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大 爺

不完美媽媽 農村 讀書 萬萬沒想到 漣水 漣水新聞眼 2019-04-20

我的大爺

□ 高樹森

我 的 大 爺


出了農曆正月,父親回了趟漣水老家。住幾天回來後帶給我一個壞消息——鄰莊的大爺去世了。

大爺不是我的親大爺,但大爺走了對我還是很難過,足以引起我心緒的震顫,一股莫名的悲情湧上心頭,讓我悵然所失。

大爺是一位農村學校的退休教師,也是在我們那一村最早捧上“鐵飯碗”的人。在他們那個年代,學校還是比較少,大多數人家也沒把孩子讀書當回事,十里八鄉才有一所聯辦學校。大爺就是一所聯辦中學的校長。我記得,學校離我們村有十多里路。他每天早出晚歸,管好學校的同時,還要忙家裡的事。特別是我們村裡的人家都奔著他去,把孩子送到他所在的那所學校去讀書。這其中就不乏好多調皮搗蛋的“討債鬼”。我那時還小,在我記憶中,這群“討債鬼”中常有打架鬥毆之事,不但沒給大爺增光添彩,還經常給他帶來許多麻煩。現在看來,這其間大爺是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們也無從得知。總之,前後三莊的孩子好像都是他的孩子。

我讀初中時,大爺給予我很多的關心,我記得,每逢開學時,他都會帶幾個本子給我寫作業,每逢週末,還會到我家串門,其實都是來就我的學習問長問短的。於是我很怕他,甚至還很厭煩他,經常故意躲著他。直到有一天,一向少言寡語的父親在吃飯時對我說:“你大爺說,前後三莊小一輩中就你還能讀點書,你要好好珍惜哦。”那時,我才似懂非懂地感受到大爺的“良苦用心”。也就是在他的不斷嘮叨與提醒下,我才把讀書當回事並且堅持下來。讀了師範學校,後來我也成了一名老師,都是受他的影響。大爺於我而言,是長輩,也是慈父,是嚴師,也是恩人。

大爺退休後的晚年生活不是很幸福,我原來的大媽是一位精明強幹的農村女人,經常聽父母親說起她。但她卻早早地撇下大爺,撇下了幾個子女匆匆地走了。後來,大爺又重新組建家庭,遇上了一位不會持家的伴兒,生活總是不盡如人願,每況愈下。已成了家的兒子生活過得也很窘迫,特別是還有一個智殘小兒子。大爺後半輩子總是借酒消愁,給自己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讓一位有文化人活得很侷促與悽楚。有時我去看他,他把我的手抓得很緊,不捨我匆匆走開。

之前,每年我都會回老家去看看他,今年我因種種原因未能回去,萬萬沒想到,大爺竟匆匆地離開了人世,未能見上最後一面。但他模樣卻愈加清晰地烙在我的印象中,又似乎感覺到要對我言語什麼,讓我久久難以釋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