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西溪的變遷

北宋 張先 杜甫 唐昭宗 明朝 華州文史薈萃 2018-12-02

華州西溪的變遷

作者:宋朝峰

華州歷史上的西溪位於今杏林鎮西部,其範圍大約南及今杏林鎮石窩村,北至老官臺村東北老官路以南。明《華州志》記其為“萬壑風煙,眺遊勝絕之所也”。南宋史學家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描述西溪:“華之鄭縣有西溪,…其地在官道旁七八十步,澄深可愛。”

華州西溪的變遷

西溪遺址 華州大道段 宋朝峰 攝

華州西溪形成於何時已無處可考,其水源出自華州南山及石堤河迂迴之水,明《華州志》載:“…西溪水,水受諸峪而成泓漾溪…”。據考,有唐一代,石堤河河水於今瓜坡鎮南沙村東部向東迂迴,流經今杏林鎮沙圪塔至梓里村西南一帶,在此彙集成溪後,緩流向北,達今老官臺村東北後分流。唐代的西溪浩蕩森渺,周邊古樹挺碩,怪石林立,與雄偉蒼翠的五龍山遙相輝映,號稱“小曲江”。

華州西溪被世人所熟知,應為詩人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所著《題鄭縣亭子》一詩。詩中有關西溪景色的“巢邊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遠趁人”句,足以讓華州西溪依“鄭縣亭子”之名在中唐時期聞名於世。唐乾寧五年六月(公元898年),唐昭宗李曄在西溪盛宴眾臣,觀看競渡,為華州西溪留下了最輝煌的一頁。晚唐後期詩人吳融在詩中為我們記錄下了當年的場景,詩曰:“片水聳層橋,祥煙靄慶霄…都人同盛觀,不覺在行朝。”

華州西溪的變遷

老官臺村東“西溪橋” 宋朝峰 攝

北宋皇祐五年(1053),被時人稱為長壽詩人的張先(公元990—1078年,享年89歲)在年過六旬重遊長安時,路過華州鄭縣。此時,一場秋雨後的西溪水漲岸平,偶聞人語,張先被滿溢的西溪風光深深迷住,隨即寫下這首《題西溪無相院》詩 “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這首詩又名《華州西溪》,曾有後人解讀此詩為描寫浙江湖州西苕的景色。清《續華州志》古蹟考篇記:“鉦上之舞印著籀跡,則為西溪無相禪院鑄也,…訊古老,…即今杜基之西坡是也。”杜基即杜基廟,在今老官臺一帶,抗日戰爭時期被拆毀。縱然《續華州志》編者未能確定“西溪無相禪院”在西溪的具體位置,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確定張先所寫的《題西溪無相院》詩即為鄭縣西溪,更何況有此詩的“又名”《華州西溪》為佐證。此詩的後半部分為“入郭僧尋塵裡去,過橋人似鑑中行。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放修蘆礙月生。”

華州西溪的變遷

老官臺村遠景 宋朝峰 攝

在少華山阜頭峰崩裂(公元1072年)前的宋仁宗時期,華州西溪仍為其時著名的遊覽勝地。宋代享有盛譽的名知州李及之在遊西溪時寫到“鳧冷蒲光亂,碟昏花氣淳。多來忘歸鳥,無過不遊人。”宋代軍事理論家華嶽留下詩句“隔岸青帘人不渡,一溪流水暮潮生。”

到了明代,西溪水勢漸敗,僅成一小股河流,已遠不如唐時可竟渡駐軍。遊人在西溪賞月覽景時,留下的詩句中多含借杜甫抒情。明代狀元公呂柟題句“當年杜子游無厭,此日張卿興豈暌”,明代文學家王維楨的“少陵何處問,徙倚白雲亭”。明華州八景八景句中的“採石無人弄清影,杜陵有客漫留題”。明華州十景句“杜子游春處,南崗松鶴奇”……可見這一時期的詩人,無不羨慕杜甫當年有幸領略到西溪歷史上最為璇怡的風光。

華州西溪的變遷

西溪遺蹟 沙圪塔與梓里之間段 宋朝峰攝

時間推移到清朝,西溪已全無漾溪之勢。這一時期選出的華州八景中,已找不到西溪的蹤影。清代華州舉人王志瀜於夏日在西溪觀賞荷花時感慨道:“觀蓮何必問紅花,一片橫塘染翠中……沃田村叟矜逢歲,破廟騷人尚守窮。”

西溪逐年沒落,但地下水充沛豐盈。民國後期顧熠山編撰的《重修華縣縣誌稿》中記載:初志,泥河治蔬菜,……如梓里,沙圪塔之蓮藕。當年在此駐守的官船被蓮藕取而代之,西溪的餘韻化作一道道美食散落於餐桌上。

華州西溪的變遷

梓里村西“友誼橋” 宋朝峰 攝

上世紀五十年代始,政府對西溪河進行過五次修整,使其造福沿岸百姓。西溪最後一次出現在華州志書記載中為1960年,1990版《華縣誌》水利建設篇記:“1960年……對西溪河進行了挖淤、疏浚”。此後,西溪河水量逐年下降,其河道隱沒於“杏西平原”中,南起杏林鎮梓里村西“友誼橋”,北至老官臺村東魚池,長約1.5公里。這一區域的形成,始自上世紀七十年代。1970年,杏林鄉在梓里村與沙圪塔村之間修建“截滲渠”水利工程,西溪河水源自此始於截滲渠。

今天的西溪河已無流水,在其南部經過的西潼高速仍留有橋洞。隨著“渭華大道”的建成,僅有的西溪河道徹底中斷。在今老官臺村東,仍遺存有1987年修建的“西溪橋”。

華州西溪的變遷

老官臺村東“西溪橋” 宋朝峰 攝

回望“西溪”的變遷,幾多盛華,一抹失落。歷史不可更改,

新的繁華亦可續寫。隨著“老官臺古村落遺址”保護被提上日程,華州“西溪”或將被賦予新的使命,延續明日的“變遷”。

來源:作者供稿

編輯:華州文史薈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