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便祕 中醫 桃仁 補中益氣湯 積食 鍼灸 決明 蜂蜜 醫者有心谷大夫 2019-09-14
"

便祕是一種臨床症狀,多種疾病均可引起。患者常以大便次數減少(超過48小時一次)、糞便性狀改變,排便困難為主訴就診。中醫對便祕一症有多種名稱,單在《傷寒論》中,有“陽結”、“陰結”之稱。後世根據病因、病機的不同,又有“風燥”、“氣祕”、“虛祕”、“寒謎”等說法。現今統稱便祕。

"

便祕是一種臨床症狀,多種疾病均可引起。患者常以大便次數減少(超過48小時一次)、糞便性狀改變,排便困難為主訴就診。中醫對便祕一症有多種名稱,單在《傷寒論》中,有“陽結”、“陰結”之稱。後世根據病因、病機的不同,又有“風燥”、“氣祕”、“虛祕”、“寒謎”等說法。現今統稱便祕。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中醫認為便祕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多種內外因素導致的大腸功能紊亂,傳導失司所引起。常見病因、病機多為以下幾個方面。

1、過食肥甘油膩,辛辣酒釀,以致腸胃積食、積熱,或外感溫病之後,邪傳陽明,耗傷津液。以致大腸乾燥,大便乾結,難以排出。

2、情志不舒,憂思過度,以致肝氣乘脾,氣機通降不暢,大便祕結。

3、病後或失血過多,或勞倦內傷,導致血虛腸燥,也可致大便祕結。

4、年高體弱,命門火衰,以致陰寒凝滯,陽氣不行,從而引起虛祕。

"

便祕是一種臨床症狀,多種疾病均可引起。患者常以大便次數減少(超過48小時一次)、糞便性狀改變,排便困難為主訴就診。中醫對便祕一症有多種名稱,單在《傷寒論》中,有“陽結”、“陰結”之稱。後世根據病因、病機的不同,又有“風燥”、“氣祕”、“虛祕”、“寒謎”等說法。現今統稱便祕。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中醫認為便祕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多種內外因素導致的大腸功能紊亂,傳導失司所引起。常見病因、病機多為以下幾個方面。

1、過食肥甘油膩,辛辣酒釀,以致腸胃積食、積熱,或外感溫病之後,邪傳陽明,耗傷津液。以致大腸乾燥,大便乾結,難以排出。

2、情志不舒,憂思過度,以致肝氣乘脾,氣機通降不暢,大便祕結。

3、病後或失血過多,或勞倦內傷,導致血虛腸燥,也可致大便祕結。

4、年高體弱,命門火衰,以致陰寒凝滯,陽氣不行,從而引起虛祕。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辨證治療

中醫認為寒、熱、虛、實、瘀等均可引起便祕,其初病在氣,急證多實;遷延多導致陰血虛損或虛實夾雜。因此辯證、治療時一定要認真鑑別。

1、氣滯便祕者:腹部脹滿、氣竄呃逆,善太息、噯氣多。腹痛無定處,欲便而不得。苔薄白,脈弦。治療宜理氣通便。方用四逆散加味。

2、氣虛便祕者:肢體無力、面色晄白、自汗、食少納差,便祕而不幹,雖有便意,臨廁努掙不下。苔薄白,脈沉細弱。治療當益氣補中,昇陽通便。多用補中益氣湯加味。

"

便祕是一種臨床症狀,多種疾病均可引起。患者常以大便次數減少(超過48小時一次)、糞便性狀改變,排便困難為主訴就診。中醫對便祕一症有多種名稱,單在《傷寒論》中,有“陽結”、“陰結”之稱。後世根據病因、病機的不同,又有“風燥”、“氣祕”、“虛祕”、“寒謎”等說法。現今統稱便祕。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中醫認為便祕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多種內外因素導致的大腸功能紊亂,傳導失司所引起。常見病因、病機多為以下幾個方面。

1、過食肥甘油膩,辛辣酒釀,以致腸胃積食、積熱,或外感溫病之後,邪傳陽明,耗傷津液。以致大腸乾燥,大便乾結,難以排出。

2、情志不舒,憂思過度,以致肝氣乘脾,氣機通降不暢,大便祕結。

3、病後或失血過多,或勞倦內傷,導致血虛腸燥,也可致大便祕結。

4、年高體弱,命門火衰,以致陰寒凝滯,陽氣不行,從而引起虛祕。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辨證治療

中醫認為寒、熱、虛、實、瘀等均可引起便祕,其初病在氣,急證多實;遷延多導致陰血虛損或虛實夾雜。因此辯證、治療時一定要認真鑑別。

1、氣滯便祕者:腹部脹滿、氣竄呃逆,善太息、噯氣多。腹痛無定處,欲便而不得。苔薄白,脈弦。治療宜理氣通便。方用四逆散加味。

2、氣虛便祕者:肢體無力、面色晄白、自汗、食少納差,便祕而不幹,雖有便意,臨廁努掙不下。苔薄白,脈沉細弱。治療當益氣補中,昇陽通便。多用補中益氣湯加味。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3、津血虧虛者:便祕幹如羊糞,肛門痛裂,臨廁努掙,口乾欲飲,頭暈心悸者多是津血不足。苔少白乾,舌質紅,脈沉細而數。治療採用養血潤燥,通便為法。方選四物湯合增液承氣湯加減。

4、陽明腑實者:大便祕結、腹痛脹滿、不喜按,身熱或午後潮熱,苔黃厚膩,脈沉滑。採用大承氣湯加減。

"

便祕是一種臨床症狀,多種疾病均可引起。患者常以大便次數減少(超過48小時一次)、糞便性狀改變,排便困難為主訴就診。中醫對便祕一症有多種名稱,單在《傷寒論》中,有“陽結”、“陰結”之稱。後世根據病因、病機的不同,又有“風燥”、“氣祕”、“虛祕”、“寒謎”等說法。現今統稱便祕。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中醫認為便祕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多種內外因素導致的大腸功能紊亂,傳導失司所引起。常見病因、病機多為以下幾個方面。

1、過食肥甘油膩,辛辣酒釀,以致腸胃積食、積熱,或外感溫病之後,邪傳陽明,耗傷津液。以致大腸乾燥,大便乾結,難以排出。

2、情志不舒,憂思過度,以致肝氣乘脾,氣機通降不暢,大便祕結。

3、病後或失血過多,或勞倦內傷,導致血虛腸燥,也可致大便祕結。

4、年高體弱,命門火衰,以致陰寒凝滯,陽氣不行,從而引起虛祕。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辨證治療

中醫認為寒、熱、虛、實、瘀等均可引起便祕,其初病在氣,急證多實;遷延多導致陰血虛損或虛實夾雜。因此辯證、治療時一定要認真鑑別。

1、氣滯便祕者:腹部脹滿、氣竄呃逆,善太息、噯氣多。腹痛無定處,欲便而不得。苔薄白,脈弦。治療宜理氣通便。方用四逆散加味。

2、氣虛便祕者:肢體無力、面色晄白、自汗、食少納差,便祕而不幹,雖有便意,臨廁努掙不下。苔薄白,脈沉細弱。治療當益氣補中,昇陽通便。多用補中益氣湯加味。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3、津血虧虛者:便祕幹如羊糞,肛門痛裂,臨廁努掙,口乾欲飲,頭暈心悸者多是津血不足。苔少白乾,舌質紅,脈沉細而數。治療採用養血潤燥,通便為法。方選四物湯合增液承氣湯加減。

4、陽明腑實者:大便祕結、腹痛脹滿、不喜按,身熱或午後潮熱,苔黃厚膩,脈沉滑。採用大承氣湯加減。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5、脾腎陽虛者:症多見排便困難,便不甚乾結、小便清長、四肢冰涼、腹中冷痛,得溫緩解,腰膝酸冷。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採用溫補腎陽,健脾通便。臨床常用濟川煎加減。

6、血瘀便祕者:常見面色黧黑、小腹拒按、甚則小腹結塊,大便乾結,便硬色黑。舌質暗有瘀斑,苔白,脈澀而沉。治療當活血逐瘀,通便。方用桃仁承氣湯加減。

"

便祕是一種臨床症狀,多種疾病均可引起。患者常以大便次數減少(超過48小時一次)、糞便性狀改變,排便困難為主訴就診。中醫對便祕一症有多種名稱,單在《傷寒論》中,有“陽結”、“陰結”之稱。後世根據病因、病機的不同,又有“風燥”、“氣祕”、“虛祕”、“寒謎”等說法。現今統稱便祕。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中醫認為便祕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多種內外因素導致的大腸功能紊亂,傳導失司所引起。常見病因、病機多為以下幾個方面。

1、過食肥甘油膩,辛辣酒釀,以致腸胃積食、積熱,或外感溫病之後,邪傳陽明,耗傷津液。以致大腸乾燥,大便乾結,難以排出。

2、情志不舒,憂思過度,以致肝氣乘脾,氣機通降不暢,大便祕結。

3、病後或失血過多,或勞倦內傷,導致血虛腸燥,也可致大便祕結。

4、年高體弱,命門火衰,以致陰寒凝滯,陽氣不行,從而引起虛祕。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辨證治療

中醫認為寒、熱、虛、實、瘀等均可引起便祕,其初病在氣,急證多實;遷延多導致陰血虛損或虛實夾雜。因此辯證、治療時一定要認真鑑別。

1、氣滯便祕者:腹部脹滿、氣竄呃逆,善太息、噯氣多。腹痛無定處,欲便而不得。苔薄白,脈弦。治療宜理氣通便。方用四逆散加味。

2、氣虛便祕者:肢體無力、面色晄白、自汗、食少納差,便祕而不幹,雖有便意,臨廁努掙不下。苔薄白,脈沉細弱。治療當益氣補中,昇陽通便。多用補中益氣湯加味。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3、津血虧虛者:便祕幹如羊糞,肛門痛裂,臨廁努掙,口乾欲飲,頭暈心悸者多是津血不足。苔少白乾,舌質紅,脈沉細而數。治療採用養血潤燥,通便為法。方選四物湯合增液承氣湯加減。

4、陽明腑實者:大便祕結、腹痛脹滿、不喜按,身熱或午後潮熱,苔黃厚膩,脈沉滑。採用大承氣湯加減。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5、脾腎陽虛者:症多見排便困難,便不甚乾結、小便清長、四肢冰涼、腹中冷痛,得溫緩解,腰膝酸冷。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採用溫補腎陽,健脾通便。臨床常用濟川煎加減。

6、血瘀便祕者:常見面色黧黑、小腹拒按、甚則小腹結塊,大便乾結,便硬色黑。舌質暗有瘀斑,苔白,脈澀而沉。治療當活血逐瘀,通便。方用桃仁承氣湯加減。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單方驗方

1、番瀉葉3克 泡水代茶飲,不局時。

2、決明子10克 泡水代茶飲,佈局時,如加蜂蜜一同飲用,效果更佳。

"

便祕是一種臨床症狀,多種疾病均可引起。患者常以大便次數減少(超過48小時一次)、糞便性狀改變,排便困難為主訴就診。中醫對便祕一症有多種名稱,單在《傷寒論》中,有“陽結”、“陰結”之稱。後世根據病因、病機的不同,又有“風燥”、“氣祕”、“虛祕”、“寒謎”等說法。現今統稱便祕。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中醫認為便祕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多種內外因素導致的大腸功能紊亂,傳導失司所引起。常見病因、病機多為以下幾個方面。

1、過食肥甘油膩,辛辣酒釀,以致腸胃積食、積熱,或外感溫病之後,邪傳陽明,耗傷津液。以致大腸乾燥,大便乾結,難以排出。

2、情志不舒,憂思過度,以致肝氣乘脾,氣機通降不暢,大便祕結。

3、病後或失血過多,或勞倦內傷,導致血虛腸燥,也可致大便祕結。

4、年高體弱,命門火衰,以致陰寒凝滯,陽氣不行,從而引起虛祕。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辨證治療

中醫認為寒、熱、虛、實、瘀等均可引起便祕,其初病在氣,急證多實;遷延多導致陰血虛損或虛實夾雜。因此辯證、治療時一定要認真鑑別。

1、氣滯便祕者:腹部脹滿、氣竄呃逆,善太息、噯氣多。腹痛無定處,欲便而不得。苔薄白,脈弦。治療宜理氣通便。方用四逆散加味。

2、氣虛便祕者:肢體無力、面色晄白、自汗、食少納差,便祕而不幹,雖有便意,臨廁努掙不下。苔薄白,脈沉細弱。治療當益氣補中,昇陽通便。多用補中益氣湯加味。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3、津血虧虛者:便祕幹如羊糞,肛門痛裂,臨廁努掙,口乾欲飲,頭暈心悸者多是津血不足。苔少白乾,舌質紅,脈沉細而數。治療採用養血潤燥,通便為法。方選四物湯合增液承氣湯加減。

4、陽明腑實者:大便祕結、腹痛脹滿、不喜按,身熱或午後潮熱,苔黃厚膩,脈沉滑。採用大承氣湯加減。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5、脾腎陽虛者:症多見排便困難,便不甚乾結、小便清長、四肢冰涼、腹中冷痛,得溫緩解,腰膝酸冷。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採用溫補腎陽,健脾通便。臨床常用濟川煎加減。

6、血瘀便祕者:常見面色黧黑、小腹拒按、甚則小腹結塊,大便乾結,便硬色黑。舌質暗有瘀斑,苔白,脈澀而沉。治療當活血逐瘀,通便。方用桃仁承氣湯加減。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單方驗方

1、番瀉葉3克 泡水代茶飲,不局時。

2、決明子10克 泡水代茶飲,佈局時,如加蜂蜜一同飲用,效果更佳。

長時間便祕,怎麼辦?中醫辨證分型,找準病因一通百通

其他療法

1、按摩法。次法方便、易行,病人沒有痛苦,效果也不錯。病人仰臥位,屈膝,身體放鬆。雙掌疊加,以肚臍為中心做順時針推按。力量應稍大,如力量不足。無法對大腸產生充分的刺激,促進腸道蠕動。每日晚間一次,一次推按10分鐘為宜。

2、鍼灸法。可選取腹結、神闕、衝門、府舍等穴刺激便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