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不完美媽媽 家庭教育 民主 投資 育兒的那些事兒 2019-08-21
"

文/育兒的那些事兒

孩子是環境的產物,雖然孩子存在的問題不一定都是家長直接導致的問題,但是家長仍然需要主動反思自身及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通過調節家庭教育心理,改變教養行為和改善家庭教育環境,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

"

文/育兒的那些事兒

孩子是環境的產物,雖然孩子存在的問題不一定都是家長直接導致的問題,但是家長仍然需要主動反思自身及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通過調節家庭教育心理,改變教養行為和改善家庭教育環境,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當前家庭教育中常見的教育心理誤區及其影響

家庭主體矯枉過正,導致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傾向於“家長中心”

有的家長對親子“關係平等”存在誤解,出現“矯枉過正”的現象,家庭生活中以孩子的觀點和想法為中心,過於突出孩子主體,家庭的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來運作,導致親子關係錯位,結果容易導致孩子“自我中心”、“唯我獨尊”,出現家庭功能失衡,甚至會出現較為嚴重的親子衝突。就孩子而言,其主體性有建設性的一面,還有破壞性的一面。孩子的建設性主體性表現為能積極主動尋求發展。對“家長中心矯枉過正,過於張揚孩子的主體性,甚至放縱和遷就孩子,聽任孩子目空一起,對一切事物提反對意見,對一切表示懷疑,就有可能產生破壞性作用,使得孩子不聽勸告,我行我素,陷入主觀隨意性。任由這樣的主體性發展,不僅不利於孩子的自我完善,更可能會導致其反社會行為,給自己、家庭、社會帶來危害。

孩子個體身上承受著更大的家庭重託和期望

不少家長對孩子提出的期待和要求定位太高,出現了很多“高期待”家庭。家長們在給孩子定立“成長標杆”的時候,不是面對自己孩子的實際狀況,而是根據自己的意願或者是盲目地把孩子與其他的人相比較來提要求,甚至認為別的孩子能做到的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而且必須做到。在大多數“高期待”的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在不斷增加,很大程度上存在“教育過度”的現象。家長和家庭為孩子付出的很多,而孩子的快樂沒有增加,反而是親子衝突在增加。不僅家長沮喪、親子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而且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中“家長的期望值越高,孩子卻越讓家長失望”的現象,成為很多家庭不可調和的矛盾。

"

文/育兒的那些事兒

孩子是環境的產物,雖然孩子存在的問題不一定都是家長直接導致的問題,但是家長仍然需要主動反思自身及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通過調節家庭教育心理,改變教養行為和改善家庭教育環境,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當前家庭教育中常見的教育心理誤區及其影響

家庭主體矯枉過正,導致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傾向於“家長中心”

有的家長對親子“關係平等”存在誤解,出現“矯枉過正”的現象,家庭生活中以孩子的觀點和想法為中心,過於突出孩子主體,家庭的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來運作,導致親子關係錯位,結果容易導致孩子“自我中心”、“唯我獨尊”,出現家庭功能失衡,甚至會出現較為嚴重的親子衝突。就孩子而言,其主體性有建設性的一面,還有破壞性的一面。孩子的建設性主體性表現為能積極主動尋求發展。對“家長中心矯枉過正,過於張揚孩子的主體性,甚至放縱和遷就孩子,聽任孩子目空一起,對一切事物提反對意見,對一切表示懷疑,就有可能產生破壞性作用,使得孩子不聽勸告,我行我素,陷入主觀隨意性。任由這樣的主體性發展,不僅不利於孩子的自我完善,更可能會導致其反社會行為,給自己、家庭、社會帶來危害。

孩子個體身上承受著更大的家庭重託和期望

不少家長對孩子提出的期待和要求定位太高,出現了很多“高期待”家庭。家長們在給孩子定立“成長標杆”的時候,不是面對自己孩子的實際狀況,而是根據自己的意願或者是盲目地把孩子與其他的人相比較來提要求,甚至認為別的孩子能做到的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而且必須做到。在大多數“高期待”的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在不斷增加,很大程度上存在“教育過度”的現象。家長和家庭為孩子付出的很多,而孩子的快樂沒有增加,反而是親子衝突在增加。不僅家長沮喪、親子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而且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中“家長的期望值越高,孩子卻越讓家長失望”的現象,成為很多家庭不可調和的矛盾。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家庭教育目標過於功利

家庭教育的目標定位,決定了家長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等家庭教育的要素。過於功利化的家庭教育目標,掩蓋了親情的溫馨,親子之間似乎進行一種交易:我給你優越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你給我滿意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孩子的倫理道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家長們為了讓孩子考出好成績,不顧孩子的身心健康,不惜對孩子施壓,這些都無異於在捨本逐末。

家庭教育問題歸因不全面,問題解決的效果不佳

對家庭教育成敗進行合理歸因,是家長積累家庭教育經驗的有效方法。在家庭教育過程中,不免會出現一些失誤與問題。家長們急於解決問題,卻缺乏對家庭教育出現的失誤和問題進行正確的歸因,就會影響到問題解決的效果。家長不問青紅皁白的訓斥和怒罵,很可能對孩子改錯無益,還會影響到親子關係,阻礙家庭教育的實施。家長如果對家庭教育問題和原因之間的關係不能作出合理解釋,就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家庭教育容易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現象,即一個問題沒有解決有可能又出現新的問題。有的家長還習慣於把家庭教育問題歸因於家長和家庭以外的原因,歸因於無法回溯的過去經驗,使得家長出現“無力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家庭教育的效果。

"

文/育兒的那些事兒

孩子是環境的產物,雖然孩子存在的問題不一定都是家長直接導致的問題,但是家長仍然需要主動反思自身及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通過調節家庭教育心理,改變教養行為和改善家庭教育環境,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當前家庭教育中常見的教育心理誤區及其影響

家庭主體矯枉過正,導致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傾向於“家長中心”

有的家長對親子“關係平等”存在誤解,出現“矯枉過正”的現象,家庭生活中以孩子的觀點和想法為中心,過於突出孩子主體,家庭的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來運作,導致親子關係錯位,結果容易導致孩子“自我中心”、“唯我獨尊”,出現家庭功能失衡,甚至會出現較為嚴重的親子衝突。就孩子而言,其主體性有建設性的一面,還有破壞性的一面。孩子的建設性主體性表現為能積極主動尋求發展。對“家長中心矯枉過正,過於張揚孩子的主體性,甚至放縱和遷就孩子,聽任孩子目空一起,對一切事物提反對意見,對一切表示懷疑,就有可能產生破壞性作用,使得孩子不聽勸告,我行我素,陷入主觀隨意性。任由這樣的主體性發展,不僅不利於孩子的自我完善,更可能會導致其反社會行為,給自己、家庭、社會帶來危害。

孩子個體身上承受著更大的家庭重託和期望

不少家長對孩子提出的期待和要求定位太高,出現了很多“高期待”家庭。家長們在給孩子定立“成長標杆”的時候,不是面對自己孩子的實際狀況,而是根據自己的意願或者是盲目地把孩子與其他的人相比較來提要求,甚至認為別的孩子能做到的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而且必須做到。在大多數“高期待”的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在不斷增加,很大程度上存在“教育過度”的現象。家長和家庭為孩子付出的很多,而孩子的快樂沒有增加,反而是親子衝突在增加。不僅家長沮喪、親子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而且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中“家長的期望值越高,孩子卻越讓家長失望”的現象,成為很多家庭不可調和的矛盾。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家庭教育目標過於功利

家庭教育的目標定位,決定了家長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等家庭教育的要素。過於功利化的家庭教育目標,掩蓋了親情的溫馨,親子之間似乎進行一種交易:我給你優越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你給我滿意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孩子的倫理道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家長們為了讓孩子考出好成績,不顧孩子的身心健康,不惜對孩子施壓,這些都無異於在捨本逐末。

家庭教育問題歸因不全面,問題解決的效果不佳

對家庭教育成敗進行合理歸因,是家長積累家庭教育經驗的有效方法。在家庭教育過程中,不免會出現一些失誤與問題。家長們急於解決問題,卻缺乏對家庭教育出現的失誤和問題進行正確的歸因,就會影響到問題解決的效果。家長不問青紅皁白的訓斥和怒罵,很可能對孩子改錯無益,還會影響到親子關係,阻礙家庭教育的實施。家長如果對家庭教育問題和原因之間的關係不能作出合理解釋,就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家庭教育容易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現象,即一個問題沒有解決有可能又出現新的問題。有的家長還習慣於把家庭教育問題歸因於家長和家庭以外的原因,歸因於無法回溯的過去經驗,使得家長出現“無力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家庭教育的效果。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如何調整家長的教育心理,提升家庭教育成效?

變革家庭教育觀念

家庭教育觀念的變革緣於社會現實之變革。與現實社會相應的家庭教育觀念包含有許多現代的、民主的、改革的先進成分,諸如注重子女全面發展的人才觀、尊重子女的人格和支持子女的個性發展的民主教育觀、適應時代潮流的投資子女智力發展觀等。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學會“蹲下來看孩子”,即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問題,避免“以己之心度孩子之腹”。信任孩子,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不要一味以自己的想法來代替孩子的想法。如此,就有可能增進親子之間的親密度,激發孩子內在的發展動機。

把握家庭中民主平等的內涵

提倡家庭教育中的“民主平等”,要求親子之間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彼此要互相尊重。但家長與孩子是處在不同層次上的主體,家長是相對成熟的主體,而孩子是一個成長中的學習主體。一方面,家長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充分調動孩子積極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孩子實現自我完善的過程;另一方面,家長也要適當幫助孩子控制慾望,剋制情緒,減少破壞性的主體因素。家長在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看待時,還要“把孩子當成孩子看”,而不是當成“小大人”看,理解孩子,接納孩子的特徵,尤其是孩子的不足和過失,要有更多的寬容和幫助。家長尤其不能把孩子看成是成人的附屬,更不能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目標和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

"

文/育兒的那些事兒

孩子是環境的產物,雖然孩子存在的問題不一定都是家長直接導致的問題,但是家長仍然需要主動反思自身及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通過調節家庭教育心理,改變教養行為和改善家庭教育環境,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當前家庭教育中常見的教育心理誤區及其影響

家庭主體矯枉過正,導致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傾向於“家長中心”

有的家長對親子“關係平等”存在誤解,出現“矯枉過正”的現象,家庭生活中以孩子的觀點和想法為中心,過於突出孩子主體,家庭的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來運作,導致親子關係錯位,結果容易導致孩子“自我中心”、“唯我獨尊”,出現家庭功能失衡,甚至會出現較為嚴重的親子衝突。就孩子而言,其主體性有建設性的一面,還有破壞性的一面。孩子的建設性主體性表現為能積極主動尋求發展。對“家長中心矯枉過正,過於張揚孩子的主體性,甚至放縱和遷就孩子,聽任孩子目空一起,對一切事物提反對意見,對一切表示懷疑,就有可能產生破壞性作用,使得孩子不聽勸告,我行我素,陷入主觀隨意性。任由這樣的主體性發展,不僅不利於孩子的自我完善,更可能會導致其反社會行為,給自己、家庭、社會帶來危害。

孩子個體身上承受著更大的家庭重託和期望

不少家長對孩子提出的期待和要求定位太高,出現了很多“高期待”家庭。家長們在給孩子定立“成長標杆”的時候,不是面對自己孩子的實際狀況,而是根據自己的意願或者是盲目地把孩子與其他的人相比較來提要求,甚至認為別的孩子能做到的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而且必須做到。在大多數“高期待”的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在不斷增加,很大程度上存在“教育過度”的現象。家長和家庭為孩子付出的很多,而孩子的快樂沒有增加,反而是親子衝突在增加。不僅家長沮喪、親子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而且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中“家長的期望值越高,孩子卻越讓家長失望”的現象,成為很多家庭不可調和的矛盾。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家庭教育目標過於功利

家庭教育的目標定位,決定了家長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等家庭教育的要素。過於功利化的家庭教育目標,掩蓋了親情的溫馨,親子之間似乎進行一種交易:我給你優越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你給我滿意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孩子的倫理道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家長們為了讓孩子考出好成績,不顧孩子的身心健康,不惜對孩子施壓,這些都無異於在捨本逐末。

家庭教育問題歸因不全面,問題解決的效果不佳

對家庭教育成敗進行合理歸因,是家長積累家庭教育經驗的有效方法。在家庭教育過程中,不免會出現一些失誤與問題。家長們急於解決問題,卻缺乏對家庭教育出現的失誤和問題進行正確的歸因,就會影響到問題解決的效果。家長不問青紅皁白的訓斥和怒罵,很可能對孩子改錯無益,還會影響到親子關係,阻礙家庭教育的實施。家長如果對家庭教育問題和原因之間的關係不能作出合理解釋,就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家庭教育容易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現象,即一個問題沒有解決有可能又出現新的問題。有的家長還習慣於把家庭教育問題歸因於家長和家庭以外的原因,歸因於無法回溯的過去經驗,使得家長出現“無力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家庭教育的效果。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如何調整家長的教育心理,提升家庭教育成效?

變革家庭教育觀念

家庭教育觀念的變革緣於社會現實之變革。與現實社會相應的家庭教育觀念包含有許多現代的、民主的、改革的先進成分,諸如注重子女全面發展的人才觀、尊重子女的人格和支持子女的個性發展的民主教育觀、適應時代潮流的投資子女智力發展觀等。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學會“蹲下來看孩子”,即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問題,避免“以己之心度孩子之腹”。信任孩子,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不要一味以自己的想法來代替孩子的想法。如此,就有可能增進親子之間的親密度,激發孩子內在的發展動機。

把握家庭中民主平等的內涵

提倡家庭教育中的“民主平等”,要求親子之間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彼此要互相尊重。但家長與孩子是處在不同層次上的主體,家長是相對成熟的主體,而孩子是一個成長中的學習主體。一方面,家長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充分調動孩子積極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孩子實現自我完善的過程;另一方面,家長也要適當幫助孩子控制慾望,剋制情緒,減少破壞性的主體因素。家長在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看待時,還要“把孩子當成孩子看”,而不是當成“小大人”看,理解孩子,接納孩子的特徵,尤其是孩子的不足和過失,要有更多的寬容和幫助。家長尤其不能把孩子看成是成人的附屬,更不能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目標和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保持積極的教育心態

家長保持積極的教育心態,對孩子有合理的、積極的期待,能給孩子更多的激勵。家長要全面地評價孩子,不僅看到孩子的學業成績,還要看到孩子的獨立性、責任感等社會性特徵的發展,重視孩子的心理髮育和道德成長。家長要多從孩子的縱向看孩子發展變化情況,而不是總看孩子是否發展得比別的孩子好。每個孩子的基礎不同,發展速率、優勢領域、活動方式各不相同,往往不具可比性。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一定要“慎比孩子”,尤其不能用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的孩子的長處相比,反之亦然。孩子成長中出現了問題,要用積極的心態去應對和解決,使問題的性質轉化為孩子成長的積極經驗。給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學會理性地看待孩子的長處和短處,不要對孩子求全責備。

"

文/育兒的那些事兒

孩子是環境的產物,雖然孩子存在的問題不一定都是家長直接導致的問題,但是家長仍然需要主動反思自身及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通過調節家庭教育心理,改變教養行為和改善家庭教育環境,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當前家庭教育中常見的教育心理誤區及其影響

家庭主體矯枉過正,導致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傾向於“家長中心”

有的家長對親子“關係平等”存在誤解,出現“矯枉過正”的現象,家庭生活中以孩子的觀點和想法為中心,過於突出孩子主體,家庭的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來運作,導致親子關係錯位,結果容易導致孩子“自我中心”、“唯我獨尊”,出現家庭功能失衡,甚至會出現較為嚴重的親子衝突。就孩子而言,其主體性有建設性的一面,還有破壞性的一面。孩子的建設性主體性表現為能積極主動尋求發展。對“家長中心矯枉過正,過於張揚孩子的主體性,甚至放縱和遷就孩子,聽任孩子目空一起,對一切事物提反對意見,對一切表示懷疑,就有可能產生破壞性作用,使得孩子不聽勸告,我行我素,陷入主觀隨意性。任由這樣的主體性發展,不僅不利於孩子的自我完善,更可能會導致其反社會行為,給自己、家庭、社會帶來危害。

孩子個體身上承受著更大的家庭重託和期望

不少家長對孩子提出的期待和要求定位太高,出現了很多“高期待”家庭。家長們在給孩子定立“成長標杆”的時候,不是面對自己孩子的實際狀況,而是根據自己的意願或者是盲目地把孩子與其他的人相比較來提要求,甚至認為別的孩子能做到的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而且必須做到。在大多數“高期待”的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在不斷增加,很大程度上存在“教育過度”的現象。家長和家庭為孩子付出的很多,而孩子的快樂沒有增加,反而是親子衝突在增加。不僅家長沮喪、親子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而且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中“家長的期望值越高,孩子卻越讓家長失望”的現象,成為很多家庭不可調和的矛盾。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家庭教育目標過於功利

家庭教育的目標定位,決定了家長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等家庭教育的要素。過於功利化的家庭教育目標,掩蓋了親情的溫馨,親子之間似乎進行一種交易:我給你優越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你給我滿意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孩子的倫理道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家長們為了讓孩子考出好成績,不顧孩子的身心健康,不惜對孩子施壓,這些都無異於在捨本逐末。

家庭教育問題歸因不全面,問題解決的效果不佳

對家庭教育成敗進行合理歸因,是家長積累家庭教育經驗的有效方法。在家庭教育過程中,不免會出現一些失誤與問題。家長們急於解決問題,卻缺乏對家庭教育出現的失誤和問題進行正確的歸因,就會影響到問題解決的效果。家長不問青紅皁白的訓斥和怒罵,很可能對孩子改錯無益,還會影響到親子關係,阻礙家庭教育的實施。家長如果對家庭教育問題和原因之間的關係不能作出合理解釋,就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家庭教育容易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現象,即一個問題沒有解決有可能又出現新的問題。有的家長還習慣於把家庭教育問題歸因於家長和家庭以外的原因,歸因於無法回溯的過去經驗,使得家長出現“無力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家庭教育的效果。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如何調整家長的教育心理,提升家庭教育成效?

變革家庭教育觀念

家庭教育觀念的變革緣於社會現實之變革。與現實社會相應的家庭教育觀念包含有許多現代的、民主的、改革的先進成分,諸如注重子女全面發展的人才觀、尊重子女的人格和支持子女的個性發展的民主教育觀、適應時代潮流的投資子女智力發展觀等。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學會“蹲下來看孩子”,即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問題,避免“以己之心度孩子之腹”。信任孩子,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不要一味以自己的想法來代替孩子的想法。如此,就有可能增進親子之間的親密度,激發孩子內在的發展動機。

把握家庭中民主平等的內涵

提倡家庭教育中的“民主平等”,要求親子之間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彼此要互相尊重。但家長與孩子是處在不同層次上的主體,家長是相對成熟的主體,而孩子是一個成長中的學習主體。一方面,家長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充分調動孩子積極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孩子實現自我完善的過程;另一方面,家長也要適當幫助孩子控制慾望,剋制情緒,減少破壞性的主體因素。家長在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看待時,還要“把孩子當成孩子看”,而不是當成“小大人”看,理解孩子,接納孩子的特徵,尤其是孩子的不足和過失,要有更多的寬容和幫助。家長尤其不能把孩子看成是成人的附屬,更不能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目標和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保持積極的教育心態

家長保持積極的教育心態,對孩子有合理的、積極的期待,能給孩子更多的激勵。家長要全面地評價孩子,不僅看到孩子的學業成績,還要看到孩子的獨立性、責任感等社會性特徵的發展,重視孩子的心理髮育和道德成長。家長要多從孩子的縱向看孩子發展變化情況,而不是總看孩子是否發展得比別的孩子好。每個孩子的基礎不同,發展速率、優勢領域、活動方式各不相同,往往不具可比性。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一定要“慎比孩子”,尤其不能用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的孩子的長處相比,反之亦然。孩子成長中出現了問題,要用積極的心態去應對和解決,使問題的性質轉化為孩子成長的積極經驗。給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學會理性地看待孩子的長處和短處,不要對孩子求全責備。

對於家長,教育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應該怎麼辦

小編有話說:

孩子作為一個成長中的主體,有多種成長的可能性,需要有家長去教育或指引。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如果能在系統的家庭教育理論指導下,運用合乎當代孩子成長需要尤其是豐富精神需要的正確方法和手段施教,從而使家庭教育活動取得顯著成效。

(本文由育兒的那些事兒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感謝您的閱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