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南北朝小傳系列/不定期更新/檀弓(撰文)|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北魏皇帝拓跋宏(孝文帝)帶領百萬大軍南下,準備跟南齊火併。當時正值雨季,據傳孝文帝專愛挑下雨、道路泥濘的時候行軍。又悶又熱,又得趕路,百萬大軍被這一舉動搞得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到了洛陽,大軍稍作休整,又是一個雨天,孝文帝宣佈“復驅軍南進”(魏書·高祖紀下),就是繼續走去淮河跟南齊蕭家父子幹。

隨行的代北鮮卑貴族看到這百萬大軍,從出兵時的軍容浩蕩到現在一個個哭爹喊娘,心想這要是到了前線,又是一場淝水之戰。於是貴族大臣們齊刷刷跪到孝文帝馬前,請求皇帝這大軍不能再前進了。

孝文帝很不高興,表示百萬大軍出動幾個月,糧草物資耗費無數,說不打就不打,玩呢。但是你們既然都要求停戰,咱們又不能出師無名,這樣,我們把大魏的首都從平城遷到洛陽來,也算咱們這次出兵,沒有白折騰。當時許多鮮卑貴族雖不願內遷,但更畏懼南伐,故只得相從,不敢再提出異議,遂定遷都大計。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南北朝小傳系列/不定期更新/檀弓(撰文)|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北魏皇帝拓跋宏(孝文帝)帶領百萬大軍南下,準備跟南齊火併。當時正值雨季,據傳孝文帝專愛挑下雨、道路泥濘的時候行軍。又悶又熱,又得趕路,百萬大軍被這一舉動搞得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到了洛陽,大軍稍作休整,又是一個雨天,孝文帝宣佈“復驅軍南進”(魏書·高祖紀下),就是繼續走去淮河跟南齊蕭家父子幹。

隨行的代北鮮卑貴族看到這百萬大軍,從出兵時的軍容浩蕩到現在一個個哭爹喊娘,心想這要是到了前線,又是一場淝水之戰。於是貴族大臣們齊刷刷跪到孝文帝馬前,請求皇帝這大軍不能再前進了。

孝文帝很不高興,表示百萬大軍出動幾個月,糧草物資耗費無數,說不打就不打,玩呢。但是你們既然都要求停戰,咱們又不能出師無名,這樣,我們把大魏的首都從平城遷到洛陽來,也算咱們這次出兵,沒有白折騰。當時許多鮮卑貴族雖不願內遷,但更畏懼南伐,故只得相從,不敢再提出異議,遂定遷都大計。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這就是改變中國進程的孝文帝遷都,孝文帝遷都是北朝“漢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他改變了北魏。關於孝文帝的遷都,按史書記載好像他親政以後就一直在祕密籌劃的,然後到南征的時候就恰好水到渠成,順勢就推行下去。

今人研究孝文帝遷都,都是著眼於遷都之後的漢化政策。而很少了解遷都之前,孝文帝在平城經歷了什麼

下面就讓我們回到孝文帝遷都之前,聊聊這一場意外的遷都事件。

一、其實不想走

太和十四年(490年)馮太后死後,孝文帝開始親政,到493年孝文帝始遷都,這其間有三年的時間,從三年間孝文帝所作所為來看,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有意遷都的。那孝文帝都做了些什麼呢?

主要是搞基建,孝文帝親政後就在平城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營建工作。太和十五年(491年),孝文帝下詔“經始明堂,改營太廟”(魏書·高祖紀下),所謂國家大事唯“祭”與“戎”,北魏的赫赫武功是不用懷疑的,那麼孝文帝現在主要抓的就是文化方面的“祭祀”工作。其後又依據古制建造新的太極殿等宮殿,這是為了以後朝會準備的,為了建好太極殿,孝文帝還特地派人前往建康去觀摩南朝的宮殿是怎麼建造的,以此來“尊嚴皇威,崇重帝德”(魏書·李衝傳)。

之後又大肆擴展道路,興建城門。從當時來看,孝文帝是打算要把平城打造成北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在皇帝的支持下,短短几年時間,多項大工程紛紛上馬,到孝文帝遷都之前,平城已經是相當有規模了,而當時的洛陽仍是一派斷坦殘壁、雜草叢生的景象。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南北朝小傳系列/不定期更新/檀弓(撰文)|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北魏皇帝拓跋宏(孝文帝)帶領百萬大軍南下,準備跟南齊火併。當時正值雨季,據傳孝文帝專愛挑下雨、道路泥濘的時候行軍。又悶又熱,又得趕路,百萬大軍被這一舉動搞得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到了洛陽,大軍稍作休整,又是一個雨天,孝文帝宣佈“復驅軍南進”(魏書·高祖紀下),就是繼續走去淮河跟南齊蕭家父子幹。

隨行的代北鮮卑貴族看到這百萬大軍,從出兵時的軍容浩蕩到現在一個個哭爹喊娘,心想這要是到了前線,又是一場淝水之戰。於是貴族大臣們齊刷刷跪到孝文帝馬前,請求皇帝這大軍不能再前進了。

孝文帝很不高興,表示百萬大軍出動幾個月,糧草物資耗費無數,說不打就不打,玩呢。但是你們既然都要求停戰,咱們又不能出師無名,這樣,我們把大魏的首都從平城遷到洛陽來,也算咱們這次出兵,沒有白折騰。當時許多鮮卑貴族雖不願內遷,但更畏懼南伐,故只得相從,不敢再提出異議,遂定遷都大計。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這就是改變中國進程的孝文帝遷都,孝文帝遷都是北朝“漢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他改變了北魏。關於孝文帝的遷都,按史書記載好像他親政以後就一直在祕密籌劃的,然後到南征的時候就恰好水到渠成,順勢就推行下去。

今人研究孝文帝遷都,都是著眼於遷都之後的漢化政策。而很少了解遷都之前,孝文帝在平城經歷了什麼

下面就讓我們回到孝文帝遷都之前,聊聊這一場意外的遷都事件。

一、其實不想走

太和十四年(490年)馮太后死後,孝文帝開始親政,到493年孝文帝始遷都,這其間有三年的時間,從三年間孝文帝所作所為來看,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有意遷都的。那孝文帝都做了些什麼呢?

主要是搞基建,孝文帝親政後就在平城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營建工作。太和十五年(491年),孝文帝下詔“經始明堂,改營太廟”(魏書·高祖紀下),所謂國家大事唯“祭”與“戎”,北魏的赫赫武功是不用懷疑的,那麼孝文帝現在主要抓的就是文化方面的“祭祀”工作。其後又依據古制建造新的太極殿等宮殿,這是為了以後朝會準備的,為了建好太極殿,孝文帝還特地派人前往建康去觀摩南朝的宮殿是怎麼建造的,以此來“尊嚴皇威,崇重帝德”(魏書·李衝傳)。

之後又大肆擴展道路,興建城門。從當時來看,孝文帝是打算要把平城打造成北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在皇帝的支持下,短短几年時間,多項大工程紛紛上馬,到孝文帝遷都之前,平城已經是相當有規模了,而當時的洛陽仍是一派斷坦殘壁、雜草叢生的景象。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北魏平城郭城平面範圍推測示意圖

另外還有一件事可以說明孝文帝不是一開始就想遷都的,那就是孝文帝當時想在馮太后的永固陵旁邊為自己營造陵寢,這件事發生在太和十五年(491年)。說明孝文帝當時還沒想到遷都,要是早知道自己不會住進去,何必多此一舉。

二、遷都的理由

但不管怎麼說孝文帝最終還是遷都了,關於孝文帝遷都的理由,歷來說法不一。大抵有四種比較流行,一是遷都可以加強與中原漢族世家大族的合作,畢竟北魏人口占大頭的還是漢族;二是為了避免柔然的騷擾;三是平城附近糧食供應不上;四是減少代北鮮卑貴族對改革的阻力。

其中第二點是不成立的,因為孝文帝遷都之前,柔然經過北魏幾代皇帝的打擊,已經殘了,構不成什麼威脅了。糧食雖然是個大問題,但可以參考隋唐時代長安人口暴增,比平城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情況下,諸如隋文帝、唐玄宗等也只需要讓饑民到關東去“就谷”(荒年到有收成的地方去就食),所以糧食問題不至於遷都來解決。

這樣一來就剩下“一”和“四”兩個選項了,到底是為了加強與漢族世家的合作,還是減少鮮卑貴族的阻力,或許從孝文帝與叔叔任城王拓跋澄的密談中,可窺見一二。

孝文帝遷都前夕,為了獲得支持,曾經密召拓跋澄,向他推心置腹地道明遷都的原因“今日之行,誠知不易。但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因茲大舉,光宅中原,任城意以為何如?(魏書·元澄傳)”原來遷都是因為平城有強大的保守勢力在此,不能文治,所以要想文治,學習中華文化,就必須離開鮮卑貴族雲集的平城。

三、初次交鋒

在遷都之前,孝文帝也曾經想在平城推行“文治”措施,為此他與鮮卑貴族交手兩次。第一次就是定廟號和改革官制。先說定廟號,一般來說新王朝建立後,開國皇帝都會追尊自己的父祖為皇帝,一般來說的話往上追個三五代就差不多了,但是北魏不一樣,北魏立國後一下子追尊了28位皇帝,這28位皇帝其實就是拓跋鮮卑發展歷史上的部落領袖們。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南北朝小傳系列/不定期更新/檀弓(撰文)|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北魏皇帝拓跋宏(孝文帝)帶領百萬大軍南下,準備跟南齊火併。當時正值雨季,據傳孝文帝專愛挑下雨、道路泥濘的時候行軍。又悶又熱,又得趕路,百萬大軍被這一舉動搞得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到了洛陽,大軍稍作休整,又是一個雨天,孝文帝宣佈“復驅軍南進”(魏書·高祖紀下),就是繼續走去淮河跟南齊蕭家父子幹。

隨行的代北鮮卑貴族看到這百萬大軍,從出兵時的軍容浩蕩到現在一個個哭爹喊娘,心想這要是到了前線,又是一場淝水之戰。於是貴族大臣們齊刷刷跪到孝文帝馬前,請求皇帝這大軍不能再前進了。

孝文帝很不高興,表示百萬大軍出動幾個月,糧草物資耗費無數,說不打就不打,玩呢。但是你們既然都要求停戰,咱們又不能出師無名,這樣,我們把大魏的首都從平城遷到洛陽來,也算咱們這次出兵,沒有白折騰。當時許多鮮卑貴族雖不願內遷,但更畏懼南伐,故只得相從,不敢再提出異議,遂定遷都大計。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這就是改變中國進程的孝文帝遷都,孝文帝遷都是北朝“漢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他改變了北魏。關於孝文帝的遷都,按史書記載好像他親政以後就一直在祕密籌劃的,然後到南征的時候就恰好水到渠成,順勢就推行下去。

今人研究孝文帝遷都,都是著眼於遷都之後的漢化政策。而很少了解遷都之前,孝文帝在平城經歷了什麼

下面就讓我們回到孝文帝遷都之前,聊聊這一場意外的遷都事件。

一、其實不想走

太和十四年(490年)馮太后死後,孝文帝開始親政,到493年孝文帝始遷都,這其間有三年的時間,從三年間孝文帝所作所為來看,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有意遷都的。那孝文帝都做了些什麼呢?

主要是搞基建,孝文帝親政後就在平城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營建工作。太和十五年(491年),孝文帝下詔“經始明堂,改營太廟”(魏書·高祖紀下),所謂國家大事唯“祭”與“戎”,北魏的赫赫武功是不用懷疑的,那麼孝文帝現在主要抓的就是文化方面的“祭祀”工作。其後又依據古制建造新的太極殿等宮殿,這是為了以後朝會準備的,為了建好太極殿,孝文帝還特地派人前往建康去觀摩南朝的宮殿是怎麼建造的,以此來“尊嚴皇威,崇重帝德”(魏書·李衝傳)。

之後又大肆擴展道路,興建城門。從當時來看,孝文帝是打算要把平城打造成北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在皇帝的支持下,短短几年時間,多項大工程紛紛上馬,到孝文帝遷都之前,平城已經是相當有規模了,而當時的洛陽仍是一派斷坦殘壁、雜草叢生的景象。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北魏平城郭城平面範圍推測示意圖

另外還有一件事可以說明孝文帝不是一開始就想遷都的,那就是孝文帝當時想在馮太后的永固陵旁邊為自己營造陵寢,這件事發生在太和十五年(491年)。說明孝文帝當時還沒想到遷都,要是早知道自己不會住進去,何必多此一舉。

二、遷都的理由

但不管怎麼說孝文帝最終還是遷都了,關於孝文帝遷都的理由,歷來說法不一。大抵有四種比較流行,一是遷都可以加強與中原漢族世家大族的合作,畢竟北魏人口占大頭的還是漢族;二是為了避免柔然的騷擾;三是平城附近糧食供應不上;四是減少代北鮮卑貴族對改革的阻力。

其中第二點是不成立的,因為孝文帝遷都之前,柔然經過北魏幾代皇帝的打擊,已經殘了,構不成什麼威脅了。糧食雖然是個大問題,但可以參考隋唐時代長安人口暴增,比平城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情況下,諸如隋文帝、唐玄宗等也只需要讓饑民到關東去“就谷”(荒年到有收成的地方去就食),所以糧食問題不至於遷都來解決。

這樣一來就剩下“一”和“四”兩個選項了,到底是為了加強與漢族世家的合作,還是減少鮮卑貴族的阻力,或許從孝文帝與叔叔任城王拓跋澄的密談中,可窺見一二。

孝文帝遷都前夕,為了獲得支持,曾經密召拓跋澄,向他推心置腹地道明遷都的原因“今日之行,誠知不易。但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因茲大舉,光宅中原,任城意以為何如?(魏書·元澄傳)”原來遷都是因為平城有強大的保守勢力在此,不能文治,所以要想文治,學習中華文化,就必須離開鮮卑貴族雲集的平城。

三、初次交鋒

在遷都之前,孝文帝也曾經想在平城推行“文治”措施,為此他與鮮卑貴族交手兩次。第一次就是定廟號和改革官制。先說定廟號,一般來說新王朝建立後,開國皇帝都會追尊自己的父祖為皇帝,一般來說的話往上追個三五代就差不多了,但是北魏不一樣,北魏立國後一下子追尊了28位皇帝,這28位皇帝其實就是拓跋鮮卑發展歷史上的部落領袖們。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那有人想說,北魏追尊幾個皇帝跟孝文帝改革有什麼關係呀?問題大了,這麼說吧,孝文帝時代手下很多的王公重臣法理上都算是北魏的宗室,為什麼說是法理上呢,因為這些人裡面很多跟孝文帝都不同姓,是“異姓”,比如姓“丘穆稜”啊、“步六孤”啊,那異姓怎麼能是宗室呢,只因為他們都是那28位皇帝的後代。不光異姓裡面這樣,同姓裡面也有很多,比如東陽王拓跋丕跟孝文帝得往上追溯十幾代才有共同的祖宗,實際上從血緣上來講,他跟孝文帝已經出了五服,沒什麼關係了。

這種特殊的宗室現象,實際是還是部落制的殘餘。所謂的宗室成員跟皇帝明明已經是路人關係,但是因為不知道多少代前跟皇帝是一個祖宗,所以被算作是宗室的情況比比皆是。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既然是宗室就得有待遇吧,政治經濟方面的權力一樣也不能少吧,國家的權力蛋糕就那麼大,分蛋糕的有這麼多,這樣的結果就是皇帝分到的那塊蛋糕會變小。而顯然孝文帝不想吃小蛋糕,為此他採取的反制措施就是,重新議定“祖宗”。

“太祖”是皇帝廟號中最顯赫最尊貴的一種,以前他是屬於孝文帝十四世祖拓跋鬱律的,現在孝文帝將其授予北魏的建立者道武帝拓跋珪(孝文帝六世祖),並且從今以後只有道武帝的子孫才能算作宗室,不屬於此列的王公貴族全部降低等級,這樣宗室的範圍就大大縮小了,用這種手段來團結一批人(道武帝系),打擊一批人(非道武帝系),收益最大的當然是孝文帝啦(省下來的蛋糕當然是皇帝分的最多)。

雖然孝文帝的祖母馮太后已經改革過一次官制,不過那時候是給官吏發俸祿,還有規定地方官的任職期限。而孝文帝玩的就與眾不同了,北魏早期的官制和上面提到的宗室一樣,有濃濃的部落制殘留味道。與南朝士族門閥憑藉門第便能“平流進取,坐至公卿(南齊書·褚淵傳)”相同,北魏的很多國家政務,“國之大姓(部落首領後裔)”能憑藉自己的身份進行干預、決策,因而孝文帝要解決的就是這一問題。改革的手法也很簡單,叫做“職司有分”,就是以後什麼官職管什麼事,不是你官職分內的事,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一邊待著去吧。

有一個簡單的案例,太和十五年新太廟建成之後,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大典,按照孝文帝擬定的新官制,這種事情應當由神部(相當於後來的禮部)負責,但是太尉拓跋丕(就是那位東陽王,此時已經被開除皇籍了)表示這種大事以前是隻允許國之大姓和宗室(上文提到的那28位皇帝后代)參加的,神部尚書不是咱們族裡人不宜參加,而自己曾經“皇室宗屬(魏書·禮志)”應當參加,對此孝文帝的回答是,神部尚書可以參加祭祀,因為是職責所在,而太尉拓跋丕也可以參加,不過不是因為你曾經是宗室,而是由於你是太尉,有資格進太廟。

孝文帝的“重定廟號”和“改革官制”狠狠打擊了鮮卑貴族的所擁有的舊俗特權,尤其是改官制中,因為孝文帝特別重視“文治”,所以比較重文輕武,以前北魏的也不分什麼文武官,現在孝文帝開始區分文武官,並且特別強調,文官嚴禁授予武人,北魏以弓馬定天下,鮮卑一族大都崇尚武功,不修文化,孝文帝來這麼一出,直接導致大批鮮卑武人失業。儘管孝文帝通過這兩項措施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但是那些利益受到侵害的鮮卑貴族私下裡都在仇視著這場改革。不過到目前為止,孝文帝還能壓得住陣腳,“文治”改革也在慢慢往前,雖然速度比較慢(阻力當然大啦),然而太和十六年的一次挫敗,徹底澆滅了孝文帝在平城改革的信心,並促使他決定一定要遷都。

四、為了“祭天”一定要遷都

祭天,祭祀天神,祭祀上天。祭天是古代的重大祭祀,不同民族的有各不相同的祭天儀式。起源於上古時期。是人與天的“交流”形式。我國古代的祭天儀式通常由“天子”主持,漢族或者說漢文化的“祭天”儀式一般在都城南面的郊外,築一個叫“圜丘”的臺子來祭天,所以叫南郊祭天。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南北朝小傳系列/不定期更新/檀弓(撰文)|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北魏皇帝拓跋宏(孝文帝)帶領百萬大軍南下,準備跟南齊火併。當時正值雨季,據傳孝文帝專愛挑下雨、道路泥濘的時候行軍。又悶又熱,又得趕路,百萬大軍被這一舉動搞得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到了洛陽,大軍稍作休整,又是一個雨天,孝文帝宣佈“復驅軍南進”(魏書·高祖紀下),就是繼續走去淮河跟南齊蕭家父子幹。

隨行的代北鮮卑貴族看到這百萬大軍,從出兵時的軍容浩蕩到現在一個個哭爹喊娘,心想這要是到了前線,又是一場淝水之戰。於是貴族大臣們齊刷刷跪到孝文帝馬前,請求皇帝這大軍不能再前進了。

孝文帝很不高興,表示百萬大軍出動幾個月,糧草物資耗費無數,說不打就不打,玩呢。但是你們既然都要求停戰,咱們又不能出師無名,這樣,我們把大魏的首都從平城遷到洛陽來,也算咱們這次出兵,沒有白折騰。當時許多鮮卑貴族雖不願內遷,但更畏懼南伐,故只得相從,不敢再提出異議,遂定遷都大計。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這就是改變中國進程的孝文帝遷都,孝文帝遷都是北朝“漢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他改變了北魏。關於孝文帝的遷都,按史書記載好像他親政以後就一直在祕密籌劃的,然後到南征的時候就恰好水到渠成,順勢就推行下去。

今人研究孝文帝遷都,都是著眼於遷都之後的漢化政策。而很少了解遷都之前,孝文帝在平城經歷了什麼

下面就讓我們回到孝文帝遷都之前,聊聊這一場意外的遷都事件。

一、其實不想走

太和十四年(490年)馮太后死後,孝文帝開始親政,到493年孝文帝始遷都,這其間有三年的時間,從三年間孝文帝所作所為來看,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有意遷都的。那孝文帝都做了些什麼呢?

主要是搞基建,孝文帝親政後就在平城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營建工作。太和十五年(491年),孝文帝下詔“經始明堂,改營太廟”(魏書·高祖紀下),所謂國家大事唯“祭”與“戎”,北魏的赫赫武功是不用懷疑的,那麼孝文帝現在主要抓的就是文化方面的“祭祀”工作。其後又依據古制建造新的太極殿等宮殿,這是為了以後朝會準備的,為了建好太極殿,孝文帝還特地派人前往建康去觀摩南朝的宮殿是怎麼建造的,以此來“尊嚴皇威,崇重帝德”(魏書·李衝傳)。

之後又大肆擴展道路,興建城門。從當時來看,孝文帝是打算要把平城打造成北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在皇帝的支持下,短短几年時間,多項大工程紛紛上馬,到孝文帝遷都之前,平城已經是相當有規模了,而當時的洛陽仍是一派斷坦殘壁、雜草叢生的景象。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北魏平城郭城平面範圍推測示意圖

另外還有一件事可以說明孝文帝不是一開始就想遷都的,那就是孝文帝當時想在馮太后的永固陵旁邊為自己營造陵寢,這件事發生在太和十五年(491年)。說明孝文帝當時還沒想到遷都,要是早知道自己不會住進去,何必多此一舉。

二、遷都的理由

但不管怎麼說孝文帝最終還是遷都了,關於孝文帝遷都的理由,歷來說法不一。大抵有四種比較流行,一是遷都可以加強與中原漢族世家大族的合作,畢竟北魏人口占大頭的還是漢族;二是為了避免柔然的騷擾;三是平城附近糧食供應不上;四是減少代北鮮卑貴族對改革的阻力。

其中第二點是不成立的,因為孝文帝遷都之前,柔然經過北魏幾代皇帝的打擊,已經殘了,構不成什麼威脅了。糧食雖然是個大問題,但可以參考隋唐時代長安人口暴增,比平城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情況下,諸如隋文帝、唐玄宗等也只需要讓饑民到關東去“就谷”(荒年到有收成的地方去就食),所以糧食問題不至於遷都來解決。

這樣一來就剩下“一”和“四”兩個選項了,到底是為了加強與漢族世家的合作,還是減少鮮卑貴族的阻力,或許從孝文帝與叔叔任城王拓跋澄的密談中,可窺見一二。

孝文帝遷都前夕,為了獲得支持,曾經密召拓跋澄,向他推心置腹地道明遷都的原因“今日之行,誠知不易。但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因茲大舉,光宅中原,任城意以為何如?(魏書·元澄傳)”原來遷都是因為平城有強大的保守勢力在此,不能文治,所以要想文治,學習中華文化,就必須離開鮮卑貴族雲集的平城。

三、初次交鋒

在遷都之前,孝文帝也曾經想在平城推行“文治”措施,為此他與鮮卑貴族交手兩次。第一次就是定廟號和改革官制。先說定廟號,一般來說新王朝建立後,開國皇帝都會追尊自己的父祖為皇帝,一般來說的話往上追個三五代就差不多了,但是北魏不一樣,北魏立國後一下子追尊了28位皇帝,這28位皇帝其實就是拓跋鮮卑發展歷史上的部落領袖們。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那有人想說,北魏追尊幾個皇帝跟孝文帝改革有什麼關係呀?問題大了,這麼說吧,孝文帝時代手下很多的王公重臣法理上都算是北魏的宗室,為什麼說是法理上呢,因為這些人裡面很多跟孝文帝都不同姓,是“異姓”,比如姓“丘穆稜”啊、“步六孤”啊,那異姓怎麼能是宗室呢,只因為他們都是那28位皇帝的後代。不光異姓裡面這樣,同姓裡面也有很多,比如東陽王拓跋丕跟孝文帝得往上追溯十幾代才有共同的祖宗,實際上從血緣上來講,他跟孝文帝已經出了五服,沒什麼關係了。

這種特殊的宗室現象,實際是還是部落制的殘餘。所謂的宗室成員跟皇帝明明已經是路人關係,但是因為不知道多少代前跟皇帝是一個祖宗,所以被算作是宗室的情況比比皆是。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既然是宗室就得有待遇吧,政治經濟方面的權力一樣也不能少吧,國家的權力蛋糕就那麼大,分蛋糕的有這麼多,這樣的結果就是皇帝分到的那塊蛋糕會變小。而顯然孝文帝不想吃小蛋糕,為此他採取的反制措施就是,重新議定“祖宗”。

“太祖”是皇帝廟號中最顯赫最尊貴的一種,以前他是屬於孝文帝十四世祖拓跋鬱律的,現在孝文帝將其授予北魏的建立者道武帝拓跋珪(孝文帝六世祖),並且從今以後只有道武帝的子孫才能算作宗室,不屬於此列的王公貴族全部降低等級,這樣宗室的範圍就大大縮小了,用這種手段來團結一批人(道武帝系),打擊一批人(非道武帝系),收益最大的當然是孝文帝啦(省下來的蛋糕當然是皇帝分的最多)。

雖然孝文帝的祖母馮太后已經改革過一次官制,不過那時候是給官吏發俸祿,還有規定地方官的任職期限。而孝文帝玩的就與眾不同了,北魏早期的官制和上面提到的宗室一樣,有濃濃的部落制殘留味道。與南朝士族門閥憑藉門第便能“平流進取,坐至公卿(南齊書·褚淵傳)”相同,北魏的很多國家政務,“國之大姓(部落首領後裔)”能憑藉自己的身份進行干預、決策,因而孝文帝要解決的就是這一問題。改革的手法也很簡單,叫做“職司有分”,就是以後什麼官職管什麼事,不是你官職分內的事,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一邊待著去吧。

有一個簡單的案例,太和十五年新太廟建成之後,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大典,按照孝文帝擬定的新官制,這種事情應當由神部(相當於後來的禮部)負責,但是太尉拓跋丕(就是那位東陽王,此時已經被開除皇籍了)表示這種大事以前是隻允許國之大姓和宗室(上文提到的那28位皇帝后代)參加的,神部尚書不是咱們族裡人不宜參加,而自己曾經“皇室宗屬(魏書·禮志)”應當參加,對此孝文帝的回答是,神部尚書可以參加祭祀,因為是職責所在,而太尉拓跋丕也可以參加,不過不是因為你曾經是宗室,而是由於你是太尉,有資格進太廟。

孝文帝的“重定廟號”和“改革官制”狠狠打擊了鮮卑貴族的所擁有的舊俗特權,尤其是改官制中,因為孝文帝特別重視“文治”,所以比較重文輕武,以前北魏的也不分什麼文武官,現在孝文帝開始區分文武官,並且特別強調,文官嚴禁授予武人,北魏以弓馬定天下,鮮卑一族大都崇尚武功,不修文化,孝文帝來這麼一出,直接導致大批鮮卑武人失業。儘管孝文帝通過這兩項措施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但是那些利益受到侵害的鮮卑貴族私下裡都在仇視著這場改革。不過到目前為止,孝文帝還能壓得住陣腳,“文治”改革也在慢慢往前,雖然速度比較慢(阻力當然大啦),然而太和十六年的一次挫敗,徹底澆滅了孝文帝在平城改革的信心,並促使他決定一定要遷都。

四、為了“祭天”一定要遷都

祭天,祭祀天神,祭祀上天。祭天是古代的重大祭祀,不同民族的有各不相同的祭天儀式。起源於上古時期。是人與天的“交流”形式。我國古代的祭天儀式通常由“天子”主持,漢族或者說漢文化的“祭天”儀式一般在都城南面的郊外,築一個叫“圜丘”的臺子來祭天,所以叫南郊祭天。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圜丘

說到北魏,他也有自己獨特的祭天傳統,不過不是在南郊而是在西郊。祭祀方法也與漢族傳統的儒家式的典禮大相徑庭,因為“西郊祭天”是脫胎於鮮卑部落的傳統。根據《魏書·禮志》中的記載,這一祭天儀式很有趣,通常在四月舉行(與南郊的正月不同),首先也是在西郊築造一個大臺子,然後將代表拓跋部落聯盟時期七個核心部落的木頭人,安置在臺上,之後皇帝身著鮮卑族的服裝(戎服),和國之大姓、宗室一同登上祭臺,之後女巫開始跳大神、擊鼓,然後從貴族(國之大姓、宗室)子弟中選七個人拿著酒,在皇帝和百官向那七個木頭人祭拜的時候,那選中的七個貴族子弟就負責灑酒。

這就是鮮卑特有的“西郊祭天”,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部落遺風啊。對這種看上去很“原始”的祭天儀式,傾心漢化的孝文帝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在“定完廟號”、“改好官制”後,孝文帝要向這個最大的殘留舊俗發起進攻。

太和十二年(488年),孝文帝在南郊造“圜丘”,第二年便開始在南郊,著漢族冠冕、袞服,舉行祭天儀式,當然西郊的祭天也沒停,也就是說當時孝文帝每年要祭兩次天,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太和十六年(492年)三月,自覺已經做好準備的孝文帝正式下詔“省西郊郊天雜事(魏書·高祖紀下)”,就是說正式廢了這個儀式了。

但是,又要說但是了,這一年四月,南齊的使者出訪北魏,親眼看到孝文帝在西郊,依舊身著戎服、騎著馬,舉行祭天儀式(南齊書·魏虜傳)。顯然孝文帝廢除西郊祭天的舉措並沒有成功,失敗了。失敗的原因自不必說,是由於改革中利益受損的舊貴族的反撲。

而西郊祭天改革失敗,帶來的後果,對孝文帝來講,可以說是毀滅性的。還記得嗎,孝文帝通過改定廟號,就是想排除鮮卑舊貴族對於朝政的影響,但西郊祭天卻只有這些被排除的舊貴族們才能參加,祭祀是國家的頭等大事,也就是說這些舊貴族通過西郊祭天的反撲,表明自己依舊能夠干預朝政。這樣一來廟號改革的意義何在呢?

再來,孝文帝改革官制強調“職司有分”,體現朝廷的權威,但西郊祭天卻須從“國之大姓”中選七人主持祭儀(就是那七個灑酒的),此外散居全國各地的部落首領們也都會來參加,可以說這是一場部落的狂歡,那他到底是體現朝廷的權威,還是部落的權威?

孝文帝這樣一位凡事以“儒家古禮”為準則,重視冠冕服飾的帝王,在舊貴族的強大壓力下,不得已繼續舉行自己已經下詔廢除的“西郊祭天”儀式,繼續身穿戎服,縱馬狂奔的時候,他在想些什麼。他此時想的或許就是他後來跟拓跋澄說的那句“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吧。

孝文帝想要實現自己的的理想,就必須離開這個被鮮卑舊人包圍的平城。太和十六年(492年)四月以後,平城的營建工作就暫停了,雄心勃勃的孝文帝也再沒有出臺重大的改革措施。而在孝文帝心中已開始醞釀一場更大規模的行動,那就是遷都。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南北朝小傳系列/不定期更新/檀弓(撰文)|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北魏皇帝拓跋宏(孝文帝)帶領百萬大軍南下,準備跟南齊火併。當時正值雨季,據傳孝文帝專愛挑下雨、道路泥濘的時候行軍。又悶又熱,又得趕路,百萬大軍被這一舉動搞得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到了洛陽,大軍稍作休整,又是一個雨天,孝文帝宣佈“復驅軍南進”(魏書·高祖紀下),就是繼續走去淮河跟南齊蕭家父子幹。

隨行的代北鮮卑貴族看到這百萬大軍,從出兵時的軍容浩蕩到現在一個個哭爹喊娘,心想這要是到了前線,又是一場淝水之戰。於是貴族大臣們齊刷刷跪到孝文帝馬前,請求皇帝這大軍不能再前進了。

孝文帝很不高興,表示百萬大軍出動幾個月,糧草物資耗費無數,說不打就不打,玩呢。但是你們既然都要求停戰,咱們又不能出師無名,這樣,我們把大魏的首都從平城遷到洛陽來,也算咱們這次出兵,沒有白折騰。當時許多鮮卑貴族雖不願內遷,但更畏懼南伐,故只得相從,不敢再提出異議,遂定遷都大計。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這就是改變中國進程的孝文帝遷都,孝文帝遷都是北朝“漢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他改變了北魏。關於孝文帝的遷都,按史書記載好像他親政以後就一直在祕密籌劃的,然後到南征的時候就恰好水到渠成,順勢就推行下去。

今人研究孝文帝遷都,都是著眼於遷都之後的漢化政策。而很少了解遷都之前,孝文帝在平城經歷了什麼

下面就讓我們回到孝文帝遷都之前,聊聊這一場意外的遷都事件。

一、其實不想走

太和十四年(490年)馮太后死後,孝文帝開始親政,到493年孝文帝始遷都,這其間有三年的時間,從三年間孝文帝所作所為來看,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有意遷都的。那孝文帝都做了些什麼呢?

主要是搞基建,孝文帝親政後就在平城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營建工作。太和十五年(491年),孝文帝下詔“經始明堂,改營太廟”(魏書·高祖紀下),所謂國家大事唯“祭”與“戎”,北魏的赫赫武功是不用懷疑的,那麼孝文帝現在主要抓的就是文化方面的“祭祀”工作。其後又依據古制建造新的太極殿等宮殿,這是為了以後朝會準備的,為了建好太極殿,孝文帝還特地派人前往建康去觀摩南朝的宮殿是怎麼建造的,以此來“尊嚴皇威,崇重帝德”(魏書·李衝傳)。

之後又大肆擴展道路,興建城門。從當時來看,孝文帝是打算要把平城打造成北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在皇帝的支持下,短短几年時間,多項大工程紛紛上馬,到孝文帝遷都之前,平城已經是相當有規模了,而當時的洛陽仍是一派斷坦殘壁、雜草叢生的景象。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北魏平城郭城平面範圍推測示意圖

另外還有一件事可以說明孝文帝不是一開始就想遷都的,那就是孝文帝當時想在馮太后的永固陵旁邊為自己營造陵寢,這件事發生在太和十五年(491年)。說明孝文帝當時還沒想到遷都,要是早知道自己不會住進去,何必多此一舉。

二、遷都的理由

但不管怎麼說孝文帝最終還是遷都了,關於孝文帝遷都的理由,歷來說法不一。大抵有四種比較流行,一是遷都可以加強與中原漢族世家大族的合作,畢竟北魏人口占大頭的還是漢族;二是為了避免柔然的騷擾;三是平城附近糧食供應不上;四是減少代北鮮卑貴族對改革的阻力。

其中第二點是不成立的,因為孝文帝遷都之前,柔然經過北魏幾代皇帝的打擊,已經殘了,構不成什麼威脅了。糧食雖然是個大問題,但可以參考隋唐時代長安人口暴增,比平城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情況下,諸如隋文帝、唐玄宗等也只需要讓饑民到關東去“就谷”(荒年到有收成的地方去就食),所以糧食問題不至於遷都來解決。

這樣一來就剩下“一”和“四”兩個選項了,到底是為了加強與漢族世家的合作,還是減少鮮卑貴族的阻力,或許從孝文帝與叔叔任城王拓跋澄的密談中,可窺見一二。

孝文帝遷都前夕,為了獲得支持,曾經密召拓跋澄,向他推心置腹地道明遷都的原因“今日之行,誠知不易。但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因茲大舉,光宅中原,任城意以為何如?(魏書·元澄傳)”原來遷都是因為平城有強大的保守勢力在此,不能文治,所以要想文治,學習中華文化,就必須離開鮮卑貴族雲集的平城。

三、初次交鋒

在遷都之前,孝文帝也曾經想在平城推行“文治”措施,為此他與鮮卑貴族交手兩次。第一次就是定廟號和改革官制。先說定廟號,一般來說新王朝建立後,開國皇帝都會追尊自己的父祖為皇帝,一般來說的話往上追個三五代就差不多了,但是北魏不一樣,北魏立國後一下子追尊了28位皇帝,這28位皇帝其實就是拓跋鮮卑發展歷史上的部落領袖們。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那有人想說,北魏追尊幾個皇帝跟孝文帝改革有什麼關係呀?問題大了,這麼說吧,孝文帝時代手下很多的王公重臣法理上都算是北魏的宗室,為什麼說是法理上呢,因為這些人裡面很多跟孝文帝都不同姓,是“異姓”,比如姓“丘穆稜”啊、“步六孤”啊,那異姓怎麼能是宗室呢,只因為他們都是那28位皇帝的後代。不光異姓裡面這樣,同姓裡面也有很多,比如東陽王拓跋丕跟孝文帝得往上追溯十幾代才有共同的祖宗,實際上從血緣上來講,他跟孝文帝已經出了五服,沒什麼關係了。

這種特殊的宗室現象,實際是還是部落制的殘餘。所謂的宗室成員跟皇帝明明已經是路人關係,但是因為不知道多少代前跟皇帝是一個祖宗,所以被算作是宗室的情況比比皆是。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既然是宗室就得有待遇吧,政治經濟方面的權力一樣也不能少吧,國家的權力蛋糕就那麼大,分蛋糕的有這麼多,這樣的結果就是皇帝分到的那塊蛋糕會變小。而顯然孝文帝不想吃小蛋糕,為此他採取的反制措施就是,重新議定“祖宗”。

“太祖”是皇帝廟號中最顯赫最尊貴的一種,以前他是屬於孝文帝十四世祖拓跋鬱律的,現在孝文帝將其授予北魏的建立者道武帝拓跋珪(孝文帝六世祖),並且從今以後只有道武帝的子孫才能算作宗室,不屬於此列的王公貴族全部降低等級,這樣宗室的範圍就大大縮小了,用這種手段來團結一批人(道武帝系),打擊一批人(非道武帝系),收益最大的當然是孝文帝啦(省下來的蛋糕當然是皇帝分的最多)。

雖然孝文帝的祖母馮太后已經改革過一次官制,不過那時候是給官吏發俸祿,還有規定地方官的任職期限。而孝文帝玩的就與眾不同了,北魏早期的官制和上面提到的宗室一樣,有濃濃的部落制殘留味道。與南朝士族門閥憑藉門第便能“平流進取,坐至公卿(南齊書·褚淵傳)”相同,北魏的很多國家政務,“國之大姓(部落首領後裔)”能憑藉自己的身份進行干預、決策,因而孝文帝要解決的就是這一問題。改革的手法也很簡單,叫做“職司有分”,就是以後什麼官職管什麼事,不是你官職分內的事,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一邊待著去吧。

有一個簡單的案例,太和十五年新太廟建成之後,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大典,按照孝文帝擬定的新官制,這種事情應當由神部(相當於後來的禮部)負責,但是太尉拓跋丕(就是那位東陽王,此時已經被開除皇籍了)表示這種大事以前是隻允許國之大姓和宗室(上文提到的那28位皇帝后代)參加的,神部尚書不是咱們族裡人不宜參加,而自己曾經“皇室宗屬(魏書·禮志)”應當參加,對此孝文帝的回答是,神部尚書可以參加祭祀,因為是職責所在,而太尉拓跋丕也可以參加,不過不是因為你曾經是宗室,而是由於你是太尉,有資格進太廟。

孝文帝的“重定廟號”和“改革官制”狠狠打擊了鮮卑貴族的所擁有的舊俗特權,尤其是改官制中,因為孝文帝特別重視“文治”,所以比較重文輕武,以前北魏的也不分什麼文武官,現在孝文帝開始區分文武官,並且特別強調,文官嚴禁授予武人,北魏以弓馬定天下,鮮卑一族大都崇尚武功,不修文化,孝文帝來這麼一出,直接導致大批鮮卑武人失業。儘管孝文帝通過這兩項措施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但是那些利益受到侵害的鮮卑貴族私下裡都在仇視著這場改革。不過到目前為止,孝文帝還能壓得住陣腳,“文治”改革也在慢慢往前,雖然速度比較慢(阻力當然大啦),然而太和十六年的一次挫敗,徹底澆滅了孝文帝在平城改革的信心,並促使他決定一定要遷都。

四、為了“祭天”一定要遷都

祭天,祭祀天神,祭祀上天。祭天是古代的重大祭祀,不同民族的有各不相同的祭天儀式。起源於上古時期。是人與天的“交流”形式。我國古代的祭天儀式通常由“天子”主持,漢族或者說漢文化的“祭天”儀式一般在都城南面的郊外,築一個叫“圜丘”的臺子來祭天,所以叫南郊祭天。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圜丘

說到北魏,他也有自己獨特的祭天傳統,不過不是在南郊而是在西郊。祭祀方法也與漢族傳統的儒家式的典禮大相徑庭,因為“西郊祭天”是脫胎於鮮卑部落的傳統。根據《魏書·禮志》中的記載,這一祭天儀式很有趣,通常在四月舉行(與南郊的正月不同),首先也是在西郊築造一個大臺子,然後將代表拓跋部落聯盟時期七個核心部落的木頭人,安置在臺上,之後皇帝身著鮮卑族的服裝(戎服),和國之大姓、宗室一同登上祭臺,之後女巫開始跳大神、擊鼓,然後從貴族(國之大姓、宗室)子弟中選七個人拿著酒,在皇帝和百官向那七個木頭人祭拜的時候,那選中的七個貴族子弟就負責灑酒。

這就是鮮卑特有的“西郊祭天”,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部落遺風啊。對這種看上去很“原始”的祭天儀式,傾心漢化的孝文帝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在“定完廟號”、“改好官制”後,孝文帝要向這個最大的殘留舊俗發起進攻。

太和十二年(488年),孝文帝在南郊造“圜丘”,第二年便開始在南郊,著漢族冠冕、袞服,舉行祭天儀式,當然西郊的祭天也沒停,也就是說當時孝文帝每年要祭兩次天,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太和十六年(492年)三月,自覺已經做好準備的孝文帝正式下詔“省西郊郊天雜事(魏書·高祖紀下)”,就是說正式廢了這個儀式了。

但是,又要說但是了,這一年四月,南齊的使者出訪北魏,親眼看到孝文帝在西郊,依舊身著戎服、騎著馬,舉行祭天儀式(南齊書·魏虜傳)。顯然孝文帝廢除西郊祭天的舉措並沒有成功,失敗了。失敗的原因自不必說,是由於改革中利益受損的舊貴族的反撲。

而西郊祭天改革失敗,帶來的後果,對孝文帝來講,可以說是毀滅性的。還記得嗎,孝文帝通過改定廟號,就是想排除鮮卑舊貴族對於朝政的影響,但西郊祭天卻只有這些被排除的舊貴族們才能參加,祭祀是國家的頭等大事,也就是說這些舊貴族通過西郊祭天的反撲,表明自己依舊能夠干預朝政。這樣一來廟號改革的意義何在呢?

再來,孝文帝改革官制強調“職司有分”,體現朝廷的權威,但西郊祭天卻須從“國之大姓”中選七人主持祭儀(就是那七個灑酒的),此外散居全國各地的部落首領們也都會來參加,可以說這是一場部落的狂歡,那他到底是體現朝廷的權威,還是部落的權威?

孝文帝這樣一位凡事以“儒家古禮”為準則,重視冠冕服飾的帝王,在舊貴族的強大壓力下,不得已繼續舉行自己已經下詔廢除的“西郊祭天”儀式,繼續身穿戎服,縱馬狂奔的時候,他在想些什麼。他此時想的或許就是他後來跟拓跋澄說的那句“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吧。

孝文帝想要實現自己的的理想,就必須離開這個被鮮卑舊人包圍的平城。太和十六年(492年)四月以後,平城的營建工作就暫停了,雄心勃勃的孝文帝也再沒有出臺重大的改革措施。而在孝文帝心中已開始醞釀一場更大規模的行動,那就是遷都。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太和十八年三月,孝文帝在新都洛陽頒佈詔令,宣佈“罷西郊祭天”,此後再也沒有舉行過這一儀式。

參考文獻:

[1]陳英.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及漢化心理剖析[J].甘肅社會科學,2005(02):141-143+146.

[2]何德章.論北魏孝文帝遷都事件[J].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1997(00):72-83.

[3]王永平.略論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個人因素[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03):1-9+22.

[4]付義漢.論北魏都城變遷與孝文帝遷都的原因[J].文教資料,2010(28):98-100.

END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南北朝小傳系列/不定期更新/檀弓(撰文)|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北魏皇帝拓跋宏(孝文帝)帶領百萬大軍南下,準備跟南齊火併。當時正值雨季,據傳孝文帝專愛挑下雨、道路泥濘的時候行軍。又悶又熱,又得趕路,百萬大軍被這一舉動搞得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到了洛陽,大軍稍作休整,又是一個雨天,孝文帝宣佈“復驅軍南進”(魏書·高祖紀下),就是繼續走去淮河跟南齊蕭家父子幹。

隨行的代北鮮卑貴族看到這百萬大軍,從出兵時的軍容浩蕩到現在一個個哭爹喊娘,心想這要是到了前線,又是一場淝水之戰。於是貴族大臣們齊刷刷跪到孝文帝馬前,請求皇帝這大軍不能再前進了。

孝文帝很不高興,表示百萬大軍出動幾個月,糧草物資耗費無數,說不打就不打,玩呢。但是你們既然都要求停戰,咱們又不能出師無名,這樣,我們把大魏的首都從平城遷到洛陽來,也算咱們這次出兵,沒有白折騰。當時許多鮮卑貴族雖不願內遷,但更畏懼南伐,故只得相從,不敢再提出異議,遂定遷都大計。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這就是改變中國進程的孝文帝遷都,孝文帝遷都是北朝“漢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他改變了北魏。關於孝文帝的遷都,按史書記載好像他親政以後就一直在祕密籌劃的,然後到南征的時候就恰好水到渠成,順勢就推行下去。

今人研究孝文帝遷都,都是著眼於遷都之後的漢化政策。而很少了解遷都之前,孝文帝在平城經歷了什麼

下面就讓我們回到孝文帝遷都之前,聊聊這一場意外的遷都事件。

一、其實不想走

太和十四年(490年)馮太后死後,孝文帝開始親政,到493年孝文帝始遷都,這其間有三年的時間,從三年間孝文帝所作所為來看,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有意遷都的。那孝文帝都做了些什麼呢?

主要是搞基建,孝文帝親政後就在平城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營建工作。太和十五年(491年),孝文帝下詔“經始明堂,改營太廟”(魏書·高祖紀下),所謂國家大事唯“祭”與“戎”,北魏的赫赫武功是不用懷疑的,那麼孝文帝現在主要抓的就是文化方面的“祭祀”工作。其後又依據古制建造新的太極殿等宮殿,這是為了以後朝會準備的,為了建好太極殿,孝文帝還特地派人前往建康去觀摩南朝的宮殿是怎麼建造的,以此來“尊嚴皇威,崇重帝德”(魏書·李衝傳)。

之後又大肆擴展道路,興建城門。從當時來看,孝文帝是打算要把平城打造成北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在皇帝的支持下,短短几年時間,多項大工程紛紛上馬,到孝文帝遷都之前,平城已經是相當有規模了,而當時的洛陽仍是一派斷坦殘壁、雜草叢生的景象。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北魏平城郭城平面範圍推測示意圖

另外還有一件事可以說明孝文帝不是一開始就想遷都的,那就是孝文帝當時想在馮太后的永固陵旁邊為自己營造陵寢,這件事發生在太和十五年(491年)。說明孝文帝當時還沒想到遷都,要是早知道自己不會住進去,何必多此一舉。

二、遷都的理由

但不管怎麼說孝文帝最終還是遷都了,關於孝文帝遷都的理由,歷來說法不一。大抵有四種比較流行,一是遷都可以加強與中原漢族世家大族的合作,畢竟北魏人口占大頭的還是漢族;二是為了避免柔然的騷擾;三是平城附近糧食供應不上;四是減少代北鮮卑貴族對改革的阻力。

其中第二點是不成立的,因為孝文帝遷都之前,柔然經過北魏幾代皇帝的打擊,已經殘了,構不成什麼威脅了。糧食雖然是個大問題,但可以參考隋唐時代長安人口暴增,比平城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情況下,諸如隋文帝、唐玄宗等也只需要讓饑民到關東去“就谷”(荒年到有收成的地方去就食),所以糧食問題不至於遷都來解決。

這樣一來就剩下“一”和“四”兩個選項了,到底是為了加強與漢族世家的合作,還是減少鮮卑貴族的阻力,或許從孝文帝與叔叔任城王拓跋澄的密談中,可窺見一二。

孝文帝遷都前夕,為了獲得支持,曾經密召拓跋澄,向他推心置腹地道明遷都的原因“今日之行,誠知不易。但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因茲大舉,光宅中原,任城意以為何如?(魏書·元澄傳)”原來遷都是因為平城有強大的保守勢力在此,不能文治,所以要想文治,學習中華文化,就必須離開鮮卑貴族雲集的平城。

三、初次交鋒

在遷都之前,孝文帝也曾經想在平城推行“文治”措施,為此他與鮮卑貴族交手兩次。第一次就是定廟號和改革官制。先說定廟號,一般來說新王朝建立後,開國皇帝都會追尊自己的父祖為皇帝,一般來說的話往上追個三五代就差不多了,但是北魏不一樣,北魏立國後一下子追尊了28位皇帝,這28位皇帝其實就是拓跋鮮卑發展歷史上的部落領袖們。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那有人想說,北魏追尊幾個皇帝跟孝文帝改革有什麼關係呀?問題大了,這麼說吧,孝文帝時代手下很多的王公重臣法理上都算是北魏的宗室,為什麼說是法理上呢,因為這些人裡面很多跟孝文帝都不同姓,是“異姓”,比如姓“丘穆稜”啊、“步六孤”啊,那異姓怎麼能是宗室呢,只因為他們都是那28位皇帝的後代。不光異姓裡面這樣,同姓裡面也有很多,比如東陽王拓跋丕跟孝文帝得往上追溯十幾代才有共同的祖宗,實際上從血緣上來講,他跟孝文帝已經出了五服,沒什麼關係了。

這種特殊的宗室現象,實際是還是部落制的殘餘。所謂的宗室成員跟皇帝明明已經是路人關係,但是因為不知道多少代前跟皇帝是一個祖宗,所以被算作是宗室的情況比比皆是。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既然是宗室就得有待遇吧,政治經濟方面的權力一樣也不能少吧,國家的權力蛋糕就那麼大,分蛋糕的有這麼多,這樣的結果就是皇帝分到的那塊蛋糕會變小。而顯然孝文帝不想吃小蛋糕,為此他採取的反制措施就是,重新議定“祖宗”。

“太祖”是皇帝廟號中最顯赫最尊貴的一種,以前他是屬於孝文帝十四世祖拓跋鬱律的,現在孝文帝將其授予北魏的建立者道武帝拓跋珪(孝文帝六世祖),並且從今以後只有道武帝的子孫才能算作宗室,不屬於此列的王公貴族全部降低等級,這樣宗室的範圍就大大縮小了,用這種手段來團結一批人(道武帝系),打擊一批人(非道武帝系),收益最大的當然是孝文帝啦(省下來的蛋糕當然是皇帝分的最多)。

雖然孝文帝的祖母馮太后已經改革過一次官制,不過那時候是給官吏發俸祿,還有規定地方官的任職期限。而孝文帝玩的就與眾不同了,北魏早期的官制和上面提到的宗室一樣,有濃濃的部落制殘留味道。與南朝士族門閥憑藉門第便能“平流進取,坐至公卿(南齊書·褚淵傳)”相同,北魏的很多國家政務,“國之大姓(部落首領後裔)”能憑藉自己的身份進行干預、決策,因而孝文帝要解決的就是這一問題。改革的手法也很簡單,叫做“職司有分”,就是以後什麼官職管什麼事,不是你官職分內的事,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一邊待著去吧。

有一個簡單的案例,太和十五年新太廟建成之後,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大典,按照孝文帝擬定的新官制,這種事情應當由神部(相當於後來的禮部)負責,但是太尉拓跋丕(就是那位東陽王,此時已經被開除皇籍了)表示這種大事以前是隻允許國之大姓和宗室(上文提到的那28位皇帝后代)參加的,神部尚書不是咱們族裡人不宜參加,而自己曾經“皇室宗屬(魏書·禮志)”應當參加,對此孝文帝的回答是,神部尚書可以參加祭祀,因為是職責所在,而太尉拓跋丕也可以參加,不過不是因為你曾經是宗室,而是由於你是太尉,有資格進太廟。

孝文帝的“重定廟號”和“改革官制”狠狠打擊了鮮卑貴族的所擁有的舊俗特權,尤其是改官制中,因為孝文帝特別重視“文治”,所以比較重文輕武,以前北魏的也不分什麼文武官,現在孝文帝開始區分文武官,並且特別強調,文官嚴禁授予武人,北魏以弓馬定天下,鮮卑一族大都崇尚武功,不修文化,孝文帝來這麼一出,直接導致大批鮮卑武人失業。儘管孝文帝通過這兩項措施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但是那些利益受到侵害的鮮卑貴族私下裡都在仇視著這場改革。不過到目前為止,孝文帝還能壓得住陣腳,“文治”改革也在慢慢往前,雖然速度比較慢(阻力當然大啦),然而太和十六年的一次挫敗,徹底澆滅了孝文帝在平城改革的信心,並促使他決定一定要遷都。

四、為了“祭天”一定要遷都

祭天,祭祀天神,祭祀上天。祭天是古代的重大祭祀,不同民族的有各不相同的祭天儀式。起源於上古時期。是人與天的“交流”形式。我國古代的祭天儀式通常由“天子”主持,漢族或者說漢文化的“祭天”儀式一般在都城南面的郊外,築一個叫“圜丘”的臺子來祭天,所以叫南郊祭天。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圜丘

說到北魏,他也有自己獨特的祭天傳統,不過不是在南郊而是在西郊。祭祀方法也與漢族傳統的儒家式的典禮大相徑庭,因為“西郊祭天”是脫胎於鮮卑部落的傳統。根據《魏書·禮志》中的記載,這一祭天儀式很有趣,通常在四月舉行(與南郊的正月不同),首先也是在西郊築造一個大臺子,然後將代表拓跋部落聯盟時期七個核心部落的木頭人,安置在臺上,之後皇帝身著鮮卑族的服裝(戎服),和國之大姓、宗室一同登上祭臺,之後女巫開始跳大神、擊鼓,然後從貴族(國之大姓、宗室)子弟中選七個人拿著酒,在皇帝和百官向那七個木頭人祭拜的時候,那選中的七個貴族子弟就負責灑酒。

這就是鮮卑特有的“西郊祭天”,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部落遺風啊。對這種看上去很“原始”的祭天儀式,傾心漢化的孝文帝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在“定完廟號”、“改好官制”後,孝文帝要向這個最大的殘留舊俗發起進攻。

太和十二年(488年),孝文帝在南郊造“圜丘”,第二年便開始在南郊,著漢族冠冕、袞服,舉行祭天儀式,當然西郊的祭天也沒停,也就是說當時孝文帝每年要祭兩次天,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太和十六年(492年)三月,自覺已經做好準備的孝文帝正式下詔“省西郊郊天雜事(魏書·高祖紀下)”,就是說正式廢了這個儀式了。

但是,又要說但是了,這一年四月,南齊的使者出訪北魏,親眼看到孝文帝在西郊,依舊身著戎服、騎著馬,舉行祭天儀式(南齊書·魏虜傳)。顯然孝文帝廢除西郊祭天的舉措並沒有成功,失敗了。失敗的原因自不必說,是由於改革中利益受損的舊貴族的反撲。

而西郊祭天改革失敗,帶來的後果,對孝文帝來講,可以說是毀滅性的。還記得嗎,孝文帝通過改定廟號,就是想排除鮮卑舊貴族對於朝政的影響,但西郊祭天卻只有這些被排除的舊貴族們才能參加,祭祀是國家的頭等大事,也就是說這些舊貴族通過西郊祭天的反撲,表明自己依舊能夠干預朝政。這樣一來廟號改革的意義何在呢?

再來,孝文帝改革官制強調“職司有分”,體現朝廷的權威,但西郊祭天卻須從“國之大姓”中選七人主持祭儀(就是那七個灑酒的),此外散居全國各地的部落首領們也都會來參加,可以說這是一場部落的狂歡,那他到底是體現朝廷的權威,還是部落的權威?

孝文帝這樣一位凡事以“儒家古禮”為準則,重視冠冕服飾的帝王,在舊貴族的強大壓力下,不得已繼續舉行自己已經下詔廢除的“西郊祭天”儀式,繼續身穿戎服,縱馬狂奔的時候,他在想些什麼。他此時想的或許就是他後來跟拓跋澄說的那句“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吧。

孝文帝想要實現自己的的理想,就必須離開這個被鮮卑舊人包圍的平城。太和十六年(492年)四月以後,平城的營建工作就暫停了,雄心勃勃的孝文帝也再沒有出臺重大的改革措施。而在孝文帝心中已開始醞釀一場更大規模的行動,那就是遷都。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太和十八年三月,孝文帝在新都洛陽頒佈詔令,宣佈“罷西郊祭天”,此後再也沒有舉行過這一儀式。

參考文獻:

[1]陳英.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及漢化心理剖析[J].甘肅社會科學,2005(02):141-143+146.

[2]何德章.論北魏孝文帝遷都事件[J].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1997(00):72-83.

[3]王永平.略論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個人因素[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03):1-9+22.

[4]付義漢.論北魏都城變遷與孝文帝遷都的原因[J].文教資料,2010(28):98-100.

END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