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不完美媽媽 性侵犯 法律 新聞 鑫媽育兒計劃 2019-08-30
"

文 | 鑫媽育兒計劃(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去同學家做客,同學是一個比較隨性灑脫的人,所以說他基本都不管孩子在學校到底都做了什麼。

這一天孩子回到家裡,同學見他一臉灰塵的模樣就問他:“怎麼了?是不是在學校又跟人打起來了?”孩子一臉憎恨的回答道:“是啊,班級裡有好幾個壞學生欺負我,但是都沒打過我,反而被我給打壞了!”

同學只是笑了笑,就讓孩子吃飯了。雖然說這一場打架的確是同學的孩子獲得勝利,但是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同學會把這件事情看的如此淡然?

難道遇到校園暴力,只要能打過就行了嗎?我顯然對同學的教育方式有些擔心,因為這樣的話孩子早晚有一天還會被校園施暴者找上麻煩的。

"

文 | 鑫媽育兒計劃(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去同學家做客,同學是一個比較隨性灑脫的人,所以說他基本都不管孩子在學校到底都做了什麼。

這一天孩子回到家裡,同學見他一臉灰塵的模樣就問他:“怎麼了?是不是在學校又跟人打起來了?”孩子一臉憎恨的回答道:“是啊,班級裡有好幾個壞學生欺負我,但是都沒打過我,反而被我給打壞了!”

同學只是笑了笑,就讓孩子吃飯了。雖然說這一場打架的確是同學的孩子獲得勝利,但是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同學會把這件事情看的如此淡然?

難道遇到校園暴力,只要能打過就行了嗎?我顯然對同學的教育方式有些擔心,因為這樣的話孩子早晚有一天還會被校園施暴者找上麻煩的。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如今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簡直就是數不勝數,每一天都會有弱勢的孩子被強勢的孩子欺負。他們各種打罵弱勢的孩子,還會威脅弱勢的孩子不能報警,不能找家長告狀。這些舉措都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傷痕。

"

文 | 鑫媽育兒計劃(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去同學家做客,同學是一個比較隨性灑脫的人,所以說他基本都不管孩子在學校到底都做了什麼。

這一天孩子回到家裡,同學見他一臉灰塵的模樣就問他:“怎麼了?是不是在學校又跟人打起來了?”孩子一臉憎恨的回答道:“是啊,班級裡有好幾個壞學生欺負我,但是都沒打過我,反而被我給打壞了!”

同學只是笑了笑,就讓孩子吃飯了。雖然說這一場打架的確是同學的孩子獲得勝利,但是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同學會把這件事情看的如此淡然?

難道遇到校園暴力,只要能打過就行了嗎?我顯然對同學的教育方式有些擔心,因為這樣的話孩子早晚有一天還會被校園施暴者找上麻煩的。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如今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簡直就是數不勝數,每一天都會有弱勢的孩子被強勢的孩子欺負。他們各種打罵弱勢的孩子,還會威脅弱勢的孩子不能報警,不能找家長告狀。這些舉措都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傷痕。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暴力是真的可以摧毀一個孩子

1.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孩子開始懦弱不堪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的孩子,沒有一個能夠表現的勇敢。他們在施暴者的眼裡只不過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玩物而已,從那一刻開始這些孩子就已經失去了靈魂。他們每一天都會被施暴者找麻煩,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最大的希望莫過於能夠躲過一劫了。

2.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失掉尊嚴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掉尊嚴,甚至會一味的委曲求全。因為他們都被校園施暴者恐嚇過,使得他們什麼都不敢做,只能夠乖乖的接受校園暴力。平常還要孝敬那些施暴者,以免又找到自己的麻煩。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就已經沒有尊嚴了。

"

文 | 鑫媽育兒計劃(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去同學家做客,同學是一個比較隨性灑脫的人,所以說他基本都不管孩子在學校到底都做了什麼。

這一天孩子回到家裡,同學見他一臉灰塵的模樣就問他:“怎麼了?是不是在學校又跟人打起來了?”孩子一臉憎恨的回答道:“是啊,班級裡有好幾個壞學生欺負我,但是都沒打過我,反而被我給打壞了!”

同學只是笑了笑,就讓孩子吃飯了。雖然說這一場打架的確是同學的孩子獲得勝利,但是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同學會把這件事情看的如此淡然?

難道遇到校園暴力,只要能打過就行了嗎?我顯然對同學的教育方式有些擔心,因為這樣的話孩子早晚有一天還會被校園施暴者找上麻煩的。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如今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簡直就是數不勝數,每一天都會有弱勢的孩子被強勢的孩子欺負。他們各種打罵弱勢的孩子,還會威脅弱勢的孩子不能報警,不能找家長告狀。這些舉措都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傷痕。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暴力是真的可以摧毀一個孩子

1.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孩子開始懦弱不堪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的孩子,沒有一個能夠表現的勇敢。他們在施暴者的眼裡只不過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玩物而已,從那一刻開始這些孩子就已經失去了靈魂。他們每一天都會被施暴者找麻煩,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最大的希望莫過於能夠躲過一劫了。

2.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失掉尊嚴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掉尊嚴,甚至會一味的委曲求全。因為他們都被校園施暴者恐嚇過,使得他們什麼都不敢做,只能夠乖乖的接受校園暴力。平常還要孝敬那些施暴者,以免又找到自己的麻煩。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就已經沒有尊嚴了。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3. 成績下滑,做事頹廢

被校園暴力過的孩子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保持著成績的穩定,他們成績下滑的非常厲害。往往那些好學生在經歷校園暴力之後就會變得頹廢,成績一落千丈不說,另外對於生活也開始失去信心。因為校園暴力在他們的心中呈現了一道陰影,是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抹去的。

有些父母覺得,只要是孩子不吃虧就行,吃虧那就是孩子不爭氣。所以說父母都把孩子武裝的特別厲害,只有他們在校園欺負別人的份,沒有別人欺負他們的份。

"

文 | 鑫媽育兒計劃(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去同學家做客,同學是一個比較隨性灑脫的人,所以說他基本都不管孩子在學校到底都做了什麼。

這一天孩子回到家裡,同學見他一臉灰塵的模樣就問他:“怎麼了?是不是在學校又跟人打起來了?”孩子一臉憎恨的回答道:“是啊,班級裡有好幾個壞學生欺負我,但是都沒打過我,反而被我給打壞了!”

同學只是笑了笑,就讓孩子吃飯了。雖然說這一場打架的確是同學的孩子獲得勝利,但是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同學會把這件事情看的如此淡然?

難道遇到校園暴力,只要能打過就行了嗎?我顯然對同學的教育方式有些擔心,因為這樣的話孩子早晚有一天還會被校園施暴者找上麻煩的。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如今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簡直就是數不勝數,每一天都會有弱勢的孩子被強勢的孩子欺負。他們各種打罵弱勢的孩子,還會威脅弱勢的孩子不能報警,不能找家長告狀。這些舉措都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傷痕。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暴力是真的可以摧毀一個孩子

1.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孩子開始懦弱不堪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的孩子,沒有一個能夠表現的勇敢。他們在施暴者的眼裡只不過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玩物而已,從那一刻開始這些孩子就已經失去了靈魂。他們每一天都會被施暴者找麻煩,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最大的希望莫過於能夠躲過一劫了。

2.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失掉尊嚴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掉尊嚴,甚至會一味的委曲求全。因為他們都被校園施暴者恐嚇過,使得他們什麼都不敢做,只能夠乖乖的接受校園暴力。平常還要孝敬那些施暴者,以免又找到自己的麻煩。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就已經沒有尊嚴了。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3. 成績下滑,做事頹廢

被校園暴力過的孩子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保持著成績的穩定,他們成績下滑的非常厲害。往往那些好學生在經歷校園暴力之後就會變得頹廢,成績一落千丈不說,另外對於生活也開始失去信心。因為校園暴力在他們的心中呈現了一道陰影,是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抹去的。

有些父母覺得,只要是孩子不吃虧就行,吃虧那就是孩子不爭氣。所以說父母都把孩子武裝的特別厲害,只有他們在校園欺負別人的份,沒有別人欺負他們的份。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受虐者很可悲,但是施暴者依然可悲。教育制度下的錯誤,使得這些校園施暴者依舊有一身的毛病。

"

文 | 鑫媽育兒計劃(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去同學家做客,同學是一個比較隨性灑脫的人,所以說他基本都不管孩子在學校到底都做了什麼。

這一天孩子回到家裡,同學見他一臉灰塵的模樣就問他:“怎麼了?是不是在學校又跟人打起來了?”孩子一臉憎恨的回答道:“是啊,班級裡有好幾個壞學生欺負我,但是都沒打過我,反而被我給打壞了!”

同學只是笑了笑,就讓孩子吃飯了。雖然說這一場打架的確是同學的孩子獲得勝利,但是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同學會把這件事情看的如此淡然?

難道遇到校園暴力,只要能打過就行了嗎?我顯然對同學的教育方式有些擔心,因為這樣的話孩子早晚有一天還會被校園施暴者找上麻煩的。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如今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簡直就是數不勝數,每一天都會有弱勢的孩子被強勢的孩子欺負。他們各種打罵弱勢的孩子,還會威脅弱勢的孩子不能報警,不能找家長告狀。這些舉措都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傷痕。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暴力是真的可以摧毀一個孩子

1.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孩子開始懦弱不堪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的孩子,沒有一個能夠表現的勇敢。他們在施暴者的眼裡只不過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玩物而已,從那一刻開始這些孩子就已經失去了靈魂。他們每一天都會被施暴者找麻煩,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最大的希望莫過於能夠躲過一劫了。

2.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失掉尊嚴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掉尊嚴,甚至會一味的委曲求全。因為他們都被校園施暴者恐嚇過,使得他們什麼都不敢做,只能夠乖乖的接受校園暴力。平常還要孝敬那些施暴者,以免又找到自己的麻煩。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就已經沒有尊嚴了。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3. 成績下滑,做事頹廢

被校園暴力過的孩子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保持著成績的穩定,他們成績下滑的非常厲害。往往那些好學生在經歷校園暴力之後就會變得頹廢,成績一落千丈不說,另外對於生活也開始失去信心。因為校園暴力在他們的心中呈現了一道陰影,是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抹去的。

有些父母覺得,只要是孩子不吃虧就行,吃虧那就是孩子不爭氣。所以說父母都把孩子武裝的特別厲害,只有他們在校園欺負別人的份,沒有別人欺負他們的份。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受虐者很可悲,但是施暴者依然可悲。教育制度下的錯誤,使得這些校園施暴者依舊有一身的毛病。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施暴者同樣擁有性格上的危害

1. 做事無法無天,目中無人

校園施暴者因為總是能夠欺負別的孩子,所以這些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一種性格,那就是無法無天目中無人。他們總覺得自己能夠在校園裡橫行霸道,所以任何人都完全不放在眼裡。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長大了以後一定會吃虧。

2. 觸犯法律底線,變成壞孩子

因為校園中的孩子對於法律意識還是比較薄弱的,他們只是沉浸於欺負別人的快感當中,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的做法其實是觸碰了法律的底線的。時間長了他們的性格也開始變壞,而且成為了大家最不願意待見的那種人。父母本以為這樣是對孩子好,其實是在害了孩子。

"

文 | 鑫媽育兒計劃(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去同學家做客,同學是一個比較隨性灑脫的人,所以說他基本都不管孩子在學校到底都做了什麼。

這一天孩子回到家裡,同學見他一臉灰塵的模樣就問他:“怎麼了?是不是在學校又跟人打起來了?”孩子一臉憎恨的回答道:“是啊,班級裡有好幾個壞學生欺負我,但是都沒打過我,反而被我給打壞了!”

同學只是笑了笑,就讓孩子吃飯了。雖然說這一場打架的確是同學的孩子獲得勝利,但是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同學會把這件事情看的如此淡然?

難道遇到校園暴力,只要能打過就行了嗎?我顯然對同學的教育方式有些擔心,因為這樣的話孩子早晚有一天還會被校園施暴者找上麻煩的。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如今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簡直就是數不勝數,每一天都會有弱勢的孩子被強勢的孩子欺負。他們各種打罵弱勢的孩子,還會威脅弱勢的孩子不能報警,不能找家長告狀。這些舉措都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傷痕。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暴力是真的可以摧毀一個孩子

1.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孩子開始懦弱不堪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的孩子,沒有一個能夠表現的勇敢。他們在施暴者的眼裡只不過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玩物而已,從那一刻開始這些孩子就已經失去了靈魂。他們每一天都會被施暴者找麻煩,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最大的希望莫過於能夠躲過一劫了。

2.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失掉尊嚴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掉尊嚴,甚至會一味的委曲求全。因為他們都被校園施暴者恐嚇過,使得他們什麼都不敢做,只能夠乖乖的接受校園暴力。平常還要孝敬那些施暴者,以免又找到自己的麻煩。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就已經沒有尊嚴了。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3. 成績下滑,做事頹廢

被校園暴力過的孩子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保持著成績的穩定,他們成績下滑的非常厲害。往往那些好學生在經歷校園暴力之後就會變得頹廢,成績一落千丈不說,另外對於生活也開始失去信心。因為校園暴力在他們的心中呈現了一道陰影,是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抹去的。

有些父母覺得,只要是孩子不吃虧就行,吃虧那就是孩子不爭氣。所以說父母都把孩子武裝的特別厲害,只有他們在校園欺負別人的份,沒有別人欺負他們的份。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受虐者很可悲,但是施暴者依然可悲。教育制度下的錯誤,使得這些校園施暴者依舊有一身的毛病。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施暴者同樣擁有性格上的危害

1. 做事無法無天,目中無人

校園施暴者因為總是能夠欺負別的孩子,所以這些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一種性格,那就是無法無天目中無人。他們總覺得自己能夠在校園裡橫行霸道,所以任何人都完全不放在眼裡。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長大了以後一定會吃虧。

2. 觸犯法律底線,變成壞孩子

因為校園中的孩子對於法律意識還是比較薄弱的,他們只是沉浸於欺負別人的快感當中,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的做法其實是觸碰了法律的底線的。時間長了他們的性格也開始變壞,而且成為了大家最不願意待見的那種人。父母本以為這樣是對孩子好,其實是在害了孩子。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3. 以為暴力可以解決一切

孩子在施暴的過程中產生了快感,所以他們開始覺得暴力就可以解決一切。從思想上就已經斷定了這些孩子的錯誤,所以今後也依舊會秉承著暴力解決問題的態度,長大了以後必然會惹出很多的麻煩,會讓父母操心。

其實校園暴力這件事情完全是可以控制的,良好的教育完全可以讓孩子改掉這一個惡習。不論是受虐還是施暴,都會給孩子的今後帶來巨大的影響。

"

文 | 鑫媽育兒計劃(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去同學家做客,同學是一個比較隨性灑脫的人,所以說他基本都不管孩子在學校到底都做了什麼。

這一天孩子回到家裡,同學見他一臉灰塵的模樣就問他:“怎麼了?是不是在學校又跟人打起來了?”孩子一臉憎恨的回答道:“是啊,班級裡有好幾個壞學生欺負我,但是都沒打過我,反而被我給打壞了!”

同學只是笑了笑,就讓孩子吃飯了。雖然說這一場打架的確是同學的孩子獲得勝利,但是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同學會把這件事情看的如此淡然?

難道遇到校園暴力,只要能打過就行了嗎?我顯然對同學的教育方式有些擔心,因為這樣的話孩子早晚有一天還會被校園施暴者找上麻煩的。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如今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簡直就是數不勝數,每一天都會有弱勢的孩子被強勢的孩子欺負。他們各種打罵弱勢的孩子,還會威脅弱勢的孩子不能報警,不能找家長告狀。這些舉措都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傷痕。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暴力是真的可以摧毀一個孩子

1.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孩子開始懦弱不堪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的孩子,沒有一個能夠表現的勇敢。他們在施暴者的眼裡只不過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玩物而已,從那一刻開始這些孩子就已經失去了靈魂。他們每一天都會被施暴者找麻煩,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最大的希望莫過於能夠躲過一劫了。

2.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失掉尊嚴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掉尊嚴,甚至會一味的委曲求全。因為他們都被校園施暴者恐嚇過,使得他們什麼都不敢做,只能夠乖乖的接受校園暴力。平常還要孝敬那些施暴者,以免又找到自己的麻煩。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就已經沒有尊嚴了。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3. 成績下滑,做事頹廢

被校園暴力過的孩子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保持著成績的穩定,他們成績下滑的非常厲害。往往那些好學生在經歷校園暴力之後就會變得頹廢,成績一落千丈不說,另外對於生活也開始失去信心。因為校園暴力在他們的心中呈現了一道陰影,是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抹去的。

有些父母覺得,只要是孩子不吃虧就行,吃虧那就是孩子不爭氣。所以說父母都把孩子武裝的特別厲害,只有他們在校園欺負別人的份,沒有別人欺負他們的份。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受虐者很可悲,但是施暴者依然可悲。教育制度下的錯誤,使得這些校園施暴者依舊有一身的毛病。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施暴者同樣擁有性格上的危害

1. 做事無法無天,目中無人

校園施暴者因為總是能夠欺負別的孩子,所以這些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一種性格,那就是無法無天目中無人。他們總覺得自己能夠在校園裡橫行霸道,所以任何人都完全不放在眼裡。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長大了以後一定會吃虧。

2. 觸犯法律底線,變成壞孩子

因為校園中的孩子對於法律意識還是比較薄弱的,他們只是沉浸於欺負別人的快感當中,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的做法其實是觸碰了法律的底線的。時間長了他們的性格也開始變壞,而且成為了大家最不願意待見的那種人。父母本以為這樣是對孩子好,其實是在害了孩子。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3. 以為暴力可以解決一切

孩子在施暴的過程中產生了快感,所以他們開始覺得暴力就可以解決一切。從思想上就已經斷定了這些孩子的錯誤,所以今後也依舊會秉承著暴力解決問題的態度,長大了以後必然會惹出很多的麻煩,會讓父母操心。

其實校園暴力這件事情完全是可以控制的,良好的教育完全可以讓孩子改掉這一個惡習。不論是受虐還是施暴,都會給孩子的今後帶來巨大的影響。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所以說父母在這個時候務必要告誡孩子,給孩子做一次榜樣。

"

文 | 鑫媽育兒計劃(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去同學家做客,同學是一個比較隨性灑脫的人,所以說他基本都不管孩子在學校到底都做了什麼。

這一天孩子回到家裡,同學見他一臉灰塵的模樣就問他:“怎麼了?是不是在學校又跟人打起來了?”孩子一臉憎恨的回答道:“是啊,班級裡有好幾個壞學生欺負我,但是都沒打過我,反而被我給打壞了!”

同學只是笑了笑,就讓孩子吃飯了。雖然說這一場打架的確是同學的孩子獲得勝利,但是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同學會把這件事情看的如此淡然?

難道遇到校園暴力,只要能打過就行了嗎?我顯然對同學的教育方式有些擔心,因為這樣的話孩子早晚有一天還會被校園施暴者找上麻煩的。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如今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簡直就是數不勝數,每一天都會有弱勢的孩子被強勢的孩子欺負。他們各種打罵弱勢的孩子,還會威脅弱勢的孩子不能報警,不能找家長告狀。這些舉措都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傷痕。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暴力是真的可以摧毀一個孩子

1.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孩子開始懦弱不堪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的孩子,沒有一個能夠表現的勇敢。他們在施暴者的眼裡只不過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玩物而已,從那一刻開始這些孩子就已經失去了靈魂。他們每一天都會被施暴者找麻煩,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最大的希望莫過於能夠躲過一劫了。

2.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失掉尊嚴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掉尊嚴,甚至會一味的委曲求全。因為他們都被校園施暴者恐嚇過,使得他們什麼都不敢做,只能夠乖乖的接受校園暴力。平常還要孝敬那些施暴者,以免又找到自己的麻煩。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就已經沒有尊嚴了。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3. 成績下滑,做事頹廢

被校園暴力過的孩子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保持著成績的穩定,他們成績下滑的非常厲害。往往那些好學生在經歷校園暴力之後就會變得頹廢,成績一落千丈不說,另外對於生活也開始失去信心。因為校園暴力在他們的心中呈現了一道陰影,是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抹去的。

有些父母覺得,只要是孩子不吃虧就行,吃虧那就是孩子不爭氣。所以說父母都把孩子武裝的特別厲害,只有他們在校園欺負別人的份,沒有別人欺負他們的份。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受虐者很可悲,但是施暴者依然可悲。教育制度下的錯誤,使得這些校園施暴者依舊有一身的毛病。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施暴者同樣擁有性格上的危害

1. 做事無法無天,目中無人

校園施暴者因為總是能夠欺負別的孩子,所以這些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一種性格,那就是無法無天目中無人。他們總覺得自己能夠在校園裡橫行霸道,所以任何人都完全不放在眼裡。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長大了以後一定會吃虧。

2. 觸犯法律底線,變成壞孩子

因為校園中的孩子對於法律意識還是比較薄弱的,他們只是沉浸於欺負別人的快感當中,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的做法其實是觸碰了法律的底線的。時間長了他們的性格也開始變壞,而且成為了大家最不願意待見的那種人。父母本以為這樣是對孩子好,其實是在害了孩子。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3. 以為暴力可以解決一切

孩子在施暴的過程中產生了快感,所以他們開始覺得暴力就可以解決一切。從思想上就已經斷定了這些孩子的錯誤,所以今後也依舊會秉承著暴力解決問題的態度,長大了以後必然會惹出很多的麻煩,會讓父母操心。

其實校園暴力這件事情完全是可以控制的,良好的教育完全可以讓孩子改掉這一個惡習。不論是受虐還是施暴,都會給孩子的今後帶來巨大的影響。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所以說父母在這個時候務必要告誡孩子,給孩子做一次榜樣。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針對校園暴力,父母應有的態度

1. 不讓孩子吃虧,也不讓孩子欺負別人

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在校園裡的本職就是學習,千萬不要讓孩子想一些沒用的東西。而且務必讓孩子們知道,在校園裡絕對不要吃虧,不要助長那些施暴者的威風。當然也不要去欺負別人,在學校做一箇中立者就好。如果不能用良好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那麼就遠離這些校園暴力,保證自己不受到危害。

"

文 | 鑫媽育兒計劃(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去同學家做客,同學是一個比較隨性灑脫的人,所以說他基本都不管孩子在學校到底都做了什麼。

這一天孩子回到家裡,同學見他一臉灰塵的模樣就問他:“怎麼了?是不是在學校又跟人打起來了?”孩子一臉憎恨的回答道:“是啊,班級裡有好幾個壞學生欺負我,但是都沒打過我,反而被我給打壞了!”

同學只是笑了笑,就讓孩子吃飯了。雖然說這一場打架的確是同學的孩子獲得勝利,但是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同學會把這件事情看的如此淡然?

難道遇到校園暴力,只要能打過就行了嗎?我顯然對同學的教育方式有些擔心,因為這樣的話孩子早晚有一天還會被校園施暴者找上麻煩的。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如今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簡直就是數不勝數,每一天都會有弱勢的孩子被強勢的孩子欺負。他們各種打罵弱勢的孩子,還會威脅弱勢的孩子不能報警,不能找家長告狀。這些舉措都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傷痕。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暴力是真的可以摧毀一個孩子

1.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孩子開始懦弱不堪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的孩子,沒有一個能夠表現的勇敢。他們在施暴者的眼裡只不過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玩物而已,從那一刻開始這些孩子就已經失去了靈魂。他們每一天都會被施暴者找麻煩,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最大的希望莫過於能夠躲過一劫了。

2.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失掉尊嚴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掉尊嚴,甚至會一味的委曲求全。因為他們都被校園施暴者恐嚇過,使得他們什麼都不敢做,只能夠乖乖的接受校園暴力。平常還要孝敬那些施暴者,以免又找到自己的麻煩。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就已經沒有尊嚴了。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3. 成績下滑,做事頹廢

被校園暴力過的孩子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保持著成績的穩定,他們成績下滑的非常厲害。往往那些好學生在經歷校園暴力之後就會變得頹廢,成績一落千丈不說,另外對於生活也開始失去信心。因為校園暴力在他們的心中呈現了一道陰影,是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抹去的。

有些父母覺得,只要是孩子不吃虧就行,吃虧那就是孩子不爭氣。所以說父母都把孩子武裝的特別厲害,只有他們在校園欺負別人的份,沒有別人欺負他們的份。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受虐者很可悲,但是施暴者依然可悲。教育制度下的錯誤,使得這些校園施暴者依舊有一身的毛病。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施暴者同樣擁有性格上的危害

1. 做事無法無天,目中無人

校園施暴者因為總是能夠欺負別的孩子,所以這些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一種性格,那就是無法無天目中無人。他們總覺得自己能夠在校園裡橫行霸道,所以任何人都完全不放在眼裡。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長大了以後一定會吃虧。

2. 觸犯法律底線,變成壞孩子

因為校園中的孩子對於法律意識還是比較薄弱的,他們只是沉浸於欺負別人的快感當中,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的做法其實是觸碰了法律的底線的。時間長了他們的性格也開始變壞,而且成為了大家最不願意待見的那種人。父母本以為這樣是對孩子好,其實是在害了孩子。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3. 以為暴力可以解決一切

孩子在施暴的過程中產生了快感,所以他們開始覺得暴力就可以解決一切。從思想上就已經斷定了這些孩子的錯誤,所以今後也依舊會秉承著暴力解決問題的態度,長大了以後必然會惹出很多的麻煩,會讓父母操心。

其實校園暴力這件事情完全是可以控制的,良好的教育完全可以讓孩子改掉這一個惡習。不論是受虐還是施暴,都會給孩子的今後帶來巨大的影響。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所以說父母在這個時候務必要告誡孩子,給孩子做一次榜樣。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針對校園暴力,父母應有的態度

1. 不讓孩子吃虧,也不讓孩子欺負別人

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在校園裡的本職就是學習,千萬不要讓孩子想一些沒用的東西。而且務必讓孩子們知道,在校園裡絕對不要吃虧,不要助長那些施暴者的威風。當然也不要去欺負別人,在學校做一箇中立者就好。如果不能用良好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那麼就遠離這些校園暴力,保證自己不受到危害。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2. 對暴力不能放縱,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如果說孩子已經被校園暴力找上門來,那麼父母一定不要坐視不管,千萬不要覺得小孩子之間的打仗都是鬧著玩的。該怎麼去做就怎麼去做,找老師,找家長都是很好的選擇。要讓孩子知道從小就應該擁有保護自己的意識,用最好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忍耐是最沒有意義的。

3. 以法律途經約束校園暴力

如果說校園暴力比較猖獗的話,父母務必要用法律途徑來約束校園暴力。也要讓孩子知道,遇到校園暴力的時候完全可以報警。

如果真的有能力的話,身邊所發生的一切校園暴力都應該用法律去解決。聰明的父母不僅僅只會讓孩子學會明哲保身,只要每一個孩子都能夠用最好的方式去解決校園暴力的話,那麼今後就不會存在猖獗的施暴者。

"

文 | 鑫媽育兒計劃(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去同學家做客,同學是一個比較隨性灑脫的人,所以說他基本都不管孩子在學校到底都做了什麼。

這一天孩子回到家裡,同學見他一臉灰塵的模樣就問他:“怎麼了?是不是在學校又跟人打起來了?”孩子一臉憎恨的回答道:“是啊,班級裡有好幾個壞學生欺負我,但是都沒打過我,反而被我給打壞了!”

同學只是笑了笑,就讓孩子吃飯了。雖然說這一場打架的確是同學的孩子獲得勝利,但是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同學會把這件事情看的如此淡然?

難道遇到校園暴力,只要能打過就行了嗎?我顯然對同學的教育方式有些擔心,因為這樣的話孩子早晚有一天還會被校園施暴者找上麻煩的。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如今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簡直就是數不勝數,每一天都會有弱勢的孩子被強勢的孩子欺負。他們各種打罵弱勢的孩子,還會威脅弱勢的孩子不能報警,不能找家長告狀。這些舉措都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傷痕。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暴力是真的可以摧毀一個孩子

1.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孩子開始懦弱不堪

長期處於暴力氛圍下的孩子,沒有一個能夠表現的勇敢。他們在施暴者的眼裡只不過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玩物而已,從那一刻開始這些孩子就已經失去了靈魂。他們每一天都會被施暴者找麻煩,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最大的希望莫過於能夠躲過一劫了。

2.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失掉尊嚴

被欺負的孩子會丟掉尊嚴,甚至會一味的委曲求全。因為他們都被校園施暴者恐嚇過,使得他們什麼都不敢做,只能夠乖乖的接受校園暴力。平常還要孝敬那些施暴者,以免又找到自己的麻煩。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就已經沒有尊嚴了。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3. 成績下滑,做事頹廢

被校園暴力過的孩子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保持著成績的穩定,他們成績下滑的非常厲害。往往那些好學生在經歷校園暴力之後就會變得頹廢,成績一落千丈不說,另外對於生活也開始失去信心。因為校園暴力在他們的心中呈現了一道陰影,是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抹去的。

有些父母覺得,只要是孩子不吃虧就行,吃虧那就是孩子不爭氣。所以說父母都把孩子武裝的特別厲害,只有他們在校園欺負別人的份,沒有別人欺負他們的份。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其實受虐者很可悲,但是施暴者依然可悲。教育制度下的錯誤,使得這些校園施暴者依舊有一身的毛病。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校園施暴者同樣擁有性格上的危害

1. 做事無法無天,目中無人

校園施暴者因為總是能夠欺負別的孩子,所以這些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一種性格,那就是無法無天目中無人。他們總覺得自己能夠在校園裡橫行霸道,所以任何人都完全不放在眼裡。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長大了以後一定會吃虧。

2. 觸犯法律底線,變成壞孩子

因為校園中的孩子對於法律意識還是比較薄弱的,他們只是沉浸於欺負別人的快感當中,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的做法其實是觸碰了法律的底線的。時間長了他們的性格也開始變壞,而且成為了大家最不願意待見的那種人。父母本以為這樣是對孩子好,其實是在害了孩子。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3. 以為暴力可以解決一切

孩子在施暴的過程中產生了快感,所以他們開始覺得暴力就可以解決一切。從思想上就已經斷定了這些孩子的錯誤,所以今後也依舊會秉承著暴力解決問題的態度,長大了以後必然會惹出很多的麻煩,會讓父母操心。

其實校園暴力這件事情完全是可以控制的,良好的教育完全可以讓孩子改掉這一個惡習。不論是受虐還是施暴,都會給孩子的今後帶來巨大的影響。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所以說父母在這個時候務必要告誡孩子,給孩子做一次榜樣。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針對校園暴力,父母應有的態度

1. 不讓孩子吃虧,也不讓孩子欺負別人

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在校園裡的本職就是學習,千萬不要讓孩子想一些沒用的東西。而且務必讓孩子們知道,在校園裡絕對不要吃虧,不要助長那些施暴者的威風。當然也不要去欺負別人,在學校做一箇中立者就好。如果不能用良好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那麼就遠離這些校園暴力,保證自己不受到危害。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2. 對暴力不能放縱,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如果說孩子已經被校園暴力找上門來,那麼父母一定不要坐視不管,千萬不要覺得小孩子之間的打仗都是鬧著玩的。該怎麼去做就怎麼去做,找老師,找家長都是很好的選擇。要讓孩子知道從小就應該擁有保護自己的意識,用最好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忍耐是最沒有意義的。

3. 以法律途經約束校園暴力

如果說校園暴力比較猖獗的話,父母務必要用法律途徑來約束校園暴力。也要讓孩子知道,遇到校園暴力的時候完全可以報警。

如果真的有能力的話,身邊所發生的一切校園暴力都應該用法律去解決。聰明的父母不僅僅只會讓孩子學會明哲保身,只要每一個孩子都能夠用最好的方式去解決校園暴力的話,那麼今後就不會存在猖獗的施暴者。

“校園暴力”毀一生,家長不放任暴力滋生,孩子不做“施暴者”

所以說校園暴力的確會給一個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良好的方式是可以避免校園暴力的發生的。父母在有必要的時候必須要出面,給孩子解決這些問題。某些父母打著隱忍的旗號,讓孩子在外面受欺負,或者是讓孩子在學校惹事,都是愚蠢的行為。

你的孩子經歷過校園暴力嗎?你會選擇用怎樣的方法教導孩子呢?歡迎屏幕下方留言交流。

我是鑫媽,一個3歲女寶的媽媽,同時也是一位高級育兒師,孩子成長是父母的“必修課”,讓我們一起學習吧,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我,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