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不完美媽媽 自行車 植物 妍妍成長記2 2019-09-14
"

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孩子,他們身上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自私,霸道,害羞,懦弱,攻擊性強,這些特質經常會伴隨著成長路上的各種狀況。

很多情況下,家長可能會失去耐心,將看到的問題放大,由眼前的問題焦慮到孩子的一生,因此開始要求孩子,逼迫孩子,誘惑孩子,訓斥甚至打罵孩子,但是這些方法不僅沒有用,反而讓親子關係陷入僵局。

一年級剛開學沒幾天,果果媽媽就遇到了鬧心事。這天果果放學了悶悶不樂的對她說,自己的同桌欺負人。果果媽吃了一驚,問女兒到底怎麼回事?

女兒說,自己的同桌讓自己幫他削鉛筆,如果不幫忙,還說難聽的髒話。果果無奈,就幫他削鉛筆.

削了兩次之後,果果不願意幫他削了,可是這樣上課他就故意用自己的胳膊壓果果。膽小的果果心理別提多難受了,可是又不敢和老師說。

果果媽一聽,心理別提多難過了。女兒在家裡平時都不捨得大聲吼一句的,怎麼到了學校就被人欺負呢?

她一氣之下,就在微信群艾特了對方家長,要求管一管,對方家長倒是態度很好的說一定教育孩子。本來以為這個事情就結束了,可是讓她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果果回來哭著說,同桌說她是大壞蛋,告狀了。還說,要和果果做敵人。

果果媽這下心裡犯愁了,她不僅沒有幫女兒解決問題,而且好像還讓矛盾激化了。這個事情到底該怎麼解決?

果果是一個內向膽小的孩子,而不巧的是她遇到了一個霸道且不講理的同桌。目前看,果果是弱勢一方,而同桌是強勢一方,但其實看似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社會適應力不夠好,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

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孩子,他們身上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自私,霸道,害羞,懦弱,攻擊性強,這些特質經常會伴隨著成長路上的各種狀況。

很多情況下,家長可能會失去耐心,將看到的問題放大,由眼前的問題焦慮到孩子的一生,因此開始要求孩子,逼迫孩子,誘惑孩子,訓斥甚至打罵孩子,但是這些方法不僅沒有用,反而讓親子關係陷入僵局。

一年級剛開學沒幾天,果果媽媽就遇到了鬧心事。這天果果放學了悶悶不樂的對她說,自己的同桌欺負人。果果媽吃了一驚,問女兒到底怎麼回事?

女兒說,自己的同桌讓自己幫他削鉛筆,如果不幫忙,還說難聽的髒話。果果無奈,就幫他削鉛筆.

削了兩次之後,果果不願意幫他削了,可是這樣上課他就故意用自己的胳膊壓果果。膽小的果果心理別提多難受了,可是又不敢和老師說。

果果媽一聽,心理別提多難過了。女兒在家裡平時都不捨得大聲吼一句的,怎麼到了學校就被人欺負呢?

她一氣之下,就在微信群艾特了對方家長,要求管一管,對方家長倒是態度很好的說一定教育孩子。本來以為這個事情就結束了,可是讓她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果果回來哭著說,同桌說她是大壞蛋,告狀了。還說,要和果果做敵人。

果果媽這下心裡犯愁了,她不僅沒有幫女兒解決問題,而且好像還讓矛盾激化了。這個事情到底該怎麼解決?

果果是一個內向膽小的孩子,而不巧的是她遇到了一個霸道且不講理的同桌。目前看,果果是弱勢一方,而同桌是強勢一方,但其實看似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社會適應力不夠好,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社會適應力是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會通過在與人相處中自然習得的能力,因而並沒有得到很多家長的重視。

但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作者認為通過正確的方法,刻意的訓練能夠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讓他們學會如何思考,懂得換位思考,更少出現行為問題

作者提出了“我能解決問題方法”,通過訓練擁有這項能力的孩子,當事情不如意的時候,更不容易發發脾氣,更少攻擊性,並且也更能關心他人;而那些內向的孩子通過這樣的訓練,學會了維護自己的權力,並且變得更外向,更善於做決定了。

"

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孩子,他們身上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自私,霸道,害羞,懦弱,攻擊性強,這些特質經常會伴隨著成長路上的各種狀況。

很多情況下,家長可能會失去耐心,將看到的問題放大,由眼前的問題焦慮到孩子的一生,因此開始要求孩子,逼迫孩子,誘惑孩子,訓斥甚至打罵孩子,但是這些方法不僅沒有用,反而讓親子關係陷入僵局。

一年級剛開學沒幾天,果果媽媽就遇到了鬧心事。這天果果放學了悶悶不樂的對她說,自己的同桌欺負人。果果媽吃了一驚,問女兒到底怎麼回事?

女兒說,自己的同桌讓自己幫他削鉛筆,如果不幫忙,還說難聽的髒話。果果無奈,就幫他削鉛筆.

削了兩次之後,果果不願意幫他削了,可是這樣上課他就故意用自己的胳膊壓果果。膽小的果果心理別提多難受了,可是又不敢和老師說。

果果媽一聽,心理別提多難過了。女兒在家裡平時都不捨得大聲吼一句的,怎麼到了學校就被人欺負呢?

她一氣之下,就在微信群艾特了對方家長,要求管一管,對方家長倒是態度很好的說一定教育孩子。本來以為這個事情就結束了,可是讓她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果果回來哭著說,同桌說她是大壞蛋,告狀了。還說,要和果果做敵人。

果果媽這下心裡犯愁了,她不僅沒有幫女兒解決問題,而且好像還讓矛盾激化了。這個事情到底該怎麼解決?

果果是一個內向膽小的孩子,而不巧的是她遇到了一個霸道且不講理的同桌。目前看,果果是弱勢一方,而同桌是強勢一方,但其實看似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社會適應力不夠好,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社會適應力是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會通過在與人相處中自然習得的能力,因而並沒有得到很多家長的重視。

但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作者認為通過正確的方法,刻意的訓練能夠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讓他們學會如何思考,懂得換位思考,更少出現行為問題

作者提出了“我能解決問題方法”,通過訓練擁有這項能力的孩子,當事情不如意的時候,更不容易發發脾氣,更少攻擊性,並且也更能關心他人;而那些內向的孩子通過這樣的訓練,學會了維護自己的權力,並且變得更外向,更善於做決定了。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我能解決問題方法,包括四個步驟。

第一步,幫助孩子明確問題所在

喬布斯說:“當你知道問題所在,基本上也就有了解決方案。”

四歲的亞歷克斯把吸鐵石分享給好朋友喬納森,可是當他想要回來的時候,喬納森卻不願意還給他,亞歷克斯想要搶回來,於是二人打了起來。

六歲的艾莉森,她想要同學梅麗莎的植物種子,被拒絕之後,她和對方說:“等我有了自行車,給你騎。”還是行不通,這時候她跑過去拿了鏟子對梅麗莎說:“我們一起種種子可以嗎?”這次梅麗莎很開心的同意了。

艾莉森屬於擅長解決問題的孩子,因為她懂得當一個方法失敗的時候,嘗試用其他更多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亞歷克斯呢,除了用武力搶回來之外,他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強烈的緊張感和憤怒情緒,讓他根本沒辦法思考後果,只要這麼做管用就可以。

在亞歷克斯回到家之後,媽媽沒有直接的責備孩子打架,而是希望能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個時候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孩子之所以使用武力解決問題,就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來解決。如果家長開始質問孩子,結果要麼是孩子失控哭泣或者發脾氣,要麼是無法瞭解孩子的真正想法。

所以,這時候用冷靜理智的態度問孩子:告訴我發生了什麼?如果孩子太小,無法語言表達,家長可以幫忙提示;大一些的鼓勵孩子自己表達。

當孩子能夠把發生的事情完整的講述出來,對於孩子自己也是一個情緒的出口。

這個過程中,家長切忌在孩子講述的時候插話太多,或者急於判斷,貼標籤。

"

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孩子,他們身上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自私,霸道,害羞,懦弱,攻擊性強,這些特質經常會伴隨著成長路上的各種狀況。

很多情況下,家長可能會失去耐心,將看到的問題放大,由眼前的問題焦慮到孩子的一生,因此開始要求孩子,逼迫孩子,誘惑孩子,訓斥甚至打罵孩子,但是這些方法不僅沒有用,反而讓親子關係陷入僵局。

一年級剛開學沒幾天,果果媽媽就遇到了鬧心事。這天果果放學了悶悶不樂的對她說,自己的同桌欺負人。果果媽吃了一驚,問女兒到底怎麼回事?

女兒說,自己的同桌讓自己幫他削鉛筆,如果不幫忙,還說難聽的髒話。果果無奈,就幫他削鉛筆.

削了兩次之後,果果不願意幫他削了,可是這樣上課他就故意用自己的胳膊壓果果。膽小的果果心理別提多難受了,可是又不敢和老師說。

果果媽一聽,心理別提多難過了。女兒在家裡平時都不捨得大聲吼一句的,怎麼到了學校就被人欺負呢?

她一氣之下,就在微信群艾特了對方家長,要求管一管,對方家長倒是態度很好的說一定教育孩子。本來以為這個事情就結束了,可是讓她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果果回來哭著說,同桌說她是大壞蛋,告狀了。還說,要和果果做敵人。

果果媽這下心裡犯愁了,她不僅沒有幫女兒解決問題,而且好像還讓矛盾激化了。這個事情到底該怎麼解決?

果果是一個內向膽小的孩子,而不巧的是她遇到了一個霸道且不講理的同桌。目前看,果果是弱勢一方,而同桌是強勢一方,但其實看似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社會適應力不夠好,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社會適應力是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會通過在與人相處中自然習得的能力,因而並沒有得到很多家長的重視。

但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作者認為通過正確的方法,刻意的訓練能夠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讓他們學會如何思考,懂得換位思考,更少出現行為問題

作者提出了“我能解決問題方法”,通過訓練擁有這項能力的孩子,當事情不如意的時候,更不容易發發脾氣,更少攻擊性,並且也更能關心他人;而那些內向的孩子通過這樣的訓練,學會了維護自己的權力,並且變得更外向,更善於做決定了。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我能解決問題方法,包括四個步驟。

第一步,幫助孩子明確問題所在

喬布斯說:“當你知道問題所在,基本上也就有了解決方案。”

四歲的亞歷克斯把吸鐵石分享給好朋友喬納森,可是當他想要回來的時候,喬納森卻不願意還給他,亞歷克斯想要搶回來,於是二人打了起來。

六歲的艾莉森,她想要同學梅麗莎的植物種子,被拒絕之後,她和對方說:“等我有了自行車,給你騎。”還是行不通,這時候她跑過去拿了鏟子對梅麗莎說:“我們一起種種子可以嗎?”這次梅麗莎很開心的同意了。

艾莉森屬於擅長解決問題的孩子,因為她懂得當一個方法失敗的時候,嘗試用其他更多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亞歷克斯呢,除了用武力搶回來之外,他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強烈的緊張感和憤怒情緒,讓他根本沒辦法思考後果,只要這麼做管用就可以。

在亞歷克斯回到家之後,媽媽沒有直接的責備孩子打架,而是希望能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個時候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孩子之所以使用武力解決問題,就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來解決。如果家長開始質問孩子,結果要麼是孩子失控哭泣或者發脾氣,要麼是無法瞭解孩子的真正想法。

所以,這時候用冷靜理智的態度問孩子:告訴我發生了什麼?如果孩子太小,無法語言表達,家長可以幫忙提示;大一些的鼓勵孩子自己表達。

當孩子能夠把發生的事情完整的講述出來,對於孩子自己也是一個情緒的出口。

這個過程中,家長切忌在孩子講述的時候插話太多,或者急於判斷,貼標籤。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第二步,理解他人感受

操場上姐姐正在騎自行車,弟弟跑過去,沒有經過任何事先警告,把姐姐推了下來,然後自己騎上自行車就走了。

遊樂場裡,小朋友A正在玩積木,小朋友B走過來,她看到了喜歡的積木,從對方的城堡上把那塊漂亮的積木拿走了。

很多大人看起來匪夷所思的行為,發生在孩子身上卻毫無違和感。對於那些不瞭解孩子成長規律的人來說,可能輕易的就把這些小孩子歸於“熊孩子”的行列。

兒童發展專家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小孩子還不能思考他們的行為會讓其他人有什麼樣的感受。因此,“我能解決問題方法”的第二個步驟是幫助孩子養成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

父母平時就需要幫助孩子多識別情緒,積累和情緒有關的詞彙表達。比如“受挫、委屈、難堪、警惕、為難、惋惜、苦悶、氣餒”等,並能幫孩子精準地提煉出來。

講故事時,看繪本時,都是培養孩子觀察情緒的好時機。比如,繪本上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不同人物會有不一樣的表情,這時候可以問問孩子,你認為對方是什麼心情?是開心還是傷心?

還可以多與孩子討論不同的感受,培養孩子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注重引導和分析,感受不分對錯,切忌對孩子的感受進行評斷。

"

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孩子,他們身上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自私,霸道,害羞,懦弱,攻擊性強,這些特質經常會伴隨著成長路上的各種狀況。

很多情況下,家長可能會失去耐心,將看到的問題放大,由眼前的問題焦慮到孩子的一生,因此開始要求孩子,逼迫孩子,誘惑孩子,訓斥甚至打罵孩子,但是這些方法不僅沒有用,反而讓親子關係陷入僵局。

一年級剛開學沒幾天,果果媽媽就遇到了鬧心事。這天果果放學了悶悶不樂的對她說,自己的同桌欺負人。果果媽吃了一驚,問女兒到底怎麼回事?

女兒說,自己的同桌讓自己幫他削鉛筆,如果不幫忙,還說難聽的髒話。果果無奈,就幫他削鉛筆.

削了兩次之後,果果不願意幫他削了,可是這樣上課他就故意用自己的胳膊壓果果。膽小的果果心理別提多難受了,可是又不敢和老師說。

果果媽一聽,心理別提多難過了。女兒在家裡平時都不捨得大聲吼一句的,怎麼到了學校就被人欺負呢?

她一氣之下,就在微信群艾特了對方家長,要求管一管,對方家長倒是態度很好的說一定教育孩子。本來以為這個事情就結束了,可是讓她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果果回來哭著說,同桌說她是大壞蛋,告狀了。還說,要和果果做敵人。

果果媽這下心裡犯愁了,她不僅沒有幫女兒解決問題,而且好像還讓矛盾激化了。這個事情到底該怎麼解決?

果果是一個內向膽小的孩子,而不巧的是她遇到了一個霸道且不講理的同桌。目前看,果果是弱勢一方,而同桌是強勢一方,但其實看似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社會適應力不夠好,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社會適應力是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會通過在與人相處中自然習得的能力,因而並沒有得到很多家長的重視。

但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作者認為通過正確的方法,刻意的訓練能夠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讓他們學會如何思考,懂得換位思考,更少出現行為問題

作者提出了“我能解決問題方法”,通過訓練擁有這項能力的孩子,當事情不如意的時候,更不容易發發脾氣,更少攻擊性,並且也更能關心他人;而那些內向的孩子通過這樣的訓練,學會了維護自己的權力,並且變得更外向,更善於做決定了。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我能解決問題方法,包括四個步驟。

第一步,幫助孩子明確問題所在

喬布斯說:“當你知道問題所在,基本上也就有了解決方案。”

四歲的亞歷克斯把吸鐵石分享給好朋友喬納森,可是當他想要回來的時候,喬納森卻不願意還給他,亞歷克斯想要搶回來,於是二人打了起來。

六歲的艾莉森,她想要同學梅麗莎的植物種子,被拒絕之後,她和對方說:“等我有了自行車,給你騎。”還是行不通,這時候她跑過去拿了鏟子對梅麗莎說:“我們一起種種子可以嗎?”這次梅麗莎很開心的同意了。

艾莉森屬於擅長解決問題的孩子,因為她懂得當一個方法失敗的時候,嘗試用其他更多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亞歷克斯呢,除了用武力搶回來之外,他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強烈的緊張感和憤怒情緒,讓他根本沒辦法思考後果,只要這麼做管用就可以。

在亞歷克斯回到家之後,媽媽沒有直接的責備孩子打架,而是希望能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個時候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孩子之所以使用武力解決問題,就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來解決。如果家長開始質問孩子,結果要麼是孩子失控哭泣或者發脾氣,要麼是無法瞭解孩子的真正想法。

所以,這時候用冷靜理智的態度問孩子:告訴我發生了什麼?如果孩子太小,無法語言表達,家長可以幫忙提示;大一些的鼓勵孩子自己表達。

當孩子能夠把發生的事情完整的講述出來,對於孩子自己也是一個情緒的出口。

這個過程中,家長切忌在孩子講述的時候插話太多,或者急於判斷,貼標籤。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第二步,理解他人感受

操場上姐姐正在騎自行車,弟弟跑過去,沒有經過任何事先警告,把姐姐推了下來,然後自己騎上自行車就走了。

遊樂場裡,小朋友A正在玩積木,小朋友B走過來,她看到了喜歡的積木,從對方的城堡上把那塊漂亮的積木拿走了。

很多大人看起來匪夷所思的行為,發生在孩子身上卻毫無違和感。對於那些不瞭解孩子成長規律的人來說,可能輕易的就把這些小孩子歸於“熊孩子”的行列。

兒童發展專家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小孩子還不能思考他們的行為會讓其他人有什麼樣的感受。因此,“我能解決問題方法”的第二個步驟是幫助孩子養成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

父母平時就需要幫助孩子多識別情緒,積累和情緒有關的詞彙表達。比如“受挫、委屈、難堪、警惕、為難、惋惜、苦悶、氣餒”等,並能幫孩子精準地提煉出來。

講故事時,看繪本時,都是培養孩子觀察情緒的好時機。比如,繪本上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不同人物會有不一樣的表情,這時候可以問問孩子,你認為對方是什麼心情?是開心還是傷心?

還可以多與孩子討論不同的感受,培養孩子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注重引導和分析,感受不分對錯,切忌對孩子的感受進行評斷。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第三步,尋找多種解決方案

孩子能夠理解對方的感受,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夠知道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孩子的執拗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所理解的解決方案是唯一的,或者情緒讓他們根本沒辦法思考是不是有其他的方法能解決問題。

這時候,如果能讓他們思考:如果這種方法不管用,我是不是能有其他的辦法來解決,對於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說,無疑又前進了一大步。

這時候,家長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孩子鍛鍊這種思維方式。

先假設一個情景,然後提出問題或者讓孩子自己提出問題,告訴孩子要想出不同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家長可以幫忙記錄下來孩子的所有想法。

在做這個遊戲的時候,思考的過程比想出的辦法更重要。所以,即使家長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好主意,也要忍住不去對孩子的想法做評價。

這麼做的積極意義在於,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能明白,生活中總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難題,但是解決方法總是比困難要多。

"

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孩子,他們身上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自私,霸道,害羞,懦弱,攻擊性強,這些特質經常會伴隨著成長路上的各種狀況。

很多情況下,家長可能會失去耐心,將看到的問題放大,由眼前的問題焦慮到孩子的一生,因此開始要求孩子,逼迫孩子,誘惑孩子,訓斥甚至打罵孩子,但是這些方法不僅沒有用,反而讓親子關係陷入僵局。

一年級剛開學沒幾天,果果媽媽就遇到了鬧心事。這天果果放學了悶悶不樂的對她說,自己的同桌欺負人。果果媽吃了一驚,問女兒到底怎麼回事?

女兒說,自己的同桌讓自己幫他削鉛筆,如果不幫忙,還說難聽的髒話。果果無奈,就幫他削鉛筆.

削了兩次之後,果果不願意幫他削了,可是這樣上課他就故意用自己的胳膊壓果果。膽小的果果心理別提多難受了,可是又不敢和老師說。

果果媽一聽,心理別提多難過了。女兒在家裡平時都不捨得大聲吼一句的,怎麼到了學校就被人欺負呢?

她一氣之下,就在微信群艾特了對方家長,要求管一管,對方家長倒是態度很好的說一定教育孩子。本來以為這個事情就結束了,可是讓她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果果回來哭著說,同桌說她是大壞蛋,告狀了。還說,要和果果做敵人。

果果媽這下心裡犯愁了,她不僅沒有幫女兒解決問題,而且好像還讓矛盾激化了。這個事情到底該怎麼解決?

果果是一個內向膽小的孩子,而不巧的是她遇到了一個霸道且不講理的同桌。目前看,果果是弱勢一方,而同桌是強勢一方,但其實看似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社會適應力不夠好,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社會適應力是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會通過在與人相處中自然習得的能力,因而並沒有得到很多家長的重視。

但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作者認為通過正確的方法,刻意的訓練能夠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讓他們學會如何思考,懂得換位思考,更少出現行為問題

作者提出了“我能解決問題方法”,通過訓練擁有這項能力的孩子,當事情不如意的時候,更不容易發發脾氣,更少攻擊性,並且也更能關心他人;而那些內向的孩子通過這樣的訓練,學會了維護自己的權力,並且變得更外向,更善於做決定了。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我能解決問題方法,包括四個步驟。

第一步,幫助孩子明確問題所在

喬布斯說:“當你知道問題所在,基本上也就有了解決方案。”

四歲的亞歷克斯把吸鐵石分享給好朋友喬納森,可是當他想要回來的時候,喬納森卻不願意還給他,亞歷克斯想要搶回來,於是二人打了起來。

六歲的艾莉森,她想要同學梅麗莎的植物種子,被拒絕之後,她和對方說:“等我有了自行車,給你騎。”還是行不通,這時候她跑過去拿了鏟子對梅麗莎說:“我們一起種種子可以嗎?”這次梅麗莎很開心的同意了。

艾莉森屬於擅長解決問題的孩子,因為她懂得當一個方法失敗的時候,嘗試用其他更多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亞歷克斯呢,除了用武力搶回來之外,他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強烈的緊張感和憤怒情緒,讓他根本沒辦法思考後果,只要這麼做管用就可以。

在亞歷克斯回到家之後,媽媽沒有直接的責備孩子打架,而是希望能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個時候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孩子之所以使用武力解決問題,就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來解決。如果家長開始質問孩子,結果要麼是孩子失控哭泣或者發脾氣,要麼是無法瞭解孩子的真正想法。

所以,這時候用冷靜理智的態度問孩子:告訴我發生了什麼?如果孩子太小,無法語言表達,家長可以幫忙提示;大一些的鼓勵孩子自己表達。

當孩子能夠把發生的事情完整的講述出來,對於孩子自己也是一個情緒的出口。

這個過程中,家長切忌在孩子講述的時候插話太多,或者急於判斷,貼標籤。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第二步,理解他人感受

操場上姐姐正在騎自行車,弟弟跑過去,沒有經過任何事先警告,把姐姐推了下來,然後自己騎上自行車就走了。

遊樂場裡,小朋友A正在玩積木,小朋友B走過來,她看到了喜歡的積木,從對方的城堡上把那塊漂亮的積木拿走了。

很多大人看起來匪夷所思的行為,發生在孩子身上卻毫無違和感。對於那些不瞭解孩子成長規律的人來說,可能輕易的就把這些小孩子歸於“熊孩子”的行列。

兒童發展專家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小孩子還不能思考他們的行為會讓其他人有什麼樣的感受。因此,“我能解決問題方法”的第二個步驟是幫助孩子養成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

父母平時就需要幫助孩子多識別情緒,積累和情緒有關的詞彙表達。比如“受挫、委屈、難堪、警惕、為難、惋惜、苦悶、氣餒”等,並能幫孩子精準地提煉出來。

講故事時,看繪本時,都是培養孩子觀察情緒的好時機。比如,繪本上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不同人物會有不一樣的表情,這時候可以問問孩子,你認為對方是什麼心情?是開心還是傷心?

還可以多與孩子討論不同的感受,培養孩子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注重引導和分析,感受不分對錯,切忌對孩子的感受進行評斷。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第三步,尋找多種解決方案

孩子能夠理解對方的感受,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夠知道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孩子的執拗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所理解的解決方案是唯一的,或者情緒讓他們根本沒辦法思考是不是有其他的方法能解決問題。

這時候,如果能讓他們思考:如果這種方法不管用,我是不是能有其他的辦法來解決,對於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說,無疑又前進了一大步。

這時候,家長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孩子鍛鍊這種思維方式。

先假設一個情景,然後提出問題或者讓孩子自己提出問題,告訴孩子要想出不同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家長可以幫忙記錄下來孩子的所有想法。

在做這個遊戲的時候,思考的過程比想出的辦法更重要。所以,即使家長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好主意,也要忍住不去對孩子的想法做評價。

這麼做的積極意義在於,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能明白,生活中總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難題,但是解決方法總是比困難要多。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第四步,考慮後果

因果思考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弄明白,如果採用了這個方法,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只有當孩子明白,事情是按照某種順序發生的時候,他們才能明白後果的意義。

父母可多與孩子進行“故事接龍”的互動遊戲,父母起一個故事開頭,然後跟孩子輪流把故事講下去。進行因果思考練習,引導孩子考慮選擇了某種解決辦法後,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自己可能需要承擔什麼後果。

在這個鍛鍊中,培養孩子換位思考和辨別是非的能力,相信孩子能夠做出更恰當的選擇。

家長要記住,是孩子,而不是家長,要解決問題。不要小看孩子,只要在一定的情境之下給予足夠的引導,孩子就能很好的思考問題。

"

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孩子,他們身上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自私,霸道,害羞,懦弱,攻擊性強,這些特質經常會伴隨著成長路上的各種狀況。

很多情況下,家長可能會失去耐心,將看到的問題放大,由眼前的問題焦慮到孩子的一生,因此開始要求孩子,逼迫孩子,誘惑孩子,訓斥甚至打罵孩子,但是這些方法不僅沒有用,反而讓親子關係陷入僵局。

一年級剛開學沒幾天,果果媽媽就遇到了鬧心事。這天果果放學了悶悶不樂的對她說,自己的同桌欺負人。果果媽吃了一驚,問女兒到底怎麼回事?

女兒說,自己的同桌讓自己幫他削鉛筆,如果不幫忙,還說難聽的髒話。果果無奈,就幫他削鉛筆.

削了兩次之後,果果不願意幫他削了,可是這樣上課他就故意用自己的胳膊壓果果。膽小的果果心理別提多難受了,可是又不敢和老師說。

果果媽一聽,心理別提多難過了。女兒在家裡平時都不捨得大聲吼一句的,怎麼到了學校就被人欺負呢?

她一氣之下,就在微信群艾特了對方家長,要求管一管,對方家長倒是態度很好的說一定教育孩子。本來以為這個事情就結束了,可是讓她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果果回來哭著說,同桌說她是大壞蛋,告狀了。還說,要和果果做敵人。

果果媽這下心裡犯愁了,她不僅沒有幫女兒解決問題,而且好像還讓矛盾激化了。這個事情到底該怎麼解決?

果果是一個內向膽小的孩子,而不巧的是她遇到了一個霸道且不講理的同桌。目前看,果果是弱勢一方,而同桌是強勢一方,但其實看似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社會適應力不夠好,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社會適應力是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會通過在與人相處中自然習得的能力,因而並沒有得到很多家長的重視。

但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作者認為通過正確的方法,刻意的訓練能夠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讓他們學會如何思考,懂得換位思考,更少出現行為問題

作者提出了“我能解決問題方法”,通過訓練擁有這項能力的孩子,當事情不如意的時候,更不容易發發脾氣,更少攻擊性,並且也更能關心他人;而那些內向的孩子通過這樣的訓練,學會了維護自己的權力,並且變得更外向,更善於做決定了。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我能解決問題方法,包括四個步驟。

第一步,幫助孩子明確問題所在

喬布斯說:“當你知道問題所在,基本上也就有了解決方案。”

四歲的亞歷克斯把吸鐵石分享給好朋友喬納森,可是當他想要回來的時候,喬納森卻不願意還給他,亞歷克斯想要搶回來,於是二人打了起來。

六歲的艾莉森,她想要同學梅麗莎的植物種子,被拒絕之後,她和對方說:“等我有了自行車,給你騎。”還是行不通,這時候她跑過去拿了鏟子對梅麗莎說:“我們一起種種子可以嗎?”這次梅麗莎很開心的同意了。

艾莉森屬於擅長解決問題的孩子,因為她懂得當一個方法失敗的時候,嘗試用其他更多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亞歷克斯呢,除了用武力搶回來之外,他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強烈的緊張感和憤怒情緒,讓他根本沒辦法思考後果,只要這麼做管用就可以。

在亞歷克斯回到家之後,媽媽沒有直接的責備孩子打架,而是希望能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個時候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孩子之所以使用武力解決問題,就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來解決。如果家長開始質問孩子,結果要麼是孩子失控哭泣或者發脾氣,要麼是無法瞭解孩子的真正想法。

所以,這時候用冷靜理智的態度問孩子:告訴我發生了什麼?如果孩子太小,無法語言表達,家長可以幫忙提示;大一些的鼓勵孩子自己表達。

當孩子能夠把發生的事情完整的講述出來,對於孩子自己也是一個情緒的出口。

這個過程中,家長切忌在孩子講述的時候插話太多,或者急於判斷,貼標籤。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第二步,理解他人感受

操場上姐姐正在騎自行車,弟弟跑過去,沒有經過任何事先警告,把姐姐推了下來,然後自己騎上自行車就走了。

遊樂場裡,小朋友A正在玩積木,小朋友B走過來,她看到了喜歡的積木,從對方的城堡上把那塊漂亮的積木拿走了。

很多大人看起來匪夷所思的行為,發生在孩子身上卻毫無違和感。對於那些不瞭解孩子成長規律的人來說,可能輕易的就把這些小孩子歸於“熊孩子”的行列。

兒童發展專家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小孩子還不能思考他們的行為會讓其他人有什麼樣的感受。因此,“我能解決問題方法”的第二個步驟是幫助孩子養成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

父母平時就需要幫助孩子多識別情緒,積累和情緒有關的詞彙表達。比如“受挫、委屈、難堪、警惕、為難、惋惜、苦悶、氣餒”等,並能幫孩子精準地提煉出來。

講故事時,看繪本時,都是培養孩子觀察情緒的好時機。比如,繪本上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不同人物會有不一樣的表情,這時候可以問問孩子,你認為對方是什麼心情?是開心還是傷心?

還可以多與孩子討論不同的感受,培養孩子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注重引導和分析,感受不分對錯,切忌對孩子的感受進行評斷。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第三步,尋找多種解決方案

孩子能夠理解對方的感受,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夠知道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孩子的執拗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所理解的解決方案是唯一的,或者情緒讓他們根本沒辦法思考是不是有其他的方法能解決問題。

這時候,如果能讓他們思考:如果這種方法不管用,我是不是能有其他的辦法來解決,對於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說,無疑又前進了一大步。

這時候,家長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孩子鍛鍊這種思維方式。

先假設一個情景,然後提出問題或者讓孩子自己提出問題,告訴孩子要想出不同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家長可以幫忙記錄下來孩子的所有想法。

在做這個遊戲的時候,思考的過程比想出的辦法更重要。所以,即使家長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好主意,也要忍住不去對孩子的想法做評價。

這麼做的積極意義在於,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能明白,生活中總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難題,但是解決方法總是比困難要多。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第四步,考慮後果

因果思考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弄明白,如果採用了這個方法,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只有當孩子明白,事情是按照某種順序發生的時候,他們才能明白後果的意義。

父母可多與孩子進行“故事接龍”的互動遊戲,父母起一個故事開頭,然後跟孩子輪流把故事講下去。進行因果思考練習,引導孩子考慮選擇了某種解決辦法後,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自己可能需要承擔什麼後果。

在這個鍛鍊中,培養孩子換位思考和辨別是非的能力,相信孩子能夠做出更恰當的選擇。

家長要記住,是孩子,而不是家長,要解決問題。不要小看孩子,只要在一定的情境之下給予足夠的引導,孩子就能很好的思考問題。

家長記住這個方法,簡單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妍媽寫在最後:

任何育兒書都並不是聖經,也沒有萬能的解決方案。孩子是腳,教育是鞋,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而教育永遠要因材施教。

心理力量弱小的孩子,比如本文開頭提到的果果;心理力量強大的孩子,比如果果的同桌,在應用這樣一個方法去解決他們的問題的時候,具體解決方案又是不一樣的。

孩子每成長一步,都需要父母的支持。但是父母可以做孩子的腳手架,卻不能代替孩子去爬。教育孩子,拼的是家長的思維模式。

如果父母懂得孩子的發展規律、用適合孩子的方法去幫助孩子,那麼不管遇到多大的難題,孩子都能用自己的方式解決。

這才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

我們的公眾號:妍妍成長記

作者:妍媽,育兒路上的修行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