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

還有一個月,又有一批孩子要進入小學了,不少爸爸媽媽開始了給寶貝的入學預熱和衝刺準備。

前幾天,龍龍媽媽吐槽,自己一個不大不小的煩惱:幼小銜接都上完了,但到現在數學加減法還總是出錯,2+5=7,2+6竟然還等於7,可是3+6又能等於9了……她帶著孩子一遍遍的練習,但正確率還是像過山車一樣,真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作為過來人,我很理解龍龍媽媽這樣的家長的焦慮,畢竟紮實的幼小銜接基礎,可以為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建立信心有很大幫助的。但是,在上學前這樣帶著孩子刷題,會讓孩子產生機械化學習的狀態,產生對上小學的抗拒或者是厭倦。所以,確實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

"

還有一個月,又有一批孩子要進入小學了,不少爸爸媽媽開始了給寶貝的入學預熱和衝刺準備。

前幾天,龍龍媽媽吐槽,自己一個不大不小的煩惱:幼小銜接都上完了,但到現在數學加減法還總是出錯,2+5=7,2+6竟然還等於7,可是3+6又能等於9了……她帶著孩子一遍遍的練習,但正確率還是像過山車一樣,真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作為過來人,我很理解龍龍媽媽這樣的家長的焦慮,畢竟紮實的幼小銜接基礎,可以為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建立信心有很大幫助的。但是,在上學前這樣帶著孩子刷題,會讓孩子產生機械化學習的狀態,產生對上小學的抗拒或者是厭倦。所以,確實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學齡前孩子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2-7歲的孩子處於認知的前運算階段,對知識和概念的學習需要通過感知去確認。

一年級的孩子大概在6-7歲,正處於這個階段。他們學習數學和算式時,並不像我們一樣,明白它是代碼和符號,並明白各自對應的含義,然後把數字套入到算式中,得出答案。

在學齡前孩子眼中,一個實物蘋果,一個手指頭,一個小圓點,都是客觀存在的客體,再來一個時候,代表著豐富,豐富的程度,需要具體的事件檢驗一下,數一數1個、2個,這時候他們無法直接理解“1+1=2”。

想要明白“1+1=2”,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在生活體驗和遊戲中進行練習,見識一下不同類型的“1+1=2”,然後從中吸取規律,去掉物體本身含義,1個蘋果+1個蘋果是2個蘋果,轉化為,所有的1個加1個更有利於孩子計算能力的提升。

"

還有一個月,又有一批孩子要進入小學了,不少爸爸媽媽開始了給寶貝的入學預熱和衝刺準備。

前幾天,龍龍媽媽吐槽,自己一個不大不小的煩惱:幼小銜接都上完了,但到現在數學加減法還總是出錯,2+5=7,2+6竟然還等於7,可是3+6又能等於9了……她帶著孩子一遍遍的練習,但正確率還是像過山車一樣,真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作為過來人,我很理解龍龍媽媽這樣的家長的焦慮,畢竟紮實的幼小銜接基礎,可以為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建立信心有很大幫助的。但是,在上學前這樣帶著孩子刷題,會讓孩子產生機械化學習的狀態,產生對上小學的抗拒或者是厭倦。所以,確實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學齡前孩子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2-7歲的孩子處於認知的前運算階段,對知識和概念的學習需要通過感知去確認。

一年級的孩子大概在6-7歲,正處於這個階段。他們學習數學和算式時,並不像我們一樣,明白它是代碼和符號,並明白各自對應的含義,然後把數字套入到算式中,得出答案。

在學齡前孩子眼中,一個實物蘋果,一個手指頭,一個小圓點,都是客觀存在的客體,再來一個時候,代表著豐富,豐富的程度,需要具體的事件檢驗一下,數一數1個、2個,這時候他們無法直接理解“1+1=2”。

想要明白“1+1=2”,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在生活體驗和遊戲中進行練習,見識一下不同類型的“1+1=2”,然後從中吸取規律,去掉物體本身含義,1個蘋果+1個蘋果是2個蘋果,轉化為,所有的1個加1個更有利於孩子計算能力的提升。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能力準備

加減法,是運算的能力,想讓這個能力發展的好,首先要具備“數感”和“數的意義”

  • 數感:大和小、多和少、高和矮、長和短,通過目測就能進行對比,一組同樣的物品,能夠進行排序。比如按照鉛筆從長到短排序等等。
  • 數的意義:

一是要明數與量的關係。記得去年兒子剛上幼小銜接時,數學運算能力也更不上。當是我和他做了一個遊戲:

我:數一數這有幾個?

多多:1.2.3.4.5,5個!非常好,那這個呢?1.2.3.4.5.6,5個!

我:……

這個反饋讓我意識到:兒子會點數,但並沒有理解數與量的對應關係,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很好的搞定更高層級——運算了。如果硬性加入加減法,是有悖於孩子認知發展的,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打擊孩子自信與學習積極性。

  • 1個蘋果+1個梨=?,2個水果。當孩子能明白這個時,才能抽象出運算的意義。

是否具備如何判定呢?

就按照上面的方向,和孩子進行生活中的遊戲,如果孩子能比較順利和準確的完成,就可以了。(一年級前的孩子,也是同理哦,不一定到一年級才往後學。)

"

還有一個月,又有一批孩子要進入小學了,不少爸爸媽媽開始了給寶貝的入學預熱和衝刺準備。

前幾天,龍龍媽媽吐槽,自己一個不大不小的煩惱:幼小銜接都上完了,但到現在數學加減法還總是出錯,2+5=7,2+6竟然還等於7,可是3+6又能等於9了……她帶著孩子一遍遍的練習,但正確率還是像過山車一樣,真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作為過來人,我很理解龍龍媽媽這樣的家長的焦慮,畢竟紮實的幼小銜接基礎,可以為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建立信心有很大幫助的。但是,在上學前這樣帶著孩子刷題,會讓孩子產生機械化學習的狀態,產生對上小學的抗拒或者是厭倦。所以,確實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學齡前孩子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2-7歲的孩子處於認知的前運算階段,對知識和概念的學習需要通過感知去確認。

一年級的孩子大概在6-7歲,正處於這個階段。他們學習數學和算式時,並不像我們一樣,明白它是代碼和符號,並明白各自對應的含義,然後把數字套入到算式中,得出答案。

在學齡前孩子眼中,一個實物蘋果,一個手指頭,一個小圓點,都是客觀存在的客體,再來一個時候,代表著豐富,豐富的程度,需要具體的事件檢驗一下,數一數1個、2個,這時候他們無法直接理解“1+1=2”。

想要明白“1+1=2”,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在生活體驗和遊戲中進行練習,見識一下不同類型的“1+1=2”,然後從中吸取規律,去掉物體本身含義,1個蘋果+1個蘋果是2個蘋果,轉化為,所有的1個加1個更有利於孩子計算能力的提升。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能力準備

加減法,是運算的能力,想讓這個能力發展的好,首先要具備“數感”和“數的意義”

  • 數感:大和小、多和少、高和矮、長和短,通過目測就能進行對比,一組同樣的物品,能夠進行排序。比如按照鉛筆從長到短排序等等。
  • 數的意義:

一是要明數與量的關係。記得去年兒子剛上幼小銜接時,數學運算能力也更不上。當是我和他做了一個遊戲:

我:數一數這有幾個?

多多:1.2.3.4.5,5個!非常好,那這個呢?1.2.3.4.5.6,5個!

我:……

這個反饋讓我意識到:兒子會點數,但並沒有理解數與量的對應關係,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很好的搞定更高層級——運算了。如果硬性加入加減法,是有悖於孩子認知發展的,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打擊孩子自信與學習積極性。

  • 1個蘋果+1個梨=?,2個水果。當孩子能明白這個時,才能抽象出運算的意義。

是否具備如何判定呢?

就按照上面的方向,和孩子進行生活中的遊戲,如果孩子能比較順利和準確的完成,就可以了。(一年級前的孩子,也是同理哦,不一定到一年級才往後學。)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知識準備

純算式的加減法,是屬於抽象的具體運算了,一年級孩子直接接觸超越了他的認知水平。那些刷題能力提升的,更多的是靠記憶儲存,這類孩子未來的應用能力會比較欠缺。那麼知識上該準備什麼呢?

  • 分合式:

5可以分成1和4,很多孩子都會背,但我們要注意把這個與實物形成鏈接。拿出平常的東西,讓孩子數一數,不斷的去感知,形成應用與知識的鏈接。

  • 符號的意義:

➕、➖、=的意義,可以把符號畫出來,然後讓孩子用物體表示數字,進行等式。過程中也是數數。然後逐漸替換成數字。注意+和-號,既要在左邊,也要在右邊,分別去體會。這是對孩子進入皮亞傑認知中的“具體運算階段”,進行逆向思維——比如加減互換的逆向思維打基礎的。

"

還有一個月,又有一批孩子要進入小學了,不少爸爸媽媽開始了給寶貝的入學預熱和衝刺準備。

前幾天,龍龍媽媽吐槽,自己一個不大不小的煩惱:幼小銜接都上完了,但到現在數學加減法還總是出錯,2+5=7,2+6竟然還等於7,可是3+6又能等於9了……她帶著孩子一遍遍的練習,但正確率還是像過山車一樣,真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作為過來人,我很理解龍龍媽媽這樣的家長的焦慮,畢竟紮實的幼小銜接基礎,可以為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建立信心有很大幫助的。但是,在上學前這樣帶著孩子刷題,會讓孩子產生機械化學習的狀態,產生對上小學的抗拒或者是厭倦。所以,確實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學齡前孩子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2-7歲的孩子處於認知的前運算階段,對知識和概念的學習需要通過感知去確認。

一年級的孩子大概在6-7歲,正處於這個階段。他們學習數學和算式時,並不像我們一樣,明白它是代碼和符號,並明白各自對應的含義,然後把數字套入到算式中,得出答案。

在學齡前孩子眼中,一個實物蘋果,一個手指頭,一個小圓點,都是客觀存在的客體,再來一個時候,代表著豐富,豐富的程度,需要具體的事件檢驗一下,數一數1個、2個,這時候他們無法直接理解“1+1=2”。

想要明白“1+1=2”,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在生活體驗和遊戲中進行練習,見識一下不同類型的“1+1=2”,然後從中吸取規律,去掉物體本身含義,1個蘋果+1個蘋果是2個蘋果,轉化為,所有的1個加1個更有利於孩子計算能力的提升。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能力準備

加減法,是運算的能力,想讓這個能力發展的好,首先要具備“數感”和“數的意義”

  • 數感:大和小、多和少、高和矮、長和短,通過目測就能進行對比,一組同樣的物品,能夠進行排序。比如按照鉛筆從長到短排序等等。
  • 數的意義:

一是要明數與量的關係。記得去年兒子剛上幼小銜接時,數學運算能力也更不上。當是我和他做了一個遊戲:

我:數一數這有幾個?

多多:1.2.3.4.5,5個!非常好,那這個呢?1.2.3.4.5.6,5個!

我:……

這個反饋讓我意識到:兒子會點數,但並沒有理解數與量的對應關係,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很好的搞定更高層級——運算了。如果硬性加入加減法,是有悖於孩子認知發展的,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打擊孩子自信與學習積極性。

  • 1個蘋果+1個梨=?,2個水果。當孩子能明白這個時,才能抽象出運算的意義。

是否具備如何判定呢?

就按照上面的方向,和孩子進行生活中的遊戲,如果孩子能比較順利和準確的完成,就可以了。(一年級前的孩子,也是同理哦,不一定到一年級才往後學。)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知識準備

純算式的加減法,是屬於抽象的具體運算了,一年級孩子直接接觸超越了他的認知水平。那些刷題能力提升的,更多的是靠記憶儲存,這類孩子未來的應用能力會比較欠缺。那麼知識上該準備什麼呢?

  • 分合式:

5可以分成1和4,很多孩子都會背,但我們要注意把這個與實物形成鏈接。拿出平常的東西,讓孩子數一數,不斷的去感知,形成應用與知識的鏈接。

  • 符號的意義:

➕、➖、=的意義,可以把符號畫出來,然後讓孩子用物體表示數字,進行等式。過程中也是數數。然後逐漸替換成數字。注意+和-號,既要在左邊,也要在右邊,分別去體會。這是對孩子進入皮亞傑認知中的“具體運算階段”,進行逆向思維——比如加減互換的逆向思維打基礎的。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加減法練習的方式

加減法練習,要以體驗為基礎,可以在生活、遊戲和任務(做題)中去完成。推薦幾個常見的遊戲:

1、手指遊戲

有不少家長,看到孩子用手指算題,就會阻止甚至是指責,這其實是不對的。

手指,是孩子的天然計算器。孩子帶在身邊,遇到運算困難的時候,能夠想到這個工具,拿出來使用,這本身就是一種解決問題能力的體現,需要點贊。同時,數手指頭,就是數量關係建立的過程,當孩子數到一定程度時,自然就明白了計算的意義。

因此,我們要鼓勵孩子多用自己的手指,幫他們建立數學信心。

我解決兒子運算問題時,常用的幾個小遊戲:

  • 湊十法:

有一首關於10的分合練習的兒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我們可以結合兒歌和孩子進行手指互動。比如說一九一九好朋友時,就一人出1,一人出9。很親密的挨在一起,湊成10。

要注意的是,出手指時候,要滿5再換手。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可以在孩子大腦中形成湊十的手型圖,而且對於10以下的數字的分合記憶也很有幫助。

"

還有一個月,又有一批孩子要進入小學了,不少爸爸媽媽開始了給寶貝的入學預熱和衝刺準備。

前幾天,龍龍媽媽吐槽,自己一個不大不小的煩惱:幼小銜接都上完了,但到現在數學加減法還總是出錯,2+5=7,2+6竟然還等於7,可是3+6又能等於9了……她帶著孩子一遍遍的練習,但正確率還是像過山車一樣,真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作為過來人,我很理解龍龍媽媽這樣的家長的焦慮,畢竟紮實的幼小銜接基礎,可以為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建立信心有很大幫助的。但是,在上學前這樣帶著孩子刷題,會讓孩子產生機械化學習的狀態,產生對上小學的抗拒或者是厭倦。所以,確實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學齡前孩子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2-7歲的孩子處於認知的前運算階段,對知識和概念的學習需要通過感知去確認。

一年級的孩子大概在6-7歲,正處於這個階段。他們學習數學和算式時,並不像我們一樣,明白它是代碼和符號,並明白各自對應的含義,然後把數字套入到算式中,得出答案。

在學齡前孩子眼中,一個實物蘋果,一個手指頭,一個小圓點,都是客觀存在的客體,再來一個時候,代表著豐富,豐富的程度,需要具體的事件檢驗一下,數一數1個、2個,這時候他們無法直接理解“1+1=2”。

想要明白“1+1=2”,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在生活體驗和遊戲中進行練習,見識一下不同類型的“1+1=2”,然後從中吸取規律,去掉物體本身含義,1個蘋果+1個蘋果是2個蘋果,轉化為,所有的1個加1個更有利於孩子計算能力的提升。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能力準備

加減法,是運算的能力,想讓這個能力發展的好,首先要具備“數感”和“數的意義”

  • 數感:大和小、多和少、高和矮、長和短,通過目測就能進行對比,一組同樣的物品,能夠進行排序。比如按照鉛筆從長到短排序等等。
  • 數的意義:

一是要明數與量的關係。記得去年兒子剛上幼小銜接時,數學運算能力也更不上。當是我和他做了一個遊戲:

我:數一數這有幾個?

多多:1.2.3.4.5,5個!非常好,那這個呢?1.2.3.4.5.6,5個!

我:……

這個反饋讓我意識到:兒子會點數,但並沒有理解數與量的對應關係,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很好的搞定更高層級——運算了。如果硬性加入加減法,是有悖於孩子認知發展的,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打擊孩子自信與學習積極性。

  • 1個蘋果+1個梨=?,2個水果。當孩子能明白這個時,才能抽象出運算的意義。

是否具備如何判定呢?

就按照上面的方向,和孩子進行生活中的遊戲,如果孩子能比較順利和準確的完成,就可以了。(一年級前的孩子,也是同理哦,不一定到一年級才往後學。)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知識準備

純算式的加減法,是屬於抽象的具體運算了,一年級孩子直接接觸超越了他的認知水平。那些刷題能力提升的,更多的是靠記憶儲存,這類孩子未來的應用能力會比較欠缺。那麼知識上該準備什麼呢?

  • 分合式:

5可以分成1和4,很多孩子都會背,但我們要注意把這個與實物形成鏈接。拿出平常的東西,讓孩子數一數,不斷的去感知,形成應用與知識的鏈接。

  • 符號的意義:

➕、➖、=的意義,可以把符號畫出來,然後讓孩子用物體表示數字,進行等式。過程中也是數數。然後逐漸替換成數字。注意+和-號,既要在左邊,也要在右邊,分別去體會。這是對孩子進入皮亞傑認知中的“具體運算階段”,進行逆向思維——比如加減互換的逆向思維打基礎的。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加減法練習的方式

加減法練習,要以體驗為基礎,可以在生活、遊戲和任務(做題)中去完成。推薦幾個常見的遊戲:

1、手指遊戲

有不少家長,看到孩子用手指算題,就會阻止甚至是指責,這其實是不對的。

手指,是孩子的天然計算器。孩子帶在身邊,遇到運算困難的時候,能夠想到這個工具,拿出來使用,這本身就是一種解決問題能力的體現,需要點贊。同時,數手指頭,就是數量關係建立的過程,當孩子數到一定程度時,自然就明白了計算的意義。

因此,我們要鼓勵孩子多用自己的手指,幫他們建立數學信心。

我解決兒子運算問題時,常用的幾個小遊戲:

  • 湊十法:

有一首關於10的分合練習的兒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我們可以結合兒歌和孩子進行手指互動。比如說一九一九好朋友時,就一人出1,一人出9。很親密的挨在一起,湊成10。

要注意的是,出手指時候,要滿5再換手。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可以在孩子大腦中形成湊十的手型圖,而且對於10以下的數字的分合記憶也很有幫助。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 猜拳:

其實就是我們的行酒令,拳頭代表0,手掌代表5,倒數321兩人一起說你們的總數,0、5、10、15、20的哪一個。對和錯的獎懲可以提前 約定,得貼紙、畫星星或者其他的都可以。

這個主要練習5、10、15、20的等差運算,這是等差運算的基礎。相對簡單,對於孩子學會連加和未來乘法都是很好的奠基。

  • 想象中的腳丫子:

這個是我和兒子開玩笑時的偶然所得,後來研究了原理,發現它竟然是實物計算向抽象計算的很好過度,類似於珠心算開始時孩子腦子中的算盤。

兒子:媽媽如果考試,我可以用手麼?

我:可以呀。

兒子:那要是超過10怎麼辦?

我:我小時候是用的腳……

兒子:怎麼用?

我:想象一下它也會像手一樣靈活,代替媽媽的手,和你的小手一起計算。

記得當是,兒子笑得前仰後合,然後伸出小腳開始練習數數。後來,他開始嘗試把手指也放在腦子裡用(湊十法的基礎給了很大幫助),結合其他的幾種遊戲,輕鬆實現了不用手指幫助的“運算自由”。

"

還有一個月,又有一批孩子要進入小學了,不少爸爸媽媽開始了給寶貝的入學預熱和衝刺準備。

前幾天,龍龍媽媽吐槽,自己一個不大不小的煩惱:幼小銜接都上完了,但到現在數學加減法還總是出錯,2+5=7,2+6竟然還等於7,可是3+6又能等於9了……她帶著孩子一遍遍的練習,但正確率還是像過山車一樣,真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作為過來人,我很理解龍龍媽媽這樣的家長的焦慮,畢竟紮實的幼小銜接基礎,可以為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建立信心有很大幫助的。但是,在上學前這樣帶著孩子刷題,會讓孩子產生機械化學習的狀態,產生對上小學的抗拒或者是厭倦。所以,確實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學齡前孩子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2-7歲的孩子處於認知的前運算階段,對知識和概念的學習需要通過感知去確認。

一年級的孩子大概在6-7歲,正處於這個階段。他們學習數學和算式時,並不像我們一樣,明白它是代碼和符號,並明白各自對應的含義,然後把數字套入到算式中,得出答案。

在學齡前孩子眼中,一個實物蘋果,一個手指頭,一個小圓點,都是客觀存在的客體,再來一個時候,代表著豐富,豐富的程度,需要具體的事件檢驗一下,數一數1個、2個,這時候他們無法直接理解“1+1=2”。

想要明白“1+1=2”,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在生活體驗和遊戲中進行練習,見識一下不同類型的“1+1=2”,然後從中吸取規律,去掉物體本身含義,1個蘋果+1個蘋果是2個蘋果,轉化為,所有的1個加1個更有利於孩子計算能力的提升。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能力準備

加減法,是運算的能力,想讓這個能力發展的好,首先要具備“數感”和“數的意義”

  • 數感:大和小、多和少、高和矮、長和短,通過目測就能進行對比,一組同樣的物品,能夠進行排序。比如按照鉛筆從長到短排序等等。
  • 數的意義:

一是要明數與量的關係。記得去年兒子剛上幼小銜接時,數學運算能力也更不上。當是我和他做了一個遊戲:

我:數一數這有幾個?

多多:1.2.3.4.5,5個!非常好,那這個呢?1.2.3.4.5.6,5個!

我:……

這個反饋讓我意識到:兒子會點數,但並沒有理解數與量的對應關係,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很好的搞定更高層級——運算了。如果硬性加入加減法,是有悖於孩子認知發展的,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打擊孩子自信與學習積極性。

  • 1個蘋果+1個梨=?,2個水果。當孩子能明白這個時,才能抽象出運算的意義。

是否具備如何判定呢?

就按照上面的方向,和孩子進行生活中的遊戲,如果孩子能比較順利和準確的完成,就可以了。(一年級前的孩子,也是同理哦,不一定到一年級才往後學。)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知識準備

純算式的加減法,是屬於抽象的具體運算了,一年級孩子直接接觸超越了他的認知水平。那些刷題能力提升的,更多的是靠記憶儲存,這類孩子未來的應用能力會比較欠缺。那麼知識上該準備什麼呢?

  • 分合式:

5可以分成1和4,很多孩子都會背,但我們要注意把這個與實物形成鏈接。拿出平常的東西,讓孩子數一數,不斷的去感知,形成應用與知識的鏈接。

  • 符號的意義:

➕、➖、=的意義,可以把符號畫出來,然後讓孩子用物體表示數字,進行等式。過程中也是數數。然後逐漸替換成數字。注意+和-號,既要在左邊,也要在右邊,分別去體會。這是對孩子進入皮亞傑認知中的“具體運算階段”,進行逆向思維——比如加減互換的逆向思維打基礎的。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加減法練習的方式

加減法練習,要以體驗為基礎,可以在生活、遊戲和任務(做題)中去完成。推薦幾個常見的遊戲:

1、手指遊戲

有不少家長,看到孩子用手指算題,就會阻止甚至是指責,這其實是不對的。

手指,是孩子的天然計算器。孩子帶在身邊,遇到運算困難的時候,能夠想到這個工具,拿出來使用,這本身就是一種解決問題能力的體現,需要點贊。同時,數手指頭,就是數量關係建立的過程,當孩子數到一定程度時,自然就明白了計算的意義。

因此,我們要鼓勵孩子多用自己的手指,幫他們建立數學信心。

我解決兒子運算問題時,常用的幾個小遊戲:

  • 湊十法:

有一首關於10的分合練習的兒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我們可以結合兒歌和孩子進行手指互動。比如說一九一九好朋友時,就一人出1,一人出9。很親密的挨在一起,湊成10。

要注意的是,出手指時候,要滿5再換手。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可以在孩子大腦中形成湊十的手型圖,而且對於10以下的數字的分合記憶也很有幫助。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 猜拳:

其實就是我們的行酒令,拳頭代表0,手掌代表5,倒數321兩人一起說你們的總數,0、5、10、15、20的哪一個。對和錯的獎懲可以提前 約定,得貼紙、畫星星或者其他的都可以。

這個主要練習5、10、15、20的等差運算,這是等差運算的基礎。相對簡單,對於孩子學會連加和未來乘法都是很好的奠基。

  • 想象中的腳丫子:

這個是我和兒子開玩笑時的偶然所得,後來研究了原理,發現它竟然是實物計算向抽象計算的很好過度,類似於珠心算開始時孩子腦子中的算盤。

兒子:媽媽如果考試,我可以用手麼?

我:可以呀。

兒子:那要是超過10怎麼辦?

我:我小時候是用的腳……

兒子:怎麼用?

我:想象一下它也會像手一樣靈活,代替媽媽的手,和你的小手一起計算。

記得當是,兒子笑得前仰後合,然後伸出小腳開始練習數數。後來,他開始嘗試把手指也放在腦子裡用(湊十法的基礎給了很大幫助),結合其他的幾種遊戲,輕鬆實現了不用手指幫助的“運算自由”。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2、棋牌輔助:

打牌,或許在家長眼裡,又是個不務正業的事吧。其實,它也是實現運算自由的有力工具呢。

最有效的是“21點”,這也是不少孩子喜歡的。

遊戲規則是:1-10代表各自的數字,JQK代表10(不要王)。大家輪流起牌,然後計算手中牌的總數,誰的牌總數距離21最近又沒有大過21算贏。

這個遊戲,練習的是連加。因為有一定的刺激性,會促進孩子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讓大腦更活躍。這種大腦高活躍度下的練習,效果更好。

"

還有一個月,又有一批孩子要進入小學了,不少爸爸媽媽開始了給寶貝的入學預熱和衝刺準備。

前幾天,龍龍媽媽吐槽,自己一個不大不小的煩惱:幼小銜接都上完了,但到現在數學加減法還總是出錯,2+5=7,2+6竟然還等於7,可是3+6又能等於9了……她帶著孩子一遍遍的練習,但正確率還是像過山車一樣,真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作為過來人,我很理解龍龍媽媽這樣的家長的焦慮,畢竟紮實的幼小銜接基礎,可以為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建立信心有很大幫助的。但是,在上學前這樣帶著孩子刷題,會讓孩子產生機械化學習的狀態,產生對上小學的抗拒或者是厭倦。所以,確實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學齡前孩子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2-7歲的孩子處於認知的前運算階段,對知識和概念的學習需要通過感知去確認。

一年級的孩子大概在6-7歲,正處於這個階段。他們學習數學和算式時,並不像我們一樣,明白它是代碼和符號,並明白各自對應的含義,然後把數字套入到算式中,得出答案。

在學齡前孩子眼中,一個實物蘋果,一個手指頭,一個小圓點,都是客觀存在的客體,再來一個時候,代表著豐富,豐富的程度,需要具體的事件檢驗一下,數一數1個、2個,這時候他們無法直接理解“1+1=2”。

想要明白“1+1=2”,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在生活體驗和遊戲中進行練習,見識一下不同類型的“1+1=2”,然後從中吸取規律,去掉物體本身含義,1個蘋果+1個蘋果是2個蘋果,轉化為,所有的1個加1個更有利於孩子計算能力的提升。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能力準備

加減法,是運算的能力,想讓這個能力發展的好,首先要具備“數感”和“數的意義”

  • 數感:大和小、多和少、高和矮、長和短,通過目測就能進行對比,一組同樣的物品,能夠進行排序。比如按照鉛筆從長到短排序等等。
  • 數的意義:

一是要明數與量的關係。記得去年兒子剛上幼小銜接時,數學運算能力也更不上。當是我和他做了一個遊戲:

我:數一數這有幾個?

多多:1.2.3.4.5,5個!非常好,那這個呢?1.2.3.4.5.6,5個!

我:……

這個反饋讓我意識到:兒子會點數,但並沒有理解數與量的對應關係,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很好的搞定更高層級——運算了。如果硬性加入加減法,是有悖於孩子認知發展的,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打擊孩子自信與學習積極性。

  • 1個蘋果+1個梨=?,2個水果。當孩子能明白這個時,才能抽象出運算的意義。

是否具備如何判定呢?

就按照上面的方向,和孩子進行生活中的遊戲,如果孩子能比較順利和準確的完成,就可以了。(一年級前的孩子,也是同理哦,不一定到一年級才往後學。)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知識準備

純算式的加減法,是屬於抽象的具體運算了,一年級孩子直接接觸超越了他的認知水平。那些刷題能力提升的,更多的是靠記憶儲存,這類孩子未來的應用能力會比較欠缺。那麼知識上該準備什麼呢?

  • 分合式:

5可以分成1和4,很多孩子都會背,但我們要注意把這個與實物形成鏈接。拿出平常的東西,讓孩子數一數,不斷的去感知,形成應用與知識的鏈接。

  • 符號的意義:

➕、➖、=的意義,可以把符號畫出來,然後讓孩子用物體表示數字,進行等式。過程中也是數數。然後逐漸替換成數字。注意+和-號,既要在左邊,也要在右邊,分別去體會。這是對孩子進入皮亞傑認知中的“具體運算階段”,進行逆向思維——比如加減互換的逆向思維打基礎的。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加減法練習的方式

加減法練習,要以體驗為基礎,可以在生活、遊戲和任務(做題)中去完成。推薦幾個常見的遊戲:

1、手指遊戲

有不少家長,看到孩子用手指算題,就會阻止甚至是指責,這其實是不對的。

手指,是孩子的天然計算器。孩子帶在身邊,遇到運算困難的時候,能夠想到這個工具,拿出來使用,這本身就是一種解決問題能力的體現,需要點贊。同時,數手指頭,就是數量關係建立的過程,當孩子數到一定程度時,自然就明白了計算的意義。

因此,我們要鼓勵孩子多用自己的手指,幫他們建立數學信心。

我解決兒子運算問題時,常用的幾個小遊戲:

  • 湊十法:

有一首關於10的分合練習的兒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我們可以結合兒歌和孩子進行手指互動。比如說一九一九好朋友時,就一人出1,一人出9。很親密的挨在一起,湊成10。

要注意的是,出手指時候,要滿5再換手。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可以在孩子大腦中形成湊十的手型圖,而且對於10以下的數字的分合記憶也很有幫助。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 猜拳:

其實就是我們的行酒令,拳頭代表0,手掌代表5,倒數321兩人一起說你們的總數,0、5、10、15、20的哪一個。對和錯的獎懲可以提前 約定,得貼紙、畫星星或者其他的都可以。

這個主要練習5、10、15、20的等差運算,這是等差運算的基礎。相對簡單,對於孩子學會連加和未來乘法都是很好的奠基。

  • 想象中的腳丫子:

這個是我和兒子開玩笑時的偶然所得,後來研究了原理,發現它竟然是實物計算向抽象計算的很好過度,類似於珠心算開始時孩子腦子中的算盤。

兒子:媽媽如果考試,我可以用手麼?

我:可以呀。

兒子:那要是超過10怎麼辦?

我:我小時候是用的腳……

兒子:怎麼用?

我:想象一下它也會像手一樣靈活,代替媽媽的手,和你的小手一起計算。

記得當是,兒子笑得前仰後合,然後伸出小腳開始練習數數。後來,他開始嘗試把手指也放在腦子裡用(湊十法的基礎給了很大幫助),結合其他的幾種遊戲,輕鬆實現了不用手指幫助的“運算自由”。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2、棋牌輔助:

打牌,或許在家長眼裡,又是個不務正業的事吧。其實,它也是實現運算自由的有力工具呢。

最有效的是“21點”,這也是不少孩子喜歡的。

遊戲規則是:1-10代表各自的數字,JQK代表10(不要王)。大家輪流起牌,然後計算手中牌的總數,誰的牌總數距離21最近又沒有大過21算贏。

這個遊戲,練習的是連加。因為有一定的刺激性,會促進孩子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讓大腦更活躍。這種大腦高活躍度下的練習,效果更好。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3、生活打底:

“學以致用”,是讓孩子有價值感,激發孩子內在動力去學習的關鍵。生活中,我們要多讓孩子接觸計算的內容,增加鍛鍊機會的同時,提升孩子的自信。

比如:買菜時算算找零,家裡擺餐具時算算有多少差多少,給大家分享時算算每人幾個更平均,收拾玩具時算算自己有多少種類多少量等等。

"

還有一個月,又有一批孩子要進入小學了,不少爸爸媽媽開始了給寶貝的入學預熱和衝刺準備。

前幾天,龍龍媽媽吐槽,自己一個不大不小的煩惱:幼小銜接都上完了,但到現在數學加減法還總是出錯,2+5=7,2+6竟然還等於7,可是3+6又能等於9了……她帶著孩子一遍遍的練習,但正確率還是像過山車一樣,真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作為過來人,我很理解龍龍媽媽這樣的家長的焦慮,畢竟紮實的幼小銜接基礎,可以為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建立信心有很大幫助的。但是,在上學前這樣帶著孩子刷題,會讓孩子產生機械化學習的狀態,產生對上小學的抗拒或者是厭倦。所以,確實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學齡前孩子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2-7歲的孩子處於認知的前運算階段,對知識和概念的學習需要通過感知去確認。

一年級的孩子大概在6-7歲,正處於這個階段。他們學習數學和算式時,並不像我們一樣,明白它是代碼和符號,並明白各自對應的含義,然後把數字套入到算式中,得出答案。

在學齡前孩子眼中,一個實物蘋果,一個手指頭,一個小圓點,都是客觀存在的客體,再來一個時候,代表著豐富,豐富的程度,需要具體的事件檢驗一下,數一數1個、2個,這時候他們無法直接理解“1+1=2”。

想要明白“1+1=2”,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在生活體驗和遊戲中進行練習,見識一下不同類型的“1+1=2”,然後從中吸取規律,去掉物體本身含義,1個蘋果+1個蘋果是2個蘋果,轉化為,所有的1個加1個更有利於孩子計算能力的提升。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能力準備

加減法,是運算的能力,想讓這個能力發展的好,首先要具備“數感”和“數的意義”

  • 數感:大和小、多和少、高和矮、長和短,通過目測就能進行對比,一組同樣的物品,能夠進行排序。比如按照鉛筆從長到短排序等等。
  • 數的意義:

一是要明數與量的關係。記得去年兒子剛上幼小銜接時,數學運算能力也更不上。當是我和他做了一個遊戲:

我:數一數這有幾個?

多多:1.2.3.4.5,5個!非常好,那這個呢?1.2.3.4.5.6,5個!

我:……

這個反饋讓我意識到:兒子會點數,但並沒有理解數與量的對應關係,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很好的搞定更高層級——運算了。如果硬性加入加減法,是有悖於孩子認知發展的,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打擊孩子自信與學習積極性。

  • 1個蘋果+1個梨=?,2個水果。當孩子能明白這個時,才能抽象出運算的意義。

是否具備如何判定呢?

就按照上面的方向,和孩子進行生活中的遊戲,如果孩子能比較順利和準確的完成,就可以了。(一年級前的孩子,也是同理哦,不一定到一年級才往後學。)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知識準備

純算式的加減法,是屬於抽象的具體運算了,一年級孩子直接接觸超越了他的認知水平。那些刷題能力提升的,更多的是靠記憶儲存,這類孩子未來的應用能力會比較欠缺。那麼知識上該準備什麼呢?

  • 分合式:

5可以分成1和4,很多孩子都會背,但我們要注意把這個與實物形成鏈接。拿出平常的東西,讓孩子數一數,不斷的去感知,形成應用與知識的鏈接。

  • 符號的意義:

➕、➖、=的意義,可以把符號畫出來,然後讓孩子用物體表示數字,進行等式。過程中也是數數。然後逐漸替換成數字。注意+和-號,既要在左邊,也要在右邊,分別去體會。這是對孩子進入皮亞傑認知中的“具體運算階段”,進行逆向思維——比如加減互換的逆向思維打基礎的。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加減法練習的方式

加減法練習,要以體驗為基礎,可以在生活、遊戲和任務(做題)中去完成。推薦幾個常見的遊戲:

1、手指遊戲

有不少家長,看到孩子用手指算題,就會阻止甚至是指責,這其實是不對的。

手指,是孩子的天然計算器。孩子帶在身邊,遇到運算困難的時候,能夠想到這個工具,拿出來使用,這本身就是一種解決問題能力的體現,需要點贊。同時,數手指頭,就是數量關係建立的過程,當孩子數到一定程度時,自然就明白了計算的意義。

因此,我們要鼓勵孩子多用自己的手指,幫他們建立數學信心。

我解決兒子運算問題時,常用的幾個小遊戲:

  • 湊十法:

有一首關於10的分合練習的兒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我們可以結合兒歌和孩子進行手指互動。比如說一九一九好朋友時,就一人出1,一人出9。很親密的挨在一起,湊成10。

要注意的是,出手指時候,要滿5再換手。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可以在孩子大腦中形成湊十的手型圖,而且對於10以下的數字的分合記憶也很有幫助。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 猜拳:

其實就是我們的行酒令,拳頭代表0,手掌代表5,倒數321兩人一起說你們的總數,0、5、10、15、20的哪一個。對和錯的獎懲可以提前 約定,得貼紙、畫星星或者其他的都可以。

這個主要練習5、10、15、20的等差運算,這是等差運算的基礎。相對簡單,對於孩子學會連加和未來乘法都是很好的奠基。

  • 想象中的腳丫子:

這個是我和兒子開玩笑時的偶然所得,後來研究了原理,發現它竟然是實物計算向抽象計算的很好過度,類似於珠心算開始時孩子腦子中的算盤。

兒子:媽媽如果考試,我可以用手麼?

我:可以呀。

兒子:那要是超過10怎麼辦?

我:我小時候是用的腳……

兒子:怎麼用?

我:想象一下它也會像手一樣靈活,代替媽媽的手,和你的小手一起計算。

記得當是,兒子笑得前仰後合,然後伸出小腳開始練習數數。後來,他開始嘗試把手指也放在腦子裡用(湊十法的基礎給了很大幫助),結合其他的幾種遊戲,輕鬆實現了不用手指幫助的“運算自由”。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2、棋牌輔助:

打牌,或許在家長眼裡,又是個不務正業的事吧。其實,它也是實現運算自由的有力工具呢。

最有效的是“21點”,這也是不少孩子喜歡的。

遊戲規則是:1-10代表各自的數字,JQK代表10(不要王)。大家輪流起牌,然後計算手中牌的總數,誰的牌總數距離21最近又沒有大過21算贏。

這個遊戲,練習的是連加。因為有一定的刺激性,會促進孩子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讓大腦更活躍。這種大腦高活躍度下的練習,效果更好。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3、生活打底:

“學以致用”,是讓孩子有價值感,激發孩子內在動力去學習的關鍵。生活中,我們要多讓孩子接觸計算的內容,增加鍛鍊機會的同時,提升孩子的自信。

比如:買菜時算算找零,家裡擺餐具時算算有多少差多少,給大家分享時算算每人幾個更平均,收拾玩具時算算自己有多少種類多少量等等。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遊戲中學習,讓孩子覺得一切如此簡單

我帶著“學渣”兒子用了半年的時間,通過數手、數腳的遊戲,從5以內數量不會對應的小學渣,成功逆襲計算小達人——不僅能心算20以內加減法,還自己主動要求學習了豎式計算100以內加減法(從姐姐那裡求來的口算題卡),而這一切是他5歲到5歲半的變化。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無限的潛力,而遊戲和信任,是最好的助力器,帶著孩子動起來吧,相信你的孩子也能在歡樂中成為口算小達人。

我是甜嫻,一個有兒有女的二胎老媽。

在追尋陽光育兒路上,願與你攜手嫻聊,共同成長。

喜歡就關注我@嫻聊成長,更多幹貨持續更新。

"

還有一個月,又有一批孩子要進入小學了,不少爸爸媽媽開始了給寶貝的入學預熱和衝刺準備。

前幾天,龍龍媽媽吐槽,自己一個不大不小的煩惱:幼小銜接都上完了,但到現在數學加減法還總是出錯,2+5=7,2+6竟然還等於7,可是3+6又能等於9了……她帶著孩子一遍遍的練習,但正確率還是像過山車一樣,真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作為過來人,我很理解龍龍媽媽這樣的家長的焦慮,畢竟紮實的幼小銜接基礎,可以為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建立信心有很大幫助的。但是,在上學前這樣帶著孩子刷題,會讓孩子產生機械化學習的狀態,產生對上小學的抗拒或者是厭倦。所以,確實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學齡前孩子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2-7歲的孩子處於認知的前運算階段,對知識和概念的學習需要通過感知去確認。

一年級的孩子大概在6-7歲,正處於這個階段。他們學習數學和算式時,並不像我們一樣,明白它是代碼和符號,並明白各自對應的含義,然後把數字套入到算式中,得出答案。

在學齡前孩子眼中,一個實物蘋果,一個手指頭,一個小圓點,都是客觀存在的客體,再來一個時候,代表著豐富,豐富的程度,需要具體的事件檢驗一下,數一數1個、2個,這時候他們無法直接理解“1+1=2”。

想要明白“1+1=2”,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在生活體驗和遊戲中進行練習,見識一下不同類型的“1+1=2”,然後從中吸取規律,去掉物體本身含義,1個蘋果+1個蘋果是2個蘋果,轉化為,所有的1個加1個更有利於孩子計算能力的提升。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能力準備

加減法,是運算的能力,想讓這個能力發展的好,首先要具備“數感”和“數的意義”

  • 數感:大和小、多和少、高和矮、長和短,通過目測就能進行對比,一組同樣的物品,能夠進行排序。比如按照鉛筆從長到短排序等等。
  • 數的意義:

一是要明數與量的關係。記得去年兒子剛上幼小銜接時,數學運算能力也更不上。當是我和他做了一個遊戲:

我:數一數這有幾個?

多多:1.2.3.4.5,5個!非常好,那這個呢?1.2.3.4.5.6,5個!

我:……

這個反饋讓我意識到:兒子會點數,但並沒有理解數與量的對應關係,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很好的搞定更高層級——運算了。如果硬性加入加減法,是有悖於孩子認知發展的,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打擊孩子自信與學習積極性。

  • 1個蘋果+1個梨=?,2個水果。當孩子能明白這個時,才能抽象出運算的意義。

是否具備如何判定呢?

就按照上面的方向,和孩子進行生活中的遊戲,如果孩子能比較順利和準確的完成,就可以了。(一年級前的孩子,也是同理哦,不一定到一年級才往後學。)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練習加減法前的知識準備

純算式的加減法,是屬於抽象的具體運算了,一年級孩子直接接觸超越了他的認知水平。那些刷題能力提升的,更多的是靠記憶儲存,這類孩子未來的應用能力會比較欠缺。那麼知識上該準備什麼呢?

  • 分合式:

5可以分成1和4,很多孩子都會背,但我們要注意把這個與實物形成鏈接。拿出平常的東西,讓孩子數一數,不斷的去感知,形成應用與知識的鏈接。

  • 符號的意義:

➕、➖、=的意義,可以把符號畫出來,然後讓孩子用物體表示數字,進行等式。過程中也是數數。然後逐漸替換成數字。注意+和-號,既要在左邊,也要在右邊,分別去體會。這是對孩子進入皮亞傑認知中的“具體運算階段”,進行逆向思維——比如加減互換的逆向思維打基礎的。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加減法練習的方式

加減法練習,要以體驗為基礎,可以在生活、遊戲和任務(做題)中去完成。推薦幾個常見的遊戲:

1、手指遊戲

有不少家長,看到孩子用手指算題,就會阻止甚至是指責,這其實是不對的。

手指,是孩子的天然計算器。孩子帶在身邊,遇到運算困難的時候,能夠想到這個工具,拿出來使用,這本身就是一種解決問題能力的體現,需要點贊。同時,數手指頭,就是數量關係建立的過程,當孩子數到一定程度時,自然就明白了計算的意義。

因此,我們要鼓勵孩子多用自己的手指,幫他們建立數學信心。

我解決兒子運算問題時,常用的幾個小遊戲:

  • 湊十法:

有一首關於10的分合練習的兒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我們可以結合兒歌和孩子進行手指互動。比如說一九一九好朋友時,就一人出1,一人出9。很親密的挨在一起,湊成10。

要注意的是,出手指時候,要滿5再換手。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可以在孩子大腦中形成湊十的手型圖,而且對於10以下的數字的分合記憶也很有幫助。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 猜拳:

其實就是我們的行酒令,拳頭代表0,手掌代表5,倒數321兩人一起說你們的總數,0、5、10、15、20的哪一個。對和錯的獎懲可以提前 約定,得貼紙、畫星星或者其他的都可以。

這個主要練習5、10、15、20的等差運算,這是等差運算的基礎。相對簡單,對於孩子學會連加和未來乘法都是很好的奠基。

  • 想象中的腳丫子:

這個是我和兒子開玩笑時的偶然所得,後來研究了原理,發現它竟然是實物計算向抽象計算的很好過度,類似於珠心算開始時孩子腦子中的算盤。

兒子:媽媽如果考試,我可以用手麼?

我:可以呀。

兒子:那要是超過10怎麼辦?

我:我小時候是用的腳……

兒子:怎麼用?

我:想象一下它也會像手一樣靈活,代替媽媽的手,和你的小手一起計算。

記得當是,兒子笑得前仰後合,然後伸出小腳開始練習數數。後來,他開始嘗試把手指也放在腦子裡用(湊十法的基礎給了很大幫助),結合其他的幾種遊戲,輕鬆實現了不用手指幫助的“運算自由”。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2、棋牌輔助:

打牌,或許在家長眼裡,又是個不務正業的事吧。其實,它也是實現運算自由的有力工具呢。

最有效的是“21點”,這也是不少孩子喜歡的。

遊戲規則是:1-10代表各自的數字,JQK代表10(不要王)。大家輪流起牌,然後計算手中牌的總數,誰的牌總數距離21最近又沒有大過21算贏。

這個遊戲,練習的是連加。因為有一定的刺激性,會促進孩子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讓大腦更活躍。這種大腦高活躍度下的練習,效果更好。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3、生活打底:

“學以致用”,是讓孩子有價值感,激發孩子內在動力去學習的關鍵。生活中,我們要多讓孩子接觸計算的內容,增加鍛鍊機會的同時,提升孩子的自信。

比如:買菜時算算找零,家裡擺餐具時算算有多少差多少,給大家分享時算算每人幾個更平均,收拾玩具時算算自己有多少種類多少量等等。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遊戲中學習,讓孩子覺得一切如此簡單

我帶著“學渣”兒子用了半年的時間,通過數手、數腳的遊戲,從5以內數量不會對應的小學渣,成功逆襲計算小達人——不僅能心算20以內加減法,還自己主動要求學習了豎式計算100以內加減法(從姐姐那裡求來的口算題卡),而這一切是他5歲到5歲半的變化。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無限的潛力,而遊戲和信任,是最好的助力器,帶著孩子動起來吧,相信你的孩子也能在歡樂中成為口算小達人。

我是甜嫻,一個有兒有女的二胎老媽。

在追尋陽光育兒路上,願與你攜手嫻聊,共同成長。

喜歡就關注我@嫻聊成長,更多幹貨持續更新。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