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

我們從小就聽到或者學到的一句話叫做“言傳身教”,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似乎已經忘了這句話,他們也有很多的藉口,我工作忙,壓力大,把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完全推給了學校的老師,最後孩子出現了任何問題,只會找到學校去找老師的麻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從小就聽到過,在孩子出生以後,直接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就是父母,中國人經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重要。

"

我們從小就聽到或者學到的一句話叫做“言傳身教”,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似乎已經忘了這句話,他們也有很多的藉口,我工作忙,壓力大,把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完全推給了學校的老師,最後孩子出現了任何問題,只會找到學校去找老師的麻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從小就聽到過,在孩子出生以後,直接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就是父母,中國人經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如果一個家長從小給孩子樹立的是一個正面的形象,比如堅持閱讀,運動,雖然還是可能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他只是會模仿你,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愛閱讀,愛運動的習慣,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相反,如果家長本身成天滿口成髒,對待他人非常的傲慢無禮,孩子又怎麼會是一個待人有禮、性格謙卑的人呢?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二十年前左右的一個廣告,是小童星尤浩然拍攝的《媽媽洗腳》,父母言傳身教,給自己的父母洗腳,孩子看在眼中,也會去模仿,試想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以後怎麼會不孝敬父母呢?而那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戳中了多少家長心窩。

"

我們從小就聽到或者學到的一句話叫做“言傳身教”,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似乎已經忘了這句話,他們也有很多的藉口,我工作忙,壓力大,把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完全推給了學校的老師,最後孩子出現了任何問題,只會找到學校去找老師的麻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從小就聽到過,在孩子出生以後,直接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就是父母,中國人經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如果一個家長從小給孩子樹立的是一個正面的形象,比如堅持閱讀,運動,雖然還是可能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他只是會模仿你,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愛閱讀,愛運動的習慣,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相反,如果家長本身成天滿口成髒,對待他人非常的傲慢無禮,孩子又怎麼會是一個待人有禮、性格謙卑的人呢?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二十年前左右的一個廣告,是小童星尤浩然拍攝的《媽媽洗腳》,父母言傳身教,給自己的父母洗腳,孩子看在眼中,也會去模仿,試想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以後怎麼會不孝敬父母呢?而那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戳中了多少家長心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1、世稱賢母敬姜的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

其實在中國古代,這樣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很多人的故事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體會。

世稱賢母敬姜的《論勞逸》是春秋戰國時期家訓的代表作。敬姜是魯國大夫公文伯的母親,有一天,公文伯朝見魯君後回家,看到母親正在績麻,就對母親說: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您還要績麻,季孫看了會生氣的,以為我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哪!敬姜聽罷兒子的報怨,訓誡道:“ 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她認為,上自天子、諸侯、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須勞動,或勞心、或勞力,才能政清人和、國泰民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礎和前提。在此敬姜闡發了一個最樸素的真理:勤勉不怠國則興,逸樂怠慢國則敗。敬姜的誡子家訓是載於《國語》上的有名的家訓,敬姜因這篇出色的《論勞逸》之文成為有名的賢母。敬姜真可謂我古代以身作則的典範。

孔子講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僅是針對教師的,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努力遵循。

"

我們從小就聽到或者學到的一句話叫做“言傳身教”,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似乎已經忘了這句話,他們也有很多的藉口,我工作忙,壓力大,把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完全推給了學校的老師,最後孩子出現了任何問題,只會找到學校去找老師的麻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從小就聽到過,在孩子出生以後,直接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就是父母,中國人經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如果一個家長從小給孩子樹立的是一個正面的形象,比如堅持閱讀,運動,雖然還是可能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他只是會模仿你,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愛閱讀,愛運動的習慣,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相反,如果家長本身成天滿口成髒,對待他人非常的傲慢無禮,孩子又怎麼會是一個待人有禮、性格謙卑的人呢?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二十年前左右的一個廣告,是小童星尤浩然拍攝的《媽媽洗腳》,父母言傳身教,給自己的父母洗腳,孩子看在眼中,也會去模仿,試想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以後怎麼會不孝敬父母呢?而那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戳中了多少家長心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1、世稱賢母敬姜的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

其實在中國古代,這樣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很多人的故事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體會。

世稱賢母敬姜的《論勞逸》是春秋戰國時期家訓的代表作。敬姜是魯國大夫公文伯的母親,有一天,公文伯朝見魯君後回家,看到母親正在績麻,就對母親說: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您還要績麻,季孫看了會生氣的,以為我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哪!敬姜聽罷兒子的報怨,訓誡道:“ 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她認為,上自天子、諸侯、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須勞動,或勞心、或勞力,才能政清人和、國泰民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礎和前提。在此敬姜闡發了一個最樸素的真理:勤勉不怠國則興,逸樂怠慢國則敗。敬姜的誡子家訓是載於《國語》上的有名的家訓,敬姜因這篇出色的《論勞逸》之文成為有名的賢母。敬姜真可謂我古代以身作則的典範。

孔子講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僅是針對教師的,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努力遵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2、錯誤的觀念影響一批人,教唆者往往比實施者更可恨

有一個人當了醫生,沒有醫德,草菅人命,把人給醫死了,結果墮到十八層地獄,他很生氣,在那裡一邊跺腳,一邊嘴裡自言自語說道“我又不是故意的,幹嗎判那麼重?”突然底下有人說話了,“老兄,你別在那裡跺腳了,灰塵都落在我身上。”這個醫生嚇了一大跳,十八層地獄最低了,底下還有?他說:“老兄,我是幹醫生的,草菅人命,墮十八層,你是幹哪一行的?還在我底下,第十九層。”結果底下的人說:“我是當老師的。”

醫生草菅人是一條命,假如他積德行善,十八年後還是一條好漢;教師、家長亦或是幹部領導把人家的觀念誤導了,那可是一片!所以把思想觀念教錯了,誤的是子子孫孫,還有他影響的人,可是斷人慧命的罪業。這個故事雖然帶有迷信色彩,但無不說明教人者不管是老師也不好家長也好自己首先觀點正確。

"

我們從小就聽到或者學到的一句話叫做“言傳身教”,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似乎已經忘了這句話,他們也有很多的藉口,我工作忙,壓力大,把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完全推給了學校的老師,最後孩子出現了任何問題,只會找到學校去找老師的麻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從小就聽到過,在孩子出生以後,直接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就是父母,中國人經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如果一個家長從小給孩子樹立的是一個正面的形象,比如堅持閱讀,運動,雖然還是可能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他只是會模仿你,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愛閱讀,愛運動的習慣,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相反,如果家長本身成天滿口成髒,對待他人非常的傲慢無禮,孩子又怎麼會是一個待人有禮、性格謙卑的人呢?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二十年前左右的一個廣告,是小童星尤浩然拍攝的《媽媽洗腳》,父母言傳身教,給自己的父母洗腳,孩子看在眼中,也會去模仿,試想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以後怎麼會不孝敬父母呢?而那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戳中了多少家長心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1、世稱賢母敬姜的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

其實在中國古代,這樣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很多人的故事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體會。

世稱賢母敬姜的《論勞逸》是春秋戰國時期家訓的代表作。敬姜是魯國大夫公文伯的母親,有一天,公文伯朝見魯君後回家,看到母親正在績麻,就對母親說: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您還要績麻,季孫看了會生氣的,以為我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哪!敬姜聽罷兒子的報怨,訓誡道:“ 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她認為,上自天子、諸侯、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須勞動,或勞心、或勞力,才能政清人和、國泰民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礎和前提。在此敬姜闡發了一個最樸素的真理:勤勉不怠國則興,逸樂怠慢國則敗。敬姜的誡子家訓是載於《國語》上的有名的家訓,敬姜因這篇出色的《論勞逸》之文成為有名的賢母。敬姜真可謂我古代以身作則的典範。

孔子講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僅是針對教師的,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努力遵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2、錯誤的觀念影響一批人,教唆者往往比實施者更可恨

有一個人當了醫生,沒有醫德,草菅人命,把人給醫死了,結果墮到十八層地獄,他很生氣,在那裡一邊跺腳,一邊嘴裡自言自語說道“我又不是故意的,幹嗎判那麼重?”突然底下有人說話了,“老兄,你別在那裡跺腳了,灰塵都落在我身上。”這個醫生嚇了一大跳,十八層地獄最低了,底下還有?他說:“老兄,我是幹醫生的,草菅人命,墮十八層,你是幹哪一行的?還在我底下,第十九層。”結果底下的人說:“我是當老師的。”

醫生草菅人是一條命,假如他積德行善,十八年後還是一條好漢;教師、家長亦或是幹部領導把人家的觀念誤導了,那可是一片!所以把思想觀念教錯了,誤的是子子孫孫,還有他影響的人,可是斷人慧命的罪業。這個故事雖然帶有迷信色彩,但無不說明教人者不管是老師也不好家長也好自己首先觀點正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必須親身示範,才能教出好孩子

《顏氏家訓·治家》裡有這樣一段話:“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是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義而婦陵,則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攝,非訓導之所移也。”告訴我們以身作則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中一直提倡:要想子女晚輩做到“孝”,長輩要先垂範,做好榜樣。《戒子通錄》中《張商英戒子》一篇中提到“父孝子必孝,不教亦須孝。自己身不孝,養子謾勞教。慈鳥本來孝,何曾得人教。孝是種子法,不由教不教。”說的正是上行下效的問題。而我們現在很多的家長自己都做不到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和睦相處,又何談教育自己的孩子去行孝。

"

我們從小就聽到或者學到的一句話叫做“言傳身教”,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似乎已經忘了這句話,他們也有很多的藉口,我工作忙,壓力大,把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完全推給了學校的老師,最後孩子出現了任何問題,只會找到學校去找老師的麻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從小就聽到過,在孩子出生以後,直接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就是父母,中國人經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如果一個家長從小給孩子樹立的是一個正面的形象,比如堅持閱讀,運動,雖然還是可能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他只是會模仿你,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愛閱讀,愛運動的習慣,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相反,如果家長本身成天滿口成髒,對待他人非常的傲慢無禮,孩子又怎麼會是一個待人有禮、性格謙卑的人呢?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二十年前左右的一個廣告,是小童星尤浩然拍攝的《媽媽洗腳》,父母言傳身教,給自己的父母洗腳,孩子看在眼中,也會去模仿,試想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以後怎麼會不孝敬父母呢?而那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戳中了多少家長心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1、世稱賢母敬姜的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

其實在中國古代,這樣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很多人的故事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體會。

世稱賢母敬姜的《論勞逸》是春秋戰國時期家訓的代表作。敬姜是魯國大夫公文伯的母親,有一天,公文伯朝見魯君後回家,看到母親正在績麻,就對母親說: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您還要績麻,季孫看了會生氣的,以為我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哪!敬姜聽罷兒子的報怨,訓誡道:“ 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她認為,上自天子、諸侯、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須勞動,或勞心、或勞力,才能政清人和、國泰民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礎和前提。在此敬姜闡發了一個最樸素的真理:勤勉不怠國則興,逸樂怠慢國則敗。敬姜的誡子家訓是載於《國語》上的有名的家訓,敬姜因這篇出色的《論勞逸》之文成為有名的賢母。敬姜真可謂我古代以身作則的典範。

孔子講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僅是針對教師的,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努力遵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2、錯誤的觀念影響一批人,教唆者往往比實施者更可恨

有一個人當了醫生,沒有醫德,草菅人命,把人給醫死了,結果墮到十八層地獄,他很生氣,在那裡一邊跺腳,一邊嘴裡自言自語說道“我又不是故意的,幹嗎判那麼重?”突然底下有人說話了,“老兄,你別在那裡跺腳了,灰塵都落在我身上。”這個醫生嚇了一大跳,十八層地獄最低了,底下還有?他說:“老兄,我是幹醫生的,草菅人命,墮十八層,你是幹哪一行的?還在我底下,第十九層。”結果底下的人說:“我是當老師的。”

醫生草菅人是一條命,假如他積德行善,十八年後還是一條好漢;教師、家長亦或是幹部領導把人家的觀念誤導了,那可是一片!所以把思想觀念教錯了,誤的是子子孫孫,還有他影響的人,可是斷人慧命的罪業。這個故事雖然帶有迷信色彩,但無不說明教人者不管是老師也不好家長也好自己首先觀點正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必須親身示範,才能教出好孩子

《顏氏家訓·治家》裡有這樣一段話:“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是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義而婦陵,則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攝,非訓導之所移也。”告訴我們以身作則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中一直提倡:要想子女晚輩做到“孝”,長輩要先垂範,做好榜樣。《戒子通錄》中《張商英戒子》一篇中提到“父孝子必孝,不教亦須孝。自己身不孝,養子謾勞教。慈鳥本來孝,何曾得人教。孝是種子法,不由教不教。”說的正是上行下效的問題。而我們現在很多的家長自己都做不到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和睦相處,又何談教育自己的孩子去行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4、家長不僅在孝敬方面要以身作則,更要從做人方面以身作則

顏氏家訓在《教子》篇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北齊有個士大夫,曾經對顏之推講,他有個兒子,十六歲了,略通文墨,他就想讓兒子學習鮮卑語,彈琵琶,用來服侍當時的達官貴人。因為北齊是鮮卑人的政權,琵琶是鮮卑皇族和貴族喜歡的樂器,所以講鮮卑話、彈琵琶,能得到達官貴人的賞識,也因而就有當官發財的機會。

講完這個故事後,顏之推很感慨,說:“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

我們從小就聽到或者學到的一句話叫做“言傳身教”,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似乎已經忘了這句話,他們也有很多的藉口,我工作忙,壓力大,把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完全推給了學校的老師,最後孩子出現了任何問題,只會找到學校去找老師的麻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從小就聽到過,在孩子出生以後,直接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就是父母,中國人經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如果一個家長從小給孩子樹立的是一個正面的形象,比如堅持閱讀,運動,雖然還是可能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他只是會模仿你,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愛閱讀,愛運動的習慣,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相反,如果家長本身成天滿口成髒,對待他人非常的傲慢無禮,孩子又怎麼會是一個待人有禮、性格謙卑的人呢?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二十年前左右的一個廣告,是小童星尤浩然拍攝的《媽媽洗腳》,父母言傳身教,給自己的父母洗腳,孩子看在眼中,也會去模仿,試想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以後怎麼會不孝敬父母呢?而那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戳中了多少家長心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1、世稱賢母敬姜的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

其實在中國古代,這樣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很多人的故事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體會。

世稱賢母敬姜的《論勞逸》是春秋戰國時期家訓的代表作。敬姜是魯國大夫公文伯的母親,有一天,公文伯朝見魯君後回家,看到母親正在績麻,就對母親說: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您還要績麻,季孫看了會生氣的,以為我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哪!敬姜聽罷兒子的報怨,訓誡道:“ 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她認為,上自天子、諸侯、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須勞動,或勞心、或勞力,才能政清人和、國泰民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礎和前提。在此敬姜闡發了一個最樸素的真理:勤勉不怠國則興,逸樂怠慢國則敗。敬姜的誡子家訓是載於《國語》上的有名的家訓,敬姜因這篇出色的《論勞逸》之文成為有名的賢母。敬姜真可謂我古代以身作則的典範。

孔子講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僅是針對教師的,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努力遵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2、錯誤的觀念影響一批人,教唆者往往比實施者更可恨

有一個人當了醫生,沒有醫德,草菅人命,把人給醫死了,結果墮到十八層地獄,他很生氣,在那裡一邊跺腳,一邊嘴裡自言自語說道“我又不是故意的,幹嗎判那麼重?”突然底下有人說話了,“老兄,你別在那裡跺腳了,灰塵都落在我身上。”這個醫生嚇了一大跳,十八層地獄最低了,底下還有?他說:“老兄,我是幹醫生的,草菅人命,墮十八層,你是幹哪一行的?還在我底下,第十九層。”結果底下的人說:“我是當老師的。”

醫生草菅人是一條命,假如他積德行善,十八年後還是一條好漢;教師、家長亦或是幹部領導把人家的觀念誤導了,那可是一片!所以把思想觀念教錯了,誤的是子子孫孫,還有他影響的人,可是斷人慧命的罪業。這個故事雖然帶有迷信色彩,但無不說明教人者不管是老師也不好家長也好自己首先觀點正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必須親身示範,才能教出好孩子

《顏氏家訓·治家》裡有這樣一段話:“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是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義而婦陵,則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攝,非訓導之所移也。”告訴我們以身作則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中一直提倡:要想子女晚輩做到“孝”,長輩要先垂範,做好榜樣。《戒子通錄》中《張商英戒子》一篇中提到“父孝子必孝,不教亦須孝。自己身不孝,養子謾勞教。慈鳥本來孝,何曾得人教。孝是種子法,不由教不教。”說的正是上行下效的問題。而我們現在很多的家長自己都做不到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和睦相處,又何談教育自己的孩子去行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4、家長不僅在孝敬方面要以身作則,更要從做人方面以身作則

顏氏家訓在《教子》篇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北齊有個士大夫,曾經對顏之推講,他有個兒子,十六歲了,略通文墨,他就想讓兒子學習鮮卑語,彈琵琶,用來服侍當時的達官貴人。因為北齊是鮮卑人的政權,琵琶是鮮卑皇族和貴族喜歡的樂器,所以講鮮卑話、彈琵琶,能得到達官貴人的賞識,也因而就有當官發財的機會。

講完這個故事後,顏之推很感慨,說:“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這個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真奇怪啊,如果用這種歪門邪道,就是讓子女當上部長、總理,我也不願意讓你們走這條路。在顏之推的時代,中國北方的政權都是胡人建立的,他自己也在北齊做官二十來年,所以他的話不能說得很含蓄,但他的感慨是深沉的。稍加分析,就知道這感慨裡包含三層意思:

  1. 對本族文化,也就是漢文化的熱愛。
  2. 對趨炎附勢,不擇手段謀求利益的人的鄙視。
  3. 提出了教育子女的一個核心原則,即:怎麼教子女?教什麼?
"

我們從小就聽到或者學到的一句話叫做“言傳身教”,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似乎已經忘了這句話,他們也有很多的藉口,我工作忙,壓力大,把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完全推給了學校的老師,最後孩子出現了任何問題,只會找到學校去找老師的麻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從小就聽到過,在孩子出生以後,直接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就是父母,中國人經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如果一個家長從小給孩子樹立的是一個正面的形象,比如堅持閱讀,運動,雖然還是可能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他只是會模仿你,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愛閱讀,愛運動的習慣,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相反,如果家長本身成天滿口成髒,對待他人非常的傲慢無禮,孩子又怎麼會是一個待人有禮、性格謙卑的人呢?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二十年前左右的一個廣告,是小童星尤浩然拍攝的《媽媽洗腳》,父母言傳身教,給自己的父母洗腳,孩子看在眼中,也會去模仿,試想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以後怎麼會不孝敬父母呢?而那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戳中了多少家長心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1、世稱賢母敬姜的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

其實在中國古代,這樣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很多人的故事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體會。

世稱賢母敬姜的《論勞逸》是春秋戰國時期家訓的代表作。敬姜是魯國大夫公文伯的母親,有一天,公文伯朝見魯君後回家,看到母親正在績麻,就對母親說: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您還要績麻,季孫看了會生氣的,以為我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哪!敬姜聽罷兒子的報怨,訓誡道:“ 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她認為,上自天子、諸侯、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須勞動,或勞心、或勞力,才能政清人和、國泰民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礎和前提。在此敬姜闡發了一個最樸素的真理:勤勉不怠國則興,逸樂怠慢國則敗。敬姜的誡子家訓是載於《國語》上的有名的家訓,敬姜因這篇出色的《論勞逸》之文成為有名的賢母。敬姜真可謂我古代以身作則的典範。

孔子講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僅是針對教師的,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努力遵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2、錯誤的觀念影響一批人,教唆者往往比實施者更可恨

有一個人當了醫生,沒有醫德,草菅人命,把人給醫死了,結果墮到十八層地獄,他很生氣,在那裡一邊跺腳,一邊嘴裡自言自語說道“我又不是故意的,幹嗎判那麼重?”突然底下有人說話了,“老兄,你別在那裡跺腳了,灰塵都落在我身上。”這個醫生嚇了一大跳,十八層地獄最低了,底下還有?他說:“老兄,我是幹醫生的,草菅人命,墮十八層,你是幹哪一行的?還在我底下,第十九層。”結果底下的人說:“我是當老師的。”

醫生草菅人是一條命,假如他積德行善,十八年後還是一條好漢;教師、家長亦或是幹部領導把人家的觀念誤導了,那可是一片!所以把思想觀念教錯了,誤的是子子孫孫,還有他影響的人,可是斷人慧命的罪業。這個故事雖然帶有迷信色彩,但無不說明教人者不管是老師也不好家長也好自己首先觀點正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必須親身示範,才能教出好孩子

《顏氏家訓·治家》裡有這樣一段話:“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是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義而婦陵,則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攝,非訓導之所移也。”告訴我們以身作則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中一直提倡:要想子女晚輩做到“孝”,長輩要先垂範,做好榜樣。《戒子通錄》中《張商英戒子》一篇中提到“父孝子必孝,不教亦須孝。自己身不孝,養子謾勞教。慈鳥本來孝,何曾得人教。孝是種子法,不由教不教。”說的正是上行下效的問題。而我們現在很多的家長自己都做不到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和睦相處,又何談教育自己的孩子去行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4、家長不僅在孝敬方面要以身作則,更要從做人方面以身作則

顏氏家訓在《教子》篇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北齊有個士大夫,曾經對顏之推講,他有個兒子,十六歲了,略通文墨,他就想讓兒子學習鮮卑語,彈琵琶,用來服侍當時的達官貴人。因為北齊是鮮卑人的政權,琵琶是鮮卑皇族和貴族喜歡的樂器,所以講鮮卑話、彈琵琶,能得到達官貴人的賞識,也因而就有當官發財的機會。

講完這個故事後,顏之推很感慨,說:“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這個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真奇怪啊,如果用這種歪門邪道,就是讓子女當上部長、總理,我也不願意讓你們走這條路。在顏之推的時代,中國北方的政權都是胡人建立的,他自己也在北齊做官二十來年,所以他的話不能說得很含蓄,但他的感慨是深沉的。稍加分析,就知道這感慨裡包含三層意思:

  1. 對本族文化,也就是漢文化的熱愛。
  2. 對趨炎附勢,不擇手段謀求利益的人的鄙視。
  3. 提出了教育子女的一個核心原則,即:怎麼教子女?教什麼?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5、望子成龍者,自己先為龍;望女成鳳者,自己先為鳳

天下父母個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子孫發達,但是怎樣才能使子成龍,使女成鳳,使子孫發達呢?這就大有講究了。一些目光短淺的父母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一時的權勢,總想走捷徑,甚至不擇手段通過歪門邪道來達到目的,而不知道教育的根本原則是讓他們走正道,讓他們堂堂正正的做人。

用古人的花匠,就是“教子要有義方”。什麼叫“義方”?怎樣才叫“義方”?

簡單地說,就是以“聖賢之道”來教育子孫,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要教給子女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但是什麼才是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這就取決於父母自身的思想境界了。這樣,就歸結到了一個最根本性的問題上:教育子女的前提和根本乃是教育自己,提高自己。自己境界不高,卻要教出優秀的子女來,恐怕很難。

當然,也有很多並不優秀的父母生出了優秀的子女。有句俗語叫做“歹竹出好筍”,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那不是“歹竹”的功勞,而是子女爭氣,學到了正道。這樣的父母不能貪天之功以為己有、貪社會之功以為己有的。

"

我們從小就聽到或者學到的一句話叫做“言傳身教”,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似乎已經忘了這句話,他們也有很多的藉口,我工作忙,壓力大,把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完全推給了學校的老師,最後孩子出現了任何問題,只會找到學校去找老師的麻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從小就聽到過,在孩子出生以後,直接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就是父母,中國人經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如果一個家長從小給孩子樹立的是一個正面的形象,比如堅持閱讀,運動,雖然還是可能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他只是會模仿你,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愛閱讀,愛運動的習慣,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相反,如果家長本身成天滿口成髒,對待他人非常的傲慢無禮,孩子又怎麼會是一個待人有禮、性格謙卑的人呢?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二十年前左右的一個廣告,是小童星尤浩然拍攝的《媽媽洗腳》,父母言傳身教,給自己的父母洗腳,孩子看在眼中,也會去模仿,試想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以後怎麼會不孝敬父母呢?而那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戳中了多少家長心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1、世稱賢母敬姜的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

其實在中國古代,這樣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很多人的故事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體會。

世稱賢母敬姜的《論勞逸》是春秋戰國時期家訓的代表作。敬姜是魯國大夫公文伯的母親,有一天,公文伯朝見魯君後回家,看到母親正在績麻,就對母親說: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您還要績麻,季孫看了會生氣的,以為我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哪!敬姜聽罷兒子的報怨,訓誡道:“ 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她認為,上自天子、諸侯、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須勞動,或勞心、或勞力,才能政清人和、國泰民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礎和前提。在此敬姜闡發了一個最樸素的真理:勤勉不怠國則興,逸樂怠慢國則敗。敬姜的誡子家訓是載於《國語》上的有名的家訓,敬姜因這篇出色的《論勞逸》之文成為有名的賢母。敬姜真可謂我古代以身作則的典範。

孔子講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僅是針對教師的,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努力遵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2、錯誤的觀念影響一批人,教唆者往往比實施者更可恨

有一個人當了醫生,沒有醫德,草菅人命,把人給醫死了,結果墮到十八層地獄,他很生氣,在那裡一邊跺腳,一邊嘴裡自言自語說道“我又不是故意的,幹嗎判那麼重?”突然底下有人說話了,“老兄,你別在那裡跺腳了,灰塵都落在我身上。”這個醫生嚇了一大跳,十八層地獄最低了,底下還有?他說:“老兄,我是幹醫生的,草菅人命,墮十八層,你是幹哪一行的?還在我底下,第十九層。”結果底下的人說:“我是當老師的。”

醫生草菅人是一條命,假如他積德行善,十八年後還是一條好漢;教師、家長亦或是幹部領導把人家的觀念誤導了,那可是一片!所以把思想觀念教錯了,誤的是子子孫孫,還有他影響的人,可是斷人慧命的罪業。這個故事雖然帶有迷信色彩,但無不說明教人者不管是老師也不好家長也好自己首先觀點正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必須親身示範,才能教出好孩子

《顏氏家訓·治家》裡有這樣一段話:“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是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義而婦陵,則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攝,非訓導之所移也。”告訴我們以身作則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中一直提倡:要想子女晚輩做到“孝”,長輩要先垂範,做好榜樣。《戒子通錄》中《張商英戒子》一篇中提到“父孝子必孝,不教亦須孝。自己身不孝,養子謾勞教。慈鳥本來孝,何曾得人教。孝是種子法,不由教不教。”說的正是上行下效的問題。而我們現在很多的家長自己都做不到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和睦相處,又何談教育自己的孩子去行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4、家長不僅在孝敬方面要以身作則,更要從做人方面以身作則

顏氏家訓在《教子》篇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北齊有個士大夫,曾經對顏之推講,他有個兒子,十六歲了,略通文墨,他就想讓兒子學習鮮卑語,彈琵琶,用來服侍當時的達官貴人。因為北齊是鮮卑人的政權,琵琶是鮮卑皇族和貴族喜歡的樂器,所以講鮮卑話、彈琵琶,能得到達官貴人的賞識,也因而就有當官發財的機會。

講完這個故事後,顏之推很感慨,說:“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這個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真奇怪啊,如果用這種歪門邪道,就是讓子女當上部長、總理,我也不願意讓你們走這條路。在顏之推的時代,中國北方的政權都是胡人建立的,他自己也在北齊做官二十來年,所以他的話不能說得很含蓄,但他的感慨是深沉的。稍加分析,就知道這感慨裡包含三層意思:

  1. 對本族文化,也就是漢文化的熱愛。
  2. 對趨炎附勢,不擇手段謀求利益的人的鄙視。
  3. 提出了教育子女的一個核心原則,即:怎麼教子女?教什麼?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5、望子成龍者,自己先為龍;望女成鳳者,自己先為鳳

天下父母個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子孫發達,但是怎樣才能使子成龍,使女成鳳,使子孫發達呢?這就大有講究了。一些目光短淺的父母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一時的權勢,總想走捷徑,甚至不擇手段通過歪門邪道來達到目的,而不知道教育的根本原則是讓他們走正道,讓他們堂堂正正的做人。

用古人的花匠,就是“教子要有義方”。什麼叫“義方”?怎樣才叫“義方”?

簡單地說,就是以“聖賢之道”來教育子孫,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要教給子女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但是什麼才是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這就取決於父母自身的思想境界了。這樣,就歸結到了一個最根本性的問題上:教育子女的前提和根本乃是教育自己,提高自己。自己境界不高,卻要教出優秀的子女來,恐怕很難。

當然,也有很多並不優秀的父母生出了優秀的子女。有句俗語叫做“歹竹出好筍”,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那不是“歹竹”的功勞,而是子女爭氣,學到了正道。這樣的父母不能貪天之功以為己有、貪社會之功以為己有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6、身教重於言傳

其實,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更多的靠身教,而非言教。自己思想境界高,堂堂正正,事業有成,對社會有貢獻,就是子女的最好榜樣。《世說新語·德行篇》有一個故事說:謝安的太太教訓兒子,卻看丈夫很少教兒子,就問他,怎麼從沒看到你教兒子?謝安回答說,我怎麼沒教?“我常自教兒”。謝安的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的一言一行,兒子耳聞目見,都是在教育他

這就是常言所說的“身教重於言傳”。

如果做父母的自己不走正道,卻要兒女走正道,自己天天打麻將,甚至沉溺於賭博,卻要子女不打麻將,不沉溺賭博,這如何辦得到呢?不難想象,那個教兒子學鮮卑語、彈琵琶的北齊人,他自己就是一個趨炎附勢而不懂大義的小人。

"

我們從小就聽到或者學到的一句話叫做“言傳身教”,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似乎已經忘了這句話,他們也有很多的藉口,我工作忙,壓力大,把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完全推給了學校的老師,最後孩子出現了任何問題,只會找到學校去找老師的麻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從小就聽到過,在孩子出生以後,直接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就是父母,中國人經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如果一個家長從小給孩子樹立的是一個正面的形象,比如堅持閱讀,運動,雖然還是可能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他只是會模仿你,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愛閱讀,愛運動的習慣,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相反,如果家長本身成天滿口成髒,對待他人非常的傲慢無禮,孩子又怎麼會是一個待人有禮、性格謙卑的人呢?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二十年前左右的一個廣告,是小童星尤浩然拍攝的《媽媽洗腳》,父母言傳身教,給自己的父母洗腳,孩子看在眼中,也會去模仿,試想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以後怎麼會不孝敬父母呢?而那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戳中了多少家長心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1、世稱賢母敬姜的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

其實在中國古代,這樣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很多人的故事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體會。

世稱賢母敬姜的《論勞逸》是春秋戰國時期家訓的代表作。敬姜是魯國大夫公文伯的母親,有一天,公文伯朝見魯君後回家,看到母親正在績麻,就對母親說: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您還要績麻,季孫看了會生氣的,以為我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哪!敬姜聽罷兒子的報怨,訓誡道:“ 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她認為,上自天子、諸侯、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須勞動,或勞心、或勞力,才能政清人和、國泰民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礎和前提。在此敬姜闡發了一個最樸素的真理:勤勉不怠國則興,逸樂怠慢國則敗。敬姜的誡子家訓是載於《國語》上的有名的家訓,敬姜因這篇出色的《論勞逸》之文成為有名的賢母。敬姜真可謂我古代以身作則的典範。

孔子講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僅是針對教師的,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努力遵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2、錯誤的觀念影響一批人,教唆者往往比實施者更可恨

有一個人當了醫生,沒有醫德,草菅人命,把人給醫死了,結果墮到十八層地獄,他很生氣,在那裡一邊跺腳,一邊嘴裡自言自語說道“我又不是故意的,幹嗎判那麼重?”突然底下有人說話了,“老兄,你別在那裡跺腳了,灰塵都落在我身上。”這個醫生嚇了一大跳,十八層地獄最低了,底下還有?他說:“老兄,我是幹醫生的,草菅人命,墮十八層,你是幹哪一行的?還在我底下,第十九層。”結果底下的人說:“我是當老師的。”

醫生草菅人是一條命,假如他積德行善,十八年後還是一條好漢;教師、家長亦或是幹部領導把人家的觀念誤導了,那可是一片!所以把思想觀念教錯了,誤的是子子孫孫,還有他影響的人,可是斷人慧命的罪業。這個故事雖然帶有迷信色彩,但無不說明教人者不管是老師也不好家長也好自己首先觀點正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必須親身示範,才能教出好孩子

《顏氏家訓·治家》裡有這樣一段話:“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是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義而婦陵,則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攝,非訓導之所移也。”告訴我們以身作則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中一直提倡:要想子女晚輩做到“孝”,長輩要先垂範,做好榜樣。《戒子通錄》中《張商英戒子》一篇中提到“父孝子必孝,不教亦須孝。自己身不孝,養子謾勞教。慈鳥本來孝,何曾得人教。孝是種子法,不由教不教。”說的正是上行下效的問題。而我們現在很多的家長自己都做不到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和睦相處,又何談教育自己的孩子去行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4、家長不僅在孝敬方面要以身作則,更要從做人方面以身作則

顏氏家訓在《教子》篇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北齊有個士大夫,曾經對顏之推講,他有個兒子,十六歲了,略通文墨,他就想讓兒子學習鮮卑語,彈琵琶,用來服侍當時的達官貴人。因為北齊是鮮卑人的政權,琵琶是鮮卑皇族和貴族喜歡的樂器,所以講鮮卑話、彈琵琶,能得到達官貴人的賞識,也因而就有當官發財的機會。

講完這個故事後,顏之推很感慨,說:“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這個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真奇怪啊,如果用這種歪門邪道,就是讓子女當上部長、總理,我也不願意讓你們走這條路。在顏之推的時代,中國北方的政權都是胡人建立的,他自己也在北齊做官二十來年,所以他的話不能說得很含蓄,但他的感慨是深沉的。稍加分析,就知道這感慨裡包含三層意思:

  1. 對本族文化,也就是漢文化的熱愛。
  2. 對趨炎附勢,不擇手段謀求利益的人的鄙視。
  3. 提出了教育子女的一個核心原則,即:怎麼教子女?教什麼?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5、望子成龍者,自己先為龍;望女成鳳者,自己先為鳳

天下父母個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子孫發達,但是怎樣才能使子成龍,使女成鳳,使子孫發達呢?這就大有講究了。一些目光短淺的父母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一時的權勢,總想走捷徑,甚至不擇手段通過歪門邪道來達到目的,而不知道教育的根本原則是讓他們走正道,讓他們堂堂正正的做人。

用古人的花匠,就是“教子要有義方”。什麼叫“義方”?怎樣才叫“義方”?

簡單地說,就是以“聖賢之道”來教育子孫,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要教給子女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但是什麼才是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這就取決於父母自身的思想境界了。這樣,就歸結到了一個最根本性的問題上:教育子女的前提和根本乃是教育自己,提高自己。自己境界不高,卻要教出優秀的子女來,恐怕很難。

當然,也有很多並不優秀的父母生出了優秀的子女。有句俗語叫做“歹竹出好筍”,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那不是“歹竹”的功勞,而是子女爭氣,學到了正道。這樣的父母不能貪天之功以為己有、貪社會之功以為己有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6、身教重於言傳

其實,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更多的靠身教,而非言教。自己思想境界高,堂堂正正,事業有成,對社會有貢獻,就是子女的最好榜樣。《世說新語·德行篇》有一個故事說:謝安的太太教訓兒子,卻看丈夫很少教兒子,就問他,怎麼從沒看到你教兒子?謝安回答說,我怎麼沒教?“我常自教兒”。謝安的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的一言一行,兒子耳聞目見,都是在教育他

這就是常言所說的“身教重於言傳”。

如果做父母的自己不走正道,卻要兒女走正道,自己天天打麻將,甚至沉溺於賭博,卻要子女不打麻將,不沉溺賭博,這如何辦得到呢?不難想象,那個教兒子學鮮卑語、彈琵琶的北齊人,他自己就是一個趨炎附勢而不懂大義的小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7、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更多在於日常好習慣的養成

所以父母教育子女,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注意子女的日常習慣養成。現在的父母,往往只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怎樣,將來能不能賺很多錢,將來能不能大富大貴,這個當然也重要,但是如果把這看成是第一等重要,那就大錯而特錯了。還有一條更為重要的,那就是要教育子女養成健康高尚的人格,做一個光明正大的君子,不做卑鄙齷齪的小人。

"

我們從小就聽到或者學到的一句話叫做“言傳身教”,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似乎已經忘了這句話,他們也有很多的藉口,我工作忙,壓力大,把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完全推給了學校的老師,最後孩子出現了任何問題,只會找到學校去找老師的麻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從小就聽到過,在孩子出生以後,直接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就是父母,中國人經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如果一個家長從小給孩子樹立的是一個正面的形象,比如堅持閱讀,運動,雖然還是可能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他只是會模仿你,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愛閱讀,愛運動的習慣,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相反,如果家長本身成天滿口成髒,對待他人非常的傲慢無禮,孩子又怎麼會是一個待人有禮、性格謙卑的人呢?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二十年前左右的一個廣告,是小童星尤浩然拍攝的《媽媽洗腳》,父母言傳身教,給自己的父母洗腳,孩子看在眼中,也會去模仿,試想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以後怎麼會不孝敬父母呢?而那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戳中了多少家長心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1、世稱賢母敬姜的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

其實在中國古代,這樣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很多人的故事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體會。

世稱賢母敬姜的《論勞逸》是春秋戰國時期家訓的代表作。敬姜是魯國大夫公文伯的母親,有一天,公文伯朝見魯君後回家,看到母親正在績麻,就對母親說: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您還要績麻,季孫看了會生氣的,以為我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哪!敬姜聽罷兒子的報怨,訓誡道:“ 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她認為,上自天子、諸侯、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須勞動,或勞心、或勞力,才能政清人和、國泰民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礎和前提。在此敬姜闡發了一個最樸素的真理:勤勉不怠國則興,逸樂怠慢國則敗。敬姜的誡子家訓是載於《國語》上的有名的家訓,敬姜因這篇出色的《論勞逸》之文成為有名的賢母。敬姜真可謂我古代以身作則的典範。

孔子講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僅是針對教師的,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努力遵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2、錯誤的觀念影響一批人,教唆者往往比實施者更可恨

有一個人當了醫生,沒有醫德,草菅人命,把人給醫死了,結果墮到十八層地獄,他很生氣,在那裡一邊跺腳,一邊嘴裡自言自語說道“我又不是故意的,幹嗎判那麼重?”突然底下有人說話了,“老兄,你別在那裡跺腳了,灰塵都落在我身上。”這個醫生嚇了一大跳,十八層地獄最低了,底下還有?他說:“老兄,我是幹醫生的,草菅人命,墮十八層,你是幹哪一行的?還在我底下,第十九層。”結果底下的人說:“我是當老師的。”

醫生草菅人是一條命,假如他積德行善,十八年後還是一條好漢;教師、家長亦或是幹部領導把人家的觀念誤導了,那可是一片!所以把思想觀念教錯了,誤的是子子孫孫,還有他影響的人,可是斷人慧命的罪業。這個故事雖然帶有迷信色彩,但無不說明教人者不管是老師也不好家長也好自己首先觀點正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必須親身示範,才能教出好孩子

《顏氏家訓·治家》裡有這樣一段話:“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是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義而婦陵,則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攝,非訓導之所移也。”告訴我們以身作則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中一直提倡:要想子女晚輩做到“孝”,長輩要先垂範,做好榜樣。《戒子通錄》中《張商英戒子》一篇中提到“父孝子必孝,不教亦須孝。自己身不孝,養子謾勞教。慈鳥本來孝,何曾得人教。孝是種子法,不由教不教。”說的正是上行下效的問題。而我們現在很多的家長自己都做不到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和睦相處,又何談教育自己的孩子去行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4、家長不僅在孝敬方面要以身作則,更要從做人方面以身作則

顏氏家訓在《教子》篇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北齊有個士大夫,曾經對顏之推講,他有個兒子,十六歲了,略通文墨,他就想讓兒子學習鮮卑語,彈琵琶,用來服侍當時的達官貴人。因為北齊是鮮卑人的政權,琵琶是鮮卑皇族和貴族喜歡的樂器,所以講鮮卑話、彈琵琶,能得到達官貴人的賞識,也因而就有當官發財的機會。

講完這個故事後,顏之推很感慨,說:“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這個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真奇怪啊,如果用這種歪門邪道,就是讓子女當上部長、總理,我也不願意讓你們走這條路。在顏之推的時代,中國北方的政權都是胡人建立的,他自己也在北齊做官二十來年,所以他的話不能說得很含蓄,但他的感慨是深沉的。稍加分析,就知道這感慨裡包含三層意思:

  1. 對本族文化,也就是漢文化的熱愛。
  2. 對趨炎附勢,不擇手段謀求利益的人的鄙視。
  3. 提出了教育子女的一個核心原則,即:怎麼教子女?教什麼?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5、望子成龍者,自己先為龍;望女成鳳者,自己先為鳳

天下父母個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子孫發達,但是怎樣才能使子成龍,使女成鳳,使子孫發達呢?這就大有講究了。一些目光短淺的父母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一時的權勢,總想走捷徑,甚至不擇手段通過歪門邪道來達到目的,而不知道教育的根本原則是讓他們走正道,讓他們堂堂正正的做人。

用古人的花匠,就是“教子要有義方”。什麼叫“義方”?怎樣才叫“義方”?

簡單地說,就是以“聖賢之道”來教育子孫,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要教給子女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但是什麼才是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這就取決於父母自身的思想境界了。這樣,就歸結到了一個最根本性的問題上:教育子女的前提和根本乃是教育自己,提高自己。自己境界不高,卻要教出優秀的子女來,恐怕很難。

當然,也有很多並不優秀的父母生出了優秀的子女。有句俗語叫做“歹竹出好筍”,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那不是“歹竹”的功勞,而是子女爭氣,學到了正道。這樣的父母不能貪天之功以為己有、貪社會之功以為己有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6、身教重於言傳

其實,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更多的靠身教,而非言教。自己思想境界高,堂堂正正,事業有成,對社會有貢獻,就是子女的最好榜樣。《世說新語·德行篇》有一個故事說:謝安的太太教訓兒子,卻看丈夫很少教兒子,就問他,怎麼從沒看到你教兒子?謝安回答說,我怎麼沒教?“我常自教兒”。謝安的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的一言一行,兒子耳聞目見,都是在教育他

這就是常言所說的“身教重於言傳”。

如果做父母的自己不走正道,卻要兒女走正道,自己天天打麻將,甚至沉溺於賭博,卻要子女不打麻將,不沉溺賭博,這如何辦得到呢?不難想象,那個教兒子學鮮卑語、彈琵琶的北齊人,他自己就是一個趨炎附勢而不懂大義的小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7、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更多在於日常好習慣的養成

所以父母教育子女,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注意子女的日常習慣養成。現在的父母,往往只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怎樣,將來能不能賺很多錢,將來能不能大富大貴,這個當然也重要,但是如果把這看成是第一等重要,那就大錯而特錯了。還有一條更為重要的,那就是要教育子女養成健康高尚的人格,做一個光明正大的君子,不做卑鄙齷齪的小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身教大於言傳,父母不要再一味的責怪孩子

“君子”和“小人”之別,是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區別,其餘貧與富、貴與賤、知識的多少,職業的不同、政治立場的差異、宗教信仰的區別等等,其實都是比較次要的問題。而且這方面主要取決於子女成人後的自我選擇,父母的影響其實是很有限的。

做一個君子還是一個小人,或者說,做一個好人還是壞人,對於子女的一生至關重要,而在這一點上,父母的言傳身教是能產生最重要的作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