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三分脾氣,決定孩子的七分人生!好脾氣,親子關係更和諧'

"
"
父母的三分脾氣,決定孩子的七分人生!好脾氣,親子關係更和諧

文:儲念遙

前兩天去超市,在超市出口碰到一對母子。

媽媽在前面邊走邊說,兒子揹著書包,耷拉著腦袋跟在後面。

突然,媽媽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對著孩子大聲地喊道:“作業明明沒有寫完,為什麼撒謊跟我說寫完了?還讓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去,嫌我不夠丟人是吧?”

兒子聽到媽媽的吼叫聲,慌亂地停下腳步,腦袋微微抬起,驚恐地看了媽媽一眼,又趕緊低下了頭。

媽媽越說越生氣,一個箭步上前,衝著孩子的臉上就是兩巴掌。

男孩也不躲,被打的趔趄之後又趕緊站穩,低下頭。

路人紛紛圍觀,既想勸解怒火中燒的媽媽,又覺得媽媽教育孩子是家務事,不好插手,只能作罷。


羅伯特·亞倫說過:“父母通常是子女仰望的對象,是行為上的角色模範,要是父母經常大發雷霆,做子女的能夠好到哪裡去?”

日常生活中,因為孩子不小心摔碎了碗,寫作業磨蹭,或者是踢球時打碎了教室的玻璃,而被父母打罵的情況數不勝數。

微博上有句暖心的話:父母子女這一生一世的相逢是用來相親相愛,而不是用來相恨相殺的。

發脾氣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大多數父母都懂得這個道理,可是在實際生活中,一旦遇到問題,我們的壞脾氣就會像被引爆的鞭炮一樣,噼裡啪啦炸向孩子。

但孩子不是接收壞情緒的垃圾桶,父母的壞脾氣,會對孩子產生一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
父母的三分脾氣,決定孩子的七分人生!好脾氣,親子關係更和諧

文:儲念遙

前兩天去超市,在超市出口碰到一對母子。

媽媽在前面邊走邊說,兒子揹著書包,耷拉著腦袋跟在後面。

突然,媽媽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對著孩子大聲地喊道:“作業明明沒有寫完,為什麼撒謊跟我說寫完了?還讓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去,嫌我不夠丟人是吧?”

兒子聽到媽媽的吼叫聲,慌亂地停下腳步,腦袋微微抬起,驚恐地看了媽媽一眼,又趕緊低下了頭。

媽媽越說越生氣,一個箭步上前,衝著孩子的臉上就是兩巴掌。

男孩也不躲,被打的趔趄之後又趕緊站穩,低下頭。

路人紛紛圍觀,既想勸解怒火中燒的媽媽,又覺得媽媽教育孩子是家務事,不好插手,只能作罷。


羅伯特·亞倫說過:“父母通常是子女仰望的對象,是行為上的角色模範,要是父母經常大發雷霆,做子女的能夠好到哪裡去?”

日常生活中,因為孩子不小心摔碎了碗,寫作業磨蹭,或者是踢球時打碎了教室的玻璃,而被父母打罵的情況數不勝數。

微博上有句暖心的話:父母子女這一生一世的相逢是用來相親相愛,而不是用來相恨相殺的。

發脾氣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大多數父母都懂得這個道理,可是在實際生活中,一旦遇到問題,我們的壞脾氣就會像被引爆的鞭炮一樣,噼裡啪啦炸向孩子。

但孩子不是接收壞情緒的垃圾桶,父母的壞脾氣,會對孩子產生一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父母的三分脾氣,決定孩子的七分人生!好脾氣,親子關係更和諧


二、父母的壞脾氣對孩子的影響


有句俗語說的好,這世上有一樣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的壞脾氣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

1.影響親子關係

《爸爸去哪兒》節目裡, Jasper對著擴音器喊著玩,影響了村長的講話,陳小春大為惱火,忍不住衝兒子吼叫起來。

Jasper一臉無辜又無助的表情讓人心疼不已。

不止這一次,讓Jasper在車上坐好,暴力搶走他的遊戲果,催促他走路快點等,都讓陳小春的脾氣暴躁在觀眾面前顯露無疑。

所以在見到鄧倫時,Jasper自我介紹完以後,說了一句驚人的話:“我長到9歲,他就打不過我了!”

威·赫茲裡特說:“好脾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相反,壞脾氣則是人生的一大損失。父母的吼叫和暴躁脾氣會暫時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但孩子卻會因此而心生恐懼,不敢親近父母,遇到事情不願與父母傾訴,長大後,甚至想要逃離父母。

2.讓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

朋友文靜是個單親媽媽,既要當爹拼命掙錢,又要當媽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她的辛苦可想而知。

但也因此,她脾氣暴躁,對孩子非常不耐煩,動輒就是訓斥、責罵。

有一次去她家裡,從進門起,她兒子就主動給我打招呼,拿拖鞋,幫我倒水,非常懂事有禮貌。

但我發現,他每做完一件事都會偷偷的看向他媽媽,如果他媽媽微笑表示認可,他就會下意識地鬆口氣;如果他媽媽表情嚴肅,他就會身體緊繃,呈現出緊張害怕的狀態來。

他的一切行為標準都源自媽媽的認可與否。

“中國首屆十大傑出母親”獲得者劉素敏說:“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在父母壞脾氣下成長的孩子,表面上看,聽話懂事有禮貌,可實際上,孩子只是壓抑了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做法。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貶低自己,努力迎合別人,成為討好型人格。

3.壞脾氣會代代延續

著名的心理諮詢師賴佩霞,在一次演講中說:

“我們衝孩子發完脾氣後,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罵你,是因為愛你!你要不是我孩子,我才懶得管你呢’!”

蒙臺梭利說過:“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儘管孩子的表達能力差,但他們具備很強的觀察能力。

父母這種“畸形的愛”會讓他們誤以為,原來愛可以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在對待自己的子女時,他們也會以這種“愛”為模板,動輒吼罵發脾氣。而在他們影響下的後代也會如此,一代一代,惡性循環。


三、如何控制壞脾氣


俗話說:“家庭是製造人類性格的工廠”。

在培養孩子良好性格這一方面,父母的言傳身教與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都至關重要。

發脾氣對孩子會產生暫時的震懾作用,但長此以往,尤其是當孩子自主意識蓬勃的時候,非常容易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因此,想要教出優秀的孩子,我們就需要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控制好情緒,不要輕易發脾氣。

1.讓溝通代替發脾氣

《媽媽是超人》節目裡有個募捐活動,霍思燕給兒子嗯哼提議,把不需要的玩具都捐出去,但是嗯哼不願意。

面對兒子的不情願,霍思燕既沒有強迫嗯哼捐出玩具,也沒有生氣發脾氣。

而是平和地跟嗯哼商量道:“我們先把玩具帶過去,如果到時候你願意捐,我們就把玩具捐出去,不願意的話,我們就不捐了,好嗎?”

結果到了現場,嗯哼不但玩得開心,而且主動捐出了玩具。

尹建莉說:教育孩子,一發脾氣你就輸了。

變發脾氣為平和的溝通,多換位思考,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正面引導孩子。

這種“情理教育”比生氣發脾氣有效的多。父母對於孩子,更多的應該是給予理解和愛,而不是打罵孩子。

"
父母的三分脾氣,決定孩子的七分人生!好脾氣,親子關係更和諧

文:儲念遙

前兩天去超市,在超市出口碰到一對母子。

媽媽在前面邊走邊說,兒子揹著書包,耷拉著腦袋跟在後面。

突然,媽媽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對著孩子大聲地喊道:“作業明明沒有寫完,為什麼撒謊跟我說寫完了?還讓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去,嫌我不夠丟人是吧?”

兒子聽到媽媽的吼叫聲,慌亂地停下腳步,腦袋微微抬起,驚恐地看了媽媽一眼,又趕緊低下了頭。

媽媽越說越生氣,一個箭步上前,衝著孩子的臉上就是兩巴掌。

男孩也不躲,被打的趔趄之後又趕緊站穩,低下頭。

路人紛紛圍觀,既想勸解怒火中燒的媽媽,又覺得媽媽教育孩子是家務事,不好插手,只能作罷。


羅伯特·亞倫說過:“父母通常是子女仰望的對象,是行為上的角色模範,要是父母經常大發雷霆,做子女的能夠好到哪裡去?”

日常生活中,因為孩子不小心摔碎了碗,寫作業磨蹭,或者是踢球時打碎了教室的玻璃,而被父母打罵的情況數不勝數。

微博上有句暖心的話:父母子女這一生一世的相逢是用來相親相愛,而不是用來相恨相殺的。

發脾氣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大多數父母都懂得這個道理,可是在實際生活中,一旦遇到問題,我們的壞脾氣就會像被引爆的鞭炮一樣,噼裡啪啦炸向孩子。

但孩子不是接收壞情緒的垃圾桶,父母的壞脾氣,會對孩子產生一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父母的三分脾氣,決定孩子的七分人生!好脾氣,親子關係更和諧


二、父母的壞脾氣對孩子的影響


有句俗語說的好,這世上有一樣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的壞脾氣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

1.影響親子關係

《爸爸去哪兒》節目裡, Jasper對著擴音器喊著玩,影響了村長的講話,陳小春大為惱火,忍不住衝兒子吼叫起來。

Jasper一臉無辜又無助的表情讓人心疼不已。

不止這一次,讓Jasper在車上坐好,暴力搶走他的遊戲果,催促他走路快點等,都讓陳小春的脾氣暴躁在觀眾面前顯露無疑。

所以在見到鄧倫時,Jasper自我介紹完以後,說了一句驚人的話:“我長到9歲,他就打不過我了!”

威·赫茲裡特說:“好脾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相反,壞脾氣則是人生的一大損失。父母的吼叫和暴躁脾氣會暫時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但孩子卻會因此而心生恐懼,不敢親近父母,遇到事情不願與父母傾訴,長大後,甚至想要逃離父母。

2.讓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

朋友文靜是個單親媽媽,既要當爹拼命掙錢,又要當媽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她的辛苦可想而知。

但也因此,她脾氣暴躁,對孩子非常不耐煩,動輒就是訓斥、責罵。

有一次去她家裡,從進門起,她兒子就主動給我打招呼,拿拖鞋,幫我倒水,非常懂事有禮貌。

但我發現,他每做完一件事都會偷偷的看向他媽媽,如果他媽媽微笑表示認可,他就會下意識地鬆口氣;如果他媽媽表情嚴肅,他就會身體緊繃,呈現出緊張害怕的狀態來。

他的一切行為標準都源自媽媽的認可與否。

“中國首屆十大傑出母親”獲得者劉素敏說:“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在父母壞脾氣下成長的孩子,表面上看,聽話懂事有禮貌,可實際上,孩子只是壓抑了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做法。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貶低自己,努力迎合別人,成為討好型人格。

3.壞脾氣會代代延續

著名的心理諮詢師賴佩霞,在一次演講中說:

“我們衝孩子發完脾氣後,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罵你,是因為愛你!你要不是我孩子,我才懶得管你呢’!”

蒙臺梭利說過:“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儘管孩子的表達能力差,但他們具備很強的觀察能力。

父母這種“畸形的愛”會讓他們誤以為,原來愛可以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在對待自己的子女時,他們也會以這種“愛”為模板,動輒吼罵發脾氣。而在他們影響下的後代也會如此,一代一代,惡性循環。


三、如何控制壞脾氣


俗話說:“家庭是製造人類性格的工廠”。

在培養孩子良好性格這一方面,父母的言傳身教與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都至關重要。

發脾氣對孩子會產生暫時的震懾作用,但長此以往,尤其是當孩子自主意識蓬勃的時候,非常容易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因此,想要教出優秀的孩子,我們就需要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控制好情緒,不要輕易發脾氣。

1.讓溝通代替發脾氣

《媽媽是超人》節目裡有個募捐活動,霍思燕給兒子嗯哼提議,把不需要的玩具都捐出去,但是嗯哼不願意。

面對兒子的不情願,霍思燕既沒有強迫嗯哼捐出玩具,也沒有生氣發脾氣。

而是平和地跟嗯哼商量道:“我們先把玩具帶過去,如果到時候你願意捐,我們就把玩具捐出去,不願意的話,我們就不捐了,好嗎?”

結果到了現場,嗯哼不但玩得開心,而且主動捐出了玩具。

尹建莉說:教育孩子,一發脾氣你就輸了。

變發脾氣為平和的溝通,多換位思考,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正面引導孩子。

這種“情理教育”比生氣發脾氣有效的多。父母對於孩子,更多的應該是給予理解和愛,而不是打罵孩子。

父母的三分脾氣,決定孩子的七分人生!好脾氣,親子關係更和諧

2.啟用暫停鍵,及時疏導情緒

以前,兒子嘟嘟在午睡時間不停地起床喝水,上廁所,翻來覆去不肯睡覺的時候,我都會急得炸毛,不耐煩地對他怒吼。

可是在系統學習了育兒知識和情緒管理後,我會及時覺察自己的憤怒情緒,主動啟用“暫停鍵”,並且在紙上記錄下來自己生氣的原因是什麼,有沒有比生氣更好的解決辦法。

當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改變吼叫的態度後,午睡不再是雞飛狗跳的狀態。

睡覺前我會讓他先喝水,上廁所,解決完自己的需求。然後摟著他給他講故事,跟他聊天,促進他的睡眠。

現在每逢午睡,這個黏人的小傢伙都會緊緊地摟著我的脖子撒嬌:“媽媽,我要你給我講故事。”

有時候講到一半時,他會湊過來,在我的臉上親一下,外帶一句:“媽媽,我愛你。”

讓我感動不已,同時也慶幸自己能提早意識到自己的不良情緒,並將它轉化為母子間的愛。

只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並加以正面的反饋,便會收穫更加和諧的親子關係。

就像辛尼所說的那樣:“好脾氣宛如晴天,到處流放著光亮。”

3.積極尋求解決辦法


"
父母的三分脾氣,決定孩子的七分人生!好脾氣,親子關係更和諧

文:儲念遙

前兩天去超市,在超市出口碰到一對母子。

媽媽在前面邊走邊說,兒子揹著書包,耷拉著腦袋跟在後面。

突然,媽媽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對著孩子大聲地喊道:“作業明明沒有寫完,為什麼撒謊跟我說寫完了?還讓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去,嫌我不夠丟人是吧?”

兒子聽到媽媽的吼叫聲,慌亂地停下腳步,腦袋微微抬起,驚恐地看了媽媽一眼,又趕緊低下了頭。

媽媽越說越生氣,一個箭步上前,衝著孩子的臉上就是兩巴掌。

男孩也不躲,被打的趔趄之後又趕緊站穩,低下頭。

路人紛紛圍觀,既想勸解怒火中燒的媽媽,又覺得媽媽教育孩子是家務事,不好插手,只能作罷。


羅伯特·亞倫說過:“父母通常是子女仰望的對象,是行為上的角色模範,要是父母經常大發雷霆,做子女的能夠好到哪裡去?”

日常生活中,因為孩子不小心摔碎了碗,寫作業磨蹭,或者是踢球時打碎了教室的玻璃,而被父母打罵的情況數不勝數。

微博上有句暖心的話:父母子女這一生一世的相逢是用來相親相愛,而不是用來相恨相殺的。

發脾氣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大多數父母都懂得這個道理,可是在實際生活中,一旦遇到問題,我們的壞脾氣就會像被引爆的鞭炮一樣,噼裡啪啦炸向孩子。

但孩子不是接收壞情緒的垃圾桶,父母的壞脾氣,會對孩子產生一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父母的三分脾氣,決定孩子的七分人生!好脾氣,親子關係更和諧


二、父母的壞脾氣對孩子的影響


有句俗語說的好,這世上有一樣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的壞脾氣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

1.影響親子關係

《爸爸去哪兒》節目裡, Jasper對著擴音器喊著玩,影響了村長的講話,陳小春大為惱火,忍不住衝兒子吼叫起來。

Jasper一臉無辜又無助的表情讓人心疼不已。

不止這一次,讓Jasper在車上坐好,暴力搶走他的遊戲果,催促他走路快點等,都讓陳小春的脾氣暴躁在觀眾面前顯露無疑。

所以在見到鄧倫時,Jasper自我介紹完以後,說了一句驚人的話:“我長到9歲,他就打不過我了!”

威·赫茲裡特說:“好脾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相反,壞脾氣則是人生的一大損失。父母的吼叫和暴躁脾氣會暫時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但孩子卻會因此而心生恐懼,不敢親近父母,遇到事情不願與父母傾訴,長大後,甚至想要逃離父母。

2.讓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

朋友文靜是個單親媽媽,既要當爹拼命掙錢,又要當媽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她的辛苦可想而知。

但也因此,她脾氣暴躁,對孩子非常不耐煩,動輒就是訓斥、責罵。

有一次去她家裡,從進門起,她兒子就主動給我打招呼,拿拖鞋,幫我倒水,非常懂事有禮貌。

但我發現,他每做完一件事都會偷偷的看向他媽媽,如果他媽媽微笑表示認可,他就會下意識地鬆口氣;如果他媽媽表情嚴肅,他就會身體緊繃,呈現出緊張害怕的狀態來。

他的一切行為標準都源自媽媽的認可與否。

“中國首屆十大傑出母親”獲得者劉素敏說:“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在父母壞脾氣下成長的孩子,表面上看,聽話懂事有禮貌,可實際上,孩子只是壓抑了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做法。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貶低自己,努力迎合別人,成為討好型人格。

3.壞脾氣會代代延續

著名的心理諮詢師賴佩霞,在一次演講中說:

“我們衝孩子發完脾氣後,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罵你,是因為愛你!你要不是我孩子,我才懶得管你呢’!”

蒙臺梭利說過:“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儘管孩子的表達能力差,但他們具備很強的觀察能力。

父母這種“畸形的愛”會讓他們誤以為,原來愛可以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在對待自己的子女時,他們也會以這種“愛”為模板,動輒吼罵發脾氣。而在他們影響下的後代也會如此,一代一代,惡性循環。


三、如何控制壞脾氣


俗話說:“家庭是製造人類性格的工廠”。

在培養孩子良好性格這一方面,父母的言傳身教與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都至關重要。

發脾氣對孩子會產生暫時的震懾作用,但長此以往,尤其是當孩子自主意識蓬勃的時候,非常容易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因此,想要教出優秀的孩子,我們就需要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控制好情緒,不要輕易發脾氣。

1.讓溝通代替發脾氣

《媽媽是超人》節目裡有個募捐活動,霍思燕給兒子嗯哼提議,把不需要的玩具都捐出去,但是嗯哼不願意。

面對兒子的不情願,霍思燕既沒有強迫嗯哼捐出玩具,也沒有生氣發脾氣。

而是平和地跟嗯哼商量道:“我們先把玩具帶過去,如果到時候你願意捐,我們就把玩具捐出去,不願意的話,我們就不捐了,好嗎?”

結果到了現場,嗯哼不但玩得開心,而且主動捐出了玩具。

尹建莉說:教育孩子,一發脾氣你就輸了。

變發脾氣為平和的溝通,多換位思考,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正面引導孩子。

這種“情理教育”比生氣發脾氣有效的多。父母對於孩子,更多的應該是給予理解和愛,而不是打罵孩子。

父母的三分脾氣,決定孩子的七分人生!好脾氣,親子關係更和諧

2.啟用暫停鍵,及時疏導情緒

以前,兒子嘟嘟在午睡時間不停地起床喝水,上廁所,翻來覆去不肯睡覺的時候,我都會急得炸毛,不耐煩地對他怒吼。

可是在系統學習了育兒知識和情緒管理後,我會及時覺察自己的憤怒情緒,主動啟用“暫停鍵”,並且在紙上記錄下來自己生氣的原因是什麼,有沒有比生氣更好的解決辦法。

當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改變吼叫的態度後,午睡不再是雞飛狗跳的狀態。

睡覺前我會讓他先喝水,上廁所,解決完自己的需求。然後摟著他給他講故事,跟他聊天,促進他的睡眠。

現在每逢午睡,這個黏人的小傢伙都會緊緊地摟著我的脖子撒嬌:“媽媽,我要你給我講故事。”

有時候講到一半時,他會湊過來,在我的臉上親一下,外帶一句:“媽媽,我愛你。”

讓我感動不已,同時也慶幸自己能提早意識到自己的不良情緒,並將它轉化為母子間的愛。

只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並加以正面的反饋,便會收穫更加和諧的親子關係。

就像辛尼所說的那樣:“好脾氣宛如晴天,到處流放著光亮。”

3.積極尋求解決辦法


父母的三分脾氣,決定孩子的七分人生!好脾氣,親子關係更和諧

近日,微博上有個正能量的新聞:一個小男孩跟媽媽在商場逛街時,不小心打翻了手中的粥。

小男孩的媽媽沒有生氣發火,而是要求孩子把粥擦乾淨。媽媽站在一旁看著小男孩把地板清理乾淨,垃圾扔到垃圾桶後,才和他一起離開。

有關於寫作業,做家務,良好習慣的日常裡,孩子總會有意無意地點燃父母憤怒的導火線,讓他們瞬間爆發出壞脾氣。

可是比起壞脾氣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積極尋求解決辦法更能讓孩子從中受益。

而你遇事所表現出來的情緒管理也會影響孩子,讓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學以致用。



孩子的行為是父母發脾氣的外部觸發點,更多時候,父母需要從自己的情緒管理和養育方式的內部觸發點反省,用理解,尊重,共情,與孩子共同成長,為他們創造健康,有愛的家庭環境。

就像孫儷在微博裡寫的:“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

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這些話也是寫給我自己的……”

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修行的過程。

不吼不叫,寬容有愛的父母才能成就一個優秀的孩子,讓他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