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擁有好的關係'

"


"


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擁有好的關係


繼克里斯多夫的《親密關係》之後,這本《先學會愛自己,再遇見對的你》,讓人收穫很多。很多章節一邊看,一邊點頭,好像看到了那個忽而迷茫卑微、忽而霸道任性的自己。

作為群居動物,即使單身,也要和親人、朋友多接觸,而親密的關係中,暴露的問題總是最多,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煩惱,也都源於這些親密關係產生的問題。

建議這兩本書都看一看,很多觀點相近,但是闡述的角度不一樣,都讓我們先認清自己,成長起來再去看待每段關係,會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會更成熟的處理髮生的問題。

你是怎樣的人,就會遇到怎樣的事,會吸引類似的人。所以,良好的自我認知,健康的自我成長,是必須排在探究世界,處理關係之前的。

愛一個人不是上癮

深愛也可以不痴纏

很多男女關係的文章中寫:等到女人不再痴纏,不再耍賴,不再喜怒無常,那也就不再愛了。

這話好像很有道理,熱戀的時候感覺到對方愛自己,就好像進入到了天堂,這是種讓人迷戀的感覺,可是感受到對方的心梳理自己,頓時感覺墜入地獄。這時的愛情裡是沒有完整的自我的,自我建設不要靠對方的態度完成,這其實是一種上癮症狀。

上癮於別人給你的安全感,熟悉,刺激,這種執著和熬夜玩網絡遊戲很像。

而當我們對對方上癮的時候,把對方物化了,並沒有冷靜的在意對方的感受,尊重對方的選擇,只是對ta充滿期待,一旦關係脫離了自己控制,就會喜怒無常,痴纏糾結。

注意自我評價與成長

不再依賴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明白自己是誰,這時候才可能成為更純粹的愛,不再只關注“我”,而關注“我們”。

電影《她》講述了智能機器人與人類戀愛的故事,男主愛上了機器人,美女機器人開始和普通戀愛中的女人一樣,後來不斷的自我進化,她跳出了痴戀而發現自己可以因為美好的關係變得更好:你喚醒了我,我內在的某些部分改變了。我想學習一切有關的事情,我想發掘我自己。

就想高曉鬆老師所說:最好的感情,是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一個人理順自己,世界就安靜、清晰了,不再像嬰兒般,抓到什麼都不肯放手,不再像青春叛逆期,莫名的對人和事牴觸、易怒。當我們忙於自我成長時,沒有心思煩惱糾結,一切都會美好起來,充滿希望。

活出真實的自己

學會真實的表達自己

我們往往想要樹立一種眾人面前良好的形象,擔心陰影人格暴露,就會心口不一。這樣的人其實活得累,不夠灑脫,不夠自信。

比如同事借了錢,或請你順便帶了點東西,因為不多,所以雖然耿耿於懷,但是又不好意思開口,因為擔心別人說:不就這麼點錢嗎,真小氣啊!

如果能放下對“愛錢”的批判,大方的承認,這件事我就是在意的,有力量的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而真實的自己在所有關係中,都是讓彼此能相處的都更舒服的。

改變幼稚的二元對立思維

幼稚的人很難用成熟的眼光和態度看待身邊的事,不明白除了黑和白,其實還有很多中間色。就像小孩子,看電視,會問:這個是好人還是壞人?其實很多人都不是絕對的好或者壞。

心智成熟和智力與年齡無關,有些尖刻的詭辯看似沒有問題,其實讓身邊的人充滿無力感,暴力了自己的不成熟。

在批評兒子時,兒子會反過來說我態度不好,頓時,我就更加惱羞成怒,明明知道他說的有道理,卻會厲聲呵斥:難道你沒有錯?還是你錯了,我還得向你下跪?

還有的家長,在說到要信任孩子,不要事必躬親時,會反問:那就不管他們?隨他們去?

這其實都是非黑即白式的迴應方式,其實說話的重點不在語言,而是能量。有時是你的負面能量投射的一個出口,內心真的平和圓融,成熟淡定,不需要技巧,語言自然沒有攻擊型,對方很容易接納。

豐富自己的內心

不要被匱乏感打敗

匱乏感強的人會從內心深處認為自己不配擁有更美好的東西,不敢去渴望,去爭取,不甘心同時又不安心。

而匱乏感很容易在無意識狀態下,從原生家庭承襲。我們成年的生活,不會受父母存款的影響,

把自己和父母鎖在一個類似的生活層次,是因為毫無甄別的加收了他們的思維模式。

匱乏感可能願與物質,其實更多來自因為精神層面的補給不足。他們不是表現出懦弱,有時是一種陽剛性狀態,儘可能多的試圖主動掠奪。總之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充滿忌妒心,如有的家長會催婚逼自己孩子。

還有一種表現隱性表現,就是為了避免失望,壓抑退讓,比如安慰自己:算了,和會結婚都這樣,忍忍吧。

進化才能打破人格背景

匱乏感,讓你覺得資源稀少,別人得到了,自己就更少了。而進化到一個不同的能量等級,你將會看到資源是無限的。你的位置和視野改變了,就會看到更多可能性,可能性不斷加強,直至變成你的現實。

越是弱小的人越喜歡控制別人,而用來控制別人的東西,都會反過來控制自己。

所有的控制都是基於擔心,這是一種恐懼的能量。人們不知道,他們控制的動作,促成了那個他們一直在逃避的命運。

一個控制慾強的媽媽,會養出一個缺乏自信的孩子,甚至讓伴侶也產生出一種逃離情緒。學會接納,內心才能博大起來。

愛的正好不過度索取

信任比承諾重要

越沒有安全感的人,越喜歡控制,也喜歡要保證這一類的東西,可惜沒有一種保證,是感情的免死金牌。所以有的人喜歡賭咒發誓,是因為身邊人吃這一套。

“我可以原諒你,但你要保證以後……”這是一種誘惑,對方為了急於獲得原諒,會衝動的給你承諾,不去評估自己的能力。而食言之後的挫敗感、無力感,會變成愧疚和憤怒,輻射到對方身上,讓兩人關係進一步惡化。

信任是一種能力,能給出信任,是內心強大的表現。所有的新人來自自己內心,那種強烈的篤定感,會擴散到我們面對的人身上。你一眼道德對他人的信任,都是自我信任的延伸。

所謂,別人一次次辜負你的信任,自己很受傷,其實是一種假的信任。你是在提要求,必須別人有怎樣的回報,最後活成苦情人物,覺得全世界都辜負了自己。

自己給與安全感

補償不是愛,婚姻出現問題,不論是找外遇,或者是試圖在工作中找成就感拉平衡,都是不瞭解生活本真的表現,給不了配偶愛,用錢彌補也無法代替,矛盾依然存在,只有自己更穩定才能給對方支持。

雖然很多男人不怕辛苦,不怕流血,男人不善於解決矛盾,也不喜歡去面對麻煩,遇到關係處問題就喜歡逃避。當今社會對女人的要求特別高,導致女人因為自己的懷疑、不自信,無意識地變成如男人一般強硬,控制慾強,對方越躲,越想逼近。

需要做的是,儘快讓自己成長,內在變得更有力量,自己更穩定了,才會給對方支持,帶著對方一起成長。如果對方跟不上,這段關係也會無痛地自然瓦解,你會吸引那個能量和你匹配的人,來到你的生命中。

最終,我們還是要面對自己的不安全感,承認它,把責任收回來,可以告訴對方:不需要你保證什麼,大家都有責任,一起去面對,努力會更好。這樣,自己的力量感會提升。

能給美好的未來的保證只有一個:每個當下你選擇的態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