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這三個步驟幫你激活孩子語言天賦'

"

敏感期這個概念源於蒙臺梭利,現在市面上主流的教育理念也是源自於她,蒙臺梭利認為孩子的一生會經歷9個敏感期,每個敏感期都是刺激孩子某項能力增長的關鍵期。

1920年人們在印度救回兩個狼女,她們用四肢行走,晚上還會發出狼一般的嚎叫聲。研究人員訓練她們寫作、繪畫。但是最終狼女的智商也只相當於嬰兒。

"

敏感期這個概念源於蒙臺梭利,現在市面上主流的教育理念也是源自於她,蒙臺梭利認為孩子的一生會經歷9個敏感期,每個敏感期都是刺激孩子某項能力增長的關鍵期。

1920年人們在印度救回兩個狼女,她們用四肢行走,晚上還會發出狼一般的嚎叫聲。研究人員訓練她們寫作、繪畫。但是最終狼女的智商也只相當於嬰兒。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這三個步驟幫你激活孩子語言天賦

而另一個在二戰時期迷失在森林裡的士兵則不同,他雖迷失二十年,因為長期與世隔絕,語言表達能力出現了障礙,但是在迴歸社會後便很會恢復了。

這兩個案例足以說明敏感期對孩子的重要性,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掌握每個敏感期的小細節,並正確引導,就能夠幫助孩子得到更好的鍛鍊。

語言敏感期(0-6歲)

身邊有很多孩子到了3歲依然只會叫爸爸媽媽。家長應該反思是不是沒有注意孩子步入語言敏感期的小細節。

誤區一、忽視孩子的呼喚

有的家庭是一個看護人照顧孩子,一邊看孩子還要一邊做家務,難免覺得疲憊。常常讓孩子一個人玩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很少,缺少語言環境。孩子自然就說話晚了。

誤區二、太過善解人意

孩子小手對著水杯一指,家長馬上把水拿來。孩子指指嘴巴,家長就知道孩子肚子餓了。這類不說話的孩子可能並不是不會說話,而是覺得沒有必要說話,反正我不說大家也都懂我的意思,不說還更省力氣。

"

敏感期這個概念源於蒙臺梭利,現在市面上主流的教育理念也是源自於她,蒙臺梭利認為孩子的一生會經歷9個敏感期,每個敏感期都是刺激孩子某項能力增長的關鍵期。

1920年人們在印度救回兩個狼女,她們用四肢行走,晚上還會發出狼一般的嚎叫聲。研究人員訓練她們寫作、繪畫。但是最終狼女的智商也只相當於嬰兒。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這三個步驟幫你激活孩子語言天賦

而另一個在二戰時期迷失在森林裡的士兵則不同,他雖迷失二十年,因為長期與世隔絕,語言表達能力出現了障礙,但是在迴歸社會後便很會恢復了。

這兩個案例足以說明敏感期對孩子的重要性,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掌握每個敏感期的小細節,並正確引導,就能夠幫助孩子得到更好的鍛鍊。

語言敏感期(0-6歲)

身邊有很多孩子到了3歲依然只會叫爸爸媽媽。家長應該反思是不是沒有注意孩子步入語言敏感期的小細節。

誤區一、忽視孩子的呼喚

有的家庭是一個看護人照顧孩子,一邊看孩子還要一邊做家務,難免覺得疲憊。常常讓孩子一個人玩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很少,缺少語言環境。孩子自然就說話晚了。

誤區二、太過善解人意

孩子小手對著水杯一指,家長馬上把水拿來。孩子指指嘴巴,家長就知道孩子肚子餓了。這類不說話的孩子可能並不是不會說話,而是覺得沒有必要說話,反正我不說大家也都懂我的意思,不說還更省力氣。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這三個步驟幫你激活孩子語言天賦

發現語言敏感期開始的小細節

1.重複簡單詞語

大概在孩子8-9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不斷的重複“bababa\\mamama”這樣的單詞,這正是他們開始學習語言的小信號。

2.變身復讀機

小融想吃餅乾,媽媽拿給他的時候對他說,你拿了媽媽的餅乾,要對媽媽說謝謝。小融說:要對媽媽說謝謝。媽媽說:你要和我說謝謝。小融重複,你要和我說謝謝。讓媽媽苦笑不得。孩子聽見什麼都學著說一遍,簡直和小鸚鵡似的。

3.開啟十萬個為什麼模式

看見什麼都會問,這是啥?那是啥?快到三歲的時候,

4. 滿嘴屎尿屁,開始說狠話

“你是屎做的”“你是尿做的”回想小時候我們好像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感覺這麼說很好玩,而且說完特別過癮,這其實是孩子的語言詛咒敏感期。他們會特別喜歡把屎尿屁掛在嘴邊,碰到誰讓他不開心,還會說出拿刀砍死你這樣的話來

這幾點都是孩子們進入語言敏感期的小信號,一個大的語言敏感期又分為很多小的敏感期,注意細心觀察就能發現。

"

敏感期這個概念源於蒙臺梭利,現在市面上主流的教育理念也是源自於她,蒙臺梭利認為孩子的一生會經歷9個敏感期,每個敏感期都是刺激孩子某項能力增長的關鍵期。

1920年人們在印度救回兩個狼女,她們用四肢行走,晚上還會發出狼一般的嚎叫聲。研究人員訓練她們寫作、繪畫。但是最終狼女的智商也只相當於嬰兒。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這三個步驟幫你激活孩子語言天賦

而另一個在二戰時期迷失在森林裡的士兵則不同,他雖迷失二十年,因為長期與世隔絕,語言表達能力出現了障礙,但是在迴歸社會後便很會恢復了。

這兩個案例足以說明敏感期對孩子的重要性,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掌握每個敏感期的小細節,並正確引導,就能夠幫助孩子得到更好的鍛鍊。

語言敏感期(0-6歲)

身邊有很多孩子到了3歲依然只會叫爸爸媽媽。家長應該反思是不是沒有注意孩子步入語言敏感期的小細節。

誤區一、忽視孩子的呼喚

有的家庭是一個看護人照顧孩子,一邊看孩子還要一邊做家務,難免覺得疲憊。常常讓孩子一個人玩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很少,缺少語言環境。孩子自然就說話晚了。

誤區二、太過善解人意

孩子小手對著水杯一指,家長馬上把水拿來。孩子指指嘴巴,家長就知道孩子肚子餓了。這類不說話的孩子可能並不是不會說話,而是覺得沒有必要說話,反正我不說大家也都懂我的意思,不說還更省力氣。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這三個步驟幫你激活孩子語言天賦

發現語言敏感期開始的小細節

1.重複簡單詞語

大概在孩子8-9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不斷的重複“bababa\\mamama”這樣的單詞,這正是他們開始學習語言的小信號。

2.變身復讀機

小融想吃餅乾,媽媽拿給他的時候對他說,你拿了媽媽的餅乾,要對媽媽說謝謝。小融說:要對媽媽說謝謝。媽媽說:你要和我說謝謝。小融重複,你要和我說謝謝。讓媽媽苦笑不得。孩子聽見什麼都學著說一遍,簡直和小鸚鵡似的。

3.開啟十萬個為什麼模式

看見什麼都會問,這是啥?那是啥?快到三歲的時候,

4. 滿嘴屎尿屁,開始說狠話

“你是屎做的”“你是尿做的”回想小時候我們好像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感覺這麼說很好玩,而且說完特別過癮,這其實是孩子的語言詛咒敏感期。他們會特別喜歡把屎尿屁掛在嘴邊,碰到誰讓他不開心,還會說出拿刀砍死你這樣的話來

這幾點都是孩子們進入語言敏感期的小信號,一個大的語言敏感期又分為很多小的敏感期,注意細心觀察就能發現。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這三個步驟幫你激活孩子語言天賦

如何引導

1.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孩子小的時候不會講話,有的人認為,說了他們也聽不懂沒回應,不如不說。但是孩子可以通過感官來感受時間,一切都是接收的狀態。那麼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就要多和他們溝通,比如在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養育者可以自言自語,“這是樹,綠色的”“寶寶你看那是花,紅色的”這個過程也是孩子積累詞彙量的過程。

2.注意把握情緒,平靜對待

當孩子說出難聽的,或者不該說的話時,父母要保持冷靜,不要急於去批評孩子。因為他們並不理解自己說出這些話的真正含義,有可能是在模仿,有可能是覺得好玩。

如果家長的反應強烈,有可能會更加激起孩子的模仿慾望,或者他們會為了引起家長注意而不斷重複。

如果是偶然無意說出,忽略他。

如果孩子在生氣時說出我恨媽媽,或者我要把媽媽殺死這樣的話,請先平靜內心,安撫自己的情緒,因為哪個媽媽聽見這話都會很傷心。然後肯定孩子的情緒,問孩子是不是生媽媽的氣。接著可以做正確引導,告訴他如果生媽媽氣,可以對媽媽說,媽媽我很生氣。最後告訴孩子他這麼講媽媽會傷心,幫助孩子培養同理心。

3.耐心

當孩子變成復讀機或者行走的提問儀時,請不要敷衍或者回避。重複是他在積累詞彙,而提問是他在學習,我們家長更不應該放過這個好機會,在回答的時候,可以一邊回覆答案,一邊引導孩子思考,遇到自己也不知道的問題,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尋找答案,這也是促進親子關係的好時機。

比如去動物園玩的時候,孩子指著熊問,這是啥?家長可以回答,這是熊,你看他是什麼顏色的?孩子回答:棕色。家長可以繼續追問:你知道熊喜歡吃什麼麼?孩子如果不知道,可以給他稍作解釋,接著引導你知道還有別的顏色的熊麼?

這樣一來二去既可以幫助孩子增長知識,還能教會他舉一反三聯想的能力。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麼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進修自己。——(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孩子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第一次當爸媽的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希望我分享的經驗能幫你解決育兒困惑。我是王諮驊,一位80後職場寶媽,願與孩子共同成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