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離婚後,這三樣東西是女方的,男方一樣也拿不走

不完美媽媽 法律 鄧等等 趙小明心理團隊 2019-07-08

新婚姻法是國家頒佈的司法解釋,具有法律效應,然而很多人對此並不瞭解,導致了利益受損。下面是一則諮詢案例,案例中的主人公因為不懂法而遭受到了婚姻和情感的雙重打擊。

心理學家:離婚後,這三樣東西是女方的,男方一樣也拿不走

徐芬家境不錯,婚前父母特意給她買了套房,也打算作為陪嫁讓她帶到婆家去。男方也很高興,可是結婚時間不長,雙方就發現,這個家沒有半點溫馨的感覺,於是徐芬提了離婚。

她本想盡快劃清界限,可男方卻不同意,一口咬著房子不放,為此兩家人差點打了起來。最終,她選擇了退讓,把房子賣了,給了男人一半的錢財。

徐芬的婚姻讓人唏噓,當初男人窮困潦倒,還是徐芬求著父母幫了他一把,誰又會想到男人會如此對她呢?因此,女人還是要懂一些法律,比如,新婚姻法裡明確規定,這三樣東西離婚後是女方的,男方是爭取不到的。

心理學家:離婚後,這三樣東西是女方的,男方一樣也拿不走

1、女方的婚前財產

大多數女人在婚前都是有好幾年工齡的,她們手裡會有些存款。有的女人會做投資,買了房,這些都屬於婚前財產。

可是,有些女人卻沒有弄清楚什麼是夫妻財產,離婚時,還會把婚前財產一起分割。其實,新婚姻法裡明確規定,婚前財產是不進行分割的。

心理學家:離婚後,這三樣東西是女方的,男方一樣也拿不走

2、女方的個人物品

結婚時,男方送女方的一些東西。比如項鍊、戒指,以及結婚後,女方用自己的工資買的房、車以及男人贈送的昂貴首飾、包包等,都是個人物品,假使離婚了,也屬於女方。

現在很多父母為了讓女兒有底氣,陪送的東西也很值錢,就像徐芬的父母那樣,給女兒買房子。而有些女人在婚前也有能力為自己購置房產,這些都屬於女方,男方沒有權利分享。

但是,要注意一點,如果父母是在婚姻登記後陪送的東西,除非事先聲明,是單獨給女兒的,否則會成為夫妻的共同財產。

心理學家:離婚後,這三樣東西是女方的,男方一樣也拿不走

3、工傷、意外等保險類賠償

現在的女性大多是獨立的,特別是在經濟方面,她們不再侷限於相夫教子的婚姻,而是有自己的工作。但是,有些工作還是很危險的,比如,工廠、建築工地等等,萬一有意外發生,基本上都會有相應的賠償,這些都是女方所得,即使離婚,也和男方沒有半點關係。

其實,沒有人是抱著離婚的心態去結婚的,只是過日子,是需要雙方共同去努力的。而生活難免會有意外,影響到彼此的感情,到頭來自己付出的並不少,卻被對方深深地傷害了,弄得一無所有。

心理學家:離婚後,這三樣東西是女方的,男方一樣也拿不走

總的來說,對待婚姻還是慎重一點的好,作為女人時刻要記住,首先保護自己,既然都已經到了離婚這樣的境地,也不用太顧及你們的情分。就算是離開了他,憑著你的能力,日子可能會過得好一點。屬於自己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畢竟餘生還長,要有所打算。

參考資料:

《社會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