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給孩子更多的是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不完美媽媽 服裝 戀愛 讀書 經濟 人民的名義 素質教育觀察 2019-04-20

01

什麼樣的對孩子好,才是真正地為他好?

讓孩子不僅現在過得好,將來還要活得更好,這是我們許多父母的心願。

這個活得好有兩個層面:一個是物質生理層面,一個是精神層面。

普通的家長,一般都可以做到了第一個層面,卻很難達到第二個層面。因為,精神層面需要的支撐,靠的是內在的心靈力量。

大家都捨得給孩子物質上的滿足,但可能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成長,或雖然花了時間陪伴孩子,卻缺乏耐心和尊重,沒有讓孩子感受到愛和快樂,反而帶給孩子焦慮、壓抑等負面情緒和壓力感。

雖然物質的滿足和及時的享受能給孩子帶來短暫的快樂,但這種快樂來得快去得也快。因為物質本身的特點是來得容易,去得更容易。

心靈上的滋養和智慧成長,卻是支撐一個人一生的力量源泉。它不僅能夠帶來長久的快樂和幸福感,更是幫助他走出各種困境的勇氣和希望之源。

這種快樂來得不一定慢,去時卻一定十分緩慢,甚至伴隨一生也不會消失。

比如,孩子通過努力成功挑戰自己,做成一件自己以前不敢想的事,強烈的愉悅感瞬間傳遍了全身,久久不會消失,並內化為自己的經驗和智慧,成了自己自信、希望和勇氣的不枯竭源泉。

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給孩子更多的是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02

常常聽到一些家長說:

我給孩子吃好的,用好的,不僅僅是讓他感覺到被愛和快樂,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讓別人瞧不起他,不想讓孩子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從而產生自卑感。

誠然,優越的物質條件,能夠給孩子帶來當下的快樂,也能帶給他優越感。但這種快樂和優越感的來源,如果成了孩子人生中的底色,長期帶來的負面效應也是很可怕的。

兒童時期,正是孩子的人格塑造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期,如果孩子習慣於依賴父母提供的外在物質來作為快樂的來源,他的心理能量就會轉移到物質佔有慾上,失去了成長的力量基礎。

他的價值感也只會從外界羨慕的眼光中獲得,依賴於外在的評價而失去了自我肯定能力,最終在攀比和虛榮中迷失自己。

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給孩子更多的是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03

為孩子提供物質條件,剛剛好就可以了,以滿足孩子的日常需求和成長需求為準。多了就產生了負作用,容易讓孩子形成奢侈浪費,不懂珍惜、愛慕虛榮等問題。

我們知道,由儉入侈易,由侈入儉難,因為體驗是一個層層升級且不可逆的過程。習慣了好日子的人,抗挫折的能力往往變得很脆弱。一旦生活陷入困境,對他的自尊心和人生可能就是一場無法承受的打擊和災難。

因為他的自尊和價值感來源是外在的名利財富,一旦陷入貧困,就會陷入深深的自卑感,覺得人生不再值得,覺得自己沒臉見人。

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給孩子的不是豐富的物質和當下的享樂,而是生活的智慧和心靈的滋養。

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錯,不應只用於堆砌在給孩子買名牌衣服鞋子和各種高檔消費上。

你可以帶孩子多出去參加各種體驗,開拓眼界,增長見識;你可以讓孩子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多為孩子買些好書。

讓孩子沐浴在陽光健康的成長環境中,去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成為一個內心富足的人。

如果條件不允許,依然可以用智慧的方式讓孩子健康成長:多讀書,給他高質量的陪伴,在陪伴中給孩子精神上的富養。

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給孩子更多的是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曾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大學的陳美玲,就是一個高質量陪伴孩子的媽媽。她在分享經驗中說道:

比起買玩具給孩子,我更願意教他們一些動手動腦的遊戲。

從哪些方面找到成就感,他就會對這些方面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從幼兒期開始,我就經常和兒子們一起玩各種各樣的互動遊戲,如 “乾瞪眼” 啦,“紅燈綠燈,停!”啦,玩輪流吟詠俳句的“俳句大會”,比賽誰知道的諺語更多的“諺語馬拉松”等等。

一個人關注點放在心靈成長方面後,就不會有太多的物慾。這樣才能不被金錢控制。

睿智的父母,會盡量多給孩子金錢買不到的東西,那才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終身財富。

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給孩子更多的是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04

消除孩子自卑的有效方式,不是砸錢包裝他的外在生活,而是幫助他學會自我肯定。

因為,自卑不是經濟條件差的產物,而是來自於心靈上的匱乏。

雖然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會以擁有金錢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但是,真正讓人自卑的根源卻不是貧窮,而是缺乏一顆能夠自我肯定的內心。

在《人民的名義》中,有個鉅貪趙德漢,無論自己憑藉腐敗斂得了多少億的鉅款,骨子裡依然無法擺脫貧困和自卑的影子。

現實中,有不少家庭條件並不好的孩子,因為在成長中得到父母良好的教養,獲得了內心的自信和自尊自愛,在人群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一、自我肯定的前提是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在孩子生命初期,用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幫助他適應世界,這會讓他感受到自己是受世界歡迎的,是被周圍的人愛著的,從而在內心擁有了安全感和價值感。

二、自我肯定的關鍵是不要拿孩子與別人進行比較。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各有各的長處,我們要做的是幫孩子揚長避短。當我們拿孩子跟別人進行比較時,眼中往往只會看到的別人家孩子的長處和自己孩子的短處,這是對孩子的最大否定。

如果我們有了這樣的比較心,孩子的能量和目光也會從內在的自我價值轉向外界的評價,從而忽略了自己的優勢和內在成長,產生了攀比心和自卑感。

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給孩子更多的是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05

樹立孩子樂觀向上的心態,讓孩子學會感恩

一、讓孩子學會接受現實,是走向樂觀的第一步。

很多父母無法接受自身條件不好的現實,更沒有做好讓孩子接受這個現實的準備。所以,才會自己省吃儉用卻讓孩子過上“窮人家的富二代”的日子。

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很難擁有一顆平常心,更無法坦然地去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他們不僅不能直面挫敗,還很容易怨天尤人,抱怨自己沒有出生在一個好的家庭裡,不能擁有更好的資源。

二、懂得感恩的孩子,才能擁有樂觀心態,收穫真正的成長。

首先,懂得感恩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幸福。當一個人心存感恩時,就很難同時感受到妒忌、憤怒、不滿、仇恨等負面情感。

與表達感恩不相容的一種個人傾向是社會比較,尤其是與比我們擁有更多的人相比較的潛在傾向。

當我們向外比較時,已經把專注力從向內心成長轉向了追求外在的虛榮了。

其次,內心充滿感恩的人,能更好地應對生活的壓力,具有更強的抵抗力。

當一個人擁有了一顆感恩之心,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發現美好的東西,從而在內心燃起對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最重要的是,人們更願意幫助那些過去一直感恩他們的人,讓他們及時擺脫困境,收穫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素質教育觀察]

致力於教育領域優質圖文創作,與大家一起成長,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點擊鏈接閱讀更多青雲計劃獲獎文章:

喚醒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學會向內看,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

真正的富養是:物質上剛剛好,精神上滿滿愛

金錢彌補不了教育的缺失:用心陪伴才是成就孩子的唯一捷徑

管不住自己的家長,也調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教育就是教會孩子如何做夢,並幫助他圓夢

生命力被喚醒的孩子,未來才有無限的可能性和潛力

父母給孩子奠定的人生底色,深深影響著他成長的重要方向

真正的起跑線是孩子內心的覺醒

我們的教育技術層面走得太快,靈魂跟不上了

孩子窮養好,還是富養好?這篇文章告訴你不一樣的答案

走心,才是教育的最佳捷徑

決定孩子學習的不是智力,而是心理因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