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孩子情緒大失控,聰明家長應該如何搞定?

不完美媽媽 自閉症 玩具 轉筆 自閉症在線 2019-07-05

情緒和情感障礙是自閉症孩子特有的障礙之一,他們的情緒往往難以捕捉。

所以,在自閉症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所有家長都頭疼的一件事,就包括自閉症孩子的情緒問題。在我們之前的家長調研中,針對孩子的問題行為,哪項是家長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情緒”佔比達12.8%,僅僅次於“認知”和“言語”。

自閉症孩子情緒大失控,聰明家長應該如何搞定?

自閉症孩子經常會毫無徵兆的突然嚎啕大哭或者放聲大笑,這也讓許多家長摸不著頭腦,更不知道要如何去應對。

其實,自閉症孩子和我們一樣有豐富的情緒。只不過,他們不會正確表達,或者誇大了各種情緒。當家長看到孩子出現大哭或大笑的情況時,如何穩定他們的情緒是當務之急。

首先,我們要明確孩子為什麼會情緒激動,是因為一些外因(比如逃避、想要獲得某種物品等),通過哭鬧大笑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及需要?還是因為環境或其他的自我感覺刺激(比如特殊聲音、光線、感覺等),從而產生不安或者舒適的情緒進而有所反應。

找到孩子情緒過激的原因後,我們才能對症下藥,教導孩子正確調節情緒,從而逐漸穩定下來。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恩啟IDEA教研中心的老師,結合多年教學經驗來解答: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家長應該如何進行正確干預?

孩子情緒激動大哭或大笑怎麼辦?口述 | 恩啟教學部

1

孩子為什麼常常會情緒激動?

孩子出現情緒激動大哭或大笑的情況,我們首先要考慮:是什麼原因所導致。

任何行為問題的背後都有它的功能存在,可能是前不久所發生的事情導致,也可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所影響,也有可能是孩子在生理上出現了問題,導致他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緒,最終表現為大哭或者大笑的狀況。

例如,有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會突然特別委屈的哭了,但是在玩玩具過程中,並沒有任何異常事情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我們在一時之間沒有辦法準確找到前因,也不能馬上判斷出行為背後的功能。

但可以確定的是,孩子出現哭的行為,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這也就需要家長們多留意生活中的小事,因為有的孩子會因為很久以前的一件事情而突然難過。

另外,還有一些生理方面的問題,也會導致孩子難以控制情緒。

總體來說,導致孩子情緒不穩定的原因,包括情緒和生理兩方面的因素。情緒因素包括逃避、獲得關注、滿足需要等。

生理因素則屬於自我刺激,比如孩子有時候出現看起來沒有任何前因的行為,很有可能都是因為自我刺激。

或許只是我們沒有分辨出來,當他的感官有自我刺激情況出現後,對本體會有一種強化作用。這個時候,孩子很容易出現不安或舒適等的感受,從而通過大哭或大笑的情緒表現出來。

2

5種不同情況,5個解決辦法

1、滿足自身需要

當小朋友有某種需求時,比如他想喝水,如果他沒有掌握正確的提要求方式,他就會通過哭鬧大笑的方式來替代“提要求”,一般以哭鬧居多。

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教會孩子正確的提要求方式,並滿足孩子的要求。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暫時是沒有辦法滿足孩子,則可以選擇替代的方式來解決。

2、尋求他人關注

尋求他人關注屬於比較常見的情況,包括很多高階小朋友也會出現類似狀況,通過大哭大笑或者各種調皮搗蛋的方式吸引別人的關注

很多家長不太能接受這種行為,因為在通常情況下,孩子做得好,家長不會誇獎,但是孩子一旦做錯,那麼孩子就會受到批評教育。所以,當小朋友不能得到誇獎或關注,會通過大哭或大笑的方式吸引關注

一方面,是我們沒有教會孩子正確的尋求他人關注的方式。另一方面,家長沒有給予孩子正向的干預支持。

3、逃避

當孩子不想完成某項任務時,他們也會選擇用哭鬧的方式達成逃避的目的。有些家長會經受不住孩子哭鬧行為,而放棄讓孩子完成任務,在不知不覺中強化了孩子用哭鬧來逃避的這一行為。

這時候,家長需要先來評估任務的難度,看是否超出孩子的能力水平,如果任務難度不適合孩子,那麼我們就要重新設定任務。同時,還要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要求的方式。

4、一般情緒問題

和普通人一樣,每個小朋友都會或多或少出現情緒問題。可能是因為午睡沒有睡好,或者早上出門時走了一條和平時不同的路,還包括一些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生理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

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預防

比如,我在給小朋友上認知課程的時候,會感受到小朋友情緒的臨界點。我會在他爆發前,快速結束這個回合,然後立馬轉移他的注意力。

同時,我還會引導小朋友發洩這種情緒,我們可以通過了解導致他出現情緒的前因,然後找到類似功能的行為,來替代當前行為。

家長在家和小朋友做各種活動的時候,也要細心觀察,在爆發之前轉移掉孩子的注意力,預防情緒爆發。

5、找不到原因的情緒問題

如果我們找不到孩子出現某個行為的原因,那麼可以把它歸類為自我刺激。

例如,我們覺得癢,就會去撓,或者在和別人交談時會有轉筆或者抖腿等的習慣,其實這些動作對我們來說,都屬於自我刺激。而孩子的一些大哭或大笑的行為,也可能是自我刺激的一種。

當我們面對這樣的情況時,首先要分辨孩子自我刺激出現的行為有沒有影響到他的生活、這樣的行為能不能被我們所控制。

如果孩子的這些自我刺激,我們可以隨時叫停,不會對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這樣的自我刺激並不是必須要改善。但是,如果不能隨時被叫停,我們需要找到替代性的行為來滿足孩子的需求。

例如:明明會隨便撿地上的東西,不管能不能吃都會放到嘴巴里,如果制止的話,他就會大哭大鬧。經過對他的行為分析後發現,明明其實就是尋求嘴巴里的的感官刺激。

所以,為了防止明明情緒崩潰的情況發生,媽媽會給他帶一個腰包,裡面放很多零食,當他想吃東西的時候,可以吃隨身帶著的零食,他就不會撿地上的東西來吃了。

3

“如果不知道怎麼做,就什麼都不要做”

孩子出現情緒情緒起伏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找到原因。但是,當孩子情緒起伏特別大,或者情緒來的非常快,導致你不能及時判斷他為什麼突然會這樣,這種情況下,“不理會”是最好的方式(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

我經常和家長說,如果你不能確定行為的功能是什麼,那請你什麼都不要做,因為有可能做了什麼會變得更糟。為什麼不做比做更好?因為你一旦做錯了,那麼問題會變得更加複雜。

假設,孩子當時出現哭的行為可能只是單純的在尋求感官性刺激,結果他發現通過哭可以得到很多東西,之後這個行為就會變得更加複雜,會摻雜多種因素去影響它。

所以,我們可以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讓他發洩情緒。當他哭的有間歇的停頓時,家長可以適當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之後通過一些其他的輔助,幫他的情緒穩定下來。

4

孩子在外面情緒崩潰怎麼辦?

如果孩子在室外發生情緒問題時,我們可以把孩子拉到一個相對安全的、人較少的地方,然後完成接下來的操作,穩定孩子的情緒。

家長如果預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可以提前隨身攜帶一些輔助物品,例如孩子喜歡的玩具,或者準備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視頻等。

但是,我們不能直接把這些輔助物品給他,我們可以在旁邊玩玩具,然後大聲描述這個玩具多麼好玩多麼有意思。等孩子安靜下來的一瞬間,馬上把玩具給他,並和他說:你現在很安靜,讓我們來玩一下。

5

“別哭別哭”是無效溝通?

很多家長在孩子大哭的時候會急於去哄他,會對孩子說:“別哭別哭,你要是不哭就給你吃糖”。

但是,在孩子大哭得時候,很多溝通其實都是無效的,孩子根本聽不進去。

而且,家長常說的“別哭”屬於逆向詞,在這個時候,很多孩子都不會考慮到那麼多。通常,我們需要強調的,是我們想要的行為,而對於我們不太想要的行為,則不給予較多的關注

我們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對處於VB-MAPP高階的小朋友,我可能會對他說:等你安靜了我們再聊。如果是一些低階的小朋友,我可以讓他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繼續發洩情緒,之後用一些其他事物適當轉移他的注意力。

或者等小朋友有一段時間的安靜時,馬上給他強化。有些小朋友可能會安靜下來,有些可能安靜一下之後又哭了,我們可以繼續等他下一個安靜點出現。

另外,根據小朋友的能力,在給他強化物的時候,可以增加一些別的要求。例如:有口語的小朋友,我們可以要求他仿說;沒有口語的小朋友,可以要求他指物。完成之後再把強化物給他,而不是在他哭的時候,和他說:你不哭,我就給你玩這個玩具。

◆◆

總之,對待自閉症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需要根據孩子的具體特點做出適合的調整,給予孩子正面積極的引導和強化,逐步讓孩子平靜下來,最終達到調劑孩子情緒的目的。

自閉症孩子情緒大失控,聰明家長應該如何搞定?自閉症孩子情緒大失控,聰明家長應該如何搞定?

自閉症孩子情緒大失控,聰明家長應該如何搞定?

恩啟,讓康復更有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