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而不爭:內心有方向,人生不慌張,不糾結,不辯解'

"

前幾天和幾位朋友聊天的時候,提起了我原來對團隊有一個很多人不太理解的要求。因為我們是做傳統文化的傳播與推廣的,但是我要求團隊的同事,行文的時候,堅決不允許出現:聖人、宗師、大德等等這些稱呼;另外一條對於評論不爭論、不辯解

包括同事們也不太理解,關於第一條,不出現這些稱呼不是對先賢的不尊重,但是我們對具體的人的尊重,並不能代表我們對先賢們的言論、思想進行思辨,不能因為這句話是孔子說的,是老子說的,就放棄了思考,放棄了思辨,我們對這些言論的思考和思辨,也無礙於他們的偉大。關於第二條,包括到現在,在很多我們的學員群裡,我也很少讓大家進行討論,問題在於,我們很少有人懂得應該如何去討論問題,很多時候,其實是絕大多數時候,一言不合,或者僅僅一個字眼就開始針鋒相對,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是斷章取義,故意曲解,更有甚至直接扣帽子,直接誅心。因為,真正懂得應該如何討論、如何辯論的人極少,而且很多人會被情緒裹挾,還有就是被出發點裹挾,也就是剛提到的誅心。

所以這兩條要求,和我們一貫的原則是一致的,就是對經典要回歸理性,就是不過度崇拜,也不過度排斥,而是理性的思辨;再就是要讓經典迴歸生活,就是要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觸動和啟發。

真理是越辯越明,但是這要建立在你要辯的是什麼,是不是真正的懂得應該如何辯論,而我們絕大多數時候辯的是情緒、是非,而不是真理。在後邊我們會講一個很有意思的關於辯論的例子。


"

前幾天和幾位朋友聊天的時候,提起了我原來對團隊有一個很多人不太理解的要求。因為我們是做傳統文化的傳播與推廣的,但是我要求團隊的同事,行文的時候,堅決不允許出現:聖人、宗師、大德等等這些稱呼;另外一條對於評論不爭論、不辯解

包括同事們也不太理解,關於第一條,不出現這些稱呼不是對先賢的不尊重,但是我們對具體的人的尊重,並不能代表我們對先賢們的言論、思想進行思辨,不能因為這句話是孔子說的,是老子說的,就放棄了思考,放棄了思辨,我們對這些言論的思考和思辨,也無礙於他們的偉大。關於第二條,包括到現在,在很多我們的學員群裡,我也很少讓大家進行討論,問題在於,我們很少有人懂得應該如何去討論問題,很多時候,其實是絕大多數時候,一言不合,或者僅僅一個字眼就開始針鋒相對,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是斷章取義,故意曲解,更有甚至直接扣帽子,直接誅心。因為,真正懂得應該如何討論、如何辯論的人極少,而且很多人會被情緒裹挾,還有就是被出發點裹挾,也就是剛提到的誅心。

所以這兩條要求,和我們一貫的原則是一致的,就是對經典要回歸理性,就是不過度崇拜,也不過度排斥,而是理性的思辨;再就是要讓經典迴歸生活,就是要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觸動和啟發。

真理是越辯越明,但是這要建立在你要辯的是什麼,是不是真正的懂得應該如何辯論,而我們絕大多數時候辯的是情緒、是非,而不是真理。在後邊我們會講一個很有意思的關於辯論的例子。


為而不爭:內心有方向,人生不慌張,不糾結,不辯解


我們先來看一則季羨林先生的故事。

有次季羨林和臧克家去小飯館吃飯,鄰桌是一對母子,女人起身上衛生間。女人一走,孩子就大膽起來,站在凳子上伸手去抓桌上的花生米,腳下一滑,從凳子上摔下來,頓時“哇哇”大哭。季羨林連忙上去把孩子抱起來,並用手安撫孩子不要哭。可是由於摔得太疼,孩子哭聲更大了。這時,女人從衛生間出來,以為是季羨林弄哭了孩子,很不客氣地罵道:“你一個大人幹嗎欺負小孩?”季羨林沒有還嘴,轉身就回到原位。女人見季羨林不吭聲,更加來勁:“要是我兒子受傷了,我跟你沒完。”說完,就檢查起孩子的傷情來。這時,周圍的顧客指責女人的蠻不講理:“是你的孩子自己摔倒了,這位先生好心幫你扶起他,你怎麼能不問青紅皁白就罵人呢?”女人羞了個大紅臉。

臧克家問季羨林:“你明明被人誤解了,她罵你,你為何不還嘴?”季羨林說:“大家都看著呢,我何須解釋。”

其實,我想我們遇到季羨林先生碰到的這種情況,很可能的應對方式,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直接懟回去,我們現代很多人覺得,被人誤解,甚至是被人質疑(不管對方質疑的是對還是錯),只有聲音高八度,擺出一副天大的冤枉的架勢才能夠打消對方的疑慮,才能鎮得住對方。仔細想想,這好像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為什麼呢?因為事實和真相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誰更會表演。

其實,仔細想想,我們爭的到底是什麼?有人說,不蒸饅頭爭口氣,我們所謂的爭,爭的無非是”是非”、“對錯”、“名利”,這和真理越辯越明的爭辯,根本不是一回事,也不在一個層面上。

孔老夫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雖然這裡孔老夫子說的是不被人瞭解,甚至是被人嚴重低估的情況,但是,日常生活中被人誤解,當然也應該包含在其中。

很多人低估了孔老夫子在《論語》最前邊的這句話的價值。

我們現在很多人喜歡立人設、刻意的包裝自己,如果在適當的範圍內,並沒有太大的問題,而且,如果利用得當,還可能有利於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但是,完全脫離實際,用一個自己完全做不到的狀態表演給別人看,人設崩掉是遲早的事。

我原來有個朋友問過我一個問題,說我覺得自己能力、水平都沒問題,為什麼就是不能升職加薪,我說,現在更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因為現在信息流動很快,人與人的交往也更頻繁,你的身價和能力不相符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一兩年,因為你有大量的向別人展示自己的機會,你的領導不認可你或者故意壓低你的工資,但是和你接觸的客戶、甚至是一些獵頭反而會注意到你,關鍵是你有沒有真正的能和你期望的身價相匹配的能力。

很多人覺得,有些人就是很會在領導面前表現,可能就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被領導賞識,從此平步青雲。其實,這是偶然中的必然,是別人長期積累的結果,只是這樣的機會他把握住了,如果是一時表演成功,那他會更快的暴露。其實,每個人都不缺機會,但是絕大多數人缺乏把握機會的能力,而把握機會的能力來自於長期有效的積累。

我們接著來看一段《道德經》裡的內容: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簡單翻譯一下: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前邊寫了很多,其實都是為了說明這裡的辯與爭。很多人讀《老子》把這一段做了很多過度的解讀,也有些人把這些變成了陰謀,也就是很多人說的為而不爭,就是為了實現不爭而爭,目的還是爭,是講究方式方法的爭。

我們傳統上有個說法,叫推功攬過,這可以理解為不爭,也就是不爭功。那為而不爭和陰謀有什麼區別嗎?你怎麼斷定他是出於真心還是陰謀呢?確實是,可能你從事實的角度去看,這兩種方式在具體的做法可能沒有任何區別,出發點到底是什麼,可能只有自己知道。但是,有些時候,你放在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長的時間段裡,可能無需多做考察,很容易就能得出結論;而對於那些接觸時間比較短的人,判斷起來也不會太難,就看他在核心利益可能被剝奪的情況下的表現,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利益是最好的人性的試金石。


"

前幾天和幾位朋友聊天的時候,提起了我原來對團隊有一個很多人不太理解的要求。因為我們是做傳統文化的傳播與推廣的,但是我要求團隊的同事,行文的時候,堅決不允許出現:聖人、宗師、大德等等這些稱呼;另外一條對於評論不爭論、不辯解

包括同事們也不太理解,關於第一條,不出現這些稱呼不是對先賢的不尊重,但是我們對具體的人的尊重,並不能代表我們對先賢們的言論、思想進行思辨,不能因為這句話是孔子說的,是老子說的,就放棄了思考,放棄了思辨,我們對這些言論的思考和思辨,也無礙於他們的偉大。關於第二條,包括到現在,在很多我們的學員群裡,我也很少讓大家進行討論,問題在於,我們很少有人懂得應該如何去討論問題,很多時候,其實是絕大多數時候,一言不合,或者僅僅一個字眼就開始針鋒相對,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是斷章取義,故意曲解,更有甚至直接扣帽子,直接誅心。因為,真正懂得應該如何討論、如何辯論的人極少,而且很多人會被情緒裹挾,還有就是被出發點裹挾,也就是剛提到的誅心。

所以這兩條要求,和我們一貫的原則是一致的,就是對經典要回歸理性,就是不過度崇拜,也不過度排斥,而是理性的思辨;再就是要讓經典迴歸生活,就是要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觸動和啟發。

真理是越辯越明,但是這要建立在你要辯的是什麼,是不是真正的懂得應該如何辯論,而我們絕大多數時候辯的是情緒、是非,而不是真理。在後邊我們會講一個很有意思的關於辯論的例子。


為而不爭:內心有方向,人生不慌張,不糾結,不辯解


我們先來看一則季羨林先生的故事。

有次季羨林和臧克家去小飯館吃飯,鄰桌是一對母子,女人起身上衛生間。女人一走,孩子就大膽起來,站在凳子上伸手去抓桌上的花生米,腳下一滑,從凳子上摔下來,頓時“哇哇”大哭。季羨林連忙上去把孩子抱起來,並用手安撫孩子不要哭。可是由於摔得太疼,孩子哭聲更大了。這時,女人從衛生間出來,以為是季羨林弄哭了孩子,很不客氣地罵道:“你一個大人幹嗎欺負小孩?”季羨林沒有還嘴,轉身就回到原位。女人見季羨林不吭聲,更加來勁:“要是我兒子受傷了,我跟你沒完。”說完,就檢查起孩子的傷情來。這時,周圍的顧客指責女人的蠻不講理:“是你的孩子自己摔倒了,這位先生好心幫你扶起他,你怎麼能不問青紅皁白就罵人呢?”女人羞了個大紅臉。

臧克家問季羨林:“你明明被人誤解了,她罵你,你為何不還嘴?”季羨林說:“大家都看著呢,我何須解釋。”

其實,我想我們遇到季羨林先生碰到的這種情況,很可能的應對方式,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直接懟回去,我們現代很多人覺得,被人誤解,甚至是被人質疑(不管對方質疑的是對還是錯),只有聲音高八度,擺出一副天大的冤枉的架勢才能夠打消對方的疑慮,才能鎮得住對方。仔細想想,這好像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為什麼呢?因為事實和真相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誰更會表演。

其實,仔細想想,我們爭的到底是什麼?有人說,不蒸饅頭爭口氣,我們所謂的爭,爭的無非是”是非”、“對錯”、“名利”,這和真理越辯越明的爭辯,根本不是一回事,也不在一個層面上。

孔老夫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雖然這裡孔老夫子說的是不被人瞭解,甚至是被人嚴重低估的情況,但是,日常生活中被人誤解,當然也應該包含在其中。

很多人低估了孔老夫子在《論語》最前邊的這句話的價值。

我們現在很多人喜歡立人設、刻意的包裝自己,如果在適當的範圍內,並沒有太大的問題,而且,如果利用得當,還可能有利於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但是,完全脫離實際,用一個自己完全做不到的狀態表演給別人看,人設崩掉是遲早的事。

我原來有個朋友問過我一個問題,說我覺得自己能力、水平都沒問題,為什麼就是不能升職加薪,我說,現在更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因為現在信息流動很快,人與人的交往也更頻繁,你的身價和能力不相符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一兩年,因為你有大量的向別人展示自己的機會,你的領導不認可你或者故意壓低你的工資,但是和你接觸的客戶、甚至是一些獵頭反而會注意到你,關鍵是你有沒有真正的能和你期望的身價相匹配的能力。

很多人覺得,有些人就是很會在領導面前表現,可能就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被領導賞識,從此平步青雲。其實,這是偶然中的必然,是別人長期積累的結果,只是這樣的機會他把握住了,如果是一時表演成功,那他會更快的暴露。其實,每個人都不缺機會,但是絕大多數人缺乏把握機會的能力,而把握機會的能力來自於長期有效的積累。

我們接著來看一段《道德經》裡的內容: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簡單翻譯一下: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前邊寫了很多,其實都是為了說明這裡的辯與爭。很多人讀《老子》把這一段做了很多過度的解讀,也有些人把這些變成了陰謀,也就是很多人說的為而不爭,就是為了實現不爭而爭,目的還是爭,是講究方式方法的爭。

我們傳統上有個說法,叫推功攬過,這可以理解為不爭,也就是不爭功。那為而不爭和陰謀有什麼區別嗎?你怎麼斷定他是出於真心還是陰謀呢?確實是,可能你從事實的角度去看,這兩種方式在具體的做法可能沒有任何區別,出發點到底是什麼,可能只有自己知道。但是,有些時候,你放在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長的時間段裡,可能無需多做考察,很容易就能得出結論;而對於那些接觸時間比較短的人,判斷起來也不會太難,就看他在核心利益可能被剝奪的情況下的表現,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利益是最好的人性的試金石。


為而不爭:內心有方向,人生不慌張,不糾結,不辯解


劍橋大學的每個大的院系的主樓,都有一間很大的屋子,不是教室,這個屋子的名字是:Debating Room,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吵架的屋子,也就是辯論室。

劍橋、牛津等很多英國的大學,在幾百年的時間裡,都是充滿了各種爭論、辯論,特別是進入十八世紀以後,各種可以稱之為怪誕的想象、推論,就開始進行不停的爭吵和辯論,原因就在於一個推論和想象,後邊會有無數的質疑者和否定者,而這種辯論的過程中,辯論的各方在不停的思考、完善自己的思想和結論,而參與其中的學生,則在這種爭論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做出自己獨立、理性的判斷。

為什麼這裡加入這麼一段呢?其實,還是要回答我們最開始說的問題,爭辯沒有問題,而且這種理性的爭辯是科學和進步所必須的,但是和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爭”、“辯”的對象是不一樣的。我們很容易把爭辯變成了利益之爭、輿論之爭、是非之爭、道德之爭。

這是必須說明的前提。所以,標題裡我們說的不爭,說的是“面子”、“利益”、“義氣”、“功勞”這些東西,而不是真理。而理性的辯論,則越多越好


"

前幾天和幾位朋友聊天的時候,提起了我原來對團隊有一個很多人不太理解的要求。因為我們是做傳統文化的傳播與推廣的,但是我要求團隊的同事,行文的時候,堅決不允許出現:聖人、宗師、大德等等這些稱呼;另外一條對於評論不爭論、不辯解

包括同事們也不太理解,關於第一條,不出現這些稱呼不是對先賢的不尊重,但是我們對具體的人的尊重,並不能代表我們對先賢們的言論、思想進行思辨,不能因為這句話是孔子說的,是老子說的,就放棄了思考,放棄了思辨,我們對這些言論的思考和思辨,也無礙於他們的偉大。關於第二條,包括到現在,在很多我們的學員群裡,我也很少讓大家進行討論,問題在於,我們很少有人懂得應該如何去討論問題,很多時候,其實是絕大多數時候,一言不合,或者僅僅一個字眼就開始針鋒相對,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是斷章取義,故意曲解,更有甚至直接扣帽子,直接誅心。因為,真正懂得應該如何討論、如何辯論的人極少,而且很多人會被情緒裹挾,還有就是被出發點裹挾,也就是剛提到的誅心。

所以這兩條要求,和我們一貫的原則是一致的,就是對經典要回歸理性,就是不過度崇拜,也不過度排斥,而是理性的思辨;再就是要讓經典迴歸生活,就是要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觸動和啟發。

真理是越辯越明,但是這要建立在你要辯的是什麼,是不是真正的懂得應該如何辯論,而我們絕大多數時候辯的是情緒、是非,而不是真理。在後邊我們會講一個很有意思的關於辯論的例子。


為而不爭:內心有方向,人生不慌張,不糾結,不辯解


我們先來看一則季羨林先生的故事。

有次季羨林和臧克家去小飯館吃飯,鄰桌是一對母子,女人起身上衛生間。女人一走,孩子就大膽起來,站在凳子上伸手去抓桌上的花生米,腳下一滑,從凳子上摔下來,頓時“哇哇”大哭。季羨林連忙上去把孩子抱起來,並用手安撫孩子不要哭。可是由於摔得太疼,孩子哭聲更大了。這時,女人從衛生間出來,以為是季羨林弄哭了孩子,很不客氣地罵道:“你一個大人幹嗎欺負小孩?”季羨林沒有還嘴,轉身就回到原位。女人見季羨林不吭聲,更加來勁:“要是我兒子受傷了,我跟你沒完。”說完,就檢查起孩子的傷情來。這時,周圍的顧客指責女人的蠻不講理:“是你的孩子自己摔倒了,這位先生好心幫你扶起他,你怎麼能不問青紅皁白就罵人呢?”女人羞了個大紅臉。

臧克家問季羨林:“你明明被人誤解了,她罵你,你為何不還嘴?”季羨林說:“大家都看著呢,我何須解釋。”

其實,我想我們遇到季羨林先生碰到的這種情況,很可能的應對方式,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直接懟回去,我們現代很多人覺得,被人誤解,甚至是被人質疑(不管對方質疑的是對還是錯),只有聲音高八度,擺出一副天大的冤枉的架勢才能夠打消對方的疑慮,才能鎮得住對方。仔細想想,這好像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為什麼呢?因為事實和真相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誰更會表演。

其實,仔細想想,我們爭的到底是什麼?有人說,不蒸饅頭爭口氣,我們所謂的爭,爭的無非是”是非”、“對錯”、“名利”,這和真理越辯越明的爭辯,根本不是一回事,也不在一個層面上。

孔老夫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雖然這裡孔老夫子說的是不被人瞭解,甚至是被人嚴重低估的情況,但是,日常生活中被人誤解,當然也應該包含在其中。

很多人低估了孔老夫子在《論語》最前邊的這句話的價值。

我們現在很多人喜歡立人設、刻意的包裝自己,如果在適當的範圍內,並沒有太大的問題,而且,如果利用得當,還可能有利於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但是,完全脫離實際,用一個自己完全做不到的狀態表演給別人看,人設崩掉是遲早的事。

我原來有個朋友問過我一個問題,說我覺得自己能力、水平都沒問題,為什麼就是不能升職加薪,我說,現在更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因為現在信息流動很快,人與人的交往也更頻繁,你的身價和能力不相符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一兩年,因為你有大量的向別人展示自己的機會,你的領導不認可你或者故意壓低你的工資,但是和你接觸的客戶、甚至是一些獵頭反而會注意到你,關鍵是你有沒有真正的能和你期望的身價相匹配的能力。

很多人覺得,有些人就是很會在領導面前表現,可能就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被領導賞識,從此平步青雲。其實,這是偶然中的必然,是別人長期積累的結果,只是這樣的機會他把握住了,如果是一時表演成功,那他會更快的暴露。其實,每個人都不缺機會,但是絕大多數人缺乏把握機會的能力,而把握機會的能力來自於長期有效的積累。

我們接著來看一段《道德經》裡的內容: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簡單翻譯一下: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前邊寫了很多,其實都是為了說明這裡的辯與爭。很多人讀《老子》把這一段做了很多過度的解讀,也有些人把這些變成了陰謀,也就是很多人說的為而不爭,就是為了實現不爭而爭,目的還是爭,是講究方式方法的爭。

我們傳統上有個說法,叫推功攬過,這可以理解為不爭,也就是不爭功。那為而不爭和陰謀有什麼區別嗎?你怎麼斷定他是出於真心還是陰謀呢?確實是,可能你從事實的角度去看,這兩種方式在具體的做法可能沒有任何區別,出發點到底是什麼,可能只有自己知道。但是,有些時候,你放在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長的時間段裡,可能無需多做考察,很容易就能得出結論;而對於那些接觸時間比較短的人,判斷起來也不會太難,就看他在核心利益可能被剝奪的情況下的表現,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利益是最好的人性的試金石。


為而不爭:內心有方向,人生不慌張,不糾結,不辯解


劍橋大學的每個大的院系的主樓,都有一間很大的屋子,不是教室,這個屋子的名字是:Debating Room,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吵架的屋子,也就是辯論室。

劍橋、牛津等很多英國的大學,在幾百年的時間裡,都是充滿了各種爭論、辯論,特別是進入十八世紀以後,各種可以稱之為怪誕的想象、推論,就開始進行不停的爭吵和辯論,原因就在於一個推論和想象,後邊會有無數的質疑者和否定者,而這種辯論的過程中,辯論的各方在不停的思考、完善自己的思想和結論,而參與其中的學生,則在這種爭論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做出自己獨立、理性的判斷。

為什麼這裡加入這麼一段呢?其實,還是要回答我們最開始說的問題,爭辯沒有問題,而且這種理性的爭辯是科學和進步所必須的,但是和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爭”、“辯”的對象是不一樣的。我們很容易把爭辯變成了利益之爭、輿論之爭、是非之爭、道德之爭。

這是必須說明的前提。所以,標題裡我們說的不爭,說的是“面子”、“利益”、“義氣”、“功勞”這些東西,而不是真理。而理性的辯論,則越多越好


為而不爭:內心有方向,人生不慌張,不糾結,不辯解


其實,我們所說的糾結,和爭辯的對象基本是一樣的,為什麼會糾結?其實,絕大多數時候,我們所糾結的,就是利益、名譽、面子、義氣、功勞這些東西,之所以會糾結,就是我們缺乏自己堅定的價值觀,更直接的說,是我們的價值觀之下的取捨標準想取不敢取,不會取,想舍又不甘心、捨不得、放不下。

而這種糾結、算計和爭辯一樣,耗費了我們最寶貴的資源:體力、精力和智慧,讓我們迷失了方向,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關注點和目標,其實都在別人身上,而再沒有體力、精力和智慧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我們自己真正應該做的是什麼呢?就是在自己的方向上,做持續的有效積累,這才應該是為而不爭的本意。做好自己該做的,是你的誰也拿不走,不是你的,強求到手,也只會加倍奉還。

人生有方向,內心不慌張,更不會把精力用在糾結、爭辯這些事上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