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強人到全職媽媽,“愛是陪伴”這碗毒雞湯卻讓她患上重度抑鬱症

從女強人到全職媽媽,“愛是陪伴”這碗毒雞湯卻讓她患上重度抑鬱症

我們全新推出《閱讀第一》欄目,為熱愛閱讀的家庭,分享關於英文學習、家庭教育以及思維培養的一切。

從女強人到全職媽媽,“愛是陪伴”這碗毒雞湯卻讓她患上重度抑鬱症

1

L曾是我的上司,也是我混職場10年來見過的最拼的女上司。說來也巧,我的每一份工作直屬上司都是女性、都是拼命三娘。但像L拼成那樣的我是第一次見。

她曾用兩年的時間升任中層管理、帶領的團隊連續5年業績第一,創造了紀錄。能力出色是一方面,也離不開個人生活的犧牲。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週末節假日加班早已是家常便飯;就連生孩子當天L還在工作,端著電腦在醫院的床上一邊回覆郵件、一邊等待生產。產假休了半個月就開始在家辦公,一個月後出現在辦公室正常上班。

年終績效審評時,L帶領的團隊又取得了第一的佳績,她當之無愧成為年度最佳員工,總部副董親自從美國跨了半個地球給她頒的獎。

從女強人到全職媽媽,“愛是陪伴”這碗毒雞湯卻讓她患上重度抑鬱症

可L卻在得獎後的第二個月辭職了,讓所有人大跌眼鏡。辭職的原因不是身體抱恙、不是要去創業,而是為了全心全意陪伴自己的女兒。5歲的女兒已經有3年沒和媽媽一起過生日了,最近得了闌尾炎開刀住院,手術那天L還在新加坡開會。原本以為女兒手術後醒來沒看到母親會委屈的哭,誰知女兒冷漠地說,“沒事兒,你忙,有爸爸和奶奶就行了。”

那一刻L一直努力的信念瞬間崩塌了,她問自己,事業再成功,沒了孩子有意思麼?隨後用最快的速度交接、辦好離職手續,全心全意在家陪孩子。

故事至此,本以為L和女兒幸福的母女時光拉開了序幕,沒想到一年後同事說L得了重度抑鬱症。事業心重的女強人待在家裡卻心心念念惦記著工作,可又放不下“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這碗雞湯。陪不踏實卻又走不出去,最後說好的全心全意陪伴孩子,沒想到先“賠了”自己。

L讓我想到了母愛的偏差與失衡,一些雞湯文章、觀念總認為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是“無可替代”的、“神聖的”,甚至將其宗教化、迷信化,認為花越多時間在孩子身上的母親就是好母親,輕則讓很多母親不惜犧牲睡眠和個人時間陪伴孩子,重則甚至犧牲個人事業和自我。

就像前段時間被熱議的朱雨辰的母親那樣,用整個生命愛孩子,完全沒有自我。

從女強人到全職媽媽,“愛是陪伴”這碗毒雞湯卻讓她患上重度抑鬱症

其實孩子根本不需要家長那麼多陪伴

可孩子真的需要如此親密的陪伴麼?給孩子最好的愛當真就是陪伴麼?

像朱雨辰母親那樣寸步不離陪伴孩子40年、致使孩子單身至今的母親也許是少數;但把“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這個育兒理念奉為圭臬的家長不再少數。

從女強人到全職媽媽,“愛是陪伴”這碗毒雞湯卻讓她患上重度抑鬱症

美國著名期刊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就父母陪伴這個課題曾發表過University of Toronto社會學家Melissa Milkie的一項重要研究:

結果顯示,家長花費的時間長短和孩子未來的成就沒有關係。孩子3-11歲時父母陪伴的絕對時間實際上與孩子的發展、學業成績、行為和心理沒有重要關係;孩子進入初中後,家長較長時間的陪伴能讓孩子不良行為(比如抽菸、吸毒、性交)減少。”

在美國,曾出版過一本“奇書”,它提出的理念完全顛覆了傳統育兒學科和心理學的研究,並讓很多教授、家長為之震撼,這本書就是《教養的迷思》。(閱讀菌也曾分享過這本書的書摘,再雞血的父母也無法真正改變孩子的命運?答應我,別再讓原生家庭背鍋了……)

作者朱迪斯•哈里斯作為一名獨立研究者,曾被哈佛大學拒絕授予心理學博士,她寫出這本書後一度遭到心理學眾多研究者的批判,但最終這本書卻在1997年獲得了美國心理學作家最高獎項喬治•米勒獎。

從女強人到全職媽媽,“愛是陪伴”這碗毒雞湯卻讓她患上重度抑鬱症

在《教養的迷思》中,作者經過多年研究得出了一個結論:

“父母的基本特質,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夫妻關係的好壞、給孩子提供的物質環境等,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小。 研究結果表明,要麼父母的行為對孩子沒有影響,要麼父母的行為對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影響。”

而這與Melissa Milkie的研究結果如出一轍。除此之外,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美國兒科學會)更是強調當父母尤其是母親在壓力過大、睡眠不足、內疚和焦慮時陪伴孩子,反而對女子成長不利;而孩子也需要自己的時間,不需要家長的參與,以進行社交和認知發展。

我在美國3年,接觸了許多美國家長,身在高校認識的朋友也是教師之家居多,在生了Andy後自己和老師有了更多接觸,關於“陪伴”所有人傳遞的信息非常一致:孩子根本不需要家長那麼多陪伴。

從女強人到全職媽媽,“愛是陪伴”這碗毒雞湯卻讓她患上重度抑鬱症

小時候孩子出於生理需求當然離不開家長的陪伴,但美國的教師和家長非常注意孩子獨立意識的培養,首先是Emotional Independence(情感獨立)。我和Andy的老師做過這方面的交流,她說兒童時期的情感獨立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

1. 送入托兒所、學校時,孩子不會有過長時間的分離焦慮,比如大哭、不讓家長走。


2. 能夠在沒有家長陪伴(但家長需要在周圍)的情況下,自己玩耍較長時間。


3. 二三歲時能夠識別自己的各種情緒,稍大後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比如生氣時不是大哭、崩潰,而是能夠自知找到適當的方法(比如跺腳)讓自己“發洩”憤怒恢復冷靜。

Andy的老師說過一句話我記得非常清楚:家長越早學會放手和抽身,孩子越懂得如何積極探索親子關係之外的世界,這樣才能獨立、才能心靈健康地成長。

陪著陪著,孩子就失去了獨立行走的力量

當家長的陪伴影響了孩子建立親子關係之外的感情時,陪伴一定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為什麼美國的老師和家長特別在乎培養孩子的情感獨立?

人的情感與情緒、認知、理性的發展都有很大關係。當父母總是陪伴在孩子身邊讓孩子對家長產生過度的情感依賴後,對孩子在認知、情緒、生活能力方面的發展都不利。

澳大利亞Macquari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曾發表過一項研究:那些被家長長期陪伴、過度養育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焦慮問題;成年後這些孩子對家庭生活更加不滿意,感覺更不幸福,抑鬱水平也比其他人高得多,因為他們感到沒有自主、缺乏能力。

從女強人到全職媽媽,“愛是陪伴”這碗毒雞湯卻讓她患上重度抑鬱症

就像我家裡有一位遠親姨媽,對孩子從吃喝拉撒到學習生活都是360度無死角的陪伴和照顧。家裡不富裕,自己吃鹹菜省錢給孩子買進口牛奶;孩子夏天做作業天氣熱,她能站在孩子身邊幫他扇3小時的扇子。這位姨媽從孩子讀小學時就開始陪做作業,孩子高中去另一個區域上學為了讓孩子生活好,拒絕住校,租了房子陪讀。

這種“無微不至”的陪伴最終會導致兩種極端:孩子要麼成為媽寶巨嬰,生活和精神無法自理;要麼成年後與家長關係特別疏離,因為小時候被管夠了,想要儘快“逃離”。而事實證明,這位姨媽的兒子最終成為了後者,大學畢業後“逃”去了距離家鄉很遠的城市工作,節假日過年也是推三阻四不想回家,換工作、找女友這類私生活的事情也拒絕和父母交流。

他說,這份愛太沉了,自己扛不住。

從女強人到全職媽媽,“愛是陪伴”這碗毒雞湯卻讓她患上重度抑鬱症

除了失去獨立的能力,美國老師和家長認為一個人如果對他人(比如父母、伴侶、孩子)有過多情感依賴後會無法管制好自己的情緒,而情緒的崩潰又會導致理性的喪失,這對一個人的一生是致命性的缺點。

對家長來說,這種關係發酵的“後遺症”也是巨大的,擯棄眾多社會身份只保留母親這一個標籤,難免陷入身份缺失的焦慮。

所以,美國家長(至少我接觸的)會對中國家長追著孩子餵飯、需要陪做作業、幫忙整理書包、孩子一哭鬧馬上花樣哄乖這些本該孩子自理卻讓家長手忙腳亂的事特別不理解。

陪伴也要有“分寸感”

當我們說起“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時,一定要注意分寸。

“分寸感”這方面我們可以向美國父母靠攏。

美國家長在淡化陪伴、培養孩子情感獨立方面最常做的事情有哪些?觀察和採訪了身邊的美國家長後,發現這3件事他們最常做。

1.讓孩子儘早結識同輩關係網。

在《畫家與黑客》這本書裡,保羅•格雷厄姆這位硅谷創業之父在開篇用了大量章節控訴同學。Peer Pressure(同輩壓力)是美國人成長中不可繞開的話題,但有趣的是那些很多取得矚目成就的人——比爾.蓋茨的微軟、扎克伯格的臉書——也是與同學、同輩人一起取得成功。可謂敗也同輩、成也同輩。

因為同輩人才能一起走得更遠、有更一致的三觀,所以同輩關係被美國家長看得格外慎重,家長們在二三歲時就會開始幫孩子“搭建人脈”,那些在美劇中看到家長盡心盡力為孩子操辦生日party、做好吃喝隆重邀請孩子的朋友來家裡玩,都是真的。

《教養的迷思》中說:“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如何離開家庭。 在群體中與別人不一樣不是一種美德。 父母沒有教給孩子的東西,社會會教給她。”美國的父母對此篤信不疑。

從女強人到全職媽媽,“愛是陪伴”這碗毒雞湯卻讓她患上重度抑鬱症

2.對孩子提出明確的高期待。

美國家長會特別認真地向孩子提出高期待,這種期待更多是偏向成長和發展而非成績。比如,“我希望你具有什麼品質”、“我希望你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希望你能對xxx負責”。與考高分這類期待不同的是,發展和成長上的高期待會讓孩子在情感、品行和操守尤為重視。

從女強人到全職媽媽,“愛是陪伴”這碗毒雞湯卻讓她患上重度抑鬱症

3.也陪伴,但不一定是“本尊”,且儀式感格外重要。

美國家長很會“偷懶”,懂得動用偶像的力量陪孩子成長。我身邊的美國家長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讓他們“選定”自己的偶像,迪士尼的米奇、神奇女俠、汪汪大隊長、漫威英雄……應有盡有。家長會通過偶像、或者某些有意義的物品來教育孩子,讓孩子的身心得到發展。

除了動用偶像、物品的力量外,美國家雖然陪伴少但陪伴的儀式感特別強,比如定期舉辦某個紀念日、家庭日、特別活動日,讓孩子珍惜陪伴。我認識的一位美國教授每年7月的前兩週都會帶上妻子和兩個兒子去另一個州自己的小木屋出海釣魚,這個習俗已經維持10年了。

從女強人到全職媽媽,“愛是陪伴”這碗毒雞湯卻讓她患上重度抑鬱症

父母的陪伴肯定是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營養,但分寸和質量的考量更為重要,正如泰戈爾在《流螢集》裡說的:“讓你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我,又給我光輝燦爛的自由。”

從女強人到全職媽媽,“愛是陪伴”這碗毒雞湯卻讓她患上重度抑鬱症

回覆 小學書單,獲取語文名師蔡朝陽精選中文書單。

回覆 門薩書單,獲取門薩天才俱樂部K-12英文書單。

回覆 大禮包,獲取精選系列書單及紀錄片資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