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

為人父母,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呈現給自己的孩子。父母的職責不但是提供給孩子好的物質基礎,還有有良好的教育,光養不教的父母,不是有愛的父母,因為連母雞都有照顧孩子的本能,如果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養育孩子的指數只能達到母雞養小雞的能力級別。

雖然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這份愛也要有度。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就像好吃的美食,如果天天吃吃,頓頓吃,總一天會吃出問題的,養孩子就像吃飯一樣,即便孩子還吃精細的美食,也不要忘記搭配一些粗糧,雖然口感不好吃,但是對身體好。

"

為人父母,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呈現給自己的孩子。父母的職責不但是提供給孩子好的物質基礎,還有有良好的教育,光養不教的父母,不是有愛的父母,因為連母雞都有照顧孩子的本能,如果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養育孩子的指數只能達到母雞養小雞的能力級別。

雖然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這份愛也要有度。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就像好吃的美食,如果天天吃吃,頓頓吃,總一天會吃出問題的,養孩子就像吃飯一樣,即便孩子還吃精細的美食,也不要忘記搭配一些粗糧,雖然口感不好吃,但是對身體好。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行為,要有明確的“能做”和“不能做”的劃分,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成長一定要在規矩中成長,才能適應社會中的條條框框,孩子小時碰觸規矩的底線,只忍受一時的不快,但是隨著成長,自己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

萬物莫不有規矩”“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有人認為,孩子需要從小培養“規矩意識”,沒有規矩,不講紀律,無疑會阻礙孩子成長、成才。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在《勇於管教》中寫道:“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著欄杆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杆,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了。欄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的孩子會有安全感,相反,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裡。”

"

為人父母,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呈現給自己的孩子。父母的職責不但是提供給孩子好的物質基礎,還有有良好的教育,光養不教的父母,不是有愛的父母,因為連母雞都有照顧孩子的本能,如果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養育孩子的指數只能達到母雞養小雞的能力級別。

雖然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這份愛也要有度。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就像好吃的美食,如果天天吃吃,頓頓吃,總一天會吃出問題的,養孩子就像吃飯一樣,即便孩子還吃精細的美食,也不要忘記搭配一些粗糧,雖然口感不好吃,但是對身體好。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行為,要有明確的“能做”和“不能做”的劃分,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成長一定要在規矩中成長,才能適應社會中的條條框框,孩子小時碰觸規矩的底線,只忍受一時的不快,但是隨著成長,自己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

萬物莫不有規矩”“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有人認為,孩子需要從小培養“規矩意識”,沒有規矩,不講紀律,無疑會阻礙孩子成長、成才。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在《勇於管教》中寫道:“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著欄杆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杆,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了。欄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的孩子會有安全感,相反,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裡。”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如果孩子有以下5種行為,涉及到孩子長大後是否有教養,一定要及時提醒和制止。

1、說話不算數

有家長說:“家裡有規矩,但孩子耍賴也沒轍啊!”

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聽你的原則,常常以哭鬧、不吃飯來要挾父母。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線。

比如和孩子約定好每天只玩半個小時iPad,可是孩子到點了還沒玩夠,嚷嚷著還要再繼續玩,開始一兩次家長同意,但是就是在一一的允許下,孩子學會了不講信用,而且孩子還用哭鬧方式和大人對抗,大人就妥協了,於是又多玩了半個小時。

不講信用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被滿足。第一次出現問題,大人就妥協,只會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找來更多麻煩。

"

為人父母,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呈現給自己的孩子。父母的職責不但是提供給孩子好的物質基礎,還有有良好的教育,光養不教的父母,不是有愛的父母,因為連母雞都有照顧孩子的本能,如果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養育孩子的指數只能達到母雞養小雞的能力級別。

雖然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這份愛也要有度。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就像好吃的美食,如果天天吃吃,頓頓吃,總一天會吃出問題的,養孩子就像吃飯一樣,即便孩子還吃精細的美食,也不要忘記搭配一些粗糧,雖然口感不好吃,但是對身體好。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行為,要有明確的“能做”和“不能做”的劃分,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成長一定要在規矩中成長,才能適應社會中的條條框框,孩子小時碰觸規矩的底線,只忍受一時的不快,但是隨著成長,自己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

萬物莫不有規矩”“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有人認為,孩子需要從小培養“規矩意識”,沒有規矩,不講紀律,無疑會阻礙孩子成長、成才。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在《勇於管教》中寫道:“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著欄杆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杆,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了。欄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的孩子會有安全感,相反,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裡。”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如果孩子有以下5種行為,涉及到孩子長大後是否有教養,一定要及時提醒和制止。

1、說話不算數

有家長說:“家裡有規矩,但孩子耍賴也沒轍啊!”

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聽你的原則,常常以哭鬧、不吃飯來要挾父母。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線。

比如和孩子約定好每天只玩半個小時iPad,可是孩子到點了還沒玩夠,嚷嚷著還要再繼續玩,開始一兩次家長同意,但是就是在一一的允許下,孩子學會了不講信用,而且孩子還用哭鬧方式和大人對抗,大人就妥協了,於是又多玩了半個小時。

不講信用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被滿足。第一次出現問題,大人就妥協,只會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找來更多麻煩。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2、習慣找家長幫忙

有很多孩子,看到上學的時間要遲到了,就趕快叫大人幫忙拿鞋子,衣服,還要幫著整理書包,有的家長還認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幫孩子萬事包辦了,以後再培養也來的及。其實在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有他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告訴孩子什麼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愛從來不是大包大攬,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幫他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愛。

"

為人父母,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呈現給自己的孩子。父母的職責不但是提供給孩子好的物質基礎,還有有良好的教育,光養不教的父母,不是有愛的父母,因為連母雞都有照顧孩子的本能,如果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養育孩子的指數只能達到母雞養小雞的能力級別。

雖然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這份愛也要有度。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就像好吃的美食,如果天天吃吃,頓頓吃,總一天會吃出問題的,養孩子就像吃飯一樣,即便孩子還吃精細的美食,也不要忘記搭配一些粗糧,雖然口感不好吃,但是對身體好。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行為,要有明確的“能做”和“不能做”的劃分,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成長一定要在規矩中成長,才能適應社會中的條條框框,孩子小時碰觸規矩的底線,只忍受一時的不快,但是隨著成長,自己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

萬物莫不有規矩”“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有人認為,孩子需要從小培養“規矩意識”,沒有規矩,不講紀律,無疑會阻礙孩子成長、成才。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在《勇於管教》中寫道:“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著欄杆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杆,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了。欄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的孩子會有安全感,相反,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裡。”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如果孩子有以下5種行為,涉及到孩子長大後是否有教養,一定要及時提醒和制止。

1、說話不算數

有家長說:“家裡有規矩,但孩子耍賴也沒轍啊!”

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聽你的原則,常常以哭鬧、不吃飯來要挾父母。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線。

比如和孩子約定好每天只玩半個小時iPad,可是孩子到點了還沒玩夠,嚷嚷著還要再繼續玩,開始一兩次家長同意,但是就是在一一的允許下,孩子學會了不講信用,而且孩子還用哭鬧方式和大人對抗,大人就妥協了,於是又多玩了半個小時。

不講信用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被滿足。第一次出現問題,大人就妥協,只會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找來更多麻煩。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2、習慣找家長幫忙

有很多孩子,看到上學的時間要遲到了,就趕快叫大人幫忙拿鞋子,衣服,還要幫著整理書包,有的家長還認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幫孩子萬事包辦了,以後再培養也來的及。其實在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有他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告訴孩子什麼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愛從來不是大包大攬,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幫他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愛。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3、有粗野、粗俗的行為

前段時間看過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在書店的自習區裡特別大聲的唸書,工作人員提醒了男孩子要小聲點後,卻遭到了男孩子指著鼻子的呵斥:“你管我,你信不信我抽你!” 男孩媽媽看到這樣子的事情後,跑來勸解,卻是對書店的工作人員說,“他還只是一個孩子,你別搭理他,你忙你的吧。”

一邊輕聲細語地拉走孩子,一邊制止了店員對孩子的行為規範,陪伴男孩的媽媽無疑是做了一個錯誤的示範:她輕描淡寫地迴避了問題,並且對孩子的行為進行了縱容和忽視。

這類孩子,喜歡採用暴力的手段,強制別人服從自己的意志;用語言對他人進行攻擊、脅迫,來實現自己的願望。但是,這樣的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出現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媽媽應該怎麼做呢?首先,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確地告訴他:“以後不能這樣做了,這是粗野的行為,是要挨批評的!”然後家長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處理這樣的事情。

這樣的規矩能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如何對待自己想要的東西,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不斷地調整對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態。等他長大後,他也會用這套模式去對待周圍的人,變得更加理性。

"

為人父母,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呈現給自己的孩子。父母的職責不但是提供給孩子好的物質基礎,還有有良好的教育,光養不教的父母,不是有愛的父母,因為連母雞都有照顧孩子的本能,如果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養育孩子的指數只能達到母雞養小雞的能力級別。

雖然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這份愛也要有度。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就像好吃的美食,如果天天吃吃,頓頓吃,總一天會吃出問題的,養孩子就像吃飯一樣,即便孩子還吃精細的美食,也不要忘記搭配一些粗糧,雖然口感不好吃,但是對身體好。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行為,要有明確的“能做”和“不能做”的劃分,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成長一定要在規矩中成長,才能適應社會中的條條框框,孩子小時碰觸規矩的底線,只忍受一時的不快,但是隨著成長,自己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

萬物莫不有規矩”“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有人認為,孩子需要從小培養“規矩意識”,沒有規矩,不講紀律,無疑會阻礙孩子成長、成才。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在《勇於管教》中寫道:“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著欄杆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杆,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了。欄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的孩子會有安全感,相反,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裡。”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如果孩子有以下5種行為,涉及到孩子長大後是否有教養,一定要及時提醒和制止。

1、說話不算數

有家長說:“家裡有規矩,但孩子耍賴也沒轍啊!”

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聽你的原則,常常以哭鬧、不吃飯來要挾父母。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線。

比如和孩子約定好每天只玩半個小時iPad,可是孩子到點了還沒玩夠,嚷嚷著還要再繼續玩,開始一兩次家長同意,但是就是在一一的允許下,孩子學會了不講信用,而且孩子還用哭鬧方式和大人對抗,大人就妥協了,於是又多玩了半個小時。

不講信用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被滿足。第一次出現問題,大人就妥協,只會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找來更多麻煩。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2、習慣找家長幫忙

有很多孩子,看到上學的時間要遲到了,就趕快叫大人幫忙拿鞋子,衣服,還要幫著整理書包,有的家長還認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幫孩子萬事包辦了,以後再培養也來的及。其實在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有他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告訴孩子什麼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愛從來不是大包大攬,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幫他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愛。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3、有粗野、粗俗的行為

前段時間看過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在書店的自習區裡特別大聲的唸書,工作人員提醒了男孩子要小聲點後,卻遭到了男孩子指著鼻子的呵斥:“你管我,你信不信我抽你!” 男孩媽媽看到這樣子的事情後,跑來勸解,卻是對書店的工作人員說,“他還只是一個孩子,你別搭理他,你忙你的吧。”

一邊輕聲細語地拉走孩子,一邊制止了店員對孩子的行為規範,陪伴男孩的媽媽無疑是做了一個錯誤的示範:她輕描淡寫地迴避了問題,並且對孩子的行為進行了縱容和忽視。

這類孩子,喜歡採用暴力的手段,強制別人服從自己的意志;用語言對他人進行攻擊、脅迫,來實現自己的願望。但是,這樣的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出現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媽媽應該怎麼做呢?首先,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確地告訴他:“以後不能這樣做了,這是粗野的行為,是要挨批評的!”然後家長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處理這樣的事情。

這樣的規矩能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如何對待自己想要的東西,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不斷地調整對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態。等他長大後,他也會用這套模式去對待周圍的人,變得更加理性。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4、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有的孩子往往很難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所以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就會毫不猶豫地伸手去拿,覺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這樣的情況,家長們應該有意識地幫助他建立自己與他人的界限。

要對孩子講清不能拿別人東西的道理。如:“小朋友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小朋友心裡一定會很難過的,要是你喜歡的娃娃被別人拿走了,你能高興嗎?”

這樣的規矩,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區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不能拿,而“我的”東西一定歸我支配。這種概念的區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態的基礎,他長大後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

為人父母,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呈現給自己的孩子。父母的職責不但是提供給孩子好的物質基礎,還有有良好的教育,光養不教的父母,不是有愛的父母,因為連母雞都有照顧孩子的本能,如果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養育孩子的指數只能達到母雞養小雞的能力級別。

雖然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這份愛也要有度。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就像好吃的美食,如果天天吃吃,頓頓吃,總一天會吃出問題的,養孩子就像吃飯一樣,即便孩子還吃精細的美食,也不要忘記搭配一些粗糧,雖然口感不好吃,但是對身體好。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行為,要有明確的“能做”和“不能做”的劃分,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成長一定要在規矩中成長,才能適應社會中的條條框框,孩子小時碰觸規矩的底線,只忍受一時的不快,但是隨著成長,自己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

萬物莫不有規矩”“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有人認為,孩子需要從小培養“規矩意識”,沒有規矩,不講紀律,無疑會阻礙孩子成長、成才。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在《勇於管教》中寫道:“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著欄杆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杆,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了。欄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的孩子會有安全感,相反,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裡。”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如果孩子有以下5種行為,涉及到孩子長大後是否有教養,一定要及時提醒和制止。

1、說話不算數

有家長說:“家裡有規矩,但孩子耍賴也沒轍啊!”

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聽你的原則,常常以哭鬧、不吃飯來要挾父母。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線。

比如和孩子約定好每天只玩半個小時iPad,可是孩子到點了還沒玩夠,嚷嚷著還要再繼續玩,開始一兩次家長同意,但是就是在一一的允許下,孩子學會了不講信用,而且孩子還用哭鬧方式和大人對抗,大人就妥協了,於是又多玩了半個小時。

不講信用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被滿足。第一次出現問題,大人就妥協,只會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找來更多麻煩。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2、習慣找家長幫忙

有很多孩子,看到上學的時間要遲到了,就趕快叫大人幫忙拿鞋子,衣服,還要幫著整理書包,有的家長還認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幫孩子萬事包辦了,以後再培養也來的及。其實在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有他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告訴孩子什麼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愛從來不是大包大攬,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幫他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愛。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3、有粗野、粗俗的行為

前段時間看過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在書店的自習區裡特別大聲的唸書,工作人員提醒了男孩子要小聲點後,卻遭到了男孩子指著鼻子的呵斥:“你管我,你信不信我抽你!” 男孩媽媽看到這樣子的事情後,跑來勸解,卻是對書店的工作人員說,“他還只是一個孩子,你別搭理他,你忙你的吧。”

一邊輕聲細語地拉走孩子,一邊制止了店員對孩子的行為規範,陪伴男孩的媽媽無疑是做了一個錯誤的示範:她輕描淡寫地迴避了問題,並且對孩子的行為進行了縱容和忽視。

這類孩子,喜歡採用暴力的手段,強制別人服從自己的意志;用語言對他人進行攻擊、脅迫,來實現自己的願望。但是,這樣的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出現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媽媽應該怎麼做呢?首先,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確地告訴他:“以後不能這樣做了,這是粗野的行為,是要挨批評的!”然後家長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處理這樣的事情。

這樣的規矩能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如何對待自己想要的東西,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不斷地調整對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態。等他長大後,他也會用這套模式去對待周圍的人,變得更加理性。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4、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有的孩子往往很難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所以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就會毫不猶豫地伸手去拿,覺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這樣的情況,家長們應該有意識地幫助他建立自己與他人的界限。

要對孩子講清不能拿別人東西的道理。如:“小朋友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小朋友心裡一定會很難過的,要是你喜歡的娃娃被別人拿走了,你能高興嗎?”

這樣的規矩,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區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不能拿,而“我的”東西一定歸我支配。這種概念的區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態的基礎,他長大後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要想孩子長大感謝你,一定不能縱容孩子做5件事,現在知道還不晚

5、做錯事懂得及時道歉

孩子做錯事時,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我們都會引導他道歉。但很多時候事與願違,孩子並不配合,不管你說什麼,他就是站在那裡一聲不吭,稍微逼得急了點,他馬上哭給你看,一副委屈得要命的樣子。

從小就教孩子,做了錯事要道歉,這樣才是懂禮貌的好孩子!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要求孩子對自己說一聲對不起,如果是爸爸媽媽錯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跟孩子一起遵守規矩。

這樣的規矩能讓孩子學會禮貌待人,誠實地面對,並且有勇氣主動承認錯誤。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學會了反省自己,也開始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了。

知名學者陳丹青說,“所謂教養、所謂禮貌,全看小事情”,事實上,當我們去討論是什麼決定了教養的話,答案往往就是細節。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的細枝末節,決定了他是否有教養,而當我們想要真正引導孩子去習得教養的時候,往往也是深根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