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不完美媽媽 玩具 服裝 讀書 靜月荷 2019-08-04
"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前幾天,親戚帶孩子去省城參加完畫展來家裡做客。一個還沒有上小學的孩子,被父母調教的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讓人見了很是喜歡。

當小弟弟要搶他的玩具,他像大哥哥一樣謙讓;還主動給小弟弟講故事、教他畫畫。僅僅半天功夫,小不點就像跟屁蟲一樣,纏著大哥哥陪他玩。

要放到別的小朋友身上,早就急眼了。可這個小男孩,不急不慢,很有耐心地給陪小弟弟擺積木、玩遊戲。

見此情景,不由得誇獎起孩子,向他們討教育兒經驗。

親戚只是淡淡地說:言傳身教很重要,特別是好習慣的養成,要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

對此,深以為然。一個好習慣的養成,真的可以惠及孩子一生。

"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前幾天,親戚帶孩子去省城參加完畫展來家裡做客。一個還沒有上小學的孩子,被父母調教的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讓人見了很是喜歡。

當小弟弟要搶他的玩具,他像大哥哥一樣謙讓;還主動給小弟弟講故事、教他畫畫。僅僅半天功夫,小不點就像跟屁蟲一樣,纏著大哥哥陪他玩。

要放到別的小朋友身上,早就急眼了。可這個小男孩,不急不慢,很有耐心地給陪小弟弟擺積木、玩遊戲。

見此情景,不由得誇獎起孩子,向他們討教育兒經驗。

親戚只是淡淡地說:言傳身教很重要,特別是好習慣的養成,要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

對此,深以為然。一個好習慣的養成,真的可以惠及孩子一生。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親密玩耍的小夥伴

1. 影響孩子一生的6個好習慣,你知道幾個?

經常聽到小區裡阿姨們議論:誰家的女兒好懂事,小小年紀就知道幫父親照顧媽媽,長大後一定錯不了;誰家的孫子太頑劣了,霸道愛欺負人,將來還不知道要惹多少禍呢;某某的兒之才上中學,就知道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早一天接觸社會,就能早一天成熟……

聽著大家的議論,再看看身邊這些孩子,還真是不一樣。父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與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其性格特徵和行為習慣,真是大相徑庭。

正如人們常說:從小看大三歲至老。一個人的性格和品行,真的從小就能顯露出來。

然而,有的家長會說:孩子還小,等他長大就懂事了。其實他們也知道孩子有些行為是不對的,需要及時糾正。只是這些家下不了狠心,不想下功夫管教,就任其發展。直到有一天,連家長自己也無法容忍時,再想要管教,已為時晚已。

孩子錯過了最佳教育年齡,就像一顆小樹苗,在最初階段,你完全可以引導他們按照你的意願生長;而當他們長到足夠大時,想要再糾正就困難多了。

教育家葉聖陶說: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習慣的早期培養。事實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努力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下面就來一起看看是哪6種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參與家務勞動,培養責任感;

3.養成閱讀習慣;

4.學會選擇,懂得取捨;

5.有規律的生活;

6.學會傾聽,樂於助人。

6種習慣,看起來並沒有超出我們的認知範圍。因為,家長一直就在要求孩子努力做到。

然而,為什麼家長天天在孩子耳邊說,而他們就是做不到呢?

這裡面有一個方法和技巧的問題,如果家長只是停留在語言上,而沒有從一點一滴教會孩子怎樣去到,那麼孩子是很容易偷懶而不去落實到行動上的。

也就是說,如果家長只是要求孩子做到,而自己做不到,這樣,你的教育就失去了說服力。孩子也會想,你都做不到,還要求我要做到,這顯然已經沒有了執行的力度。

"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前幾天,親戚帶孩子去省城參加完畫展來家裡做客。一個還沒有上小學的孩子,被父母調教的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讓人見了很是喜歡。

當小弟弟要搶他的玩具,他像大哥哥一樣謙讓;還主動給小弟弟講故事、教他畫畫。僅僅半天功夫,小不點就像跟屁蟲一樣,纏著大哥哥陪他玩。

要放到別的小朋友身上,早就急眼了。可這個小男孩,不急不慢,很有耐心地給陪小弟弟擺積木、玩遊戲。

見此情景,不由得誇獎起孩子,向他們討教育兒經驗。

親戚只是淡淡地說:言傳身教很重要,特別是好習慣的養成,要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

對此,深以為然。一個好習慣的養成,真的可以惠及孩子一生。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親密玩耍的小夥伴

1. 影響孩子一生的6個好習慣,你知道幾個?

經常聽到小區裡阿姨們議論:誰家的女兒好懂事,小小年紀就知道幫父親照顧媽媽,長大後一定錯不了;誰家的孫子太頑劣了,霸道愛欺負人,將來還不知道要惹多少禍呢;某某的兒之才上中學,就知道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早一天接觸社會,就能早一天成熟……

聽著大家的議論,再看看身邊這些孩子,還真是不一樣。父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與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其性格特徵和行為習慣,真是大相徑庭。

正如人們常說:從小看大三歲至老。一個人的性格和品行,真的從小就能顯露出來。

然而,有的家長會說:孩子還小,等他長大就懂事了。其實他們也知道孩子有些行為是不對的,需要及時糾正。只是這些家下不了狠心,不想下功夫管教,就任其發展。直到有一天,連家長自己也無法容忍時,再想要管教,已為時晚已。

孩子錯過了最佳教育年齡,就像一顆小樹苗,在最初階段,你完全可以引導他們按照你的意願生長;而當他們長到足夠大時,想要再糾正就困難多了。

教育家葉聖陶說: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習慣的早期培養。事實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努力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下面就來一起看看是哪6種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參與家務勞動,培養責任感;

3.養成閱讀習慣;

4.學會選擇,懂得取捨;

5.有規律的生活;

6.學會傾聽,樂於助人。

6種習慣,看起來並沒有超出我們的認知範圍。因為,家長一直就在要求孩子努力做到。

然而,為什麼家長天天在孩子耳邊說,而他們就是做不到呢?

這裡面有一個方法和技巧的問題,如果家長只是停留在語言上,而沒有從一點一滴教會孩子怎樣去到,那麼孩子是很容易偷懶而不去落實到行動上的。

也就是說,如果家長只是要求孩子做到,而自己做不到,這樣,你的教育就失去了說服力。孩子也會想,你都做不到,還要求我要做到,這顯然已經沒有了執行的力度。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父母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2.越是簡單的道理,執行起來卻越難以做到。

很多時候,是做家長怕麻煩,沒有耐心,喜歡越俎代庖,把本來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代他去完成,這種現象還很普遍。

比如,家裡二歲多的寶寶,看見大人拖地,他也要幫忙。不想讓他幫倒忙,就把他手裡的拖把搶走了;

寶寶要自己洗臉,衣服上弄的全是水。為了圖省事,就阻止寶寶的行為;

殊不知,這樣一來,家長是省事了,可孩子的動手能力,卻被父母無情的扼殺掉了。結果,還怨孩子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根源就在家長身上,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

要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讓他養成自己做事的好習慣。

一切都是從小事情開始的,比如:整理自己的玩具、繪本,學會自己穿衣服、鞋子,自己選擇上學時穿的衣服,自己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自己整理書包等等。

平時在遇到問題時,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從小就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與其到了該放手時,才發現孩子還沒有學會獨立生存能力而懊惱,還不如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獨立自主的能力。

"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前幾天,親戚帶孩子去省城參加完畫展來家裡做客。一個還沒有上小學的孩子,被父母調教的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讓人見了很是喜歡。

當小弟弟要搶他的玩具,他像大哥哥一樣謙讓;還主動給小弟弟講故事、教他畫畫。僅僅半天功夫,小不點就像跟屁蟲一樣,纏著大哥哥陪他玩。

要放到別的小朋友身上,早就急眼了。可這個小男孩,不急不慢,很有耐心地給陪小弟弟擺積木、玩遊戲。

見此情景,不由得誇獎起孩子,向他們討教育兒經驗。

親戚只是淡淡地說:言傳身教很重要,特別是好習慣的養成,要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

對此,深以為然。一個好習慣的養成,真的可以惠及孩子一生。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親密玩耍的小夥伴

1. 影響孩子一生的6個好習慣,你知道幾個?

經常聽到小區裡阿姨們議論:誰家的女兒好懂事,小小年紀就知道幫父親照顧媽媽,長大後一定錯不了;誰家的孫子太頑劣了,霸道愛欺負人,將來還不知道要惹多少禍呢;某某的兒之才上中學,就知道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早一天接觸社會,就能早一天成熟……

聽著大家的議論,再看看身邊這些孩子,還真是不一樣。父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與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其性格特徵和行為習慣,真是大相徑庭。

正如人們常說:從小看大三歲至老。一個人的性格和品行,真的從小就能顯露出來。

然而,有的家長會說:孩子還小,等他長大就懂事了。其實他們也知道孩子有些行為是不對的,需要及時糾正。只是這些家下不了狠心,不想下功夫管教,就任其發展。直到有一天,連家長自己也無法容忍時,再想要管教,已為時晚已。

孩子錯過了最佳教育年齡,就像一顆小樹苗,在最初階段,你完全可以引導他們按照你的意願生長;而當他們長到足夠大時,想要再糾正就困難多了。

教育家葉聖陶說: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習慣的早期培養。事實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努力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下面就來一起看看是哪6種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參與家務勞動,培養責任感;

3.養成閱讀習慣;

4.學會選擇,懂得取捨;

5.有規律的生活;

6.學會傾聽,樂於助人。

6種習慣,看起來並沒有超出我們的認知範圍。因為,家長一直就在要求孩子努力做到。

然而,為什麼家長天天在孩子耳邊說,而他們就是做不到呢?

這裡面有一個方法和技巧的問題,如果家長只是停留在語言上,而沒有從一點一滴教會孩子怎樣去到,那麼孩子是很容易偷懶而不去落實到行動上的。

也就是說,如果家長只是要求孩子做到,而自己做不到,這樣,你的教育就失去了說服力。孩子也會想,你都做不到,還要求我要做到,這顯然已經沒有了執行的力度。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父母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2.越是簡單的道理,執行起來卻越難以做到。

很多時候,是做家長怕麻煩,沒有耐心,喜歡越俎代庖,把本來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代他去完成,這種現象還很普遍。

比如,家裡二歲多的寶寶,看見大人拖地,他也要幫忙。不想讓他幫倒忙,就把他手裡的拖把搶走了;

寶寶要自己洗臉,衣服上弄的全是水。為了圖省事,就阻止寶寶的行為;

殊不知,這樣一來,家長是省事了,可孩子的動手能力,卻被父母無情的扼殺掉了。結果,還怨孩子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根源就在家長身上,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

要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讓他養成自己做事的好習慣。

一切都是從小事情開始的,比如:整理自己的玩具、繪本,學會自己穿衣服、鞋子,自己選擇上學時穿的衣服,自己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自己整理書包等等。

平時在遇到問題時,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從小就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與其到了該放手時,才發現孩子還沒有學會獨立生存能力而懊惱,還不如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獨立自主的能力。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鄰居家的孩子笨笨,他媽媽從小就給孩子分配固定的家務活。媽媽對笨笨說:媽媽負責做飯,爸爸負責洗碗,笨笨負責倒垃圾。

所以笨笨就養成了一種習慣,看到垃圾桶裡有垃圾了就會主動去倒。

而且家裡每次要置辦大的物件都會徵求家庭成員的意見,比如買電視、買汽車及房間佈局上,都讓孩子參與一份意見。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笨笨,一直對家裡有一份責任感,覺得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這是我們的家,而不是爸爸媽媽的家。

現實中,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看作是無知的,也喜歡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主。其實,這樣反而讓孩子失去了很多鍛鍊機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阿雅的女兒露露,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每天早上出門前,還總是丟三拉四,不是忘了帶作業本,就是忘了帶書。有幾次,還讓媽媽專程給她送作業。

露露從小就被家裡人寵著,什麼事情都不讓她做。從上幼兒園開始,她的書包每天都是媽媽替她收拾,以至於長大了,也沒有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可是,孩子總要長大,總有離開父母的那一天。如果沒有提前培養他獨自生活的技能,將來又將如何面對社會呢?

愛孩子的方式很多,不要讓你的愛束縛住孩子的手腳,成為孩子成長中的絆腳石。

"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前幾天,親戚帶孩子去省城參加完畫展來家裡做客。一個還沒有上小學的孩子,被父母調教的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讓人見了很是喜歡。

當小弟弟要搶他的玩具,他像大哥哥一樣謙讓;還主動給小弟弟講故事、教他畫畫。僅僅半天功夫,小不點就像跟屁蟲一樣,纏著大哥哥陪他玩。

要放到別的小朋友身上,早就急眼了。可這個小男孩,不急不慢,很有耐心地給陪小弟弟擺積木、玩遊戲。

見此情景,不由得誇獎起孩子,向他們討教育兒經驗。

親戚只是淡淡地說:言傳身教很重要,特別是好習慣的養成,要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

對此,深以為然。一個好習慣的養成,真的可以惠及孩子一生。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親密玩耍的小夥伴

1. 影響孩子一生的6個好習慣,你知道幾個?

經常聽到小區裡阿姨們議論:誰家的女兒好懂事,小小年紀就知道幫父親照顧媽媽,長大後一定錯不了;誰家的孫子太頑劣了,霸道愛欺負人,將來還不知道要惹多少禍呢;某某的兒之才上中學,就知道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早一天接觸社會,就能早一天成熟……

聽著大家的議論,再看看身邊這些孩子,還真是不一樣。父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與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其性格特徵和行為習慣,真是大相徑庭。

正如人們常說:從小看大三歲至老。一個人的性格和品行,真的從小就能顯露出來。

然而,有的家長會說:孩子還小,等他長大就懂事了。其實他們也知道孩子有些行為是不對的,需要及時糾正。只是這些家下不了狠心,不想下功夫管教,就任其發展。直到有一天,連家長自己也無法容忍時,再想要管教,已為時晚已。

孩子錯過了最佳教育年齡,就像一顆小樹苗,在最初階段,你完全可以引導他們按照你的意願生長;而當他們長到足夠大時,想要再糾正就困難多了。

教育家葉聖陶說: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習慣的早期培養。事實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努力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下面就來一起看看是哪6種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參與家務勞動,培養責任感;

3.養成閱讀習慣;

4.學會選擇,懂得取捨;

5.有規律的生活;

6.學會傾聽,樂於助人。

6種習慣,看起來並沒有超出我們的認知範圍。因為,家長一直就在要求孩子努力做到。

然而,為什麼家長天天在孩子耳邊說,而他們就是做不到呢?

這裡面有一個方法和技巧的問題,如果家長只是停留在語言上,而沒有從一點一滴教會孩子怎樣去到,那麼孩子是很容易偷懶而不去落實到行動上的。

也就是說,如果家長只是要求孩子做到,而自己做不到,這樣,你的教育就失去了說服力。孩子也會想,你都做不到,還要求我要做到,這顯然已經沒有了執行的力度。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父母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2.越是簡單的道理,執行起來卻越難以做到。

很多時候,是做家長怕麻煩,沒有耐心,喜歡越俎代庖,把本來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代他去完成,這種現象還很普遍。

比如,家裡二歲多的寶寶,看見大人拖地,他也要幫忙。不想讓他幫倒忙,就把他手裡的拖把搶走了;

寶寶要自己洗臉,衣服上弄的全是水。為了圖省事,就阻止寶寶的行為;

殊不知,這樣一來,家長是省事了,可孩子的動手能力,卻被父母無情的扼殺掉了。結果,還怨孩子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根源就在家長身上,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

要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讓他養成自己做事的好習慣。

一切都是從小事情開始的,比如:整理自己的玩具、繪本,學會自己穿衣服、鞋子,自己選擇上學時穿的衣服,自己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自己整理書包等等。

平時在遇到問題時,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從小就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與其到了該放手時,才發現孩子還沒有學會獨立生存能力而懊惱,還不如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獨立自主的能力。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鄰居家的孩子笨笨,他媽媽從小就給孩子分配固定的家務活。媽媽對笨笨說:媽媽負責做飯,爸爸負責洗碗,笨笨負責倒垃圾。

所以笨笨就養成了一種習慣,看到垃圾桶裡有垃圾了就會主動去倒。

而且家裡每次要置辦大的物件都會徵求家庭成員的意見,比如買電視、買汽車及房間佈局上,都讓孩子參與一份意見。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笨笨,一直對家裡有一份責任感,覺得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這是我們的家,而不是爸爸媽媽的家。

現實中,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看作是無知的,也喜歡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主。其實,這樣反而讓孩子失去了很多鍛鍊機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阿雅的女兒露露,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每天早上出門前,還總是丟三拉四,不是忘了帶作業本,就是忘了帶書。有幾次,還讓媽媽專程給她送作業。

露露從小就被家裡人寵著,什麼事情都不讓她做。從上幼兒園開始,她的書包每天都是媽媽替她收拾,以至於長大了,也沒有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可是,孩子總要長大,總有離開父母的那一天。如果沒有提前培養他獨自生活的技能,將來又將如何面對社會呢?

愛孩子的方式很多,不要讓你的愛束縛住孩子的手腳,成為孩子成長中的絆腳石。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放手讓孩子自己走

3.閱讀習慣的養成,要從嬰幼兒開始

有研究顯示,還是嬰兒時的寶寶,就已經對有節奏的韻律發生了興趣。只要父母經常在孩子身邊給他朗讀兒歌,當時看似孩子沒有反應,可是等孩子開始學習說話時,你會驚喜的發現,他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完全超出你的預想。

在寶寶很小的時候,父母每天都跟他說話,給他念兒聽。男孩子說話比較晚的,在他一歲多的時候也只能說簡單的二字詞。可快到二歲時,好像突然開了竅,過去給他念過的兒歌,就時不時就從嘴裡蹦出來。

二歲剛過,就能說長句子,還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前段時間,他姥爺把腰扭傷了,不能抱他。

他會揚起一張期盼的小臉,認真的說:“姥爺,你腰好點了嗎?可以抱寶寶了嗎?”

現在,小寶貝每天纏著人要給他講故事。繪本中的許多情節他都能自己講了,有時還要自己發揮一下,把沒有表現出來的細節,根據自己的想象,進一步擴展。

不由得想,這個孩子將來寫作文應該不會太費勁吧。

現實中,很多家長都頭疼孩子的作文,也報過各種興趣班,寫作班,但就是不見成效。孩子寫出來的作文,不是乾巴巴的,沒有情節,就是用詞不當,語句不通順。

而這一切的關鍵,就是孩子沒有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沒有學會從閱讀中提升自我的能力。

老師經常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大量閱讀,閱讀真的很重要!

因為大量閱讀收穫到的好處是:積累詞彙,增強語感,提升寫作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有研究表明:孩子12歲之前,是閱讀能力(學習能力的基礎)發展的最佳時期,尤其是小學階段,這6年時間,可以說,什麼都沒有比大量閱讀、提高閱讀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

而閱讀習慣的養成,可以追溯到3歲以前。事實上,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的形成,在三歲之前,已基本定型。

而後天要想改變,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比如,通過刻意練習,有意識的培訓某種能力,最後還是可以達到預期目標的。

一旦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就有了自主讀書的慾望。特別是在孩子12歲之前,如果能夠博覽群書,充分吸收知識的養分,那麼,他的人生還有什麼不能企及的高度呢?

而那些不喜歡看書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家長也不愛讀書,家裡沒有讀書的氛圍,孩子從小沒有受到這方面的薰陶和影響,自然也就不會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愛讀書的好榜樣。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書,不用限定孩子必須看經典名著,先從孩子感興趣的書入手,只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就可以了。

"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前幾天,親戚帶孩子去省城參加完畫展來家裡做客。一個還沒有上小學的孩子,被父母調教的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讓人見了很是喜歡。

當小弟弟要搶他的玩具,他像大哥哥一樣謙讓;還主動給小弟弟講故事、教他畫畫。僅僅半天功夫,小不點就像跟屁蟲一樣,纏著大哥哥陪他玩。

要放到別的小朋友身上,早就急眼了。可這個小男孩,不急不慢,很有耐心地給陪小弟弟擺積木、玩遊戲。

見此情景,不由得誇獎起孩子,向他們討教育兒經驗。

親戚只是淡淡地說:言傳身教很重要,特別是好習慣的養成,要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

對此,深以為然。一個好習慣的養成,真的可以惠及孩子一生。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親密玩耍的小夥伴

1. 影響孩子一生的6個好習慣,你知道幾個?

經常聽到小區裡阿姨們議論:誰家的女兒好懂事,小小年紀就知道幫父親照顧媽媽,長大後一定錯不了;誰家的孫子太頑劣了,霸道愛欺負人,將來還不知道要惹多少禍呢;某某的兒之才上中學,就知道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早一天接觸社會,就能早一天成熟……

聽著大家的議論,再看看身邊這些孩子,還真是不一樣。父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與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其性格特徵和行為習慣,真是大相徑庭。

正如人們常說:從小看大三歲至老。一個人的性格和品行,真的從小就能顯露出來。

然而,有的家長會說:孩子還小,等他長大就懂事了。其實他們也知道孩子有些行為是不對的,需要及時糾正。只是這些家下不了狠心,不想下功夫管教,就任其發展。直到有一天,連家長自己也無法容忍時,再想要管教,已為時晚已。

孩子錯過了最佳教育年齡,就像一顆小樹苗,在最初階段,你完全可以引導他們按照你的意願生長;而當他們長到足夠大時,想要再糾正就困難多了。

教育家葉聖陶說: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習慣的早期培養。事實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努力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下面就來一起看看是哪6種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參與家務勞動,培養責任感;

3.養成閱讀習慣;

4.學會選擇,懂得取捨;

5.有規律的生活;

6.學會傾聽,樂於助人。

6種習慣,看起來並沒有超出我們的認知範圍。因為,家長一直就在要求孩子努力做到。

然而,為什麼家長天天在孩子耳邊說,而他們就是做不到呢?

這裡面有一個方法和技巧的問題,如果家長只是停留在語言上,而沒有從一點一滴教會孩子怎樣去到,那麼孩子是很容易偷懶而不去落實到行動上的。

也就是說,如果家長只是要求孩子做到,而自己做不到,這樣,你的教育就失去了說服力。孩子也會想,你都做不到,還要求我要做到,這顯然已經沒有了執行的力度。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父母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2.越是簡單的道理,執行起來卻越難以做到。

很多時候,是做家長怕麻煩,沒有耐心,喜歡越俎代庖,把本來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代他去完成,這種現象還很普遍。

比如,家裡二歲多的寶寶,看見大人拖地,他也要幫忙。不想讓他幫倒忙,就把他手裡的拖把搶走了;

寶寶要自己洗臉,衣服上弄的全是水。為了圖省事,就阻止寶寶的行為;

殊不知,這樣一來,家長是省事了,可孩子的動手能力,卻被父母無情的扼殺掉了。結果,還怨孩子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根源就在家長身上,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

要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讓他養成自己做事的好習慣。

一切都是從小事情開始的,比如:整理自己的玩具、繪本,學會自己穿衣服、鞋子,自己選擇上學時穿的衣服,自己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自己整理書包等等。

平時在遇到問題時,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從小就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與其到了該放手時,才發現孩子還沒有學會獨立生存能力而懊惱,還不如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獨立自主的能力。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鄰居家的孩子笨笨,他媽媽從小就給孩子分配固定的家務活。媽媽對笨笨說:媽媽負責做飯,爸爸負責洗碗,笨笨負責倒垃圾。

所以笨笨就養成了一種習慣,看到垃圾桶裡有垃圾了就會主動去倒。

而且家裡每次要置辦大的物件都會徵求家庭成員的意見,比如買電視、買汽車及房間佈局上,都讓孩子參與一份意見。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笨笨,一直對家裡有一份責任感,覺得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這是我們的家,而不是爸爸媽媽的家。

現實中,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看作是無知的,也喜歡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主。其實,這樣反而讓孩子失去了很多鍛鍊機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阿雅的女兒露露,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每天早上出門前,還總是丟三拉四,不是忘了帶作業本,就是忘了帶書。有幾次,還讓媽媽專程給她送作業。

露露從小就被家裡人寵著,什麼事情都不讓她做。從上幼兒園開始,她的書包每天都是媽媽替她收拾,以至於長大了,也沒有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可是,孩子總要長大,總有離開父母的那一天。如果沒有提前培養他獨自生活的技能,將來又將如何面對社會呢?

愛孩子的方式很多,不要讓你的愛束縛住孩子的手腳,成為孩子成長中的絆腳石。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放手讓孩子自己走

3.閱讀習慣的養成,要從嬰幼兒開始

有研究顯示,還是嬰兒時的寶寶,就已經對有節奏的韻律發生了興趣。只要父母經常在孩子身邊給他朗讀兒歌,當時看似孩子沒有反應,可是等孩子開始學習說話時,你會驚喜的發現,他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完全超出你的預想。

在寶寶很小的時候,父母每天都跟他說話,給他念兒聽。男孩子說話比較晚的,在他一歲多的時候也只能說簡單的二字詞。可快到二歲時,好像突然開了竅,過去給他念過的兒歌,就時不時就從嘴裡蹦出來。

二歲剛過,就能說長句子,還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前段時間,他姥爺把腰扭傷了,不能抱他。

他會揚起一張期盼的小臉,認真的說:“姥爺,你腰好點了嗎?可以抱寶寶了嗎?”

現在,小寶貝每天纏著人要給他講故事。繪本中的許多情節他都能自己講了,有時還要自己發揮一下,把沒有表現出來的細節,根據自己的想象,進一步擴展。

不由得想,這個孩子將來寫作文應該不會太費勁吧。

現實中,很多家長都頭疼孩子的作文,也報過各種興趣班,寫作班,但就是不見成效。孩子寫出來的作文,不是乾巴巴的,沒有情節,就是用詞不當,語句不通順。

而這一切的關鍵,就是孩子沒有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沒有學會從閱讀中提升自我的能力。

老師經常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大量閱讀,閱讀真的很重要!

因為大量閱讀收穫到的好處是:積累詞彙,增強語感,提升寫作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有研究表明:孩子12歲之前,是閱讀能力(學習能力的基礎)發展的最佳時期,尤其是小學階段,這6年時間,可以說,什麼都沒有比大量閱讀、提高閱讀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

而閱讀習慣的養成,可以追溯到3歲以前。事實上,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的形成,在三歲之前,已基本定型。

而後天要想改變,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比如,通過刻意練習,有意識的培訓某種能力,最後還是可以達到預期目標的。

一旦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就有了自主讀書的慾望。特別是在孩子12歲之前,如果能夠博覽群書,充分吸收知識的養分,那麼,他的人生還有什麼不能企及的高度呢?

而那些不喜歡看書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家長也不愛讀書,家裡沒有讀書的氛圍,孩子從小沒有受到這方面的薰陶和影響,自然也就不會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愛讀書的好榜樣。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書,不用限定孩子必須看經典名著,先從孩子感興趣的書入手,只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就可以了。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閱讀可以為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

4.學會選擇、懂得取捨是人生少走彎路的關鍵

學會選擇,懂得取捨,不僅是孩子應該掌握的技能,也是我們家長每天在面對眾多抉擇時應該養成的一種素養。

為培養孩子從小養成取捨的習慣,每次在商店挑選玩具時,都會對他說,小汽車和飛機,只能選一樣,你選哪個?

小傢伙會看半天,放下手裡的汽車,舉起飛機,認真的說:“我想好了,就是它!”

而只要是孩子正確的選擇,我們都會滿足他。時間一長,他就知道了,每次要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東西。

皓皓的爸爸每次帶皓皓去超市之前,都會和皓皓做好約定。會對皓皓說:我們這次去超市,你只能選擇一樣東西,薯片或者玩具。如果你選擇了薯片,你就可以吃到你喜歡的食物;如果你選擇了玩具也不錯,因為玩具可以玩很長時間。

皓皓第一次選擇了薯片,而且爸爸讓他在眾多品牌和眾多口味裡快速挑選。第二週,他再次和爸爸去超市的時候,他選擇了玩具。

我們的人生不可能同時擁有很多東西,人長大的過程就是要一次次面對取捨。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也是培養他的一種思考習慣,這對他以後的人生,在面對重大選擇的時候就會根據需要做出理性判斷。而越早有判斷能力的人,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前幾天,親戚帶孩子去省城參加完畫展來家裡做客。一個還沒有上小學的孩子,被父母調教的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讓人見了很是喜歡。

當小弟弟要搶他的玩具,他像大哥哥一樣謙讓;還主動給小弟弟講故事、教他畫畫。僅僅半天功夫,小不點就像跟屁蟲一樣,纏著大哥哥陪他玩。

要放到別的小朋友身上,早就急眼了。可這個小男孩,不急不慢,很有耐心地給陪小弟弟擺積木、玩遊戲。

見此情景,不由得誇獎起孩子,向他們討教育兒經驗。

親戚只是淡淡地說:言傳身教很重要,特別是好習慣的養成,要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

對此,深以為然。一個好習慣的養成,真的可以惠及孩子一生。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親密玩耍的小夥伴

1. 影響孩子一生的6個好習慣,你知道幾個?

經常聽到小區裡阿姨們議論:誰家的女兒好懂事,小小年紀就知道幫父親照顧媽媽,長大後一定錯不了;誰家的孫子太頑劣了,霸道愛欺負人,將來還不知道要惹多少禍呢;某某的兒之才上中學,就知道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早一天接觸社會,就能早一天成熟……

聽著大家的議論,再看看身邊這些孩子,還真是不一樣。父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與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其性格特徵和行為習慣,真是大相徑庭。

正如人們常說:從小看大三歲至老。一個人的性格和品行,真的從小就能顯露出來。

然而,有的家長會說:孩子還小,等他長大就懂事了。其實他們也知道孩子有些行為是不對的,需要及時糾正。只是這些家下不了狠心,不想下功夫管教,就任其發展。直到有一天,連家長自己也無法容忍時,再想要管教,已為時晚已。

孩子錯過了最佳教育年齡,就像一顆小樹苗,在最初階段,你完全可以引導他們按照你的意願生長;而當他們長到足夠大時,想要再糾正就困難多了。

教育家葉聖陶說: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習慣的早期培養。事實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努力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下面就來一起看看是哪6種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參與家務勞動,培養責任感;

3.養成閱讀習慣;

4.學會選擇,懂得取捨;

5.有規律的生活;

6.學會傾聽,樂於助人。

6種習慣,看起來並沒有超出我們的認知範圍。因為,家長一直就在要求孩子努力做到。

然而,為什麼家長天天在孩子耳邊說,而他們就是做不到呢?

這裡面有一個方法和技巧的問題,如果家長只是停留在語言上,而沒有從一點一滴教會孩子怎樣去到,那麼孩子是很容易偷懶而不去落實到行動上的。

也就是說,如果家長只是要求孩子做到,而自己做不到,這樣,你的教育就失去了說服力。孩子也會想,你都做不到,還要求我要做到,這顯然已經沒有了執行的力度。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父母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2.越是簡單的道理,執行起來卻越難以做到。

很多時候,是做家長怕麻煩,沒有耐心,喜歡越俎代庖,把本來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代他去完成,這種現象還很普遍。

比如,家裡二歲多的寶寶,看見大人拖地,他也要幫忙。不想讓他幫倒忙,就把他手裡的拖把搶走了;

寶寶要自己洗臉,衣服上弄的全是水。為了圖省事,就阻止寶寶的行為;

殊不知,這樣一來,家長是省事了,可孩子的動手能力,卻被父母無情的扼殺掉了。結果,還怨孩子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根源就在家長身上,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

要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讓他養成自己做事的好習慣。

一切都是從小事情開始的,比如:整理自己的玩具、繪本,學會自己穿衣服、鞋子,自己選擇上學時穿的衣服,自己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自己整理書包等等。

平時在遇到問題時,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從小就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與其到了該放手時,才發現孩子還沒有學會獨立生存能力而懊惱,還不如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獨立自主的能力。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鄰居家的孩子笨笨,他媽媽從小就給孩子分配固定的家務活。媽媽對笨笨說:媽媽負責做飯,爸爸負責洗碗,笨笨負責倒垃圾。

所以笨笨就養成了一種習慣,看到垃圾桶裡有垃圾了就會主動去倒。

而且家裡每次要置辦大的物件都會徵求家庭成員的意見,比如買電視、買汽車及房間佈局上,都讓孩子參與一份意見。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笨笨,一直對家裡有一份責任感,覺得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這是我們的家,而不是爸爸媽媽的家。

現實中,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看作是無知的,也喜歡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主。其實,這樣反而讓孩子失去了很多鍛鍊機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阿雅的女兒露露,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每天早上出門前,還總是丟三拉四,不是忘了帶作業本,就是忘了帶書。有幾次,還讓媽媽專程給她送作業。

露露從小就被家裡人寵著,什麼事情都不讓她做。從上幼兒園開始,她的書包每天都是媽媽替她收拾,以至於長大了,也沒有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可是,孩子總要長大,總有離開父母的那一天。如果沒有提前培養他獨自生活的技能,將來又將如何面對社會呢?

愛孩子的方式很多,不要讓你的愛束縛住孩子的手腳,成為孩子成長中的絆腳石。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放手讓孩子自己走

3.閱讀習慣的養成,要從嬰幼兒開始

有研究顯示,還是嬰兒時的寶寶,就已經對有節奏的韻律發生了興趣。只要父母經常在孩子身邊給他朗讀兒歌,當時看似孩子沒有反應,可是等孩子開始學習說話時,你會驚喜的發現,他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完全超出你的預想。

在寶寶很小的時候,父母每天都跟他說話,給他念兒聽。男孩子說話比較晚的,在他一歲多的時候也只能說簡單的二字詞。可快到二歲時,好像突然開了竅,過去給他念過的兒歌,就時不時就從嘴裡蹦出來。

二歲剛過,就能說長句子,還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前段時間,他姥爺把腰扭傷了,不能抱他。

他會揚起一張期盼的小臉,認真的說:“姥爺,你腰好點了嗎?可以抱寶寶了嗎?”

現在,小寶貝每天纏著人要給他講故事。繪本中的許多情節他都能自己講了,有時還要自己發揮一下,把沒有表現出來的細節,根據自己的想象,進一步擴展。

不由得想,這個孩子將來寫作文應該不會太費勁吧。

現實中,很多家長都頭疼孩子的作文,也報過各種興趣班,寫作班,但就是不見成效。孩子寫出來的作文,不是乾巴巴的,沒有情節,就是用詞不當,語句不通順。

而這一切的關鍵,就是孩子沒有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沒有學會從閱讀中提升自我的能力。

老師經常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大量閱讀,閱讀真的很重要!

因為大量閱讀收穫到的好處是:積累詞彙,增強語感,提升寫作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有研究表明:孩子12歲之前,是閱讀能力(學習能力的基礎)發展的最佳時期,尤其是小學階段,這6年時間,可以說,什麼都沒有比大量閱讀、提高閱讀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

而閱讀習慣的養成,可以追溯到3歲以前。事實上,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的形成,在三歲之前,已基本定型。

而後天要想改變,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比如,通過刻意練習,有意識的培訓某種能力,最後還是可以達到預期目標的。

一旦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就有了自主讀書的慾望。特別是在孩子12歲之前,如果能夠博覽群書,充分吸收知識的養分,那麼,他的人生還有什麼不能企及的高度呢?

而那些不喜歡看書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家長也不愛讀書,家裡沒有讀書的氛圍,孩子從小沒有受到這方面的薰陶和影響,自然也就不會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愛讀書的好榜樣。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書,不用限定孩子必須看經典名著,先從孩子感興趣的書入手,只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就可以了。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閱讀可以為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

4.學會選擇、懂得取捨是人生少走彎路的關鍵

學會選擇,懂得取捨,不僅是孩子應該掌握的技能,也是我們家長每天在面對眾多抉擇時應該養成的一種素養。

為培養孩子從小養成取捨的習慣,每次在商店挑選玩具時,都會對他說,小汽車和飛機,只能選一樣,你選哪個?

小傢伙會看半天,放下手裡的汽車,舉起飛機,認真的說:“我想好了,就是它!”

而只要是孩子正確的選擇,我們都會滿足他。時間一長,他就知道了,每次要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東西。

皓皓的爸爸每次帶皓皓去超市之前,都會和皓皓做好約定。會對皓皓說:我們這次去超市,你只能選擇一樣東西,薯片或者玩具。如果你選擇了薯片,你就可以吃到你喜歡的食物;如果你選擇了玩具也不錯,因為玩具可以玩很長時間。

皓皓第一次選擇了薯片,而且爸爸讓他在眾多品牌和眾多口味裡快速挑選。第二週,他再次和爸爸去超市的時候,他選擇了玩具。

我們的人生不可能同時擁有很多東西,人長大的過程就是要一次次面對取捨。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也是培養他的一種思考習慣,這對他以後的人生,在面對重大選擇的時候就會根據需要做出理性判斷。而越早有判斷能力的人,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只選自己最喜歡的

5.有規律的作息,能讓孩子從容應對生活的繁雜

幫助孩子從小養成有規律的生活,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比如每天幾點睡覺、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幾點做作業,幾點閱讀等等。這些看似平常小的事情,堅持下來並不容易。

但是如果孩子習慣了這樣的生物鐘,不僅對孩子的身體成長有好處,而且對他長大以後做事的規劃性和統籌安排性都是有極大好處的。

在有規律生活下長大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會自發地制定計劃,而且比較有耐力。

如果孩子能堅持制定計劃並按時完成,家長一定要給予極大的肯定和鼓勵,這將是難能可貴的優點,在長大後,有計劃並能堅持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比如,小明想要一臺遙控車。媽媽告訴他,你可以把自己的零錢攢起來,等攢夠了媽媽陪你去買。

從那以後,小明開始不亂花錢了。有時還主動幫媽媽擦地、倒垃圾,把勞動所得的獎勵都存起來。

在那段日子裡,小明不僅在做家務上很主動,在學習上也比以前更用功了。他知道,只有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媽媽才會讓他開心的玩。

讓孩子學會等待,可以培養孩子的韌勁和耐心。為得到自己心愛的玩具,小明學會了剋制慾望,學會慢慢等待。這可以讓孩子在得到玩具時,獲得持久的滿足感。

"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前幾天,親戚帶孩子去省城參加完畫展來家裡做客。一個還沒有上小學的孩子,被父母調教的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讓人見了很是喜歡。

當小弟弟要搶他的玩具,他像大哥哥一樣謙讓;還主動給小弟弟講故事、教他畫畫。僅僅半天功夫,小不點就像跟屁蟲一樣,纏著大哥哥陪他玩。

要放到別的小朋友身上,早就急眼了。可這個小男孩,不急不慢,很有耐心地給陪小弟弟擺積木、玩遊戲。

見此情景,不由得誇獎起孩子,向他們討教育兒經驗。

親戚只是淡淡地說:言傳身教很重要,特別是好習慣的養成,要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

對此,深以為然。一個好習慣的養成,真的可以惠及孩子一生。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親密玩耍的小夥伴

1. 影響孩子一生的6個好習慣,你知道幾個?

經常聽到小區裡阿姨們議論:誰家的女兒好懂事,小小年紀就知道幫父親照顧媽媽,長大後一定錯不了;誰家的孫子太頑劣了,霸道愛欺負人,將來還不知道要惹多少禍呢;某某的兒之才上中學,就知道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早一天接觸社會,就能早一天成熟……

聽著大家的議論,再看看身邊這些孩子,還真是不一樣。父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與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其性格特徵和行為習慣,真是大相徑庭。

正如人們常說:從小看大三歲至老。一個人的性格和品行,真的從小就能顯露出來。

然而,有的家長會說:孩子還小,等他長大就懂事了。其實他們也知道孩子有些行為是不對的,需要及時糾正。只是這些家下不了狠心,不想下功夫管教,就任其發展。直到有一天,連家長自己也無法容忍時,再想要管教,已為時晚已。

孩子錯過了最佳教育年齡,就像一顆小樹苗,在最初階段,你完全可以引導他們按照你的意願生長;而當他們長到足夠大時,想要再糾正就困難多了。

教育家葉聖陶說: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習慣的早期培養。事實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努力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下面就來一起看看是哪6種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參與家務勞動,培養責任感;

3.養成閱讀習慣;

4.學會選擇,懂得取捨;

5.有規律的生活;

6.學會傾聽,樂於助人。

6種習慣,看起來並沒有超出我們的認知範圍。因為,家長一直就在要求孩子努力做到。

然而,為什麼家長天天在孩子耳邊說,而他們就是做不到呢?

這裡面有一個方法和技巧的問題,如果家長只是停留在語言上,而沒有從一點一滴教會孩子怎樣去到,那麼孩子是很容易偷懶而不去落實到行動上的。

也就是說,如果家長只是要求孩子做到,而自己做不到,這樣,你的教育就失去了說服力。孩子也會想,你都做不到,還要求我要做到,這顯然已經沒有了執行的力度。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父母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2.越是簡單的道理,執行起來卻越難以做到。

很多時候,是做家長怕麻煩,沒有耐心,喜歡越俎代庖,把本來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代他去完成,這種現象還很普遍。

比如,家裡二歲多的寶寶,看見大人拖地,他也要幫忙。不想讓他幫倒忙,就把他手裡的拖把搶走了;

寶寶要自己洗臉,衣服上弄的全是水。為了圖省事,就阻止寶寶的行為;

殊不知,這樣一來,家長是省事了,可孩子的動手能力,卻被父母無情的扼殺掉了。結果,還怨孩子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根源就在家長身上,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

要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讓他養成自己做事的好習慣。

一切都是從小事情開始的,比如:整理自己的玩具、繪本,學會自己穿衣服、鞋子,自己選擇上學時穿的衣服,自己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自己整理書包等等。

平時在遇到問題時,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從小就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與其到了該放手時,才發現孩子還沒有學會獨立生存能力而懊惱,還不如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獨立自主的能力。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鄰居家的孩子笨笨,他媽媽從小就給孩子分配固定的家務活。媽媽對笨笨說:媽媽負責做飯,爸爸負責洗碗,笨笨負責倒垃圾。

所以笨笨就養成了一種習慣,看到垃圾桶裡有垃圾了就會主動去倒。

而且家裡每次要置辦大的物件都會徵求家庭成員的意見,比如買電視、買汽車及房間佈局上,都讓孩子參與一份意見。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笨笨,一直對家裡有一份責任感,覺得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這是我們的家,而不是爸爸媽媽的家。

現實中,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看作是無知的,也喜歡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主。其實,這樣反而讓孩子失去了很多鍛鍊機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阿雅的女兒露露,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每天早上出門前,還總是丟三拉四,不是忘了帶作業本,就是忘了帶書。有幾次,還讓媽媽專程給她送作業。

露露從小就被家裡人寵著,什麼事情都不讓她做。從上幼兒園開始,她的書包每天都是媽媽替她收拾,以至於長大了,也沒有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可是,孩子總要長大,總有離開父母的那一天。如果沒有提前培養他獨自生活的技能,將來又將如何面對社會呢?

愛孩子的方式很多,不要讓你的愛束縛住孩子的手腳,成為孩子成長中的絆腳石。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放手讓孩子自己走

3.閱讀習慣的養成,要從嬰幼兒開始

有研究顯示,還是嬰兒時的寶寶,就已經對有節奏的韻律發生了興趣。只要父母經常在孩子身邊給他朗讀兒歌,當時看似孩子沒有反應,可是等孩子開始學習說話時,你會驚喜的發現,他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完全超出你的預想。

在寶寶很小的時候,父母每天都跟他說話,給他念兒聽。男孩子說話比較晚的,在他一歲多的時候也只能說簡單的二字詞。可快到二歲時,好像突然開了竅,過去給他念過的兒歌,就時不時就從嘴裡蹦出來。

二歲剛過,就能說長句子,還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前段時間,他姥爺把腰扭傷了,不能抱他。

他會揚起一張期盼的小臉,認真的說:“姥爺,你腰好點了嗎?可以抱寶寶了嗎?”

現在,小寶貝每天纏著人要給他講故事。繪本中的許多情節他都能自己講了,有時還要自己發揮一下,把沒有表現出來的細節,根據自己的想象,進一步擴展。

不由得想,這個孩子將來寫作文應該不會太費勁吧。

現實中,很多家長都頭疼孩子的作文,也報過各種興趣班,寫作班,但就是不見成效。孩子寫出來的作文,不是乾巴巴的,沒有情節,就是用詞不當,語句不通順。

而這一切的關鍵,就是孩子沒有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沒有學會從閱讀中提升自我的能力。

老師經常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大量閱讀,閱讀真的很重要!

因為大量閱讀收穫到的好處是:積累詞彙,增強語感,提升寫作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有研究表明:孩子12歲之前,是閱讀能力(學習能力的基礎)發展的最佳時期,尤其是小學階段,這6年時間,可以說,什麼都沒有比大量閱讀、提高閱讀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

而閱讀習慣的養成,可以追溯到3歲以前。事實上,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的形成,在三歲之前,已基本定型。

而後天要想改變,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比如,通過刻意練習,有意識的培訓某種能力,最後還是可以達到預期目標的。

一旦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就有了自主讀書的慾望。特別是在孩子12歲之前,如果能夠博覽群書,充分吸收知識的養分,那麼,他的人生還有什麼不能企及的高度呢?

而那些不喜歡看書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家長也不愛讀書,家裡沒有讀書的氛圍,孩子從小沒有受到這方面的薰陶和影響,自然也就不會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愛讀書的好榜樣。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書,不用限定孩子必須看經典名著,先從孩子感興趣的書入手,只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就可以了。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閱讀可以為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

4.學會選擇、懂得取捨是人生少走彎路的關鍵

學會選擇,懂得取捨,不僅是孩子應該掌握的技能,也是我們家長每天在面對眾多抉擇時應該養成的一種素養。

為培養孩子從小養成取捨的習慣,每次在商店挑選玩具時,都會對他說,小汽車和飛機,只能選一樣,你選哪個?

小傢伙會看半天,放下手裡的汽車,舉起飛機,認真的說:“我想好了,就是它!”

而只要是孩子正確的選擇,我們都會滿足他。時間一長,他就知道了,每次要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東西。

皓皓的爸爸每次帶皓皓去超市之前,都會和皓皓做好約定。會對皓皓說:我們這次去超市,你只能選擇一樣東西,薯片或者玩具。如果你選擇了薯片,你就可以吃到你喜歡的食物;如果你選擇了玩具也不錯,因為玩具可以玩很長時間。

皓皓第一次選擇了薯片,而且爸爸讓他在眾多品牌和眾多口味裡快速挑選。第二週,他再次和爸爸去超市的時候,他選擇了玩具。

我們的人生不可能同時擁有很多東西,人長大的過程就是要一次次面對取捨。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也是培養他的一種思考習慣,這對他以後的人生,在面對重大選擇的時候就會根據需要做出理性判斷。而越早有判斷能力的人,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只選自己最喜歡的

5.有規律的作息,能讓孩子從容應對生活的繁雜

幫助孩子從小養成有規律的生活,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比如每天幾點睡覺、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幾點做作業,幾點閱讀等等。這些看似平常小的事情,堅持下來並不容易。

但是如果孩子習慣了這樣的生物鐘,不僅對孩子的身體成長有好處,而且對他長大以後做事的規劃性和統籌安排性都是有極大好處的。

在有規律生活下長大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會自發地制定計劃,而且比較有耐力。

如果孩子能堅持制定計劃並按時完成,家長一定要給予極大的肯定和鼓勵,這將是難能可貴的優點,在長大後,有計劃並能堅持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比如,小明想要一臺遙控車。媽媽告訴他,你可以把自己的零錢攢起來,等攢夠了媽媽陪你去買。

從那以後,小明開始不亂花錢了。有時還主動幫媽媽擦地、倒垃圾,把勞動所得的獎勵都存起來。

在那段日子裡,小明不僅在做家務上很主動,在學習上也比以前更用功了。他知道,只有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媽媽才會讓他開心的玩。

讓孩子學會等待,可以培養孩子的韌勁和耐心。為得到自己心愛的玩具,小明學會了剋制慾望,學會慢慢等待。這可以讓孩子在得到玩具時,獲得持久的滿足感。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心儀的遙控車

6.學會傾聽,樂於助人

每個孩子在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及對周圍世界的認識時,就會急於與人分享,聰明的父母永遠懂得耐心地聽孩子說話。

傾聽孩子說話不僅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也是讓孩子學會與人溝通的最好方法。父母認真地傾聽孩子要表達的意思,等孩子說完了,可以總結一下,問問孩子是不是這個意思。

這樣做,既可以讓孩子學會怎樣表述自己的意願,又可以學會正確表達自己觀點的方法和技巧。

然後,媽媽說讓孩子聽,最後讓孩子轉述媽媽的意思。這樣一來一回,孩子就在生活中學會了如何說話,如何傾聽。

家長傾聽了孩子說話,也要告訴孩子耐心傾聽別人說話,你要告訴孩子:別人的想法聽起來也很有趣的。

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的意見,懂得如何與意見不同的人相處。孩子長大後,學會了傾聽別人意見、並樂於幫助別人,這些優點,在人際交往方面也會有超高的人氣,會讓你擁有更多人脈。

如果你家孩子還沒有養成這些好習慣,那麼,從現在開始,請“逼著”孩子養成這6種好習慣,孩子想不優秀都難!因為優秀也是一種習慣!

"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前幾天,親戚帶孩子去省城參加完畫展來家裡做客。一個還沒有上小學的孩子,被父母調教的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讓人見了很是喜歡。

當小弟弟要搶他的玩具,他像大哥哥一樣謙讓;還主動給小弟弟講故事、教他畫畫。僅僅半天功夫,小不點就像跟屁蟲一樣,纏著大哥哥陪他玩。

要放到別的小朋友身上,早就急眼了。可這個小男孩,不急不慢,很有耐心地給陪小弟弟擺積木、玩遊戲。

見此情景,不由得誇獎起孩子,向他們討教育兒經驗。

親戚只是淡淡地說:言傳身教很重要,特別是好習慣的養成,要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

對此,深以為然。一個好習慣的養成,真的可以惠及孩子一生。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親密玩耍的小夥伴

1. 影響孩子一生的6個好習慣,你知道幾個?

經常聽到小區裡阿姨們議論:誰家的女兒好懂事,小小年紀就知道幫父親照顧媽媽,長大後一定錯不了;誰家的孫子太頑劣了,霸道愛欺負人,將來還不知道要惹多少禍呢;某某的兒之才上中學,就知道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早一天接觸社會,就能早一天成熟……

聽著大家的議論,再看看身邊這些孩子,還真是不一樣。父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與不注重培養教育的孩子,其性格特徵和行為習慣,真是大相徑庭。

正如人們常說:從小看大三歲至老。一個人的性格和品行,真的從小就能顯露出來。

然而,有的家長會說:孩子還小,等他長大就懂事了。其實他們也知道孩子有些行為是不對的,需要及時糾正。只是這些家下不了狠心,不想下功夫管教,就任其發展。直到有一天,連家長自己也無法容忍時,再想要管教,已為時晚已。

孩子錯過了最佳教育年齡,就像一顆小樹苗,在最初階段,你完全可以引導他們按照你的意願生長;而當他們長到足夠大時,想要再糾正就困難多了。

教育家葉聖陶說: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習慣的早期培養。事實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努力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下面就來一起看看是哪6種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參與家務勞動,培養責任感;

3.養成閱讀習慣;

4.學會選擇,懂得取捨;

5.有規律的生活;

6.學會傾聽,樂於助人。

6種習慣,看起來並沒有超出我們的認知範圍。因為,家長一直就在要求孩子努力做到。

然而,為什麼家長天天在孩子耳邊說,而他們就是做不到呢?

這裡面有一個方法和技巧的問題,如果家長只是停留在語言上,而沒有從一點一滴教會孩子怎樣去到,那麼孩子是很容易偷懶而不去落實到行動上的。

也就是說,如果家長只是要求孩子做到,而自己做不到,這樣,你的教育就失去了說服力。孩子也會想,你都做不到,還要求我要做到,這顯然已經沒有了執行的力度。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父母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2.越是簡單的道理,執行起來卻越難以做到。

很多時候,是做家長怕麻煩,沒有耐心,喜歡越俎代庖,把本來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代他去完成,這種現象還很普遍。

比如,家裡二歲多的寶寶,看見大人拖地,他也要幫忙。不想讓他幫倒忙,就把他手裡的拖把搶走了;

寶寶要自己洗臉,衣服上弄的全是水。為了圖省事,就阻止寶寶的行為;

殊不知,這樣一來,家長是省事了,可孩子的動手能力,卻被父母無情的扼殺掉了。結果,還怨孩子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根源就在家長身上,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

要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讓他養成自己做事的好習慣。

一切都是從小事情開始的,比如:整理自己的玩具、繪本,學會自己穿衣服、鞋子,自己選擇上學時穿的衣服,自己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自己整理書包等等。

平時在遇到問題時,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從小就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與其到了該放手時,才發現孩子還沒有學會獨立生存能力而懊惱,還不如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獨立自主的能力。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鄰居家的孩子笨笨,他媽媽從小就給孩子分配固定的家務活。媽媽對笨笨說:媽媽負責做飯,爸爸負責洗碗,笨笨負責倒垃圾。

所以笨笨就養成了一種習慣,看到垃圾桶裡有垃圾了就會主動去倒。

而且家裡每次要置辦大的物件都會徵求家庭成員的意見,比如買電視、買汽車及房間佈局上,都讓孩子參與一份意見。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笨笨,一直對家裡有一份責任感,覺得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這是我們的家,而不是爸爸媽媽的家。

現實中,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看作是無知的,也喜歡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主。其實,這樣反而讓孩子失去了很多鍛鍊機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阿雅的女兒露露,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每天早上出門前,還總是丟三拉四,不是忘了帶作業本,就是忘了帶書。有幾次,還讓媽媽專程給她送作業。

露露從小就被家裡人寵著,什麼事情都不讓她做。從上幼兒園開始,她的書包每天都是媽媽替她收拾,以至於長大了,也沒有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可是,孩子總要長大,總有離開父母的那一天。如果沒有提前培養他獨自生活的技能,將來又將如何面對社會呢?

愛孩子的方式很多,不要讓你的愛束縛住孩子的手腳,成為孩子成長中的絆腳石。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放手讓孩子自己走

3.閱讀習慣的養成,要從嬰幼兒開始

有研究顯示,還是嬰兒時的寶寶,就已經對有節奏的韻律發生了興趣。只要父母經常在孩子身邊給他朗讀兒歌,當時看似孩子沒有反應,可是等孩子開始學習說話時,你會驚喜的發現,他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完全超出你的預想。

在寶寶很小的時候,父母每天都跟他說話,給他念兒聽。男孩子說話比較晚的,在他一歲多的時候也只能說簡單的二字詞。可快到二歲時,好像突然開了竅,過去給他念過的兒歌,就時不時就從嘴裡蹦出來。

二歲剛過,就能說長句子,還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前段時間,他姥爺把腰扭傷了,不能抱他。

他會揚起一張期盼的小臉,認真的說:“姥爺,你腰好點了嗎?可以抱寶寶了嗎?”

現在,小寶貝每天纏著人要給他講故事。繪本中的許多情節他都能自己講了,有時還要自己發揮一下,把沒有表現出來的細節,根據自己的想象,進一步擴展。

不由得想,這個孩子將來寫作文應該不會太費勁吧。

現實中,很多家長都頭疼孩子的作文,也報過各種興趣班,寫作班,但就是不見成效。孩子寫出來的作文,不是乾巴巴的,沒有情節,就是用詞不當,語句不通順。

而這一切的關鍵,就是孩子沒有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沒有學會從閱讀中提升自我的能力。

老師經常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大量閱讀,閱讀真的很重要!

因為大量閱讀收穫到的好處是:積累詞彙,增強語感,提升寫作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有研究表明:孩子12歲之前,是閱讀能力(學習能力的基礎)發展的最佳時期,尤其是小學階段,這6年時間,可以說,什麼都沒有比大量閱讀、提高閱讀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

而閱讀習慣的養成,可以追溯到3歲以前。事實上,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的形成,在三歲之前,已基本定型。

而後天要想改變,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比如,通過刻意練習,有意識的培訓某種能力,最後還是可以達到預期目標的。

一旦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就有了自主讀書的慾望。特別是在孩子12歲之前,如果能夠博覽群書,充分吸收知識的養分,那麼,他的人生還有什麼不能企及的高度呢?

而那些不喜歡看書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家長也不愛讀書,家裡沒有讀書的氛圍,孩子從小沒有受到這方面的薰陶和影響,自然也就不會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愛讀書的好榜樣。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書,不用限定孩子必須看經典名著,先從孩子感興趣的書入手,只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就可以了。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閱讀可以為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

4.學會選擇、懂得取捨是人生少走彎路的關鍵

學會選擇,懂得取捨,不僅是孩子應該掌握的技能,也是我們家長每天在面對眾多抉擇時應該養成的一種素養。

為培養孩子從小養成取捨的習慣,每次在商店挑選玩具時,都會對他說,小汽車和飛機,只能選一樣,你選哪個?

小傢伙會看半天,放下手裡的汽車,舉起飛機,認真的說:“我想好了,就是它!”

而只要是孩子正確的選擇,我們都會滿足他。時間一長,他就知道了,每次要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東西。

皓皓的爸爸每次帶皓皓去超市之前,都會和皓皓做好約定。會對皓皓說:我們這次去超市,你只能選擇一樣東西,薯片或者玩具。如果你選擇了薯片,你就可以吃到你喜歡的食物;如果你選擇了玩具也不錯,因為玩具可以玩很長時間。

皓皓第一次選擇了薯片,而且爸爸讓他在眾多品牌和眾多口味裡快速挑選。第二週,他再次和爸爸去超市的時候,他選擇了玩具。

我們的人生不可能同時擁有很多東西,人長大的過程就是要一次次面對取捨。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也是培養他的一種思考習慣,這對他以後的人生,在面對重大選擇的時候就會根據需要做出理性判斷。而越早有判斷能力的人,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只選自己最喜歡的

5.有規律的作息,能讓孩子從容應對生活的繁雜

幫助孩子從小養成有規律的生活,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比如每天幾點睡覺、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幾點做作業,幾點閱讀等等。這些看似平常小的事情,堅持下來並不容易。

但是如果孩子習慣了這樣的生物鐘,不僅對孩子的身體成長有好處,而且對他長大以後做事的規劃性和統籌安排性都是有極大好處的。

在有規律生活下長大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會自發地制定計劃,而且比較有耐力。

如果孩子能堅持制定計劃並按時完成,家長一定要給予極大的肯定和鼓勵,這將是難能可貴的優點,在長大後,有計劃並能堅持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比如,小明想要一臺遙控車。媽媽告訴他,你可以把自己的零錢攢起來,等攢夠了媽媽陪你去買。

從那以後,小明開始不亂花錢了。有時還主動幫媽媽擦地、倒垃圾,把勞動所得的獎勵都存起來。

在那段日子裡,小明不僅在做家務上很主動,在學習上也比以前更用功了。他知道,只有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媽媽才會讓他開心的玩。

讓孩子學會等待,可以培養孩子的韌勁和耐心。為得到自己心愛的玩具,小明學會了剋制慾望,學會慢慢等待。這可以讓孩子在得到玩具時,獲得持久的滿足感。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心儀的遙控車

6.學會傾聽,樂於助人

每個孩子在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及對周圍世界的認識時,就會急於與人分享,聰明的父母永遠懂得耐心地聽孩子說話。

傾聽孩子說話不僅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也是讓孩子學會與人溝通的最好方法。父母認真地傾聽孩子要表達的意思,等孩子說完了,可以總結一下,問問孩子是不是這個意思。

這樣做,既可以讓孩子學會怎樣表述自己的意願,又可以學會正確表達自己觀點的方法和技巧。

然後,媽媽說讓孩子聽,最後讓孩子轉述媽媽的意思。這樣一來一回,孩子就在生活中學會了如何說話,如何傾聽。

家長傾聽了孩子說話,也要告訴孩子耐心傾聽別人說話,你要告訴孩子:別人的想法聽起來也很有趣的。

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的意見,懂得如何與意見不同的人相處。孩子長大後,學會了傾聽別人意見、並樂於幫助別人,這些優點,在人際交往方面也會有超高的人氣,會讓你擁有更多人脈。

如果你家孩子還沒有養成這些好習慣,那麼,從現在開始,請“逼著”孩子養成這6種好習慣,孩子想不優秀都難!因為優秀也是一種習慣!

6種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惠及孩子一生|別讓不良習慣毀了孩子的未來

優秀也是一種習慣

優秀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