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父母去世之後,我成了村莊的“局外人”'

不完美媽媽 愚伯的自留地 2019-09-18
"

文:陳昌

圖:來自網絡

局外人者,指與某事、某人、某地無關的人,我不知道這樣來評斷自己和村莊的關係合不合適,應不應該。事實上,自父母去了後,村莊裡已無一個親人了,也無一塊地屬於我了,春種,秋收,更是與我無關了。從這些來推理,我的確是村莊的局外人了,儘管村子裡沒有一個人這樣說過,也沒有一個人這樣認為過。


"

文:陳昌

圖:來自網絡

局外人者,指與某事、某人、某地無關的人,我不知道這樣來評斷自己和村莊的關係合不合適,應不應該。事實上,自父母去了後,村莊裡已無一個親人了,也無一塊地屬於我了,春種,秋收,更是與我無關了。從這些來推理,我的確是村莊的局外人了,儘管村子裡沒有一個人這樣說過,也沒有一個人這樣認為過。


自父母去世之後,我成了村莊的“局外人”

既然是村莊的局外人了,按理說,我所做的,就是理智地承認並接納現實,平平靜靜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可是,我又做不到。每個夜晚,白天,我總情不自禁地想起村莊。

每次,只要有人提到村莊,不管是村莊的過去,還是現在,我都興味盎然,我都不知不覺地又把自己當做村莊的人了。我無數次地想,我這樣仍念念不忘地惦記著村莊,會不會被人笑話:瞧,既然這麼愛村莊,那當初怎麼就一門心思地要走出村莊?

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就深為自己在村莊裡草草度過的那些日子而懊悔。那個時候,父母都在,幸福悠長,我從未想過有一天父母會離我而去,從未想過某一天這個村莊會不屬於我。我是一個目光短見看得不遠呆鈍麻木的人,要不然,我定會加倍熱愛倍加珍惜我在村莊的那些日子。

我老認為自己在村莊的日子還很長,老認為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時日還多,這樣想時,對村莊的一切,我總是抱著敷敷衍衍的態度。父親可能怎麼也想不清楚,他那麼能幹,吃苦,怎麼就養了我這麼個“阿斗”。(父親把不懂農事吃不了苦的人叫“阿斗”。)

比如挖地時,要是父親不監督,我能瞞哄就瞞哄,能少挖就少挖,我把農活幹得粗粗慥慥的,每次都令父親暴跳如雷或對我失望透頂;再比如在農活最忙碌的時候,大家都忙天忙地的,而我卻是一副與我毫不相干的樣子,拿一本書,躲在父親看不見的地方靜靜地看。

現在想想,我真是虛度了在村莊裡的那些日子:我至今還分不清燕麥和小麥有什麼不同;我沒有從父親那兒學會犁地的技巧和方法;我甚至沒好好地和莊稼們面對面傾心交談過,更沒對莊稼們說過哪怕是一句半句感謝的話。


"

文:陳昌

圖:來自網絡

局外人者,指與某事、某人、某地無關的人,我不知道這樣來評斷自己和村莊的關係合不合適,應不應該。事實上,自父母去了後,村莊裡已無一個親人了,也無一塊地屬於我了,春種,秋收,更是與我無關了。從這些來推理,我的確是村莊的局外人了,儘管村子裡沒有一個人這樣說過,也沒有一個人這樣認為過。


自父母去世之後,我成了村莊的“局外人”

既然是村莊的局外人了,按理說,我所做的,就是理智地承認並接納現實,平平靜靜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可是,我又做不到。每個夜晚,白天,我總情不自禁地想起村莊。

每次,只要有人提到村莊,不管是村莊的過去,還是現在,我都興味盎然,我都不知不覺地又把自己當做村莊的人了。我無數次地想,我這樣仍念念不忘地惦記著村莊,會不會被人笑話:瞧,既然這麼愛村莊,那當初怎麼就一門心思地要走出村莊?

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就深為自己在村莊裡草草度過的那些日子而懊悔。那個時候,父母都在,幸福悠長,我從未想過有一天父母會離我而去,從未想過某一天這個村莊會不屬於我。我是一個目光短見看得不遠呆鈍麻木的人,要不然,我定會加倍熱愛倍加珍惜我在村莊的那些日子。

我老認為自己在村莊的日子還很長,老認為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時日還多,這樣想時,對村莊的一切,我總是抱著敷敷衍衍的態度。父親可能怎麼也想不清楚,他那麼能幹,吃苦,怎麼就養了我這麼個“阿斗”。(父親把不懂農事吃不了苦的人叫“阿斗”。)

比如挖地時,要是父親不監督,我能瞞哄就瞞哄,能少挖就少挖,我把農活幹得粗粗慥慥的,每次都令父親暴跳如雷或對我失望透頂;再比如在農活最忙碌的時候,大家都忙天忙地的,而我卻是一副與我毫不相干的樣子,拿一本書,躲在父親看不見的地方靜靜地看。

現在想想,我真是虛度了在村莊裡的那些日子:我至今還分不清燕麥和小麥有什麼不同;我沒有從父親那兒學會犁地的技巧和方法;我甚至沒好好地和莊稼們面對面傾心交談過,更沒對莊稼們說過哪怕是一句半句感謝的話。


自父母去世之後,我成了村莊的“局外人”

可是,等我徹底地理解父母和村莊在我生命中的不可或缺時,我卻走不進村莊裡去了,我卻越來越給自己找不出一個合適的回鄉的理由了:我總不能對鄉親們說,我想你們了,所以來看看你們。那樣的話,會讓人覺得矯情,儘管我內心裡真想這樣說。或者說,我想莊稼了,我來看看莊稼們。

我想,假若我這樣說了,鄉親們肯定會笑話我的,笑道,再不要寒磣人了,現在還沒聽說這麼對莊稼們念念不忘的人,若都這樣,年輕人也不會拋家舍業到外面去了。

這麼多年了,我不知道我在村莊裡還能做什麼。每次到村莊裡時,我都感覺對村莊滿懷愧疚。我輕聲輕腳地走在村莊的路上,我怕打擾了生長的莊稼和在地裡正忙碌著的鄉親;我對什麼都看不夠,我對什麼都充滿了留戀和回憶,我總不自覺地想起我和我父母曾經在村莊裡的情形。

還有,我感覺我從沒這樣拘謹過,我對村莊的一切充滿了太多的陌生感和新奇感,比如說那時還很年輕的幾位鄰居,僅幾年不見的功夫,便都抱上了孫子;再比如說,以前這塊地上什麼也沒有,但不知什麼時候已憑空添了幾座棚,我都幾乎快認不出這是誰家的地了;還有,鄰居家的牛不知什麼時候又生了小牛,所有這些,我都有一種恍若夢中的感覺。

村莊裡的人,都自覺不自覺地把我看成他們的客了,不管我承認不承認,願意不願意。“陳老師來了。”每次我回到村莊,老老少少的人都這樣同我打招呼。

我們村子上的人,只有來了客人時才這樣打招呼。而他們彼此,是從不這樣的,而習慣說:“幹啥去哩?”或者更直接:“水澆到哪裡了?”他們這樣同我打招呼,可能早已把我當做村莊的客人了,或者說已把我當做從這個村莊走出去的人了。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樣的,可能是從多年前我離開村莊的那一刻起,也可能是我母親去了的那一刻起吧。


"

文:陳昌

圖:來自網絡

局外人者,指與某事、某人、某地無關的人,我不知道這樣來評斷自己和村莊的關係合不合適,應不應該。事實上,自父母去了後,村莊裡已無一個親人了,也無一塊地屬於我了,春種,秋收,更是與我無關了。從這些來推理,我的確是村莊的局外人了,儘管村子裡沒有一個人這樣說過,也沒有一個人這樣認為過。


自父母去世之後,我成了村莊的“局外人”

既然是村莊的局外人了,按理說,我所做的,就是理智地承認並接納現實,平平靜靜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可是,我又做不到。每個夜晚,白天,我總情不自禁地想起村莊。

每次,只要有人提到村莊,不管是村莊的過去,還是現在,我都興味盎然,我都不知不覺地又把自己當做村莊的人了。我無數次地想,我這樣仍念念不忘地惦記著村莊,會不會被人笑話:瞧,既然這麼愛村莊,那當初怎麼就一門心思地要走出村莊?

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就深為自己在村莊裡草草度過的那些日子而懊悔。那個時候,父母都在,幸福悠長,我從未想過有一天父母會離我而去,從未想過某一天這個村莊會不屬於我。我是一個目光短見看得不遠呆鈍麻木的人,要不然,我定會加倍熱愛倍加珍惜我在村莊的那些日子。

我老認為自己在村莊的日子還很長,老認為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時日還多,這樣想時,對村莊的一切,我總是抱著敷敷衍衍的態度。父親可能怎麼也想不清楚,他那麼能幹,吃苦,怎麼就養了我這麼個“阿斗”。(父親把不懂農事吃不了苦的人叫“阿斗”。)

比如挖地時,要是父親不監督,我能瞞哄就瞞哄,能少挖就少挖,我把農活幹得粗粗慥慥的,每次都令父親暴跳如雷或對我失望透頂;再比如在農活最忙碌的時候,大家都忙天忙地的,而我卻是一副與我毫不相干的樣子,拿一本書,躲在父親看不見的地方靜靜地看。

現在想想,我真是虛度了在村莊裡的那些日子:我至今還分不清燕麥和小麥有什麼不同;我沒有從父親那兒學會犁地的技巧和方法;我甚至沒好好地和莊稼們面對面傾心交談過,更沒對莊稼們說過哪怕是一句半句感謝的話。


自父母去世之後,我成了村莊的“局外人”

可是,等我徹底地理解父母和村莊在我生命中的不可或缺時,我卻走不進村莊裡去了,我卻越來越給自己找不出一個合適的回鄉的理由了:我總不能對鄉親們說,我想你們了,所以來看看你們。那樣的話,會讓人覺得矯情,儘管我內心裡真想這樣說。或者說,我想莊稼了,我來看看莊稼們。

我想,假若我這樣說了,鄉親們肯定會笑話我的,笑道,再不要寒磣人了,現在還沒聽說這麼對莊稼們念念不忘的人,若都這樣,年輕人也不會拋家舍業到外面去了。

這麼多年了,我不知道我在村莊裡還能做什麼。每次到村莊裡時,我都感覺對村莊滿懷愧疚。我輕聲輕腳地走在村莊的路上,我怕打擾了生長的莊稼和在地裡正忙碌著的鄉親;我對什麼都看不夠,我對什麼都充滿了留戀和回憶,我總不自覺地想起我和我父母曾經在村莊裡的情形。

還有,我感覺我從沒這樣拘謹過,我對村莊的一切充滿了太多的陌生感和新奇感,比如說那時還很年輕的幾位鄰居,僅幾年不見的功夫,便都抱上了孫子;再比如說,以前這塊地上什麼也沒有,但不知什麼時候已憑空添了幾座棚,我都幾乎快認不出這是誰家的地了;還有,鄰居家的牛不知什麼時候又生了小牛,所有這些,我都有一種恍若夢中的感覺。

村莊裡的人,都自覺不自覺地把我看成他們的客了,不管我承認不承認,願意不願意。“陳老師來了。”每次我回到村莊,老老少少的人都這樣同我打招呼。

我們村子上的人,只有來了客人時才這樣打招呼。而他們彼此,是從不這樣的,而習慣說:“幹啥去哩?”或者更直接:“水澆到哪裡了?”他們這樣同我打招呼,可能早已把我當做村莊的客人了,或者說已把我當做從這個村莊走出去的人了。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樣的,可能是從多年前我離開村莊的那一刻起,也可能是我母親去了的那一刻起吧。


自父母去世之後,我成了村莊的“局外人”

從這一點來說,我的村莊和其它的無數個村莊相較,也就沒有什麼不同了。若要硬區分,只能說前者是我曾經的村莊,而現在,我在那個村莊什麼都沒有了,或者說我已失去了那個村莊。我無數次地想,我祖祖輩輩生存了好多代的地方,到我這一代,卻再也回不去了。若父母有知,我真不知他們會作何感想?!

我年輕時,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走出村莊去。可是,等我強烈地念想村莊、父母、莊稼時,卻發覺自己已回不來了。可能對每個走出村莊的人來說,從前腳跨出村莊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此生再也回不來了。

這是不是就是村莊對離開它的人的另一種懲罰呢?這種情形,好比一個曾經那麼愛我們的姑娘,對她的愛,我們由於懵懂卻渾然不知。等某一天我們頓然明白她在我們此生裡的不可或缺,想再一次回到她身邊時,卻發現再也回不去了……

對愈來愈難以回去的村莊,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懂得珍惜。我慢慢地走在村莊的路上,這些路,我的父母曾走了一輩子,父母去了,但他們留下的腳印還在。

對村子裡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土牆,我總看不夠,我知道,它們的裡面,肯定還留著父親的氣力、汗水,這些,歲月是風化不去的,除非有一天這些土牆不在了;我忘情地嗅著村子裡飄來的每一縷空氣,這些空氣裡面,肯定還有父母先前留下的氣息。在村子裡,我多想是一隻牛啊,情願一生被鄉村拴著……

一些事、人,並不因為我們的留戀、珍惜而就此止步或順遂意願。比如說母親,前幾年,我就知道母親肯定會離我而去的,我這樣想時,就很珍惜和母親相處的每一天。

可是,在某一天的早晨,母親還是離我而去了!村莊也是,我怕再過多年我回到村莊裡去時,村子裡的人大部分已不認識我了。正如到某個從未到過的村莊,除了引起人們的好奇和猜測外,我什麼都不是。

我父母把他們的一輩子都留在了這個村莊,都給了這個村莊,而現在,不管我怎樣地留戀、熱愛、想念,我都走不進村莊裡了,或者說我已不屬於這個村莊了。和人說起村莊,我再也不能用“我的”來修飾限定了,只能說曾經或以前的。


"

文:陳昌

圖:來自網絡

局外人者,指與某事、某人、某地無關的人,我不知道這樣來評斷自己和村莊的關係合不合適,應不應該。事實上,自父母去了後,村莊裡已無一個親人了,也無一塊地屬於我了,春種,秋收,更是與我無關了。從這些來推理,我的確是村莊的局外人了,儘管村子裡沒有一個人這樣說過,也沒有一個人這樣認為過。


自父母去世之後,我成了村莊的“局外人”

既然是村莊的局外人了,按理說,我所做的,就是理智地承認並接納現實,平平靜靜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可是,我又做不到。每個夜晚,白天,我總情不自禁地想起村莊。

每次,只要有人提到村莊,不管是村莊的過去,還是現在,我都興味盎然,我都不知不覺地又把自己當做村莊的人了。我無數次地想,我這樣仍念念不忘地惦記著村莊,會不會被人笑話:瞧,既然這麼愛村莊,那當初怎麼就一門心思地要走出村莊?

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就深為自己在村莊裡草草度過的那些日子而懊悔。那個時候,父母都在,幸福悠長,我從未想過有一天父母會離我而去,從未想過某一天這個村莊會不屬於我。我是一個目光短見看得不遠呆鈍麻木的人,要不然,我定會加倍熱愛倍加珍惜我在村莊的那些日子。

我老認為自己在村莊的日子還很長,老認為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時日還多,這樣想時,對村莊的一切,我總是抱著敷敷衍衍的態度。父親可能怎麼也想不清楚,他那麼能幹,吃苦,怎麼就養了我這麼個“阿斗”。(父親把不懂農事吃不了苦的人叫“阿斗”。)

比如挖地時,要是父親不監督,我能瞞哄就瞞哄,能少挖就少挖,我把農活幹得粗粗慥慥的,每次都令父親暴跳如雷或對我失望透頂;再比如在農活最忙碌的時候,大家都忙天忙地的,而我卻是一副與我毫不相干的樣子,拿一本書,躲在父親看不見的地方靜靜地看。

現在想想,我真是虛度了在村莊裡的那些日子:我至今還分不清燕麥和小麥有什麼不同;我沒有從父親那兒學會犁地的技巧和方法;我甚至沒好好地和莊稼們面對面傾心交談過,更沒對莊稼們說過哪怕是一句半句感謝的話。


自父母去世之後,我成了村莊的“局外人”

可是,等我徹底地理解父母和村莊在我生命中的不可或缺時,我卻走不進村莊裡去了,我卻越來越給自己找不出一個合適的回鄉的理由了:我總不能對鄉親們說,我想你們了,所以來看看你們。那樣的話,會讓人覺得矯情,儘管我內心裡真想這樣說。或者說,我想莊稼了,我來看看莊稼們。

我想,假若我這樣說了,鄉親們肯定會笑話我的,笑道,再不要寒磣人了,現在還沒聽說這麼對莊稼們念念不忘的人,若都這樣,年輕人也不會拋家舍業到外面去了。

這麼多年了,我不知道我在村莊裡還能做什麼。每次到村莊裡時,我都感覺對村莊滿懷愧疚。我輕聲輕腳地走在村莊的路上,我怕打擾了生長的莊稼和在地裡正忙碌著的鄉親;我對什麼都看不夠,我對什麼都充滿了留戀和回憶,我總不自覺地想起我和我父母曾經在村莊裡的情形。

還有,我感覺我從沒這樣拘謹過,我對村莊的一切充滿了太多的陌生感和新奇感,比如說那時還很年輕的幾位鄰居,僅幾年不見的功夫,便都抱上了孫子;再比如說,以前這塊地上什麼也沒有,但不知什麼時候已憑空添了幾座棚,我都幾乎快認不出這是誰家的地了;還有,鄰居家的牛不知什麼時候又生了小牛,所有這些,我都有一種恍若夢中的感覺。

村莊裡的人,都自覺不自覺地把我看成他們的客了,不管我承認不承認,願意不願意。“陳老師來了。”每次我回到村莊,老老少少的人都這樣同我打招呼。

我們村子上的人,只有來了客人時才這樣打招呼。而他們彼此,是從不這樣的,而習慣說:“幹啥去哩?”或者更直接:“水澆到哪裡了?”他們這樣同我打招呼,可能早已把我當做村莊的客人了,或者說已把我當做從這個村莊走出去的人了。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樣的,可能是從多年前我離開村莊的那一刻起,也可能是我母親去了的那一刻起吧。


自父母去世之後,我成了村莊的“局外人”

從這一點來說,我的村莊和其它的無數個村莊相較,也就沒有什麼不同了。若要硬區分,只能說前者是我曾經的村莊,而現在,我在那個村莊什麼都沒有了,或者說我已失去了那個村莊。我無數次地想,我祖祖輩輩生存了好多代的地方,到我這一代,卻再也回不去了。若父母有知,我真不知他們會作何感想?!

我年輕時,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走出村莊去。可是,等我強烈地念想村莊、父母、莊稼時,卻發覺自己已回不來了。可能對每個走出村莊的人來說,從前腳跨出村莊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此生再也回不來了。

這是不是就是村莊對離開它的人的另一種懲罰呢?這種情形,好比一個曾經那麼愛我們的姑娘,對她的愛,我們由於懵懂卻渾然不知。等某一天我們頓然明白她在我們此生裡的不可或缺,想再一次回到她身邊時,卻發現再也回不去了……

對愈來愈難以回去的村莊,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懂得珍惜。我慢慢地走在村莊的路上,這些路,我的父母曾走了一輩子,父母去了,但他們留下的腳印還在。

對村子裡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土牆,我總看不夠,我知道,它們的裡面,肯定還留著父親的氣力、汗水,這些,歲月是風化不去的,除非有一天這些土牆不在了;我忘情地嗅著村子裡飄來的每一縷空氣,這些空氣裡面,肯定還有父母先前留下的氣息。在村子裡,我多想是一隻牛啊,情願一生被鄉村拴著……

一些事、人,並不因為我們的留戀、珍惜而就此止步或順遂意願。比如說母親,前幾年,我就知道母親肯定會離我而去的,我這樣想時,就很珍惜和母親相處的每一天。

可是,在某一天的早晨,母親還是離我而去了!村莊也是,我怕再過多年我回到村莊裡去時,村子裡的人大部分已不認識我了。正如到某個從未到過的村莊,除了引起人們的好奇和猜測外,我什麼都不是。

我父母把他們的一輩子都留在了這個村莊,都給了這個村莊,而現在,不管我怎樣地留戀、熱愛、想念,我都走不進村莊裡了,或者說我已不屬於這個村莊了。和人說起村莊,我再也不能用“我的”來修飾限定了,只能說曾經或以前的。


自父母去世之後,我成了村莊的“局外人”

村莊是敞開的,但另一方面它又是關閉的,我在走出村莊的同時,村莊把它的門慢慢地已向我關閉了。我的村莊和鄉愁,僅在無數次的夢和回憶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