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夫妻倆一直認為,兒子想當揹包客,是受網絡的影響,因為兒子經常上揹包客網站。

第一次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父母,顯然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覺。

"學校有跟孩子提過學習嗎?學校根本就不談上學的事……"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結果孩子還是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

他們只關心兒子是否通過心理輔導後,能夠轉變想法,按照父母的給定的路線,去好好上學。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夫妻倆一直認為,兒子想當揹包客,是受網絡的影響,因為兒子經常上揹包客網站。

第一次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父母,顯然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覺。

"學校有跟孩子提過學習嗎?學校根本就不談上學的事……"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結果孩子還是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

他們只關心兒子是否通過心理輔導後,能夠轉變想法,按照父母的給定的路線,去好好上學。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家長課堂上,心理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10分鐘,你最想對兒子說什麼?

家明父親說:

我會把一生的人生信條教給他,希望他永不放棄,實現自己的理想。

老師問"什麼樣的理想",他說的是自己的理想,他認為兒子的理想是需要糾正的。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夫妻倆一直認為,兒子想當揹包客,是受網絡的影響,因為兒子經常上揹包客網站。

第一次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父母,顯然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覺。

"學校有跟孩子提過學習嗎?學校根本就不談上學的事……"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結果孩子還是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

他們只關心兒子是否通過心理輔導後,能夠轉變想法,按照父母的給定的路線,去好好上學。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家長課堂上,心理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10分鐘,你最想對兒子說什麼?

家明父親說:

我會把一生的人生信條教給他,希望他永不放棄,實現自己的理想。

老師問"什麼樣的理想",他說的是自己的理想,他認為兒子的理想是需要糾正的。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老師送給了他四個字:死不悔改。

老師告訴家明父親:你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嗎?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給的!

視頻中,家明哭訴了自己輟學和嚮往自由的原因:

一、控制:

從小自己想做的事,父母從沒有讓他做過。怕他受傷,怕他承受不了挫折,擔心他的安全。他的東西都是父母直接買,就連騎車也不讓騎遠,指定不能出哪條街……

"我很堅強,我不怕痛,不怕困難,卻從來沒有做自己的自由。"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夫妻倆一直認為,兒子想當揹包客,是受網絡的影響,因為兒子經常上揹包客網站。

第一次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父母,顯然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覺。

"學校有跟孩子提過學習嗎?學校根本就不談上學的事……"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結果孩子還是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

他們只關心兒子是否通過心理輔導後,能夠轉變想法,按照父母的給定的路線,去好好上學。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家長課堂上,心理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10分鐘,你最想對兒子說什麼?

家明父親說:

我會把一生的人生信條教給他,希望他永不放棄,實現自己的理想。

老師問"什麼樣的理想",他說的是自己的理想,他認為兒子的理想是需要糾正的。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老師送給了他四個字:死不悔改。

老師告訴家明父親:你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嗎?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給的!

視頻中,家明哭訴了自己輟學和嚮往自由的原因:

一、控制:

從小自己想做的事,父母從沒有讓他做過。怕他受傷,怕他承受不了挫折,擔心他的安全。他的東西都是父母直接買,就連騎車也不讓騎遠,指定不能出哪條街……

"我很堅強,我不怕痛,不怕困難,卻從來沒有做自己的自由。"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二、言而無信:

考試前許諾他的"考完後想幹嘛就幹嘛",等考完就食言了:"以後有時間了,我們請假帶你出去"

三、不信任:

覺得他的想法不靠譜,對他的表現也完全不放心。

這就是他強烈嚮往自由,想做揹包客和不想上學的重要原因。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夫妻倆一直認為,兒子想當揹包客,是受網絡的影響,因為兒子經常上揹包客網站。

第一次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父母,顯然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覺。

"學校有跟孩子提過學習嗎?學校根本就不談上學的事……"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結果孩子還是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

他們只關心兒子是否通過心理輔導後,能夠轉變想法,按照父母的給定的路線,去好好上學。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家長課堂上,心理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10分鐘,你最想對兒子說什麼?

家明父親說:

我會把一生的人生信條教給他,希望他永不放棄,實現自己的理想。

老師問"什麼樣的理想",他說的是自己的理想,他認為兒子的理想是需要糾正的。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老師送給了他四個字:死不悔改。

老師告訴家明父親:你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嗎?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給的!

視頻中,家明哭訴了自己輟學和嚮往自由的原因:

一、控制:

從小自己想做的事,父母從沒有讓他做過。怕他受傷,怕他承受不了挫折,擔心他的安全。他的東西都是父母直接買,就連騎車也不讓騎遠,指定不能出哪條街……

"我很堅強,我不怕痛,不怕困難,卻從來沒有做自己的自由。"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二、言而無信:

考試前許諾他的"考完後想幹嘛就幹嘛",等考完就食言了:"以後有時間了,我們請假帶你出去"

三、不信任:

覺得他的想法不靠譜,對他的表現也完全不放心。

這就是他強烈嚮往自由,想做揹包客和不想上學的重要原因。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這三點,也是許多"問題孩子"家長們的普遍問題。

另一位輟學的少年叫張釗,他就是在父母長期的控制與不信任下,變得叛逆的。

他的父母一直不敢相信,原先好好的孩子,上了高中之後,竟然變了一個樣。他們把張釗的變化歸因為早戀,說張釗戀愛後才開始大變樣,不但不上學,公然把女朋友帶回家,還把父母趕出了家門。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夫妻倆一直認為,兒子想當揹包客,是受網絡的影響,因為兒子經常上揹包客網站。

第一次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父母,顯然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覺。

"學校有跟孩子提過學習嗎?學校根本就不談上學的事……"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結果孩子還是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

他們只關心兒子是否通過心理輔導後,能夠轉變想法,按照父母的給定的路線,去好好上學。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家長課堂上,心理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10分鐘,你最想對兒子說什麼?

家明父親說:

我會把一生的人生信條教給他,希望他永不放棄,實現自己的理想。

老師問"什麼樣的理想",他說的是自己的理想,他認為兒子的理想是需要糾正的。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老師送給了他四個字:死不悔改。

老師告訴家明父親:你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嗎?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給的!

視頻中,家明哭訴了自己輟學和嚮往自由的原因:

一、控制:

從小自己想做的事,父母從沒有讓他做過。怕他受傷,怕他承受不了挫折,擔心他的安全。他的東西都是父母直接買,就連騎車也不讓騎遠,指定不能出哪條街……

"我很堅強,我不怕痛,不怕困難,卻從來沒有做自己的自由。"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二、言而無信:

考試前許諾他的"考完後想幹嘛就幹嘛",等考完就食言了:"以後有時間了,我們請假帶你出去"

三、不信任:

覺得他的想法不靠譜,對他的表現也完全不放心。

這就是他強烈嚮往自由,想做揹包客和不想上學的重要原因。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這三點,也是許多"問題孩子"家長們的普遍問題。

另一位輟學的少年叫張釗,他就是在父母長期的控制與不信任下,變得叛逆的。

他的父母一直不敢相信,原先好好的孩子,上了高中之後,竟然變了一個樣。他們把張釗的變化歸因為早戀,說張釗戀愛後才開始大變樣,不但不上學,公然把女朋友帶回家,還把父母趕出了家門。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們沒有意識到兒子為什麼早戀。因為他在家裡沒有得到愛與信任:父母感情不和,爸爸嚴厲,媽媽嘮叨,以及爸爸的家暴,這些是他向外尋求愛的主要原因。

用他的話來說:"我對他們(父母)不抱希望,徹底放棄了,但我不能放棄她(女朋友)。"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夫妻倆一直認為,兒子想當揹包客,是受網絡的影響,因為兒子經常上揹包客網站。

第一次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父母,顯然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覺。

"學校有跟孩子提過學習嗎?學校根本就不談上學的事……"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結果孩子還是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

他們只關心兒子是否通過心理輔導後,能夠轉變想法,按照父母的給定的路線,去好好上學。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家長課堂上,心理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10分鐘,你最想對兒子說什麼?

家明父親說:

我會把一生的人生信條教給他,希望他永不放棄,實現自己的理想。

老師問"什麼樣的理想",他說的是自己的理想,他認為兒子的理想是需要糾正的。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老師送給了他四個字:死不悔改。

老師告訴家明父親:你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嗎?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給的!

視頻中,家明哭訴了自己輟學和嚮往自由的原因:

一、控制:

從小自己想做的事,父母從沒有讓他做過。怕他受傷,怕他承受不了挫折,擔心他的安全。他的東西都是父母直接買,就連騎車也不讓騎遠,指定不能出哪條街……

"我很堅強,我不怕痛,不怕困難,卻從來沒有做自己的自由。"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二、言而無信:

考試前許諾他的"考完後想幹嘛就幹嘛",等考完就食言了:"以後有時間了,我們請假帶你出去"

三、不信任:

覺得他的想法不靠譜,對他的表現也完全不放心。

這就是他強烈嚮往自由,想做揹包客和不想上學的重要原因。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這三點,也是許多"問題孩子"家長們的普遍問題。

另一位輟學的少年叫張釗,他就是在父母長期的控制與不信任下,變得叛逆的。

他的父母一直不敢相信,原先好好的孩子,上了高中之後,竟然變了一個樣。他們把張釗的變化歸因為早戀,說張釗戀愛後才開始大變樣,不但不上學,公然把女朋友帶回家,還把父母趕出了家門。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們沒有意識到兒子為什麼早戀。因為他在家裡沒有得到愛與信任:父母感情不和,爸爸嚴厲,媽媽嘮叨,以及爸爸的家暴,這些是他向外尋求愛的主要原因。

用他的話來說:"我對他們(父母)不抱希望,徹底放棄了,但我不能放棄她(女朋友)。"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父母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兒子的控制和不信任,還認為造成兒子目前這樣的局面,是因為自己平時太信任他,給他太多自由。

他們說兒子心眼多,出去鍛鍊身體是藉口,滿頭大汗回家是因為上網太晚了,一路跑回來的。

甚至當兒子說要跳樓時,爸爸認為兒子是在拿這來威脅父母。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夫妻倆一直認為,兒子想當揹包客,是受網絡的影響,因為兒子經常上揹包客網站。

第一次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父母,顯然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覺。

"學校有跟孩子提過學習嗎?學校根本就不談上學的事……"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結果孩子還是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

他們只關心兒子是否通過心理輔導後,能夠轉變想法,按照父母的給定的路線,去好好上學。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家長課堂上,心理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10分鐘,你最想對兒子說什麼?

家明父親說:

我會把一生的人生信條教給他,希望他永不放棄,實現自己的理想。

老師問"什麼樣的理想",他說的是自己的理想,他認為兒子的理想是需要糾正的。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老師送給了他四個字:死不悔改。

老師告訴家明父親:你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嗎?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給的!

視頻中,家明哭訴了自己輟學和嚮往自由的原因:

一、控制:

從小自己想做的事,父母從沒有讓他做過。怕他受傷,怕他承受不了挫折,擔心他的安全。他的東西都是父母直接買,就連騎車也不讓騎遠,指定不能出哪條街……

"我很堅強,我不怕痛,不怕困難,卻從來沒有做自己的自由。"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二、言而無信:

考試前許諾他的"考完後想幹嘛就幹嘛",等考完就食言了:"以後有時間了,我們請假帶你出去"

三、不信任:

覺得他的想法不靠譜,對他的表現也完全不放心。

這就是他強烈嚮往自由,想做揹包客和不想上學的重要原因。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這三點,也是許多"問題孩子"家長們的普遍問題。

另一位輟學的少年叫張釗,他就是在父母長期的控制與不信任下,變得叛逆的。

他的父母一直不敢相信,原先好好的孩子,上了高中之後,竟然變了一個樣。他們把張釗的變化歸因為早戀,說張釗戀愛後才開始大變樣,不但不上學,公然把女朋友帶回家,還把父母趕出了家門。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們沒有意識到兒子為什麼早戀。因為他在家裡沒有得到愛與信任:父母感情不和,爸爸嚴厲,媽媽嘮叨,以及爸爸的家暴,這些是他向外尋求愛的主要原因。

用他的話來說:"我對他們(父母)不抱希望,徹底放棄了,但我不能放棄她(女朋友)。"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父母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兒子的控制和不信任,還認為造成兒子目前這樣的局面,是因為自己平時太信任他,給他太多自由。

他們說兒子心眼多,出去鍛鍊身體是藉口,滿頭大汗回家是因為上網太晚了,一路跑回來的。

甚至當兒子說要跳樓時,爸爸認為兒子是在拿這來威脅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兒子每次聽到爸爸這樣說的時候,內心的反應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夫妻倆一直認為,兒子想當揹包客,是受網絡的影響,因為兒子經常上揹包客網站。

第一次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父母,顯然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覺。

"學校有跟孩子提過學習嗎?學校根本就不談上學的事……"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結果孩子還是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

他們只關心兒子是否通過心理輔導後,能夠轉變想法,按照父母的給定的路線,去好好上學。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家長課堂上,心理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10分鐘,你最想對兒子說什麼?

家明父親說:

我會把一生的人生信條教給他,希望他永不放棄,實現自己的理想。

老師問"什麼樣的理想",他說的是自己的理想,他認為兒子的理想是需要糾正的。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老師送給了他四個字:死不悔改。

老師告訴家明父親:你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嗎?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給的!

視頻中,家明哭訴了自己輟學和嚮往自由的原因:

一、控制:

從小自己想做的事,父母從沒有讓他做過。怕他受傷,怕他承受不了挫折,擔心他的安全。他的東西都是父母直接買,就連騎車也不讓騎遠,指定不能出哪條街……

"我很堅強,我不怕痛,不怕困難,卻從來沒有做自己的自由。"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二、言而無信:

考試前許諾他的"考完後想幹嘛就幹嘛",等考完就食言了:"以後有時間了,我們請假帶你出去"

三、不信任:

覺得他的想法不靠譜,對他的表現也完全不放心。

這就是他強烈嚮往自由,想做揹包客和不想上學的重要原因。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這三點,也是許多"問題孩子"家長們的普遍問題。

另一位輟學的少年叫張釗,他就是在父母長期的控制與不信任下,變得叛逆的。

他的父母一直不敢相信,原先好好的孩子,上了高中之後,竟然變了一個樣。他們把張釗的變化歸因為早戀,說張釗戀愛後才開始大變樣,不但不上學,公然把女朋友帶回家,還把父母趕出了家門。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們沒有意識到兒子為什麼早戀。因為他在家裡沒有得到愛與信任:父母感情不和,爸爸嚴厲,媽媽嘮叨,以及爸爸的家暴,這些是他向外尋求愛的主要原因。

用他的話來說:"我對他們(父母)不抱希望,徹底放棄了,但我不能放棄她(女朋友)。"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父母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兒子的控制和不信任,還認為造成兒子目前這樣的局面,是因為自己平時太信任他,給他太多自由。

他們說兒子心眼多,出去鍛鍊身體是藉口,滿頭大汗回家是因為上網太晚了,一路跑回來的。

甚至當兒子說要跳樓時,爸爸認為兒子是在拿這來威脅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兒子每次聽到爸爸這樣說的時候,內心的反應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當老師告訴他們,張釗其實是想考大學的,爸爸卻說:他是騙你們的吧。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夫妻倆一直認為,兒子想當揹包客,是受網絡的影響,因為兒子經常上揹包客網站。

第一次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父母,顯然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覺。

"學校有跟孩子提過學習嗎?學校根本就不談上學的事……"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結果孩子還是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

他們只關心兒子是否通過心理輔導後,能夠轉變想法,按照父母的給定的路線,去好好上學。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家長課堂上,心理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10分鐘,你最想對兒子說什麼?

家明父親說:

我會把一生的人生信條教給他,希望他永不放棄,實現自己的理想。

老師問"什麼樣的理想",他說的是自己的理想,他認為兒子的理想是需要糾正的。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老師送給了他四個字:死不悔改。

老師告訴家明父親:你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嗎?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給的!

視頻中,家明哭訴了自己輟學和嚮往自由的原因:

一、控制:

從小自己想做的事,父母從沒有讓他做過。怕他受傷,怕他承受不了挫折,擔心他的安全。他的東西都是父母直接買,就連騎車也不讓騎遠,指定不能出哪條街……

"我很堅強,我不怕痛,不怕困難,卻從來沒有做自己的自由。"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二、言而無信:

考試前許諾他的"考完後想幹嘛就幹嘛",等考完就食言了:"以後有時間了,我們請假帶你出去"

三、不信任:

覺得他的想法不靠譜,對他的表現也完全不放心。

這就是他強烈嚮往自由,想做揹包客和不想上學的重要原因。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這三點,也是許多"問題孩子"家長們的普遍問題。

另一位輟學的少年叫張釗,他就是在父母長期的控制與不信任下,變得叛逆的。

他的父母一直不敢相信,原先好好的孩子,上了高中之後,竟然變了一個樣。他們把張釗的變化歸因為早戀,說張釗戀愛後才開始大變樣,不但不上學,公然把女朋友帶回家,還把父母趕出了家門。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們沒有意識到兒子為什麼早戀。因為他在家裡沒有得到愛與信任:父母感情不和,爸爸嚴厲,媽媽嘮叨,以及爸爸的家暴,這些是他向外尋求愛的主要原因。

用他的話來說:"我對他們(父母)不抱希望,徹底放棄了,但我不能放棄她(女朋友)。"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父母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兒子的控制和不信任,還認為造成兒子目前這樣的局面,是因為自己平時太信任他,給他太多自由。

他們說兒子心眼多,出去鍛鍊身體是藉口,滿頭大汗回家是因為上網太晚了,一路跑回來的。

甚至當兒子說要跳樓時,爸爸認為兒子是在拿這來威脅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兒子每次聽到爸爸這樣說的時候,內心的反應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當老師告訴他們,張釗其實是想考大學的,爸爸卻說:他是騙你們的吧。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夫妻倆一直認為,兒子想當揹包客,是受網絡的影響,因為兒子經常上揹包客網站。

第一次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父母,顯然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覺。

"學校有跟孩子提過學習嗎?學校根本就不談上學的事……"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結果孩子還是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

他們只關心兒子是否通過心理輔導後,能夠轉變想法,按照父母的給定的路線,去好好上學。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家長課堂上,心理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10分鐘,你最想對兒子說什麼?

家明父親說:

我會把一生的人生信條教給他,希望他永不放棄,實現自己的理想。

老師問"什麼樣的理想",他說的是自己的理想,他認為兒子的理想是需要糾正的。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老師送給了他四個字:死不悔改。

老師告訴家明父親:你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嗎?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給的!

視頻中,家明哭訴了自己輟學和嚮往自由的原因:

一、控制:

從小自己想做的事,父母從沒有讓他做過。怕他受傷,怕他承受不了挫折,擔心他的安全。他的東西都是父母直接買,就連騎車也不讓騎遠,指定不能出哪條街……

"我很堅強,我不怕痛,不怕困難,卻從來沒有做自己的自由。"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二、言而無信:

考試前許諾他的"考完後想幹嘛就幹嘛",等考完就食言了:"以後有時間了,我們請假帶你出去"

三、不信任:

覺得他的想法不靠譜,對他的表現也完全不放心。

這就是他強烈嚮往自由,想做揹包客和不想上學的重要原因。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這三點,也是許多"問題孩子"家長們的普遍問題。

另一位輟學的少年叫張釗,他就是在父母長期的控制與不信任下,變得叛逆的。

他的父母一直不敢相信,原先好好的孩子,上了高中之後,竟然變了一個樣。他們把張釗的變化歸因為早戀,說張釗戀愛後才開始大變樣,不但不上學,公然把女朋友帶回家,還把父母趕出了家門。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們沒有意識到兒子為什麼早戀。因為他在家裡沒有得到愛與信任:父母感情不和,爸爸嚴厲,媽媽嘮叨,以及爸爸的家暴,這些是他向外尋求愛的主要原因。

用他的話來說:"我對他們(父母)不抱希望,徹底放棄了,但我不能放棄她(女朋友)。"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父母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兒子的控制和不信任,還認為造成兒子目前這樣的局面,是因為自己平時太信任他,給他太多自由。

他們說兒子心眼多,出去鍛鍊身體是藉口,滿頭大汗回家是因為上網太晚了,一路跑回來的。

甚至當兒子說要跳樓時,爸爸認為兒子是在拿這來威脅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兒子每次聽到爸爸這樣說的時候,內心的反應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當老師告訴他們,張釗其實是想考大學的,爸爸卻說:他是騙你們的吧。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直到老師播放了一段學校的視頻,爸爸才開始有點理解兒子,臉上的神色有了改變。

張釗說:我不想上學,是因為那種環境太壓抑了。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夫妻倆一直認為,兒子想當揹包客,是受網絡的影響,因為兒子經常上揹包客網站。

第一次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父母,顯然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覺。

"學校有跟孩子提過學習嗎?學校根本就不談上學的事……"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結果孩子還是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

他們只關心兒子是否通過心理輔導後,能夠轉變想法,按照父母的給定的路線,去好好上學。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家長課堂上,心理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10分鐘,你最想對兒子說什麼?

家明父親說:

我會把一生的人生信條教給他,希望他永不放棄,實現自己的理想。

老師問"什麼樣的理想",他說的是自己的理想,他認為兒子的理想是需要糾正的。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老師送給了他四個字:死不悔改。

老師告訴家明父親:你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嗎?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給的!

視頻中,家明哭訴了自己輟學和嚮往自由的原因:

一、控制:

從小自己想做的事,父母從沒有讓他做過。怕他受傷,怕他承受不了挫折,擔心他的安全。他的東西都是父母直接買,就連騎車也不讓騎遠,指定不能出哪條街……

"我很堅強,我不怕痛,不怕困難,卻從來沒有做自己的自由。"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二、言而無信:

考試前許諾他的"考完後想幹嘛就幹嘛",等考完就食言了:"以後有時間了,我們請假帶你出去"

三、不信任:

覺得他的想法不靠譜,對他的表現也完全不放心。

這就是他強烈嚮往自由,想做揹包客和不想上學的重要原因。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這三點,也是許多"問題孩子"家長們的普遍問題。

另一位輟學的少年叫張釗,他就是在父母長期的控制與不信任下,變得叛逆的。

他的父母一直不敢相信,原先好好的孩子,上了高中之後,竟然變了一個樣。他們把張釗的變化歸因為早戀,說張釗戀愛後才開始大變樣,不但不上學,公然把女朋友帶回家,還把父母趕出了家門。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們沒有意識到兒子為什麼早戀。因為他在家裡沒有得到愛與信任:父母感情不和,爸爸嚴厲,媽媽嘮叨,以及爸爸的家暴,這些是他向外尋求愛的主要原因。

用他的話來說:"我對他們(父母)不抱希望,徹底放棄了,但我不能放棄她(女朋友)。"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父母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兒子的控制和不信任,還認為造成兒子目前這樣的局面,是因為自己平時太信任他,給他太多自由。

他們說兒子心眼多,出去鍛鍊身體是藉口,滿頭大汗回家是因為上網太晚了,一路跑回來的。

甚至當兒子說要跳樓時,爸爸認為兒子是在拿這來威脅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兒子每次聽到爸爸這樣說的時候,內心的反應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當老師告訴他們,張釗其實是想考大學的,爸爸卻說:他是騙你們的吧。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直到老師播放了一段學校的視頻,爸爸才開始有點理解兒子,臉上的神色有了改變。

張釗說:我不想上學,是因為那種環境太壓抑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俞敏洪說,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模式是,只限制,不交流,情感教育基本沒有。學校和家長共同擠壓孩子的情感水分,令他們的心靈乾枯。

許多中國家長從不認為自己是錯誤的,他們覺得需要改變孩子,而不是父母本身。

所以,當孩子出現了"問題"時,他們要麼狠狠地逼迫孩子強行改變,要麼就藉助於外力,比如培訓機構等。

但是,如果家長本人不改變,孩子成長的環境依然沒有改變,即便在外被"改造"了許多,回到家裡,他依然還會漸漸恢復原樣,甚至出現更多的問題。

節目中的另一位孩子深有體會,他在學校中經過培訓和心理輔導,思想和行為都有了很大的好轉了。當他看到家長寫給他的來信中,依然是用原來的方式和要求來教導他,心中就像澆了一盆冷水:"我又一次感到了絕望。"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夫妻倆一直認為,兒子想當揹包客,是受網絡的影響,因為兒子經常上揹包客網站。

第一次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父母,顯然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覺。

"學校有跟孩子提過學習嗎?學校根本就不談上學的事……"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結果孩子還是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

他們只關心兒子是否通過心理輔導後,能夠轉變想法,按照父母的給定的路線,去好好上學。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家長課堂上,心理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10分鐘,你最想對兒子說什麼?

家明父親說:

我會把一生的人生信條教給他,希望他永不放棄,實現自己的理想。

老師問"什麼樣的理想",他說的是自己的理想,他認為兒子的理想是需要糾正的。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老師送給了他四個字:死不悔改。

老師告訴家明父親:你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嗎?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給的!

視頻中,家明哭訴了自己輟學和嚮往自由的原因:

一、控制:

從小自己想做的事,父母從沒有讓他做過。怕他受傷,怕他承受不了挫折,擔心他的安全。他的東西都是父母直接買,就連騎車也不讓騎遠,指定不能出哪條街……

"我很堅強,我不怕痛,不怕困難,卻從來沒有做自己的自由。"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二、言而無信:

考試前許諾他的"考完後想幹嘛就幹嘛",等考完就食言了:"以後有時間了,我們請假帶你出去"

三、不信任:

覺得他的想法不靠譜,對他的表現也完全不放心。

這就是他強烈嚮往自由,想做揹包客和不想上學的重要原因。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這三點,也是許多"問題孩子"家長們的普遍問題。

另一位輟學的少年叫張釗,他就是在父母長期的控制與不信任下,變得叛逆的。

他的父母一直不敢相信,原先好好的孩子,上了高中之後,竟然變了一個樣。他們把張釗的變化歸因為早戀,說張釗戀愛後才開始大變樣,不但不上學,公然把女朋友帶回家,還把父母趕出了家門。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們沒有意識到兒子為什麼早戀。因為他在家裡沒有得到愛與信任:父母感情不和,爸爸嚴厲,媽媽嘮叨,以及爸爸的家暴,這些是他向外尋求愛的主要原因。

用他的話來說:"我對他們(父母)不抱希望,徹底放棄了,但我不能放棄她(女朋友)。"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父母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兒子的控制和不信任,還認為造成兒子目前這樣的局面,是因為自己平時太信任他,給他太多自由。

他們說兒子心眼多,出去鍛鍊身體是藉口,滿頭大汗回家是因為上網太晚了,一路跑回來的。

甚至當兒子說要跳樓時,爸爸認為兒子是在拿這來威脅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兒子每次聽到爸爸這樣說的時候,內心的反應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當老師告訴他們,張釗其實是想考大學的,爸爸卻說:他是騙你們的吧。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直到老師播放了一段學校的視頻,爸爸才開始有點理解兒子,臉上的神色有了改變。

張釗說:我不想上學,是因為那種環境太壓抑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俞敏洪說,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模式是,只限制,不交流,情感教育基本沒有。學校和家長共同擠壓孩子的情感水分,令他們的心靈乾枯。

許多中國家長從不認為自己是錯誤的,他們覺得需要改變孩子,而不是父母本身。

所以,當孩子出現了"問題"時,他們要麼狠狠地逼迫孩子強行改變,要麼就藉助於外力,比如培訓機構等。

但是,如果家長本人不改變,孩子成長的環境依然沒有改變,即便在外被"改造"了許多,回到家裡,他依然還會漸漸恢復原樣,甚至出現更多的問題。

節目中的另一位孩子深有體會,他在學校中經過培訓和心理輔導,思想和行為都有了很大的好轉了。當他看到家長寫給他的來信中,依然是用原來的方式和要求來教導他,心中就像澆了一盆冷水:"我又一次感到了絕望。"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為什麼中國的許多家長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

為什麼在孩子面前,家長們覺得自己總是正確的,他們固執,拒絕改變?

因為他們只關注到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卻看不到孩子的內心感受。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孩子是他們的,沒有獨立的思想,應該根據他們的要求來調整行為與想法。

正因為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所以拒絕學習和改變,也正因為拒絕學習,就更加意識不到自己有問題,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導致親子教育問題越積越多,越來越嚴重。

只有通過學習,才能跳出這樣的循環,擁有改變的意識,親子教育的問題才有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轉和改變。就像節目中的一位家長所說:

要是五年前我就參加了家長課堂的學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孩子就不會出現今天這樣的情況了。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需要考試取證上崗的,而父母這個崗位又是唯一固定不能更換且時間最長的崗位。他們對孩子的影響可以是終身的,為了孩子,也為了父母自己,我們都需要終生學習成長。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紀錄片《鏡子》裡,裡面有位16歲的問題少年叫家明,他的心中有個夢想:做揹包客。

他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孩子不上學,想唱歌、畫畫,做揹包客,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然後上班,走正常的人生路。

家明在初三被父母"考完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哄騙下,心中憋著一股勁考上高中後,便再也不想上學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高一時,家明沒去學校,在他輟學了一個月後,被父母送進了一家培訓學校。

這是一家專門為問題孩子做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培訓機構,在孩子進行為期81天的學習期間,也要求家長參加6天的培訓學習。

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管理人員的家明父親,對家長學習這件事很不重視,他試圖以"工作忙,離不開"為由推辭,在推辭不掉勉強答應後,內心依舊不以為然。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認為,需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夫妻倆一直認為,兒子想當揹包客,是受網絡的影響,因為兒子經常上揹包客網站。

第一次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父母,顯然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覺。

"學校有跟孩子提過學習嗎?學校根本就不談上學的事……"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結果孩子還是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

他們只關心兒子是否通過心理輔導後,能夠轉變想法,按照父母的給定的路線,去好好上學。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在家長課堂上,心理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10分鐘,你最想對兒子說什麼?

家明父親說:

我會把一生的人生信條教給他,希望他永不放棄,實現自己的理想。

老師問"什麼樣的理想",他說的是自己的理想,他認為兒子的理想是需要糾正的。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老師送給了他四個字:死不悔改。

老師告訴家明父親:你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想當揹包客嗎?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給的!

視頻中,家明哭訴了自己輟學和嚮往自由的原因:

一、控制:

從小自己想做的事,父母從沒有讓他做過。怕他受傷,怕他承受不了挫折,擔心他的安全。他的東西都是父母直接買,就連騎車也不讓騎遠,指定不能出哪條街……

"我很堅強,我不怕痛,不怕困難,卻從來沒有做自己的自由。"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二、言而無信:

考試前許諾他的"考完後想幹嘛就幹嘛",等考完就食言了:"以後有時間了,我們請假帶你出去"

三、不信任:

覺得他的想法不靠譜,對他的表現也完全不放心。

這就是他強烈嚮往自由,想做揹包客和不想上學的重要原因。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這三點,也是許多"問題孩子"家長們的普遍問題。

另一位輟學的少年叫張釗,他就是在父母長期的控制與不信任下,變得叛逆的。

他的父母一直不敢相信,原先好好的孩子,上了高中之後,竟然變了一個樣。他們把張釗的變化歸因為早戀,說張釗戀愛後才開始大變樣,不但不上學,公然把女朋友帶回家,還把父母趕出了家門。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他們沒有意識到兒子為什麼早戀。因為他在家裡沒有得到愛與信任:父母感情不和,爸爸嚴厲,媽媽嘮叨,以及爸爸的家暴,這些是他向外尋求愛的主要原因。

用他的話來說:"我對他們(父母)不抱希望,徹底放棄了,但我不能放棄她(女朋友)。"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父母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兒子的控制和不信任,還認為造成兒子目前這樣的局面,是因為自己平時太信任他,給他太多自由。

他們說兒子心眼多,出去鍛鍊身體是藉口,滿頭大汗回家是因為上網太晚了,一路跑回來的。

甚至當兒子說要跳樓時,爸爸認為兒子是在拿這來威脅父母。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兒子每次聽到爸爸這樣說的時候,內心的反應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當老師告訴他們,張釗其實是想考大學的,爸爸卻說:他是騙你們的吧。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直到老師播放了一段學校的視頻,爸爸才開始有點理解兒子,臉上的神色有了改變。

張釗說:我不想上學,是因為那種環境太壓抑了。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俞敏洪說,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模式是,只限制,不交流,情感教育基本沒有。學校和家長共同擠壓孩子的情感水分,令他們的心靈乾枯。

許多中國家長從不認為自己是錯誤的,他們覺得需要改變孩子,而不是父母本身。

所以,當孩子出現了"問題"時,他們要麼狠狠地逼迫孩子強行改變,要麼就藉助於外力,比如培訓機構等。

但是,如果家長本人不改變,孩子成長的環境依然沒有改變,即便在外被"改造"了許多,回到家裡,他依然還會漸漸恢復原樣,甚至出現更多的問題。

節目中的另一位孩子深有體會,他在學校中經過培訓和心理輔導,思想和行為都有了很大的好轉了。當他看到家長寫給他的來信中,依然是用原來的方式和要求來教導他,心中就像澆了一盆冷水:"我又一次感到了絕望。"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為什麼中國的許多家長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

為什麼在孩子面前,家長們覺得自己總是正確的,他們固執,拒絕改變?

因為他們只關注到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卻看不到孩子的內心感受。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孩子是他們的,沒有獨立的思想,應該根據他們的要求來調整行為與想法。

正因為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所以拒絕學習和改變,也正因為拒絕學習,就更加意識不到自己有問題,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導致親子教育問題越積越多,越來越嚴重。

只有通過學習,才能跳出這樣的循環,擁有改變的意識,親子教育的問題才有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轉和改變。就像節目中的一位家長所說:

要是五年前我就參加了家長課堂的學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孩子就不會出現今天這樣的情況了。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需要考試取證上崗的,而父母這個崗位又是唯一固定不能更換且時間最長的崗位。他們對孩子的影響可以是終身的,為了孩子,也為了父母自己,我們都需要終生學習成長。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要改變的是父母,不是孩子''難道讓我放棄孩子不上學嗎?'


[素質教育觀察]

致力於教育領域優質圖文創作,與大家一起成長,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今日推薦文章:

教育孩子為什麼這麼難?因為我們太焦慮了

我們的教育技術層面走得太快,靈魂跟不上了

家長的教育焦慮,是對孩子的隱形否定,也是對自己不滿意的體現

點擊鏈接閱讀更多精選好文:

素質教育觀察推送的這份閱讀清單,幫你快速找到想看的精品內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