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

​“我覺得父母這個角色,讓你們都變得更加優秀了”。

說這句話的是許久沒聯繫的一位姑娘,她讀了我寫的“讓孩子愛上閱讀是受益終生的好習慣”一文後,在我朋友圈的留言。

印象裡,她應該還沒有當媽媽。我們僅有的一次見面是六年前,她穿著一件旗袍,文靜又有氣質。我想,她的父母和她自己一定付出了相當長期的努力,才有了她給人看起來溫婉雅緻、蕙質蘭心的樣子。

她的留言,讓我開始回想。父母角色帶給我和小馬尾爸爸的轉變。

“如果你是父母,你的卓越表現將會是你對這個星球的最大貢獻”。

——摘自《父母最艱鉅的工作》,

Laura Gauld & Malcolm Gauld【美國】

我們沒有人真的為養育孩子這個最重要的工作做準備。孩子出生後,我們就只能憑‘經驗’(感覺)行事,哪就難免好經驗壞經驗都有。我們需要學習新的養育方法,而我們的長輩持有‘陳舊’的養育方式,我們不僅需要互相協助,學習實踐我們學到的好的方法,我們還需要調和解決因為隔代教養遇到的衝突問題。


"

​“我覺得父母這個角色,讓你們都變得更加優秀了”。

說這句話的是許久沒聯繫的一位姑娘,她讀了我寫的“讓孩子愛上閱讀是受益終生的好習慣”一文後,在我朋友圈的留言。

印象裡,她應該還沒有當媽媽。我們僅有的一次見面是六年前,她穿著一件旗袍,文靜又有氣質。我想,她的父母和她自己一定付出了相當長期的努力,才有了她給人看起來溫婉雅緻、蕙質蘭心的樣子。

她的留言,讓我開始回想。父母角色帶給我和小馬尾爸爸的轉變。

“如果你是父母,你的卓越表現將會是你對這個星球的最大貢獻”。

——摘自《父母最艱鉅的工作》,

Laura Gauld & Malcolm Gauld【美國】

我們沒有人真的為養育孩子這個最重要的工作做準備。孩子出生後,我們就只能憑‘經驗’(感覺)行事,哪就難免好經驗壞經驗都有。我們需要學習新的養育方法,而我們的長輩持有‘陳舊’的養育方式,我們不僅需要互相協助,學習實踐我們學到的好的方法,我們還需要調和解決因為隔代教養遇到的衝突問題。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仔細觀察,有沒有發現上下圖的有趣之處?」

講真,做父母需要極大的勇氣、需要對愛人和長輩的信任,需要淡定遇事不驚,需要學會最大限度利用身邊資源幫助你達成目標,換句話說,需要‘智慧’。於是乎,我和小馬尾爸爸也開始了‘打怪升級’的漫漫征程,因此get了很多新技能。

一、“讀厚厚的書,是為了跟你說淺淺的話。” by蔡朝陽老師

我和小馬尾爸爸讀很多家庭教育的書籍,聽夫妻關係和家庭教育的課程。比如,蔣佩蓉老師、李玫瑾老師、尹建莉老師、蔡殷卿老師、崔玉濤、鄭玉巧、王芳老師等等。

我們堅持和小馬尾“親子閱讀”,因為繪本也是一種適得其時的讀物,過了這個年齡段,就不太能起到深刻的‘塑造’作用了。

我們希望能用繪本角色和故事跟她進行角色扮演,說天真的、甜甜的、淺淺的話。

二、職場父母的時間管理:抓重點、簡化生活、優化方案。

這幾個詞看起來完全也是職場工作的核心技能,其實我們哪一天的工作不是列出to do list, 確認優先級,解決問題並優化呢。

每位職場人,角色升級為父母后,會明顯感覺到時間不夠用。比如,你覺得孩子很重要,工作很重要,健康也很重要,那麼就明確這三件事,建立原則,一是遇到事情能快速抉擇不糾結,也能讓家人跟你有共識,解決衝突。

我和小馬尾爸爸就是在這樣的‘共識’下摸索前行的,所以當朋友第一次聽說我們要家庭會議、要達成共識等等時候,年長的師兄說:“感覺你們倆像革命戰友”,也有公司上司開我們玩笑:“你倆的對話很職業嘛”。

當確定家裡的原則後,好多事情就不糾結了,因為這是你經過考量後的決定,你得承擔。就像這幾年沒有更多時間跟朋友聚會了,會‘丟失’一些朋友;沒有時間畫美美的妝容,你發現用10分鐘只打個粉底塗個口紅就能達到80% 的效果,你能接受這個效果;沒有時間逛街,哪就入更多的基礎款,多買黑白灰,買質量高的,減少數量。

三、養育孩子能反向提升我們的綜合能力

很多女性,做了媽媽之後,就重心轉移,覺得自己就是家庭的犧牲品,要以家庭和孩子教育為主。其實,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養育、教育孩子的過程的對我們自身能力的提升,其實是非常難得的機會(此處不是騙大家生孩子,養育孩子確實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各種能力綜合提升)。

首先,教育孩子讓我們變得更成熟,對情緒管理有提升。

養育孩子,其實是父母的一場修行。沒當父母前,我們受不了任何委屈,也沒多少耐心,能把自己照顧好就不錯了,我們自己也都還是一個寶寶。

當媽後,你會發現孩子每天都能給你帶來一萬件做不完的事情,以及數次讓你忍不住‘吼叫’的衝動。但是,我們要管理自己的情緒,‘溫和而堅定’,我們要愛她,給她紀律;我們要給她安全感,又要她獨立。我們肯定不希望孩子還沒教養好,就讓自己已經先‘瘋了’,所以我們很快就學會了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

比如,我會跟小馬尾說:請讓我安靜5分鐘,我需要獨自待一會,不然媽媽會說出不禮貌的垃圾話; 跟愛人‘吵架’了,可以壓抑情緒說:“別當孩子面吵了,回頭約個時間好好聊”;直接用英文對話提示對方現在不宜吵架,也是我們會用的一種方法。 當然,孩子稍大一些比如4歲以後,是可以理性的展示‘吵架的’,還原真實的生活

"

​“我覺得父母這個角色,讓你們都變得更加優秀了”。

說這句話的是許久沒聯繫的一位姑娘,她讀了我寫的“讓孩子愛上閱讀是受益終生的好習慣”一文後,在我朋友圈的留言。

印象裡,她應該還沒有當媽媽。我們僅有的一次見面是六年前,她穿著一件旗袍,文靜又有氣質。我想,她的父母和她自己一定付出了相當長期的努力,才有了她給人看起來溫婉雅緻、蕙質蘭心的樣子。

她的留言,讓我開始回想。父母角色帶給我和小馬尾爸爸的轉變。

“如果你是父母,你的卓越表現將會是你對這個星球的最大貢獻”。

——摘自《父母最艱鉅的工作》,

Laura Gauld & Malcolm Gauld【美國】

我們沒有人真的為養育孩子這個最重要的工作做準備。孩子出生後,我們就只能憑‘經驗’(感覺)行事,哪就難免好經驗壞經驗都有。我們需要學習新的養育方法,而我們的長輩持有‘陳舊’的養育方式,我們不僅需要互相協助,學習實踐我們學到的好的方法,我們還需要調和解決因為隔代教養遇到的衝突問題。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仔細觀察,有沒有發現上下圖的有趣之處?」

講真,做父母需要極大的勇氣、需要對愛人和長輩的信任,需要淡定遇事不驚,需要學會最大限度利用身邊資源幫助你達成目標,換句話說,需要‘智慧’。於是乎,我和小馬尾爸爸也開始了‘打怪升級’的漫漫征程,因此get了很多新技能。

一、“讀厚厚的書,是為了跟你說淺淺的話。” by蔡朝陽老師

我和小馬尾爸爸讀很多家庭教育的書籍,聽夫妻關係和家庭教育的課程。比如,蔣佩蓉老師、李玫瑾老師、尹建莉老師、蔡殷卿老師、崔玉濤、鄭玉巧、王芳老師等等。

我們堅持和小馬尾“親子閱讀”,因為繪本也是一種適得其時的讀物,過了這個年齡段,就不太能起到深刻的‘塑造’作用了。

我們希望能用繪本角色和故事跟她進行角色扮演,說天真的、甜甜的、淺淺的話。

二、職場父母的時間管理:抓重點、簡化生活、優化方案。

這幾個詞看起來完全也是職場工作的核心技能,其實我們哪一天的工作不是列出to do list, 確認優先級,解決問題並優化呢。

每位職場人,角色升級為父母后,會明顯感覺到時間不夠用。比如,你覺得孩子很重要,工作很重要,健康也很重要,那麼就明確這三件事,建立原則,一是遇到事情能快速抉擇不糾結,也能讓家人跟你有共識,解決衝突。

我和小馬尾爸爸就是在這樣的‘共識’下摸索前行的,所以當朋友第一次聽說我們要家庭會議、要達成共識等等時候,年長的師兄說:“感覺你們倆像革命戰友”,也有公司上司開我們玩笑:“你倆的對話很職業嘛”。

當確定家裡的原則後,好多事情就不糾結了,因為這是你經過考量後的決定,你得承擔。就像這幾年沒有更多時間跟朋友聚會了,會‘丟失’一些朋友;沒有時間畫美美的妝容,你發現用10分鐘只打個粉底塗個口紅就能達到80% 的效果,你能接受這個效果;沒有時間逛街,哪就入更多的基礎款,多買黑白灰,買質量高的,減少數量。

三、養育孩子能反向提升我們的綜合能力

很多女性,做了媽媽之後,就重心轉移,覺得自己就是家庭的犧牲品,要以家庭和孩子教育為主。其實,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養育、教育孩子的過程的對我們自身能力的提升,其實是非常難得的機會(此處不是騙大家生孩子,養育孩子確實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各種能力綜合提升)。

首先,教育孩子讓我們變得更成熟,對情緒管理有提升。

養育孩子,其實是父母的一場修行。沒當父母前,我們受不了任何委屈,也沒多少耐心,能把自己照顧好就不錯了,我們自己也都還是一個寶寶。

當媽後,你會發現孩子每天都能給你帶來一萬件做不完的事情,以及數次讓你忍不住‘吼叫’的衝動。但是,我們要管理自己的情緒,‘溫和而堅定’,我們要愛她,給她紀律;我們要給她安全感,又要她獨立。我們肯定不希望孩子還沒教養好,就讓自己已經先‘瘋了’,所以我們很快就學會了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

比如,我會跟小馬尾說:請讓我安靜5分鐘,我需要獨自待一會,不然媽媽會說出不禮貌的垃圾話; 跟愛人‘吵架’了,可以壓抑情緒說:“別當孩子面吵了,回頭約個時間好好聊”;直接用英文對話提示對方現在不宜吵架,也是我們會用的一種方法。 當然,孩子稍大一些比如4歲以後,是可以理性的展示‘吵架的’,還原真實的生活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繪本《讓我安靜五分鐘》

其次,養育孩子為我們提供共同學習和實踐,學習新方法和理念的機會。

觀察和參與孩子的成長,是接觸最新的學習方法和教育理念的直接機會。大多數成為父母的人,離自己上幼兒園、上小學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年。這期間,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肯定一直在進步。 所以,為人父母后,我們需要跟著孩子重新長大一次,這種體驗,對於我們自己的終身學習,也是很有價值的。

那句“養兒方知父母恩”,一定對每位升級為父母的人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和感受。

然後,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健康、自律、高效。

為人父母后,家庭生活方式直接升級到50歲以後的‘養生狀態’。

早睡早起,因為娃每天早上五點可能過來摳你的眼睛,或者直接把你嚇醒;

在家吃飯,因為食材放心,烹飪清淡,就算再忙,也要盡力做到父母中有一位不缺席;

定時看電視少看手機:看電視對眼睛不好,看電視破壞孩子的想象力,降低好奇心;除了工作需要,少看手機。

邊玩邊看的週末: 週末從不會葛優躺,走出去看展、蹦跳、玩耍。嗯,要親子陪伴,要體能鍛鍊,還得各種啟蒙長見識吧~

開車更小心,遇到‘路怒族’,一秒鐘不打磕直接認慫,您先請;

坐飛機額外買保險,有了娃以後怕死了;

遇事不糾結,逛街不‘對比’,不敢拖拉磨蹭,不能說話不算數,不能說髒話,不大聲說話,不背後說別人‘壞話’,因為身邊有個娃她正在觀察、傾聽,正準備模仿你。

就問你,怕不怕? 為了娃的健康成長,是不是會嚴於利己、以身作則,避免娃學會了反問句問“你為什麼做不到”時的尷尬。

樊登說:“孩子是我們的複印件,一般孩子出了問題,肯定是原件出了問題”。

"

​“我覺得父母這個角色,讓你們都變得更加優秀了”。

說這句話的是許久沒聯繫的一位姑娘,她讀了我寫的“讓孩子愛上閱讀是受益終生的好習慣”一文後,在我朋友圈的留言。

印象裡,她應該還沒有當媽媽。我們僅有的一次見面是六年前,她穿著一件旗袍,文靜又有氣質。我想,她的父母和她自己一定付出了相當長期的努力,才有了她給人看起來溫婉雅緻、蕙質蘭心的樣子。

她的留言,讓我開始回想。父母角色帶給我和小馬尾爸爸的轉變。

“如果你是父母,你的卓越表現將會是你對這個星球的最大貢獻”。

——摘自《父母最艱鉅的工作》,

Laura Gauld & Malcolm Gauld【美國】

我們沒有人真的為養育孩子這個最重要的工作做準備。孩子出生後,我們就只能憑‘經驗’(感覺)行事,哪就難免好經驗壞經驗都有。我們需要學習新的養育方法,而我們的長輩持有‘陳舊’的養育方式,我們不僅需要互相協助,學習實踐我們學到的好的方法,我們還需要調和解決因為隔代教養遇到的衝突問題。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仔細觀察,有沒有發現上下圖的有趣之處?」

講真,做父母需要極大的勇氣、需要對愛人和長輩的信任,需要淡定遇事不驚,需要學會最大限度利用身邊資源幫助你達成目標,換句話說,需要‘智慧’。於是乎,我和小馬尾爸爸也開始了‘打怪升級’的漫漫征程,因此get了很多新技能。

一、“讀厚厚的書,是為了跟你說淺淺的話。” by蔡朝陽老師

我和小馬尾爸爸讀很多家庭教育的書籍,聽夫妻關係和家庭教育的課程。比如,蔣佩蓉老師、李玫瑾老師、尹建莉老師、蔡殷卿老師、崔玉濤、鄭玉巧、王芳老師等等。

我們堅持和小馬尾“親子閱讀”,因為繪本也是一種適得其時的讀物,過了這個年齡段,就不太能起到深刻的‘塑造’作用了。

我們希望能用繪本角色和故事跟她進行角色扮演,說天真的、甜甜的、淺淺的話。

二、職場父母的時間管理:抓重點、簡化生活、優化方案。

這幾個詞看起來完全也是職場工作的核心技能,其實我們哪一天的工作不是列出to do list, 確認優先級,解決問題並優化呢。

每位職場人,角色升級為父母后,會明顯感覺到時間不夠用。比如,你覺得孩子很重要,工作很重要,健康也很重要,那麼就明確這三件事,建立原則,一是遇到事情能快速抉擇不糾結,也能讓家人跟你有共識,解決衝突。

我和小馬尾爸爸就是在這樣的‘共識’下摸索前行的,所以當朋友第一次聽說我們要家庭會議、要達成共識等等時候,年長的師兄說:“感覺你們倆像革命戰友”,也有公司上司開我們玩笑:“你倆的對話很職業嘛”。

當確定家裡的原則後,好多事情就不糾結了,因為這是你經過考量後的決定,你得承擔。就像這幾年沒有更多時間跟朋友聚會了,會‘丟失’一些朋友;沒有時間畫美美的妝容,你發現用10分鐘只打個粉底塗個口紅就能達到80% 的效果,你能接受這個效果;沒有時間逛街,哪就入更多的基礎款,多買黑白灰,買質量高的,減少數量。

三、養育孩子能反向提升我們的綜合能力

很多女性,做了媽媽之後,就重心轉移,覺得自己就是家庭的犧牲品,要以家庭和孩子教育為主。其實,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養育、教育孩子的過程的對我們自身能力的提升,其實是非常難得的機會(此處不是騙大家生孩子,養育孩子確實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各種能力綜合提升)。

首先,教育孩子讓我們變得更成熟,對情緒管理有提升。

養育孩子,其實是父母的一場修行。沒當父母前,我們受不了任何委屈,也沒多少耐心,能把自己照顧好就不錯了,我們自己也都還是一個寶寶。

當媽後,你會發現孩子每天都能給你帶來一萬件做不完的事情,以及數次讓你忍不住‘吼叫’的衝動。但是,我們要管理自己的情緒,‘溫和而堅定’,我們要愛她,給她紀律;我們要給她安全感,又要她獨立。我們肯定不希望孩子還沒教養好,就讓自己已經先‘瘋了’,所以我們很快就學會了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

比如,我會跟小馬尾說:請讓我安靜5分鐘,我需要獨自待一會,不然媽媽會說出不禮貌的垃圾話; 跟愛人‘吵架’了,可以壓抑情緒說:“別當孩子面吵了,回頭約個時間好好聊”;直接用英文對話提示對方現在不宜吵架,也是我們會用的一種方法。 當然,孩子稍大一些比如4歲以後,是可以理性的展示‘吵架的’,還原真實的生活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繪本《讓我安靜五分鐘》

其次,養育孩子為我們提供共同學習和實踐,學習新方法和理念的機會。

觀察和參與孩子的成長,是接觸最新的學習方法和教育理念的直接機會。大多數成為父母的人,離自己上幼兒園、上小學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年。這期間,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肯定一直在進步。 所以,為人父母后,我們需要跟著孩子重新長大一次,這種體驗,對於我們自己的終身學習,也是很有價值的。

那句“養兒方知父母恩”,一定對每位升級為父母的人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和感受。

然後,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健康、自律、高效。

為人父母后,家庭生活方式直接升級到50歲以後的‘養生狀態’。

早睡早起,因為娃每天早上五點可能過來摳你的眼睛,或者直接把你嚇醒;

在家吃飯,因為食材放心,烹飪清淡,就算再忙,也要盡力做到父母中有一位不缺席;

定時看電視少看手機:看電視對眼睛不好,看電視破壞孩子的想象力,降低好奇心;除了工作需要,少看手機。

邊玩邊看的週末: 週末從不會葛優躺,走出去看展、蹦跳、玩耍。嗯,要親子陪伴,要體能鍛鍊,還得各種啟蒙長見識吧~

開車更小心,遇到‘路怒族’,一秒鐘不打磕直接認慫,您先請;

坐飛機額外買保險,有了娃以後怕死了;

遇事不糾結,逛街不‘對比’,不敢拖拉磨蹭,不能說話不算數,不能說髒話,不大聲說話,不背後說別人‘壞話’,因為身邊有個娃她正在觀察、傾聽,正準備模仿你。

就問你,怕不怕? 為了娃的健康成長,是不是會嚴於利己、以身作則,避免娃學會了反問句問“你為什麼做不到”時的尷尬。

樊登說:“孩子是我們的複印件,一般孩子出了問題,肯定是原件出了問題”。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生活的樣子》,孩子不聽我們,他們模仿我們。

最後,提升了我們的協作能力。

工作中的協作意識和技能,同樣適用於家庭成員之間。你和愛人之間的文化差異、飲食習慣的不同、婆媳關係、消費觀念不同等等,其實都可以用工作中的協作能力來解決。

比如,

家務活分工明確:爸爸負責倒垃圾,拖地;媽媽負責洗熨衣服、養花種草;

同步計劃:上午我陪孩子讀書,下午你陪孩子去划船;

婆媳關係:明確界限,關注最重要的事(eg. 孩子安全),不聊雞毛蒜皮&七大姑八大姨,懷感恩之心;

鄰里關係融洽:自己生活了幾年也沒跟鄰居好好認識,有娃後不一樣啦,娃們是群居動物,有她們的社交需要。一起爬山、蹦床、逛公園、採摘,外出行動哪有比跟鄰居一起更方便的呢~

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才能讓你和愛人無後顧之憂、去努力向上。


"

​“我覺得父母這個角色,讓你們都變得更加優秀了”。

說這句話的是許久沒聯繫的一位姑娘,她讀了我寫的“讓孩子愛上閱讀是受益終生的好習慣”一文後,在我朋友圈的留言。

印象裡,她應該還沒有當媽媽。我們僅有的一次見面是六年前,她穿著一件旗袍,文靜又有氣質。我想,她的父母和她自己一定付出了相當長期的努力,才有了她給人看起來溫婉雅緻、蕙質蘭心的樣子。

她的留言,讓我開始回想。父母角色帶給我和小馬尾爸爸的轉變。

“如果你是父母,你的卓越表現將會是你對這個星球的最大貢獻”。

——摘自《父母最艱鉅的工作》,

Laura Gauld & Malcolm Gauld【美國】

我們沒有人真的為養育孩子這個最重要的工作做準備。孩子出生後,我們就只能憑‘經驗’(感覺)行事,哪就難免好經驗壞經驗都有。我們需要學習新的養育方法,而我們的長輩持有‘陳舊’的養育方式,我們不僅需要互相協助,學習實踐我們學到的好的方法,我們還需要調和解決因為隔代教養遇到的衝突問題。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仔細觀察,有沒有發現上下圖的有趣之處?」

講真,做父母需要極大的勇氣、需要對愛人和長輩的信任,需要淡定遇事不驚,需要學會最大限度利用身邊資源幫助你達成目標,換句話說,需要‘智慧’。於是乎,我和小馬尾爸爸也開始了‘打怪升級’的漫漫征程,因此get了很多新技能。

一、“讀厚厚的書,是為了跟你說淺淺的話。” by蔡朝陽老師

我和小馬尾爸爸讀很多家庭教育的書籍,聽夫妻關係和家庭教育的課程。比如,蔣佩蓉老師、李玫瑾老師、尹建莉老師、蔡殷卿老師、崔玉濤、鄭玉巧、王芳老師等等。

我們堅持和小馬尾“親子閱讀”,因為繪本也是一種適得其時的讀物,過了這個年齡段,就不太能起到深刻的‘塑造’作用了。

我們希望能用繪本角色和故事跟她進行角色扮演,說天真的、甜甜的、淺淺的話。

二、職場父母的時間管理:抓重點、簡化生活、優化方案。

這幾個詞看起來完全也是職場工作的核心技能,其實我們哪一天的工作不是列出to do list, 確認優先級,解決問題並優化呢。

每位職場人,角色升級為父母后,會明顯感覺到時間不夠用。比如,你覺得孩子很重要,工作很重要,健康也很重要,那麼就明確這三件事,建立原則,一是遇到事情能快速抉擇不糾結,也能讓家人跟你有共識,解決衝突。

我和小馬尾爸爸就是在這樣的‘共識’下摸索前行的,所以當朋友第一次聽說我們要家庭會議、要達成共識等等時候,年長的師兄說:“感覺你們倆像革命戰友”,也有公司上司開我們玩笑:“你倆的對話很職業嘛”。

當確定家裡的原則後,好多事情就不糾結了,因為這是你經過考量後的決定,你得承擔。就像這幾年沒有更多時間跟朋友聚會了,會‘丟失’一些朋友;沒有時間畫美美的妝容,你發現用10分鐘只打個粉底塗個口紅就能達到80% 的效果,你能接受這個效果;沒有時間逛街,哪就入更多的基礎款,多買黑白灰,買質量高的,減少數量。

三、養育孩子能反向提升我們的綜合能力

很多女性,做了媽媽之後,就重心轉移,覺得自己就是家庭的犧牲品,要以家庭和孩子教育為主。其實,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養育、教育孩子的過程的對我們自身能力的提升,其實是非常難得的機會(此處不是騙大家生孩子,養育孩子確實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各種能力綜合提升)。

首先,教育孩子讓我們變得更成熟,對情緒管理有提升。

養育孩子,其實是父母的一場修行。沒當父母前,我們受不了任何委屈,也沒多少耐心,能把自己照顧好就不錯了,我們自己也都還是一個寶寶。

當媽後,你會發現孩子每天都能給你帶來一萬件做不完的事情,以及數次讓你忍不住‘吼叫’的衝動。但是,我們要管理自己的情緒,‘溫和而堅定’,我們要愛她,給她紀律;我們要給她安全感,又要她獨立。我們肯定不希望孩子還沒教養好,就讓自己已經先‘瘋了’,所以我們很快就學會了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

比如,我會跟小馬尾說:請讓我安靜5分鐘,我需要獨自待一會,不然媽媽會說出不禮貌的垃圾話; 跟愛人‘吵架’了,可以壓抑情緒說:“別當孩子面吵了,回頭約個時間好好聊”;直接用英文對話提示對方現在不宜吵架,也是我們會用的一種方法。 當然,孩子稍大一些比如4歲以後,是可以理性的展示‘吵架的’,還原真實的生活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繪本《讓我安靜五分鐘》

其次,養育孩子為我們提供共同學習和實踐,學習新方法和理念的機會。

觀察和參與孩子的成長,是接觸最新的學習方法和教育理念的直接機會。大多數成為父母的人,離自己上幼兒園、上小學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年。這期間,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肯定一直在進步。 所以,為人父母后,我們需要跟著孩子重新長大一次,這種體驗,對於我們自己的終身學習,也是很有價值的。

那句“養兒方知父母恩”,一定對每位升級為父母的人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和感受。

然後,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健康、自律、高效。

為人父母后,家庭生活方式直接升級到50歲以後的‘養生狀態’。

早睡早起,因為娃每天早上五點可能過來摳你的眼睛,或者直接把你嚇醒;

在家吃飯,因為食材放心,烹飪清淡,就算再忙,也要盡力做到父母中有一位不缺席;

定時看電視少看手機:看電視對眼睛不好,看電視破壞孩子的想象力,降低好奇心;除了工作需要,少看手機。

邊玩邊看的週末: 週末從不會葛優躺,走出去看展、蹦跳、玩耍。嗯,要親子陪伴,要體能鍛鍊,還得各種啟蒙長見識吧~

開車更小心,遇到‘路怒族’,一秒鐘不打磕直接認慫,您先請;

坐飛機額外買保險,有了娃以後怕死了;

遇事不糾結,逛街不‘對比’,不敢拖拉磨蹭,不能說話不算數,不能說髒話,不大聲說話,不背後說別人‘壞話’,因為身邊有個娃她正在觀察、傾聽,正準備模仿你。

就問你,怕不怕? 為了娃的健康成長,是不是會嚴於利己、以身作則,避免娃學會了反問句問“你為什麼做不到”時的尷尬。

樊登說:“孩子是我們的複印件,一般孩子出了問題,肯定是原件出了問題”。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生活的樣子》,孩子不聽我們,他們模仿我們。

最後,提升了我們的協作能力。

工作中的協作意識和技能,同樣適用於家庭成員之間。你和愛人之間的文化差異、飲食習慣的不同、婆媳關係、消費觀念不同等等,其實都可以用工作中的協作能力來解決。

比如,

家務活分工明確:爸爸負責倒垃圾,拖地;媽媽負責洗熨衣服、養花種草;

同步計劃:上午我陪孩子讀書,下午你陪孩子去划船;

婆媳關係:明確界限,關注最重要的事(eg. 孩子安全),不聊雞毛蒜皮&七大姑八大姨,懷感恩之心;

鄰里關係融洽:自己生活了幾年也沒跟鄰居好好認識,有娃後不一樣啦,娃們是群居動物,有她們的社交需要。一起爬山、蹦床、逛公園、採摘,外出行動哪有比跟鄰居一起更方便的呢~

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才能讓你和愛人無後顧之憂、去努力向上。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在我職業生涯中,有一段高管培訓的工作經歷,參與學員都是國內各行業較為成功的管理者。經常聽到一些溝通,自己企業發展順利,但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比較失敗’。

其實,“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中國自古就有這句話,它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幼兒心理髮展的一般規律。 從3歲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能看到她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3歲和7歲雖然只是一個概數,但也從科學養育角度證明是非常有道理和依據的。科學研究顯示,3歲之前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所以說,0-3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頭三年,無論是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兒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所以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年紀,請每位爸媽能合理規劃生活優先級,給予該有的關注和陪伴。

網上有一個比較極端的‘總結’:“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不夠他敗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科學教育和真情陪伴,等孩子大了,那你一輩子沒掙到的錢孩子一年就掙到了!”

當然,我們養孩子並不是希望他長大了能掙很多錢,但是這句話放在這裡,也是想強調教育好孩子,關注最重要的0-6歲。

李嘉誠爺爺不是也說:“任何事業上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上的失敗。”


"

​“我覺得父母這個角色,讓你們都變得更加優秀了”。

說這句話的是許久沒聯繫的一位姑娘,她讀了我寫的“讓孩子愛上閱讀是受益終生的好習慣”一文後,在我朋友圈的留言。

印象裡,她應該還沒有當媽媽。我們僅有的一次見面是六年前,她穿著一件旗袍,文靜又有氣質。我想,她的父母和她自己一定付出了相當長期的努力,才有了她給人看起來溫婉雅緻、蕙質蘭心的樣子。

她的留言,讓我開始回想。父母角色帶給我和小馬尾爸爸的轉變。

“如果你是父母,你的卓越表現將會是你對這個星球的最大貢獻”。

——摘自《父母最艱鉅的工作》,

Laura Gauld & Malcolm Gauld【美國】

我們沒有人真的為養育孩子這個最重要的工作做準備。孩子出生後,我們就只能憑‘經驗’(感覺)行事,哪就難免好經驗壞經驗都有。我們需要學習新的養育方法,而我們的長輩持有‘陳舊’的養育方式,我們不僅需要互相協助,學習實踐我們學到的好的方法,我們還需要調和解決因為隔代教養遇到的衝突問題。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仔細觀察,有沒有發現上下圖的有趣之處?」

講真,做父母需要極大的勇氣、需要對愛人和長輩的信任,需要淡定遇事不驚,需要學會最大限度利用身邊資源幫助你達成目標,換句話說,需要‘智慧’。於是乎,我和小馬尾爸爸也開始了‘打怪升級’的漫漫征程,因此get了很多新技能。

一、“讀厚厚的書,是為了跟你說淺淺的話。” by蔡朝陽老師

我和小馬尾爸爸讀很多家庭教育的書籍,聽夫妻關係和家庭教育的課程。比如,蔣佩蓉老師、李玫瑾老師、尹建莉老師、蔡殷卿老師、崔玉濤、鄭玉巧、王芳老師等等。

我們堅持和小馬尾“親子閱讀”,因為繪本也是一種適得其時的讀物,過了這個年齡段,就不太能起到深刻的‘塑造’作用了。

我們希望能用繪本角色和故事跟她進行角色扮演,說天真的、甜甜的、淺淺的話。

二、職場父母的時間管理:抓重點、簡化生活、優化方案。

這幾個詞看起來完全也是職場工作的核心技能,其實我們哪一天的工作不是列出to do list, 確認優先級,解決問題並優化呢。

每位職場人,角色升級為父母后,會明顯感覺到時間不夠用。比如,你覺得孩子很重要,工作很重要,健康也很重要,那麼就明確這三件事,建立原則,一是遇到事情能快速抉擇不糾結,也能讓家人跟你有共識,解決衝突。

我和小馬尾爸爸就是在這樣的‘共識’下摸索前行的,所以當朋友第一次聽說我們要家庭會議、要達成共識等等時候,年長的師兄說:“感覺你們倆像革命戰友”,也有公司上司開我們玩笑:“你倆的對話很職業嘛”。

當確定家裡的原則後,好多事情就不糾結了,因為這是你經過考量後的決定,你得承擔。就像這幾年沒有更多時間跟朋友聚會了,會‘丟失’一些朋友;沒有時間畫美美的妝容,你發現用10分鐘只打個粉底塗個口紅就能達到80% 的效果,你能接受這個效果;沒有時間逛街,哪就入更多的基礎款,多買黑白灰,買質量高的,減少數量。

三、養育孩子能反向提升我們的綜合能力

很多女性,做了媽媽之後,就重心轉移,覺得自己就是家庭的犧牲品,要以家庭和孩子教育為主。其實,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養育、教育孩子的過程的對我們自身能力的提升,其實是非常難得的機會(此處不是騙大家生孩子,養育孩子確實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各種能力綜合提升)。

首先,教育孩子讓我們變得更成熟,對情緒管理有提升。

養育孩子,其實是父母的一場修行。沒當父母前,我們受不了任何委屈,也沒多少耐心,能把自己照顧好就不錯了,我們自己也都還是一個寶寶。

當媽後,你會發現孩子每天都能給你帶來一萬件做不完的事情,以及數次讓你忍不住‘吼叫’的衝動。但是,我們要管理自己的情緒,‘溫和而堅定’,我們要愛她,給她紀律;我們要給她安全感,又要她獨立。我們肯定不希望孩子還沒教養好,就讓自己已經先‘瘋了’,所以我們很快就學會了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

比如,我會跟小馬尾說:請讓我安靜5分鐘,我需要獨自待一會,不然媽媽會說出不禮貌的垃圾話; 跟愛人‘吵架’了,可以壓抑情緒說:“別當孩子面吵了,回頭約個時間好好聊”;直接用英文對話提示對方現在不宜吵架,也是我們會用的一種方法。 當然,孩子稍大一些比如4歲以後,是可以理性的展示‘吵架的’,還原真實的生活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繪本《讓我安靜五分鐘》

其次,養育孩子為我們提供共同學習和實踐,學習新方法和理念的機會。

觀察和參與孩子的成長,是接觸最新的學習方法和教育理念的直接機會。大多數成為父母的人,離自己上幼兒園、上小學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年。這期間,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肯定一直在進步。 所以,為人父母后,我們需要跟著孩子重新長大一次,這種體驗,對於我們自己的終身學習,也是很有價值的。

那句“養兒方知父母恩”,一定對每位升級為父母的人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和感受。

然後,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健康、自律、高效。

為人父母后,家庭生活方式直接升級到50歲以後的‘養生狀態’。

早睡早起,因為娃每天早上五點可能過來摳你的眼睛,或者直接把你嚇醒;

在家吃飯,因為食材放心,烹飪清淡,就算再忙,也要盡力做到父母中有一位不缺席;

定時看電視少看手機:看電視對眼睛不好,看電視破壞孩子的想象力,降低好奇心;除了工作需要,少看手機。

邊玩邊看的週末: 週末從不會葛優躺,走出去看展、蹦跳、玩耍。嗯,要親子陪伴,要體能鍛鍊,還得各種啟蒙長見識吧~

開車更小心,遇到‘路怒族’,一秒鐘不打磕直接認慫,您先請;

坐飛機額外買保險,有了娃以後怕死了;

遇事不糾結,逛街不‘對比’,不敢拖拉磨蹭,不能說話不算數,不能說髒話,不大聲說話,不背後說別人‘壞話’,因為身邊有個娃她正在觀察、傾聽,正準備模仿你。

就問你,怕不怕? 為了娃的健康成長,是不是會嚴於利己、以身作則,避免娃學會了反問句問“你為什麼做不到”時的尷尬。

樊登說:“孩子是我們的複印件,一般孩子出了問題,肯定是原件出了問題”。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生活的樣子》,孩子不聽我們,他們模仿我們。

最後,提升了我們的協作能力。

工作中的協作意識和技能,同樣適用於家庭成員之間。你和愛人之間的文化差異、飲食習慣的不同、婆媳關係、消費觀念不同等等,其實都可以用工作中的協作能力來解決。

比如,

家務活分工明確:爸爸負責倒垃圾,拖地;媽媽負責洗熨衣服、養花種草;

同步計劃:上午我陪孩子讀書,下午你陪孩子去划船;

婆媳關係:明確界限,關注最重要的事(eg. 孩子安全),不聊雞毛蒜皮&七大姑八大姨,懷感恩之心;

鄰里關係融洽:自己生活了幾年也沒跟鄰居好好認識,有娃後不一樣啦,娃們是群居動物,有她們的社交需要。一起爬山、蹦床、逛公園、採摘,外出行動哪有比跟鄰居一起更方便的呢~

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才能讓你和愛人無後顧之憂、去努力向上。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在我職業生涯中,有一段高管培訓的工作經歷,參與學員都是國內各行業較為成功的管理者。經常聽到一些溝通,自己企業發展順利,但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比較失敗’。

其實,“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中國自古就有這句話,它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幼兒心理髮展的一般規律。 從3歲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能看到她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3歲和7歲雖然只是一個概數,但也從科學養育角度證明是非常有道理和依據的。科學研究顯示,3歲之前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所以說,0-3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頭三年,無論是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兒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所以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年紀,請每位爸媽能合理規劃生活優先級,給予該有的關注和陪伴。

網上有一個比較極端的‘總結’:“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不夠他敗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科學教育和真情陪伴,等孩子大了,那你一輩子沒掙到的錢孩子一年就掙到了!”

當然,我們養孩子並不是希望他長大了能掙很多錢,但是這句話放在這裡,也是想強調教育好孩子,關注最重要的0-6歲。

李嘉誠爺爺不是也說:“任何事業上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上的失敗。”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圖片來自網絡」


值得欣慰的是,看到身邊很多年輕的父母,非常關注孩子孩童時期的家庭教育,相信品格塑造、態度、習慣養成、對未來學習以及獨立自立的重要性,所以在孩童時期堅持不懈的以身作則,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那麼而後,父母跟孩子便是一場漸行漸遠放手的過程,不需要每天大吼大叫、不需要每天輔導作業、不用報那麼多輔導班,而是孩子完全可以自己搞定一切,甚至超出預期,實現自己的最大潛能。

因為父母這個角色,我們主動學習進步很多;

因為父母這個角色,我們反哺汲取收穫很多。

親愛的朋友們,有了孩子以後,你的生活還好嗎?你有變得比以前更優秀嗎?

請相信,“蘋果不會落在離樹很遠的地方。

傑出的家庭教育是艱難的,是可行的,且永遠都不會太晚。”

——為孩子塑造能夠成就自我的品格,

《父母最艱鉅的工作》

"

​“我覺得父母這個角色,讓你們都變得更加優秀了”。

說這句話的是許久沒聯繫的一位姑娘,她讀了我寫的“讓孩子愛上閱讀是受益終生的好習慣”一文後,在我朋友圈的留言。

印象裡,她應該還沒有當媽媽。我們僅有的一次見面是六年前,她穿著一件旗袍,文靜又有氣質。我想,她的父母和她自己一定付出了相當長期的努力,才有了她給人看起來溫婉雅緻、蕙質蘭心的樣子。

她的留言,讓我開始回想。父母角色帶給我和小馬尾爸爸的轉變。

“如果你是父母,你的卓越表現將會是你對這個星球的最大貢獻”。

——摘自《父母最艱鉅的工作》,

Laura Gauld & Malcolm Gauld【美國】

我們沒有人真的為養育孩子這個最重要的工作做準備。孩子出生後,我們就只能憑‘經驗’(感覺)行事,哪就難免好經驗壞經驗都有。我們需要學習新的養育方法,而我們的長輩持有‘陳舊’的養育方式,我們不僅需要互相協助,學習實踐我們學到的好的方法,我們還需要調和解決因為隔代教養遇到的衝突問題。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仔細觀察,有沒有發現上下圖的有趣之處?」

講真,做父母需要極大的勇氣、需要對愛人和長輩的信任,需要淡定遇事不驚,需要學會最大限度利用身邊資源幫助你達成目標,換句話說,需要‘智慧’。於是乎,我和小馬尾爸爸也開始了‘打怪升級’的漫漫征程,因此get了很多新技能。

一、“讀厚厚的書,是為了跟你說淺淺的話。” by蔡朝陽老師

我和小馬尾爸爸讀很多家庭教育的書籍,聽夫妻關係和家庭教育的課程。比如,蔣佩蓉老師、李玫瑾老師、尹建莉老師、蔡殷卿老師、崔玉濤、鄭玉巧、王芳老師等等。

我們堅持和小馬尾“親子閱讀”,因為繪本也是一種適得其時的讀物,過了這個年齡段,就不太能起到深刻的‘塑造’作用了。

我們希望能用繪本角色和故事跟她進行角色扮演,說天真的、甜甜的、淺淺的話。

二、職場父母的時間管理:抓重點、簡化生活、優化方案。

這幾個詞看起來完全也是職場工作的核心技能,其實我們哪一天的工作不是列出to do list, 確認優先級,解決問題並優化呢。

每位職場人,角色升級為父母后,會明顯感覺到時間不夠用。比如,你覺得孩子很重要,工作很重要,健康也很重要,那麼就明確這三件事,建立原則,一是遇到事情能快速抉擇不糾結,也能讓家人跟你有共識,解決衝突。

我和小馬尾爸爸就是在這樣的‘共識’下摸索前行的,所以當朋友第一次聽說我們要家庭會議、要達成共識等等時候,年長的師兄說:“感覺你們倆像革命戰友”,也有公司上司開我們玩笑:“你倆的對話很職業嘛”。

當確定家裡的原則後,好多事情就不糾結了,因為這是你經過考量後的決定,你得承擔。就像這幾年沒有更多時間跟朋友聚會了,會‘丟失’一些朋友;沒有時間畫美美的妝容,你發現用10分鐘只打個粉底塗個口紅就能達到80% 的效果,你能接受這個效果;沒有時間逛街,哪就入更多的基礎款,多買黑白灰,買質量高的,減少數量。

三、養育孩子能反向提升我們的綜合能力

很多女性,做了媽媽之後,就重心轉移,覺得自己就是家庭的犧牲品,要以家庭和孩子教育為主。其實,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養育、教育孩子的過程的對我們自身能力的提升,其實是非常難得的機會(此處不是騙大家生孩子,養育孩子確實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各種能力綜合提升)。

首先,教育孩子讓我們變得更成熟,對情緒管理有提升。

養育孩子,其實是父母的一場修行。沒當父母前,我們受不了任何委屈,也沒多少耐心,能把自己照顧好就不錯了,我們自己也都還是一個寶寶。

當媽後,你會發現孩子每天都能給你帶來一萬件做不完的事情,以及數次讓你忍不住‘吼叫’的衝動。但是,我們要管理自己的情緒,‘溫和而堅定’,我們要愛她,給她紀律;我們要給她安全感,又要她獨立。我們肯定不希望孩子還沒教養好,就讓自己已經先‘瘋了’,所以我們很快就學會了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

比如,我會跟小馬尾說:請讓我安靜5分鐘,我需要獨自待一會,不然媽媽會說出不禮貌的垃圾話; 跟愛人‘吵架’了,可以壓抑情緒說:“別當孩子面吵了,回頭約個時間好好聊”;直接用英文對話提示對方現在不宜吵架,也是我們會用的一種方法。 當然,孩子稍大一些比如4歲以後,是可以理性的展示‘吵架的’,還原真實的生活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繪本《讓我安靜五分鐘》

其次,養育孩子為我們提供共同學習和實踐,學習新方法和理念的機會。

觀察和參與孩子的成長,是接觸最新的學習方法和教育理念的直接機會。大多數成為父母的人,離自己上幼兒園、上小學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年。這期間,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肯定一直在進步。 所以,為人父母后,我們需要跟著孩子重新長大一次,這種體驗,對於我們自己的終身學習,也是很有價值的。

那句“養兒方知父母恩”,一定對每位升級為父母的人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和感受。

然後,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健康、自律、高效。

為人父母后,家庭生活方式直接升級到50歲以後的‘養生狀態’。

早睡早起,因為娃每天早上五點可能過來摳你的眼睛,或者直接把你嚇醒;

在家吃飯,因為食材放心,烹飪清淡,就算再忙,也要盡力做到父母中有一位不缺席;

定時看電視少看手機:看電視對眼睛不好,看電視破壞孩子的想象力,降低好奇心;除了工作需要,少看手機。

邊玩邊看的週末: 週末從不會葛優躺,走出去看展、蹦跳、玩耍。嗯,要親子陪伴,要體能鍛鍊,還得各種啟蒙長見識吧~

開車更小心,遇到‘路怒族’,一秒鐘不打磕直接認慫,您先請;

坐飛機額外買保險,有了娃以後怕死了;

遇事不糾結,逛街不‘對比’,不敢拖拉磨蹭,不能說話不算數,不能說髒話,不大聲說話,不背後說別人‘壞話’,因為身邊有個娃她正在觀察、傾聽,正準備模仿你。

就問你,怕不怕? 為了娃的健康成長,是不是會嚴於利己、以身作則,避免娃學會了反問句問“你為什麼做不到”時的尷尬。

樊登說:“孩子是我們的複印件,一般孩子出了問題,肯定是原件出了問題”。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生活的樣子》,孩子不聽我們,他們模仿我們。

最後,提升了我們的協作能力。

工作中的協作意識和技能,同樣適用於家庭成員之間。你和愛人之間的文化差異、飲食習慣的不同、婆媳關係、消費觀念不同等等,其實都可以用工作中的協作能力來解決。

比如,

家務活分工明確:爸爸負責倒垃圾,拖地;媽媽負責洗熨衣服、養花種草;

同步計劃:上午我陪孩子讀書,下午你陪孩子去划船;

婆媳關係:明確界限,關注最重要的事(eg. 孩子安全),不聊雞毛蒜皮&七大姑八大姨,懷感恩之心;

鄰里關係融洽:自己生活了幾年也沒跟鄰居好好認識,有娃後不一樣啦,娃們是群居動物,有她們的社交需要。一起爬山、蹦床、逛公園、採摘,外出行動哪有比跟鄰居一起更方便的呢~

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才能讓你和愛人無後顧之憂、去努力向上。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在我職業生涯中,有一段高管培訓的工作經歷,參與學員都是國內各行業較為成功的管理者。經常聽到一些溝通,自己企業發展順利,但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比較失敗’。

其實,“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中國自古就有這句話,它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幼兒心理髮展的一般規律。 從3歲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能看到她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3歲和7歲雖然只是一個概數,但也從科學養育角度證明是非常有道理和依據的。科學研究顯示,3歲之前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所以說,0-3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頭三年,無論是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兒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所以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年紀,請每位爸媽能合理規劃生活優先級,給予該有的關注和陪伴。

網上有一個比較極端的‘總結’:“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不夠他敗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科學教育和真情陪伴,等孩子大了,那你一輩子沒掙到的錢孩子一年就掙到了!”

當然,我們養孩子並不是希望他長大了能掙很多錢,但是這句話放在這裡,也是想強調教育好孩子,關注最重要的0-6歲。

李嘉誠爺爺不是也說:“任何事業上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上的失敗。”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圖片來自網絡」


值得欣慰的是,看到身邊很多年輕的父母,非常關注孩子孩童時期的家庭教育,相信品格塑造、態度、習慣養成、對未來學習以及獨立自立的重要性,所以在孩童時期堅持不懈的以身作則,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那麼而後,父母跟孩子便是一場漸行漸遠放手的過程,不需要每天大吼大叫、不需要每天輔導作業、不用報那麼多輔導班,而是孩子完全可以自己搞定一切,甚至超出預期,實現自己的最大潛能。

因為父母這個角色,我們主動學習進步很多;

因為父母這個角色,我們反哺汲取收穫很多。

親愛的朋友們,有了孩子以後,你的生活還好嗎?你有變得比以前更優秀嗎?

請相信,“蘋果不會落在離樹很遠的地方。

傑出的家庭教育是艱難的,是可行的,且永遠都不會太晚。”

——為孩子塑造能夠成就自我的品格,

《父母最艱鉅的工作》

父母這個角色,讓你變得更優秀了嗎?

【小馬尾今日份甜言蜜語】:

放學後,小馬尾跟我說:媽媽,週四要開家長會。duan老師說她也會告訴你們的,你收到了嗎?

我說:媽媽收到了,媽媽聽小閨女說的這麼清晰準確,很開心啊~

小馬尾問:哪你覺得誰說得好?

我說:我覺得小閨女說的好,因為小閨女跟媽媽面對面說話有溫度有感情。

小馬尾說:我專門調了溫溫的溫度,我怕你聽了不溫的心裡冷。

#親愛的小馬尾,我感受到你溫溫的溫度了,心裡很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