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不完美媽媽 日本 攝影 軼工坊 2019-09-14
"

“這是我自己的事,你沒資格管”,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對母親咆哮著。母親楞了一會兒,很快對兒子大發雷霆,兩人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示弱,母子關係變得極度緊張。這種現象在不少家庭都有出現,除孩子自身的叛逆情緒外,父母不科學的溝通方式是造成該現象出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身邊有很多家長抱怨與孩子打交道越來越難,甚至有家長覺得已經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這是因為沒有掌握與孩子和平共處的訣竅。改善家庭成員關係,與孩子和平共處,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掌握以下6個“密碼”,並熟練運用之。

包容孩子,不要拿他與別人比較

"

“這是我自己的事,你沒資格管”,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對母親咆哮著。母親楞了一會兒,很快對兒子大發雷霆,兩人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示弱,母子關係變得極度緊張。這種現象在不少家庭都有出現,除孩子自身的叛逆情緒外,父母不科學的溝通方式是造成該現象出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身邊有很多家長抱怨與孩子打交道越來越難,甚至有家長覺得已經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這是因為沒有掌握與孩子和平共處的訣竅。改善家庭成員關係,與孩子和平共處,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掌握以下6個“密碼”,並熟練運用之。

包容孩子,不要拿他與別人比較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毫無疑問,每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正因為他們對孩子有無限期待,導致他們的要求越來越苛刻,一旦孩子的表現不如意,就會遭到來自父母的嚴厲批評,這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不包容孩子的另一個極端就是經常把孩子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做比較,於是我們聽到父母以這樣的口吻訓斥孩子“你看看自己是什麼樣?某某家孩子比你好多了!”

父母督促孩子以出類拔萃的人物為榜樣並沒有什麼錯,但用譏諷、挖苦和埋怨的口氣貶低孩子,則是完全不對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與短處,父母應該從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用包容的心態看待孩子的成長,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成為別人家孩子的“複製品”。

疼愛孩子,不要對孩子吝嗇微笑

"

“這是我自己的事,你沒資格管”,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對母親咆哮著。母親楞了一會兒,很快對兒子大發雷霆,兩人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示弱,母子關係變得極度緊張。這種現象在不少家庭都有出現,除孩子自身的叛逆情緒外,父母不科學的溝通方式是造成該現象出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身邊有很多家長抱怨與孩子打交道越來越難,甚至有家長覺得已經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這是因為沒有掌握與孩子和平共處的訣竅。改善家庭成員關係,與孩子和平共處,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掌握以下6個“密碼”,並熟練運用之。

包容孩子,不要拿他與別人比較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毫無疑問,每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正因為他們對孩子有無限期待,導致他們的要求越來越苛刻,一旦孩子的表現不如意,就會遭到來自父母的嚴厲批評,這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不包容孩子的另一個極端就是經常把孩子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做比較,於是我們聽到父母以這樣的口吻訓斥孩子“你看看自己是什麼樣?某某家孩子比你好多了!”

父母督促孩子以出類拔萃的人物為榜樣並沒有什麼錯,但用譏諷、挖苦和埋怨的口氣貶低孩子,則是完全不對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與短處,父母應該從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用包容的心態看待孩子的成長,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成為別人家孩子的“複製品”。

疼愛孩子,不要對孩子吝嗇微笑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某次大型兒童徵畫活動,人們驚奇地發現,孩子畫出的父母,大多神情嚴肅,幾乎見不到孩子筆下“微笑的父母”。

很多父母把愛孩子掛在嘴邊,臉上卻滿是猙獰,他們崩得緊緊的表情,讓孩子絲毫感受不到溫暖。而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臉上動人的微笑也變得越來越少,他們似乎忘了微笑,只有在拍照師傅說聲“茄子”時,才露出一些僵硬的笑容。

經常對孩子微笑,會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反之,則讓孩子變得緊張、憤怒,甚至恐懼,他們的內心也會因此而感到孤獨。微笑有強大的力量,它會給孩子帶來快樂,讓孩子的心態更加健康,也會讓整個家庭歡愉起來。

理解孩子,要站在他的角度思考

"

“這是我自己的事,你沒資格管”,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對母親咆哮著。母親楞了一會兒,很快對兒子大發雷霆,兩人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示弱,母子關係變得極度緊張。這種現象在不少家庭都有出現,除孩子自身的叛逆情緒外,父母不科學的溝通方式是造成該現象出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身邊有很多家長抱怨與孩子打交道越來越難,甚至有家長覺得已經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這是因為沒有掌握與孩子和平共處的訣竅。改善家庭成員關係,與孩子和平共處,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掌握以下6個“密碼”,並熟練運用之。

包容孩子,不要拿他與別人比較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毫無疑問,每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正因為他們對孩子有無限期待,導致他們的要求越來越苛刻,一旦孩子的表現不如意,就會遭到來自父母的嚴厲批評,這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不包容孩子的另一個極端就是經常把孩子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做比較,於是我們聽到父母以這樣的口吻訓斥孩子“你看看自己是什麼樣?某某家孩子比你好多了!”

父母督促孩子以出類拔萃的人物為榜樣並沒有什麼錯,但用譏諷、挖苦和埋怨的口氣貶低孩子,則是完全不對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與短處,父母應該從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用包容的心態看待孩子的成長,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成為別人家孩子的“複製品”。

疼愛孩子,不要對孩子吝嗇微笑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某次大型兒童徵畫活動,人們驚奇地發現,孩子畫出的父母,大多神情嚴肅,幾乎見不到孩子筆下“微笑的父母”。

很多父母把愛孩子掛在嘴邊,臉上卻滿是猙獰,他們崩得緊緊的表情,讓孩子絲毫感受不到溫暖。而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臉上動人的微笑也變得越來越少,他們似乎忘了微笑,只有在拍照師傅說聲“茄子”時,才露出一些僵硬的笑容。

經常對孩子微笑,會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反之,則讓孩子變得緊張、憤怒,甚至恐懼,他們的內心也會因此而感到孤獨。微笑有強大的力量,它會給孩子帶來快樂,讓孩子的心態更加健康,也會讓整個家庭歡愉起來。

理解孩子,要站在他的角度思考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理解孩子的最佳方式就是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去思考。從孩子的角度看,會感受到不同的體驗,並能產生不同的立場和觀點。家長責備孩子時,請換個角度想想,是不是當年的自己,也曾因成績不好而被父母責罵到膽戰心驚?

雖然現在的環境和孩子的心境與當年有很多不同,但孩子不成熟的思維模式並沒有多大改變。父母從孩子所處的位置去思考問題,依然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孩子、體會孩子的困境。不僅如此,它還能幫助家長與孩子建立和諧的關係。

學會換位思考,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就能夠很快從孩子的位置和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換位思考可以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快速拉近與孩子的心靈距離,也是與孩子和平共處的基本前提。

尊重孩子,放下所謂的“架子”

"

“這是我自己的事,你沒資格管”,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對母親咆哮著。母親楞了一會兒,很快對兒子大發雷霆,兩人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示弱,母子關係變得極度緊張。這種現象在不少家庭都有出現,除孩子自身的叛逆情緒外,父母不科學的溝通方式是造成該現象出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身邊有很多家長抱怨與孩子打交道越來越難,甚至有家長覺得已經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這是因為沒有掌握與孩子和平共處的訣竅。改善家庭成員關係,與孩子和平共處,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掌握以下6個“密碼”,並熟練運用之。

包容孩子,不要拿他與別人比較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毫無疑問,每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正因為他們對孩子有無限期待,導致他們的要求越來越苛刻,一旦孩子的表現不如意,就會遭到來自父母的嚴厲批評,這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不包容孩子的另一個極端就是經常把孩子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做比較,於是我們聽到父母以這樣的口吻訓斥孩子“你看看自己是什麼樣?某某家孩子比你好多了!”

父母督促孩子以出類拔萃的人物為榜樣並沒有什麼錯,但用譏諷、挖苦和埋怨的口氣貶低孩子,則是完全不對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與短處,父母應該從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用包容的心態看待孩子的成長,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成為別人家孩子的“複製品”。

疼愛孩子,不要對孩子吝嗇微笑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某次大型兒童徵畫活動,人們驚奇地發現,孩子畫出的父母,大多神情嚴肅,幾乎見不到孩子筆下“微笑的父母”。

很多父母把愛孩子掛在嘴邊,臉上卻滿是猙獰,他們崩得緊緊的表情,讓孩子絲毫感受不到溫暖。而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臉上動人的微笑也變得越來越少,他們似乎忘了微笑,只有在拍照師傅說聲“茄子”時,才露出一些僵硬的笑容。

經常對孩子微笑,會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反之,則讓孩子變得緊張、憤怒,甚至恐懼,他們的內心也會因此而感到孤獨。微笑有強大的力量,它會給孩子帶來快樂,讓孩子的心態更加健康,也會讓整個家庭歡愉起來。

理解孩子,要站在他的角度思考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理解孩子的最佳方式就是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去思考。從孩子的角度看,會感受到不同的體驗,並能產生不同的立場和觀點。家長責備孩子時,請換個角度想想,是不是當年的自己,也曾因成績不好而被父母責罵到膽戰心驚?

雖然現在的環境和孩子的心境與當年有很多不同,但孩子不成熟的思維模式並沒有多大改變。父母從孩子所處的位置去思考問題,依然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孩子、體會孩子的困境。不僅如此,它還能幫助家長與孩子建立和諧的關係。

學會換位思考,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就能夠很快從孩子的位置和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換位思考可以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快速拉近與孩子的心靈距離,也是與孩子和平共處的基本前提。

尊重孩子,放下所謂的“架子”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時代在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進步,父母已經不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他們不應該還把孩子當成什麼都不懂的毛孩子。

如今的孩子,年齡不大,卻有著很強的自尊心,他們希望父母成為自己的知心朋友,不希望父母總是擺著一副長者的姿態。父母只有放下架子,以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孩子才願意吐露心聲,才能從“對著幹”變為愉快合作。

家長不妨以“父母+朋友+老師”的方式去試試,不把孩子放在比自己低一個等次的位置,而是把孩子當成知己和一面鏡子,在指出孩子不足的同時,也接受來自孩子的監督,這樣大家的關係就會變得很融洽。父母尊重、支持和陪伴孩子,才能被孩子完全接納,進而成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相伴者”。

欣賞孩子,誇他“行”

"

“這是我自己的事,你沒資格管”,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對母親咆哮著。母親楞了一會兒,很快對兒子大發雷霆,兩人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示弱,母子關係變得極度緊張。這種現象在不少家庭都有出現,除孩子自身的叛逆情緒外,父母不科學的溝通方式是造成該現象出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身邊有很多家長抱怨與孩子打交道越來越難,甚至有家長覺得已經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這是因為沒有掌握與孩子和平共處的訣竅。改善家庭成員關係,與孩子和平共處,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掌握以下6個“密碼”,並熟練運用之。

包容孩子,不要拿他與別人比較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毫無疑問,每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正因為他們對孩子有無限期待,導致他們的要求越來越苛刻,一旦孩子的表現不如意,就會遭到來自父母的嚴厲批評,這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不包容孩子的另一個極端就是經常把孩子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做比較,於是我們聽到父母以這樣的口吻訓斥孩子“你看看自己是什麼樣?某某家孩子比你好多了!”

父母督促孩子以出類拔萃的人物為榜樣並沒有什麼錯,但用譏諷、挖苦和埋怨的口氣貶低孩子,則是完全不對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與短處,父母應該從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用包容的心態看待孩子的成長,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成為別人家孩子的“複製品”。

疼愛孩子,不要對孩子吝嗇微笑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某次大型兒童徵畫活動,人們驚奇地發現,孩子畫出的父母,大多神情嚴肅,幾乎見不到孩子筆下“微笑的父母”。

很多父母把愛孩子掛在嘴邊,臉上卻滿是猙獰,他們崩得緊緊的表情,讓孩子絲毫感受不到溫暖。而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臉上動人的微笑也變得越來越少,他們似乎忘了微笑,只有在拍照師傅說聲“茄子”時,才露出一些僵硬的笑容。

經常對孩子微笑,會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反之,則讓孩子變得緊張、憤怒,甚至恐懼,他們的內心也會因此而感到孤獨。微笑有強大的力量,它會給孩子帶來快樂,讓孩子的心態更加健康,也會讓整個家庭歡愉起來。

理解孩子,要站在他的角度思考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理解孩子的最佳方式就是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去思考。從孩子的角度看,會感受到不同的體驗,並能產生不同的立場和觀點。家長責備孩子時,請換個角度想想,是不是當年的自己,也曾因成績不好而被父母責罵到膽戰心驚?

雖然現在的環境和孩子的心境與當年有很多不同,但孩子不成熟的思維模式並沒有多大改變。父母從孩子所處的位置去思考問題,依然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孩子、體會孩子的困境。不僅如此,它還能幫助家長與孩子建立和諧的關係。

學會換位思考,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就能夠很快從孩子的位置和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換位思考可以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快速拉近與孩子的心靈距離,也是與孩子和平共處的基本前提。

尊重孩子,放下所謂的“架子”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時代在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進步,父母已經不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他們不應該還把孩子當成什麼都不懂的毛孩子。

如今的孩子,年齡不大,卻有著很強的自尊心,他們希望父母成為自己的知心朋友,不希望父母總是擺著一副長者的姿態。父母只有放下架子,以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孩子才願意吐露心聲,才能從“對著幹”變為愉快合作。

家長不妨以“父母+朋友+老師”的方式去試試,不把孩子放在比自己低一個等次的位置,而是把孩子當成知己和一面鏡子,在指出孩子不足的同時,也接受來自孩子的監督,這樣大家的關係就會變得很融洽。父母尊重、支持和陪伴孩子,才能被孩子完全接納,進而成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相伴者”。

欣賞孩子,誇他“行”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據日本某兒童教育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常受父母誇獎的孩子,成才率比很少受父母誇獎的孩子高5倍;偉大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祕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誇讚孩子”。

誇獎其實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只是很多父母並沒有這種意識,他們沒有察覺到誇讚孩子的重要性。當然,任何事都有其兩面性,誇獎帶來的激勵效果確實比批評強,但過分誇獎,也會帶來很多負面效應。因此科學而準確地進行誇讚,是有效激勵的關鍵所在。

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抓住每個小小的閃光點進行合理而及時的誇獎,讓孩子產生自豪感和成就感,又不至於過分傲嬌,這樣孩子才成保持正常步伐不斷前進。

信任孩子,給予足夠的發展空間

"

“這是我自己的事,你沒資格管”,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對母親咆哮著。母親楞了一會兒,很快對兒子大發雷霆,兩人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示弱,母子關係變得極度緊張。這種現象在不少家庭都有出現,除孩子自身的叛逆情緒外,父母不科學的溝通方式是造成該現象出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身邊有很多家長抱怨與孩子打交道越來越難,甚至有家長覺得已經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這是因為沒有掌握與孩子和平共處的訣竅。改善家庭成員關係,與孩子和平共處,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掌握以下6個“密碼”,並熟練運用之。

包容孩子,不要拿他與別人比較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毫無疑問,每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正因為他們對孩子有無限期待,導致他們的要求越來越苛刻,一旦孩子的表現不如意,就會遭到來自父母的嚴厲批評,這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不包容孩子的另一個極端就是經常把孩子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做比較,於是我們聽到父母以這樣的口吻訓斥孩子“你看看自己是什麼樣?某某家孩子比你好多了!”

父母督促孩子以出類拔萃的人物為榜樣並沒有什麼錯,但用譏諷、挖苦和埋怨的口氣貶低孩子,則是完全不對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與短處,父母應該從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用包容的心態看待孩子的成長,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成為別人家孩子的“複製品”。

疼愛孩子,不要對孩子吝嗇微笑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某次大型兒童徵畫活動,人們驚奇地發現,孩子畫出的父母,大多神情嚴肅,幾乎見不到孩子筆下“微笑的父母”。

很多父母把愛孩子掛在嘴邊,臉上卻滿是猙獰,他們崩得緊緊的表情,讓孩子絲毫感受不到溫暖。而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臉上動人的微笑也變得越來越少,他們似乎忘了微笑,只有在拍照師傅說聲“茄子”時,才露出一些僵硬的笑容。

經常對孩子微笑,會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反之,則讓孩子變得緊張、憤怒,甚至恐懼,他們的內心也會因此而感到孤獨。微笑有強大的力量,它會給孩子帶來快樂,讓孩子的心態更加健康,也會讓整個家庭歡愉起來。

理解孩子,要站在他的角度思考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理解孩子的最佳方式就是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去思考。從孩子的角度看,會感受到不同的體驗,並能產生不同的立場和觀點。家長責備孩子時,請換個角度想想,是不是當年的自己,也曾因成績不好而被父母責罵到膽戰心驚?

雖然現在的環境和孩子的心境與當年有很多不同,但孩子不成熟的思維模式並沒有多大改變。父母從孩子所處的位置去思考問題,依然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孩子、體會孩子的困境。不僅如此,它還能幫助家長與孩子建立和諧的關係。

學會換位思考,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就能夠很快從孩子的位置和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換位思考可以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快速拉近與孩子的心靈距離,也是與孩子和平共處的基本前提。

尊重孩子,放下所謂的“架子”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時代在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進步,父母已經不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他們不應該還把孩子當成什麼都不懂的毛孩子。

如今的孩子,年齡不大,卻有著很強的自尊心,他們希望父母成為自己的知心朋友,不希望父母總是擺著一副長者的姿態。父母只有放下架子,以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孩子才願意吐露心聲,才能從“對著幹”變為愉快合作。

家長不妨以“父母+朋友+老師”的方式去試試,不把孩子放在比自己低一個等次的位置,而是把孩子當成知己和一面鏡子,在指出孩子不足的同時,也接受來自孩子的監督,這樣大家的關係就會變得很融洽。父母尊重、支持和陪伴孩子,才能被孩子完全接納,進而成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相伴者”。

欣賞孩子,誇他“行”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據日本某兒童教育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常受父母誇獎的孩子,成才率比很少受父母誇獎的孩子高5倍;偉大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祕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誇讚孩子”。

誇獎其實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只是很多父母並沒有這種意識,他們沒有察覺到誇讚孩子的重要性。當然,任何事都有其兩面性,誇獎帶來的激勵效果確實比批評強,但過分誇獎,也會帶來很多負面效應。因此科學而準確地進行誇讚,是有效激勵的關鍵所在。

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抓住每個小小的閃光點進行合理而及時的誇獎,讓孩子產生自豪感和成就感,又不至於過分傲嬌,這樣孩子才成保持正常步伐不斷前進。

信任孩子,給予足夠的發展空間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有一位在校大學生,多次參加集體活動後,感覺自己的某些能力有較大欠缺,她把這一切歸咎於父母的“胡來”。中學時期,她的父母以耽誤學習為由,強硬地讓她辭去班幹職務,結果學習成績沒有多大的提升,還喪失了鍛鍊能力的機會。

當今社會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想在社會立足並取得成就,只有淵博的知識是不夠的,還要有開拓進取的精神和強大的溝通交流能力。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如果孩子有能力,又願意,父母就不要強加自己的意志,要相信孩子能對學習進行合理地安排,要信任孩子能處理好學習以外的各種事項。

父母不能替孩子包辦一切,孩子的未來把握在自己手中,父母應該從小教孩子如何選擇、如何決定。只有給孩子足夠的發展空間,孩子才能有更大的成長空間,才會有更多可能,才可以更好地抓住機會,走向成功。

教育孩子,從自己做起

"

“這是我自己的事,你沒資格管”,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對母親咆哮著。母親楞了一會兒,很快對兒子大發雷霆,兩人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示弱,母子關係變得極度緊張。這種現象在不少家庭都有出現,除孩子自身的叛逆情緒外,父母不科學的溝通方式是造成該現象出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身邊有很多家長抱怨與孩子打交道越來越難,甚至有家長覺得已經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這是因為沒有掌握與孩子和平共處的訣竅。改善家庭成員關係,與孩子和平共處,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掌握以下6個“密碼”,並熟練運用之。

包容孩子,不要拿他與別人比較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毫無疑問,每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正因為他們對孩子有無限期待,導致他們的要求越來越苛刻,一旦孩子的表現不如意,就會遭到來自父母的嚴厲批評,這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不包容孩子的另一個極端就是經常把孩子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做比較,於是我們聽到父母以這樣的口吻訓斥孩子“你看看自己是什麼樣?某某家孩子比你好多了!”

父母督促孩子以出類拔萃的人物為榜樣並沒有什麼錯,但用譏諷、挖苦和埋怨的口氣貶低孩子,則是完全不對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與短處,父母應該從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用包容的心態看待孩子的成長,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成為別人家孩子的“複製品”。

疼愛孩子,不要對孩子吝嗇微笑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某次大型兒童徵畫活動,人們驚奇地發現,孩子畫出的父母,大多神情嚴肅,幾乎見不到孩子筆下“微笑的父母”。

很多父母把愛孩子掛在嘴邊,臉上卻滿是猙獰,他們崩得緊緊的表情,讓孩子絲毫感受不到溫暖。而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臉上動人的微笑也變得越來越少,他們似乎忘了微笑,只有在拍照師傅說聲“茄子”時,才露出一些僵硬的笑容。

經常對孩子微笑,會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反之,則讓孩子變得緊張、憤怒,甚至恐懼,他們的內心也會因此而感到孤獨。微笑有強大的力量,它會給孩子帶來快樂,讓孩子的心態更加健康,也會讓整個家庭歡愉起來。

理解孩子,要站在他的角度思考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理解孩子的最佳方式就是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去思考。從孩子的角度看,會感受到不同的體驗,並能產生不同的立場和觀點。家長責備孩子時,請換個角度想想,是不是當年的自己,也曾因成績不好而被父母責罵到膽戰心驚?

雖然現在的環境和孩子的心境與當年有很多不同,但孩子不成熟的思維模式並沒有多大改變。父母從孩子所處的位置去思考問題,依然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孩子、體會孩子的困境。不僅如此,它還能幫助家長與孩子建立和諧的關係。

學會換位思考,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就能夠很快從孩子的位置和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換位思考可以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快速拉近與孩子的心靈距離,也是與孩子和平共處的基本前提。

尊重孩子,放下所謂的“架子”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時代在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進步,父母已經不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他們不應該還把孩子當成什麼都不懂的毛孩子。

如今的孩子,年齡不大,卻有著很強的自尊心,他們希望父母成為自己的知心朋友,不希望父母總是擺著一副長者的姿態。父母只有放下架子,以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孩子才願意吐露心聲,才能從“對著幹”變為愉快合作。

家長不妨以“父母+朋友+老師”的方式去試試,不把孩子放在比自己低一個等次的位置,而是把孩子當成知己和一面鏡子,在指出孩子不足的同時,也接受來自孩子的監督,這樣大家的關係就會變得很融洽。父母尊重、支持和陪伴孩子,才能被孩子完全接納,進而成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相伴者”。

欣賞孩子,誇他“行”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據日本某兒童教育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常受父母誇獎的孩子,成才率比很少受父母誇獎的孩子高5倍;偉大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祕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誇讚孩子”。

誇獎其實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只是很多父母並沒有這種意識,他們沒有察覺到誇讚孩子的重要性。當然,任何事都有其兩面性,誇獎帶來的激勵效果確實比批評強,但過分誇獎,也會帶來很多負面效應。因此科學而準確地進行誇讚,是有效激勵的關鍵所在。

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抓住每個小小的閃光點進行合理而及時的誇獎,讓孩子產生自豪感和成就感,又不至於過分傲嬌,這樣孩子才成保持正常步伐不斷前進。

信任孩子,給予足夠的發展空間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有一位在校大學生,多次參加集體活動後,感覺自己的某些能力有較大欠缺,她把這一切歸咎於父母的“胡來”。中學時期,她的父母以耽誤學習為由,強硬地讓她辭去班幹職務,結果學習成績沒有多大的提升,還喪失了鍛鍊能力的機會。

當今社會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想在社會立足並取得成就,只有淵博的知識是不夠的,還要有開拓進取的精神和強大的溝通交流能力。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如果孩子有能力,又願意,父母就不要強加自己的意志,要相信孩子能對學習進行合理地安排,要信任孩子能處理好學習以外的各種事項。

父母不能替孩子包辦一切,孩子的未來把握在自己手中,父母應該從小教孩子如何選擇、如何決定。只有給孩子足夠的發展空間,孩子才能有更大的成長空間,才會有更多可能,才可以更好地抓住機會,走向成功。

教育孩子,從自己做起

與孩子很難相處?掌握這7點,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孩子如何改正錯誤時,會舉一些別人犯錯的例子,但總是有意無意避談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甚至對孩子指出自身不足的行為予以責備。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位媽媽與朋友約著逛街,她帶孩子在約定的地方等了半個小時,朋友仍沒有出現,媽媽藉機教育孩子守時的重要性。此時孩子迅速指出幾天前媽媽與另一個朋友約著吃飯,也遲到了半個多小時,媽媽不僅不承認,還責怪孩子多事。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未成年的孩子,在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上有很大的塑性,他們自律性不高,卻又有著很強的模仿力。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孩子的模仿內容,所以父母既要注重學習科學育兒教子的知識和方法,也要以身作則,以自己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行去正面影響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人格魅力和榜樣作用無可替代。一個誠實、進取、善良、自信、勤勞的孩子身上,總能找到他父母的一些影子。

以上7點既是與孩子和平共處的關鍵鑰匙,也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必備良方。如果家長能把它們內化到日常生活中,相信不僅能讓自己與孩子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融洽,也會為孩子的日益優秀而深感自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