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口沒有山東多,卻包攬半數諾貝爾獎,因為他們這麼教育孩子

德國,一個總人口數只有8多千萬,總面積相當於一個雲南省的國家,卻總攬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剩下的60多億人只獲得了剩下的一半。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或許看了德國人的教育方式,我們能夠在其中獲得啟示。

1.孩子入學前禁止對其進行超前教育輔導

全國人口沒有山東多,卻包攬半數諾貝爾獎,因為他們這麼教育孩子

德國的《基本法》(即憲法),其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孩子在小學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快樂成長。小孩的天生就是喜歡玩耍,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充分釋放他們的天性,這樣不僅符合孩子成長規律,而且能夠更好的刺激和開發大腦。

2.注重孩子的文明修養

全國人口沒有山東多,卻包攬半數諾貝爾獎,因為他們這麼教育孩子

在德國,家長帶孩子參加最多的不是各種輔導班、學前班,而是禮儀講座、禮儀講習班。他們認為孩子遵守規範,不僅能促進高雅的趣味,陶冶高尚的情操,為以後的人生打下成功的基礎,還能使全社會形成一種和諧的人際關係。多數德國人會主動幫助弱者、殘疾人或老人。老人摔倒這種事也會在德國發生,但一定會有人上來幫忙,而且不只一個。當遇到殘疾人時,也會有人主動上前幫忙。當遇到特殊車輛時(拉著警報的警車、救火車、救護車等),民用車會主動靠邊讓特殊車輛通行。

3.社會、學校、家庭對孩子上學只有一個態度“除非死,否則去上學”

全國人口沒有山東多,卻包攬半數諾貝爾獎,因為他們這麼教育孩子

1763年普魯士(即德國)頒佈法律,規定實施義務教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由此可以看出德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對於孩子上學,德國人看法非常一致:如果孩子不上學接受教育,那麼社會未來就多了一個禍根。所以萬一真有孩子逃學,任何一個成年人看到後會對其嚴厲呵斥,警察會將他扣留,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此的態度非常嚴格,會令孩子馬上返校,而家長還要受到罰款或加稅的處分。所有這些都是讓孩子意識到,在上不上學的問題上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4.家庭教育

全國人口沒有山東多,卻包攬半數諾貝爾獎,因為他們這麼教育孩子

德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將父母教養兒童的義務明文寫入憲法的國家。德國人認為給孩子傳授技能比傳授知識更重要(這可能也是為德國製作業為什麼如此發達的原因),注重培養孩子一生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育在德國家庭教育中體現在很多方面。經濟政策研究專家楊佩昌經過考察和總結,發現德國的幼兒教育只教授以下三各方面的內容:

  • 基本的社會常識和禮儀規範,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
  • 孩子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
  • 培養孩子的情商,特別是領導力。


對比中國教育,各位讀者有什麼想法呢,歡迎評論交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