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粉眼中的VTEC無人能及? 別鬧了好嗎!

本田迷有三寶,NSX、Type R、VTEC,而談論前兩者,最終還是會回到VTEC上來。而且當我面紅耳赤地與本田粉爭論VTEC到底牛不牛逼時,話題大多會被人家一句“VTEC is the best”所終結。

我說:寶馬有“Valvetronic”。

他說:VTEC is the best。

我說:增加排量更簡單。

他說:VTEC is the best。

我說:渦輪增壓更有效。

他說:VTEC is the best。

沒得聊咯?!當然我是不甘心的,為了讓爭論有點內涵,非本田粉的我決定聊聊我眼中的VTEC,也順帶科普一下VTEC。


本田粉眼中的VTEC無人能及? 別鬧了好嗎!


VTEC不只是本田有 也不是性能的代表

本田粉眼中的VTEC無人能及? 別鬧了好嗎!



VTEC的全稱是“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Lift Electronic Control”,翻譯過來是“可變氣門正時和氣門升程電子控制系統”。簡單的說,這是折騰引擎進排氣的把戲。相比VVT(可變氣門正時系統),VTEC可以一個高角度凸輪軸改變氣門升程,在高轉區域給予引擎更多的空氣,從而壓榨出更多的動力。好比在劇烈運動時,通過增加肺活量的手段,讓肌肉細胞獲得更多的能量。


本田粉眼中的VTEC無人能及? 別鬧了好嗎!


上圖是VTEC工作示意圖,紅色部分為VTEC開啟狀態,氣門開度更大

不過,有沒有發現“氣門升程”這四個字有些熟悉,沒錯寶馬的 “Valvetronic”和保時捷的“VarioCam”也有相同的功能,此外其他廠商同樣有類似的技術,只是叫法不同罷了。當然本田是最先使用這項技術的(1989年),這也是事實(可以吹一波)。


本田粉眼中的VTEC無人能及? 別鬧了好嗎!


B16A本田最早一批使用VTEC技術的引擎

此外,有一點要說清楚,VTEC是本田的氣門技術的統稱,而具體可分為SOHC(單頂置凸輪軸)VTEC和DOHC(雙頂置凸輪軸)VTEC兩大類,再往下還有i-VTEC(帶有凸輪相位器)、i-VTEC i(加入直噴分層燃燒)、VTEC-E(可關閉一個進氣門)等等諸多種類。雖然VTEC最初是為了獲取動力而生,但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並非所有的VTEC都是用來壓榨動力的。例如VTEC-E,關閉一個進氣門是為了實現稀薄燃燒,得到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再例如雅閣混動上那臺2.0L引擎,i-VTEC是用來切換阿特金森循環和奧拓循環的,同樣是為了燃油經濟性。


本田粉眼中的VTEC無人能及? 別鬧了好嗎!


J系列是SOHC VTEC引擎的代表,上圖是J32A1


所以本田粉別一看到VTEC就像打了雞血一般,大談特談性能、爆發力什麼的。但是,我也不想過多談及燃油經濟性的問題,因為太無趣了。就說說打雞血的部分,其中F20C和K20A這些“紅頭VTEC機器”是本田粉最津津樂道的。


本田粉眼中的VTEC無人能及? 別鬧了好嗎!


就壓榨動力而言VTEC不是最簡單的解決方案

本田粉眼中的VTEC無人能及? 別鬧了好嗎!



首先,我承認F20C和K20A是非常非常卓越的引擎,在自然吸氣引擎中,升功率超過100匹馬力實屬難得。而1999年搭載F20C引擎的S2000(日規)擁有250匹馬力,升功率達到了125匹馬力,作為參考,10年後法拉利推出的458 Italia升功率也不過126匹。即便今天,這個渦輪增壓十分普及的年代,超過250匹馬力的2.0T引擎也不是很多。可以說,F20C已經達到了自然吸氣引擎的巔峰水準。


本田粉眼中的VTEC無人能及? 別鬧了好嗎!


本田S2000(AP1)


F20C如此恐怖的性能數據背後,各項技術指標也達到極限。這裡要引入一個概念——活塞平均移動速度(m/s),推導公式為:

衝程(mm)×2÷1000×最高轉速(rpm)÷60


對於活塞引擎來說,活塞平均移動速度是有一個極限的,大概在26 m/s,假如超過這個閥值進氣阻力就會急劇攀升,從而影響進氣效率。F20C的最高轉速達到了9000rpm,活塞平均移動速度已經超過了25 m/s,非常接近極限,這對配氣機構是一個很大考驗。這裡體現出VTEC厲害的地方,在接近物理極限時,能夠順暢地把空氣引入氣缸內。假如沒有VTEC,F20C是不可能達到如此性能的。


本田粉眼中的VTEC無人能及? 別鬧了好嗎!


民用自然吸氣引擎的巔峰之作——F20C


但是,轉折點來了,若單從壓榨動力的角度來看,高轉加VTEC並不是一個簡潔明快的解決方案。一款引擎能夠爆發多少動力完全取決於吸入空氣的多少,沒有足夠的氧氣,一切技術都是徒勞的。縱然VTEC能夠讓引擎多吸入一些氧氣,但和渦輪增壓相比是根本不值一提。且不說現在AMG A45這類近400匹馬力的怪獸,與S2000同時代的三菱EVO系列也能輕鬆做到280匹馬力的輸出,並且那些跑04加速賽的EVO甚至可以調到近千匹馬力,如此看自然吸氣引擎真是弱爆了。

這裡多說一句,本田的渦輪VTEC,比如現款的思域Type R、雅閣260TURBO,它們的VTEC只存在於排氣端,為的是讓渦輪工作得更加順暢。進氣量的大小完全由渦輪來控制,與之前F20C上的VTEC完全不是一個東西。



本田粉眼中的VTEC無人能及? 別鬧了好嗎!



聊聊VTEC的體驗

本田粉眼中的VTEC無人能及? 別鬧了好嗎!



本田粉會說,我們不要渦輪,VTEC的聲線以及高轉引擎的魅力是渦輪增壓引擎無法企及的。好嘛,我就來說說體驗。我曾經有幸開過一次S2000,不過是中期改款後的,它所搭載的引擎是F22C。相比F20C,這款引擎排量增加了、最高轉速降低了、最大功率降也低了,對於一款性能車為何要做出這樣的改變?

為的是增強低扭,改善日常駕駛性。儘管如此,搭載F22C的S2000在馬路上開依然非常折磨人,低扭極差,4000rpm以下像是一臺1.0L自吸的弱雞。如果碰到堵車,真的很想丟下它,走路回家。很難想象,F20C會是怎麼樣的感受。


本田粉眼中的VTEC無人能及? 別鬧了好嗎!


F22C雖然低扭有所改善但是對日常駕駛依舊不夠友善


後來我還開過9代的思域Si,同樣是純正的VTEC引擎。這款車我評價很高,日常開起來極其舒適,底盤調校也很棒。但是高轉表現絕對沒有傳說中那麼炸裂,比S2000差很多,比同時期的6代Golf GTI也差很多。類似“高角度凸輪軸頂開進氣門的那一刻,整臺車進入了癲狂”這樣的描述只是意淫罷了。

寫在最後

所以VTEC真的有那麼神麼?如果你是本田粉,我勸你別總抱著VTEC不放,還是多聊聊immd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