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淮文化網:教會孩子有選擇地“聽話”

不完美媽媽 文化 幼兒園 文章 鹽淮文化網 2019-07-06


鹽淮文化網:教會孩子有選擇地“聽話”

近日,有一篇關於雙胞胎姐妹在夏令營被教練猥褻的文章,讀來令人非常氣憤。當孩子家長批評孩子為什麼不反抗時,孩子質問家長:“不是你叫我聽老師的話嗎?”這不禁讓筆者反思,“養一個聽話的孩子”真的對嗎?

“聽話”的迷思

在管教孩子時,孩子經常說“不要”,我們則說“要聽話”。這樣的對話,我們沒有讓孩子明白對錯,只是一味追求“遵守”的結果。

而更經常的是,孩子反駁“我偏不,為什麼?”,我們一開始也許還會解釋,但最後就變成,“哪有那麼多為什麼,我是你媽媽/她是你老師,你要聽話”。

從小沒有樹立起是非觀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卻又被灌輸了一個錯誤的認知,“我需要因為某個身份而服從”。

這樣的“聽話”真的好嗎?

不用聽話 但要明事理

允許孩子不聽話,不意味著不給孩子立規矩。管教的終極目標是激發孩子“自我管理”機制,只有從小讓他們明白為什麼這是對的,這是錯的,他們長大後才能充分“自治”。

想想每當孩子犯錯時,我們最習慣的說法是怎樣的?“我數到三,不可以繼續這麼做了!”“不可以,要聽話,不聽話不是好孩子”。這種口氣把我們和孩子對立起來,我是高高在上的“權威”,我需要你無條件服從,卻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幫助他們理解為什麼這個行為是錯誤的。

於是,只要孩子不做了,“聽話”了,這件事就翻篇了,卻錯過了教會孩子明白事理的機會,讓孩子明白這為什麼是錯的。比如與其說“不許咬人,要聽話”,不如這麼說:

“咬人很痛”——強調結果。

“咬人讓她不開心”——強調影響,對於年紀小的孩子 “說教”,他們的確不能理解,但是對於情緒情感,他們卻是非常敏銳的。所以強調對他人情緒的影響,是最好的“教育”。

“如果你想和她玩,你可以揮手,可以說“嗨”“如果你很氣憤,可以去一旁平靜一下,可以深呼吸”——提供正確的做法。很多家長教育孩子不可以,但卻沒有及時給予孩子解決方案。於是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孩子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就會出現“屢教不改”。

可以不同意 但要禮貌反對

在日常生活中,要允許甚至鼓勵孩子發表不同意見,千萬不要總是家長一言堂地說:“你怎麼總頂嘴,不聽話呢?”其實從一定角度來看,會“頂嘴”的孩子就說明,他們有獨立思考能力,他們不是單純地“服從”,而是有自己的想法,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

家長可以允許孩子不同意,但需要教會孩子如何有禮貌地反對、有理有據地反駁。現實生活中,我們見過太多孩子,都是通過“蠻不講理”、大哭大鬧來表達反對。

反對不需要嗓門高,堅定並且邏輯清晰地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是很多成人都欠缺的一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把“聽話”和“頂嘴”對立了起來。因此,抓住孩子每一次的“頂嘴”機會,教會孩子有禮貌地反對,這才是我們更需要做的一件事。

先不要扣帽子,而是嘗試提問聆聽,“嗯,聽上去你並不想做這件事,為什麼呢”——瞭解原因。

澄清矛盾分歧,引發思考,“我明白你的想法了,那麼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有什麼更好的解決方法呢”——幫助孩子理解不同立場,啟發孩子如何找到一個“雙贏”解決方案。

及時覆盤,“你看,每個人都會有不同想法的,出現不同想法時,我們需要去問清楚,瞭解對方怎麼想。我們也可以一起努力想出第三個方法,有時即使沒有第三個方法,我們也該有禮貌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觀點,並不需要通過大吼大叫來表示不滿”——讓孩子明白,有理有據地提出異議會被聆聽和接納。

警惕盲從 引入多元化價值觀

從上幼兒園開始,不少孩子自然地就會聽老師話,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不是壞事,融入社會的一個過程就是“去自我中心化”,讓孩子學會遵從某種規則進行做事。

但也就是從那個時刻開始,我們可能會遇到的一個教養挑戰是孩子太聽老師的話。比如,孩子在幼兒園吃飯,老師要求不能浪費,一定要吃完。這時,孩子即使吃不下也要吃完,因為要聽老師的話。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麼做呢?這其實是一個特別好的教育機會。

提出衝突,詢問想法,“平時媽媽都說,你吃多少自己決定,在學校老師說的和媽媽不一樣,你覺得呢”——看看孩子是否可以區分“人”和“事”。

換位思考,幫助理解,“老師說不浪費糧食是對的,但吃飯也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們怎麼可以做到不勉強全部吃完又不浪費糧食呢”——引導孩子發現解決方法。

最終,孩子自己就會想到,盛飯前提前和老師說少一點(或者讓媽媽少準備一點),這些討論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它不在於孩子是否聽我們或者聽老師的話,而在於我們如何幫助孩子解讀問題,在理解他人的前提下孩子作出了自主選擇,而不僅僅因為“他是老師”。

這樣的討論讓孩子明白,不是隻有選擇A或者B,很多時候轉機就在於選擇C,從小培養“共贏”意識很關鍵。

這樣的討論也能發展孩子的同理心,換位思考理解他人,能擁有多元化價值觀。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不僅更能包容他人的想法,也會更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為自己發聲。

讓孩子自發地明白對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懂得如何做選擇,這樣的孩子一定不是傳統意義上“聽話”的孩子,因為這意味著在教育過程中,我們需要花很多時間說明解釋,這樣的教育一定不是最省心的。但從長遠來看,對孩子是最有益的。

終有一天,他們需要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終有一天我們不能再做幕後那個遙控器了,早早讓孩子抓住自己的人生方向盤,而不是永遠讓我們操控他們的人生。

孩子,有時你真的不需要“聽話”!作者:傑西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