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

“煩死了,天天這麼忙,工資還這麼低!”

“真倒黴!下這麼大雨,我還沒帶傘。”

“為什麼別人都過得這麼好?我的生活卻一團亂麻。”

這些負能量的話語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媽媽,對於生活中的不如意格外敏感,不自覺就會在語言上表達出來:賺錢多難、工作多累、生活多不容易,給人感受到的都是滿滿的負能量。

"

“煩死了,天天這麼忙,工資還這麼低!”

“真倒黴!下這麼大雨,我還沒帶傘。”

“為什麼別人都過得這麼好?我的生活卻一團亂麻。”

這些負能量的話語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媽媽,對於生活中的不如意格外敏感,不自覺就會在語言上表達出來:賺錢多難、工作多累、生活多不容易,給人感受到的都是滿滿的負能量。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媽媽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媽媽的情緒,不僅會影響孩子,也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氛圍。

"

“煩死了,天天這麼忙,工資還這麼低!”

“真倒黴!下這麼大雨,我還沒帶傘。”

“為什麼別人都過得這麼好?我的生活卻一團亂麻。”

這些負能量的話語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媽媽,對於生活中的不如意格外敏感,不自覺就會在語言上表達出來:賺錢多難、工作多累、生活多不容易,給人感受到的都是滿滿的負能量。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媽媽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媽媽的情緒,不僅會影響孩子,也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氛圍。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負能量的媽媽

會讓孩子成為情緒的拯救者


以前教的一個學生,講述過她的個人成長經歷:

爸爸習慣不好,總是抽菸、喝酒、打牌、夜不歸宿,媽媽一個人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身體很累心裡也很委屈,臉上總是掛著愁苦的面容。

爸爸媽媽常常吵架,媽媽總是在她面前流淚、訴苦、說爸爸如何如何沒良心、沒責任感。

從懂事開始,她便不自覺地承擔起媽媽情緒的“拯救者”,認真學習,每次都考年級第一,在家裡也總是表現地特別勤快、懂事,希望能為媽媽減輕負擔,讓媽媽高興一點。

可是她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卻總是被壓抑、被忽略。

在媽媽負能量的長期浸染下,她的性格里也總是充滿淡淡的憂愁,敏感自卑,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無所顧慮地健康成長。

有些媽媽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是天生的情緒接收器,特別是對於媽媽的情緒,會更加敏感。

每當看到媽媽情緒不佳,孩子不自覺地就想成為一個“拯救者”,想讓媽媽重新快樂起來。

逐漸地,他就會忽略和壓抑自己的感受與情緒,小心翼翼,努力討好。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不夠自信,不敢做自己。

帶著這樣的沉重的壓力和負擔,他的生活、心理健康也只會越來越糟。


"

“煩死了,天天這麼忙,工資還這麼低!”

“真倒黴!下這麼大雨,我還沒帶傘。”

“為什麼別人都過得這麼好?我的生活卻一團亂麻。”

這些負能量的話語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媽媽,對於生活中的不如意格外敏感,不自覺就會在語言上表達出來:賺錢多難、工作多累、生活多不容易,給人感受到的都是滿滿的負能量。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媽媽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媽媽的情緒,不僅會影響孩子,也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氛圍。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負能量的媽媽

會讓孩子成為情緒的拯救者


以前教的一個學生,講述過她的個人成長經歷:

爸爸習慣不好,總是抽菸、喝酒、打牌、夜不歸宿,媽媽一個人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身體很累心裡也很委屈,臉上總是掛著愁苦的面容。

爸爸媽媽常常吵架,媽媽總是在她面前流淚、訴苦、說爸爸如何如何沒良心、沒責任感。

從懂事開始,她便不自覺地承擔起媽媽情緒的“拯救者”,認真學習,每次都考年級第一,在家裡也總是表現地特別勤快、懂事,希望能為媽媽減輕負擔,讓媽媽高興一點。

可是她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卻總是被壓抑、被忽略。

在媽媽負能量的長期浸染下,她的性格里也總是充滿淡淡的憂愁,敏感自卑,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無所顧慮地健康成長。

有些媽媽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是天生的情緒接收器,特別是對於媽媽的情緒,會更加敏感。

每當看到媽媽情緒不佳,孩子不自覺地就想成為一個“拯救者”,想讓媽媽重新快樂起來。

逐漸地,他就會忽略和壓抑自己的感受與情緒,小心翼翼,努力討好。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不夠自信,不敢做自己。

帶著這樣的沉重的壓力和負擔,他的生活、心理健康也只會越來越糟。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負能量的媽媽

會讓孩子形成消極思維


我曾在一個只有7歲的孩子身上,就觀察到消極思維的常見表現:

看他寫字,其實已經很好了,但他總說“我寫的不好看”,再怎麼鼓勵他都反覆說“不好”;

不僅不認可自己,也喜歡說別人壞話、對人事物挑剔、宣洩不滿;

容易發脾氣,生悶氣。

決定一個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的,比起能力,更多的時候靠的是他內在的個性品質。

其中,積極樂觀的心態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品質。

有些孩子很聰明,很有能力,可是遇事只會看到消極的一面,稍微遇到不順就容易放棄、畏懼不前;

有些孩子可能資質平平,但是總是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努力尋找解決辦法,不自怨自艾,長此以往,反而更能成就人生。


"

“煩死了,天天這麼忙,工資還這麼低!”

“真倒黴!下這麼大雨,我還沒帶傘。”

“為什麼別人都過得這麼好?我的生活卻一團亂麻。”

這些負能量的話語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媽媽,對於生活中的不如意格外敏感,不自覺就會在語言上表達出來:賺錢多難、工作多累、生活多不容易,給人感受到的都是滿滿的負能量。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媽媽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媽媽的情緒,不僅會影響孩子,也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氛圍。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負能量的媽媽

會讓孩子成為情緒的拯救者


以前教的一個學生,講述過她的個人成長經歷:

爸爸習慣不好,總是抽菸、喝酒、打牌、夜不歸宿,媽媽一個人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身體很累心裡也很委屈,臉上總是掛著愁苦的面容。

爸爸媽媽常常吵架,媽媽總是在她面前流淚、訴苦、說爸爸如何如何沒良心、沒責任感。

從懂事開始,她便不自覺地承擔起媽媽情緒的“拯救者”,認真學習,每次都考年級第一,在家裡也總是表現地特別勤快、懂事,希望能為媽媽減輕負擔,讓媽媽高興一點。

可是她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卻總是被壓抑、被忽略。

在媽媽負能量的長期浸染下,她的性格里也總是充滿淡淡的憂愁,敏感自卑,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無所顧慮地健康成長。

有些媽媽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是天生的情緒接收器,特別是對於媽媽的情緒,會更加敏感。

每當看到媽媽情緒不佳,孩子不自覺地就想成為一個“拯救者”,想讓媽媽重新快樂起來。

逐漸地,他就會忽略和壓抑自己的感受與情緒,小心翼翼,努力討好。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不夠自信,不敢做自己。

帶著這樣的沉重的壓力和負擔,他的生活、心理健康也只會越來越糟。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負能量的媽媽

會讓孩子形成消極思維


我曾在一個只有7歲的孩子身上,就觀察到消極思維的常見表現:

看他寫字,其實已經很好了,但他總說“我寫的不好看”,再怎麼鼓勵他都反覆說“不好”;

不僅不認可自己,也喜歡說別人壞話、對人事物挑剔、宣洩不滿;

容易發脾氣,生悶氣。

決定一個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的,比起能力,更多的時候靠的是他內在的個性品質。

其中,積極樂觀的心態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品質。

有些孩子很聰明,很有能力,可是遇事只會看到消極的一面,稍微遇到不順就容易放棄、畏懼不前;

有些孩子可能資質平平,但是總是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努力尋找解決辦法,不自怨自艾,長此以往,反而更能成就人生。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心理學大師弗洛姆在《愛的藝術》裡說:母親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恐懼都具有傳染性,兩者都會對孩子的全面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知乎一網友說:

“我媽骨子裡特別自卑,做什麼事都覺得自己不行,自己很差,她這種情緒從小就帶給了我,我現在都快28歲了,以至於我從來沒有信過其他人對我的讚美,下意識的第一反應是:我不配。”

如果一個媽媽,總是傳遞給孩子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面,遇到問題總是喜歡宣洩情緒、自我憐憫、愁眉苦臉,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容易讓孩子形成同樣的消極思維。

消極思維的孩子,總是容易對自己、對他人、對外界不滿,而不去積極解決問題;情緒不穩定,抗挫折能力差,在人生路上很難走得遠。

"

“煩死了,天天這麼忙,工資還這麼低!”

“真倒黴!下這麼大雨,我還沒帶傘。”

“為什麼別人都過得這麼好?我的生活卻一團亂麻。”

這些負能量的話語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媽媽,對於生活中的不如意格外敏感,不自覺就會在語言上表達出來:賺錢多難、工作多累、生活多不容易,給人感受到的都是滿滿的負能量。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媽媽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媽媽的情緒,不僅會影響孩子,也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氛圍。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負能量的媽媽

會讓孩子成為情緒的拯救者


以前教的一個學生,講述過她的個人成長經歷:

爸爸習慣不好,總是抽菸、喝酒、打牌、夜不歸宿,媽媽一個人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身體很累心裡也很委屈,臉上總是掛著愁苦的面容。

爸爸媽媽常常吵架,媽媽總是在她面前流淚、訴苦、說爸爸如何如何沒良心、沒責任感。

從懂事開始,她便不自覺地承擔起媽媽情緒的“拯救者”,認真學習,每次都考年級第一,在家裡也總是表現地特別勤快、懂事,希望能為媽媽減輕負擔,讓媽媽高興一點。

可是她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卻總是被壓抑、被忽略。

在媽媽負能量的長期浸染下,她的性格里也總是充滿淡淡的憂愁,敏感自卑,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無所顧慮地健康成長。

有些媽媽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是天生的情緒接收器,特別是對於媽媽的情緒,會更加敏感。

每當看到媽媽情緒不佳,孩子不自覺地就想成為一個“拯救者”,想讓媽媽重新快樂起來。

逐漸地,他就會忽略和壓抑自己的感受與情緒,小心翼翼,努力討好。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不夠自信,不敢做自己。

帶著這樣的沉重的壓力和負擔,他的生活、心理健康也只會越來越糟。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負能量的媽媽

會讓孩子形成消極思維


我曾在一個只有7歲的孩子身上,就觀察到消極思維的常見表現:

看他寫字,其實已經很好了,但他總說“我寫的不好看”,再怎麼鼓勵他都反覆說“不好”;

不僅不認可自己,也喜歡說別人壞話、對人事物挑剔、宣洩不滿;

容易發脾氣,生悶氣。

決定一個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的,比起能力,更多的時候靠的是他內在的個性品質。

其中,積極樂觀的心態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品質。

有些孩子很聰明,很有能力,可是遇事只會看到消極的一面,稍微遇到不順就容易放棄、畏懼不前;

有些孩子可能資質平平,但是總是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努力尋找解決辦法,不自怨自艾,長此以往,反而更能成就人生。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心理學大師弗洛姆在《愛的藝術》裡說:母親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恐懼都具有傳染性,兩者都會對孩子的全面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知乎一網友說:

“我媽骨子裡特別自卑,做什麼事都覺得自己不行,自己很差,她這種情緒從小就帶給了我,我現在都快28歲了,以至於我從來沒有信過其他人對我的讚美,下意識的第一反應是:我不配。”

如果一個媽媽,總是傳遞給孩子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面,遇到問題總是喜歡宣洩情緒、自我憐憫、愁眉苦臉,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容易讓孩子形成同樣的消極思維。

消極思維的孩子,總是容易對自己、對他人、對外界不滿,而不去積極解決問題;情緒不穩定,抗挫折能力差,在人生路上很難走得遠。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做一個樂觀的媽媽

給孩子支持與力量


曾獲美國凱迪克童話書大獎的繪本《媽媽的紅沙發》,講述了一個充滿幸福感動和希望的故事:

一個小女孩的家裡發生了火災,東西被燒光了,但是女孩的外婆說:“幸好我們還年輕,可以從頭開始。

於是外婆、媽媽和孩子三代人開始了努力攢錢重建家園的過程。

經過一段時間的省吃儉用,她們終於攢夠了錢,買了一個漂亮的、舒服的紅沙發!

繪本引領了無數人在最低谷的時候有了重新開始的勇氣,並始終自信地面對生活,對孩子和成人都影響深遠。

"

“煩死了,天天這麼忙,工資還這麼低!”

“真倒黴!下這麼大雨,我還沒帶傘。”

“為什麼別人都過得這麼好?我的生活卻一團亂麻。”

這些負能量的話語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媽媽,對於生活中的不如意格外敏感,不自覺就會在語言上表達出來:賺錢多難、工作多累、生活多不容易,給人感受到的都是滿滿的負能量。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媽媽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媽媽的情緒,不僅會影響孩子,也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氛圍。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負能量的媽媽

會讓孩子成為情緒的拯救者


以前教的一個學生,講述過她的個人成長經歷:

爸爸習慣不好,總是抽菸、喝酒、打牌、夜不歸宿,媽媽一個人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身體很累心裡也很委屈,臉上總是掛著愁苦的面容。

爸爸媽媽常常吵架,媽媽總是在她面前流淚、訴苦、說爸爸如何如何沒良心、沒責任感。

從懂事開始,她便不自覺地承擔起媽媽情緒的“拯救者”,認真學習,每次都考年級第一,在家裡也總是表現地特別勤快、懂事,希望能為媽媽減輕負擔,讓媽媽高興一點。

可是她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卻總是被壓抑、被忽略。

在媽媽負能量的長期浸染下,她的性格里也總是充滿淡淡的憂愁,敏感自卑,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無所顧慮地健康成長。

有些媽媽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是天生的情緒接收器,特別是對於媽媽的情緒,會更加敏感。

每當看到媽媽情緒不佳,孩子不自覺地就想成為一個“拯救者”,想讓媽媽重新快樂起來。

逐漸地,他就會忽略和壓抑自己的感受與情緒,小心翼翼,努力討好。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不夠自信,不敢做自己。

帶著這樣的沉重的壓力和負擔,他的生活、心理健康也只會越來越糟。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負能量的媽媽

會讓孩子形成消極思維


我曾在一個只有7歲的孩子身上,就觀察到消極思維的常見表現:

看他寫字,其實已經很好了,但他總說“我寫的不好看”,再怎麼鼓勵他都反覆說“不好”;

不僅不認可自己,也喜歡說別人壞話、對人事物挑剔、宣洩不滿;

容易發脾氣,生悶氣。

決定一個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的,比起能力,更多的時候靠的是他內在的個性品質。

其中,積極樂觀的心態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品質。

有些孩子很聰明,很有能力,可是遇事只會看到消極的一面,稍微遇到不順就容易放棄、畏懼不前;

有些孩子可能資質平平,但是總是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努力尋找解決辦法,不自怨自艾,長此以往,反而更能成就人生。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心理學大師弗洛姆在《愛的藝術》裡說:母親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恐懼都具有傳染性,兩者都會對孩子的全面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知乎一網友說:

“我媽骨子裡特別自卑,做什麼事都覺得自己不行,自己很差,她這種情緒從小就帶給了我,我現在都快28歲了,以至於我從來沒有信過其他人對我的讚美,下意識的第一反應是:我不配。”

如果一個媽媽,總是傳遞給孩子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面,遇到問題總是喜歡宣洩情緒、自我憐憫、愁眉苦臉,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容易讓孩子形成同樣的消極思維。

消極思維的孩子,總是容易對自己、對他人、對外界不滿,而不去積極解決問題;情緒不穩定,抗挫折能力差,在人生路上很難走得遠。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做一個樂觀的媽媽

給孩子支持與力量


曾獲美國凱迪克童話書大獎的繪本《媽媽的紅沙發》,講述了一個充滿幸福感動和希望的故事:

一個小女孩的家裡發生了火災,東西被燒光了,但是女孩的外婆說:“幸好我們還年輕,可以從頭開始。

於是外婆、媽媽和孩子三代人開始了努力攢錢重建家園的過程。

經過一段時間的省吃儉用,她們終於攢夠了錢,買了一個漂亮的、舒服的紅沙發!

繪本引領了無數人在最低谷的時候有了重新開始的勇氣,並始終自信地面對生活,對孩子和成人都影響深遠。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媽媽的情緒和生活態度很容易影響給孩子,孩子會將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來自媽媽的力量,化作他們自己內心的力量。

每一位媽媽,在教育孩子、操心家庭瑣事之餘,請不要忘記多關注自己的情緒和狀態。

學會多關注生活中積極、讓人愉悅的一面,發現生活的美;

遇到問題運用積極思維,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多把精力放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上;

孩子犯錯時,客觀地指出錯誤的原因,不要把錯誤無限放大,更不要上升到人格品質問題;

孩子遇到挫折,最需要的也是一個積極樂觀的媽媽支持他、幫助他,教孩子學會面對消極情緒,引導他養成積極心態;

試試用“not yet”教育孩子:只是“尚未”做到而已。比如孩子說自己“數學不好”,告訴他只是“尚未”學好,只要努力去做,會越來越好。

"

“煩死了,天天這麼忙,工資還這麼低!”

“真倒黴!下這麼大雨,我還沒帶傘。”

“為什麼別人都過得這麼好?我的生活卻一團亂麻。”

這些負能量的話語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媽媽,對於生活中的不如意格外敏感,不自覺就會在語言上表達出來:賺錢多難、工作多累、生活多不容易,給人感受到的都是滿滿的負能量。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媽媽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媽媽的情緒,不僅會影響孩子,也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氛圍。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負能量的媽媽

會讓孩子成為情緒的拯救者


以前教的一個學生,講述過她的個人成長經歷:

爸爸習慣不好,總是抽菸、喝酒、打牌、夜不歸宿,媽媽一個人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身體很累心裡也很委屈,臉上總是掛著愁苦的面容。

爸爸媽媽常常吵架,媽媽總是在她面前流淚、訴苦、說爸爸如何如何沒良心、沒責任感。

從懂事開始,她便不自覺地承擔起媽媽情緒的“拯救者”,認真學習,每次都考年級第一,在家裡也總是表現地特別勤快、懂事,希望能為媽媽減輕負擔,讓媽媽高興一點。

可是她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卻總是被壓抑、被忽略。

在媽媽負能量的長期浸染下,她的性格里也總是充滿淡淡的憂愁,敏感自卑,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無所顧慮地健康成長。

有些媽媽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是天生的情緒接收器,特別是對於媽媽的情緒,會更加敏感。

每當看到媽媽情緒不佳,孩子不自覺地就想成為一個“拯救者”,想讓媽媽重新快樂起來。

逐漸地,他就會忽略和壓抑自己的感受與情緒,小心翼翼,努力討好。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不夠自信,不敢做自己。

帶著這樣的沉重的壓力和負擔,他的生活、心理健康也只會越來越糟。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負能量的媽媽

會讓孩子形成消極思維


我曾在一個只有7歲的孩子身上,就觀察到消極思維的常見表現:

看他寫字,其實已經很好了,但他總說“我寫的不好看”,再怎麼鼓勵他都反覆說“不好”;

不僅不認可自己,也喜歡說別人壞話、對人事物挑剔、宣洩不滿;

容易發脾氣,生悶氣。

決定一個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的,比起能力,更多的時候靠的是他內在的個性品質。

其中,積極樂觀的心態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品質。

有些孩子很聰明,很有能力,可是遇事只會看到消極的一面,稍微遇到不順就容易放棄、畏懼不前;

有些孩子可能資質平平,但是總是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努力尋找解決辦法,不自怨自艾,長此以往,反而更能成就人生。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心理學大師弗洛姆在《愛的藝術》裡說:母親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恐懼都具有傳染性,兩者都會對孩子的全面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知乎一網友說:

“我媽骨子裡特別自卑,做什麼事都覺得自己不行,自己很差,她這種情緒從小就帶給了我,我現在都快28歲了,以至於我從來沒有信過其他人對我的讚美,下意識的第一反應是:我不配。”

如果一個媽媽,總是傳遞給孩子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面,遇到問題總是喜歡宣洩情緒、自我憐憫、愁眉苦臉,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容易讓孩子形成同樣的消極思維。

消極思維的孩子,總是容易對自己、對他人、對外界不滿,而不去積極解決問題;情緒不穩定,抗挫折能力差,在人生路上很難走得遠。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做一個樂觀的媽媽

給孩子支持與力量


曾獲美國凱迪克童話書大獎的繪本《媽媽的紅沙發》,講述了一個充滿幸福感動和希望的故事:

一個小女孩的家裡發生了火災,東西被燒光了,但是女孩的外婆說:“幸好我們還年輕,可以從頭開始。

於是外婆、媽媽和孩子三代人開始了努力攢錢重建家園的過程。

經過一段時間的省吃儉用,她們終於攢夠了錢,買了一個漂亮的、舒服的紅沙發!

繪本引領了無數人在最低谷的時候有了重新開始的勇氣,並始終自信地面對生活,對孩子和成人都影響深遠。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媽媽的情緒和生活態度很容易影響給孩子,孩子會將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來自媽媽的力量,化作他們自己內心的力量。

每一位媽媽,在教育孩子、操心家庭瑣事之餘,請不要忘記多關注自己的情緒和狀態。

學會多關注生活中積極、讓人愉悅的一面,發現生活的美;

遇到問題運用積極思維,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多把精力放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上;

孩子犯錯時,客觀地指出錯誤的原因,不要把錯誤無限放大,更不要上升到人格品質問題;

孩子遇到挫折,最需要的也是一個積極樂觀的媽媽支持他、幫助他,教孩子學會面對消極情緒,引導他養成積極心態;

試試用“not yet”教育孩子:只是“尚未”做到而已。比如孩子說自己“數學不好”,告訴他只是“尚未”學好,只要努力去做,會越來越好。

再累,也不要當一個負能量的媽媽

生活就是種種瑣碎的日常和一地雞毛,讓人煩惱的事情層出不窮。但是負能量的宣洩,不但無濟於事,反而會平添沮喪、無力感,讓人意志消沉。

做一個內心富足,心態樂觀、眼裡有光、心底有愛的媽媽,學會欣賞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給孩子傳遞自信、勤奮、勇敢。

就像《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一書中說: “我們是有力量的人。我們有力量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我們有力量管理自己的情緒。”

這是給自己、給孩子、給家庭,最好的禮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