可可很高興。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這種情況下用這幾個步驟處理:

1)認真傾聽。

不打斷和批評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表達不清楚,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表達。

2)瞭解事實,對症處理。

根據孩子表達的情況,針對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同時給孩子思考的機會。

3)教孩子換位思考,正確對待

讓孩子換位思考,教孩子正確對待矛盾,友好地對待朋友。比如可以對成成說:“如果你正在看書,有人搶了你的書,你高興嗎?”以後遇到同樣問題時,他就會學著換位思考,正確對待。

4)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可以這樣問“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鼓勵孩子除了發洩情緒外,嘗試著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告狀,期待別人的幫忙。

"
  • “老師,我後面的同學揪我辮子。”
  • “媽媽,弟弟往地上扔垃圾,把地板弄髒了。”
  • “爸爸,上體育課時,我們班的男同學不好好排隊,我告老師了。”

許多家長或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只要看到別人做的不對的地方,都要跑過來“告狀”。

作為一個小小“偵查員”,雖不是什麼壞事,可“告狀”次數多了,長期下去,孩子就會成為不受小朋友喜歡的人。

阻止孩子告狀,又擔心孩子遇到問題不會告訴你,或者怕孩子不分是非對錯。

怎樣才能很好的解決孩子的告狀問題,更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培養孩子的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1 孩子“愛告狀”正常嗎?

告狀,從人際交往心理學上來說,是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侵犯或者某種集體規則被破壞,想要通過大人來約束同伴的一種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愛告狀”在3-6歲的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髮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

“愛告狀”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一種方式,是幼兒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未成熟的表現,這個時期也是孩子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

孩子告狀的情況有很多種,是否應該制止,主要看其“告狀”的動機。瞭解了孩子告狀後面的動機,才能做出相應的迴應,正確處理告狀的行為。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2 孩子告狀的不同動機及應對措施

根據有關研究,孩子告狀的動機一般有幾種。

1. 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我家孩子是一個規則感很強的孩子,每次吃飯前,如果家裡有人沒有洗手,她都會說,“媽媽,爸爸沒洗手,所有人吃飯前都必須洗手。”

這種規則感也時常在學校裡表現出來,她跟我分享了一件事,有一次科學課上,老師讓小朋友們把教具中的積木塊往盒子裡放,規定每個盒子放幾個積木塊,有的小朋友很認真地按照老師的規則來放,而有的小朋友純粹為了好玩,抓一把就丟進去了,這時她就受不了了,大聲叫“老師,老師,明明把積木塊亂裝,他這樣是不對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做過一個非常經典的“打彈球”試驗,研究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對“規則”的認識。試驗發現,0~2歲的兒童玩彈球時沒有任何規則概念,純粹按照自己的慾念和運動習慣玩。2~7歲時,兒童開始模仿別人玩彈球的方式,接受外部給予的規則。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規則感,他不僅要求自己按規則做事,也會觀察身邊的人做事是否符合規則。

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勞倫斯·巴特爾博士認為,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能夠分辨對錯,並且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但是由於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還不夠,所以他會認為“規則”是不可更改的。如果有人不守規則,這個人就很有可能成為孩子“告狀”的對象。

這種告狀,我們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安撫,比如上述飯前洗手的問題,要告訴爸爸讓他去洗手。

讓孩子知道你是和她在統一戰線上的,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從而也就孩子知道一些正確的規則是應該遵守和堅持的。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2. 利益損壞時,向大人尋求幫助

自由活動時間,有的孩子在玩,有的孩子在讀書,突然,可可大叫,“老師,成成搶我的書!”老師向成成了解情況後,告訴成成,如果想要看書,就有禮貌地向可可借,可可同意的話才可以拿,不同意就不能拿。成成點點頭,把書還給了可可。

這種情況下孩子告狀,是因為她自己沒法解決,請求老師的幫助,希望通過大人的“干預”來說服對方,達到自己的目的。老師的幫助讓可可的書重回手中,可可很高興。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這種情況下用這幾個步驟處理:

1)認真傾聽。

不打斷和批評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表達不清楚,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表達。

2)瞭解事實,對症處理。

根據孩子表達的情況,針對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同時給孩子思考的機會。

3)教孩子換位思考,正確對待

讓孩子換位思考,教孩子正確對待矛盾,友好地對待朋友。比如可以對成成說:“如果你正在看書,有人搶了你的書,你高興嗎?”以後遇到同樣問題時,他就會學著換位思考,正確對待。

4)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可以這樣問“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鼓勵孩子除了發洩情緒外,嘗試著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告狀,期待別人的幫忙。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3.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得到表揚

“媽媽,弟弟把蘋果皮吐在地上了!”浩浩和弟弟在吃蘋果,看到弟弟吐蘋果皮,浩浩跟媽媽告狀。

有時孩子告狀只是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肯定,也是3~6歲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之一。

“獲得關注”是每個人內心的心理要求,如果父母平時忽視了孩子的這種內心需求,孩子就會用各種其它的行為來博取父母的關注。

他希望通過告狀的方式表現,別人做的不好而自己好,希望大人能對自己的是非判斷給予肯定。

這種情況下,對孩子好的行為給予肯定,比如“弟弟往地上吐蘋果皮是不對的,你沒有這樣做,你是好孩子。”這樣也會培養孩子的是否觀。鼓勵孩子說出正確的行為,幫助孩子吸取教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父母給予孩子更多積極暗示,肯定孩子,孩子真的會在這種正向反饋中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
  • “老師,我後面的同學揪我辮子。”
  • “媽媽,弟弟往地上扔垃圾,把地板弄髒了。”
  • “爸爸,上體育課時,我們班的男同學不好好排隊,我告老師了。”

許多家長或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只要看到別人做的不對的地方,都要跑過來“告狀”。

作為一個小小“偵查員”,雖不是什麼壞事,可“告狀”次數多了,長期下去,孩子就會成為不受小朋友喜歡的人。

阻止孩子告狀,又擔心孩子遇到問題不會告訴你,或者怕孩子不分是非對錯。

怎樣才能很好的解決孩子的告狀問題,更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培養孩子的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1 孩子“愛告狀”正常嗎?

告狀,從人際交往心理學上來說,是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侵犯或者某種集體規則被破壞,想要通過大人來約束同伴的一種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愛告狀”在3-6歲的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髮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

“愛告狀”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一種方式,是幼兒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未成熟的表現,這個時期也是孩子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

孩子告狀的情況有很多種,是否應該制止,主要看其“告狀”的動機。瞭解了孩子告狀後面的動機,才能做出相應的迴應,正確處理告狀的行為。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2 孩子告狀的不同動機及應對措施

根據有關研究,孩子告狀的動機一般有幾種。

1. 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我家孩子是一個規則感很強的孩子,每次吃飯前,如果家裡有人沒有洗手,她都會說,“媽媽,爸爸沒洗手,所有人吃飯前都必須洗手。”

這種規則感也時常在學校裡表現出來,她跟我分享了一件事,有一次科學課上,老師讓小朋友們把教具中的積木塊往盒子裡放,規定每個盒子放幾個積木塊,有的小朋友很認真地按照老師的規則來放,而有的小朋友純粹為了好玩,抓一把就丟進去了,這時她就受不了了,大聲叫“老師,老師,明明把積木塊亂裝,他這樣是不對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做過一個非常經典的“打彈球”試驗,研究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對“規則”的認識。試驗發現,0~2歲的兒童玩彈球時沒有任何規則概念,純粹按照自己的慾念和運動習慣玩。2~7歲時,兒童開始模仿別人玩彈球的方式,接受外部給予的規則。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規則感,他不僅要求自己按規則做事,也會觀察身邊的人做事是否符合規則。

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勞倫斯·巴特爾博士認為,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能夠分辨對錯,並且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但是由於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還不夠,所以他會認為“規則”是不可更改的。如果有人不守規則,這個人就很有可能成為孩子“告狀”的對象。

這種告狀,我們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安撫,比如上述飯前洗手的問題,要告訴爸爸讓他去洗手。

讓孩子知道你是和她在統一戰線上的,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從而也就孩子知道一些正確的規則是應該遵守和堅持的。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2. 利益損壞時,向大人尋求幫助

自由活動時間,有的孩子在玩,有的孩子在讀書,突然,可可大叫,“老師,成成搶我的書!”老師向成成了解情況後,告訴成成,如果想要看書,就有禮貌地向可可借,可可同意的話才可以拿,不同意就不能拿。成成點點頭,把書還給了可可。

這種情況下孩子告狀,是因為她自己沒法解決,請求老師的幫助,希望通過大人的“干預”來說服對方,達到自己的目的。老師的幫助讓可可的書重回手中,可可很高興。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這種情況下用這幾個步驟處理:

1)認真傾聽。

不打斷和批評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表達不清楚,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表達。

2)瞭解事實,對症處理。

根據孩子表達的情況,針對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同時給孩子思考的機會。

3)教孩子換位思考,正確對待

讓孩子換位思考,教孩子正確對待矛盾,友好地對待朋友。比如可以對成成說:“如果你正在看書,有人搶了你的書,你高興嗎?”以後遇到同樣問題時,他就會學著換位思考,正確對待。

4)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可以這樣問“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鼓勵孩子除了發洩情緒外,嘗試著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告狀,期待別人的幫忙。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3.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得到表揚

“媽媽,弟弟把蘋果皮吐在地上了!”浩浩和弟弟在吃蘋果,看到弟弟吐蘋果皮,浩浩跟媽媽告狀。

有時孩子告狀只是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肯定,也是3~6歲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之一。

“獲得關注”是每個人內心的心理要求,如果父母平時忽視了孩子的這種內心需求,孩子就會用各種其它的行為來博取父母的關注。

他希望通過告狀的方式表現,別人做的不好而自己好,希望大人能對自己的是非判斷給予肯定。

這種情況下,對孩子好的行為給予肯定,比如“弟弟往地上吐蘋果皮是不對的,你沒有這樣做,你是好孩子。”這樣也會培養孩子的是否觀。鼓勵孩子說出正確的行為,幫助孩子吸取教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父母給予孩子更多積極暗示,肯定孩子,孩子真的會在這種正向反饋中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3 處理孩子的告狀行為,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 孩子告狀時,不要批評孩子

大人對於孩子實事求是的告狀要認真對待,及時予以正確處理。當然更重要的是強化孩子自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淡化其“告狀意識”乃至依賴心理。

不要因為孩子愛告狀,就批評孩子或者不予理會,認為這是不好的行為。如果對孩子的“告狀”不置可否,不僅會使一些有害的問題無法及時解決,還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但也不要過分鼓勵孩子告狀,如果鼓勵孩子的告狀行為則會使其他孩子爭相效仿,以致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得不到發展,更為嚴重的是,會使孩子養成時時窺視他人祕密的不正常心態,不利於孩子性格的培養。

"
  • “老師,我後面的同學揪我辮子。”
  • “媽媽,弟弟往地上扔垃圾,把地板弄髒了。”
  • “爸爸,上體育課時,我們班的男同學不好好排隊,我告老師了。”

許多家長或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只要看到別人做的不對的地方,都要跑過來“告狀”。

作為一個小小“偵查員”,雖不是什麼壞事,可“告狀”次數多了,長期下去,孩子就會成為不受小朋友喜歡的人。

阻止孩子告狀,又擔心孩子遇到問題不會告訴你,或者怕孩子不分是非對錯。

怎樣才能很好的解決孩子的告狀問題,更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培養孩子的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1 孩子“愛告狀”正常嗎?

告狀,從人際交往心理學上來說,是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侵犯或者某種集體規則被破壞,想要通過大人來約束同伴的一種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愛告狀”在3-6歲的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髮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

“愛告狀”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一種方式,是幼兒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未成熟的表現,這個時期也是孩子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

孩子告狀的情況有很多種,是否應該制止,主要看其“告狀”的動機。瞭解了孩子告狀後面的動機,才能做出相應的迴應,正確處理告狀的行為。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2 孩子告狀的不同動機及應對措施

根據有關研究,孩子告狀的動機一般有幾種。

1. 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我家孩子是一個規則感很強的孩子,每次吃飯前,如果家裡有人沒有洗手,她都會說,“媽媽,爸爸沒洗手,所有人吃飯前都必須洗手。”

這種規則感也時常在學校裡表現出來,她跟我分享了一件事,有一次科學課上,老師讓小朋友們把教具中的積木塊往盒子裡放,規定每個盒子放幾個積木塊,有的小朋友很認真地按照老師的規則來放,而有的小朋友純粹為了好玩,抓一把就丟進去了,這時她就受不了了,大聲叫“老師,老師,明明把積木塊亂裝,他這樣是不對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做過一個非常經典的“打彈球”試驗,研究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對“規則”的認識。試驗發現,0~2歲的兒童玩彈球時沒有任何規則概念,純粹按照自己的慾念和運動習慣玩。2~7歲時,兒童開始模仿別人玩彈球的方式,接受外部給予的規則。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規則感,他不僅要求自己按規則做事,也會觀察身邊的人做事是否符合規則。

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勞倫斯·巴特爾博士認為,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能夠分辨對錯,並且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但是由於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還不夠,所以他會認為“規則”是不可更改的。如果有人不守規則,這個人就很有可能成為孩子“告狀”的對象。

這種告狀,我們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安撫,比如上述飯前洗手的問題,要告訴爸爸讓他去洗手。

讓孩子知道你是和她在統一戰線上的,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從而也就孩子知道一些正確的規則是應該遵守和堅持的。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2. 利益損壞時,向大人尋求幫助

自由活動時間,有的孩子在玩,有的孩子在讀書,突然,可可大叫,“老師,成成搶我的書!”老師向成成了解情況後,告訴成成,如果想要看書,就有禮貌地向可可借,可可同意的話才可以拿,不同意就不能拿。成成點點頭,把書還給了可可。

這種情況下孩子告狀,是因為她自己沒法解決,請求老師的幫助,希望通過大人的“干預”來說服對方,達到自己的目的。老師的幫助讓可可的書重回手中,可可很高興。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這種情況下用這幾個步驟處理:

1)認真傾聽。

不打斷和批評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表達不清楚,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表達。

2)瞭解事實,對症處理。

根據孩子表達的情況,針對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同時給孩子思考的機會。

3)教孩子換位思考,正確對待

讓孩子換位思考,教孩子正確對待矛盾,友好地對待朋友。比如可以對成成說:“如果你正在看書,有人搶了你的書,你高興嗎?”以後遇到同樣問題時,他就會學著換位思考,正確對待。

4)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可以這樣問“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鼓勵孩子除了發洩情緒外,嘗試著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告狀,期待別人的幫忙。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3.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得到表揚

“媽媽,弟弟把蘋果皮吐在地上了!”浩浩和弟弟在吃蘋果,看到弟弟吐蘋果皮,浩浩跟媽媽告狀。

有時孩子告狀只是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肯定,也是3~6歲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之一。

“獲得關注”是每個人內心的心理要求,如果父母平時忽視了孩子的這種內心需求,孩子就會用各種其它的行為來博取父母的關注。

他希望通過告狀的方式表現,別人做的不好而自己好,希望大人能對自己的是非判斷給予肯定。

這種情況下,對孩子好的行為給予肯定,比如“弟弟往地上吐蘋果皮是不對的,你沒有這樣做,你是好孩子。”這樣也會培養孩子的是否觀。鼓勵孩子說出正確的行為,幫助孩子吸取教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父母給予孩子更多積極暗示,肯定孩子,孩子真的會在這種正向反饋中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3 處理孩子的告狀行為,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 孩子告狀時,不要批評孩子

大人對於孩子實事求是的告狀要認真對待,及時予以正確處理。當然更重要的是強化孩子自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淡化其“告狀意識”乃至依賴心理。

不要因為孩子愛告狀,就批評孩子或者不予理會,認為這是不好的行為。如果對孩子的“告狀”不置可否,不僅會使一些有害的問題無法及時解決,還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但也不要過分鼓勵孩子告狀,如果鼓勵孩子的告狀行為則會使其他孩子爭相效仿,以致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得不到發展,更為嚴重的是,會使孩子養成時時窺視他人祕密的不正常心態,不利於孩子性格的培養。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2.讓孩子分清什麼時候需要“告狀”

一個網友分享:家裡兩兄妹整天互相告狀。我讓他們不要老都是打小報告,惹人煩。結果有一次孩子在幼兒園受委屈,我問他你怎麼沒直接和老師說?他說:你不是說不能打小報告嗎?看來孩子還是很分不清打小報告、反應必要情況和求助的區別。

繪本《不要告狀,除非是大事》中,班裡有19個愛告狀的小傢伙們,大事小事都告狀,搞得老師焦頭爛額,於是老師制定了告狀的規則。

"
  • “老師,我後面的同學揪我辮子。”
  • “媽媽,弟弟往地上扔垃圾,把地板弄髒了。”
  • “爸爸,上體育課時,我們班的男同學不好好排隊,我告老師了。”

許多家長或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只要看到別人做的不對的地方,都要跑過來“告狀”。

作為一個小小“偵查員”,雖不是什麼壞事,可“告狀”次數多了,長期下去,孩子就會成為不受小朋友喜歡的人。

阻止孩子告狀,又擔心孩子遇到問題不會告訴你,或者怕孩子不分是非對錯。

怎樣才能很好的解決孩子的告狀問題,更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培養孩子的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1 孩子“愛告狀”正常嗎?

告狀,從人際交往心理學上來說,是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侵犯或者某種集體規則被破壞,想要通過大人來約束同伴的一種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愛告狀”在3-6歲的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髮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

“愛告狀”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一種方式,是幼兒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未成熟的表現,這個時期也是孩子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

孩子告狀的情況有很多種,是否應該制止,主要看其“告狀”的動機。瞭解了孩子告狀後面的動機,才能做出相應的迴應,正確處理告狀的行為。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2 孩子告狀的不同動機及應對措施

根據有關研究,孩子告狀的動機一般有幾種。

1. 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我家孩子是一個規則感很強的孩子,每次吃飯前,如果家裡有人沒有洗手,她都會說,“媽媽,爸爸沒洗手,所有人吃飯前都必須洗手。”

這種規則感也時常在學校裡表現出來,她跟我分享了一件事,有一次科學課上,老師讓小朋友們把教具中的積木塊往盒子裡放,規定每個盒子放幾個積木塊,有的小朋友很認真地按照老師的規則來放,而有的小朋友純粹為了好玩,抓一把就丟進去了,這時她就受不了了,大聲叫“老師,老師,明明把積木塊亂裝,他這樣是不對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做過一個非常經典的“打彈球”試驗,研究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對“規則”的認識。試驗發現,0~2歲的兒童玩彈球時沒有任何規則概念,純粹按照自己的慾念和運動習慣玩。2~7歲時,兒童開始模仿別人玩彈球的方式,接受外部給予的規則。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規則感,他不僅要求自己按規則做事,也會觀察身邊的人做事是否符合規則。

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勞倫斯·巴特爾博士認為,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能夠分辨對錯,並且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但是由於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還不夠,所以他會認為“規則”是不可更改的。如果有人不守規則,這個人就很有可能成為孩子“告狀”的對象。

這種告狀,我們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安撫,比如上述飯前洗手的問題,要告訴爸爸讓他去洗手。

讓孩子知道你是和她在統一戰線上的,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從而也就孩子知道一些正確的規則是應該遵守和堅持的。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2. 利益損壞時,向大人尋求幫助

自由活動時間,有的孩子在玩,有的孩子在讀書,突然,可可大叫,“老師,成成搶我的書!”老師向成成了解情況後,告訴成成,如果想要看書,就有禮貌地向可可借,可可同意的話才可以拿,不同意就不能拿。成成點點頭,把書還給了可可。

這種情況下孩子告狀,是因為她自己沒法解決,請求老師的幫助,希望通過大人的“干預”來說服對方,達到自己的目的。老師的幫助讓可可的書重回手中,可可很高興。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這種情況下用這幾個步驟處理:

1)認真傾聽。

不打斷和批評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表達不清楚,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表達。

2)瞭解事實,對症處理。

根據孩子表達的情況,針對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同時給孩子思考的機會。

3)教孩子換位思考,正確對待

讓孩子換位思考,教孩子正確對待矛盾,友好地對待朋友。比如可以對成成說:“如果你正在看書,有人搶了你的書,你高興嗎?”以後遇到同樣問題時,他就會學著換位思考,正確對待。

4)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可以這樣問“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鼓勵孩子除了發洩情緒外,嘗試著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告狀,期待別人的幫忙。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3.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得到表揚

“媽媽,弟弟把蘋果皮吐在地上了!”浩浩和弟弟在吃蘋果,看到弟弟吐蘋果皮,浩浩跟媽媽告狀。

有時孩子告狀只是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肯定,也是3~6歲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之一。

“獲得關注”是每個人內心的心理要求,如果父母平時忽視了孩子的這種內心需求,孩子就會用各種其它的行為來博取父母的關注。

他希望通過告狀的方式表現,別人做的不好而自己好,希望大人能對自己的是非判斷給予肯定。

這種情況下,對孩子好的行為給予肯定,比如“弟弟往地上吐蘋果皮是不對的,你沒有這樣做,你是好孩子。”這樣也會培養孩子的是否觀。鼓勵孩子說出正確的行為,幫助孩子吸取教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父母給予孩子更多積極暗示,肯定孩子,孩子真的會在這種正向反饋中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3 處理孩子的告狀行為,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 孩子告狀時,不要批評孩子

大人對於孩子實事求是的告狀要認真對待,及時予以正確處理。當然更重要的是強化孩子自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淡化其“告狀意識”乃至依賴心理。

不要因為孩子愛告狀,就批評孩子或者不予理會,認為這是不好的行為。如果對孩子的“告狀”不置可否,不僅會使一些有害的問題無法及時解決,還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但也不要過分鼓勵孩子告狀,如果鼓勵孩子的告狀行為則會使其他孩子爭相效仿,以致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得不到發展,更為嚴重的是,會使孩子養成時時窺視他人祕密的不正常心態,不利於孩子性格的培養。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2.讓孩子分清什麼時候需要“告狀”

一個網友分享:家裡兩兄妹整天互相告狀。我讓他們不要老都是打小報告,惹人煩。結果有一次孩子在幼兒園受委屈,我問他你怎麼沒直接和老師說?他說:你不是說不能打小報告嗎?看來孩子還是很分不清打小報告、反應必要情況和求助的區別。

繪本《不要告狀,除非是大事》中,班裡有19個愛告狀的小傢伙們,大事小事都告狀,搞得老師焦頭爛額,於是老師制定了告狀的規則。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有人受傷、處境危險,有人傷害你或者傷害小動物,或者破壞屬於大家的公共設施,這個時候就需要告狀。大事就是緊急的事,需要大人幫忙的事。”

就像這位老師一樣,告訴孩子什麼情況下需要告狀,遇到“小事”時不必告狀,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孩子告狀的行為。但遇到“大事”時一定要“告狀”,嚴格地說其實應該是“告知”。

"
  • “老師,我後面的同學揪我辮子。”
  • “媽媽,弟弟往地上扔垃圾,把地板弄髒了。”
  • “爸爸,上體育課時,我們班的男同學不好好排隊,我告老師了。”

許多家長或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只要看到別人做的不對的地方,都要跑過來“告狀”。

作為一個小小“偵查員”,雖不是什麼壞事,可“告狀”次數多了,長期下去,孩子就會成為不受小朋友喜歡的人。

阻止孩子告狀,又擔心孩子遇到問題不會告訴你,或者怕孩子不分是非對錯。

怎樣才能很好的解決孩子的告狀問題,更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培養孩子的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1 孩子“愛告狀”正常嗎?

告狀,從人際交往心理學上來說,是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侵犯或者某種集體規則被破壞,想要通過大人來約束同伴的一種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愛告狀”在3-6歲的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髮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

“愛告狀”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一種方式,是幼兒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未成熟的表現,這個時期也是孩子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

孩子告狀的情況有很多種,是否應該制止,主要看其“告狀”的動機。瞭解了孩子告狀後面的動機,才能做出相應的迴應,正確處理告狀的行為。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2 孩子告狀的不同動機及應對措施

根據有關研究,孩子告狀的動機一般有幾種。

1. 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我家孩子是一個規則感很強的孩子,每次吃飯前,如果家裡有人沒有洗手,她都會說,“媽媽,爸爸沒洗手,所有人吃飯前都必須洗手。”

這種規則感也時常在學校裡表現出來,她跟我分享了一件事,有一次科學課上,老師讓小朋友們把教具中的積木塊往盒子裡放,規定每個盒子放幾個積木塊,有的小朋友很認真地按照老師的規則來放,而有的小朋友純粹為了好玩,抓一把就丟進去了,這時她就受不了了,大聲叫“老師,老師,明明把積木塊亂裝,他這樣是不對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做過一個非常經典的“打彈球”試驗,研究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對“規則”的認識。試驗發現,0~2歲的兒童玩彈球時沒有任何規則概念,純粹按照自己的慾念和運動習慣玩。2~7歲時,兒童開始模仿別人玩彈球的方式,接受外部給予的規則。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規則感,他不僅要求自己按規則做事,也會觀察身邊的人做事是否符合規則。

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勞倫斯·巴特爾博士認為,孩子對“規則”有了初步的概念後,能夠分辨對錯,並且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公平對待。

但是由於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還不夠,所以他會認為“規則”是不可更改的。如果有人不守規則,這個人就很有可能成為孩子“告狀”的對象。

這種告狀,我們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安撫,比如上述飯前洗手的問題,要告訴爸爸讓他去洗手。

讓孩子知道你是和她在統一戰線上的,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從而也就孩子知道一些正確的規則是應該遵守和堅持的。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2. 利益損壞時,向大人尋求幫助

自由活動時間,有的孩子在玩,有的孩子在讀書,突然,可可大叫,“老師,成成搶我的書!”老師向成成了解情況後,告訴成成,如果想要看書,就有禮貌地向可可借,可可同意的話才可以拿,不同意就不能拿。成成點點頭,把書還給了可可。

這種情況下孩子告狀,是因為她自己沒法解決,請求老師的幫助,希望通過大人的“干預”來說服對方,達到自己的目的。老師的幫助讓可可的書重回手中,可可很高興。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這種情況下用這幾個步驟處理:

1)認真傾聽。

不打斷和批評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表達不清楚,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表達。

2)瞭解事實,對症處理。

根據孩子表達的情況,針對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同時給孩子思考的機會。

3)教孩子換位思考,正確對待

讓孩子換位思考,教孩子正確對待矛盾,友好地對待朋友。比如可以對成成說:“如果你正在看書,有人搶了你的書,你高興嗎?”以後遇到同樣問題時,他就會學著換位思考,正確對待。

4)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可以這樣問“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鼓勵孩子除了發洩情緒外,嘗試著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告狀,期待別人的幫忙。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3.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得到表揚

“媽媽,弟弟把蘋果皮吐在地上了!”浩浩和弟弟在吃蘋果,看到弟弟吐蘋果皮,浩浩跟媽媽告狀。

有時孩子告狀只是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肯定,也是3~6歲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之一。

“獲得關注”是每個人內心的心理要求,如果父母平時忽視了孩子的這種內心需求,孩子就會用各種其它的行為來博取父母的關注。

他希望通過告狀的方式表現,別人做的不好而自己好,希望大人能對自己的是非判斷給予肯定。

這種情況下,對孩子好的行為給予肯定,比如“弟弟往地上吐蘋果皮是不對的,你沒有這樣做,你是好孩子。”這樣也會培養孩子的是否觀。鼓勵孩子說出正確的行為,幫助孩子吸取教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父母給予孩子更多積極暗示,肯定孩子,孩子真的會在這種正向反饋中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03 處理孩子的告狀行為,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 孩子告狀時,不要批評孩子

大人對於孩子實事求是的告狀要認真對待,及時予以正確處理。當然更重要的是強化孩子自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淡化其“告狀意識”乃至依賴心理。

不要因為孩子愛告狀,就批評孩子或者不予理會,認為這是不好的行為。如果對孩子的“告狀”不置可否,不僅會使一些有害的問題無法及時解決,還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但也不要過分鼓勵孩子告狀,如果鼓勵孩子的告狀行為則會使其他孩子爭相效仿,以致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得不到發展,更為嚴重的是,會使孩子養成時時窺視他人祕密的不正常心態,不利於孩子性格的培養。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2.讓孩子分清什麼時候需要“告狀”

一個網友分享:家裡兩兄妹整天互相告狀。我讓他們不要老都是打小報告,惹人煩。結果有一次孩子在幼兒園受委屈,我問他你怎麼沒直接和老師說?他說:你不是說不能打小報告嗎?看來孩子還是很分不清打小報告、反應必要情況和求助的區別。

繪本《不要告狀,除非是大事》中,班裡有19個愛告狀的小傢伙們,大事小事都告狀,搞得老師焦頭爛額,於是老師制定了告狀的規則。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有人受傷、處境危險,有人傷害你或者傷害小動物,或者破壞屬於大家的公共設施,這個時候就需要告狀。大事就是緊急的事,需要大人幫忙的事。”

就像這位老師一樣,告訴孩子什麼情況下需要告狀,遇到“小事”時不必告狀,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孩子告狀的行為。但遇到“大事”時一定要“告狀”,嚴格地說其實應該是“告知”。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其實,孩子“告狀”並不見得是壞事,只是孩子在表述一件事情,或者僅僅是在傳遞一個信息,想讓我們幫他解決問題,他並不是想要通過這件事來達到別人被批評的結果。

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正確引導,讓孩子知道我們有辦法幫他解決問題,我們會聽他訴說,告訴他以後再遇到這類事情改怎麼辦。

樂陪娃,家有小學生,分享育兒心得,家庭教育經驗。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抱團成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