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給我講原理,告訴我怎麼做就行了”:生活會懲罰那些懶父母'

"

本文:5200字

閱讀時間:10分鐘

“假如你的孩子每天早晨上學時磨磨蹭蹭的,總得你催促著穿衣吃飯拿書包,得你拖著往外跑才能不遲到,那麼縱使你把"快點,不要磨蹭"這句話說一萬遍,就這個缺點批評孩子一萬遍,也解決不了問題。

你不斷的重複只是讓孩子穩定的形成這樣一個壞毛病,如果你換個方法,則問題可能得到根本的改變。你可以鄭重友好的和孩子談一次話,告訴她從明天開始,自己掌握上學時間。

然後從第二天開始,你真的能做到不催促。你只是完成你自己該做的事,如果準備好早飯,或把自己收拾停當,準備去送孩子。之於孩子,她的時間自己安排,你心平氣和的等她磨蹭。

做家長的素養和理性就表現在,每當你準備採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就要你所採取的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強化的到底是什麼?你採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歡的還是反感的?它對兒童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是激勵的還是消極的?是眼前的還是長遠的?是高尚的還是庸俗的?

不思考這些,只是憑情緒和習慣做事,不但達不到目的,更可能從根本上破壞目的。”

以上,是我昨天在尹建莉的微博上看到的一段話。但是促使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卻是下面的一些評論。例如"那我相信我們家(孩子)可能中午才出門上學","磨蹭到最後乾脆就直接說我不去了…有沒有?""不管,作業能寫到半夜","紙上談兵,根本不實際的辦法""並沒有用,他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還是看品種,你基因是楊樹,只要火不燒,正常環境就能長成參天大樹,你的基因是西瓜,再施肥澆水,也長不高"………

在這些類似的評論中,間或穿插著個別"好的","試試"等評論。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現在家庭教育是一個重災區,充滿了問題,很多家長在困惑和迷茫中掙扎,苦不得法,與此同時,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文章,書籍,仍然無法做到知行合一,於是陷入到無休止的惡性循環當中。

為什麼家長那麼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好,但是結果卻常常背道而馳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家長懶。這個"懶",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懶的思考"。這一點,是"問題家長"的通病。

"懶的思考"是現象,但本質上仍舊和人格密切相關。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探討相關的問題。

"

本文:5200字

閱讀時間:10分鐘

“假如你的孩子每天早晨上學時磨磨蹭蹭的,總得你催促著穿衣吃飯拿書包,得你拖著往外跑才能不遲到,那麼縱使你把"快點,不要磨蹭"這句話說一萬遍,就這個缺點批評孩子一萬遍,也解決不了問題。

你不斷的重複只是讓孩子穩定的形成這樣一個壞毛病,如果你換個方法,則問題可能得到根本的改變。你可以鄭重友好的和孩子談一次話,告訴她從明天開始,自己掌握上學時間。

然後從第二天開始,你真的能做到不催促。你只是完成你自己該做的事,如果準備好早飯,或把自己收拾停當,準備去送孩子。之於孩子,她的時間自己安排,你心平氣和的等她磨蹭。

做家長的素養和理性就表現在,每當你準備採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就要你所採取的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強化的到底是什麼?你採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歡的還是反感的?它對兒童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是激勵的還是消極的?是眼前的還是長遠的?是高尚的還是庸俗的?

不思考這些,只是憑情緒和習慣做事,不但達不到目的,更可能從根本上破壞目的。”

以上,是我昨天在尹建莉的微博上看到的一段話。但是促使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卻是下面的一些評論。例如"那我相信我們家(孩子)可能中午才出門上學","磨蹭到最後乾脆就直接說我不去了…有沒有?""不管,作業能寫到半夜","紙上談兵,根本不實際的辦法""並沒有用,他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還是看品種,你基因是楊樹,只要火不燒,正常環境就能長成參天大樹,你的基因是西瓜,再施肥澆水,也長不高"………

在這些類似的評論中,間或穿插著個別"好的","試試"等評論。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現在家庭教育是一個重災區,充滿了問題,很多家長在困惑和迷茫中掙扎,苦不得法,與此同時,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文章,書籍,仍然無法做到知行合一,於是陷入到無休止的惡性循環當中。

為什麼家長那麼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好,但是結果卻常常背道而馳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家長懶。這個"懶",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懶的思考"。這一點,是"問題家長"的通病。

"懶的思考"是現象,但本質上仍舊和人格密切相關。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探討相關的問題。

“不用給我講原理,告訴我怎麼做就行了”:生活會懲罰那些懶父母

1 .思考能力的差異,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層級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個平等,指的是人格平等,但是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這個差別,指的是在思維方式和認知層級上的差異。

思維方式和認知層級,本質上,都與一個人是否具備思維能力息息相關。思維能力是學習力的核心能力,它指的是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比較、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並轉化為理性認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綜合力、比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論證力、判斷力等能力。是整個智慧的核心。

教育和培養孩子,終極目標是培養一個身體健康、人格相對完整、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孩子,同時,這樣的孩子,也一定具備較高的思維能力。所以,一切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都要圍繞著這個大的目標前行。這就是為什麼在尹建莉的微博中,她提到"做家長的素養和理性就表現在,每當你準備採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就要你所採取的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強化的到底是什麼?你採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歡的還是反感的?它對兒童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是激勵的還是消極的?是眼前的還是長遠的?是高尚的還是庸俗的?"這樣一段話的意義。

這段話的本質,是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帶著對目標的思考,這個思考包含自我覺察、自省以及通過自省尋找"最優方案"的過程——這個鏈條,就是一個思考的鏈條。

但是在生活中,"學習型"的家長比較少,更多的是想要直接要具體方法:我需要知道遇到這件事我該怎麼做?遇到這個場景我該怎麼說?我家孩子有某某問題,你說我怎麼辦?

方法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能立刻解決當下的問題,但是如果只要方法而缺少思考,就會造成一個結果:解決了當下這個問題,下一次遇到新問題的時候,繼續束手無策。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其實知與行本來就是一體,很多人說"我知道但是做不到",其實本質上,是你根本"不知道",或者"知道的不徹底",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知行不合一的現象。而想要達到"知"的結果,必然伴隨思考的過程。

"

本文:5200字

閱讀時間:10分鐘

“假如你的孩子每天早晨上學時磨磨蹭蹭的,總得你催促著穿衣吃飯拿書包,得你拖著往外跑才能不遲到,那麼縱使你把"快點,不要磨蹭"這句話說一萬遍,就這個缺點批評孩子一萬遍,也解決不了問題。

你不斷的重複只是讓孩子穩定的形成這樣一個壞毛病,如果你換個方法,則問題可能得到根本的改變。你可以鄭重友好的和孩子談一次話,告訴她從明天開始,自己掌握上學時間。

然後從第二天開始,你真的能做到不催促。你只是完成你自己該做的事,如果準備好早飯,或把自己收拾停當,準備去送孩子。之於孩子,她的時間自己安排,你心平氣和的等她磨蹭。

做家長的素養和理性就表現在,每當你準備採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就要你所採取的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強化的到底是什麼?你採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歡的還是反感的?它對兒童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是激勵的還是消極的?是眼前的還是長遠的?是高尚的還是庸俗的?

不思考這些,只是憑情緒和習慣做事,不但達不到目的,更可能從根本上破壞目的。”

以上,是我昨天在尹建莉的微博上看到的一段話。但是促使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卻是下面的一些評論。例如"那我相信我們家(孩子)可能中午才出門上學","磨蹭到最後乾脆就直接說我不去了…有沒有?""不管,作業能寫到半夜","紙上談兵,根本不實際的辦法""並沒有用,他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還是看品種,你基因是楊樹,只要火不燒,正常環境就能長成參天大樹,你的基因是西瓜,再施肥澆水,也長不高"………

在這些類似的評論中,間或穿插著個別"好的","試試"等評論。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現在家庭教育是一個重災區,充滿了問題,很多家長在困惑和迷茫中掙扎,苦不得法,與此同時,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文章,書籍,仍然無法做到知行合一,於是陷入到無休止的惡性循環當中。

為什麼家長那麼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好,但是結果卻常常背道而馳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家長懶。這個"懶",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懶的思考"。這一點,是"問題家長"的通病。

"懶的思考"是現象,但本質上仍舊和人格密切相關。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探討相關的問題。

“不用給我講原理,告訴我怎麼做就行了”:生活會懲罰那些懶父母

1 .思考能力的差異,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層級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個平等,指的是人格平等,但是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這個差別,指的是在思維方式和認知層級上的差異。

思維方式和認知層級,本質上,都與一個人是否具備思維能力息息相關。思維能力是學習力的核心能力,它指的是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比較、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並轉化為理性認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綜合力、比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論證力、判斷力等能力。是整個智慧的核心。

教育和培養孩子,終極目標是培養一個身體健康、人格相對完整、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孩子,同時,這樣的孩子,也一定具備較高的思維能力。所以,一切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都要圍繞著這個大的目標前行。這就是為什麼在尹建莉的微博中,她提到"做家長的素養和理性就表現在,每當你準備採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就要你所採取的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強化的到底是什麼?你採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歡的還是反感的?它對兒童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是激勵的還是消極的?是眼前的還是長遠的?是高尚的還是庸俗的?"這樣一段話的意義。

這段話的本質,是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帶著對目標的思考,這個思考包含自我覺察、自省以及通過自省尋找"最優方案"的過程——這個鏈條,就是一個思考的鏈條。

但是在生活中,"學習型"的家長比較少,更多的是想要直接要具體方法:我需要知道遇到這件事我該怎麼做?遇到這個場景我該怎麼說?我家孩子有某某問題,你說我怎麼辦?

方法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能立刻解決當下的問題,但是如果只要方法而缺少思考,就會造成一個結果:解決了當下這個問題,下一次遇到新問題的時候,繼續束手無策。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其實知與行本來就是一體,很多人說"我知道但是做不到",其實本質上,是你根本"不知道",或者"知道的不徹底",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知行不合一的現象。而想要達到"知"的結果,必然伴隨思考的過程。

“不用給我講原理,告訴我怎麼做就行了”:生活會懲罰那些懶父母

2. 知行合一:知行本就是一體。

家長是否有這樣的困擾:孩子抗挫能力較弱,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找各種理由拖延;學習成績不好,溝通時經常以"我也不知道"回答;熱衷於玩遊戲或者看電視,但是對需要付出能量的事物比如學習表現的很牴觸;遇到事情習慣抱怨、情緒激動,習慣於發洩情緒,但是很少能最終獨立解決問題;當家長嘗試提供方法的建議時,總是說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最終不歡而散…..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人格特徵會毫無保留的表現在孩子身上。很多家長為教育孩子煩惱困惑,其實看看孩子的問題,也就知道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在學業甚至包括人際關係中出現種種障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有效應對問題的辦法。而"辦法"往往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想出來的。這個想,就是思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只給孩子設立目標,但是卻缺少對孩子如何實現目標的有效引導和心理支撐。舉個簡單的例子:家長常跟孩子說,上課好好聽講,別走思。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種簡單的下命令或者指令,就是一種偷懶。你只告訴了ta要怎麼做,卻沒有清晰的讓ta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怎麼樣就能實現這個目標。

這會造成一個結果:孩子對這個指令聽到了,但是感受不深,同時也對如何完成這個指令沒有概念。所以知行不合一就成了必然結果。

一個思考型的父母,對孩子一定是多使用引導和啟發的。比如說給孩子講"為什麼上課時要好好聽講?"時,懶家長會說:當學生當然要好好聽講,或者不好好聽講你就會考不及格,然後你就會受到懲罰——這是一種簡單粗暴的灌輸道理或威脅恐嚇。而思考型父母會先從孩子的學習動機和目標方面和孩子交流,啟發孩子自行說出"上課好好聽講"的結論,這個結論,不是父母告訴孩子的,而是孩子自己思考出來的。比如:

媽媽:新的一學期開始了,真是一個嶄新的開始。(給孩子首先設立一個美好的畫面),在新的學期裡,你希望自己實現什麼小目標呢?(從目標入手)

孩子:我沒什麼目標。(如果以前教育方式不恰當的孩子,很可能會出現這種回答,這時一種敵對和防禦的心理狀態,所以這個時候,首先要消除孩子的防禦心)

媽媽:那我先說說我的目標吧(不對孩子的消極情緒進行批判,而是換一種方式繼續引導),這個學期,我要每天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做一個總結,其中也包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總結,我現在越來越覺得以前使用了不少不恰當的方式,所以我希望能有所改變。媽媽的初心是愛你,但是可能用的方式很多都有問題。(談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但同時把落腳點落到孩子身上)所以,媽媽也需要學習和成長。具體說,就是我會先請你為我的現狀打一個分,然後通過我的努力,等期末時,再請你評一次分。我希望分數上能有比較明顯的提高。

孩子:哦?你想讓我打分?(引發孩子的興趣,消除孩子的對抗情緒)

媽媽:對啊。我現在越來越知道,原來做一個好的父母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所以媽媽需要和你共同學習。(繼續消除對立情緒,讓孩子感覺媽媽和自己的距離拉近)

孩子:那我就給你打一個分吧……

打分結束,這時孩子的情緒已經有明顯的好轉。這時候媽媽再把話題引到剛才的目標上。

媽媽:媽媽一直相信你是一個自尊自愛的孩子,所以媽媽相信你一定對自己是有期待的。能不能跟媽媽說說你今年的願望和對自己的期待分別是什麼?(換一種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但還是需要引出孩子的目標感)

孩子:我希望今年能去方特玩一次。嗯,我希望今年成績能提高一些。我還希望今年能進足球隊(或者什麼別的)….

媽媽:太好了。我沒想到你對自己有這麼多的規劃,你真是一個有理想有目標的孩子(對孩子做出恰當的積極鼓勵)。那咱們就具體談一談吧….

篇幅有限,我不能繼續展開演練。而以上也不一定是標準答案。只是給大家一個提示和一個啟發。提示家長在為孩子樹立目標的時候,不是家長要孩子怎麼做,而是鼓勵孩子自己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另外希望孩子怎麼做的時候,不是要求命令或者是講很多大道理機械灌輸,而是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自己想出來。

比如剛才的情境演練模板,如果繼續往下進行,那麼媽媽就開始引導孩子對自己的目標進行具體化的拆解了。比如啟發孩子自己思考如何提高成績?需要做哪些準備?怎麼做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具體想把成績提高到什麼水平?等等....

在啟發和引領的過程中,孩子自己就會說出"如果想要提高成績,需要上課認真聽講"這樣的做法,家長再對它進行強化和細化,這樣孩子在執行的時候,就能做的很好了。

昨天我在網友的怒噴之下寫了一篇文章,它與之前的一篇上文章相關聯。裡面有極其詳細的理論拆解和案例分析。我媽看了之後,說:你簡直是在用給幼兒園小孩的方式在講。

我那篇被噴的狗血淋頭的文章,寫的內容較深,專業性偏強,沒有給出具體的方法指導,但是對於一些認知層級較高,比較善於自省和思考的家長,已經中找到他們想要的價值了,近7000次的轉發、收藏和點贊,就說明了這一點。還有一部分家長,看了第一篇文章仍然困惑,理解的不夠透徹,但是仍希望繼續尋找答案,所以,這才有了第二篇補充文章的誕生。這部分讀者兩篇結合,就能比較好的理解其中的內容。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認知層級比較低下,思維模式比較固化,就像尹建莉所說"只是憑情緒和習慣做事"的家長,他們未能理解文章內容,也沒有看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同時感覺被作者對家長不恰當養育方式的批評而感覺惱羞成怒,繼而成為了宣洩自己情緒的噴子,什麼難聽說什麼。在評論區,大部分是這些人。

事實上,這三部分家長之所以都點進來看那篇文章,說明他們對這個問題都是有困惑有需求的,但是有的人最後獲得了收獲,而有的人卻錯失了目標——不但沒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反而還生一肚子氣,花掉自己寶貴的時間在底下罵罵咧咧,實在是得不償失。

更為具有建設性的方式是:內容寫得不對胃口,就即使止損,趕緊離開,再去繼續尋找匹配自己內容——能夠快速消化沉沒成本,重新回到目標上來,也是一個人人格完善的重要體現

情緒化的人,最容易錯失目標,而情緒化的家長,也更容易錯失自己"想把孩子培育的更好"的目標。

"

本文:5200字

閱讀時間:10分鐘

“假如你的孩子每天早晨上學時磨磨蹭蹭的,總得你催促著穿衣吃飯拿書包,得你拖著往外跑才能不遲到,那麼縱使你把"快點,不要磨蹭"這句話說一萬遍,就這個缺點批評孩子一萬遍,也解決不了問題。

你不斷的重複只是讓孩子穩定的形成這樣一個壞毛病,如果你換個方法,則問題可能得到根本的改變。你可以鄭重友好的和孩子談一次話,告訴她從明天開始,自己掌握上學時間。

然後從第二天開始,你真的能做到不催促。你只是完成你自己該做的事,如果準備好早飯,或把自己收拾停當,準備去送孩子。之於孩子,她的時間自己安排,你心平氣和的等她磨蹭。

做家長的素養和理性就表現在,每當你準備採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就要你所採取的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強化的到底是什麼?你採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歡的還是反感的?它對兒童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是激勵的還是消極的?是眼前的還是長遠的?是高尚的還是庸俗的?

不思考這些,只是憑情緒和習慣做事,不但達不到目的,更可能從根本上破壞目的。”

以上,是我昨天在尹建莉的微博上看到的一段話。但是促使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卻是下面的一些評論。例如"那我相信我們家(孩子)可能中午才出門上學","磨蹭到最後乾脆就直接說我不去了…有沒有?""不管,作業能寫到半夜","紙上談兵,根本不實際的辦法""並沒有用,他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還是看品種,你基因是楊樹,只要火不燒,正常環境就能長成參天大樹,你的基因是西瓜,再施肥澆水,也長不高"………

在這些類似的評論中,間或穿插著個別"好的","試試"等評論。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現在家庭教育是一個重災區,充滿了問題,很多家長在困惑和迷茫中掙扎,苦不得法,與此同時,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文章,書籍,仍然無法做到知行合一,於是陷入到無休止的惡性循環當中。

為什麼家長那麼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好,但是結果卻常常背道而馳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家長懶。這個"懶",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懶的思考"。這一點,是"問題家長"的通病。

"懶的思考"是現象,但本質上仍舊和人格密切相關。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探討相關的問題。

“不用給我講原理,告訴我怎麼做就行了”:生活會懲罰那些懶父母

1 .思考能力的差異,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層級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個平等,指的是人格平等,但是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這個差別,指的是在思維方式和認知層級上的差異。

思維方式和認知層級,本質上,都與一個人是否具備思維能力息息相關。思維能力是學習力的核心能力,它指的是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比較、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並轉化為理性認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綜合力、比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論證力、判斷力等能力。是整個智慧的核心。

教育和培養孩子,終極目標是培養一個身體健康、人格相對完整、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孩子,同時,這樣的孩子,也一定具備較高的思維能力。所以,一切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都要圍繞著這個大的目標前行。這就是為什麼在尹建莉的微博中,她提到"做家長的素養和理性就表現在,每當你準備採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就要你所採取的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強化的到底是什麼?你採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歡的還是反感的?它對兒童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是激勵的還是消極的?是眼前的還是長遠的?是高尚的還是庸俗的?"這樣一段話的意義。

這段話的本質,是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帶著對目標的思考,這個思考包含自我覺察、自省以及通過自省尋找"最優方案"的過程——這個鏈條,就是一個思考的鏈條。

但是在生活中,"學習型"的家長比較少,更多的是想要直接要具體方法:我需要知道遇到這件事我該怎麼做?遇到這個場景我該怎麼說?我家孩子有某某問題,你說我怎麼辦?

方法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能立刻解決當下的問題,但是如果只要方法而缺少思考,就會造成一個結果:解決了當下這個問題,下一次遇到新問題的時候,繼續束手無策。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其實知與行本來就是一體,很多人說"我知道但是做不到",其實本質上,是你根本"不知道",或者"知道的不徹底",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知行不合一的現象。而想要達到"知"的結果,必然伴隨思考的過程。

“不用給我講原理,告訴我怎麼做就行了”:生活會懲罰那些懶父母

2. 知行合一:知行本就是一體。

家長是否有這樣的困擾:孩子抗挫能力較弱,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找各種理由拖延;學習成績不好,溝通時經常以"我也不知道"回答;熱衷於玩遊戲或者看電視,但是對需要付出能量的事物比如學習表現的很牴觸;遇到事情習慣抱怨、情緒激動,習慣於發洩情緒,但是很少能最終獨立解決問題;當家長嘗試提供方法的建議時,總是說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最終不歡而散…..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人格特徵會毫無保留的表現在孩子身上。很多家長為教育孩子煩惱困惑,其實看看孩子的問題,也就知道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在學業甚至包括人際關係中出現種種障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有效應對問題的辦法。而"辦法"往往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想出來的。這個想,就是思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只給孩子設立目標,但是卻缺少對孩子如何實現目標的有效引導和心理支撐。舉個簡單的例子:家長常跟孩子說,上課好好聽講,別走思。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種簡單的下命令或者指令,就是一種偷懶。你只告訴了ta要怎麼做,卻沒有清晰的讓ta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怎麼樣就能實現這個目標。

這會造成一個結果:孩子對這個指令聽到了,但是感受不深,同時也對如何完成這個指令沒有概念。所以知行不合一就成了必然結果。

一個思考型的父母,對孩子一定是多使用引導和啟發的。比如說給孩子講"為什麼上課時要好好聽講?"時,懶家長會說:當學生當然要好好聽講,或者不好好聽講你就會考不及格,然後你就會受到懲罰——這是一種簡單粗暴的灌輸道理或威脅恐嚇。而思考型父母會先從孩子的學習動機和目標方面和孩子交流,啟發孩子自行說出"上課好好聽講"的結論,這個結論,不是父母告訴孩子的,而是孩子自己思考出來的。比如:

媽媽:新的一學期開始了,真是一個嶄新的開始。(給孩子首先設立一個美好的畫面),在新的學期裡,你希望自己實現什麼小目標呢?(從目標入手)

孩子:我沒什麼目標。(如果以前教育方式不恰當的孩子,很可能會出現這種回答,這時一種敵對和防禦的心理狀態,所以這個時候,首先要消除孩子的防禦心)

媽媽:那我先說說我的目標吧(不對孩子的消極情緒進行批判,而是換一種方式繼續引導),這個學期,我要每天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做一個總結,其中也包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總結,我現在越來越覺得以前使用了不少不恰當的方式,所以我希望能有所改變。媽媽的初心是愛你,但是可能用的方式很多都有問題。(談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但同時把落腳點落到孩子身上)所以,媽媽也需要學習和成長。具體說,就是我會先請你為我的現狀打一個分,然後通過我的努力,等期末時,再請你評一次分。我希望分數上能有比較明顯的提高。

孩子:哦?你想讓我打分?(引發孩子的興趣,消除孩子的對抗情緒)

媽媽:對啊。我現在越來越知道,原來做一個好的父母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所以媽媽需要和你共同學習。(繼續消除對立情緒,讓孩子感覺媽媽和自己的距離拉近)

孩子:那我就給你打一個分吧……

打分結束,這時孩子的情緒已經有明顯的好轉。這時候媽媽再把話題引到剛才的目標上。

媽媽:媽媽一直相信你是一個自尊自愛的孩子,所以媽媽相信你一定對自己是有期待的。能不能跟媽媽說說你今年的願望和對自己的期待分別是什麼?(換一種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但還是需要引出孩子的目標感)

孩子:我希望今年能去方特玩一次。嗯,我希望今年成績能提高一些。我還希望今年能進足球隊(或者什麼別的)….

媽媽:太好了。我沒想到你對自己有這麼多的規劃,你真是一個有理想有目標的孩子(對孩子做出恰當的積極鼓勵)。那咱們就具體談一談吧….

篇幅有限,我不能繼續展開演練。而以上也不一定是標準答案。只是給大家一個提示和一個啟發。提示家長在為孩子樹立目標的時候,不是家長要孩子怎麼做,而是鼓勵孩子自己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另外希望孩子怎麼做的時候,不是要求命令或者是講很多大道理機械灌輸,而是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自己想出來。

比如剛才的情境演練模板,如果繼續往下進行,那麼媽媽就開始引導孩子對自己的目標進行具體化的拆解了。比如啟發孩子自己思考如何提高成績?需要做哪些準備?怎麼做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具體想把成績提高到什麼水平?等等....

在啟發和引領的過程中,孩子自己就會說出"如果想要提高成績,需要上課認真聽講"這樣的做法,家長再對它進行強化和細化,這樣孩子在執行的時候,就能做的很好了。

昨天我在網友的怒噴之下寫了一篇文章,它與之前的一篇上文章相關聯。裡面有極其詳細的理論拆解和案例分析。我媽看了之後,說:你簡直是在用給幼兒園小孩的方式在講。

我那篇被噴的狗血淋頭的文章,寫的內容較深,專業性偏強,沒有給出具體的方法指導,但是對於一些認知層級較高,比較善於自省和思考的家長,已經中找到他們想要的價值了,近7000次的轉發、收藏和點贊,就說明了這一點。還有一部分家長,看了第一篇文章仍然困惑,理解的不夠透徹,但是仍希望繼續尋找答案,所以,這才有了第二篇補充文章的誕生。這部分讀者兩篇結合,就能比較好的理解其中的內容。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認知層級比較低下,思維模式比較固化,就像尹建莉所說"只是憑情緒和習慣做事"的家長,他們未能理解文章內容,也沒有看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同時感覺被作者對家長不恰當養育方式的批評而感覺惱羞成怒,繼而成為了宣洩自己情緒的噴子,什麼難聽說什麼。在評論區,大部分是這些人。

事實上,這三部分家長之所以都點進來看那篇文章,說明他們對這個問題都是有困惑有需求的,但是有的人最後獲得了收獲,而有的人卻錯失了目標——不但沒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反而還生一肚子氣,花掉自己寶貴的時間在底下罵罵咧咧,實在是得不償失。

更為具有建設性的方式是:內容寫得不對胃口,就即使止損,趕緊離開,再去繼續尋找匹配自己內容——能夠快速消化沉沒成本,重新回到目標上來,也是一個人人格完善的重要體現

情緒化的人,最容易錯失目標,而情緒化的家長,也更容易錯失自己"想把孩子培育的更好"的目標。

“不用給我講原理,告訴我怎麼做就行了”:生活會懲罰那些懶父母

3. 高效思維能力是人的頂級能力

懶人思維一般都是二元思維和拿來主義思維。後者,就是要現成方法,自己不願意思考和自省,而前者,一般是教育方式比較單一,要麼嚴厲,要麼溺愛,總在兩極遊走,卻很難找到一個適合的平衡點——因為找到適合的平衡點相比兩極化的管理方式,實在是太難,需要太多的努力才能實現了。

這幾天上網課,其中有一個哈佛女孩魯林希的學習力的課程。她在開篇花了幾乎整整一節課的時間強調思考對於學習必要性,篇幅有限,這一塊內容沒辦法展開講,以後如果有機會,我會詳細的分享。只簡單說兩句。

魯林希:17歲放棄保送清華,考上美國華盛頓大學(全美排名前15),3年時間本科畢業,拿到經濟學和德語雙學位(其他人需要4-5年),20歲懷孕,22歲以全A成績,作為哈佛教育學院最年輕的碩士研究生,帶著孩子參加了畢業典禮。同時,她也是《我是演說家》年度亞軍。在她的分享中,她說了三個關於哈佛的謠言。其中一個在中國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凌晨四點,在哈佛的圖書館裡依然燈火通明,以此說明"比你優秀的人都還努力,你為什麼還不努力"——當時這篇文章我也看了,當時也被騙了。現在真正的哈佛女孩證明,這只是一個謠傳,真正的哈佛學生並非學習刻苦努力的書呆子,相反,他們興趣廣泛,他們的法寶是高效學習,會學習。這其中跟他們有超強的思考能力密切相關,他們的學習發生在生活中,每一個點滴都是成長和學習的機會。 還有一個真相是哈佛的學生中,76%都來自精英階層。很多人都會說:切,還不是因為有錢?其實真正拉開差距的,並不是錢,而是錢背後的思維和認知模式。

這個道理,就好像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實際上只是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體現一樣,心理健康的程度越高,其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越高,自然成績也最好。成績是顯而易見的露在冰山上面的內容,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看不見摸不著但又時刻發揮影響的東西。認知層級較低的家長,會把精力全部用於看得見摸得著的成績上,卻不知,這只是治標不治本、費力不討好的路線。最終,導致孩子厭學,逆反,人格發育不健康,進入惡性循環。

育兒先育己。但在現在的社會,很多人都搞反了。在上一篇文章的最後,我寫了這樣一段話:家長需要自己有很多方法,需要自己的眼界比孩子更寬,才有可能更好的引領孩子。如果家長認為,管教孩子就一種方式,或者孩子的一個行為就只有一種解釋,那這樣的家長本身是需要成長的。家長比孩子的"高明" ,恰恰體現在有更多的辦法引領孩子,而這些辦法,是在正確理論的支撐下,加上父母自己的思考,結合實際的情況得到的——現在仍然以他們作為結尾。

願每一個家長都成長為一個善於思考和學習的家長,只有這樣,你的孩子才能如你所願,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擁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

本文:5200字

閱讀時間:10分鐘

“假如你的孩子每天早晨上學時磨磨蹭蹭的,總得你催促著穿衣吃飯拿書包,得你拖著往外跑才能不遲到,那麼縱使你把"快點,不要磨蹭"這句話說一萬遍,就這個缺點批評孩子一萬遍,也解決不了問題。

你不斷的重複只是讓孩子穩定的形成這樣一個壞毛病,如果你換個方法,則問題可能得到根本的改變。你可以鄭重友好的和孩子談一次話,告訴她從明天開始,自己掌握上學時間。

然後從第二天開始,你真的能做到不催促。你只是完成你自己該做的事,如果準備好早飯,或把自己收拾停當,準備去送孩子。之於孩子,她的時間自己安排,你心平氣和的等她磨蹭。

做家長的素養和理性就表現在,每當你準備採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就要你所採取的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強化的到底是什麼?你採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歡的還是反感的?它對兒童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是激勵的還是消極的?是眼前的還是長遠的?是高尚的還是庸俗的?

不思考這些,只是憑情緒和習慣做事,不但達不到目的,更可能從根本上破壞目的。”

以上,是我昨天在尹建莉的微博上看到的一段話。但是促使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卻是下面的一些評論。例如"那我相信我們家(孩子)可能中午才出門上學","磨蹭到最後乾脆就直接說我不去了…有沒有?""不管,作業能寫到半夜","紙上談兵,根本不實際的辦法""並沒有用,他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還是看品種,你基因是楊樹,只要火不燒,正常環境就能長成參天大樹,你的基因是西瓜,再施肥澆水,也長不高"………

在這些類似的評論中,間或穿插著個別"好的","試試"等評論。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現在家庭教育是一個重災區,充滿了問題,很多家長在困惑和迷茫中掙扎,苦不得法,與此同時,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文章,書籍,仍然無法做到知行合一,於是陷入到無休止的惡性循環當中。

為什麼家長那麼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好,但是結果卻常常背道而馳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家長懶。這個"懶",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懶的思考"。這一點,是"問題家長"的通病。

"懶的思考"是現象,但本質上仍舊和人格密切相關。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探討相關的問題。

“不用給我講原理,告訴我怎麼做就行了”:生活會懲罰那些懶父母

1 .思考能力的差異,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層級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個平等,指的是人格平等,但是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這個差別,指的是在思維方式和認知層級上的差異。

思維方式和認知層級,本質上,都與一個人是否具備思維能力息息相關。思維能力是學習力的核心能力,它指的是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比較、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並轉化為理性認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綜合力、比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論證力、判斷力等能力。是整個智慧的核心。

教育和培養孩子,終極目標是培養一個身體健康、人格相對完整、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孩子,同時,這樣的孩子,也一定具備較高的思維能力。所以,一切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都要圍繞著這個大的目標前行。這就是為什麼在尹建莉的微博中,她提到"做家長的素養和理性就表現在,每當你準備採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就要你所採取的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強化的到底是什麼?你採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歡的還是反感的?它對兒童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是激勵的還是消極的?是眼前的還是長遠的?是高尚的還是庸俗的?"這樣一段話的意義。

這段話的本質,是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帶著對目標的思考,這個思考包含自我覺察、自省以及通過自省尋找"最優方案"的過程——這個鏈條,就是一個思考的鏈條。

但是在生活中,"學習型"的家長比較少,更多的是想要直接要具體方法:我需要知道遇到這件事我該怎麼做?遇到這個場景我該怎麼說?我家孩子有某某問題,你說我怎麼辦?

方法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能立刻解決當下的問題,但是如果只要方法而缺少思考,就會造成一個結果:解決了當下這個問題,下一次遇到新問題的時候,繼續束手無策。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其實知與行本來就是一體,很多人說"我知道但是做不到",其實本質上,是你根本"不知道",或者"知道的不徹底",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知行不合一的現象。而想要達到"知"的結果,必然伴隨思考的過程。

“不用給我講原理,告訴我怎麼做就行了”:生活會懲罰那些懶父母

2. 知行合一:知行本就是一體。

家長是否有這樣的困擾:孩子抗挫能力較弱,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找各種理由拖延;學習成績不好,溝通時經常以"我也不知道"回答;熱衷於玩遊戲或者看電視,但是對需要付出能量的事物比如學習表現的很牴觸;遇到事情習慣抱怨、情緒激動,習慣於發洩情緒,但是很少能最終獨立解決問題;當家長嘗試提供方法的建議時,總是說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最終不歡而散…..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人格特徵會毫無保留的表現在孩子身上。很多家長為教育孩子煩惱困惑,其實看看孩子的問題,也就知道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在學業甚至包括人際關係中出現種種障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有效應對問題的辦法。而"辦法"往往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想出來的。這個想,就是思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只給孩子設立目標,但是卻缺少對孩子如何實現目標的有效引導和心理支撐。舉個簡單的例子:家長常跟孩子說,上課好好聽講,別走思。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種簡單的下命令或者指令,就是一種偷懶。你只告訴了ta要怎麼做,卻沒有清晰的讓ta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怎麼樣就能實現這個目標。

這會造成一個結果:孩子對這個指令聽到了,但是感受不深,同時也對如何完成這個指令沒有概念。所以知行不合一就成了必然結果。

一個思考型的父母,對孩子一定是多使用引導和啟發的。比如說給孩子講"為什麼上課時要好好聽講?"時,懶家長會說:當學生當然要好好聽講,或者不好好聽講你就會考不及格,然後你就會受到懲罰——這是一種簡單粗暴的灌輸道理或威脅恐嚇。而思考型父母會先從孩子的學習動機和目標方面和孩子交流,啟發孩子自行說出"上課好好聽講"的結論,這個結論,不是父母告訴孩子的,而是孩子自己思考出來的。比如:

媽媽:新的一學期開始了,真是一個嶄新的開始。(給孩子首先設立一個美好的畫面),在新的學期裡,你希望自己實現什麼小目標呢?(從目標入手)

孩子:我沒什麼目標。(如果以前教育方式不恰當的孩子,很可能會出現這種回答,這時一種敵對和防禦的心理狀態,所以這個時候,首先要消除孩子的防禦心)

媽媽:那我先說說我的目標吧(不對孩子的消極情緒進行批判,而是換一種方式繼續引導),這個學期,我要每天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做一個總結,其中也包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總結,我現在越來越覺得以前使用了不少不恰當的方式,所以我希望能有所改變。媽媽的初心是愛你,但是可能用的方式很多都有問題。(談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但同時把落腳點落到孩子身上)所以,媽媽也需要學習和成長。具體說,就是我會先請你為我的現狀打一個分,然後通過我的努力,等期末時,再請你評一次分。我希望分數上能有比較明顯的提高。

孩子:哦?你想讓我打分?(引發孩子的興趣,消除孩子的對抗情緒)

媽媽:對啊。我現在越來越知道,原來做一個好的父母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所以媽媽需要和你共同學習。(繼續消除對立情緒,讓孩子感覺媽媽和自己的距離拉近)

孩子:那我就給你打一個分吧……

打分結束,這時孩子的情緒已經有明顯的好轉。這時候媽媽再把話題引到剛才的目標上。

媽媽:媽媽一直相信你是一個自尊自愛的孩子,所以媽媽相信你一定對自己是有期待的。能不能跟媽媽說說你今年的願望和對自己的期待分別是什麼?(換一種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但還是需要引出孩子的目標感)

孩子:我希望今年能去方特玩一次。嗯,我希望今年成績能提高一些。我還希望今年能進足球隊(或者什麼別的)….

媽媽:太好了。我沒想到你對自己有這麼多的規劃,你真是一個有理想有目標的孩子(對孩子做出恰當的積極鼓勵)。那咱們就具體談一談吧….

篇幅有限,我不能繼續展開演練。而以上也不一定是標準答案。只是給大家一個提示和一個啟發。提示家長在為孩子樹立目標的時候,不是家長要孩子怎麼做,而是鼓勵孩子自己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另外希望孩子怎麼做的時候,不是要求命令或者是講很多大道理機械灌輸,而是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自己想出來。

比如剛才的情境演練模板,如果繼續往下進行,那麼媽媽就開始引導孩子對自己的目標進行具體化的拆解了。比如啟發孩子自己思考如何提高成績?需要做哪些準備?怎麼做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具體想把成績提高到什麼水平?等等....

在啟發和引領的過程中,孩子自己就會說出"如果想要提高成績,需要上課認真聽講"這樣的做法,家長再對它進行強化和細化,這樣孩子在執行的時候,就能做的很好了。

昨天我在網友的怒噴之下寫了一篇文章,它與之前的一篇上文章相關聯。裡面有極其詳細的理論拆解和案例分析。我媽看了之後,說:你簡直是在用給幼兒園小孩的方式在講。

我那篇被噴的狗血淋頭的文章,寫的內容較深,專業性偏強,沒有給出具體的方法指導,但是對於一些認知層級較高,比較善於自省和思考的家長,已經中找到他們想要的價值了,近7000次的轉發、收藏和點贊,就說明了這一點。還有一部分家長,看了第一篇文章仍然困惑,理解的不夠透徹,但是仍希望繼續尋找答案,所以,這才有了第二篇補充文章的誕生。這部分讀者兩篇結合,就能比較好的理解其中的內容。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認知層級比較低下,思維模式比較固化,就像尹建莉所說"只是憑情緒和習慣做事"的家長,他們未能理解文章內容,也沒有看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同時感覺被作者對家長不恰當養育方式的批評而感覺惱羞成怒,繼而成為了宣洩自己情緒的噴子,什麼難聽說什麼。在評論區,大部分是這些人。

事實上,這三部分家長之所以都點進來看那篇文章,說明他們對這個問題都是有困惑有需求的,但是有的人最後獲得了收獲,而有的人卻錯失了目標——不但沒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反而還生一肚子氣,花掉自己寶貴的時間在底下罵罵咧咧,實在是得不償失。

更為具有建設性的方式是:內容寫得不對胃口,就即使止損,趕緊離開,再去繼續尋找匹配自己內容——能夠快速消化沉沒成本,重新回到目標上來,也是一個人人格完善的重要體現

情緒化的人,最容易錯失目標,而情緒化的家長,也更容易錯失自己"想把孩子培育的更好"的目標。

“不用給我講原理,告訴我怎麼做就行了”:生活會懲罰那些懶父母

3. 高效思維能力是人的頂級能力

懶人思維一般都是二元思維和拿來主義思維。後者,就是要現成方法,自己不願意思考和自省,而前者,一般是教育方式比較單一,要麼嚴厲,要麼溺愛,總在兩極遊走,卻很難找到一個適合的平衡點——因為找到適合的平衡點相比兩極化的管理方式,實在是太難,需要太多的努力才能實現了。

這幾天上網課,其中有一個哈佛女孩魯林希的學習力的課程。她在開篇花了幾乎整整一節課的時間強調思考對於學習必要性,篇幅有限,這一塊內容沒辦法展開講,以後如果有機會,我會詳細的分享。只簡單說兩句。

魯林希:17歲放棄保送清華,考上美國華盛頓大學(全美排名前15),3年時間本科畢業,拿到經濟學和德語雙學位(其他人需要4-5年),20歲懷孕,22歲以全A成績,作為哈佛教育學院最年輕的碩士研究生,帶著孩子參加了畢業典禮。同時,她也是《我是演說家》年度亞軍。在她的分享中,她說了三個關於哈佛的謠言。其中一個在中國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凌晨四點,在哈佛的圖書館裡依然燈火通明,以此說明"比你優秀的人都還努力,你為什麼還不努力"——當時這篇文章我也看了,當時也被騙了。現在真正的哈佛女孩證明,這只是一個謠傳,真正的哈佛學生並非學習刻苦努力的書呆子,相反,他們興趣廣泛,他們的法寶是高效學習,會學習。這其中跟他們有超強的思考能力密切相關,他們的學習發生在生活中,每一個點滴都是成長和學習的機會。 還有一個真相是哈佛的學生中,76%都來自精英階層。很多人都會說:切,還不是因為有錢?其實真正拉開差距的,並不是錢,而是錢背後的思維和認知模式。

這個道理,就好像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實際上只是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體現一樣,心理健康的程度越高,其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越高,自然成績也最好。成績是顯而易見的露在冰山上面的內容,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看不見摸不著但又時刻發揮影響的東西。認知層級較低的家長,會把精力全部用於看得見摸得著的成績上,卻不知,這只是治標不治本、費力不討好的路線。最終,導致孩子厭學,逆反,人格發育不健康,進入惡性循環。

育兒先育己。但在現在的社會,很多人都搞反了。在上一篇文章的最後,我寫了這樣一段話:家長需要自己有很多方法,需要自己的眼界比孩子更寬,才有可能更好的引領孩子。如果家長認為,管教孩子就一種方式,或者孩子的一個行為就只有一種解釋,那這樣的家長本身是需要成長的。家長比孩子的"高明" ,恰恰體現在有更多的辦法引領孩子,而這些辦法,是在正確理論的支撐下,加上父母自己的思考,結合實際的情況得到的——現在仍然以他們作為結尾。

願每一個家長都成長為一個善於思考和學習的家長,只有這樣,你的孩子才能如你所願,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擁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不用給我講原理,告訴我怎麼做就行了”:生活會懲罰那些懶父母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