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不完美媽媽 數學 體育 錢志亮 2019-07-27
"

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孩子雖然掌握了一些數詞,但往往分不清它們的先後順序,因而常出現跳數、亂數的現象;

有的數到幾十九再接下去數困難較多,出現停頓、跳數、返回重數等現象;

有的只會從1數起,不能從中間任意一個數數起並接著數……

每當此時家長都會非常著急,認為孩子沒有數學腦子,甚至認為孩子笨。是孩子真的笨嗎?


一、數數


我們認為兒童數學能力在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差”,並不能簡單地斷定他就一定是“差”,更不能給他貼上一個“笨”的標籤。

作為家長,應該認識到:每個孩子數學能力的發展,都遵循著同樣的規律和步驟,即從動作層次的操作發展到抽象層次的運算。而在發展的具體過程中,常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即有的孩子需要比別人更長的時間來實現這一“飛躍”。


"

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孩子雖然掌握了一些數詞,但往往分不清它們的先後順序,因而常出現跳數、亂數的現象;

有的數到幾十九再接下去數困難較多,出現停頓、跳數、返回重數等現象;

有的只會從1數起,不能從中間任意一個數數起並接著數……

每當此時家長都會非常著急,認為孩子沒有數學腦子,甚至認為孩子笨。是孩子真的笨嗎?


一、數數


我們認為兒童數學能力在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差”,並不能簡單地斷定他就一定是“差”,更不能給他貼上一個“笨”的標籤。

作為家長,應該認識到:每個孩子數學能力的發展,都遵循著同樣的規律和步驟,即從動作層次的操作發展到抽象層次的運算。而在發展的具體過程中,常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即有的孩子需要比別人更長的時間來實現這一“飛躍”。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幼兒雖然很早能口頭數一些數,但是大部分屬於“順口溜”的性質,很多幼兒不能把數詞同所數的物體一一對應起來。當幼兒從口頭數一些數發展到初步能夠點物數,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因為這需要多種分析器參加,並且協同動作。

點物數時不僅語言分析器參加活動,而且運動分析器和視覺分析器也參加活動。在正確地說出數詞的同時,手依次指點著一個個物體,眼同時注視著一個個物體,並且監視手指的運動。

幼兒(特別是5歲以下)的大腦皮質抑制機能的發展還不健全,口、手、眼協調動作還不靈活,再加上口頭數數還不熟悉,因而在點物數時常常顧此失彼,出現漏數、重複數等不對應的情況。

計數活動的實質意義是把點數物體可視的數量自然數抽象的數字概念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係,即按數列從1開始排序,,直到把最後一個物所對應的那個數作為計數的結果。經過反覆練習,從而逐漸建立起數的抽象概念。有些幼兒雖然很早就能按順序說出數詞1,2,3,……但不能同所數的物體一一對應,或者不能確定數得的結果,這樣就不能認為具有計數的能力。

幼兒的計數能力是逐步發展起來的,研究表明,幼兒的計數能力一般遵循以下的發展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的過程。兒童最早學會的口頭數數是沒有數與實物的對應的,而後發展為數與實物相對應。

發展到按物點數時又經歷一個從手口不一致到一致的過程,幼兒說出計數的結果比點物數能力的發展更遲緩一些。因為這需要在掌握點物數的基礎上理解:數到最後一個物體所對應的數詞就表示這一組物體的總數,也就是說需要在數詞與物體的數量之間建立起聯繫。


二、問題表現


由於幼兒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較差,所以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覆實踐才能逐步掌握。據調查,2歲多的幼兒,有些雖能點物數幾個數,但其中有40%左右不能說出計數的結果,能說出計數結果的幼兒也大都小於點物數的數目範圍,最多不超過3。但是也有25%的幼兒,完全不會點物數,卻能說出2個或3個物體的總數,這是他們長期直接感知的結果。

3歲多的幼兒,仍有20%左右會點物數幾個數但不會說出計數的結果;1/3的幼兒只能說出2個或3個物體的總數;有些幼兒能說出五六個物體的總數,但是也明顯落後於他們的點物數的能力。

3歲多的幼兒,大多還不能按指定的數(5以內)取物,有些幼兒所取物體的數量是對的,但是當被問及所取的總數是多少時,又說錯了。

4歲多的幼兒,大多數能說出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的總數,而且能按指定的數(10以內)取物;約半數的幼兒說出計數結果的數目範圍與點物數的數目範圍大體趨於一致,這表明幼兒初步理解了數的基數含義。

五六歲的幼兒,不僅計數的範圍逐步擴大,計數的準確性也不斷提高,基本上都能按指定的數正確地取出物體;計數的技巧也在發展著,表現在從逐一計數發展到按群計數。

5歲多的幼兒有極少數已能兩個兩個地數,6歲多的幼兒能兩個兩個地數的達40%左右,極少數還能五個五個地數,計數時也逐步擺脫了手觸摸物體。6歲多的幼兒中,有1/3能直接用眼看著數,以眼的活動代替了手的活動。


"

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孩子雖然掌握了一些數詞,但往往分不清它們的先後順序,因而常出現跳數、亂數的現象;

有的數到幾十九再接下去數困難較多,出現停頓、跳數、返回重數等現象;

有的只會從1數起,不能從中間任意一個數數起並接著數……

每當此時家長都會非常著急,認為孩子沒有數學腦子,甚至認為孩子笨。是孩子真的笨嗎?


一、數數


我們認為兒童數學能力在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差”,並不能簡單地斷定他就一定是“差”,更不能給他貼上一個“笨”的標籤。

作為家長,應該認識到:每個孩子數學能力的發展,都遵循著同樣的規律和步驟,即從動作層次的操作發展到抽象層次的運算。而在發展的具體過程中,常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即有的孩子需要比別人更長的時間來實現這一“飛躍”。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幼兒雖然很早能口頭數一些數,但是大部分屬於“順口溜”的性質,很多幼兒不能把數詞同所數的物體一一對應起來。當幼兒從口頭數一些數發展到初步能夠點物數,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因為這需要多種分析器參加,並且協同動作。

點物數時不僅語言分析器參加活動,而且運動分析器和視覺分析器也參加活動。在正確地說出數詞的同時,手依次指點著一個個物體,眼同時注視著一個個物體,並且監視手指的運動。

幼兒(特別是5歲以下)的大腦皮質抑制機能的發展還不健全,口、手、眼協調動作還不靈活,再加上口頭數數還不熟悉,因而在點物數時常常顧此失彼,出現漏數、重複數等不對應的情況。

計數活動的實質意義是把點數物體可視的數量自然數抽象的數字概念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係,即按數列從1開始排序,,直到把最後一個物所對應的那個數作為計數的結果。經過反覆練習,從而逐漸建立起數的抽象概念。有些幼兒雖然很早就能按順序說出數詞1,2,3,……但不能同所數的物體一一對應,或者不能確定數得的結果,這樣就不能認為具有計數的能力。

幼兒的計數能力是逐步發展起來的,研究表明,幼兒的計數能力一般遵循以下的發展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的過程。兒童最早學會的口頭數數是沒有數與實物的對應的,而後發展為數與實物相對應。

發展到按物點數時又經歷一個從手口不一致到一致的過程,幼兒說出計數的結果比點物數能力的發展更遲緩一些。因為這需要在掌握點物數的基礎上理解:數到最後一個物體所對應的數詞就表示這一組物體的總數,也就是說需要在數詞與物體的數量之間建立起聯繫。


二、問題表現


由於幼兒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較差,所以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覆實踐才能逐步掌握。據調查,2歲多的幼兒,有些雖能點物數幾個數,但其中有40%左右不能說出計數的結果,能說出計數結果的幼兒也大都小於點物數的數目範圍,最多不超過3。但是也有25%的幼兒,完全不會點物數,卻能說出2個或3個物體的總數,這是他們長期直接感知的結果。

3歲多的幼兒,仍有20%左右會點物數幾個數但不會說出計數的結果;1/3的幼兒只能說出2個或3個物體的總數;有些幼兒能說出五六個物體的總數,但是也明顯落後於他們的點物數的能力。

3歲多的幼兒,大多還不能按指定的數(5以內)取物,有些幼兒所取物體的數量是對的,但是當被問及所取的總數是多少時,又說錯了。

4歲多的幼兒,大多數能說出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的總數,而且能按指定的數(10以內)取物;約半數的幼兒說出計數結果的數目範圍與點物數的數目範圍大體趨於一致,這表明幼兒初步理解了數的基數含義。

五六歲的幼兒,不僅計數的範圍逐步擴大,計數的準確性也不斷提高,基本上都能按指定的數正確地取出物體;計數的技巧也在發展著,表現在從逐一計數發展到按群計數。

5歲多的幼兒有極少數已能兩個兩個地數,6歲多的幼兒能兩個兩個地數的達40%左右,極少數還能五個五個地數,計數時也逐步擺脫了手觸摸物體。6歲多的幼兒中,有1/3能直接用眼看著數,以眼的活動代替了手的活動。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我們經常可以在大街上或公交車上看到,父母拉著或抱著自己的孩子數數。有的從1背到20,有的甚至背到100,孩子為執行家長的命令,一遍又遍地重複背誦。

其實,幼兒的思維尚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他們缺乏理解事物抽象關係的基本觀念。發展幼兒數概念,不是教會幼兒數很多的數,而是通過不大的數目使幼兒初步理解數的意義,形成正確的數概念。

要著重把教幼兒認數同發展幼兒的智力結合起來,通過認數活動發展幼兒的操作能力、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能力。這樣既可以給小學數學的學習做較好的準備,又可避免同小學的數學教學過多重複。因此,解決數學的抽象性和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是提高幼兒數學能力的關鍵。

換言之,要使幼兒數學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就要考慮幼兒的身心特點,改變那種單一枯燥的注入式方法,採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手腦並用、多種感官參與的形式,讓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和遊戲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數學教育。

上學前的孩子一般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能口頭數到100能從中間任意一個數起接著數;能手口一致地點數200以內的實物(如糖果、玩具等)排除物體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擾,並說出實物的總數。

☆能從10倒數到1,能從10以內任何一個數倒數到1。

☆能直接用眼看著數,不用手觸摸物體,目測10以內實物的數量。

☆能按實物數或言語提示取出同樣多的實物。例如,你拿出12塊糖果放在桌上或說“請你給我12顆糖果”,孩子能拿出同樣多的糖果擺到桌上。

☆能夠以一個數(如2,5,10)作為計數的單位按數群進行口頭計數(如5,10,15,20,……)。

"

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孩子雖然掌握了一些數詞,但往往分不清它們的先後順序,因而常出現跳數、亂數的現象;

有的數到幾十九再接下去數困難較多,出現停頓、跳數、返回重數等現象;

有的只會從1數起,不能從中間任意一個數數起並接著數……

每當此時家長都會非常著急,認為孩子沒有數學腦子,甚至認為孩子笨。是孩子真的笨嗎?


一、數數


我們認為兒童數學能力在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差”,並不能簡單地斷定他就一定是“差”,更不能給他貼上一個“笨”的標籤。

作為家長,應該認識到:每個孩子數學能力的發展,都遵循著同樣的規律和步驟,即從動作層次的操作發展到抽象層次的運算。而在發展的具體過程中,常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即有的孩子需要比別人更長的時間來實現這一“飛躍”。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幼兒雖然很早能口頭數一些數,但是大部分屬於“順口溜”的性質,很多幼兒不能把數詞同所數的物體一一對應起來。當幼兒從口頭數一些數發展到初步能夠點物數,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因為這需要多種分析器參加,並且協同動作。

點物數時不僅語言分析器參加活動,而且運動分析器和視覺分析器也參加活動。在正確地說出數詞的同時,手依次指點著一個個物體,眼同時注視著一個個物體,並且監視手指的運動。

幼兒(特別是5歲以下)的大腦皮質抑制機能的發展還不健全,口、手、眼協調動作還不靈活,再加上口頭數數還不熟悉,因而在點物數時常常顧此失彼,出現漏數、重複數等不對應的情況。

計數活動的實質意義是把點數物體可視的數量自然數抽象的數字概念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係,即按數列從1開始排序,,直到把最後一個物所對應的那個數作為計數的結果。經過反覆練習,從而逐漸建立起數的抽象概念。有些幼兒雖然很早就能按順序說出數詞1,2,3,……但不能同所數的物體一一對應,或者不能確定數得的結果,這樣就不能認為具有計數的能力。

幼兒的計數能力是逐步發展起來的,研究表明,幼兒的計數能力一般遵循以下的發展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的過程。兒童最早學會的口頭數數是沒有數與實物的對應的,而後發展為數與實物相對應。

發展到按物點數時又經歷一個從手口不一致到一致的過程,幼兒說出計數的結果比點物數能力的發展更遲緩一些。因為這需要在掌握點物數的基礎上理解:數到最後一個物體所對應的數詞就表示這一組物體的總數,也就是說需要在數詞與物體的數量之間建立起聯繫。


二、問題表現


由於幼兒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較差,所以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覆實踐才能逐步掌握。據調查,2歲多的幼兒,有些雖能點物數幾個數,但其中有40%左右不能說出計數的結果,能說出計數結果的幼兒也大都小於點物數的數目範圍,最多不超過3。但是也有25%的幼兒,完全不會點物數,卻能說出2個或3個物體的總數,這是他們長期直接感知的結果。

3歲多的幼兒,仍有20%左右會點物數幾個數但不會說出計數的結果;1/3的幼兒只能說出2個或3個物體的總數;有些幼兒能說出五六個物體的總數,但是也明顯落後於他們的點物數的能力。

3歲多的幼兒,大多還不能按指定的數(5以內)取物,有些幼兒所取物體的數量是對的,但是當被問及所取的總數是多少時,又說錯了。

4歲多的幼兒,大多數能說出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的總數,而且能按指定的數(10以內)取物;約半數的幼兒說出計數結果的數目範圍與點物數的數目範圍大體趨於一致,這表明幼兒初步理解了數的基數含義。

五六歲的幼兒,不僅計數的範圍逐步擴大,計數的準確性也不斷提高,基本上都能按指定的數正確地取出物體;計數的技巧也在發展著,表現在從逐一計數發展到按群計數。

5歲多的幼兒有極少數已能兩個兩個地數,6歲多的幼兒能兩個兩個地數的達40%左右,極少數還能五個五個地數,計數時也逐步擺脫了手觸摸物體。6歲多的幼兒中,有1/3能直接用眼看著數,以眼的活動代替了手的活動。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我們經常可以在大街上或公交車上看到,父母拉著或抱著自己的孩子數數。有的從1背到20,有的甚至背到100,孩子為執行家長的命令,一遍又遍地重複背誦。

其實,幼兒的思維尚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他們缺乏理解事物抽象關係的基本觀念。發展幼兒數概念,不是教會幼兒數很多的數,而是通過不大的數目使幼兒初步理解數的意義,形成正確的數概念。

要著重把教幼兒認數同發展幼兒的智力結合起來,通過認數活動發展幼兒的操作能力、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能力。這樣既可以給小學數學的學習做較好的準備,又可避免同小學的數學教學過多重複。因此,解決數學的抽象性和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是提高幼兒數學能力的關鍵。

換言之,要使幼兒數學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就要考慮幼兒的身心特點,改變那種單一枯燥的注入式方法,採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手腦並用、多種感官參與的形式,讓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和遊戲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數學教育。

上學前的孩子一般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能口頭數到100能從中間任意一個數起接著數;能手口一致地點數200以內的實物(如糖果、玩具等)排除物體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擾,並說出實物的總數。

☆能從10倒數到1,能從10以內任何一個數倒數到1。

☆能直接用眼看著數,不用手觸摸物體,目測10以內實物的數量。

☆能按實物數或言語提示取出同樣多的實物。例如,你拿出12塊糖果放在桌上或說“請你給我12顆糖果”,孩子能拿出同樣多的糖果擺到桌上。

☆能夠以一個數(如2,5,10)作為計數的單位按數群進行口頭計數(如5,10,15,20,……)。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三、強化訓練


① 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數數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進行點數練習,生活中無處沒有數的存在。大街上高樓的層次,公園出入口對稱的通道,人行道旁成行的遮蔭樹,服裝口袋和鈕釦的數量、大小、形狀等,都是數學教育的好材料。而這些材料如果和兒童當時的散步、逛街等活動自然聯繫在一起,兒童學習起來會感覺興奮、有趣。

如吃飯時,讓孩子數數有幾個人吃飯,用幾個碗等等;吃餅乾前,讓孩子數數一共有幾塊;孩子穿衣服、鞋時,讓孩子數一數衣服有多少個釦子、鞋上有多少個洞眼;讓孩子觀察家裡的各種物品,數數有幾塊玻璃、幾本圖書、幾個圍棋子等;節假日,讓孩子統計家裡來客的人數……

外出時,儘可能提供機會讓孩子學習數數。如帶孩子到公園,數數幾棵樹、幾朵花等;到馬路上看汽車,數數路過汽車的數量;在超市排隊買東西時,數數―共有幾個人;上下樓梯時,帶著孩子比賽爬樓梯,上每一階時順著數數,下每―階時倒著數數(例如,10,9,8,7…,3,2,1)。兒童感覺其樂無窮,數字概念也慢慢會深入內心。

遊戲式學習是塑造幼兒認知結構的最有力槓桿,它讓幼兒在各種各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遊戲活動中學習數學,有利於調動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② 在遊戲中學習數數

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對於幼兒來說,遊戲和數字的結合是理解數學概念的最佳方式。

唱歌遊戲

運用兒歌或順口溜的方法,把枯燥無味的數字編成有韻律的歌詞,幫助孩子數數。

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六七八九十,下海把龍戲。”


"

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孩子雖然掌握了一些數詞,但往往分不清它們的先後順序,因而常出現跳數、亂數的現象;

有的數到幾十九再接下去數困難較多,出現停頓、跳數、返回重數等現象;

有的只會從1數起,不能從中間任意一個數數起並接著數……

每當此時家長都會非常著急,認為孩子沒有數學腦子,甚至認為孩子笨。是孩子真的笨嗎?


一、數數


我們認為兒童數學能力在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差”,並不能簡單地斷定他就一定是“差”,更不能給他貼上一個“笨”的標籤。

作為家長,應該認識到:每個孩子數學能力的發展,都遵循著同樣的規律和步驟,即從動作層次的操作發展到抽象層次的運算。而在發展的具體過程中,常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即有的孩子需要比別人更長的時間來實現這一“飛躍”。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幼兒雖然很早能口頭數一些數,但是大部分屬於“順口溜”的性質,很多幼兒不能把數詞同所數的物體一一對應起來。當幼兒從口頭數一些數發展到初步能夠點物數,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因為這需要多種分析器參加,並且協同動作。

點物數時不僅語言分析器參加活動,而且運動分析器和視覺分析器也參加活動。在正確地說出數詞的同時,手依次指點著一個個物體,眼同時注視著一個個物體,並且監視手指的運動。

幼兒(特別是5歲以下)的大腦皮質抑制機能的發展還不健全,口、手、眼協調動作還不靈活,再加上口頭數數還不熟悉,因而在點物數時常常顧此失彼,出現漏數、重複數等不對應的情況。

計數活動的實質意義是把點數物體可視的數量自然數抽象的數字概念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係,即按數列從1開始排序,,直到把最後一個物所對應的那個數作為計數的結果。經過反覆練習,從而逐漸建立起數的抽象概念。有些幼兒雖然很早就能按順序說出數詞1,2,3,……但不能同所數的物體一一對應,或者不能確定數得的結果,這樣就不能認為具有計數的能力。

幼兒的計數能力是逐步發展起來的,研究表明,幼兒的計數能力一般遵循以下的發展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的過程。兒童最早學會的口頭數數是沒有數與實物的對應的,而後發展為數與實物相對應。

發展到按物點數時又經歷一個從手口不一致到一致的過程,幼兒說出計數的結果比點物數能力的發展更遲緩一些。因為這需要在掌握點物數的基礎上理解:數到最後一個物體所對應的數詞就表示這一組物體的總數,也就是說需要在數詞與物體的數量之間建立起聯繫。


二、問題表現


由於幼兒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較差,所以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覆實踐才能逐步掌握。據調查,2歲多的幼兒,有些雖能點物數幾個數,但其中有40%左右不能說出計數的結果,能說出計數結果的幼兒也大都小於點物數的數目範圍,最多不超過3。但是也有25%的幼兒,完全不會點物數,卻能說出2個或3個物體的總數,這是他們長期直接感知的結果。

3歲多的幼兒,仍有20%左右會點物數幾個數但不會說出計數的結果;1/3的幼兒只能說出2個或3個物體的總數;有些幼兒能說出五六個物體的總數,但是也明顯落後於他們的點物數的能力。

3歲多的幼兒,大多還不能按指定的數(5以內)取物,有些幼兒所取物體的數量是對的,但是當被問及所取的總數是多少時,又說錯了。

4歲多的幼兒,大多數能說出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的總數,而且能按指定的數(10以內)取物;約半數的幼兒說出計數結果的數目範圍與點物數的數目範圍大體趨於一致,這表明幼兒初步理解了數的基數含義。

五六歲的幼兒,不僅計數的範圍逐步擴大,計數的準確性也不斷提高,基本上都能按指定的數正確地取出物體;計數的技巧也在發展著,表現在從逐一計數發展到按群計數。

5歲多的幼兒有極少數已能兩個兩個地數,6歲多的幼兒能兩個兩個地數的達40%左右,極少數還能五個五個地數,計數時也逐步擺脫了手觸摸物體。6歲多的幼兒中,有1/3能直接用眼看著數,以眼的活動代替了手的活動。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我們經常可以在大街上或公交車上看到,父母拉著或抱著自己的孩子數數。有的從1背到20,有的甚至背到100,孩子為執行家長的命令,一遍又遍地重複背誦。

其實,幼兒的思維尚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他們缺乏理解事物抽象關係的基本觀念。發展幼兒數概念,不是教會幼兒數很多的數,而是通過不大的數目使幼兒初步理解數的意義,形成正確的數概念。

要著重把教幼兒認數同發展幼兒的智力結合起來,通過認數活動發展幼兒的操作能力、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能力。這樣既可以給小學數學的學習做較好的準備,又可避免同小學的數學教學過多重複。因此,解決數學的抽象性和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是提高幼兒數學能力的關鍵。

換言之,要使幼兒數學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就要考慮幼兒的身心特點,改變那種單一枯燥的注入式方法,採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手腦並用、多種感官參與的形式,讓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和遊戲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數學教育。

上學前的孩子一般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能口頭數到100能從中間任意一個數起接著數;能手口一致地點數200以內的實物(如糖果、玩具等)排除物體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擾,並說出實物的總數。

☆能從10倒數到1,能從10以內任何一個數倒數到1。

☆能直接用眼看著數,不用手觸摸物體,目測10以內實物的數量。

☆能按實物數或言語提示取出同樣多的實物。例如,你拿出12塊糖果放在桌上或說“請你給我12顆糖果”,孩子能拿出同樣多的糖果擺到桌上。

☆能夠以一個數(如2,5,10)作為計數的單位按數群進行口頭計數(如5,10,15,20,……)。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三、強化訓練


① 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數數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進行點數練習,生活中無處沒有數的存在。大街上高樓的層次,公園出入口對稱的通道,人行道旁成行的遮蔭樹,服裝口袋和鈕釦的數量、大小、形狀等,都是數學教育的好材料。而這些材料如果和兒童當時的散步、逛街等活動自然聯繫在一起,兒童學習起來會感覺興奮、有趣。

如吃飯時,讓孩子數數有幾個人吃飯,用幾個碗等等;吃餅乾前,讓孩子數數一共有幾塊;孩子穿衣服、鞋時,讓孩子數一數衣服有多少個釦子、鞋上有多少個洞眼;讓孩子觀察家裡的各種物品,數數有幾塊玻璃、幾本圖書、幾個圍棋子等;節假日,讓孩子統計家裡來客的人數……

外出時,儘可能提供機會讓孩子學習數數。如帶孩子到公園,數數幾棵樹、幾朵花等;到馬路上看汽車,數數路過汽車的數量;在超市排隊買東西時,數數―共有幾個人;上下樓梯時,帶著孩子比賽爬樓梯,上每一階時順著數數,下每―階時倒著數數(例如,10,9,8,7…,3,2,1)。兒童感覺其樂無窮,數字概念也慢慢會深入內心。

遊戲式學習是塑造幼兒認知結構的最有力槓桿,它讓幼兒在各種各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遊戲活動中學習數學,有利於調動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② 在遊戲中學習數數

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對於幼兒來說,遊戲和數字的結合是理解數學概念的最佳方式。

唱歌遊戲

運用兒歌或順口溜的方法,把枯燥無味的數字編成有韻律的歌詞,幫助孩子數數。

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六七八九十,下海把龍戲。”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個阿姨來摘果,七個花籃手中提,七個果子擺七樣:蘋果、桃兒、石榴、柿子、李子、生梨、杏子。”

“小黑雞,兩條腿,大黃牛,四條腿,螞蟻六條腿,蜘蛛八條腿,蚯蚓鱔魚幾條腿?蚯蚓鱔魚沒有腿。”

還可以教孩子學學《數青蛙》:“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兩隻青蛙兩張嘴,四隻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青蛙的嘴、眼睛和腿的數目隨著青蛙的數目按不同倍數增長,遇到難度時,藉助圖片請幼兒觀察。

體育遊戲

體育遊戲在進行戶外鍛鍊時,玩拍球、跳繩、轉呼拉圈的遊戲,讓孩子數數自己拍了多少下球、跳了多少下繩、轉了多少個圈兒,記錄下每天的成績,看看自己有沒有進步。還可以和孩子進行比賽,調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

親子游戲

全家數數遊戲,訓練孩子口頭數數能力。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數數,從1數到100,爸爸數第一個數,媽媽數第二個數,孩子數第三個數,以此類推,直到數到100為止。然後逐漸增加遊戲的難度,全家雙位數數,爸爸數第一、二個數,媽媽數第三、四個數,孩子數第五、六個數,以此類推,直到數到100為止。

如爸爸:“15,16。”媽媽:“17,18。”孩子:“19,20。”爸爸:“21,22。”媽媽:“23,24。”孩子:“25,26。”……

任意起止順序數數,爸爸說第一個數字,媽媽說第二個數字,然後,孩子從爸爸唸的數字快速數到媽媽唸的數字上。如爸爸說:“10。”媽媽說:“25。”孩子就開始數數:“10,11,12,…,24,25。”練習倒數時也可以玩同樣的遊戲。

按數取物

準備果核、蠶豆、積塑等材料,全家參與,由―人發令,如“我要16顆蠶豆”,其他人從中挑出或用筷子夾相同數量的蠶豆,要求又快又對。

家長還可以創編類似遊戲,如請幼兒看父母手中的圓點卡或數字卡,卡上有幾個圓點,幼兒就跳幾下,或者從口袋裡摸出相應數量的物品。

抓物比賽

在筐裡放一堆蠶豆,和孩子先商量,確定數數的方法,如兩個兩個數或五個五個數等。比賽開始,每次都從筐裡取5個蠶豆,邊抓邊數,在規定時間內多者為勝。

③ 在做中學數數

孩子雖小,卻有了強烈的成就感,讓他自己去看一看、摸一模、做一做、比一比,去發現、明白道理,比家長教給他簡單有效得多。

因此,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具體實物,如冰棒棍、樹葉、石子、玻璃球、鈕釦等,讓孩子點數20以內的實物,掌握數到最後一個數即是實物的總數。

在一張方格紙的格內標明1到100的數字,讓孩子看著數,避免數錯:和孩子共同製作數學卡片,每張卡片上貼2、3、4等多個圓點,練習成組數數。

還可以為孩子提供圖片,練習看圖數數。

"

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孩子雖然掌握了一些數詞,但往往分不清它們的先後順序,因而常出現跳數、亂數的現象;

有的數到幾十九再接下去數困難較多,出現停頓、跳數、返回重數等現象;

有的只會從1數起,不能從中間任意一個數數起並接著數……

每當此時家長都會非常著急,認為孩子沒有數學腦子,甚至認為孩子笨。是孩子真的笨嗎?


一、數數


我們認為兒童數學能力在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差”,並不能簡單地斷定他就一定是“差”,更不能給他貼上一個“笨”的標籤。

作為家長,應該認識到:每個孩子數學能力的發展,都遵循著同樣的規律和步驟,即從動作層次的操作發展到抽象層次的運算。而在發展的具體過程中,常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即有的孩子需要比別人更長的時間來實現這一“飛躍”。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幼兒雖然很早能口頭數一些數,但是大部分屬於“順口溜”的性質,很多幼兒不能把數詞同所數的物體一一對應起來。當幼兒從口頭數一些數發展到初步能夠點物數,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因為這需要多種分析器參加,並且協同動作。

點物數時不僅語言分析器參加活動,而且運動分析器和視覺分析器也參加活動。在正確地說出數詞的同時,手依次指點著一個個物體,眼同時注視著一個個物體,並且監視手指的運動。

幼兒(特別是5歲以下)的大腦皮質抑制機能的發展還不健全,口、手、眼協調動作還不靈活,再加上口頭數數還不熟悉,因而在點物數時常常顧此失彼,出現漏數、重複數等不對應的情況。

計數活動的實質意義是把點數物體可視的數量自然數抽象的數字概念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係,即按數列從1開始排序,,直到把最後一個物所對應的那個數作為計數的結果。經過反覆練習,從而逐漸建立起數的抽象概念。有些幼兒雖然很早就能按順序說出數詞1,2,3,……但不能同所數的物體一一對應,或者不能確定數得的結果,這樣就不能認為具有計數的能力。

幼兒的計數能力是逐步發展起來的,研究表明,幼兒的計數能力一般遵循以下的發展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的過程。兒童最早學會的口頭數數是沒有數與實物的對應的,而後發展為數與實物相對應。

發展到按物點數時又經歷一個從手口不一致到一致的過程,幼兒說出計數的結果比點物數能力的發展更遲緩一些。因為這需要在掌握點物數的基礎上理解:數到最後一個物體所對應的數詞就表示這一組物體的總數,也就是說需要在數詞與物體的數量之間建立起聯繫。


二、問題表現


由於幼兒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較差,所以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覆實踐才能逐步掌握。據調查,2歲多的幼兒,有些雖能點物數幾個數,但其中有40%左右不能說出計數的結果,能說出計數結果的幼兒也大都小於點物數的數目範圍,最多不超過3。但是也有25%的幼兒,完全不會點物數,卻能說出2個或3個物體的總數,這是他們長期直接感知的結果。

3歲多的幼兒,仍有20%左右會點物數幾個數但不會說出計數的結果;1/3的幼兒只能說出2個或3個物體的總數;有些幼兒能說出五六個物體的總數,但是也明顯落後於他們的點物數的能力。

3歲多的幼兒,大多還不能按指定的數(5以內)取物,有些幼兒所取物體的數量是對的,但是當被問及所取的總數是多少時,又說錯了。

4歲多的幼兒,大多數能說出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的總數,而且能按指定的數(10以內)取物;約半數的幼兒說出計數結果的數目範圍與點物數的數目範圍大體趨於一致,這表明幼兒初步理解了數的基數含義。

五六歲的幼兒,不僅計數的範圍逐步擴大,計數的準確性也不斷提高,基本上都能按指定的數正確地取出物體;計數的技巧也在發展著,表現在從逐一計數發展到按群計數。

5歲多的幼兒有極少數已能兩個兩個地數,6歲多的幼兒能兩個兩個地數的達40%左右,極少數還能五個五個地數,計數時也逐步擺脫了手觸摸物體。6歲多的幼兒中,有1/3能直接用眼看著數,以眼的活動代替了手的活動。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我們經常可以在大街上或公交車上看到,父母拉著或抱著自己的孩子數數。有的從1背到20,有的甚至背到100,孩子為執行家長的命令,一遍又遍地重複背誦。

其實,幼兒的思維尚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他們缺乏理解事物抽象關係的基本觀念。發展幼兒數概念,不是教會幼兒數很多的數,而是通過不大的數目使幼兒初步理解數的意義,形成正確的數概念。

要著重把教幼兒認數同發展幼兒的智力結合起來,通過認數活動發展幼兒的操作能力、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能力。這樣既可以給小學數學的學習做較好的準備,又可避免同小學的數學教學過多重複。因此,解決數學的抽象性和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是提高幼兒數學能力的關鍵。

換言之,要使幼兒數學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就要考慮幼兒的身心特點,改變那種單一枯燥的注入式方法,採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手腦並用、多種感官參與的形式,讓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和遊戲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數學教育。

上學前的孩子一般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能口頭數到100能從中間任意一個數起接著數;能手口一致地點數200以內的實物(如糖果、玩具等)排除物體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擾,並說出實物的總數。

☆能從10倒數到1,能從10以內任何一個數倒數到1。

☆能直接用眼看著數,不用手觸摸物體,目測10以內實物的數量。

☆能按實物數或言語提示取出同樣多的實物。例如,你拿出12塊糖果放在桌上或說“請你給我12顆糖果”,孩子能拿出同樣多的糖果擺到桌上。

☆能夠以一個數(如2,5,10)作為計數的單位按數群進行口頭計數(如5,10,15,20,……)。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三、強化訓練


① 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數數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進行點數練習,生活中無處沒有數的存在。大街上高樓的層次,公園出入口對稱的通道,人行道旁成行的遮蔭樹,服裝口袋和鈕釦的數量、大小、形狀等,都是數學教育的好材料。而這些材料如果和兒童當時的散步、逛街等活動自然聯繫在一起,兒童學習起來會感覺興奮、有趣。

如吃飯時,讓孩子數數有幾個人吃飯,用幾個碗等等;吃餅乾前,讓孩子數數一共有幾塊;孩子穿衣服、鞋時,讓孩子數一數衣服有多少個釦子、鞋上有多少個洞眼;讓孩子觀察家裡的各種物品,數數有幾塊玻璃、幾本圖書、幾個圍棋子等;節假日,讓孩子統計家裡來客的人數……

外出時,儘可能提供機會讓孩子學習數數。如帶孩子到公園,數數幾棵樹、幾朵花等;到馬路上看汽車,數數路過汽車的數量;在超市排隊買東西時,數數―共有幾個人;上下樓梯時,帶著孩子比賽爬樓梯,上每一階時順著數數,下每―階時倒著數數(例如,10,9,8,7…,3,2,1)。兒童感覺其樂無窮,數字概念也慢慢會深入內心。

遊戲式學習是塑造幼兒認知結構的最有力槓桿,它讓幼兒在各種各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遊戲活動中學習數學,有利於調動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② 在遊戲中學習數數

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對於幼兒來說,遊戲和數字的結合是理解數學概念的最佳方式。

唱歌遊戲

運用兒歌或順口溜的方法,把枯燥無味的數字編成有韻律的歌詞,幫助孩子數數。

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六七八九十,下海把龍戲。”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個阿姨來摘果,七個花籃手中提,七個果子擺七樣:蘋果、桃兒、石榴、柿子、李子、生梨、杏子。”

“小黑雞,兩條腿,大黃牛,四條腿,螞蟻六條腿,蜘蛛八條腿,蚯蚓鱔魚幾條腿?蚯蚓鱔魚沒有腿。”

還可以教孩子學學《數青蛙》:“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兩隻青蛙兩張嘴,四隻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青蛙的嘴、眼睛和腿的數目隨著青蛙的數目按不同倍數增長,遇到難度時,藉助圖片請幼兒觀察。

體育遊戲

體育遊戲在進行戶外鍛鍊時,玩拍球、跳繩、轉呼拉圈的遊戲,讓孩子數數自己拍了多少下球、跳了多少下繩、轉了多少個圈兒,記錄下每天的成績,看看自己有沒有進步。還可以和孩子進行比賽,調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

親子游戲

全家數數遊戲,訓練孩子口頭數數能力。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數數,從1數到100,爸爸數第一個數,媽媽數第二個數,孩子數第三個數,以此類推,直到數到100為止。然後逐漸增加遊戲的難度,全家雙位數數,爸爸數第一、二個數,媽媽數第三、四個數,孩子數第五、六個數,以此類推,直到數到100為止。

如爸爸:“15,16。”媽媽:“17,18。”孩子:“19,20。”爸爸:“21,22。”媽媽:“23,24。”孩子:“25,26。”……

任意起止順序數數,爸爸說第一個數字,媽媽說第二個數字,然後,孩子從爸爸唸的數字快速數到媽媽唸的數字上。如爸爸說:“10。”媽媽說:“25。”孩子就開始數數:“10,11,12,…,24,25。”練習倒數時也可以玩同樣的遊戲。

按數取物

準備果核、蠶豆、積塑等材料,全家參與,由―人發令,如“我要16顆蠶豆”,其他人從中挑出或用筷子夾相同數量的蠶豆,要求又快又對。

家長還可以創編類似遊戲,如請幼兒看父母手中的圓點卡或數字卡,卡上有幾個圓點,幼兒就跳幾下,或者從口袋裡摸出相應數量的物品。

抓物比賽

在筐裡放一堆蠶豆,和孩子先商量,確定數數的方法,如兩個兩個數或五個五個數等。比賽開始,每次都從筐裡取5個蠶豆,邊抓邊數,在規定時間內多者為勝。

③ 在做中學數數

孩子雖小,卻有了強烈的成就感,讓他自己去看一看、摸一模、做一做、比一比,去發現、明白道理,比家長教給他簡單有效得多。

因此,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具體實物,如冰棒棍、樹葉、石子、玻璃球、鈕釦等,讓孩子點數20以內的實物,掌握數到最後一個數即是實物的總數。

在一張方格紙的格內標明1到100的數字,讓孩子看著數,避免數錯:和孩子共同製作數學卡片,每張卡片上貼2、3、4等多個圓點,練習成組數數。

還可以為孩子提供圖片,練習看圖數數。

錢志亮:想要孩子算數好,先打好數數的基礎是關鍵

作者|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名師。86級畢業留校,1994年留學歸國,博士學歷。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諮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微信公眾號: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