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不完美媽媽 玩具 幼兒園 敏感期 楓糖媽媽 2019-09-16
"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個男生在欺負毆打另一個男生。從視頻上看,打人的男孩確實更強壯些,但兩人並沒有決定性的身體差異。但被打的男生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全不反抗。讓網友們在為校園霸凌而憤怒的同時,也不禁為被打的男孩生氣:捱打的孩子,你怎麼這麼慫?

"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個男生在欺負毆打另一個男生。從視頻上看,打人的男孩確實更強壯些,但兩人並沒有決定性的身體差異。但被打的男生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全不反抗。讓網友們在為校園霸凌而憤怒的同時,也不禁為被打的男孩生氣:捱打的孩子,你怎麼這麼慫?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究竟為什麼孩子會“慫”成這樣?又是什麼讓他們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是個人對自我的認識、世界的看法、個人的信念、期待等整體生活形態所決定的,而在這個過程中,認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簡單的說,一個人如何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就會有怎樣的行為表現與之相對應。而周圍的世界又會因為孩子的行為,給予相應的反饋。

也就是說,一些錯誤的認知,讓孩子變“慫”了;而正是因為“慫”,才吸引了那些“欺軟怕硬”的霸凌者,讓他們反而成了校園霸凌的“易感人群”。

那麼究竟是哪些錯誤和消極的認知,讓孩子表現的這麼“慫”呢?

"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個男生在欺負毆打另一個男生。從視頻上看,打人的男孩確實更強壯些,但兩人並沒有決定性的身體差異。但被打的男生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全不反抗。讓網友們在為校園霸凌而憤怒的同時,也不禁為被打的男孩生氣:捱打的孩子,你怎麼這麼慫?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究竟為什麼孩子會“慫”成這樣?又是什麼讓他們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是個人對自我的認識、世界的看法、個人的信念、期待等整體生活形態所決定的,而在這個過程中,認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簡單的說,一個人如何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就會有怎樣的行為表現與之相對應。而周圍的世界又會因為孩子的行為,給予相應的反饋。

也就是說,一些錯誤的認知,讓孩子變“慫”了;而正是因為“慫”,才吸引了那些“欺軟怕硬”的霸凌者,讓他們反而成了校園霸凌的“易感人群”。

那麼究竟是哪些錯誤和消極的認知,讓孩子表現的這麼“慫”呢?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應該這樣”和“我總是做錯”

幼兒園開放日,小朋友們給媽媽們用彩紙做鮮花。有些在一旁觀看的媽媽們,總是忍不住要去幫幫孩子,“這樣不整齊,看,應該這麼弄才漂亮!”,“你怎麼給剪壞了?應該這樣剪!”

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媽媽參與越多的那一組,總是做得最慢。有些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乾脆選擇放棄,在旁邊看著媽媽做。

這些媽媽們沒有發現,她們正在給孩子植入“我總是做錯”的認知。

對孩子而言,“你應該這樣”意味著“我之前做錯了”,而常常聽到“你應該”的孩子,就會產生“我總是做錯”的想法。有些孩子甚至一聽到“你應該”,就產生難過和反感的情緒。

一旦“我總是做錯”的認知被植入孩子的潛意識,那麼面對挑戰,他們就不敢嘗試,更不敢爭取。當同學無理嘲笑他時,他也會認為一定是“我做錯了”。這樣認“慫”的反應,又反過來助長了校園霸凌者的氣焰,讓他們更覺得理所當然。

"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個男生在欺負毆打另一個男生。從視頻上看,打人的男孩確實更強壯些,但兩人並沒有決定性的身體差異。但被打的男生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全不反抗。讓網友們在為校園霸凌而憤怒的同時,也不禁為被打的男孩生氣:捱打的孩子,你怎麼這麼慫?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究竟為什麼孩子會“慫”成這樣?又是什麼讓他們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是個人對自我的認識、世界的看法、個人的信念、期待等整體生活形態所決定的,而在這個過程中,認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簡單的說,一個人如何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就會有怎樣的行為表現與之相對應。而周圍的世界又會因為孩子的行為,給予相應的反饋。

也就是說,一些錯誤的認知,讓孩子變“慫”了;而正是因為“慫”,才吸引了那些“欺軟怕硬”的霸凌者,讓他們反而成了校園霸凌的“易感人群”。

那麼究竟是哪些錯誤和消極的認知,讓孩子表現的這麼“慫”呢?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應該這樣”和“我總是做錯”

幼兒園開放日,小朋友們給媽媽們用彩紙做鮮花。有些在一旁觀看的媽媽們,總是忍不住要去幫幫孩子,“這樣不整齊,看,應該這麼弄才漂亮!”,“你怎麼給剪壞了?應該這樣剪!”

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媽媽參與越多的那一組,總是做得最慢。有些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乾脆選擇放棄,在旁邊看著媽媽做。

這些媽媽們沒有發現,她們正在給孩子植入“我總是做錯”的認知。

對孩子而言,“你應該這樣”意味著“我之前做錯了”,而常常聽到“你應該”的孩子,就會產生“我總是做錯”的想法。有些孩子甚至一聽到“你應該”,就產生難過和反感的情緒。

一旦“我總是做錯”的認知被植入孩子的潛意識,那麼面對挑戰,他們就不敢嘗試,更不敢爭取。當同學無理嘲笑他時,他也會認為一定是“我做錯了”。這樣認“慫”的反應,又反過來助長了校園霸凌者的氣焰,讓他們更覺得理所當然。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改變錯誤認知

要改變孩子“我總是錯”的錯誤認知,最有效的方式,是讓他常常感受到“我對了”。成功的體驗會增強孩子的自信,改變他對行為結果的期待。

以檢查孩子作業為例,許多家長習慣於直接指出孩子“寫得不好”的地方,讓孩子改掉。這會讓孩子產生“我寫得不好,我媽讓我重寫”的失敗體驗。

如果您反過來,在檢查作業的時候,挑出那些寫得最好的地方誇誇他,再讓他自己選出不那麼好的一兩個字改掉。對孩子而言,意義就完全不同了,他們會認為“我寫得很好,我正在把他改的更好。”

當孩子“做對”的次數越來越多,他就越來越自信,“慫”就會遠離。

"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個男生在欺負毆打另一個男生。從視頻上看,打人的男孩確實更強壯些,但兩人並沒有決定性的身體差異。但被打的男生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全不反抗。讓網友們在為校園霸凌而憤怒的同時,也不禁為被打的男孩生氣:捱打的孩子,你怎麼這麼慫?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究竟為什麼孩子會“慫”成這樣?又是什麼讓他們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是個人對自我的認識、世界的看法、個人的信念、期待等整體生活形態所決定的,而在這個過程中,認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簡單的說,一個人如何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就會有怎樣的行為表現與之相對應。而周圍的世界又會因為孩子的行為,給予相應的反饋。

也就是說,一些錯誤的認知,讓孩子變“慫”了;而正是因為“慫”,才吸引了那些“欺軟怕硬”的霸凌者,讓他們反而成了校園霸凌的“易感人群”。

那麼究竟是哪些錯誤和消極的認知,讓孩子表現的這麼“慫”呢?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應該這樣”和“我總是做錯”

幼兒園開放日,小朋友們給媽媽們用彩紙做鮮花。有些在一旁觀看的媽媽們,總是忍不住要去幫幫孩子,“這樣不整齊,看,應該這麼弄才漂亮!”,“你怎麼給剪壞了?應該這樣剪!”

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媽媽參與越多的那一組,總是做得最慢。有些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乾脆選擇放棄,在旁邊看著媽媽做。

這些媽媽們沒有發現,她們正在給孩子植入“我總是做錯”的認知。

對孩子而言,“你應該這樣”意味著“我之前做錯了”,而常常聽到“你應該”的孩子,就會產生“我總是做錯”的想法。有些孩子甚至一聽到“你應該”,就產生難過和反感的情緒。

一旦“我總是做錯”的認知被植入孩子的潛意識,那麼面對挑戰,他們就不敢嘗試,更不敢爭取。當同學無理嘲笑他時,他也會認為一定是“我做錯了”。這樣認“慫”的反應,又反過來助長了校園霸凌者的氣焰,讓他們更覺得理所當然。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改變錯誤認知

要改變孩子“我總是錯”的錯誤認知,最有效的方式,是讓他常常感受到“我對了”。成功的體驗會增強孩子的自信,改變他對行為結果的期待。

以檢查孩子作業為例,許多家長習慣於直接指出孩子“寫得不好”的地方,讓孩子改掉。這會讓孩子產生“我寫得不好,我媽讓我重寫”的失敗體驗。

如果您反過來,在檢查作業的時候,挑出那些寫得最好的地方誇誇他,再讓他自己選出不那麼好的一兩個字改掉。對孩子而言,意義就完全不同了,他們會認為“我寫得很好,我正在把他改的更好。”

當孩子“做對”的次數越來越多,他就越來越自信,“慫”就會遠離。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應該分享”和“我不配擁有”

許多好面子的家長都會在孩子跟別人“搶東西”的時候,要求孩子退開。“你應該把玩具給弟弟玩”,“你應該分享”,“別跟他們搶,回頭奶奶給你買!”。

特別是在孩子兩三歲的物權敏感期,剛剛認識到有些東西是“我的”,要保衛自己的地盤時,卻被強迫要求分享,這會讓孩子產生“我不能搶,我不配擁有”的錯誤認知。

當孩子認可了這樣的認知,在其他同學入侵他的私人空間、拿走他的私人物品時,他雖然覺得氣憤,卻也無可奈何。因為“不能搶”深深的刻在意識裡,“也許是我不配擁有”更讓他難過。這樣痛苦又不去爭的樣子,會讓同學越發覺得他“慫”,更肆無忌憚的欺負。

"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個男生在欺負毆打另一個男生。從視頻上看,打人的男孩確實更強壯些,但兩人並沒有決定性的身體差異。但被打的男生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全不反抗。讓網友們在為校園霸凌而憤怒的同時,也不禁為被打的男孩生氣:捱打的孩子,你怎麼這麼慫?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究竟為什麼孩子會“慫”成這樣?又是什麼讓他們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是個人對自我的認識、世界的看法、個人的信念、期待等整體生活形態所決定的,而在這個過程中,認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簡單的說,一個人如何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就會有怎樣的行為表現與之相對應。而周圍的世界又會因為孩子的行為,給予相應的反饋。

也就是說,一些錯誤的認知,讓孩子變“慫”了;而正是因為“慫”,才吸引了那些“欺軟怕硬”的霸凌者,讓他們反而成了校園霸凌的“易感人群”。

那麼究竟是哪些錯誤和消極的認知,讓孩子表現的這麼“慫”呢?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應該這樣”和“我總是做錯”

幼兒園開放日,小朋友們給媽媽們用彩紙做鮮花。有些在一旁觀看的媽媽們,總是忍不住要去幫幫孩子,“這樣不整齊,看,應該這麼弄才漂亮!”,“你怎麼給剪壞了?應該這樣剪!”

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媽媽參與越多的那一組,總是做得最慢。有些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乾脆選擇放棄,在旁邊看著媽媽做。

這些媽媽們沒有發現,她們正在給孩子植入“我總是做錯”的認知。

對孩子而言,“你應該這樣”意味著“我之前做錯了”,而常常聽到“你應該”的孩子,就會產生“我總是做錯”的想法。有些孩子甚至一聽到“你應該”,就產生難過和反感的情緒。

一旦“我總是做錯”的認知被植入孩子的潛意識,那麼面對挑戰,他們就不敢嘗試,更不敢爭取。當同學無理嘲笑他時,他也會認為一定是“我做錯了”。這樣認“慫”的反應,又反過來助長了校園霸凌者的氣焰,讓他們更覺得理所當然。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改變錯誤認知

要改變孩子“我總是錯”的錯誤認知,最有效的方式,是讓他常常感受到“我對了”。成功的體驗會增強孩子的自信,改變他對行為結果的期待。

以檢查孩子作業為例,許多家長習慣於直接指出孩子“寫得不好”的地方,讓孩子改掉。這會讓孩子產生“我寫得不好,我媽讓我重寫”的失敗體驗。

如果您反過來,在檢查作業的時候,挑出那些寫得最好的地方誇誇他,再讓他自己選出不那麼好的一兩個字改掉。對孩子而言,意義就完全不同了,他們會認為“我寫得很好,我正在把他改的更好。”

當孩子“做對”的次數越來越多,他就越來越自信,“慫”就會遠離。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應該分享”和“我不配擁有”

許多好面子的家長都會在孩子跟別人“搶東西”的時候,要求孩子退開。“你應該把玩具給弟弟玩”,“你應該分享”,“別跟他們搶,回頭奶奶給你買!”。

特別是在孩子兩三歲的物權敏感期,剛剛認識到有些東西是“我的”,要保衛自己的地盤時,卻被強迫要求分享,這會讓孩子產生“我不能搶,我不配擁有”的錯誤認知。

當孩子認可了這樣的認知,在其他同學入侵他的私人空間、拿走他的私人物品時,他雖然覺得氣憤,卻也無可奈何。因為“不能搶”深深的刻在意識裡,“也許是我不配擁有”更讓他難過。這樣痛苦又不去爭的樣子,會讓同學越發覺得他“慫”,更肆無忌憚的欺負。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改變錯誤認知

我家老大是外婆帶大的,就是曾經這樣的性格。10歲時帶著弟弟在遊樂場一起玩滑梯時,兩人的小汽車被比他小得多的小女孩搶走。哥哥只是生氣、抱怨,卻不會行動去要回來,因為從小外婆就教他不要“搶”。弟弟看哥哥不去追,自己也只是生悶氣。

我於是帶著哥倆到那個小女孩面前,嚴肅的要求她把車還給了我們。有了這次“成功”經驗,瞭解到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物品後,這哥倆底氣立即足了。再有小朋友搶了小汽車就跑,哥倆會一起跑過去,要求人家還回來。

弟弟從此以後,無論多大的孩子,如果沒經過他的同意就拿走玩具去玩,他都會大聲喝止。而這並不影響他願意把一部分玩具拿出來,跟小朋友們一起分享交換。

"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個男生在欺負毆打另一個男生。從視頻上看,打人的男孩確實更強壯些,但兩人並沒有決定性的身體差異。但被打的男生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全不反抗。讓網友們在為校園霸凌而憤怒的同時,也不禁為被打的男孩生氣:捱打的孩子,你怎麼這麼慫?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究竟為什麼孩子會“慫”成這樣?又是什麼讓他們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是個人對自我的認識、世界的看法、個人的信念、期待等整體生活形態所決定的,而在這個過程中,認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簡單的說,一個人如何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就會有怎樣的行為表現與之相對應。而周圍的世界又會因為孩子的行為,給予相應的反饋。

也就是說,一些錯誤的認知,讓孩子變“慫”了;而正是因為“慫”,才吸引了那些“欺軟怕硬”的霸凌者,讓他們反而成了校園霸凌的“易感人群”。

那麼究竟是哪些錯誤和消極的認知,讓孩子表現的這麼“慫”呢?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應該這樣”和“我總是做錯”

幼兒園開放日,小朋友們給媽媽們用彩紙做鮮花。有些在一旁觀看的媽媽們,總是忍不住要去幫幫孩子,“這樣不整齊,看,應該這麼弄才漂亮!”,“你怎麼給剪壞了?應該這樣剪!”

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媽媽參與越多的那一組,總是做得最慢。有些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乾脆選擇放棄,在旁邊看著媽媽做。

這些媽媽們沒有發現,她們正在給孩子植入“我總是做錯”的認知。

對孩子而言,“你應該這樣”意味著“我之前做錯了”,而常常聽到“你應該”的孩子,就會產生“我總是做錯”的想法。有些孩子甚至一聽到“你應該”,就產生難過和反感的情緒。

一旦“我總是做錯”的認知被植入孩子的潛意識,那麼面對挑戰,他們就不敢嘗試,更不敢爭取。當同學無理嘲笑他時,他也會認為一定是“我做錯了”。這樣認“慫”的反應,又反過來助長了校園霸凌者的氣焰,讓他們更覺得理所當然。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改變錯誤認知

要改變孩子“我總是錯”的錯誤認知,最有效的方式,是讓他常常感受到“我對了”。成功的體驗會增強孩子的自信,改變他對行為結果的期待。

以檢查孩子作業為例,許多家長習慣於直接指出孩子“寫得不好”的地方,讓孩子改掉。這會讓孩子產生“我寫得不好,我媽讓我重寫”的失敗體驗。

如果您反過來,在檢查作業的時候,挑出那些寫得最好的地方誇誇他,再讓他自己選出不那麼好的一兩個字改掉。對孩子而言,意義就完全不同了,他們會認為“我寫得很好,我正在把他改的更好。”

當孩子“做對”的次數越來越多,他就越來越自信,“慫”就會遠離。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應該分享”和“我不配擁有”

許多好面子的家長都會在孩子跟別人“搶東西”的時候,要求孩子退開。“你應該把玩具給弟弟玩”,“你應該分享”,“別跟他們搶,回頭奶奶給你買!”。

特別是在孩子兩三歲的物權敏感期,剛剛認識到有些東西是“我的”,要保衛自己的地盤時,卻被強迫要求分享,這會讓孩子產生“我不能搶,我不配擁有”的錯誤認知。

當孩子認可了這樣的認知,在其他同學入侵他的私人空間、拿走他的私人物品時,他雖然覺得氣憤,卻也無可奈何。因為“不能搶”深深的刻在意識裡,“也許是我不配擁有”更讓他難過。這樣痛苦又不去爭的樣子,會讓同學越發覺得他“慫”,更肆無忌憚的欺負。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改變錯誤認知

我家老大是外婆帶大的,就是曾經這樣的性格。10歲時帶著弟弟在遊樂場一起玩滑梯時,兩人的小汽車被比他小得多的小女孩搶走。哥哥只是生氣、抱怨,卻不會行動去要回來,因為從小外婆就教他不要“搶”。弟弟看哥哥不去追,自己也只是生悶氣。

我於是帶著哥倆到那個小女孩面前,嚴肅的要求她把車還給了我們。有了這次“成功”經驗,瞭解到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物品後,這哥倆底氣立即足了。再有小朋友搶了小汽車就跑,哥倆會一起跑過去,要求人家還回來。

弟弟從此以後,無論多大的孩子,如果沒經過他的同意就拿走玩具去玩,他都會大聲喝止。而這並不影響他願意把一部分玩具拿出來,跟小朋友們一起分享交換。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怎麼這樣慫?”和“我很慫”

幾天前我看到這樣一幕:一位媽媽在“武術班”門口教訓自己六七歲的兒子:“你怎麼這麼慫!這麼慫!”罵生氣了,就用拳頭狠狠的錘孩子幾下。而他兒子自始至終站在那不動,只是哭著任憑媽媽打罵。

聽下來這位媽媽是因為孩子在武術班演練“對戰”時,不敢打人家,自己氣得不行,直接把孩子拽出來教訓。想來這位媽媽會讓孩子上“武術班”,本身也有磨練孩子意志,讓他更勇敢的意思,可是誰想到卻親眼目睹了孩子的“慫”,也怪不得她會生氣。但她卻從沒意識到,正是自己在把孩子越教越慫。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洛森塔爾效應”,指的是教師或父母對學生的預期和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簡單的說,當父母老師認為孩子努力學習,孩子真的開始努力學習;當父母老師認為孩子調皮搗蛋,孩子就真的調皮搗蛋;當父母老師覺得孩子“慫”,孩子就真的變得越來越慫。

這是因為父母和老師的認知和語言,往往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而當孩子自己都覺得自己“很慫”,他們就能難獲得勇氣和自信。不幸的是,一個孩子表現的越慫,越不敢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就越容易在學校遭到霸凌。

"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個男生在欺負毆打另一個男生。從視頻上看,打人的男孩確實更強壯些,但兩人並沒有決定性的身體差異。但被打的男生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全不反抗。讓網友們在為校園霸凌而憤怒的同時,也不禁為被打的男孩生氣:捱打的孩子,你怎麼這麼慫?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究竟為什麼孩子會“慫”成這樣?又是什麼讓他們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是個人對自我的認識、世界的看法、個人的信念、期待等整體生活形態所決定的,而在這個過程中,認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簡單的說,一個人如何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就會有怎樣的行為表現與之相對應。而周圍的世界又會因為孩子的行為,給予相應的反饋。

也就是說,一些錯誤的認知,讓孩子變“慫”了;而正是因為“慫”,才吸引了那些“欺軟怕硬”的霸凌者,讓他們反而成了校園霸凌的“易感人群”。

那麼究竟是哪些錯誤和消極的認知,讓孩子表現的這麼“慫”呢?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應該這樣”和“我總是做錯”

幼兒園開放日,小朋友們給媽媽們用彩紙做鮮花。有些在一旁觀看的媽媽們,總是忍不住要去幫幫孩子,“這樣不整齊,看,應該這麼弄才漂亮!”,“你怎麼給剪壞了?應該這樣剪!”

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媽媽參與越多的那一組,總是做得最慢。有些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乾脆選擇放棄,在旁邊看著媽媽做。

這些媽媽們沒有發現,她們正在給孩子植入“我總是做錯”的認知。

對孩子而言,“你應該這樣”意味著“我之前做錯了”,而常常聽到“你應該”的孩子,就會產生“我總是做錯”的想法。有些孩子甚至一聽到“你應該”,就產生難過和反感的情緒。

一旦“我總是做錯”的認知被植入孩子的潛意識,那麼面對挑戰,他們就不敢嘗試,更不敢爭取。當同學無理嘲笑他時,他也會認為一定是“我做錯了”。這樣認“慫”的反應,又反過來助長了校園霸凌者的氣焰,讓他們更覺得理所當然。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改變錯誤認知

要改變孩子“我總是錯”的錯誤認知,最有效的方式,是讓他常常感受到“我對了”。成功的體驗會增強孩子的自信,改變他對行為結果的期待。

以檢查孩子作業為例,許多家長習慣於直接指出孩子“寫得不好”的地方,讓孩子改掉。這會讓孩子產生“我寫得不好,我媽讓我重寫”的失敗體驗。

如果您反過來,在檢查作業的時候,挑出那些寫得最好的地方誇誇他,再讓他自己選出不那麼好的一兩個字改掉。對孩子而言,意義就完全不同了,他們會認為“我寫得很好,我正在把他改的更好。”

當孩子“做對”的次數越來越多,他就越來越自信,“慫”就會遠離。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應該分享”和“我不配擁有”

許多好面子的家長都會在孩子跟別人“搶東西”的時候,要求孩子退開。“你應該把玩具給弟弟玩”,“你應該分享”,“別跟他們搶,回頭奶奶給你買!”。

特別是在孩子兩三歲的物權敏感期,剛剛認識到有些東西是“我的”,要保衛自己的地盤時,卻被強迫要求分享,這會讓孩子產生“我不能搶,我不配擁有”的錯誤認知。

當孩子認可了這樣的認知,在其他同學入侵他的私人空間、拿走他的私人物品時,他雖然覺得氣憤,卻也無可奈何。因為“不能搶”深深的刻在意識裡,“也許是我不配擁有”更讓他難過。這樣痛苦又不去爭的樣子,會讓同學越發覺得他“慫”,更肆無忌憚的欺負。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改變錯誤認知

我家老大是外婆帶大的,就是曾經這樣的性格。10歲時帶著弟弟在遊樂場一起玩滑梯時,兩人的小汽車被比他小得多的小女孩搶走。哥哥只是生氣、抱怨,卻不會行動去要回來,因為從小外婆就教他不要“搶”。弟弟看哥哥不去追,自己也只是生悶氣。

我於是帶著哥倆到那個小女孩面前,嚴肅的要求她把車還給了我們。有了這次“成功”經驗,瞭解到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物品後,這哥倆底氣立即足了。再有小朋友搶了小汽車就跑,哥倆會一起跑過去,要求人家還回來。

弟弟從此以後,無論多大的孩子,如果沒經過他的同意就拿走玩具去玩,他都會大聲喝止。而這並不影響他願意把一部分玩具拿出來,跟小朋友們一起分享交換。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怎麼這樣慫?”和“我很慫”

幾天前我看到這樣一幕:一位媽媽在“武術班”門口教訓自己六七歲的兒子:“你怎麼這麼慫!這麼慫!”罵生氣了,就用拳頭狠狠的錘孩子幾下。而他兒子自始至終站在那不動,只是哭著任憑媽媽打罵。

聽下來這位媽媽是因為孩子在武術班演練“對戰”時,不敢打人家,自己氣得不行,直接把孩子拽出來教訓。想來這位媽媽會讓孩子上“武術班”,本身也有磨練孩子意志,讓他更勇敢的意思,可是誰想到卻親眼目睹了孩子的“慫”,也怪不得她會生氣。但她卻從沒意識到,正是自己在把孩子越教越慫。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洛森塔爾效應”,指的是教師或父母對學生的預期和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簡單的說,當父母老師認為孩子努力學習,孩子真的開始努力學習;當父母老師認為孩子調皮搗蛋,孩子就真的調皮搗蛋;當父母老師覺得孩子“慫”,孩子就真的變得越來越慫。

這是因為父母和老師的認知和語言,往往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而當孩子自己都覺得自己“很慫”,他們就能難獲得勇氣和自信。不幸的是,一個孩子表現的越慫,越不敢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就越容易在學校遭到霸凌。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改變錯誤認知

閨蜜的兒子最近變化很大,原來說話都總是支支吾吾的不敢說,這次見到卻落落大方。閨蜜說是因為聽了一位老師的課,從此不再批評孩子說話支支吾吾,而是抓住僅有的那麼幾次大聲,趕緊抓緊機會表揚孩子變勇敢了。

不但如此,一有機會,她會跟老公討論,孩子最近“又進步了”,“更自信了”。說也奇怪,就這麼誇著,一個學期下來,孩子就有明顯的變化,說話聲音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堅定自信。

不想讓孩子“慫”,就要給他貼上勇敢的標籤,抓住所有的機會表揚他。當你自己也相信,孩子確實在變好的時候,就會驚喜的發現,孩子真的進步了許多。一個自信、勇敢的孩子,又怎麼會“慫”呢?

"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個男生在欺負毆打另一個男生。從視頻上看,打人的男孩確實更強壯些,但兩人並沒有決定性的身體差異。但被打的男生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全不反抗。讓網友們在為校園霸凌而憤怒的同時,也不禁為被打的男孩生氣:捱打的孩子,你怎麼這麼慫?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究竟為什麼孩子會“慫”成這樣?又是什麼讓他們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是個人對自我的認識、世界的看法、個人的信念、期待等整體生活形態所決定的,而在這個過程中,認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簡單的說,一個人如何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就會有怎樣的行為表現與之相對應。而周圍的世界又會因為孩子的行為,給予相應的反饋。

也就是說,一些錯誤的認知,讓孩子變“慫”了;而正是因為“慫”,才吸引了那些“欺軟怕硬”的霸凌者,讓他們反而成了校園霸凌的“易感人群”。

那麼究竟是哪些錯誤和消極的認知,讓孩子表現的這麼“慫”呢?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應該這樣”和“我總是做錯”

幼兒園開放日,小朋友們給媽媽們用彩紙做鮮花。有些在一旁觀看的媽媽們,總是忍不住要去幫幫孩子,“這樣不整齊,看,應該這麼弄才漂亮!”,“你怎麼給剪壞了?應該這樣剪!”

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媽媽參與越多的那一組,總是做得最慢。有些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乾脆選擇放棄,在旁邊看著媽媽做。

這些媽媽們沒有發現,她們正在給孩子植入“我總是做錯”的認知。

對孩子而言,“你應該這樣”意味著“我之前做錯了”,而常常聽到“你應該”的孩子,就會產生“我總是做錯”的想法。有些孩子甚至一聽到“你應該”,就產生難過和反感的情緒。

一旦“我總是做錯”的認知被植入孩子的潛意識,那麼面對挑戰,他們就不敢嘗試,更不敢爭取。當同學無理嘲笑他時,他也會認為一定是“我做錯了”。這樣認“慫”的反應,又反過來助長了校園霸凌者的氣焰,讓他們更覺得理所當然。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改變錯誤認知

要改變孩子“我總是錯”的錯誤認知,最有效的方式,是讓他常常感受到“我對了”。成功的體驗會增強孩子的自信,改變他對行為結果的期待。

以檢查孩子作業為例,許多家長習慣於直接指出孩子“寫得不好”的地方,讓孩子改掉。這會讓孩子產生“我寫得不好,我媽讓我重寫”的失敗體驗。

如果您反過來,在檢查作業的時候,挑出那些寫得最好的地方誇誇他,再讓他自己選出不那麼好的一兩個字改掉。對孩子而言,意義就完全不同了,他們會認為“我寫得很好,我正在把他改的更好。”

當孩子“做對”的次數越來越多,他就越來越自信,“慫”就會遠離。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應該分享”和“我不配擁有”

許多好面子的家長都會在孩子跟別人“搶東西”的時候,要求孩子退開。“你應該把玩具給弟弟玩”,“你應該分享”,“別跟他們搶,回頭奶奶給你買!”。

特別是在孩子兩三歲的物權敏感期,剛剛認識到有些東西是“我的”,要保衛自己的地盤時,卻被強迫要求分享,這會讓孩子產生“我不能搶,我不配擁有”的錯誤認知。

當孩子認可了這樣的認知,在其他同學入侵他的私人空間、拿走他的私人物品時,他雖然覺得氣憤,卻也無可奈何。因為“不能搶”深深的刻在意識裡,“也許是我不配擁有”更讓他難過。這樣痛苦又不去爭的樣子,會讓同學越發覺得他“慫”,更肆無忌憚的欺負。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改變錯誤認知

我家老大是外婆帶大的,就是曾經這樣的性格。10歲時帶著弟弟在遊樂場一起玩滑梯時,兩人的小汽車被比他小得多的小女孩搶走。哥哥只是生氣、抱怨,卻不會行動去要回來,因為從小外婆就教他不要“搶”。弟弟看哥哥不去追,自己也只是生悶氣。

我於是帶著哥倆到那個小女孩面前,嚴肅的要求她把車還給了我們。有了這次“成功”經驗,瞭解到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物品後,這哥倆底氣立即足了。再有小朋友搶了小汽車就跑,哥倆會一起跑過去,要求人家還回來。

弟弟從此以後,無論多大的孩子,如果沒經過他的同意就拿走玩具去玩,他都會大聲喝止。而這並不影響他願意把一部分玩具拿出來,跟小朋友們一起分享交換。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你怎麼這樣慫?”和“我很慫”

幾天前我看到這樣一幕:一位媽媽在“武術班”門口教訓自己六七歲的兒子:“你怎麼這麼慫!這麼慫!”罵生氣了,就用拳頭狠狠的錘孩子幾下。而他兒子自始至終站在那不動,只是哭著任憑媽媽打罵。

聽下來這位媽媽是因為孩子在武術班演練“對戰”時,不敢打人家,自己氣得不行,直接把孩子拽出來教訓。想來這位媽媽會讓孩子上“武術班”,本身也有磨練孩子意志,讓他更勇敢的意思,可是誰想到卻親眼目睹了孩子的“慫”,也怪不得她會生氣。但她卻從沒意識到,正是自己在把孩子越教越慫。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洛森塔爾效應”,指的是教師或父母對學生的預期和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簡單的說,當父母老師認為孩子努力學習,孩子真的開始努力學習;當父母老師認為孩子調皮搗蛋,孩子就真的調皮搗蛋;當父母老師覺得孩子“慫”,孩子就真的變得越來越慫。

這是因為父母和老師的認知和語言,往往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而當孩子自己都覺得自己“很慫”,他們就能難獲得勇氣和自信。不幸的是,一個孩子表現的越慫,越不敢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就越容易在學校遭到霸凌。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改變錯誤認知

閨蜜的兒子最近變化很大,原來說話都總是支支吾吾的不敢說,這次見到卻落落大方。閨蜜說是因為聽了一位老師的課,從此不再批評孩子說話支支吾吾,而是抓住僅有的那麼幾次大聲,趕緊抓緊機會表揚孩子變勇敢了。

不但如此,一有機會,她會跟老公討論,孩子最近“又進步了”,“更自信了”。說也奇怪,就這麼誇著,一個學期下來,孩子就有明顯的變化,說話聲音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堅定自信。

不想讓孩子“慫”,就要給他貼上勇敢的標籤,抓住所有的機會表揚他。當你自己也相信,孩子確實在變好的時候,就會驚喜的發現,孩子真的進步了許多。一個自信、勇敢的孩子,又怎麼會“慫”呢?

“你怎麼這麼慫!”教育中形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成了霸凌的對象

總而言之,孩子會慫,是因為恐懼。害怕失敗、害怕犯錯、害怕更嚴重的傷害。而這些害怕,實際上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習得”的經驗。孩子失敗、犯錯、痛苦的經驗越多,就越容易害怕,也越容易“慫”。

相反,孩子的正面經歷越多,相信自己一定能度過難關,相信自己勇敢,相信自己有“一拼之力”,這樣的孩子不會慫。不但如此,當他展現出自己的鬥志和氣勢,還會嚇退那些外強中乾的霸凌者,讓他們敬而遠之。

我曾在職場如魚得水,如今專心養育兩個男孩。讀了一櫃子書,走了不少彎路,也收穫了滿滿的經驗與幸福。關注我,希望把我的所學所用、經驗教訓跟您分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