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教育”要慎用,使用不當引發“德西效應”,只會適得其反'

"

◆◆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

"

◆◆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

“賞識教育”要慎用,使用不當引發“德西效應”,只會適得其反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深井冰藍

家有熊孩,不聽話怎麼辦?

孩子成績不好,不認真學習,怎麼辦?

想培養孩子的才藝,結果他一個都不感興趣怎麼辦?

.....

面對像類似這樣的問題,大概我們最先能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獎勵”與“懲罰”。但隨著科學教養方式類的知識普及,越來越多的父母們開始意識到,懲罰非但不能改善孩子的行為,反倒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所以“多獎勵”便成了很多父母屢試不爽的手段。


然而教育是個長線的過程,很多效果與副作用是要在很多年後才會顯現的,有時候立刻見效不見得就是個好方法,而其中我們慣常運用的“獎懲”就是其中一典型的例子。

“自己整理被子獎勵一顆星,湊滿十顆兌換一個玩具”

“考到全班前三名,獎勵50塊”

“看完一本課外書,獎勵一朵小紅花”

.....

這些都是我們生活裡最常見到的鼓勵手段,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和統計會發現,不論是物質獎勵還是精神獎勵,長期處在“獎勵”之中的孩子會越來越缺乏興趣與動力。


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


彆著急,在此之前,讓我們先來聊聊“獎”與“罰”。


事實上,獎勵與懲罰換成心理學上的術語其實就等同於“正強化”與“負強化”。


而提出這個概念的一行人在心理學上被歸為行為主義流派。


以斯金納為例,他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實驗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


他曾將一隻很餓的小白鼠放入一個有按鈕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鈕就會出現食物,於是他發現小鼠自發學會了按壓按鈕。


於是他得出結論:獎勵可以塑造行為習慣。


而後斯金納又把小白鼠放在一個有按鈕的箱子中,但這次不同的是,只要小白鼠不按按鈕它就會被電擊,於是小白鼠也學會了按壓按鈕,但不同的是這樣懲罰帶來的行為規範來的快去的也快,一旦懲罰消失,小白鼠也就不再按壓按鈕。

"

◆◆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

“賞識教育”要慎用,使用不當引發“德西效應”,只會適得其反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深井冰藍

家有熊孩,不聽話怎麼辦?

孩子成績不好,不認真學習,怎麼辦?

想培養孩子的才藝,結果他一個都不感興趣怎麼辦?

.....

面對像類似這樣的問題,大概我們最先能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獎勵”與“懲罰”。但隨著科學教養方式類的知識普及,越來越多的父母們開始意識到,懲罰非但不能改善孩子的行為,反倒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所以“多獎勵”便成了很多父母屢試不爽的手段。


然而教育是個長線的過程,很多效果與副作用是要在很多年後才會顯現的,有時候立刻見效不見得就是個好方法,而其中我們慣常運用的“獎懲”就是其中一典型的例子。

“自己整理被子獎勵一顆星,湊滿十顆兌換一個玩具”

“考到全班前三名,獎勵50塊”

“看完一本課外書,獎勵一朵小紅花”

.....

這些都是我們生活裡最常見到的鼓勵手段,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和統計會發現,不論是物質獎勵還是精神獎勵,長期處在“獎勵”之中的孩子會越來越缺乏興趣與動力。


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


彆著急,在此之前,讓我們先來聊聊“獎”與“罰”。


事實上,獎勵與懲罰換成心理學上的術語其實就等同於“正強化”與“負強化”。


而提出這個概念的一行人在心理學上被歸為行為主義流派。


以斯金納為例,他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實驗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


他曾將一隻很餓的小白鼠放入一個有按鈕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鈕就會出現食物,於是他發現小鼠自發學會了按壓按鈕。


於是他得出結論:獎勵可以塑造行為習慣。


而後斯金納又把小白鼠放在一個有按鈕的箱子中,但這次不同的是,只要小白鼠不按按鈕它就會被電擊,於是小白鼠也學會了按壓按鈕,但不同的是這樣懲罰帶來的行為規範來的快去的也快,一旦懲罰消失,小白鼠也就不再按壓按鈕。

“賞識教育”要慎用,使用不當引發“德西效應”,只會適得其反

(圖片來自網絡)

於是他認為:獎賞比懲罰更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行為。

這差不多就是“獎懲”手段的前世今生。然而在斯金納這樣極端的行為主義者面前,人類和狗無一差別,他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以馴服狗的方式來馴服人類。斯金納的根本性錯誤就在於他太過於把強化理論推廣到萬事萬物了,以至於忽視了“人”的複雜性。


再回到今天的主題上,長期採用“獎勵”手段的父母其實也是犯了同樣的錯誤。

1971年,心理學家德西做了一項實驗。他隨機找來了一群學生志願者擔當被試,讓他們做一些智力難題,並將這些學生分為“有獎勵組”和“無獎勵組”。


在實驗開始前,兩組被試都是無償解題,不給獎勵。


而進入第二階段後,其中一組學生每做完一道題後就可以獲得一美元的獎勵,另一組學生並不知情並繼續無償解題。


待到最後一階段時,德西把題目設置成了選做題,讓兩組學生自願作答,可以繼續也可以放棄,但結果令人驚訝的是:


在最後一階段,之前給予獎勵的學生基本都放棄瞭解題,反倒是自始至終未曾給過獎勵的學生卻一直堅持作答。


後來許多心理學家也陸續做了類似的實驗,結果都無一表明:


當一個人自願進行某種活動或任務時,此時給他提供獎勵反而會使他喪失興趣。換句話說就是獎勵手段其實反倒會破壞孩子的內驅力。

而這一效應也被稱作:德西效應。

其實類比到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考到第幾名就會相應得到多少錢的孩子,剛開始確實動力滿滿,但隨後卻很快對學習產生厭倦,更有甚的,沒有獎勵就不會去主動學習。


事實上這樣的現象也不難解釋,不論是物質獎勵還是精神獎勵,這其實都是一種外部手段,通過他人的激勵去獲得一定的成績,這就是變相的他律。


而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對於任務本身卻產生了根本性的認知偏差。


以學習為例,如果長期在獎勵教育下,孩子會認為學習不是我自己的事,我努力學習就是為了獲取獎勵。不僅如此,這樣的獎賞還會致使孩子忽略自己每一次進步成長時那種巨大的成就感。

比如第一次把難題解決,第一次學會穿衣服,第一次學會做飯,人生中無數多的第一次,成功實現後的快感其實本身就是一種獎勵。


而這種巨大的愉悅之情則是外在動力不可比擬的,這是一種由心而發的樂趣,是一種自願沉浸其中的內在動力。


其實我們認真觀察就不難發現其中的差異,有的孩子特別喜歡看書,看書就是他的一種樂趣;而有的孩子就是討厭學習,非得家長守著盯著才勉強得個好看的分數,而這也就是內驅力與外驅力的真實展現。

根據德西效應,我們不但要避免在學習這個情景下使用獎勵手段,而且在培養孩子興趣中也應該儘量杜絕使用,更甚至的,應該說最好不要使用這種賞識手段。


因為這種方式不僅會在孩子原本喜歡的東西上破壞他的內在動力,還會在他未喜歡或是潛在喜歡的東西上澆滅他剛燃起的激情。


以興趣培養彈鋼琴為例,剛開始獎勵本身可能是為了讓孩子去接觸這個活動,讓他體驗彈鋼琴,然而我們卻不能得知孩子在彈鋼琴過程中是否會對其本身產生興趣,也即內在驅力,如果我們繼續進行獎勵,那麼此時的內在驅力就被我們消磨掉了。

"

◆◆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

“賞識教育”要慎用,使用不當引發“德西效應”,只會適得其反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深井冰藍

家有熊孩,不聽話怎麼辦?

孩子成績不好,不認真學習,怎麼辦?

想培養孩子的才藝,結果他一個都不感興趣怎麼辦?

.....

面對像類似這樣的問題,大概我們最先能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獎勵”與“懲罰”。但隨著科學教養方式類的知識普及,越來越多的父母們開始意識到,懲罰非但不能改善孩子的行為,反倒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所以“多獎勵”便成了很多父母屢試不爽的手段。


然而教育是個長線的過程,很多效果與副作用是要在很多年後才會顯現的,有時候立刻見效不見得就是個好方法,而其中我們慣常運用的“獎懲”就是其中一典型的例子。

“自己整理被子獎勵一顆星,湊滿十顆兌換一個玩具”

“考到全班前三名,獎勵50塊”

“看完一本課外書,獎勵一朵小紅花”

.....

這些都是我們生活裡最常見到的鼓勵手段,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和統計會發現,不論是物質獎勵還是精神獎勵,長期處在“獎勵”之中的孩子會越來越缺乏興趣與動力。


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


彆著急,在此之前,讓我們先來聊聊“獎”與“罰”。


事實上,獎勵與懲罰換成心理學上的術語其實就等同於“正強化”與“負強化”。


而提出這個概念的一行人在心理學上被歸為行為主義流派。


以斯金納為例,他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實驗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


他曾將一隻很餓的小白鼠放入一個有按鈕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鈕就會出現食物,於是他發現小鼠自發學會了按壓按鈕。


於是他得出結論:獎勵可以塑造行為習慣。


而後斯金納又把小白鼠放在一個有按鈕的箱子中,但這次不同的是,只要小白鼠不按按鈕它就會被電擊,於是小白鼠也學會了按壓按鈕,但不同的是這樣懲罰帶來的行為規範來的快去的也快,一旦懲罰消失,小白鼠也就不再按壓按鈕。

“賞識教育”要慎用,使用不當引發“德西效應”,只會適得其反

(圖片來自網絡)

於是他認為:獎賞比懲罰更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行為。

這差不多就是“獎懲”手段的前世今生。然而在斯金納這樣極端的行為主義者面前,人類和狗無一差別,他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以馴服狗的方式來馴服人類。斯金納的根本性錯誤就在於他太過於把強化理論推廣到萬事萬物了,以至於忽視了“人”的複雜性。


再回到今天的主題上,長期採用“獎勵”手段的父母其實也是犯了同樣的錯誤。

1971年,心理學家德西做了一項實驗。他隨機找來了一群學生志願者擔當被試,讓他們做一些智力難題,並將這些學生分為“有獎勵組”和“無獎勵組”。


在實驗開始前,兩組被試都是無償解題,不給獎勵。


而進入第二階段後,其中一組學生每做完一道題後就可以獲得一美元的獎勵,另一組學生並不知情並繼續無償解題。


待到最後一階段時,德西把題目設置成了選做題,讓兩組學生自願作答,可以繼續也可以放棄,但結果令人驚訝的是:


在最後一階段,之前給予獎勵的學生基本都放棄瞭解題,反倒是自始至終未曾給過獎勵的學生卻一直堅持作答。


後來許多心理學家也陸續做了類似的實驗,結果都無一表明:


當一個人自願進行某種活動或任務時,此時給他提供獎勵反而會使他喪失興趣。換句話說就是獎勵手段其實反倒會破壞孩子的內驅力。

而這一效應也被稱作:德西效應。

其實類比到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考到第幾名就會相應得到多少錢的孩子,剛開始確實動力滿滿,但隨後卻很快對學習產生厭倦,更有甚的,沒有獎勵就不會去主動學習。


事實上這樣的現象也不難解釋,不論是物質獎勵還是精神獎勵,這其實都是一種外部手段,通過他人的激勵去獲得一定的成績,這就是變相的他律。


而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對於任務本身卻產生了根本性的認知偏差。


以學習為例,如果長期在獎勵教育下,孩子會認為學習不是我自己的事,我努力學習就是為了獲取獎勵。不僅如此,這樣的獎賞還會致使孩子忽略自己每一次進步成長時那種巨大的成就感。

比如第一次把難題解決,第一次學會穿衣服,第一次學會做飯,人生中無數多的第一次,成功實現後的快感其實本身就是一種獎勵。


而這種巨大的愉悅之情則是外在動力不可比擬的,這是一種由心而發的樂趣,是一種自願沉浸其中的內在動力。


其實我們認真觀察就不難發現其中的差異,有的孩子特別喜歡看書,看書就是他的一種樂趣;而有的孩子就是討厭學習,非得家長守著盯著才勉強得個好看的分數,而這也就是內驅力與外驅力的真實展現。

根據德西效應,我們不但要避免在學習這個情景下使用獎勵手段,而且在培養孩子興趣中也應該儘量杜絕使用,更甚至的,應該說最好不要使用這種賞識手段。


因為這種方式不僅會在孩子原本喜歡的東西上破壞他的內在動力,還會在他未喜歡或是潛在喜歡的東西上澆滅他剛燃起的激情。


以興趣培養彈鋼琴為例,剛開始獎勵本身可能是為了讓孩子去接觸這個活動,讓他體驗彈鋼琴,然而我們卻不能得知孩子在彈鋼琴過程中是否會對其本身產生興趣,也即內在驅力,如果我們繼續進行獎勵,那麼此時的內在驅力就被我們消磨掉了。

“賞識教育”要慎用,使用不當引發“德西效應”,只會適得其反

(圖片來自網絡)


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研究也開始表明,獎勵只會帶來短期的爆發,效果不會持續太久,反倒還會帶來許多危害:

1.目標發生轉移


孩子只會為了獎勵而做事,將許多本應該是自己分內的事變的非常的功利。比如學習,明明學習為的是自己,但隨著獎勵的進行最後的目標卻變成了想法設法得到獎勵,而非學習本身。

2.更加貪婪


由上文可知,獎勵其實就是一種正強化,就是一種反饋機制。而每次的滿足都會帶來正反饋的加強和閾限的提升。比如這次考到了第五名要50塊,下次考到第4名就想要100塊。

3.產生厭倦情緒


仍然以學習為例,如果孩子和家長約定好了如果期末考到全班第一就獎勵某物,但我們知道考試結果經常會有不如人意的時候,如果孩子沒有考到第一,那麼獎勵就會落空。待到下一次考試時就會對取得第一名高度的焦慮和渴望,如果再次落榜或長期未實現目標,孩子很容易陷入厭學狀態。

說了這麼多“賞識教育”的危害,那麼是不是就意味著“獎勵”和“懲罰”一樣都是不可取的呢?其實也不全是,“獎勵”的方式仍然有許多可運用,可操作的地方。


但前提是:當獎勵作為祕密禮物時,也即是當獎勵並不是提前和孩子商議好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這段時間孩子在學習努力刻苦,或在某件事上明顯改善,父母就可以偷偷給孩子買一個孩子喜歡的玩具,或是帶孩子去吃一頓孩子喜歡的大餐,並告訴孩子你的努力和改變我們有共睹,我們一家人好好慶祝一下。


而這時候,這裡的獎勵就不會削減孩子的內在動力。


由此可見,隨著科技與經濟的迅速發展,養育孩子越來越成為一項系統而複雜的大工程。


一些簡單高效的教育方法也在逐漸被我們淘汰,這也難怪有家長說養育孩子其實才是為人父母最大的修行呢……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