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

暑假一直在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訓班的孩子以後會有什麼不同?

這個問題得到了26k個贊同,近1k的評論,很多父母對這個現象,都有自己的話要說。大多數回答者的觀點都很一致:暑假是拉開跟他人差距的最好時候,不能一直讓孩子玩,玩一個暑期孩子就廢了。

前兩天跟一個朋友打電話聊天,朋友說了這麼一句話:“孩子終於要開學了,我終於可以輕鬆一點了,至少孩子上學的時間我就有自己的生活了。”朋友是個全職媽媽,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按理說三年級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較強,可是按朋友的話說卻是“小時候只管照顧好吃穿就行了,越長大家長越累,因為你不僅要照顧好他吃喝,還得操心他的學習,還要擔心他的未來。”

"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

暑假一直在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訓班的孩子以後會有什麼不同?

這個問題得到了26k個贊同,近1k的評論,很多父母對這個現象,都有自己的話要說。大多數回答者的觀點都很一致:暑假是拉開跟他人差距的最好時候,不能一直讓孩子玩,玩一個暑期孩子就廢了。

前兩天跟一個朋友打電話聊天,朋友說了這麼一句話:“孩子終於要開學了,我終於可以輕鬆一點了,至少孩子上學的時間我就有自己的生活了。”朋友是個全職媽媽,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按理說三年級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較強,可是按朋友的話說卻是“小時候只管照顧好吃穿就行了,越長大家長越累,因為你不僅要照顧好他吃喝,還得操心他的學習,還要擔心他的未來。”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無論是網上的留言還是現實中朋友的做法,其實無疑都透露出現代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焦慮心理。為什麼家長在孩子教育這一塊,時刻感覺如臨大敵呢?

01、為什麼家長普遍如此焦慮?

最近熱播的電影《小歡喜》裡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一度引起人們的熱議,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這樣一位焦慮的媽媽,她為了幫助女兒迎接高考,提前從春風中學的教師崗位辭職,研究食譜幫女兒調理身體,並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幫女兒英子複習。

她甚至為了堅持讓女兒執行自己對她未來的規劃,偷偷篡改女兒的高考志願,她在女兒英子的身上,寄予了自己全部的願望,她希望英子走自己畫好的“人生地圖”。宋倩看似都是為了英子著想,實則是迫切完成自己心願的焦慮。

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如宋倩一樣,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對孩子寄予厚望呢?其表面看是父母的教育焦慮,但根本原因是因為大多數父母都擁有這樣一項能力:那就是預言災難。

什麼是預言災難呢?我們生活中常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剛剛會走路的孩子搖搖晃晃往前走,媽媽在旁邊喊:“寶寶別摔跤了。”還有最近兩年陪寫作業流行的各種段子,段子裡的爸爸媽媽都會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說:“你這麼不認真,學習怎麼搞得好?現在學習都不好,將來怎麼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學?考不上好大學,你怎麼有份好工作,將來我們怎麼能放心讓你一個人過?”

"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

暑假一直在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訓班的孩子以後會有什麼不同?

這個問題得到了26k個贊同,近1k的評論,很多父母對這個現象,都有自己的話要說。大多數回答者的觀點都很一致:暑假是拉開跟他人差距的最好時候,不能一直讓孩子玩,玩一個暑期孩子就廢了。

前兩天跟一個朋友打電話聊天,朋友說了這麼一句話:“孩子終於要開學了,我終於可以輕鬆一點了,至少孩子上學的時間我就有自己的生活了。”朋友是個全職媽媽,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按理說三年級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較強,可是按朋友的話說卻是“小時候只管照顧好吃穿就行了,越長大家長越累,因為你不僅要照顧好他吃喝,還得操心他的學習,還要擔心他的未來。”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無論是網上的留言還是現實中朋友的做法,其實無疑都透露出現代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焦慮心理。為什麼家長在孩子教育這一塊,時刻感覺如臨大敵呢?

01、為什麼家長普遍如此焦慮?

最近熱播的電影《小歡喜》裡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一度引起人們的熱議,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這樣一位焦慮的媽媽,她為了幫助女兒迎接高考,提前從春風中學的教師崗位辭職,研究食譜幫女兒調理身體,並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幫女兒英子複習。

她甚至為了堅持讓女兒執行自己對她未來的規劃,偷偷篡改女兒的高考志願,她在女兒英子的身上,寄予了自己全部的願望,她希望英子走自己畫好的“人生地圖”。宋倩看似都是為了英子著想,實則是迫切完成自己心願的焦慮。

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如宋倩一樣,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對孩子寄予厚望呢?其表面看是父母的教育焦慮,但根本原因是因為大多數父母都擁有這樣一項能力:那就是預言災難。

什麼是預言災難呢?我們生活中常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剛剛會走路的孩子搖搖晃晃往前走,媽媽在旁邊喊:“寶寶別摔跤了。”還有最近兩年陪寫作業流行的各種段子,段子裡的爸爸媽媽都會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說:“你這麼不認真,學習怎麼搞得好?現在學習都不好,將來怎麼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學?考不上好大學,你怎麼有份好工作,將來我們怎麼能放心讓你一個人過?”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靜觀我們身邊,似乎有太多這樣喜歡“預言災難”的家長,有的家長孩子學習不好會焦慮,而有的家長孩子學習很好也焦慮,正如宋倩一樣,實際上英子學習已經很不錯了,可是她卻因為害怕擔心英子退步而焦慮。

其實這並不能完全怪家長,我們現代社會的教育狀況、醫療狀況、環境狀況、安全狀況等等,都讓家長們不得不因為“預言災難”而焦慮,以前只覺得中考、高考壓力大,可是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這種壓力已經慢慢滲透到了小學甚至學齡前的早期教育。

然而,家長的焦慮就會引發對孩子的過度關注,正如《少年派》裡林妙妙的媽媽一樣,把全部心力放在女兒身上,認為“媽最大的愛好就是你”,使得彼此都心力俱疲,沒有一點個人空間存在。

心理學家斯科特 ·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書中說:“對孩子人生的過度關愛,體現的是父母心智的不成熟,也是一種人格失調症,常常將自己與孩子都弄得疲憊不堪。”

"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

暑假一直在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訓班的孩子以後會有什麼不同?

這個問題得到了26k個贊同,近1k的評論,很多父母對這個現象,都有自己的話要說。大多數回答者的觀點都很一致:暑假是拉開跟他人差距的最好時候,不能一直讓孩子玩,玩一個暑期孩子就廢了。

前兩天跟一個朋友打電話聊天,朋友說了這麼一句話:“孩子終於要開學了,我終於可以輕鬆一點了,至少孩子上學的時間我就有自己的生活了。”朋友是個全職媽媽,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按理說三年級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較強,可是按朋友的話說卻是“小時候只管照顧好吃穿就行了,越長大家長越累,因為你不僅要照顧好他吃喝,還得操心他的學習,還要擔心他的未來。”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無論是網上的留言還是現實中朋友的做法,其實無疑都透露出現代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焦慮心理。為什麼家長在孩子教育這一塊,時刻感覺如臨大敵呢?

01、為什麼家長普遍如此焦慮?

最近熱播的電影《小歡喜》裡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一度引起人們的熱議,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這樣一位焦慮的媽媽,她為了幫助女兒迎接高考,提前從春風中學的教師崗位辭職,研究食譜幫女兒調理身體,並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幫女兒英子複習。

她甚至為了堅持讓女兒執行自己對她未來的規劃,偷偷篡改女兒的高考志願,她在女兒英子的身上,寄予了自己全部的願望,她希望英子走自己畫好的“人生地圖”。宋倩看似都是為了英子著想,實則是迫切完成自己心願的焦慮。

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如宋倩一樣,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對孩子寄予厚望呢?其表面看是父母的教育焦慮,但根本原因是因為大多數父母都擁有這樣一項能力:那就是預言災難。

什麼是預言災難呢?我們生活中常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剛剛會走路的孩子搖搖晃晃往前走,媽媽在旁邊喊:“寶寶別摔跤了。”還有最近兩年陪寫作業流行的各種段子,段子裡的爸爸媽媽都會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說:“你這麼不認真,學習怎麼搞得好?現在學習都不好,將來怎麼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學?考不上好大學,你怎麼有份好工作,將來我們怎麼能放心讓你一個人過?”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靜觀我們身邊,似乎有太多這樣喜歡“預言災難”的家長,有的家長孩子學習不好會焦慮,而有的家長孩子學習很好也焦慮,正如宋倩一樣,實際上英子學習已經很不錯了,可是她卻因為害怕擔心英子退步而焦慮。

其實這並不能完全怪家長,我們現代社會的教育狀況、醫療狀況、環境狀況、安全狀況等等,都讓家長們不得不因為“預言災難”而焦慮,以前只覺得中考、高考壓力大,可是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這種壓力已經慢慢滲透到了小學甚至學齡前的早期教育。

然而,家長的焦慮就會引發對孩子的過度關注,正如《少年派》裡林妙妙的媽媽一樣,把全部心力放在女兒身上,認為“媽最大的愛好就是你”,使得彼此都心力俱疲,沒有一點個人空間存在。

心理學家斯科特 ·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書中說:“對孩子人生的過度關愛,體現的是父母心智的不成熟,也是一種人格失調症,常常將自己與孩子都弄得疲憊不堪。”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02、 家長的過度焦慮會給自己和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我有一個朋友是做心理諮詢的,曾經有個高三的孩子找他做心理諮詢,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父母很開明,跟我說的最多的話是‘想考哪是哪,能考多好是多好’,但他們也經常跟我說‘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哪哪哪’這樣的話,雖然我父母從來不給我太大的壓力,但我總覺得如果我考不好就會辜負他們的期望,就不能有一個高起點,不能有一個好的未來,我覺得自己快抑鬱了,不知道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孩子的狀態,其實他的父母也並不是像他說的這麼沒有要求,只是要求沒有口頭明確說出,而他內心卻感知的很充分並且自身壓力很大。

這種家庭裡親子之間的鏈接過於緊密,導致每個人對微小的事情過於敏感,表現上的開明,呈現出來的卻是緊張的家庭狀態,而他的本我不適應這種緊張狀態,但是你的超我不斷說服自己接受這種狀態,告訴他“家庭環境是健康的,父母對我沒壓力”。但事實可能剛好相反,這種壓力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已經滲透到他的內心,因為一個真正健康放鬆的家庭環境不應該有這樣焦慮的孩子。

"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

暑假一直在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訓班的孩子以後會有什麼不同?

這個問題得到了26k個贊同,近1k的評論,很多父母對這個現象,都有自己的話要說。大多數回答者的觀點都很一致:暑假是拉開跟他人差距的最好時候,不能一直讓孩子玩,玩一個暑期孩子就廢了。

前兩天跟一個朋友打電話聊天,朋友說了這麼一句話:“孩子終於要開學了,我終於可以輕鬆一點了,至少孩子上學的時間我就有自己的生活了。”朋友是個全職媽媽,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按理說三年級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較強,可是按朋友的話說卻是“小時候只管照顧好吃穿就行了,越長大家長越累,因為你不僅要照顧好他吃喝,還得操心他的學習,還要擔心他的未來。”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無論是網上的留言還是現實中朋友的做法,其實無疑都透露出現代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焦慮心理。為什麼家長在孩子教育這一塊,時刻感覺如臨大敵呢?

01、為什麼家長普遍如此焦慮?

最近熱播的電影《小歡喜》裡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一度引起人們的熱議,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這樣一位焦慮的媽媽,她為了幫助女兒迎接高考,提前從春風中學的教師崗位辭職,研究食譜幫女兒調理身體,並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幫女兒英子複習。

她甚至為了堅持讓女兒執行自己對她未來的規劃,偷偷篡改女兒的高考志願,她在女兒英子的身上,寄予了自己全部的願望,她希望英子走自己畫好的“人生地圖”。宋倩看似都是為了英子著想,實則是迫切完成自己心願的焦慮。

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如宋倩一樣,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對孩子寄予厚望呢?其表面看是父母的教育焦慮,但根本原因是因為大多數父母都擁有這樣一項能力:那就是預言災難。

什麼是預言災難呢?我們生活中常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剛剛會走路的孩子搖搖晃晃往前走,媽媽在旁邊喊:“寶寶別摔跤了。”還有最近兩年陪寫作業流行的各種段子,段子裡的爸爸媽媽都會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說:“你這麼不認真,學習怎麼搞得好?現在學習都不好,將來怎麼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學?考不上好大學,你怎麼有份好工作,將來我們怎麼能放心讓你一個人過?”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靜觀我們身邊,似乎有太多這樣喜歡“預言災難”的家長,有的家長孩子學習不好會焦慮,而有的家長孩子學習很好也焦慮,正如宋倩一樣,實際上英子學習已經很不錯了,可是她卻因為害怕擔心英子退步而焦慮。

其實這並不能完全怪家長,我們現代社會的教育狀況、醫療狀況、環境狀況、安全狀況等等,都讓家長們不得不因為“預言災難”而焦慮,以前只覺得中考、高考壓力大,可是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這種壓力已經慢慢滲透到了小學甚至學齡前的早期教育。

然而,家長的焦慮就會引發對孩子的過度關注,正如《少年派》裡林妙妙的媽媽一樣,把全部心力放在女兒身上,認為“媽最大的愛好就是你”,使得彼此都心力俱疲,沒有一點個人空間存在。

心理學家斯科特 ·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書中說:“對孩子人生的過度關愛,體現的是父母心智的不成熟,也是一種人格失調症,常常將自己與孩子都弄得疲憊不堪。”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02、 家長的過度焦慮會給自己和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我有一個朋友是做心理諮詢的,曾經有個高三的孩子找他做心理諮詢,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父母很開明,跟我說的最多的話是‘想考哪是哪,能考多好是多好’,但他們也經常跟我說‘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哪哪哪’這樣的話,雖然我父母從來不給我太大的壓力,但我總覺得如果我考不好就會辜負他們的期望,就不能有一個高起點,不能有一個好的未來,我覺得自己快抑鬱了,不知道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孩子的狀態,其實他的父母也並不是像他說的這麼沒有要求,只是要求沒有口頭明確說出,而他內心卻感知的很充分並且自身壓力很大。

這種家庭裡親子之間的鏈接過於緊密,導致每個人對微小的事情過於敏感,表現上的開明,呈現出來的卻是緊張的家庭狀態,而他的本我不適應這種緊張狀態,但是你的超我不斷說服自己接受這種狀態,告訴他“家庭環境是健康的,父母對我沒壓力”。但事實可能剛好相反,這種壓力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已經滲透到他的內心,因為一個真正健康放鬆的家庭環境不應該有這樣焦慮的孩子。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我們其實很容易就能在很多學生的背後找到和他們同樣焦慮的老師或者父母,有的家長害怕高考前給孩子壓力太大,所以像上面那個孩子父母一樣表面上不露聲色,但心裡充滿期許,時不時地給告訴孩子“我相信你能怎麼樣”,還有一類家長會時常向孩子預言著災難即將來臨,“現在不上大學還有什麼用?”、“考不上大學將影響你的一生”、“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不管災難預言的推理過程是否有因果邏輯關係、災難發生的實際可能性有多高,家長總有辦法找出符合假設的事例,也能找到一大堆反例,彷彿結果只有兩個可能性“人生被毀掉”和“人生沒被毀掉”,兩個可能性各佔50%。

這就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自身由於壓力過大而抑鬱、或者臨聲發揮不好導致考試失敗,而家長一直以為灌輸給孩子的“不成功便成仁”的極端思想,也會導致孩子在考試失敗之後想不開,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

暑假一直在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訓班的孩子以後會有什麼不同?

這個問題得到了26k個贊同,近1k的評論,很多父母對這個現象,都有自己的話要說。大多數回答者的觀點都很一致:暑假是拉開跟他人差距的最好時候,不能一直讓孩子玩,玩一個暑期孩子就廢了。

前兩天跟一個朋友打電話聊天,朋友說了這麼一句話:“孩子終於要開學了,我終於可以輕鬆一點了,至少孩子上學的時間我就有自己的生活了。”朋友是個全職媽媽,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按理說三年級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較強,可是按朋友的話說卻是“小時候只管照顧好吃穿就行了,越長大家長越累,因為你不僅要照顧好他吃喝,還得操心他的學習,還要擔心他的未來。”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無論是網上的留言還是現實中朋友的做法,其實無疑都透露出現代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焦慮心理。為什麼家長在孩子教育這一塊,時刻感覺如臨大敵呢?

01、為什麼家長普遍如此焦慮?

最近熱播的電影《小歡喜》裡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一度引起人們的熱議,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這樣一位焦慮的媽媽,她為了幫助女兒迎接高考,提前從春風中學的教師崗位辭職,研究食譜幫女兒調理身體,並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幫女兒英子複習。

她甚至為了堅持讓女兒執行自己對她未來的規劃,偷偷篡改女兒的高考志願,她在女兒英子的身上,寄予了自己全部的願望,她希望英子走自己畫好的“人生地圖”。宋倩看似都是為了英子著想,實則是迫切完成自己心願的焦慮。

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如宋倩一樣,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對孩子寄予厚望呢?其表面看是父母的教育焦慮,但根本原因是因為大多數父母都擁有這樣一項能力:那就是預言災難。

什麼是預言災難呢?我們生活中常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剛剛會走路的孩子搖搖晃晃往前走,媽媽在旁邊喊:“寶寶別摔跤了。”還有最近兩年陪寫作業流行的各種段子,段子裡的爸爸媽媽都會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說:“你這麼不認真,學習怎麼搞得好?現在學習都不好,將來怎麼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學?考不上好大學,你怎麼有份好工作,將來我們怎麼能放心讓你一個人過?”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靜觀我們身邊,似乎有太多這樣喜歡“預言災難”的家長,有的家長孩子學習不好會焦慮,而有的家長孩子學習很好也焦慮,正如宋倩一樣,實際上英子學習已經很不錯了,可是她卻因為害怕擔心英子退步而焦慮。

其實這並不能完全怪家長,我們現代社會的教育狀況、醫療狀況、環境狀況、安全狀況等等,都讓家長們不得不因為“預言災難”而焦慮,以前只覺得中考、高考壓力大,可是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這種壓力已經慢慢滲透到了小學甚至學齡前的早期教育。

然而,家長的焦慮就會引發對孩子的過度關注,正如《少年派》裡林妙妙的媽媽一樣,把全部心力放在女兒身上,認為“媽最大的愛好就是你”,使得彼此都心力俱疲,沒有一點個人空間存在。

心理學家斯科特 ·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書中說:“對孩子人生的過度關愛,體現的是父母心智的不成熟,也是一種人格失調症,常常將自己與孩子都弄得疲憊不堪。”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02、 家長的過度焦慮會給自己和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我有一個朋友是做心理諮詢的,曾經有個高三的孩子找他做心理諮詢,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父母很開明,跟我說的最多的話是‘想考哪是哪,能考多好是多好’,但他們也經常跟我說‘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哪哪哪’這樣的話,雖然我父母從來不給我太大的壓力,但我總覺得如果我考不好就會辜負他們的期望,就不能有一個高起點,不能有一個好的未來,我覺得自己快抑鬱了,不知道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孩子的狀態,其實他的父母也並不是像他說的這麼沒有要求,只是要求沒有口頭明確說出,而他內心卻感知的很充分並且自身壓力很大。

這種家庭裡親子之間的鏈接過於緊密,導致每個人對微小的事情過於敏感,表現上的開明,呈現出來的卻是緊張的家庭狀態,而他的本我不適應這種緊張狀態,但是你的超我不斷說服自己接受這種狀態,告訴他“家庭環境是健康的,父母對我沒壓力”。但事實可能剛好相反,這種壓力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已經滲透到他的內心,因為一個真正健康放鬆的家庭環境不應該有這樣焦慮的孩子。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我們其實很容易就能在很多學生的背後找到和他們同樣焦慮的老師或者父母,有的家長害怕高考前給孩子壓力太大,所以像上面那個孩子父母一樣表面上不露聲色,但心裡充滿期許,時不時地給告訴孩子“我相信你能怎麼樣”,還有一類家長會時常向孩子預言著災難即將來臨,“現在不上大學還有什麼用?”、“考不上大學將影響你的一生”、“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不管災難預言的推理過程是否有因果邏輯關係、災難發生的實際可能性有多高,家長總有辦法找出符合假設的事例,也能找到一大堆反例,彷彿結果只有兩個可能性“人生被毀掉”和“人生沒被毀掉”,兩個可能性各佔50%。

這就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自身由於壓力過大而抑鬱、或者臨聲發揮不好導致考試失敗,而家長一直以為灌輸給孩子的“不成功便成仁”的極端思想,也會導致孩子在考試失敗之後想不開,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03、如何才能避免焦慮?

孩子的焦慮其實根源都在於父母的焦慮,我們想要擺脫焦慮,那麼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 l 擺脫焦慮型依戀,學會理解和反思

很多家長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喜歡去指責和怪罪他人,比如一個焦慮型的媽媽看到孩子不好好寫作業,就喜歡指責孩子態度不好,或者指責伴侶不對孩子盡職盡責,其實這個媽媽的根源在於沒有進行好自我問題的反思,也沒有對自己的情感模式和行為做好自我調整。

我們需要反思的是,你的憤怒/焦慮或者憤怒的表現,本質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為了安撫自己、讓自己避免直面被預言失敗擊中的恐懼?可是自己的這些指責和憤怒的表現,是否真的有達到安撫自己的目的,還是讓自己更加焦慮了呢?

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紙,在左邊寫下容易觸發自己焦慮的場景,自己在這些場景裡的情緒、想法和行為,然後在右側列舉理想狀況下你認為最好的,最能夠安撫你的情緒、也最有利於關係的結果。然後你可以問自己:左邊的部分,和右邊的部分,是否真的可以聯繫起來呢?當我們明白現有的焦慮都是自己的預言災難,我們就更能夠釋懷,不那麼焦慮。

"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

暑假一直在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訓班的孩子以後會有什麼不同?

這個問題得到了26k個贊同,近1k的評論,很多父母對這個現象,都有自己的話要說。大多數回答者的觀點都很一致:暑假是拉開跟他人差距的最好時候,不能一直讓孩子玩,玩一個暑期孩子就廢了。

前兩天跟一個朋友打電話聊天,朋友說了這麼一句話:“孩子終於要開學了,我終於可以輕鬆一點了,至少孩子上學的時間我就有自己的生活了。”朋友是個全職媽媽,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按理說三年級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較強,可是按朋友的話說卻是“小時候只管照顧好吃穿就行了,越長大家長越累,因為你不僅要照顧好他吃喝,還得操心他的學習,還要擔心他的未來。”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無論是網上的留言還是現實中朋友的做法,其實無疑都透露出現代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焦慮心理。為什麼家長在孩子教育這一塊,時刻感覺如臨大敵呢?

01、為什麼家長普遍如此焦慮?

最近熱播的電影《小歡喜》裡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一度引起人們的熱議,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這樣一位焦慮的媽媽,她為了幫助女兒迎接高考,提前從春風中學的教師崗位辭職,研究食譜幫女兒調理身體,並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幫女兒英子複習。

她甚至為了堅持讓女兒執行自己對她未來的規劃,偷偷篡改女兒的高考志願,她在女兒英子的身上,寄予了自己全部的願望,她希望英子走自己畫好的“人生地圖”。宋倩看似都是為了英子著想,實則是迫切完成自己心願的焦慮。

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如宋倩一樣,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對孩子寄予厚望呢?其表面看是父母的教育焦慮,但根本原因是因為大多數父母都擁有這樣一項能力:那就是預言災難。

什麼是預言災難呢?我們生活中常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剛剛會走路的孩子搖搖晃晃往前走,媽媽在旁邊喊:“寶寶別摔跤了。”還有最近兩年陪寫作業流行的各種段子,段子裡的爸爸媽媽都會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說:“你這麼不認真,學習怎麼搞得好?現在學習都不好,將來怎麼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學?考不上好大學,你怎麼有份好工作,將來我們怎麼能放心讓你一個人過?”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靜觀我們身邊,似乎有太多這樣喜歡“預言災難”的家長,有的家長孩子學習不好會焦慮,而有的家長孩子學習很好也焦慮,正如宋倩一樣,實際上英子學習已經很不錯了,可是她卻因為害怕擔心英子退步而焦慮。

其實這並不能完全怪家長,我們現代社會的教育狀況、醫療狀況、環境狀況、安全狀況等等,都讓家長們不得不因為“預言災難”而焦慮,以前只覺得中考、高考壓力大,可是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這種壓力已經慢慢滲透到了小學甚至學齡前的早期教育。

然而,家長的焦慮就會引發對孩子的過度關注,正如《少年派》裡林妙妙的媽媽一樣,把全部心力放在女兒身上,認為“媽最大的愛好就是你”,使得彼此都心力俱疲,沒有一點個人空間存在。

心理學家斯科特 ·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書中說:“對孩子人生的過度關愛,體現的是父母心智的不成熟,也是一種人格失調症,常常將自己與孩子都弄得疲憊不堪。”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02、 家長的過度焦慮會給自己和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我有一個朋友是做心理諮詢的,曾經有個高三的孩子找他做心理諮詢,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父母很開明,跟我說的最多的話是‘想考哪是哪,能考多好是多好’,但他們也經常跟我說‘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哪哪哪’這樣的話,雖然我父母從來不給我太大的壓力,但我總覺得如果我考不好就會辜負他們的期望,就不能有一個高起點,不能有一個好的未來,我覺得自己快抑鬱了,不知道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孩子的狀態,其實他的父母也並不是像他說的這麼沒有要求,只是要求沒有口頭明確說出,而他內心卻感知的很充分並且自身壓力很大。

這種家庭裡親子之間的鏈接過於緊密,導致每個人對微小的事情過於敏感,表現上的開明,呈現出來的卻是緊張的家庭狀態,而他的本我不適應這種緊張狀態,但是你的超我不斷說服自己接受這種狀態,告訴他“家庭環境是健康的,父母對我沒壓力”。但事實可能剛好相反,這種壓力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已經滲透到他的內心,因為一個真正健康放鬆的家庭環境不應該有這樣焦慮的孩子。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我們其實很容易就能在很多學生的背後找到和他們同樣焦慮的老師或者父母,有的家長害怕高考前給孩子壓力太大,所以像上面那個孩子父母一樣表面上不露聲色,但心裡充滿期許,時不時地給告訴孩子“我相信你能怎麼樣”,還有一類家長會時常向孩子預言著災難即將來臨,“現在不上大學還有什麼用?”、“考不上大學將影響你的一生”、“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不管災難預言的推理過程是否有因果邏輯關係、災難發生的實際可能性有多高,家長總有辦法找出符合假設的事例,也能找到一大堆反例,彷彿結果只有兩個可能性“人生被毀掉”和“人生沒被毀掉”,兩個可能性各佔50%。

這就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自身由於壓力過大而抑鬱、或者臨聲發揮不好導致考試失敗,而家長一直以為灌輸給孩子的“不成功便成仁”的極端思想,也會導致孩子在考試失敗之後想不開,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03、如何才能避免焦慮?

孩子的焦慮其實根源都在於父母的焦慮,我們想要擺脫焦慮,那麼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 l 擺脫焦慮型依戀,學會理解和反思

很多家長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喜歡去指責和怪罪他人,比如一個焦慮型的媽媽看到孩子不好好寫作業,就喜歡指責孩子態度不好,或者指責伴侶不對孩子盡職盡責,其實這個媽媽的根源在於沒有進行好自我問題的反思,也沒有對自己的情感模式和行為做好自我調整。

我們需要反思的是,你的憤怒/焦慮或者憤怒的表現,本質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為了安撫自己、讓自己避免直面被預言失敗擊中的恐懼?可是自己的這些指責和憤怒的表現,是否真的有達到安撫自己的目的,還是讓自己更加焦慮了呢?

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紙,在左邊寫下容易觸發自己焦慮的場景,自己在這些場景裡的情緒、想法和行為,然後在右側列舉理想狀況下你認為最好的,最能夠安撫你的情緒、也最有利於關係的結果。然後你可以問自己:左邊的部分,和右邊的部分,是否真的可以聯繫起來呢?當我們明白現有的焦慮都是自己的預言災難,我們就更能夠釋懷,不那麼焦慮。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 l 學會馴服不安

所有的焦慮情緒,都會引發我們的不安,心理學中對不安的解釋是因為不可見的威脅、對未來的否定性預想、不明朗的前途等事由而產生的憂慮、擔心的情緒。也就是說我們對未來的消極預測造成了不安焦慮的心理。

當我們不確定未來會發生什麼,或者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沒有把握時,就會產生不安和擔心,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就會讓我們感到憂慮難安。那麼我們如何來馴服不安呢?

在《復原力》這本書裡,作者提出馴服不安有三要素:

1、 察覺、接納情緒及時察覺我們自己內心的不安,不要選擇忽略、漠視或者逃避,這樣不利用情緒的排遣,當我們察覺到不安情緒時,要及時地關注它、正視它、接納它。2、 判斷主觀臆測心理學上稱臆斷為“歪曲的認知”。一旦受到臆斷影響,我們就難以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做出合理客觀的評價和解釋。比如前面說的很多家長喜歡預言災難,其實就是判斷上的主觀臆測,當我們陷入情緒之中,就無法客觀地看待周圍發生的任何事。如果能夠認清自己的情緒,避免主觀臆測,那麼我們看事情就會理智許多。3、 排遣消極情緒我們除了要在思想層面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想法外,同時還需要在身體上採取行動,才能真正緩解情緒,消除不安。像我排遣消極情緒的方式就是散步、聊天、看一些網絡笑話等等,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看待事情才會更加理智。

"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

暑假一直在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訓班的孩子以後會有什麼不同?

這個問題得到了26k個贊同,近1k的評論,很多父母對這個現象,都有自己的話要說。大多數回答者的觀點都很一致:暑假是拉開跟他人差距的最好時候,不能一直讓孩子玩,玩一個暑期孩子就廢了。

前兩天跟一個朋友打電話聊天,朋友說了這麼一句話:“孩子終於要開學了,我終於可以輕鬆一點了,至少孩子上學的時間我就有自己的生活了。”朋友是個全職媽媽,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按理說三年級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較強,可是按朋友的話說卻是“小時候只管照顧好吃穿就行了,越長大家長越累,因為你不僅要照顧好他吃喝,還得操心他的學習,還要擔心他的未來。”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無論是網上的留言還是現實中朋友的做法,其實無疑都透露出現代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焦慮心理。為什麼家長在孩子教育這一塊,時刻感覺如臨大敵呢?

01、為什麼家長普遍如此焦慮?

最近熱播的電影《小歡喜》裡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一度引起人們的熱議,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這樣一位焦慮的媽媽,她為了幫助女兒迎接高考,提前從春風中學的教師崗位辭職,研究食譜幫女兒調理身體,並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幫女兒英子複習。

她甚至為了堅持讓女兒執行自己對她未來的規劃,偷偷篡改女兒的高考志願,她在女兒英子的身上,寄予了自己全部的願望,她希望英子走自己畫好的“人生地圖”。宋倩看似都是為了英子著想,實則是迫切完成自己心願的焦慮。

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如宋倩一樣,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對孩子寄予厚望呢?其表面看是父母的教育焦慮,但根本原因是因為大多數父母都擁有這樣一項能力:那就是預言災難。

什麼是預言災難呢?我們生活中常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剛剛會走路的孩子搖搖晃晃往前走,媽媽在旁邊喊:“寶寶別摔跤了。”還有最近兩年陪寫作業流行的各種段子,段子裡的爸爸媽媽都會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說:“你這麼不認真,學習怎麼搞得好?現在學習都不好,將來怎麼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學?考不上好大學,你怎麼有份好工作,將來我們怎麼能放心讓你一個人過?”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靜觀我們身邊,似乎有太多這樣喜歡“預言災難”的家長,有的家長孩子學習不好會焦慮,而有的家長孩子學習很好也焦慮,正如宋倩一樣,實際上英子學習已經很不錯了,可是她卻因為害怕擔心英子退步而焦慮。

其實這並不能完全怪家長,我們現代社會的教育狀況、醫療狀況、環境狀況、安全狀況等等,都讓家長們不得不因為“預言災難”而焦慮,以前只覺得中考、高考壓力大,可是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這種壓力已經慢慢滲透到了小學甚至學齡前的早期教育。

然而,家長的焦慮就會引發對孩子的過度關注,正如《少年派》裡林妙妙的媽媽一樣,把全部心力放在女兒身上,認為“媽最大的愛好就是你”,使得彼此都心力俱疲,沒有一點個人空間存在。

心理學家斯科特 ·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書中說:“對孩子人生的過度關愛,體現的是父母心智的不成熟,也是一種人格失調症,常常將自己與孩子都弄得疲憊不堪。”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02、 家長的過度焦慮會給自己和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我有一個朋友是做心理諮詢的,曾經有個高三的孩子找他做心理諮詢,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父母很開明,跟我說的最多的話是‘想考哪是哪,能考多好是多好’,但他們也經常跟我說‘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哪哪哪’這樣的話,雖然我父母從來不給我太大的壓力,但我總覺得如果我考不好就會辜負他們的期望,就不能有一個高起點,不能有一個好的未來,我覺得自己快抑鬱了,不知道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孩子的狀態,其實他的父母也並不是像他說的這麼沒有要求,只是要求沒有口頭明確說出,而他內心卻感知的很充分並且自身壓力很大。

這種家庭裡親子之間的鏈接過於緊密,導致每個人對微小的事情過於敏感,表現上的開明,呈現出來的卻是緊張的家庭狀態,而他的本我不適應這種緊張狀態,但是你的超我不斷說服自己接受這種狀態,告訴他“家庭環境是健康的,父母對我沒壓力”。但事實可能剛好相反,這種壓力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已經滲透到他的內心,因為一個真正健康放鬆的家庭環境不應該有這樣焦慮的孩子。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我們其實很容易就能在很多學生的背後找到和他們同樣焦慮的老師或者父母,有的家長害怕高考前給孩子壓力太大,所以像上面那個孩子父母一樣表面上不露聲色,但心裡充滿期許,時不時地給告訴孩子“我相信你能怎麼樣”,還有一類家長會時常向孩子預言著災難即將來臨,“現在不上大學還有什麼用?”、“考不上大學將影響你的一生”、“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不管災難預言的推理過程是否有因果邏輯關係、災難發生的實際可能性有多高,家長總有辦法找出符合假設的事例,也能找到一大堆反例,彷彿結果只有兩個可能性“人生被毀掉”和“人生沒被毀掉”,兩個可能性各佔50%。

這就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自身由於壓力過大而抑鬱、或者臨聲發揮不好導致考試失敗,而家長一直以為灌輸給孩子的“不成功便成仁”的極端思想,也會導致孩子在考試失敗之後想不開,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03、如何才能避免焦慮?

孩子的焦慮其實根源都在於父母的焦慮,我們想要擺脫焦慮,那麼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 l 擺脫焦慮型依戀,學會理解和反思

很多家長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喜歡去指責和怪罪他人,比如一個焦慮型的媽媽看到孩子不好好寫作業,就喜歡指責孩子態度不好,或者指責伴侶不對孩子盡職盡責,其實這個媽媽的根源在於沒有進行好自我問題的反思,也沒有對自己的情感模式和行為做好自我調整。

我們需要反思的是,你的憤怒/焦慮或者憤怒的表現,本質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為了安撫自己、讓自己避免直面被預言失敗擊中的恐懼?可是自己的這些指責和憤怒的表現,是否真的有達到安撫自己的目的,還是讓自己更加焦慮了呢?

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紙,在左邊寫下容易觸發自己焦慮的場景,自己在這些場景裡的情緒、想法和行為,然後在右側列舉理想狀況下你認為最好的,最能夠安撫你的情緒、也最有利於關係的結果。然後你可以問自己:左邊的部分,和右邊的部分,是否真的可以聯繫起來呢?當我們明白現有的焦慮都是自己的預言災難,我們就更能夠釋懷,不那麼焦慮。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 l 學會馴服不安

所有的焦慮情緒,都會引發我們的不安,心理學中對不安的解釋是因為不可見的威脅、對未來的否定性預想、不明朗的前途等事由而產生的憂慮、擔心的情緒。也就是說我們對未來的消極預測造成了不安焦慮的心理。

當我們不確定未來會發生什麼,或者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沒有把握時,就會產生不安和擔心,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就會讓我們感到憂慮難安。那麼我們如何來馴服不安呢?

在《復原力》這本書裡,作者提出馴服不安有三要素:

1、 察覺、接納情緒及時察覺我們自己內心的不安,不要選擇忽略、漠視或者逃避,這樣不利用情緒的排遣,當我們察覺到不安情緒時,要及時地關注它、正視它、接納它。2、 判斷主觀臆測心理學上稱臆斷為“歪曲的認知”。一旦受到臆斷影響,我們就難以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做出合理客觀的評價和解釋。比如前面說的很多家長喜歡預言災難,其實就是判斷上的主觀臆測,當我們陷入情緒之中,就無法客觀地看待周圍發生的任何事。如果能夠認清自己的情緒,避免主觀臆測,那麼我們看事情就會理智許多。3、 排遣消極情緒我們除了要在思想層面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想法外,同時還需要在身體上採取行動,才能真正緩解情緒,消除不安。像我排遣消極情緒的方式就是散步、聊天、看一些網絡笑話等等,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看待事情才會更加理智。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 l 允許適當焦慮存在

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焦慮能讓人表現更好。這和一種叫做“不現實的樂觀主義 (unrealistic optimism)”的心理現象有關。

大多數人在他們的一生中都會有這樣的傾向:無視負面的信息,而偏愛那些滿足我們的反饋。有一個新的、還未發表的研究 (by Tali Sharot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指出,當人們焦慮時,這種“不現實的樂觀主義”就會消失。他們變得能夠客觀地接受信息,從而導向更好的決策。也就是說,適當水平的焦慮能幫助你客觀認識你的處境,你會能夠看到pros和cons,而不是隻看到好的一面。

"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

暑假一直在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訓班的孩子以後會有什麼不同?

這個問題得到了26k個贊同,近1k的評論,很多父母對這個現象,都有自己的話要說。大多數回答者的觀點都很一致:暑假是拉開跟他人差距的最好時候,不能一直讓孩子玩,玩一個暑期孩子就廢了。

前兩天跟一個朋友打電話聊天,朋友說了這麼一句話:“孩子終於要開學了,我終於可以輕鬆一點了,至少孩子上學的時間我就有自己的生活了。”朋友是個全職媽媽,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按理說三年級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較強,可是按朋友的話說卻是“小時候只管照顧好吃穿就行了,越長大家長越累,因為你不僅要照顧好他吃喝,還得操心他的學習,還要擔心他的未來。”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無論是網上的留言還是現實中朋友的做法,其實無疑都透露出現代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焦慮心理。為什麼家長在孩子教育這一塊,時刻感覺如臨大敵呢?

01、為什麼家長普遍如此焦慮?

最近熱播的電影《小歡喜》裡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一度引起人們的熱議,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這樣一位焦慮的媽媽,她為了幫助女兒迎接高考,提前從春風中學的教師崗位辭職,研究食譜幫女兒調理身體,並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幫女兒英子複習。

她甚至為了堅持讓女兒執行自己對她未來的規劃,偷偷篡改女兒的高考志願,她在女兒英子的身上,寄予了自己全部的願望,她希望英子走自己畫好的“人生地圖”。宋倩看似都是為了英子著想,實則是迫切完成自己心願的焦慮。

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如宋倩一樣,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對孩子寄予厚望呢?其表面看是父母的教育焦慮,但根本原因是因為大多數父母都擁有這樣一項能力:那就是預言災難。

什麼是預言災難呢?我們生活中常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剛剛會走路的孩子搖搖晃晃往前走,媽媽在旁邊喊:“寶寶別摔跤了。”還有最近兩年陪寫作業流行的各種段子,段子裡的爸爸媽媽都會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說:“你這麼不認真,學習怎麼搞得好?現在學習都不好,將來怎麼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學?考不上好大學,你怎麼有份好工作,將來我們怎麼能放心讓你一個人過?”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靜觀我們身邊,似乎有太多這樣喜歡“預言災難”的家長,有的家長孩子學習不好會焦慮,而有的家長孩子學習很好也焦慮,正如宋倩一樣,實際上英子學習已經很不錯了,可是她卻因為害怕擔心英子退步而焦慮。

其實這並不能完全怪家長,我們現代社會的教育狀況、醫療狀況、環境狀況、安全狀況等等,都讓家長們不得不因為“預言災難”而焦慮,以前只覺得中考、高考壓力大,可是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這種壓力已經慢慢滲透到了小學甚至學齡前的早期教育。

然而,家長的焦慮就會引發對孩子的過度關注,正如《少年派》裡林妙妙的媽媽一樣,把全部心力放在女兒身上,認為“媽最大的愛好就是你”,使得彼此都心力俱疲,沒有一點個人空間存在。

心理學家斯科特 ·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書中說:“對孩子人生的過度關愛,體現的是父母心智的不成熟,也是一種人格失調症,常常將自己與孩子都弄得疲憊不堪。”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02、 家長的過度焦慮會給自己和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我有一個朋友是做心理諮詢的,曾經有個高三的孩子找他做心理諮詢,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父母很開明,跟我說的最多的話是‘想考哪是哪,能考多好是多好’,但他們也經常跟我說‘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哪哪哪’這樣的話,雖然我父母從來不給我太大的壓力,但我總覺得如果我考不好就會辜負他們的期望,就不能有一個高起點,不能有一個好的未來,我覺得自己快抑鬱了,不知道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孩子的狀態,其實他的父母也並不是像他說的這麼沒有要求,只是要求沒有口頭明確說出,而他內心卻感知的很充分並且自身壓力很大。

這種家庭裡親子之間的鏈接過於緊密,導致每個人對微小的事情過於敏感,表現上的開明,呈現出來的卻是緊張的家庭狀態,而他的本我不適應這種緊張狀態,但是你的超我不斷說服自己接受這種狀態,告訴他“家庭環境是健康的,父母對我沒壓力”。但事實可能剛好相反,這種壓力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已經滲透到他的內心,因為一個真正健康放鬆的家庭環境不應該有這樣焦慮的孩子。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我們其實很容易就能在很多學生的背後找到和他們同樣焦慮的老師或者父母,有的家長害怕高考前給孩子壓力太大,所以像上面那個孩子父母一樣表面上不露聲色,但心裡充滿期許,時不時地給告訴孩子“我相信你能怎麼樣”,還有一類家長會時常向孩子預言著災難即將來臨,“現在不上大學還有什麼用?”、“考不上大學將影響你的一生”、“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不管災難預言的推理過程是否有因果邏輯關係、災難發生的實際可能性有多高,家長總有辦法找出符合假設的事例,也能找到一大堆反例,彷彿結果只有兩個可能性“人生被毀掉”和“人生沒被毀掉”,兩個可能性各佔50%。

這就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自身由於壓力過大而抑鬱、或者臨聲發揮不好導致考試失敗,而家長一直以為灌輸給孩子的“不成功便成仁”的極端思想,也會導致孩子在考試失敗之後想不開,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03、如何才能避免焦慮?

孩子的焦慮其實根源都在於父母的焦慮,我們想要擺脫焦慮,那麼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 l 擺脫焦慮型依戀,學會理解和反思

很多家長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喜歡去指責和怪罪他人,比如一個焦慮型的媽媽看到孩子不好好寫作業,就喜歡指責孩子態度不好,或者指責伴侶不對孩子盡職盡責,其實這個媽媽的根源在於沒有進行好自我問題的反思,也沒有對自己的情感模式和行為做好自我調整。

我們需要反思的是,你的憤怒/焦慮或者憤怒的表現,本質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為了安撫自己、讓自己避免直面被預言失敗擊中的恐懼?可是自己的這些指責和憤怒的表現,是否真的有達到安撫自己的目的,還是讓自己更加焦慮了呢?

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紙,在左邊寫下容易觸發自己焦慮的場景,自己在這些場景裡的情緒、想法和行為,然後在右側列舉理想狀況下你認為最好的,最能夠安撫你的情緒、也最有利於關係的結果。然後你可以問自己:左邊的部分,和右邊的部分,是否真的可以聯繫起來呢?當我們明白現有的焦慮都是自己的預言災難,我們就更能夠釋懷,不那麼焦慮。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 l 學會馴服不安

所有的焦慮情緒,都會引發我們的不安,心理學中對不安的解釋是因為不可見的威脅、對未來的否定性預想、不明朗的前途等事由而產生的憂慮、擔心的情緒。也就是說我們對未來的消極預測造成了不安焦慮的心理。

當我們不確定未來會發生什麼,或者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沒有把握時,就會產生不安和擔心,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就會讓我們感到憂慮難安。那麼我們如何來馴服不安呢?

在《復原力》這本書裡,作者提出馴服不安有三要素:

1、 察覺、接納情緒及時察覺我們自己內心的不安,不要選擇忽略、漠視或者逃避,這樣不利用情緒的排遣,當我們察覺到不安情緒時,要及時地關注它、正視它、接納它。2、 判斷主觀臆測心理學上稱臆斷為“歪曲的認知”。一旦受到臆斷影響,我們就難以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做出合理客觀的評價和解釋。比如前面說的很多家長喜歡預言災難,其實就是判斷上的主觀臆測,當我們陷入情緒之中,就無法客觀地看待周圍發生的任何事。如果能夠認清自己的情緒,避免主觀臆測,那麼我們看事情就會理智許多。3、 排遣消極情緒我們除了要在思想層面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想法外,同時還需要在身體上採取行動,才能真正緩解情緒,消除不安。像我排遣消極情緒的方式就是散步、聊天、看一些網絡笑話等等,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看待事情才會更加理智。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 l 允許適當焦慮存在

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焦慮能讓人表現更好。這和一種叫做“不現實的樂觀主義 (unrealistic optimism)”的心理現象有關。

大多數人在他們的一生中都會有這樣的傾向:無視負面的信息,而偏愛那些滿足我們的反饋。有一個新的、還未發表的研究 (by Tali Sharot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指出,當人們焦慮時,這種“不現實的樂觀主義”就會消失。他們變得能夠客觀地接受信息,從而導向更好的決策。也就是說,適當水平的焦慮能幫助你客觀認識你的處境,你會能夠看到pros和cons,而不是隻看到好的一面。

“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沒出息”?別怪中國家長容易焦慮,都是被逼的

總之,我們作為父母一定要正確面對“焦慮”這個情緒,不要抱有盲目的樂觀和期許,對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有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正確控制和處理焦慮情緒。

我是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陪寶寶寫日記,也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帳號:陪寶寶寫日記,共同探討育兒問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