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

1

前兩天送娃去幼兒園,碰巧前面也是一位領著孩子的媽媽,結果聽她訓了一路的娃。

一開始,她先是不停的催:“快點快點,都這麼大了,怎麼還這麼磨蹭,你看看前面的小朋友多麻利。

聽到孩子說不想去幼兒園,她又很生氣地訓斥:“看看別人,人家估計已經到幼兒園了,哪像你這樣。

途中孩子跟不上媽媽的腳步,一不小心鞋踩掉了,媽媽更著急了:“真是笨死了,這麼大了,連只鞋都穿不上。


"

1

前兩天送娃去幼兒園,碰巧前面也是一位領著孩子的媽媽,結果聽她訓了一路的娃。

一開始,她先是不停的催:“快點快點,都這麼大了,怎麼還這麼磨蹭,你看看前面的小朋友多麻利。

聽到孩子說不想去幼兒園,她又很生氣地訓斥:“看看別人,人家估計已經到幼兒園了,哪像你這樣。

途中孩子跟不上媽媽的腳步,一不小心鞋踩掉了,媽媽更著急了:“真是笨死了,這麼大了,連只鞋都穿不上。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短短不到 10 分鐘的路程,媽媽奚落了孩子一路。孩子一開始還嘟囔幾句,後來一句話也不說了。

看著孩子垂頭喪氣地走進幼兒園,很難想象他這一天的心情。

這樣的情境,在我們養娃的過程中,還真是常見:“看看××,比你強多了。”“這都教了多少遍了,怎麼這麼笨。”

嚴重一點還有這樣的:“跟個廢物一樣,長大後有什麼出息! ”

2

很多家長覺得:話糙理不糙嘛,我還不是為孩子好?

可是你知道嗎?對孩子來說,你這些“糙話”造成的心理傷害,比挨一頓打更嚴重!

就像我的一個朋友田田,她說自己因為尿床從小總被媽媽各種冷嘲熱諷。

結果越在意,尿床就越嚴重。

六年級有次尿了床,媽媽就覺得她是故意的,連恐嚇帶威脅地說:“這麼大的人還尿床,再不長記性,就扒了你衣服,打到你滿街跑,讓街坊鄰居都知道,看你還好意思嗎?”

田田被這番話嚇壞了,很長時間都不願意和人說話、沉默寡言,晚上也經常因為擔心尿床不是做噩夢、就是不敢睡著,一直到成年後都沒辦法擺脫這種深刻的自卑。

田田知道媽媽很愛她、對她很好,可因為這件事,即便長大後她也沒辦法和媽媽親近得起來。


"

1

前兩天送娃去幼兒園,碰巧前面也是一位領著孩子的媽媽,結果聽她訓了一路的娃。

一開始,她先是不停的催:“快點快點,都這麼大了,怎麼還這麼磨蹭,你看看前面的小朋友多麻利。

聽到孩子說不想去幼兒園,她又很生氣地訓斥:“看看別人,人家估計已經到幼兒園了,哪像你這樣。

途中孩子跟不上媽媽的腳步,一不小心鞋踩掉了,媽媽更著急了:“真是笨死了,這麼大了,連只鞋都穿不上。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短短不到 10 分鐘的路程,媽媽奚落了孩子一路。孩子一開始還嘟囔幾句,後來一句話也不說了。

看著孩子垂頭喪氣地走進幼兒園,很難想象他這一天的心情。

這樣的情境,在我們養娃的過程中,還真是常見:“看看××,比你強多了。”“這都教了多少遍了,怎麼這麼笨。”

嚴重一點還有這樣的:“跟個廢物一樣,長大後有什麼出息! ”

2

很多家長覺得:話糙理不糙嘛,我還不是為孩子好?

可是你知道嗎?對孩子來說,你這些“糙話”造成的心理傷害,比挨一頓打更嚴重!

就像我的一個朋友田田,她說自己因為尿床從小總被媽媽各種冷嘲熱諷。

結果越在意,尿床就越嚴重。

六年級有次尿了床,媽媽就覺得她是故意的,連恐嚇帶威脅地說:“這麼大的人還尿床,再不長記性,就扒了你衣服,打到你滿街跑,讓街坊鄰居都知道,看你還好意思嗎?”

田田被這番話嚇壞了,很長時間都不願意和人說話、沉默寡言,晚上也經常因為擔心尿床不是做噩夢、就是不敢睡著,一直到成年後都沒辦法擺脫這種深刻的自卑。

田田知道媽媽很愛她、對她很好,可因為這件事,即便長大後她也沒辦法和媽媽親近得起來。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長大後田田才知道,除了體罰,父母的語言羞辱也是一種虐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研究報告裡就顯示:中國 67.1% 的家長曾在情感上虐待孩子,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語言羞辱。

3

是的,語言也是一種虐待,而且是影響更久、傷害更深的虐待。

年幼的孩子無法分清父母羞辱和苛責背後的善意,奚落、挖苦、苛責只會對孩子的羞恥心、自尊心造成傷害,讓他因為自卑感打擊到自信和安全感。

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反而可能讓事情越變越糟。

就好像小時候尿床的田田,沒能控制好自己她已經很難受了,媽媽威脅羞辱更放大了她的焦慮。

前段時間,田田看到黃磊記錄女兒尿床的“趣事”微博的時候,覺得既心酸又感慨——


"

1

前兩天送娃去幼兒園,碰巧前面也是一位領著孩子的媽媽,結果聽她訓了一路的娃。

一開始,她先是不停的催:“快點快點,都這麼大了,怎麼還這麼磨蹭,你看看前面的小朋友多麻利。

聽到孩子說不想去幼兒園,她又很生氣地訓斥:“看看別人,人家估計已經到幼兒園了,哪像你這樣。

途中孩子跟不上媽媽的腳步,一不小心鞋踩掉了,媽媽更著急了:“真是笨死了,這麼大了,連只鞋都穿不上。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短短不到 10 分鐘的路程,媽媽奚落了孩子一路。孩子一開始還嘟囔幾句,後來一句話也不說了。

看著孩子垂頭喪氣地走進幼兒園,很難想象他這一天的心情。

這樣的情境,在我們養娃的過程中,還真是常見:“看看××,比你強多了。”“這都教了多少遍了,怎麼這麼笨。”

嚴重一點還有這樣的:“跟個廢物一樣,長大後有什麼出息! ”

2

很多家長覺得:話糙理不糙嘛,我還不是為孩子好?

可是你知道嗎?對孩子來說,你這些“糙話”造成的心理傷害,比挨一頓打更嚴重!

就像我的一個朋友田田,她說自己因為尿床從小總被媽媽各種冷嘲熱諷。

結果越在意,尿床就越嚴重。

六年級有次尿了床,媽媽就覺得她是故意的,連恐嚇帶威脅地說:“這麼大的人還尿床,再不長記性,就扒了你衣服,打到你滿街跑,讓街坊鄰居都知道,看你還好意思嗎?”

田田被這番話嚇壞了,很長時間都不願意和人說話、沉默寡言,晚上也經常因為擔心尿床不是做噩夢、就是不敢睡著,一直到成年後都沒辦法擺脫這種深刻的自卑。

田田知道媽媽很愛她、對她很好,可因為這件事,即便長大後她也沒辦法和媽媽親近得起來。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長大後田田才知道,除了體罰,父母的語言羞辱也是一種虐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研究報告裡就顯示:中國 67.1% 的家長曾在情感上虐待孩子,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語言羞辱。

3

是的,語言也是一種虐待,而且是影響更久、傷害更深的虐待。

年幼的孩子無法分清父母羞辱和苛責背後的善意,奚落、挖苦、苛責只會對孩子的羞恥心、自尊心造成傷害,讓他因為自卑感打擊到自信和安全感。

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反而可能讓事情越變越糟。

就好像小時候尿床的田田,沒能控制好自己她已經很難受了,媽媽威脅羞辱更放大了她的焦慮。

前段時間,田田看到黃磊記錄女兒尿床的“趣事”微博的時候,覺得既心酸又感慨——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田田特別羨慕黃磊的女兒,有這樣理解她的爸爸;更感慨如果當年自己的媽媽這樣接納自己、鼓勵自己,也許這個問題早就解決了,自己也會比現在更自信、更快樂。

4

田田的想法沒有錯,想真正改變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就要先給他好的感覺;孩子有了好的感覺,才能帶來好的行為。

很多時候“不懂事、不聽話、總是惹麻煩”的孩子不是情商不高,而是在成長過程中,大腦沒有得到好的鍛鍊。

“情商之父”丹尼爾·西格爾曾經對大腦做過分析,發現羞辱這樣的對話方式,只能刺激孩子的下層大腦,讓他更加不理智、不配合。

能夠和父母合作的孩子,往往都是能夠發揮上層大腦、更好地控制身體和情緒的。

"

1

前兩天送娃去幼兒園,碰巧前面也是一位領著孩子的媽媽,結果聽她訓了一路的娃。

一開始,她先是不停的催:“快點快點,都這麼大了,怎麼還這麼磨蹭,你看看前面的小朋友多麻利。

聽到孩子說不想去幼兒園,她又很生氣地訓斥:“看看別人,人家估計已經到幼兒園了,哪像你這樣。

途中孩子跟不上媽媽的腳步,一不小心鞋踩掉了,媽媽更著急了:“真是笨死了,這麼大了,連只鞋都穿不上。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短短不到 10 分鐘的路程,媽媽奚落了孩子一路。孩子一開始還嘟囔幾句,後來一句話也不說了。

看著孩子垂頭喪氣地走進幼兒園,很難想象他這一天的心情。

這樣的情境,在我們養娃的過程中,還真是常見:“看看××,比你強多了。”“這都教了多少遍了,怎麼這麼笨。”

嚴重一點還有這樣的:“跟個廢物一樣,長大後有什麼出息! ”

2

很多家長覺得:話糙理不糙嘛,我還不是為孩子好?

可是你知道嗎?對孩子來說,你這些“糙話”造成的心理傷害,比挨一頓打更嚴重!

就像我的一個朋友田田,她說自己因為尿床從小總被媽媽各種冷嘲熱諷。

結果越在意,尿床就越嚴重。

六年級有次尿了床,媽媽就覺得她是故意的,連恐嚇帶威脅地說:“這麼大的人還尿床,再不長記性,就扒了你衣服,打到你滿街跑,讓街坊鄰居都知道,看你還好意思嗎?”

田田被這番話嚇壞了,很長時間都不願意和人說話、沉默寡言,晚上也經常因為擔心尿床不是做噩夢、就是不敢睡著,一直到成年後都沒辦法擺脫這種深刻的自卑。

田田知道媽媽很愛她、對她很好,可因為這件事,即便長大後她也沒辦法和媽媽親近得起來。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長大後田田才知道,除了體罰,父母的語言羞辱也是一種虐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研究報告裡就顯示:中國 67.1% 的家長曾在情感上虐待孩子,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語言羞辱。

3

是的,語言也是一種虐待,而且是影響更久、傷害更深的虐待。

年幼的孩子無法分清父母羞辱和苛責背後的善意,奚落、挖苦、苛責只會對孩子的羞恥心、自尊心造成傷害,讓他因為自卑感打擊到自信和安全感。

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反而可能讓事情越變越糟。

就好像小時候尿床的田田,沒能控制好自己她已經很難受了,媽媽威脅羞辱更放大了她的焦慮。

前段時間,田田看到黃磊記錄女兒尿床的“趣事”微博的時候,覺得既心酸又感慨——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田田特別羨慕黃磊的女兒,有這樣理解她的爸爸;更感慨如果當年自己的媽媽這樣接納自己、鼓勵自己,也許這個問題早就解決了,自己也會比現在更自信、更快樂。

4

田田的想法沒有錯,想真正改變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就要先給他好的感覺;孩子有了好的感覺,才能帶來好的行為。

很多時候“不懂事、不聽話、總是惹麻煩”的孩子不是情商不高,而是在成長過程中,大腦沒有得到好的鍛鍊。

“情商之父”丹尼爾·西格爾曾經對大腦做過分析,發現羞辱這樣的對話方式,只能刺激孩子的下層大腦,讓他更加不理智、不配合。

能夠和父母合作的孩子,往往都是能夠發揮上層大腦、更好地控制身體和情緒的。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圖片來源:丹尼爾·西格爾《全腦教養法》)

怎樣更好發揮上層大腦呢?

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幫孩子在下層大腦和上層大腦之間搭一座樓梯:

第一步,讓孩子放鬆。緊張、憤怒這些情緒都是下層大腦的產品,這會讓上層大腦無法發揮作用。這個時候可以讓孩子做點能放鬆情緒的事情,比如轉移注意、安慰、講個小笑話。

第二步,動動身體,撫平情緒。不管是深呼吸,還是兩隻手臂向上舉,吸一口氣然後吐出,這都有助於撫平情緒。

第三步,把動氣時刻變成動腦時刻。比如孩子不肯好好吃飯偏要吃糖,先別急著發火,試著引導他想一下怎麼才能解決現在的矛盾。思考的過程,也是幫孩子大腦間建立聯繫的過程。

"

1

前兩天送娃去幼兒園,碰巧前面也是一位領著孩子的媽媽,結果聽她訓了一路的娃。

一開始,她先是不停的催:“快點快點,都這麼大了,怎麼還這麼磨蹭,你看看前面的小朋友多麻利。

聽到孩子說不想去幼兒園,她又很生氣地訓斥:“看看別人,人家估計已經到幼兒園了,哪像你這樣。

途中孩子跟不上媽媽的腳步,一不小心鞋踩掉了,媽媽更著急了:“真是笨死了,這麼大了,連只鞋都穿不上。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短短不到 10 分鐘的路程,媽媽奚落了孩子一路。孩子一開始還嘟囔幾句,後來一句話也不說了。

看著孩子垂頭喪氣地走進幼兒園,很難想象他這一天的心情。

這樣的情境,在我們養娃的過程中,還真是常見:“看看××,比你強多了。”“這都教了多少遍了,怎麼這麼笨。”

嚴重一點還有這樣的:“跟個廢物一樣,長大後有什麼出息! ”

2

很多家長覺得:話糙理不糙嘛,我還不是為孩子好?

可是你知道嗎?對孩子來說,你這些“糙話”造成的心理傷害,比挨一頓打更嚴重!

就像我的一個朋友田田,她說自己因為尿床從小總被媽媽各種冷嘲熱諷。

結果越在意,尿床就越嚴重。

六年級有次尿了床,媽媽就覺得她是故意的,連恐嚇帶威脅地說:“這麼大的人還尿床,再不長記性,就扒了你衣服,打到你滿街跑,讓街坊鄰居都知道,看你還好意思嗎?”

田田被這番話嚇壞了,很長時間都不願意和人說話、沉默寡言,晚上也經常因為擔心尿床不是做噩夢、就是不敢睡著,一直到成年後都沒辦法擺脫這種深刻的自卑。

田田知道媽媽很愛她、對她很好,可因為這件事,即便長大後她也沒辦法和媽媽親近得起來。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長大後田田才知道,除了體罰,父母的語言羞辱也是一種虐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研究報告裡就顯示:中國 67.1% 的家長曾在情感上虐待孩子,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語言羞辱。

3

是的,語言也是一種虐待,而且是影響更久、傷害更深的虐待。

年幼的孩子無法分清父母羞辱和苛責背後的善意,奚落、挖苦、苛責只會對孩子的羞恥心、自尊心造成傷害,讓他因為自卑感打擊到自信和安全感。

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反而可能讓事情越變越糟。

就好像小時候尿床的田田,沒能控制好自己她已經很難受了,媽媽威脅羞辱更放大了她的焦慮。

前段時間,田田看到黃磊記錄女兒尿床的“趣事”微博的時候,覺得既心酸又感慨——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田田特別羨慕黃磊的女兒,有這樣理解她的爸爸;更感慨如果當年自己的媽媽這樣接納自己、鼓勵自己,也許這個問題早就解決了,自己也會比現在更自信、更快樂。

4

田田的想法沒有錯,想真正改變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就要先給他好的感覺;孩子有了好的感覺,才能帶來好的行為。

很多時候“不懂事、不聽話、總是惹麻煩”的孩子不是情商不高,而是在成長過程中,大腦沒有得到好的鍛鍊。

“情商之父”丹尼爾·西格爾曾經對大腦做過分析,發現羞辱這樣的對話方式,只能刺激孩子的下層大腦,讓他更加不理智、不配合。

能夠和父母合作的孩子,往往都是能夠發揮上層大腦、更好地控制身體和情緒的。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圖片來源:丹尼爾·西格爾《全腦教養法》)

怎樣更好發揮上層大腦呢?

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幫孩子在下層大腦和上層大腦之間搭一座樓梯:

第一步,讓孩子放鬆。緊張、憤怒這些情緒都是下層大腦的產品,這會讓上層大腦無法發揮作用。這個時候可以讓孩子做點能放鬆情緒的事情,比如轉移注意、安慰、講個小笑話。

第二步,動動身體,撫平情緒。不管是深呼吸,還是兩隻手臂向上舉,吸一口氣然後吐出,這都有助於撫平情緒。

第三步,把動氣時刻變成動腦時刻。比如孩子不肯好好吃飯偏要吃糖,先別急著發火,試著引導他想一下怎麼才能解決現在的矛盾。思考的過程,也是幫孩子大腦間建立聯繫的過程。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當問題發生時,家長要少給評價、多問問題。

比如孩子去做客,看到一個東西就是要帶回家,這個時候你可以把即將脫口而出的:“它不是你的,放回去,怎麼這麼不懂事呢?”替換成:“我知道你很喜歡,但是如果我們把它拿走了,它的主人找不到它,該怎麼辦呢?”

讓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動腦想問題,而不是專注在想要不屬於自己東西的情緒上,可以解決很多“危機時刻”。

只要父母先學會好好說話,想培養一個情緒穩定的孩子,其實真沒有那麼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