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總喜歡跟父母“對著幹”?瞭解原因,對症下藥是關鍵'

不完美媽媽 玩具 兒科醫生鮑秀蘭 2019-09-13
"

相信不少父母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你讓孩子往東他非要往西,你讓他往西他非要往東,每天和你對著幹,會常常把“不”字掛在嘴邊,並且還會發脾氣。隨著年齡增長,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2-4歲這個階段,這種現象可能會讓你面臨尷尬,甚至手足無措。很多父母還是不明白,其實這是孩子成長所要經歷的正常現象,並不是他變“壞”的表現,這需要做父母的耐心引導教育。

"

相信不少父母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你讓孩子往東他非要往西,你讓他往西他非要往東,每天和你對著幹,會常常把“不”字掛在嘴邊,並且還會發脾氣。隨著年齡增長,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2-4歲這個階段,這種現象可能會讓你面臨尷尬,甚至手足無措。很多父母還是不明白,其實這是孩子成長所要經歷的正常現象,並不是他變“壞”的表現,這需要做父母的耐心引導教育。

孩子為什麼總喜歡跟父母“對著幹”?瞭解原因,對症下藥是關鍵

當孩子不會說話的時候,父母們整天盼著孩子能早點說話,而等到孩子學會說話了,並且越說越溜的時候,父母分分鐘鍾想讓這個小傢伙閉嘴。到了晚上讓孩子早點上床睡覺,他要說“為什麼?我還要繼續玩”,讓孩子吃飯的時候,他說“不吃,我就想吃零食”,因此很多父母把這種現象定義為孩子不聽話,並且會教訓孩子以此來達到讓孩子聽話的目的,但其實這隻會限制孩子的情感發育和社交能力等,或許還會有更嚴重的問題。因此父母該怎麼做呢?因為孩子年齡的問題,他可能不會明白你說話的含義,比如“如果你是媽媽,你會怎樣想?”,孩子的大腦裡還不會做這種換位思考,因此很多不允許的事情,孩子還不明白為什麼不允許,並且孩子的成長需要探索,需要自由,大量的不允許會讓孩子感到困惑。不想讓孩子動鋒利的物體,就把它們鎖起來,不想讓孩子在牆上亂塗亂畫,就給他劃分一個區域讓他在裡邊自由發揮,或許給他們買一些積木和圖書轉移注意力也是很好的方法。

"

相信不少父母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你讓孩子往東他非要往西,你讓他往西他非要往東,每天和你對著幹,會常常把“不”字掛在嘴邊,並且還會發脾氣。隨著年齡增長,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2-4歲這個階段,這種現象可能會讓你面臨尷尬,甚至手足無措。很多父母還是不明白,其實這是孩子成長所要經歷的正常現象,並不是他變“壞”的表現,這需要做父母的耐心引導教育。

孩子為什麼總喜歡跟父母“對著幹”?瞭解原因,對症下藥是關鍵

當孩子不會說話的時候,父母們整天盼著孩子能早點說話,而等到孩子學會說話了,並且越說越溜的時候,父母分分鐘鍾想讓這個小傢伙閉嘴。到了晚上讓孩子早點上床睡覺,他要說“為什麼?我還要繼續玩”,讓孩子吃飯的時候,他說“不吃,我就想吃零食”,因此很多父母把這種現象定義為孩子不聽話,並且會教訓孩子以此來達到讓孩子聽話的目的,但其實這隻會限制孩子的情感發育和社交能力等,或許還會有更嚴重的問題。因此父母該怎麼做呢?因為孩子年齡的問題,他可能不會明白你說話的含義,比如“如果你是媽媽,你會怎樣想?”,孩子的大腦裡還不會做這種換位思考,因此很多不允許的事情,孩子還不明白為什麼不允許,並且孩子的成長需要探索,需要自由,大量的不允許會讓孩子感到困惑。不想讓孩子動鋒利的物體,就把它們鎖起來,不想讓孩子在牆上亂塗亂畫,就給他劃分一個區域讓他在裡邊自由發揮,或許給他們買一些積木和圖書轉移注意力也是很好的方法。

孩子為什麼總喜歡跟父母“對著幹”?瞭解原因,對症下藥是關鍵

大部分孩子都會是這樣,這並不是個例。父母不用感到焦慮擔心,反而應該感到高興才好,因為這表明孩子長大了,他會用“說不”來表達自己的意願,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因此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有時候他們“反抗”你,可能只是因為你沒有考慮到他的想法,沒有徵求他的意見,而這不應該被劃分為不聽話,並以此教訓孩子。還有一種情況,孩子可能是在試探你的底線,比如吃飯的時候他們就要吃冰激凌,進超市就要買玩具,父母的一次次妥協造就了孩子一次次試探你的底線,而父母該做的就是有一個不可逾越的底線,你可以和孩子之間定好一個規則,並且一定要遵守,當他們發脾氣的時候,你要堅持自己的立場,讓孩子明白這樣做是不被你允許的。有時候孩子違反了規則,你希望可以教訓他們,你要想一個不會給孩子心理和身體留下創傷的方法,可以是嚴肅或失望的警告。如果你正在生氣最好先冷靜一下。

"

相信不少父母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你讓孩子往東他非要往西,你讓他往西他非要往東,每天和你對著幹,會常常把“不”字掛在嘴邊,並且還會發脾氣。隨著年齡增長,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2-4歲這個階段,這種現象可能會讓你面臨尷尬,甚至手足無措。很多父母還是不明白,其實這是孩子成長所要經歷的正常現象,並不是他變“壞”的表現,這需要做父母的耐心引導教育。

孩子為什麼總喜歡跟父母“對著幹”?瞭解原因,對症下藥是關鍵

當孩子不會說話的時候,父母們整天盼著孩子能早點說話,而等到孩子學會說話了,並且越說越溜的時候,父母分分鐘鍾想讓這個小傢伙閉嘴。到了晚上讓孩子早點上床睡覺,他要說“為什麼?我還要繼續玩”,讓孩子吃飯的時候,他說“不吃,我就想吃零食”,因此很多父母把這種現象定義為孩子不聽話,並且會教訓孩子以此來達到讓孩子聽話的目的,但其實這隻會限制孩子的情感發育和社交能力等,或許還會有更嚴重的問題。因此父母該怎麼做呢?因為孩子年齡的問題,他可能不會明白你說話的含義,比如“如果你是媽媽,你會怎樣想?”,孩子的大腦裡還不會做這種換位思考,因此很多不允許的事情,孩子還不明白為什麼不允許,並且孩子的成長需要探索,需要自由,大量的不允許會讓孩子感到困惑。不想讓孩子動鋒利的物體,就把它們鎖起來,不想讓孩子在牆上亂塗亂畫,就給他劃分一個區域讓他在裡邊自由發揮,或許給他們買一些積木和圖書轉移注意力也是很好的方法。

孩子為什麼總喜歡跟父母“對著幹”?瞭解原因,對症下藥是關鍵

大部分孩子都會是這樣,這並不是個例。父母不用感到焦慮擔心,反而應該感到高興才好,因為這表明孩子長大了,他會用“說不”來表達自己的意願,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因此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有時候他們“反抗”你,可能只是因為你沒有考慮到他的想法,沒有徵求他的意見,而這不應該被劃分為不聽話,並以此教訓孩子。還有一種情況,孩子可能是在試探你的底線,比如吃飯的時候他們就要吃冰激凌,進超市就要買玩具,父母的一次次妥協造就了孩子一次次試探你的底線,而父母該做的就是有一個不可逾越的底線,你可以和孩子之間定好一個規則,並且一定要遵守,當他們發脾氣的時候,你要堅持自己的立場,讓孩子明白這樣做是不被你允許的。有時候孩子違反了規則,你希望可以教訓他們,你要想一個不會給孩子心理和身體留下創傷的方法,可以是嚴肅或失望的警告。如果你正在生氣最好先冷靜一下。

孩子為什麼總喜歡跟父母“對著幹”?瞭解原因,對症下藥是關鍵

有的父母平常教育孩子的時候說不要打架,不能用暴力解決問題,而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卻一邊打孩子一邊說下次還敢不敢了。很諷刺的是,這會讓孩子更加的暴力,經常捱打的孩子變成喜歡打人的一方了,因為他們在父母那裡學到了,當你生氣的時候就可以用暴力解決問題,暴力是宣洩情緒的途徑。因此打孩子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最好要杜絕掉。父母們明白了嗎?#鮑奶奶育兒課堂##清風計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