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

下面這張圖片曾經刷爆朋友圈,叫做“一張圖看懂陪伴和陪著”。

"

下面這張圖片曾經刷爆朋友圈,叫做“一張圖看懂陪伴和陪著”。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圖片中,一位爸爸抱著自己的小女兒,並親切地與兩個孩子交談著什麼。

而就在他們旁邊,另一位媽媽和小小年紀的兒子各自低頭玩著手機,互不關注,表情動作都神相似。

在這張圖片持續刷屏的時候,大家都感慨:

別再說自己陪伴孩子了,你充其量就是“陪著”。

不少家長也轉發了朋友圈,檢討自己在對於孩子的陪伴上有所缺失。

然而,內疚過後呢?

爸爸們的“父愛如山”還是雷打不動,媽媽們也沒能從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中找到出口。

"

下面這張圖片曾經刷爆朋友圈,叫做“一張圖看懂陪伴和陪著”。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圖片中,一位爸爸抱著自己的小女兒,並親切地與兩個孩子交談著什麼。

而就在他們旁邊,另一位媽媽和小小年紀的兒子各自低頭玩著手機,互不關注,表情動作都神相似。

在這張圖片持續刷屏的時候,大家都感慨:

別再說自己陪伴孩子了,你充其量就是“陪著”。

不少家長也轉發了朋友圈,檢討自己在對於孩子的陪伴上有所缺失。

然而,內疚過後呢?

爸爸們的“父愛如山”還是雷打不動,媽媽們也沒能從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中找到出口。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來自育學園公眾號的用戶留言)

對於陪伴孩子,這兩位媽媽的苦惱,可能是很多家長的心聲。

是啊,我們都知道應該高質量陪伴,

我們都知道,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我們都知道,不能把孩子扔給電視;不能一邊嘴上應付孩子,一邊刷著手機不放;不能只是花錢買玩具,還得花心思和孩子一起玩……

可是道理聽了無數次,卻依舊不知道,陪伴,除了在孩子身邊,我們還能做什麼?

"

下面這張圖片曾經刷爆朋友圈,叫做“一張圖看懂陪伴和陪著”。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圖片中,一位爸爸抱著自己的小女兒,並親切地與兩個孩子交談著什麼。

而就在他們旁邊,另一位媽媽和小小年紀的兒子各自低頭玩著手機,互不關注,表情動作都神相似。

在這張圖片持續刷屏的時候,大家都感慨:

別再說自己陪伴孩子了,你充其量就是“陪著”。

不少家長也轉發了朋友圈,檢討自己在對於孩子的陪伴上有所缺失。

然而,內疚過後呢?

爸爸們的“父愛如山”還是雷打不動,媽媽們也沒能從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中找到出口。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來自育學園公眾號的用戶留言)

對於陪伴孩子,這兩位媽媽的苦惱,可能是很多家長的心聲。

是啊,我們都知道應該高質量陪伴,

我們都知道,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我們都知道,不能把孩子扔給電視;不能一邊嘴上應付孩子,一邊刷著手機不放;不能只是花錢買玩具,還得花心思和孩子一起玩……

可是道理聽了無數次,卻依舊不知道,陪伴,除了在孩子身邊,我們還能做什麼?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中國兒童中心出版的《0-6歲兒童心理髮展與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將兒童發展分為感知覺、注意、記憶、思維、語言、情緒、社會性及個性等幾大主題。

指導家長既要關注孩子各項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應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從來都不是家長單方面地“教”,孩子單方面“接受”,而是由家長和孩子組成的共同體,是長久陪伴中獲得的共同成長。

崔玉濤醫生也經常說,孩子又不是機器,你下指令他就執行,作為家長,一切都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

花時間“教”,不如花心思“陪”

什麼是“尊重孩子”的呢?

曾在育學園診所遇到一位媽媽,急切地詢問,孩子不吃飯怎麼辦?

她隨後詳細描述,1歲多的孩子,平均每餐吃飯時間超過1個小時,中間要換若干次玩具、要放著動畫片,媽媽一會兒扮紅臉,一會兒扮白臉,並且要重複加熱飯菜,以免變涼。“我天天這麼陪他折騰,自己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崔醫生說:

你想讓孩子吃飯,可是你在做什麼?你在說話,你沒在吃飯。

孩子會想,為什麼媽媽可以說話,我卻必須吃飯?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很小的時候就會如此,看到你做什麼,就要學著做,大人吃什麼,他也要嚐嚐。

所以,想讓孩子好好吃飯,你自己先要好好吃飯,你吃飯,他才會想要吃,你吃得香,他更覺得飯菜香。

3歲以內,是行為教育階段。

孩子掌握刷牙、上廁所、穿衣穿鞋等等這些本領,未必需要我們花多少時間去“教”,而是需要我們和孩子一起去做。

能參與和爸爸媽媽一樣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就不再是被動“受教”,而是親密感、參與感和成就感的三重滿足。

這樣有趣的體驗,何嘗不是高質量的陪伴。

成為孩子的“安全島”

一位職場媽媽,每天下班回家,做飯吃飯、陪孩子玩、給孩子洗漱,還要堅持在9點之前講故事哄睡。

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在孩子睡著後,有片刻屬於自己的時間,能洗衣服做家務,能追追劇看看書。

可是最近,她的天使寶寶突然變得很“作”,繪本講五遍也不肯睡,甚至大喊“不要媽媽”。

“不要正好,讓她爸哄,我多看兩集電視劇”——朋友這樣說,孩子情緒突然變化的原因也就明白了。

為了爭取時間追劇,原本繪聲繪色的講故事,變成完成任務、敷衍了事。可孩子的內心何其敏感,你在敷衍她,她怎會不知道。

講五遍繪本的時間也不短了,可是時間消耗了,孩子不滿足,陪伴也沒有質量可言。

"

下面這張圖片曾經刷爆朋友圈,叫做“一張圖看懂陪伴和陪著”。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圖片中,一位爸爸抱著自己的小女兒,並親切地與兩個孩子交談著什麼。

而就在他們旁邊,另一位媽媽和小小年紀的兒子各自低頭玩著手機,互不關注,表情動作都神相似。

在這張圖片持續刷屏的時候,大家都感慨:

別再說自己陪伴孩子了,你充其量就是“陪著”。

不少家長也轉發了朋友圈,檢討自己在對於孩子的陪伴上有所缺失。

然而,內疚過後呢?

爸爸們的“父愛如山”還是雷打不動,媽媽們也沒能從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中找到出口。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來自育學園公眾號的用戶留言)

對於陪伴孩子,這兩位媽媽的苦惱,可能是很多家長的心聲。

是啊,我們都知道應該高質量陪伴,

我們都知道,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我們都知道,不能把孩子扔給電視;不能一邊嘴上應付孩子,一邊刷著手機不放;不能只是花錢買玩具,還得花心思和孩子一起玩……

可是道理聽了無數次,卻依舊不知道,陪伴,除了在孩子身邊,我們還能做什麼?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中國兒童中心出版的《0-6歲兒童心理髮展與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將兒童發展分為感知覺、注意、記憶、思維、語言、情緒、社會性及個性等幾大主題。

指導家長既要關注孩子各項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應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從來都不是家長單方面地“教”,孩子單方面“接受”,而是由家長和孩子組成的共同體,是長久陪伴中獲得的共同成長。

崔玉濤醫生也經常說,孩子又不是機器,你下指令他就執行,作為家長,一切都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

花時間“教”,不如花心思“陪”

什麼是“尊重孩子”的呢?

曾在育學園診所遇到一位媽媽,急切地詢問,孩子不吃飯怎麼辦?

她隨後詳細描述,1歲多的孩子,平均每餐吃飯時間超過1個小時,中間要換若干次玩具、要放著動畫片,媽媽一會兒扮紅臉,一會兒扮白臉,並且要重複加熱飯菜,以免變涼。“我天天這麼陪他折騰,自己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崔醫生說:

你想讓孩子吃飯,可是你在做什麼?你在說話,你沒在吃飯。

孩子會想,為什麼媽媽可以說話,我卻必須吃飯?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很小的時候就會如此,看到你做什麼,就要學著做,大人吃什麼,他也要嚐嚐。

所以,想讓孩子好好吃飯,你自己先要好好吃飯,你吃飯,他才會想要吃,你吃得香,他更覺得飯菜香。

3歲以內,是行為教育階段。

孩子掌握刷牙、上廁所、穿衣穿鞋等等這些本領,未必需要我們花多少時間去“教”,而是需要我們和孩子一起去做。

能參與和爸爸媽媽一樣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就不再是被動“受教”,而是親密感、參與感和成就感的三重滿足。

這樣有趣的體驗,何嘗不是高質量的陪伴。

成為孩子的“安全島”

一位職場媽媽,每天下班回家,做飯吃飯、陪孩子玩、給孩子洗漱,還要堅持在9點之前講故事哄睡。

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在孩子睡著後,有片刻屬於自己的時間,能洗衣服做家務,能追追劇看看書。

可是最近,她的天使寶寶突然變得很“作”,繪本講五遍也不肯睡,甚至大喊“不要媽媽”。

“不要正好,讓她爸哄,我多看兩集電視劇”——朋友這樣說,孩子情緒突然變化的原因也就明白了。

為了爭取時間追劇,原本繪聲繪色的講故事,變成完成任務、敷衍了事。可孩子的內心何其敏感,你在敷衍她,她怎會不知道。

講五遍繪本的時間也不短了,可是時間消耗了,孩子不滿足,陪伴也沒有質量可言。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0-6歲兒童心理髮展與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將孩子對養育者的依戀形容為“探險者”和“安全島”的關係。

孩子是這個世界的“探險者”,家長就是孩子的“安全島”。有了“安全島”,孩子可以自信地探索周圍世界,而短暫離開後,再回到“安全島”補給,準備下一次探險。建立這樣的依戀關係,對孩子社會性發展尤其重要。

崔醫生說: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孩子,爸爸媽媽要上班。

有的家長下班回到家,衝著孩子“寶貝兒,快過來抱抱!”

結果抱著孩子又幾分鐘熱度,“行了,自己玩去吧”,然後自己開始刷手機。

這樣怎麼能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呢?

尤其上班族爸爸媽媽,更要注意在有限的時間裡,高質量地陪伴孩子。

你用心陪孩子做哪怕一件事,玩玩具也好,講故事也好,只要做這件事的時候,心放在孩子身上,這個時間才是有價值的。

為什麼孩子不要你?

經常聽爸爸們說,陪孩子這事不是不想做,而是自己插不上手,因為“孩子不要爸,只要媽”。

一些媽媽也說,不能讓爸爸帶孩子,帶不了幾分鐘準哭!

準哭?爸爸們是怎麼做到的?

一位工科爸爸帶著4歲的兒子來辦公室。

叔叔阿姨們熱情招呼,有的給水果,有的拿玩具。

孩子很快被一套磁力玩具吸引了,站在辦公桌前就擺弄,可是因為磁力的作用,總是不能乖乖“粘”上,一靠近就變形。

孩子還沒怎麼樣,爸爸先急了,“你這樣,這樣”,三下五除二,搭了個小房子,結果孩子一巴掌就給按扁了。

最後,以爸爸發火,兒子哭了一通嚎哭收場。

大家都說“惹哭了吧,你讓孩子自己玩嘛”,爸爸還委屈呢,“他不會,我還不能教他嗎?”

崔醫生說:

“玩”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

陪玩,則最展現家長的智慧。

陪孩子玩,不是按照玩具說明書所謂“正確用法”一步一步教孩子操作,更不是把你的構想強加於孩子。

而是通過細心觀察孩子的表現,跟隨著他的想法,給予適當的幫助,成全孩子自己。

“過度干涉”太普遍了,

  • 看到孩子拿著黑色蠟筆畫小花,忍不住說“有黑色的花嗎?”;
  • 看到他不停地用正方形積木,往圓形洞洞裡按,忍不住說“不是這個,拿那個圓的”;
  • 看到孩子在泳池邊猶豫,不敢下水,忍不住說他“這有什麼可怕的,趕緊的!”

我們嘴上說是在陪孩子,卻常常是在要求孩子符合我們自己。

"

下面這張圖片曾經刷爆朋友圈,叫做“一張圖看懂陪伴和陪著”。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圖片中,一位爸爸抱著自己的小女兒,並親切地與兩個孩子交談著什麼。

而就在他們旁邊,另一位媽媽和小小年紀的兒子各自低頭玩著手機,互不關注,表情動作都神相似。

在這張圖片持續刷屏的時候,大家都感慨:

別再說自己陪伴孩子了,你充其量就是“陪著”。

不少家長也轉發了朋友圈,檢討自己在對於孩子的陪伴上有所缺失。

然而,內疚過後呢?

爸爸們的“父愛如山”還是雷打不動,媽媽們也沒能從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中找到出口。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來自育學園公眾號的用戶留言)

對於陪伴孩子,這兩位媽媽的苦惱,可能是很多家長的心聲。

是啊,我們都知道應該高質量陪伴,

我們都知道,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我們都知道,不能把孩子扔給電視;不能一邊嘴上應付孩子,一邊刷著手機不放;不能只是花錢買玩具,還得花心思和孩子一起玩……

可是道理聽了無數次,卻依舊不知道,陪伴,除了在孩子身邊,我們還能做什麼?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中國兒童中心出版的《0-6歲兒童心理髮展與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將兒童發展分為感知覺、注意、記憶、思維、語言、情緒、社會性及個性等幾大主題。

指導家長既要關注孩子各項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應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從來都不是家長單方面地“教”,孩子單方面“接受”,而是由家長和孩子組成的共同體,是長久陪伴中獲得的共同成長。

崔玉濤醫生也經常說,孩子又不是機器,你下指令他就執行,作為家長,一切都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

花時間“教”,不如花心思“陪”

什麼是“尊重孩子”的呢?

曾在育學園診所遇到一位媽媽,急切地詢問,孩子不吃飯怎麼辦?

她隨後詳細描述,1歲多的孩子,平均每餐吃飯時間超過1個小時,中間要換若干次玩具、要放著動畫片,媽媽一會兒扮紅臉,一會兒扮白臉,並且要重複加熱飯菜,以免變涼。“我天天這麼陪他折騰,自己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崔醫生說:

你想讓孩子吃飯,可是你在做什麼?你在說話,你沒在吃飯。

孩子會想,為什麼媽媽可以說話,我卻必須吃飯?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很小的時候就會如此,看到你做什麼,就要學著做,大人吃什麼,他也要嚐嚐。

所以,想讓孩子好好吃飯,你自己先要好好吃飯,你吃飯,他才會想要吃,你吃得香,他更覺得飯菜香。

3歲以內,是行為教育階段。

孩子掌握刷牙、上廁所、穿衣穿鞋等等這些本領,未必需要我們花多少時間去“教”,而是需要我們和孩子一起去做。

能參與和爸爸媽媽一樣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就不再是被動“受教”,而是親密感、參與感和成就感的三重滿足。

這樣有趣的體驗,何嘗不是高質量的陪伴。

成為孩子的“安全島”

一位職場媽媽,每天下班回家,做飯吃飯、陪孩子玩、給孩子洗漱,還要堅持在9點之前講故事哄睡。

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在孩子睡著後,有片刻屬於自己的時間,能洗衣服做家務,能追追劇看看書。

可是最近,她的天使寶寶突然變得很“作”,繪本講五遍也不肯睡,甚至大喊“不要媽媽”。

“不要正好,讓她爸哄,我多看兩集電視劇”——朋友這樣說,孩子情緒突然變化的原因也就明白了。

為了爭取時間追劇,原本繪聲繪色的講故事,變成完成任務、敷衍了事。可孩子的內心何其敏感,你在敷衍她,她怎會不知道。

講五遍繪本的時間也不短了,可是時間消耗了,孩子不滿足,陪伴也沒有質量可言。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0-6歲兒童心理髮展與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將孩子對養育者的依戀形容為“探險者”和“安全島”的關係。

孩子是這個世界的“探險者”,家長就是孩子的“安全島”。有了“安全島”,孩子可以自信地探索周圍世界,而短暫離開後,再回到“安全島”補給,準備下一次探險。建立這樣的依戀關係,對孩子社會性發展尤其重要。

崔醫生說: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孩子,爸爸媽媽要上班。

有的家長下班回到家,衝著孩子“寶貝兒,快過來抱抱!”

結果抱著孩子又幾分鐘熱度,“行了,自己玩去吧”,然後自己開始刷手機。

這樣怎麼能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呢?

尤其上班族爸爸媽媽,更要注意在有限的時間裡,高質量地陪伴孩子。

你用心陪孩子做哪怕一件事,玩玩具也好,講故事也好,只要做這件事的時候,心放在孩子身上,這個時間才是有價值的。

為什麼孩子不要你?

經常聽爸爸們說,陪孩子這事不是不想做,而是自己插不上手,因為“孩子不要爸,只要媽”。

一些媽媽也說,不能讓爸爸帶孩子,帶不了幾分鐘準哭!

準哭?爸爸們是怎麼做到的?

一位工科爸爸帶著4歲的兒子來辦公室。

叔叔阿姨們熱情招呼,有的給水果,有的拿玩具。

孩子很快被一套磁力玩具吸引了,站在辦公桌前就擺弄,可是因為磁力的作用,總是不能乖乖“粘”上,一靠近就變形。

孩子還沒怎麼樣,爸爸先急了,“你這樣,這樣”,三下五除二,搭了個小房子,結果孩子一巴掌就給按扁了。

最後,以爸爸發火,兒子哭了一通嚎哭收場。

大家都說“惹哭了吧,你讓孩子自己玩嘛”,爸爸還委屈呢,“他不會,我還不能教他嗎?”

崔醫生說:

“玩”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

陪玩,則最展現家長的智慧。

陪孩子玩,不是按照玩具說明書所謂“正確用法”一步一步教孩子操作,更不是把你的構想強加於孩子。

而是通過細心觀察孩子的表現,跟隨著他的想法,給予適當的幫助,成全孩子自己。

“過度干涉”太普遍了,

  • 看到孩子拿著黑色蠟筆畫小花,忍不住說“有黑色的花嗎?”;
  • 看到他不停地用正方形積木,往圓形洞洞裡按,忍不住說“不是這個,拿那個圓的”;
  • 看到孩子在泳池邊猶豫,不敢下水,忍不住說他“這有什麼可怕的,趕緊的!”

我們嘴上說是在陪孩子,卻常常是在要求孩子符合我們自己。

“陪著”不算“陪伴”,你和孩子該怎麼玩?

爸爸對孩子的陪伴,是個更重要的話題,不少親子節目都選擇這個切入點。

外形帥氣的吳尊就讓人印象深刻,想不到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了,而且帶孩子很有一套!

吳尊的微博上經常晒和孩子們在一起的畫面,本身是運動高手的他,還親自教會孩子們游泳。

他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

“游泳老師教不會,爸爸能教會,不是爸爸厲害,而是爸爸可以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簡直不能更同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