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摸胳膊、依戀毛絨玩具?這是孩子走向獨立的表現,別輕易剝奪

中午和同事們一起吃飯,聊起孩子的事。

一個同事說,她家孩子每天晚上得摸著媽媽的耳朵睡覺,不然就不睡。另外的同事附和,她家孩子每天要抱著她的小枕頭睡,而且必須是她自己的小枕頭,連洗都不讓。

不聊不知道,原來孩子“戀物”的現象這麼普遍。

我家孩子小時候也喜歡摸著媽媽右胳膊肘睡覺,有時給她左胳膊,沒想到閉著眼睛她都能知道,立馬甩開“不是這隻”,有時我還一度懷疑孩子不會是有什麼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吧。

一、為何孩子會“戀物”

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的傅園慧也有這樣的情況,她不管去哪都隨著帶著一根紅色的帶子,傅爸爸解釋說那是“摸摸”。小時候傅園慧喜歡摸一條毛巾,後來就換成了一根帶子。

主持人問,如果不摸會怎麼樣?傅爸爸說,不摸她的手就沒地方放。

孩子摸胳膊、依戀毛絨玩具?這是孩子走向獨立的表現,別輕易剝奪

傅園慧隨時攜帶著紅繩

在《爸爸去哪兒》中,林志穎的兒子Kimi,走到哪裡都要帶著一隻叫“大黃”的玩偶。在第一集,村長要把孩子們跟玩具分開的時候,,Kimi哭成了淚人,“為什麼一定要拿走小黃呢?”

孩子摸胳膊、依戀毛絨玩具?這是孩子走向獨立的表現,別輕易剝奪

Kimi時刻抱著的小黃

毛巾、玩偶、紅繩或是一塊布都是孩子珍貴的物品,孩子想和它們形影不離,隨時帶著它們。那為什麼孩子需要這些物品呢?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兒童精神分析家溫尼科特指出,這在生理學中,叫做過渡性客體

溫尼科特認為,在這些客體中,都是他最認識的味道,能夠有媽媽的味道或者他認為熟悉的感覺,這些味道和感覺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讓他感到,媽媽一直都在身邊。

有了過渡性客體,孩子能夠跟母親“分開”,忍受著不總和她在一起的痛苦。其實,對於孩子而言,這些客體就是穩定母愛的一個象徵

通常情況下孩子“戀”上的物品,大多是柔軟的、可以擁抱的,這種柔軟溫和的感覺就像是媽媽的懷抱。這樣一種親子依戀的表現,它常常替代重要他人讓孩子獲得溫暖,是一種精神上的安慰物。

孩子摸胳膊、依戀毛絨玩具?這是孩子走向獨立的表現,別輕易剝奪

“過渡性客體”是穩定母愛的象徵

二、孩子“戀物”持續多久

關於戀物情結,從成長心理學角度分析,2歲多到3歲的寶寶正從嬰兒期的”完全依戀“走向”完全獨立“。

在這個過渡時期,孩子往往會感到不安全,進而必須依靠某種能夠帶給自己安全感的東西,才能重新獲得安全感。

林文采博士在《心理營養》中說:通常孩子滿3歲後才開始有獨立的自我,在這之前他需要跟某些東西聯結。這樣的需求不是安全感夠不夠的問題,而是孩子在3歲前的任務就是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吸收安全感。

等孩子滿3週歲差不多準備好可以接受教導,媽媽就可以試著引導孩子離開安慰物。但這其實也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不需要太刻意去訓練。孩子覺得安全感夠了,自然就分離了。

孩子的“戀物”隨著年紀的增長、社會交往的豐富、興趣的增加,大多數孩子都逐步地不迷戀這些物品,總有一天孩子會逐步廢棄他的“迷戀物”。

當然,不同的孩子情況迷戀期是不一樣的,至於什麼時刻會分離,沒有一個明確的年齡,就像22歲的傅園慧。但爸爸媽媽也不用擔心,這只是她生理髮育的自然進程,不是怪癖,也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孩子摸胳膊、依戀毛絨玩具?這是孩子走向獨立的表現,別輕易剝奪

“戀物”不是怪癖

三、孩子“戀物”,父母需要做些什麼

1.千萬不要強制讓孩子與“迷戀物”分離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戀物”是一個不好的習慣,逼著孩子分離。其實,孩子正常的依戀並不會影響孩子的發展,沒必要強制戒除。一旦處理不好,會給孩子留下陰影,甚至讓孩子產生恐懼。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曾寫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小女孩,從小特別喜歡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塊破羊毛布。在小女孩3歲的時候,媽媽強行拿走了這塊布,讓孩子戒除“迷戀物”,小女孩雖然不再吸吮拇指了,卻在睡覺前強迫性咬指甲,根本不受自己控制。

父母強行切斷孩子跟“迷戀物”之間的鏈接,只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戒備,他們不知道為何父母會這樣做,更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孩子摸胳膊、依戀毛絨玩具?這是孩子走向獨立的表現,別輕易剝奪

不要強行戒除

2.睡前安撫孩子,多給孩子一些關愛

很多孩子是在入睡時有“戀物”的。有些父母為了解脫自己,會對孩子說:“自己抱一個喜歡的玩具去睡覺吧。”父母的這種做法就等於為孩子養成不良習慣提供了最佳理由。

如果父母在孩子睡覺前陪伴孩子,講個睡前小故事、唱首催眠曲,或是睡前給孩子播放舒緩的音樂,這些方法能使孩子獲得平靜以及心靈的安撫。等孩子睡著之後媽媽再離開,那樣孩子就能安心的睡覺,而不會對毛巾、布娃娃之類的物品過度依戀。

心理學家哈洛,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恆河猴實驗。他把剛出生不久的一隻小恆河猴關在籠子裡,裡面有一個“鐵絲媽媽”和一個“絨布媽媽”,“鐵絲媽媽”身邊有食物。

如果沒有“絨布媽媽”,小猴子就蹲在地上,縮成一團,啃手指、尖叫、搖擺、或是蜷縮在毯子上,表現得非常不安和緊張。

恆河猴貪戀“絨布媽媽”的懷抱,跟我們的孩子喜歡摸媽媽的耳朵、胳膊,抱著小枕頭、小玩偶等才能入睡,其本質是一樣的。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偏差行為,實際上是他們需要更多的愛和陪伴。

爸爸媽媽雖然平時不能時刻陪在孩子身邊,平常陪伴孩子時,多多擁抱孩子,多對孩子說“我愛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不斷給孩子安全感。

紐約發展心理學者阿里埃塔·斯萊德說,毛絨玩具除了能給孩子帶來安慰外,還能給孩子帶來安全的感覺。孩子這樣的舉動,實際是獲得安全感的過程

父母常常讓孩子感受到愛,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會逐漸地戒除“迷戀物”。

孩子摸胳膊、依戀毛絨玩具?這是孩子走向獨立的表現,別輕易剝奪

睡前給孩子安撫

3.多提供一些相似物,淡化孩子對“迷戀物”的依戀

淡化寶寶對某件物品的依戀,比如可以買一些相似的物品,如果孩子喜歡毛絨小兔,可以買一些其他顏色的,或者其他的毛絨小動物。

小侄子小時候特別喜歡一個毛絨藍色小熊,妹妹給他買了其他各種顏色的熊,還有藍色的其他玩偶,孩子從開始玩一次,到兩次,對那隻藍色小熊的依戀一點一點的減少,直至分離。

慢慢地地增加新物品的使用頻率,讓孩子難以對一個“情有獨鍾”,逐漸地替換下孩子曾經依賴的物品。

孩子摸胳膊、依戀毛絨玩具?這是孩子走向獨立的表現,別輕易剝奪

淡化“戀物”

4.擴大興趣,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帶孩子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讓孩子從假想的夥伴中轉移出來。也可以多多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覺得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當孩子的社交圈逐漸增大,興趣逐漸廣泛,獲得了更多的樂趣,孩子就會逐漸從依戀的“玩伴”中轉移。

孩子摸胳膊、依戀毛絨玩具?這是孩子走向獨立的表現,別輕易剝奪

擴大孩子興趣

孩子對物品的依戀是發育的自然現象,爸爸媽媽對孩子多加關愛,培養孩子的多元化的興趣,孩子自然會逐漸轉移對物品的依戀。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每個事情的出現都有它的內因。如果父母處理好了,就能給孩子帶來心理營養,幫孩子順利渡過這一段童年歲月。

參考資料:

《兒童心理髮展中的過渡客體》溫尼科特【著】

《心理營養》 林文采【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