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不完美媽媽 戀愛 張愛玲 建築 我是錢某某 2019-07-25
"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坦白說,我不喜歡孤冷。

估計大家都不喜歡,就像誰也不喜歡被人“拒之心外”。

那好奇心來了,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性格孤冷的呢?

《幻想與現實》裡有個句話,叫“僵硬的人格邊界”。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邊界都是有彈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敞開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可能是50%;

和愛人可能是80%·······

和不懷好意的交往,那可能就是負數,心理充滿了防禦。

但孤冷之人的彈性特別弱。

他以一種近乎封閉的內心對待所有關係,甚至包括父母。

說感性點,他就像給自己建築了一個小城堡,裡面藏著很多心事,很多委屈,很多情感,但誰也別想進去——哪怕他在裡面哭得再傷心。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疾病。

沒錯,不敢敞開內心,這本來就是某種創傷的後遺症。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坦白說,我不喜歡孤冷。

估計大家都不喜歡,就像誰也不喜歡被人“拒之心外”。

那好奇心來了,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性格孤冷的呢?

《幻想與現實》裡有個句話,叫“僵硬的人格邊界”。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邊界都是有彈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敞開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可能是50%;

和愛人可能是80%·······

和不懷好意的交往,那可能就是負數,心理充滿了防禦。

但孤冷之人的彈性特別弱。

他以一種近乎封閉的內心對待所有關係,甚至包括父母。

說感性點,他就像給自己建築了一個小城堡,裡面藏著很多心事,很多委屈,很多情感,但誰也別想進去——哪怕他在裡面哭得再傷心。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疾病。

沒錯,不敢敞開內心,這本來就是某種創傷的後遺症。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的源頭可能是原生家庭。

張愛玲是出了名的高冷。

她在《小團圓》裡寫過一段話:

自從學會了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麼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曾經滄海難為水,更嫌自己說話言不達意,什麼都不願告訴人了。每次破例,也從來得不到滿足與安慰,過後總是懊悔。


而她的高冷,跟其母親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

張愛玲4歲時,父親遠渡重洋,母親成了她唯一的親人。

成年後的她說:“我是一直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我母親的。”

但不曾料想的是,社會發生動盪,家道中落,母親竟變得無比貪婪起來。

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得了800元獎學金,那是她一個學期的伙食費。

但母親不管,硬逼其上交,然後,一個下午就全輸在麻將桌上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生病,耽誤了做事,母親立刻大罵:“反正你活著就是害人,像你這樣只能讓你自生自滅!”

如此種種,直至關係斷裂。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坦白說,我不喜歡孤冷。

估計大家都不喜歡,就像誰也不喜歡被人“拒之心外”。

那好奇心來了,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性格孤冷的呢?

《幻想與現實》裡有個句話,叫“僵硬的人格邊界”。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邊界都是有彈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敞開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可能是50%;

和愛人可能是80%·······

和不懷好意的交往,那可能就是負數,心理充滿了防禦。

但孤冷之人的彈性特別弱。

他以一種近乎封閉的內心對待所有關係,甚至包括父母。

說感性點,他就像給自己建築了一個小城堡,裡面藏著很多心事,很多委屈,很多情感,但誰也別想進去——哪怕他在裡面哭得再傷心。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疾病。

沒錯,不敢敞開內心,這本來就是某種創傷的後遺症。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的源頭可能是原生家庭。

張愛玲是出了名的高冷。

她在《小團圓》裡寫過一段話:

自從學會了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麼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曾經滄海難為水,更嫌自己說話言不達意,什麼都不願告訴人了。每次破例,也從來得不到滿足與安慰,過後總是懊悔。


而她的高冷,跟其母親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

張愛玲4歲時,父親遠渡重洋,母親成了她唯一的親人。

成年後的她說:“我是一直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我母親的。”

但不曾料想的是,社會發生動盪,家道中落,母親竟變得無比貪婪起來。

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得了800元獎學金,那是她一個學期的伙食費。

但母親不管,硬逼其上交,然後,一個下午就全輸在麻將桌上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生病,耽誤了做事,母親立刻大罵:“反正你活著就是害人,像你這樣只能讓你自生自滅!”

如此種種,直至關係斷裂。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難怪張愛玲在《易經》中寫道:“爸爸從來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但你不同,你折磨了我。”

因為生命最早期、最信賴的情感遭遇破碎。

所以,她只好以冷漠建築高牆,拒絕依戀,拒絕敞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就拒絕了一切傷害的可能。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坦白說,我不喜歡孤冷。

估計大家都不喜歡,就像誰也不喜歡被人“拒之心外”。

那好奇心來了,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性格孤冷的呢?

《幻想與現實》裡有個句話,叫“僵硬的人格邊界”。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邊界都是有彈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敞開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可能是50%;

和愛人可能是80%·······

和不懷好意的交往,那可能就是負數,心理充滿了防禦。

但孤冷之人的彈性特別弱。

他以一種近乎封閉的內心對待所有關係,甚至包括父母。

說感性點,他就像給自己建築了一個小城堡,裡面藏著很多心事,很多委屈,很多情感,但誰也別想進去——哪怕他在裡面哭得再傷心。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疾病。

沒錯,不敢敞開內心,這本來就是某種創傷的後遺症。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的源頭可能是原生家庭。

張愛玲是出了名的高冷。

她在《小團圓》裡寫過一段話:

自從學會了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麼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曾經滄海難為水,更嫌自己說話言不達意,什麼都不願告訴人了。每次破例,也從來得不到滿足與安慰,過後總是懊悔。


而她的高冷,跟其母親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

張愛玲4歲時,父親遠渡重洋,母親成了她唯一的親人。

成年後的她說:“我是一直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我母親的。”

但不曾料想的是,社會發生動盪,家道中落,母親竟變得無比貪婪起來。

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得了800元獎學金,那是她一個學期的伙食費。

但母親不管,硬逼其上交,然後,一個下午就全輸在麻將桌上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生病,耽誤了做事,母親立刻大罵:“反正你活著就是害人,像你這樣只能讓你自生自滅!”

如此種種,直至關係斷裂。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難怪張愛玲在《易經》中寫道:“爸爸從來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但你不同,你折磨了我。”

因為生命最早期、最信賴的情感遭遇破碎。

所以,她只好以冷漠建築高牆,拒絕依戀,拒絕敞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就拒絕了一切傷害的可能。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也可能是愛情的失敗,信任的倒塌等等。

譬如,某個痴女,掏心掏肺愛上了一個男人,且固執地以為一定可以走到最後。

不料,對方居然是PUA,玩玩而已。

然後痴女崩潰,並在心底發誓:再也不會相信男人了!

諸如此類,劇情雖不同,但結局大都一致:“再也不會愛了”、“再也不天真了”、“再也不會這樣信任一個人了”······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坦白說,我不喜歡孤冷。

估計大家都不喜歡,就像誰也不喜歡被人“拒之心外”。

那好奇心來了,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性格孤冷的呢?

《幻想與現實》裡有個句話,叫“僵硬的人格邊界”。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邊界都是有彈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敞開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可能是50%;

和愛人可能是80%·······

和不懷好意的交往,那可能就是負數,心理充滿了防禦。

但孤冷之人的彈性特別弱。

他以一種近乎封閉的內心對待所有關係,甚至包括父母。

說感性點,他就像給自己建築了一個小城堡,裡面藏著很多心事,很多委屈,很多情感,但誰也別想進去——哪怕他在裡面哭得再傷心。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疾病。

沒錯,不敢敞開內心,這本來就是某種創傷的後遺症。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的源頭可能是原生家庭。

張愛玲是出了名的高冷。

她在《小團圓》裡寫過一段話:

自從學會了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麼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曾經滄海難為水,更嫌自己說話言不達意,什麼都不願告訴人了。每次破例,也從來得不到滿足與安慰,過後總是懊悔。


而她的高冷,跟其母親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

張愛玲4歲時,父親遠渡重洋,母親成了她唯一的親人。

成年後的她說:“我是一直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我母親的。”

但不曾料想的是,社會發生動盪,家道中落,母親竟變得無比貪婪起來。

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得了800元獎學金,那是她一個學期的伙食費。

但母親不管,硬逼其上交,然後,一個下午就全輸在麻將桌上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生病,耽誤了做事,母親立刻大罵:“反正你活著就是害人,像你這樣只能讓你自生自滅!”

如此種種,直至關係斷裂。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難怪張愛玲在《易經》中寫道:“爸爸從來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但你不同,你折磨了我。”

因為生命最早期、最信賴的情感遭遇破碎。

所以,她只好以冷漠建築高牆,拒絕依戀,拒絕敞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就拒絕了一切傷害的可能。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也可能是愛情的失敗,信任的倒塌等等。

譬如,某個痴女,掏心掏肺愛上了一個男人,且固執地以為一定可以走到最後。

不料,對方居然是PUA,玩玩而已。

然後痴女崩潰,並在心底發誓:再也不會相信男人了!

諸如此類,劇情雖不同,但結局大都一致:“再也不會愛了”、“再也不天真了”、“再也不會這樣信任一個人了”······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呢,孤冷是他們在痛苦中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這個保護機制本能地會拒絕情感,拒絕依賴。

因為舊有的經驗告訴他們,依賴總是和傷害聯繫在一起。

那孤冷之人的內心真是孤冷的嗎?

不。

他們看似獨立冷峻,但內心比誰都更渴望依賴。

他們內心如火,但怕火冒出來會傷到自己,所以就不斷壓抑,不斷給自己澆涼水——與此相接的,是無休無止的孤獨與抑鬱。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坦白說,我不喜歡孤冷。

估計大家都不喜歡,就像誰也不喜歡被人“拒之心外”。

那好奇心來了,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性格孤冷的呢?

《幻想與現實》裡有個句話,叫“僵硬的人格邊界”。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邊界都是有彈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敞開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可能是50%;

和愛人可能是80%·······

和不懷好意的交往,那可能就是負數,心理充滿了防禦。

但孤冷之人的彈性特別弱。

他以一種近乎封閉的內心對待所有關係,甚至包括父母。

說感性點,他就像給自己建築了一個小城堡,裡面藏著很多心事,很多委屈,很多情感,但誰也別想進去——哪怕他在裡面哭得再傷心。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疾病。

沒錯,不敢敞開內心,這本來就是某種創傷的後遺症。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的源頭可能是原生家庭。

張愛玲是出了名的高冷。

她在《小團圓》裡寫過一段話:

自從學會了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麼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曾經滄海難為水,更嫌自己說話言不達意,什麼都不願告訴人了。每次破例,也從來得不到滿足與安慰,過後總是懊悔。


而她的高冷,跟其母親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

張愛玲4歲時,父親遠渡重洋,母親成了她唯一的親人。

成年後的她說:“我是一直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我母親的。”

但不曾料想的是,社會發生動盪,家道中落,母親竟變得無比貪婪起來。

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得了800元獎學金,那是她一個學期的伙食費。

但母親不管,硬逼其上交,然後,一個下午就全輸在麻將桌上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生病,耽誤了做事,母親立刻大罵:“反正你活著就是害人,像你這樣只能讓你自生自滅!”

如此種種,直至關係斷裂。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難怪張愛玲在《易經》中寫道:“爸爸從來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但你不同,你折磨了我。”

因為生命最早期、最信賴的情感遭遇破碎。

所以,她只好以冷漠建築高牆,拒絕依戀,拒絕敞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就拒絕了一切傷害的可能。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也可能是愛情的失敗,信任的倒塌等等。

譬如,某個痴女,掏心掏肺愛上了一個男人,且固執地以為一定可以走到最後。

不料,對方居然是PUA,玩玩而已。

然後痴女崩潰,並在心底發誓:再也不會相信男人了!

諸如此類,劇情雖不同,但結局大都一致:“再也不會愛了”、“再也不天真了”、“再也不會這樣信任一個人了”······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呢,孤冷是他們在痛苦中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這個保護機制本能地會拒絕情感,拒絕依賴。

因為舊有的經驗告訴他們,依賴總是和傷害聯繫在一起。

那孤冷之人的內心真是孤冷的嗎?

不。

他們看似獨立冷峻,但內心比誰都更渴望依賴。

他們內心如火,但怕火冒出來會傷到自己,所以就不斷壓抑,不斷給自己澆涼水——與此相接的,是無休無止的孤獨與抑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孤冷之人是不覺自己孤冷的。

他只覺滿心荒涼。

至於怎麼走出這片荒涼,前面提到,這是一種心理問題。

如果你非常痛苦,那我就建議你找個心理醫生了。

任何看似簡單的心理問題,一旦走向極端,那都成了深不可測的漩渦,僅憑個人力量極難走出。

如果你自覺沒那麼嚴重,那很好,你可以自救。

而自救方法也沒那麼花裡胡哨,就一個路子——打開心扉,建立依戀。

當然,這並不容易,就像一個喜歡躲在角落的人,突然站到臺上發言一樣各種不適。

所以,得慢慢來,先挑一個安全指數最高的人下手。

朋友也行,家人也好,找準對象後,去試著學會示弱和坦誠。

聊初戀,談情感,表達自己苦與怨,一起吐槽某某很二······我相信,對方也會很樂意傾聽的,因為被信任的感覺就像戀愛一樣甜蜜。

這方面,我覺得《綠皮書》裡的黑人謝利是個榜樣。

他原本超級高冷。

在旅館,幾個黑人在玩遊戲,缺個伴,就熱情邀他:“嘿,哥們兒,一起玩吧,我們缺個人。”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坦白說,我不喜歡孤冷。

估計大家都不喜歡,就像誰也不喜歡被人“拒之心外”。

那好奇心來了,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性格孤冷的呢?

《幻想與現實》裡有個句話,叫“僵硬的人格邊界”。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邊界都是有彈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敞開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可能是50%;

和愛人可能是80%·······

和不懷好意的交往,那可能就是負數,心理充滿了防禦。

但孤冷之人的彈性特別弱。

他以一種近乎封閉的內心對待所有關係,甚至包括父母。

說感性點,他就像給自己建築了一個小城堡,裡面藏著很多心事,很多委屈,很多情感,但誰也別想進去——哪怕他在裡面哭得再傷心。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疾病。

沒錯,不敢敞開內心,這本來就是某種創傷的後遺症。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的源頭可能是原生家庭。

張愛玲是出了名的高冷。

她在《小團圓》裡寫過一段話:

自從學會了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麼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曾經滄海難為水,更嫌自己說話言不達意,什麼都不願告訴人了。每次破例,也從來得不到滿足與安慰,過後總是懊悔。


而她的高冷,跟其母親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

張愛玲4歲時,父親遠渡重洋,母親成了她唯一的親人。

成年後的她說:“我是一直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我母親的。”

但不曾料想的是,社會發生動盪,家道中落,母親竟變得無比貪婪起來。

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得了800元獎學金,那是她一個學期的伙食費。

但母親不管,硬逼其上交,然後,一個下午就全輸在麻將桌上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生病,耽誤了做事,母親立刻大罵:“反正你活著就是害人,像你這樣只能讓你自生自滅!”

如此種種,直至關係斷裂。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難怪張愛玲在《易經》中寫道:“爸爸從來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但你不同,你折磨了我。”

因為生命最早期、最信賴的情感遭遇破碎。

所以,她只好以冷漠建築高牆,拒絕依戀,拒絕敞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就拒絕了一切傷害的可能。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也可能是愛情的失敗,信任的倒塌等等。

譬如,某個痴女,掏心掏肺愛上了一個男人,且固執地以為一定可以走到最後。

不料,對方居然是PUA,玩玩而已。

然後痴女崩潰,並在心底發誓:再也不會相信男人了!

諸如此類,劇情雖不同,但結局大都一致:“再也不會愛了”、“再也不天真了”、“再也不會這樣信任一個人了”······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呢,孤冷是他們在痛苦中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這個保護機制本能地會拒絕情感,拒絕依賴。

因為舊有的經驗告訴他們,依賴總是和傷害聯繫在一起。

那孤冷之人的內心真是孤冷的嗎?

不。

他們看似獨立冷峻,但內心比誰都更渴望依賴。

他們內心如火,但怕火冒出來會傷到自己,所以就不斷壓抑,不斷給自己澆涼水——與此相接的,是無休無止的孤獨與抑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孤冷之人是不覺自己孤冷的。

他只覺滿心荒涼。

至於怎麼走出這片荒涼,前面提到,這是一種心理問題。

如果你非常痛苦,那我就建議你找個心理醫生了。

任何看似簡單的心理問題,一旦走向極端,那都成了深不可測的漩渦,僅憑個人力量極難走出。

如果你自覺沒那麼嚴重,那很好,你可以自救。

而自救方法也沒那麼花裡胡哨,就一個路子——打開心扉,建立依戀。

當然,這並不容易,就像一個喜歡躲在角落的人,突然站到臺上發言一樣各種不適。

所以,得慢慢來,先挑一個安全指數最高的人下手。

朋友也行,家人也好,找準對象後,去試著學會示弱和坦誠。

聊初戀,談情感,表達自己苦與怨,一起吐槽某某很二······我相信,對方也會很樂意傾聽的,因為被信任的感覺就像戀愛一樣甜蜜。

這方面,我覺得《綠皮書》裡的黑人謝利是個榜樣。

他原本超級高冷。

在旅館,幾個黑人在玩遊戲,缺個伴,就熱情邀他:“嘿,哥們兒,一起玩吧,我們缺個人。”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謝利本能地搖了搖頭。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坦白說,我不喜歡孤冷。

估計大家都不喜歡,就像誰也不喜歡被人“拒之心外”。

那好奇心來了,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性格孤冷的呢?

《幻想與現實》裡有個句話,叫“僵硬的人格邊界”。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邊界都是有彈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敞開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可能是50%;

和愛人可能是80%·······

和不懷好意的交往,那可能就是負數,心理充滿了防禦。

但孤冷之人的彈性特別弱。

他以一種近乎封閉的內心對待所有關係,甚至包括父母。

說感性點,他就像給自己建築了一個小城堡,裡面藏著很多心事,很多委屈,很多情感,但誰也別想進去——哪怕他在裡面哭得再傷心。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疾病。

沒錯,不敢敞開內心,這本來就是某種創傷的後遺症。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的源頭可能是原生家庭。

張愛玲是出了名的高冷。

她在《小團圓》裡寫過一段話:

自從學會了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麼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曾經滄海難為水,更嫌自己說話言不達意,什麼都不願告訴人了。每次破例,也從來得不到滿足與安慰,過後總是懊悔。


而她的高冷,跟其母親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

張愛玲4歲時,父親遠渡重洋,母親成了她唯一的親人。

成年後的她說:“我是一直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我母親的。”

但不曾料想的是,社會發生動盪,家道中落,母親竟變得無比貪婪起來。

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得了800元獎學金,那是她一個學期的伙食費。

但母親不管,硬逼其上交,然後,一個下午就全輸在麻將桌上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生病,耽誤了做事,母親立刻大罵:“反正你活著就是害人,像你這樣只能讓你自生自滅!”

如此種種,直至關係斷裂。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難怪張愛玲在《易經》中寫道:“爸爸從來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但你不同,你折磨了我。”

因為生命最早期、最信賴的情感遭遇破碎。

所以,她只好以冷漠建築高牆,拒絕依戀,拒絕敞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就拒絕了一切傷害的可能。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也可能是愛情的失敗,信任的倒塌等等。

譬如,某個痴女,掏心掏肺愛上了一個男人,且固執地以為一定可以走到最後。

不料,對方居然是PUA,玩玩而已。

然後痴女崩潰,並在心底發誓:再也不會相信男人了!

諸如此類,劇情雖不同,但結局大都一致:“再也不會愛了”、“再也不天真了”、“再也不會這樣信任一個人了”······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呢,孤冷是他們在痛苦中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這個保護機制本能地會拒絕情感,拒絕依賴。

因為舊有的經驗告訴他們,依賴總是和傷害聯繫在一起。

那孤冷之人的內心真是孤冷的嗎?

不。

他們看似獨立冷峻,但內心比誰都更渴望依賴。

他們內心如火,但怕火冒出來會傷到自己,所以就不斷壓抑,不斷給自己澆涼水——與此相接的,是無休無止的孤獨與抑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孤冷之人是不覺自己孤冷的。

他只覺滿心荒涼。

至於怎麼走出這片荒涼,前面提到,這是一種心理問題。

如果你非常痛苦,那我就建議你找個心理醫生了。

任何看似簡單的心理問題,一旦走向極端,那都成了深不可測的漩渦,僅憑個人力量極難走出。

如果你自覺沒那麼嚴重,那很好,你可以自救。

而自救方法也沒那麼花裡胡哨,就一個路子——打開心扉,建立依戀。

當然,這並不容易,就像一個喜歡躲在角落的人,突然站到臺上發言一樣各種不適。

所以,得慢慢來,先挑一個安全指數最高的人下手。

朋友也行,家人也好,找準對象後,去試著學會示弱和坦誠。

聊初戀,談情感,表達自己苦與怨,一起吐槽某某很二······我相信,對方也會很樂意傾聽的,因為被信任的感覺就像戀愛一樣甜蜜。

這方面,我覺得《綠皮書》裡的黑人謝利是個榜樣。

他原本超級高冷。

在旅館,幾個黑人在玩遊戲,缺個伴,就熱情邀他:“嘿,哥們兒,一起玩吧,我們缺個人。”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謝利本能地搖了搖頭。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他就像一個永遠的旁觀者,孤清,高冷,抑鬱,誰也走不進他的內心,他也不會讓誰走進。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坦白說,我不喜歡孤冷。

估計大家都不喜歡,就像誰也不喜歡被人“拒之心外”。

那好奇心來了,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性格孤冷的呢?

《幻想與現實》裡有個句話,叫“僵硬的人格邊界”。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邊界都是有彈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敞開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可能是50%;

和愛人可能是80%·······

和不懷好意的交往,那可能就是負數,心理充滿了防禦。

但孤冷之人的彈性特別弱。

他以一種近乎封閉的內心對待所有關係,甚至包括父母。

說感性點,他就像給自己建築了一個小城堡,裡面藏著很多心事,很多委屈,很多情感,但誰也別想進去——哪怕他在裡面哭得再傷心。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疾病。

沒錯,不敢敞開內心,這本來就是某種創傷的後遺症。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的源頭可能是原生家庭。

張愛玲是出了名的高冷。

她在《小團圓》裡寫過一段話:

自從學會了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麼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曾經滄海難為水,更嫌自己說話言不達意,什麼都不願告訴人了。每次破例,也從來得不到滿足與安慰,過後總是懊悔。


而她的高冷,跟其母親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

張愛玲4歲時,父親遠渡重洋,母親成了她唯一的親人。

成年後的她說:“我是一直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我母親的。”

但不曾料想的是,社會發生動盪,家道中落,母親竟變得無比貪婪起來。

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得了800元獎學金,那是她一個學期的伙食費。

但母親不管,硬逼其上交,然後,一個下午就全輸在麻將桌上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生病,耽誤了做事,母親立刻大罵:“反正你活著就是害人,像你這樣只能讓你自生自滅!”

如此種種,直至關係斷裂。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難怪張愛玲在《易經》中寫道:“爸爸從來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但你不同,你折磨了我。”

因為生命最早期、最信賴的情感遭遇破碎。

所以,她只好以冷漠建築高牆,拒絕依戀,拒絕敞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就拒絕了一切傷害的可能。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也可能是愛情的失敗,信任的倒塌等等。

譬如,某個痴女,掏心掏肺愛上了一個男人,且固執地以為一定可以走到最後。

不料,對方居然是PUA,玩玩而已。

然後痴女崩潰,並在心底發誓:再也不會相信男人了!

諸如此類,劇情雖不同,但結局大都一致:“再也不會愛了”、“再也不天真了”、“再也不會這樣信任一個人了”······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呢,孤冷是他們在痛苦中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這個保護機制本能地會拒絕情感,拒絕依賴。

因為舊有的經驗告訴他們,依賴總是和傷害聯繫在一起。

那孤冷之人的內心真是孤冷的嗎?

不。

他們看似獨立冷峻,但內心比誰都更渴望依賴。

他們內心如火,但怕火冒出來會傷到自己,所以就不斷壓抑,不斷給自己澆涼水——與此相接的,是無休無止的孤獨與抑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孤冷之人是不覺自己孤冷的。

他只覺滿心荒涼。

至於怎麼走出這片荒涼,前面提到,這是一種心理問題。

如果你非常痛苦,那我就建議你找個心理醫生了。

任何看似簡單的心理問題,一旦走向極端,那都成了深不可測的漩渦,僅憑個人力量極難走出。

如果你自覺沒那麼嚴重,那很好,你可以自救。

而自救方法也沒那麼花裡胡哨,就一個路子——打開心扉,建立依戀。

當然,這並不容易,就像一個喜歡躲在角落的人,突然站到臺上發言一樣各種不適。

所以,得慢慢來,先挑一個安全指數最高的人下手。

朋友也行,家人也好,找準對象後,去試著學會示弱和坦誠。

聊初戀,談情感,表達自己苦與怨,一起吐槽某某很二······我相信,對方也會很樂意傾聽的,因為被信任的感覺就像戀愛一樣甜蜜。

這方面,我覺得《綠皮書》裡的黑人謝利是個榜樣。

他原本超級高冷。

在旅館,幾個黑人在玩遊戲,缺個伴,就熱情邀他:“嘿,哥們兒,一起玩吧,我們缺個人。”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謝利本能地搖了搖頭。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他就像一個永遠的旁觀者,孤清,高冷,抑鬱,誰也走不進他的內心,他也不會讓誰走進。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託尼後來成為了他唯一的好友。

他勸謝利:“人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不敢邁出第一步。”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坦白說,我不喜歡孤冷。

估計大家都不喜歡,就像誰也不喜歡被人“拒之心外”。

那好奇心來了,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性格孤冷的呢?

《幻想與現實》裡有個句話,叫“僵硬的人格邊界”。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邊界都是有彈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敞開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可能是50%;

和愛人可能是80%·······

和不懷好意的交往,那可能就是負數,心理充滿了防禦。

但孤冷之人的彈性特別弱。

他以一種近乎封閉的內心對待所有關係,甚至包括父母。

說感性點,他就像給自己建築了一個小城堡,裡面藏著很多心事,很多委屈,很多情感,但誰也別想進去——哪怕他在裡面哭得再傷心。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疾病。

沒錯,不敢敞開內心,這本來就是某種創傷的後遺症。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的源頭可能是原生家庭。

張愛玲是出了名的高冷。

她在《小團圓》裡寫過一段話:

自從學會了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麼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曾經滄海難為水,更嫌自己說話言不達意,什麼都不願告訴人了。每次破例,也從來得不到滿足與安慰,過後總是懊悔。


而她的高冷,跟其母親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

張愛玲4歲時,父親遠渡重洋,母親成了她唯一的親人。

成年後的她說:“我是一直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我母親的。”

但不曾料想的是,社會發生動盪,家道中落,母親竟變得無比貪婪起來。

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得了800元獎學金,那是她一個學期的伙食費。

但母親不管,硬逼其上交,然後,一個下午就全輸在麻將桌上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生病,耽誤了做事,母親立刻大罵:“反正你活著就是害人,像你這樣只能讓你自生自滅!”

如此種種,直至關係斷裂。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難怪張愛玲在《易經》中寫道:“爸爸從來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但你不同,你折磨了我。”

因為生命最早期、最信賴的情感遭遇破碎。

所以,她只好以冷漠建築高牆,拒絕依戀,拒絕敞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就拒絕了一切傷害的可能。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也可能是愛情的失敗,信任的倒塌等等。

譬如,某個痴女,掏心掏肺愛上了一個男人,且固執地以為一定可以走到最後。

不料,對方居然是PUA,玩玩而已。

然後痴女崩潰,並在心底發誓:再也不會相信男人了!

諸如此類,劇情雖不同,但結局大都一致:“再也不會愛了”、“再也不天真了”、“再也不會這樣信任一個人了”······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呢,孤冷是他們在痛苦中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這個保護機制本能地會拒絕情感,拒絕依賴。

因為舊有的經驗告訴他們,依賴總是和傷害聯繫在一起。

那孤冷之人的內心真是孤冷的嗎?

不。

他們看似獨立冷峻,但內心比誰都更渴望依賴。

他們內心如火,但怕火冒出來會傷到自己,所以就不斷壓抑,不斷給自己澆涼水——與此相接的,是無休無止的孤獨與抑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孤冷之人是不覺自己孤冷的。

他只覺滿心荒涼。

至於怎麼走出這片荒涼,前面提到,這是一種心理問題。

如果你非常痛苦,那我就建議你找個心理醫生了。

任何看似簡單的心理問題,一旦走向極端,那都成了深不可測的漩渦,僅憑個人力量極難走出。

如果你自覺沒那麼嚴重,那很好,你可以自救。

而自救方法也沒那麼花裡胡哨,就一個路子——打開心扉,建立依戀。

當然,這並不容易,就像一個喜歡躲在角落的人,突然站到臺上發言一樣各種不適。

所以,得慢慢來,先挑一個安全指數最高的人下手。

朋友也行,家人也好,找準對象後,去試著學會示弱和坦誠。

聊初戀,談情感,表達自己苦與怨,一起吐槽某某很二······我相信,對方也會很樂意傾聽的,因為被信任的感覺就像戀愛一樣甜蜜。

這方面,我覺得《綠皮書》裡的黑人謝利是個榜樣。

他原本超級高冷。

在旅館,幾個黑人在玩遊戲,缺個伴,就熱情邀他:“嘿,哥們兒,一起玩吧,我們缺個人。”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謝利本能地搖了搖頭。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他就像一個永遠的旁觀者,孤清,高冷,抑鬱,誰也走不進他的內心,他也不會讓誰走進。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託尼後來成為了他唯一的好友。

他勸謝利:“人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不敢邁出第一步。”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兩人分手時,恰逢聖誕夜,託尼說:“來吧,來見見我的家人!”

謝利又是本能地婉拒。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坦白說,我不喜歡孤冷。

估計大家都不喜歡,就像誰也不喜歡被人“拒之心外”。

那好奇心來了,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性格孤冷的呢?

《幻想與現實》裡有個句話,叫“僵硬的人格邊界”。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邊界都是有彈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敞開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可能是50%;

和愛人可能是80%·······

和不懷好意的交往,那可能就是負數,心理充滿了防禦。

但孤冷之人的彈性特別弱。

他以一種近乎封閉的內心對待所有關係,甚至包括父母。

說感性點,他就像給自己建築了一個小城堡,裡面藏著很多心事,很多委屈,很多情感,但誰也別想進去——哪怕他在裡面哭得再傷心。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疾病。

沒錯,不敢敞開內心,這本來就是某種創傷的後遺症。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的源頭可能是原生家庭。

張愛玲是出了名的高冷。

她在《小團圓》裡寫過一段話:

自從學會了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麼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曾經滄海難為水,更嫌自己說話言不達意,什麼都不願告訴人了。每次破例,也從來得不到滿足與安慰,過後總是懊悔。


而她的高冷,跟其母親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

張愛玲4歲時,父親遠渡重洋,母親成了她唯一的親人。

成年後的她說:“我是一直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我母親的。”

但不曾料想的是,社會發生動盪,家道中落,母親竟變得無比貪婪起來。

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得了800元獎學金,那是她一個學期的伙食費。

但母親不管,硬逼其上交,然後,一個下午就全輸在麻將桌上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生病,耽誤了做事,母親立刻大罵:“反正你活著就是害人,像你這樣只能讓你自生自滅!”

如此種種,直至關係斷裂。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難怪張愛玲在《易經》中寫道:“爸爸從來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但你不同,你折磨了我。”

因為生命最早期、最信賴的情感遭遇破碎。

所以,她只好以冷漠建築高牆,拒絕依戀,拒絕敞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就拒絕了一切傷害的可能。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也可能是愛情的失敗,信任的倒塌等等。

譬如,某個痴女,掏心掏肺愛上了一個男人,且固執地以為一定可以走到最後。

不料,對方居然是PUA,玩玩而已。

然後痴女崩潰,並在心底發誓:再也不會相信男人了!

諸如此類,劇情雖不同,但結局大都一致:“再也不會愛了”、“再也不天真了”、“再也不會這樣信任一個人了”······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呢,孤冷是他們在痛苦中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這個保護機制本能地會拒絕情感,拒絕依賴。

因為舊有的經驗告訴他們,依賴總是和傷害聯繫在一起。

那孤冷之人的內心真是孤冷的嗎?

不。

他們看似獨立冷峻,但內心比誰都更渴望依賴。

他們內心如火,但怕火冒出來會傷到自己,所以就不斷壓抑,不斷給自己澆涼水——與此相接的,是無休無止的孤獨與抑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孤冷之人是不覺自己孤冷的。

他只覺滿心荒涼。

至於怎麼走出這片荒涼,前面提到,這是一種心理問題。

如果你非常痛苦,那我就建議你找個心理醫生了。

任何看似簡單的心理問題,一旦走向極端,那都成了深不可測的漩渦,僅憑個人力量極難走出。

如果你自覺沒那麼嚴重,那很好,你可以自救。

而自救方法也沒那麼花裡胡哨,就一個路子——打開心扉,建立依戀。

當然,這並不容易,就像一個喜歡躲在角落的人,突然站到臺上發言一樣各種不適。

所以,得慢慢來,先挑一個安全指數最高的人下手。

朋友也行,家人也好,找準對象後,去試著學會示弱和坦誠。

聊初戀,談情感,表達自己苦與怨,一起吐槽某某很二······我相信,對方也會很樂意傾聽的,因為被信任的感覺就像戀愛一樣甜蜜。

這方面,我覺得《綠皮書》裡的黑人謝利是個榜樣。

他原本超級高冷。

在旅館,幾個黑人在玩遊戲,缺個伴,就熱情邀他:“嘿,哥們兒,一起玩吧,我們缺個人。”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謝利本能地搖了搖頭。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他就像一個永遠的旁觀者,孤清,高冷,抑鬱,誰也走不進他的內心,他也不會讓誰走進。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託尼後來成為了他唯一的好友。

他勸謝利:“人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不敢邁出第一步。”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兩人分手時,恰逢聖誕夜,託尼說:“來吧,來見見我的家人!”

謝利又是本能地婉拒。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坦白說,我不喜歡孤冷。

估計大家都不喜歡,就像誰也不喜歡被人“拒之心外”。

那好奇心來了,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性格孤冷的呢?

《幻想與現實》裡有個句話,叫“僵硬的人格邊界”。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邊界都是有彈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敞開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可能是50%;

和愛人可能是80%·······

和不懷好意的交往,那可能就是負數,心理充滿了防禦。

但孤冷之人的彈性特別弱。

他以一種近乎封閉的內心對待所有關係,甚至包括父母。

說感性點,他就像給自己建築了一個小城堡,裡面藏著很多心事,很多委屈,很多情感,但誰也別想進去——哪怕他在裡面哭得再傷心。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疾病。

沒錯,不敢敞開內心,這本來就是某種創傷的後遺症。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的源頭可能是原生家庭。

張愛玲是出了名的高冷。

她在《小團圓》裡寫過一段話:

自從學會了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麼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曾經滄海難為水,更嫌自己說話言不達意,什麼都不願告訴人了。每次破例,也從來得不到滿足與安慰,過後總是懊悔。


而她的高冷,跟其母親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

張愛玲4歲時,父親遠渡重洋,母親成了她唯一的親人。

成年後的她說:“我是一直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我母親的。”

但不曾料想的是,社會發生動盪,家道中落,母親竟變得無比貪婪起來。

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得了800元獎學金,那是她一個學期的伙食費。

但母親不管,硬逼其上交,然後,一個下午就全輸在麻將桌上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生病,耽誤了做事,母親立刻大罵:“反正你活著就是害人,像你這樣只能讓你自生自滅!”

如此種種,直至關係斷裂。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難怪張愛玲在《易經》中寫道:“爸爸從來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但你不同,你折磨了我。”

因為生命最早期、最信賴的情感遭遇破碎。

所以,她只好以冷漠建築高牆,拒絕依戀,拒絕敞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就拒絕了一切傷害的可能。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也可能是愛情的失敗,信任的倒塌等等。

譬如,某個痴女,掏心掏肺愛上了一個男人,且固執地以為一定可以走到最後。

不料,對方居然是PUA,玩玩而已。

然後痴女崩潰,並在心底發誓:再也不會相信男人了!

諸如此類,劇情雖不同,但結局大都一致:“再也不會愛了”、“再也不天真了”、“再也不會這樣信任一個人了”······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呢,孤冷是他們在痛苦中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這個保護機制本能地會拒絕情感,拒絕依賴。

因為舊有的經驗告訴他們,依賴總是和傷害聯繫在一起。

那孤冷之人的內心真是孤冷的嗎?

不。

他們看似獨立冷峻,但內心比誰都更渴望依賴。

他們內心如火,但怕火冒出來會傷到自己,所以就不斷壓抑,不斷給自己澆涼水——與此相接的,是無休無止的孤獨與抑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孤冷之人是不覺自己孤冷的。

他只覺滿心荒涼。

至於怎麼走出這片荒涼,前面提到,這是一種心理問題。

如果你非常痛苦,那我就建議你找個心理醫生了。

任何看似簡單的心理問題,一旦走向極端,那都成了深不可測的漩渦,僅憑個人力量極難走出。

如果你自覺沒那麼嚴重,那很好,你可以自救。

而自救方法也沒那麼花裡胡哨,就一個路子——打開心扉,建立依戀。

當然,這並不容易,就像一個喜歡躲在角落的人,突然站到臺上發言一樣各種不適。

所以,得慢慢來,先挑一個安全指數最高的人下手。

朋友也行,家人也好,找準對象後,去試著學會示弱和坦誠。

聊初戀,談情感,表達自己苦與怨,一起吐槽某某很二······我相信,對方也會很樂意傾聽的,因為被信任的感覺就像戀愛一樣甜蜜。

這方面,我覺得《綠皮書》裡的黑人謝利是個榜樣。

他原本超級高冷。

在旅館,幾個黑人在玩遊戲,缺個伴,就熱情邀他:“嘿,哥們兒,一起玩吧,我們缺個人。”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謝利本能地搖了搖頭。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他就像一個永遠的旁觀者,孤清,高冷,抑鬱,誰也走不進他的內心,他也不會讓誰走進。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託尼後來成為了他唯一的好友。

他勸謝利:“人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不敢邁出第一步。”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兩人分手時,恰逢聖誕夜,託尼說:“來吧,來見見我的家人!”

謝利又是本能地婉拒。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謝利回到家後,環顧四周,空無一人,不覺內心荒涼無比。

他沉思許久,拎起一瓶酒,跨出家門。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坦白說,我不喜歡孤冷。

估計大家都不喜歡,就像誰也不喜歡被人“拒之心外”。

那好奇心來了,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性格孤冷的呢?

《幻想與現實》裡有個句話,叫“僵硬的人格邊界”。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邊界都是有彈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敞開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可能是50%;

和愛人可能是80%·······

和不懷好意的交往,那可能就是負數,心理充滿了防禦。

但孤冷之人的彈性特別弱。

他以一種近乎封閉的內心對待所有關係,甚至包括父母。

說感性點,他就像給自己建築了一個小城堡,裡面藏著很多心事,很多委屈,很多情感,但誰也別想進去——哪怕他在裡面哭得再傷心。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疾病。

沒錯,不敢敞開內心,這本來就是某種創傷的後遺症。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的源頭可能是原生家庭。

張愛玲是出了名的高冷。

她在《小團圓》裡寫過一段話:

自從學會了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麼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曾經滄海難為水,更嫌自己說話言不達意,什麼都不願告訴人了。每次破例,也從來得不到滿足與安慰,過後總是懊悔。


而她的高冷,跟其母親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

張愛玲4歲時,父親遠渡重洋,母親成了她唯一的親人。

成年後的她說:“我是一直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我母親的。”

但不曾料想的是,社會發生動盪,家道中落,母親竟變得無比貪婪起來。

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得了800元獎學金,那是她一個學期的伙食費。

但母親不管,硬逼其上交,然後,一個下午就全輸在麻將桌上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生病,耽誤了做事,母親立刻大罵:“反正你活著就是害人,像你這樣只能讓你自生自滅!”

如此種種,直至關係斷裂。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難怪張愛玲在《易經》中寫道:“爸爸從來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但你不同,你折磨了我。”

因為生命最早期、最信賴的情感遭遇破碎。

所以,她只好以冷漠建築高牆,拒絕依戀,拒絕敞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就拒絕了一切傷害的可能。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也可能是愛情的失敗,信任的倒塌等等。

譬如,某個痴女,掏心掏肺愛上了一個男人,且固執地以為一定可以走到最後。

不料,對方居然是PUA,玩玩而已。

然後痴女崩潰,並在心底發誓:再也不會相信男人了!

諸如此類,劇情雖不同,但結局大都一致:“再也不會愛了”、“再也不天真了”、“再也不會這樣信任一個人了”······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呢,孤冷是他們在痛苦中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這個保護機制本能地會拒絕情感,拒絕依賴。

因為舊有的經驗告訴他們,依賴總是和傷害聯繫在一起。

那孤冷之人的內心真是孤冷的嗎?

不。

他們看似獨立冷峻,但內心比誰都更渴望依賴。

他們內心如火,但怕火冒出來會傷到自己,所以就不斷壓抑,不斷給自己澆涼水——與此相接的,是無休無止的孤獨與抑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孤冷之人是不覺自己孤冷的。

他只覺滿心荒涼。

至於怎麼走出這片荒涼,前面提到,這是一種心理問題。

如果你非常痛苦,那我就建議你找個心理醫生了。

任何看似簡單的心理問題,一旦走向極端,那都成了深不可測的漩渦,僅憑個人力量極難走出。

如果你自覺沒那麼嚴重,那很好,你可以自救。

而自救方法也沒那麼花裡胡哨,就一個路子——打開心扉,建立依戀。

當然,這並不容易,就像一個喜歡躲在角落的人,突然站到臺上發言一樣各種不適。

所以,得慢慢來,先挑一個安全指數最高的人下手。

朋友也行,家人也好,找準對象後,去試著學會示弱和坦誠。

聊初戀,談情感,表達自己苦與怨,一起吐槽某某很二······我相信,對方也會很樂意傾聽的,因為被信任的感覺就像戀愛一樣甜蜜。

這方面,我覺得《綠皮書》裡的黑人謝利是個榜樣。

他原本超級高冷。

在旅館,幾個黑人在玩遊戲,缺個伴,就熱情邀他:“嘿,哥們兒,一起玩吧,我們缺個人。”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謝利本能地搖了搖頭。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他就像一個永遠的旁觀者,孤清,高冷,抑鬱,誰也走不進他的內心,他也不會讓誰走進。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託尼後來成為了他唯一的好友。

他勸謝利:“人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不敢邁出第一步。”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兩人分手時,恰逢聖誕夜,託尼說:“來吧,來見見我的家人!”

謝利又是本能地婉拒。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謝利回到家後,環顧四周,空無一人,不覺內心荒涼無比。

他沉思許久,拎起一瓶酒,跨出家門。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是的,他敲開了託尼家的門,與朋友相擁而笑。

"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下一個天亮》歌詞裡,有兩句很有韻味的話。

一句是:用起伏的背影,擋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說給每個人聽。

另一句是:用簡單的言語,解開超載的心,有些情緒是該說給懂的人聽。

之所以覺得有趣,是因為它解釋了兩種極端心理。

前一句表示,人啊,別見誰都掏心掏肺,這容易受傷,我們得學會保護自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後一句講得則是它的對立面——你也別把自己保護的太死,該敞開心扉還得敞開心扉,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現在社會,內心過於敞開和內心從不敞開的人都不少。

但總的來說,還是後者多一點,那今天就分析後者吧。

很遺憾,現在漢語詞彙裡,好像沒什麼是形容這類人群的,翻來翻去,只有這有點像——孤冷。

這給人感覺就是,孤清,冷豔,看似可交但又無法深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同事。

因為工作原因,我倆接觸很多,經常一起閒聊。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這樣:你說一點心事,我釋放一點祕密,你再多說一點,我就再多釋放一點······循環漸進,逐漸深入,所謂“交心”就是這麼形成的。

但說來奇怪,她就不吃這一套。

儘管相處已久,我真誠自認為也不弱,但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她的“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無情,而是一種無形的拒絕:拒絕談心,拒絕釋放負能量,拒絕展露情感,拒絕一起吐槽別人······

她起初待人禮貌,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永遠都卡在禮貌這一層。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坦白說,我不喜歡孤冷。

估計大家都不喜歡,就像誰也不喜歡被人“拒之心外”。

那好奇心來了,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性格孤冷的呢?

《幻想與現實》裡有個句話,叫“僵硬的人格邊界”。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邊界都是有彈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們敞開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可能是50%;

和愛人可能是80%·······

和不懷好意的交往,那可能就是負數,心理充滿了防禦。

但孤冷之人的彈性特別弱。

他以一種近乎封閉的內心對待所有關係,甚至包括父母。

說感性點,他就像給自己建築了一個小城堡,裡面藏著很多心事,很多委屈,很多情感,但誰也別想進去——哪怕他在裡面哭得再傷心。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心理疾病。

沒錯,不敢敞開內心,這本來就是某種創傷的後遺症。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的源頭可能是原生家庭。

張愛玲是出了名的高冷。

她在《小團圓》裡寫過一段話:

自從學會了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麼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曾經滄海難為水,更嫌自己說話言不達意,什麼都不願告訴人了。每次破例,也從來得不到滿足與安慰,過後總是懊悔。


而她的高冷,跟其母親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

張愛玲4歲時,父親遠渡重洋,母親成了她唯一的親人。

成年後的她說:“我是一直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著我母親的。”

但不曾料想的是,社會發生動盪,家道中落,母親竟變得無比貪婪起來。

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得了800元獎學金,那是她一個學期的伙食費。

但母親不管,硬逼其上交,然後,一個下午就全輸在麻將桌上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生病,耽誤了做事,母親立刻大罵:“反正你活著就是害人,像你這樣只能讓你自生自滅!”

如此種種,直至關係斷裂。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難怪張愛玲在《易經》中寫道:“爸爸從來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但你不同,你折磨了我。”

因為生命最早期、最信賴的情感遭遇破碎。

所以,她只好以冷漠建築高牆,拒絕依戀,拒絕敞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就拒絕了一切傷害的可能。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這創傷也可能是愛情的失敗,信任的倒塌等等。

譬如,某個痴女,掏心掏肺愛上了一個男人,且固執地以為一定可以走到最後。

不料,對方居然是PUA,玩玩而已。

然後痴女崩潰,並在心底發誓:再也不會相信男人了!

諸如此類,劇情雖不同,但結局大都一致:“再也不會愛了”、“再也不天真了”、“再也不會這樣信任一個人了”······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呢,孤冷是他們在痛苦中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這個保護機制本能地會拒絕情感,拒絕依賴。

因為舊有的經驗告訴他們,依賴總是和傷害聯繫在一起。

那孤冷之人的內心真是孤冷的嗎?

不。

他們看似獨立冷峻,但內心比誰都更渴望依賴。

他們內心如火,但怕火冒出來會傷到自己,所以就不斷壓抑,不斷給自己澆涼水——與此相接的,是無休無止的孤獨與抑鬱。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所以,孤冷之人是不覺自己孤冷的。

他只覺滿心荒涼。

至於怎麼走出這片荒涼,前面提到,這是一種心理問題。

如果你非常痛苦,那我就建議你找個心理醫生了。

任何看似簡單的心理問題,一旦走向極端,那都成了深不可測的漩渦,僅憑個人力量極難走出。

如果你自覺沒那麼嚴重,那很好,你可以自救。

而自救方法也沒那麼花裡胡哨,就一個路子——打開心扉,建立依戀。

當然,這並不容易,就像一個喜歡躲在角落的人,突然站到臺上發言一樣各種不適。

所以,得慢慢來,先挑一個安全指數最高的人下手。

朋友也行,家人也好,找準對象後,去試著學會示弱和坦誠。

聊初戀,談情感,表達自己苦與怨,一起吐槽某某很二······我相信,對方也會很樂意傾聽的,因為被信任的感覺就像戀愛一樣甜蜜。

這方面,我覺得《綠皮書》裡的黑人謝利是個榜樣。

他原本超級高冷。

在旅館,幾個黑人在玩遊戲,缺個伴,就熱情邀他:“嘿,哥們兒,一起玩吧,我們缺個人。”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謝利本能地搖了搖頭。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他就像一個永遠的旁觀者,孤清,高冷,抑鬱,誰也走不進他的內心,他也不會讓誰走進。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託尼後來成為了他唯一的好友。

他勸謝利:“人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不敢邁出第一步。”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兩人分手時,恰逢聖誕夜,託尼說:“來吧,來見見我的家人!”

謝利又是本能地婉拒。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謝利回到家後,環顧四周,空無一人,不覺內心荒涼無比。

他沉思許久,拎起一瓶酒,跨出家門。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是的,他敲開了託尼家的門,與朋友相擁而笑。

你有多高冷,你就有多缺愛


謝利邁出了他的第一步。

我覺得每個孤獨的人都可以邁出這一步。

  • 從0到1。


  • 從孤冷到溫暖。


  • 從滿心荒涼到繁花錦簇。


這真很難麼?

打開微信,挑個好朋友,約個時間,把傷感倒一倒,把自己的憂與愁都說個遍。

然後,幸福就降臨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