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寧德縣的古往今來

北宋 竹子 道光 咸豐 寧德城市資訊 2017-04-06

轅邊井建於何時,沒有具體時間,僅有記錄的重修到現在就已800多年了。

1078,這是寧德設縣的年輪。

你造嗎千年之前,從閩東境內長溪、古田兩縣切下的一塊區域——感德場—一個類似於制販鹽收稅的場所,在三百來年後,升級為縣,於是始有寧德縣之稱。經歷千年風雲,城生城毀。在這塊偏安一隅的漁米之鄉中,寧德設縣築城,倭寇殺人毀城,侵略者敵機轟城……城牆開閉間,世事皆如浮雲。如今,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正在興起一次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設熱潮:海峽西岸東北翼中心城市正在崛起。

千年寧德縣的古往今來

有時在不經意間,繁華街區之外的僻靜處,古代遺蹟正在消退。在這座已有千年歷史的縣城中,你我還能從中閱讀到哪些屬於過去的故事?

記憶之城牆 磚牆與木柵欄

千年寧德縣的古往今來

公元933年,寧德設縣。更確切一點說,它是由一個切自長溪、古田兩縣的、名為感德場的區域升級而來的。這一年是五代十國時的唐長興四年,閩龍啟元年。

寧德設縣之初,蕉城區(寧德縣所在地)宋氏後人宋經在其《宋氏族譜》中查到了這樣一段記錄:唐時寧德舊城一帶“其地原屬白鶴鹽場,名曰感德場。時縣未成邑,西一條直崗直至前場邊止,場下皆深潭,乃鹽船所泊之處。邑北皆坑壪、水塢。東南一派盡是竹墩,餘則盡泥坪也”。這段文字被一些學者認為是有關寧德最早、最真實的記錄。

這個時期寧德尚未形成城邑,不僅沒有城牆,小得只有一條道通到

底。不過,關於設縣之前的感德場的功能,卻說法不一。有的說是一個製鹽場,有的認為是收稅的地方。因為臨海,這裡還有埠頭。

也有人考證認為,寧德始為縣時,築有土城。城立四門,東名崇仁,西名和義,南名德化,北名朝天。而宋代因前朝之訓,各州縣行政所在地只環以木柵欄。

“直到明代正德年間(1505-1521年),才建了磚城。”蕉城區有關文史人員考證後認為,而到了嘉靖四年,改磚為石。雖如此,但當時的城牆質量卻差,一逢大雨就被沖毀,應急時仍然用柵欄當牆。

這種防護質量,終於讓寧德吃了苦頭。嘉靖年間,千餘名倭寇攻入寧德縣城。兩個月後,倭寇再次進城,“邑燼垣夷,民駢首殭屍積於市”。

此後寧德城牆多次修葺。史料記載,至民國初年,五城門上還有千斤重紅衣大炮9尊,抬炮53尊,二千斤重大郎機炮4尊。這一切在日本人的再次到來而灰飛煙滅。之後,縣政府可能考慮民眾疏散不易,所以拆掉了一大部分城牆,只留了南邊一小段,用來抵擋海潮。

千年寧德縣的古往今來

滄桑中的舊時城牆今何在?答案是,早已消逝於人們的視野中。如今,當人們轉過繁鬧的南門兜,拐進人民影院邊上的一處小巷,踏上那段由石板條鋪就的小路時,誰還能想到,這就是城南的城牆遺址?

而城的北門、東門、西門這些地名雖尚留於口齒之間,但當年的牆體早已消失。

明清時期,寧德城內有五條街。居於中心的稱為中街,街為十字,居中而達東、西、南、北四門,四城門與中街的連接道路分別稱為東街、西街、南街、北街。城外也有五條街,即東門外碧山街、下尾街,南門外聖塘街,北門外的店前街、芙蓉街。這種格局一直保持到解放初期。

民國二十二年(1933),城內各街道轉角陰暗處設有玻璃罩煤油路燈,規定每十戶一組,夜裡輪流懸掛,五個城門兜由地保負責。民國二十六年(1937),民生火電廠發電,在十字街、衙前街、觀音弄、街尾下、東門兜、下尾街、小東門等街道安裝路燈六十盞,方便了縣城住戶夜裡出行,也給古老的縣城帶來了一些新興氣象。

在古代,高聳的城牆作為城市與農村的界限,城門就起到了溝通與交流的作用,它在政治、經濟、交通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也成為了一座城市的“黃金寶地”。自古以來,寧德縣的五城門商賈雲集,熱鬧喧囂,各種鋪肆、住宅、宮廟,鱗次櫛比。民國二十八年(1939)秋,日寇飛機數度轟炸縣城,縣長徐永原(浙江蘭溪人)為了便於防空疏散,徵調全縣民工將城牆拆除。自此,固若金湯的古城牆在寧川大地上徹底消失。城牆消失了,五城門原有的風貌也受到了破壞,但商業味道卻有增無減。在蕉城民間,流傳著一首膾炙人口的民謠:

“薄荷糖,花生糖。北門外,三官堂。

衙前街,太爺堂。街中頭,下井堂。

城牆邊,萃賢堂。捲橋頭,天主堂。

下宅園,先農堂(壇)。鵬程境,養育堂。

學前街,明倫堂。”

這首歌謠後面還有一段內容,是講述蕉城當地的一些重要特產。其中的“西門街軟糕,嘭嘭鼓膏藥,李鬥鬥藥丸”,連同上面的大多數古建築,都與城關這五座城門有關。在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筆者通過對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進行了走訪,憑他們記憶中的輪廓,對五城門風貌進行簡單的還原,使今天的人們得以認識那段漸漸遠去的歷史。

《寧德縣誌》中記載:“(東門兜)為(縣城)最繁盛之街市,一邑精華皆萃於此。”如今的八一五東路與八一五中路交匯處就是“東門兜”的所在地,古時候,“東門兜”為寧德縣城最為繁華的街市。

東門街起點西起街尾下,東至土主宮,街道全長百米。客棧街上絡繹不絕的旅人來了又走,匆匆忙忙;水湟頭裡“滋滋”聲是竹子木頭的摩擦聲,這裡專門售賣竹木器具;

下尾街聚集手工業作坊;彈塗弄聚集了來自古田一帶的商販,美味的海鮮就從這裡走進家家戶戶。

今西門路與蕉城北路連接處就是蕉城西門——崇順門的所在地。西門背靠白鶴嶺,是羅源、城南嶺頭、王臺、茶籽洋等村民百姓入城的主要通道。

白鶴嶺上流傳著許多文人軼事,以白鶴嶺古官道為起點發展了西門路,商販們運送著木材、毛竹、土紙、茶葉、木炭、柴草以及雞鴨等土特產從這裡經過。

今大華路與南大路相接處是南門蕉城南門——永寧門的所在地。南門城內有鵬程境、鸞江境;城外共有鶴成境(南門兜)、登龍境(橋頭下)、龍門境(筱場)、龍光境(下宅園)四境,統稱“南門四村”。

東 門

東門“鎮靜門”,舊址在今天八一五東路與八一五中路交匯處。城門內有東門裡街,俗稱“東門兜”,是舊時寧德縣城最為繁華的街市。民國版《寧德縣誌》的記載十分肯定:“(東門兜)為(縣城)最繁盛之街市,一邑精華皆萃於此。”而且它的繁榮自明清時代就已形成,“非從三都開埠起也”②。城外有碧山街(俗稱“北山街”、“八仙街”)、下尾街(分裡街、外街)。舊時,包括東門街在內的縣城主幹道都很骯髒而且狹窄,路面以青石板鋪設,街道狹窄處連兩頂轎子都無法交錯而過。大多商家都擠佔街道,跨出官浦(公共的溝渠河流),擺設可移動店招,使得路面更加擁擠不堪。魚貨市場就設在城門兜,商販沿街設攤,每日都有大量新鮮海產品供應,人多混雜,極不衛生。民國四年(1915),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巡視寧德,將東門街的所見所聞寫入筆記《閩海巡記》:“入東門,市面視連江稍盛,人民知識,則不及連江。有辮者約十之八九。魚攤滿市,腥穢異常,居民安之,恬不為怪。”市容不整,極易產生火患水災,使得民國曆任縣府深以為患。民國五年(1916),知事沈守經以火患堪虞,令城內外街道各店鋪退入官浦以內,使街道擁擠狀況有所改善。民國三十年(1941),縣長熊方(江蘇阜寧人)為了改變道路集市擁擠狀況,將縣城狀元裡、街尾下、東門兜、土主宮前道路拓寬六米,東門內道路(包括狀元裡、街尾下、東門兜,今之八一五中路)取名中山路,東門外道路(東門兜至土主宮前,今之八一五東路)取名中正路。民國三十六年(1947),縣政府為了整理市容,再度下令拓寬中正、中山兩段道路,沿街商店統一規劃,整改拆建。經這兩次較大的改制,市面街道環境逐漸改善。街道寬敞筆直,可容納三頂官轎同時通過。每日還有警察巡邏,維持治安。

東門街起點西起街尾下,東至土主宮,街道全長百米,車水馬龍,行人絡繹不絕。街道兩側有很多坊巷具有地方特色,是手工作坊、客棧酒家集中的地方。如有“客棧街”之稱的碧山街,幾十米的街道兩旁開設有客棧三十餘間,住宿者多為古田、屏南以及本縣山區鄉鎮的挑夫、大小商販;專門出售竹木器具的“水湟頭”,聚集手工業作坊的“下尾街”,古田一帶商販來收購跳魚(彈塗魚)、蟛蜞等海產品的主要場所“彈塗弄”,出售薯切的土主宮旁小巷,集中餐飲行業的“新橋頭”等等。

民國二十七年(1938),由縣政府財政墊款,在東門兜臨河搭蓋市場,面積達三百平方米,為當時寧德縣城惟一的農貿市場。市場的設立,使東門兜成為縣城最為繁華熱鬧的街道。

昔時的東門街街道寬闊,商鋪林立,棉苧夏布、蘇廣百貨、綢緞布匹、南北京果、錢莊當鋪、圖書文具、中西藥物、香燭錫箔、陶瓷器皿、茶樓酒館、服裝鞋帽,可以說應有盡有。東門兜有“小有天”張記酒家、大東華鞋店、蔡亦春“集興”米廠、“明生”發電廠(舊址在今萊茵城轉角處),“大生”米廠、“新元昌”藥行、“崇裕”錢莊、“聚春”當鋪(後改為“慎餘”錢莊)、“瑞和”首飾店、馮梅生鑲牙店(兼照相)、 “亨泰春”(後改“裕豐隆”)陳記日雜店、陳成桂卜卦館、“增泰”米酒行、“華興”洋油行;東門外有姜“瑞昌”藥行、吳“泰興”布店、“光華”布店、蔡“錦綸”布店、楊“和彩”布店、陳“義山”京果店以及“中華書局”、“開明”兩家個體書店;下尾街有進利打鐵店、韓“興記”竹篾器具店、“永和”銀店、遊恩寵“仁濟”西醫診所、廖伯勳西醫診所、黃“德順”魚行、“通源”醬園店;碧山街有李鬥鬥藥丸店、李坤坤中西醫診所(李坤坤為李鬥鬥後人)、阮陳錘膏藥鋪、一團春茶莊、陳老其雨傘店、 “萬豐”糕餅店。

下尾街位於東門外,城關人習慣稱作“下尾埠”,是城關著名的手工業一條街。作坊集中在裡街,多為福州、長樂籍手工業工匠開設。當時城關兩家規格較高的旅社“三山座”和“新三山”也開設在這裡。媽祖廟前方的“河坪”(今福海市場一帶),則是娼妓集中地帶。外街又稱“船頭街”,在東湖塘圍墾以前,這裡是寧德及周邊各縣進出海產品的集散地。宋室南渡以後,寧德縣的文化、經濟得到長足發展,下尾碼頭逐漸繁榮。南宋初期,這裡還建有“沙港灣亭”,供親人遠行餞別之用。劉家謀在《鶴場漫志》中記載:“出鎮靜門外數裡,兩岸帆檣如織,酒樓茶肆霧屬雲連,故有‘小杭州’之目。”有海關埠、德順坪(黃篤夫“德順魚牙行”就設在這裡)、福安埠、霍童埠、青苔坪等專用碼頭。這裡還設有民船定期航班,從城關往返於各地運送客人和傳遞郵件,運送範圍近至本縣三都、八都、飛鸞,福安賽岐、下白石,霞浦溪南、鹽田,遠至寧波、福州,連江苔菉、北茭等地。

民國二十七年(1938)十一月十六日,寧德縣郵政儲金匯業分局在船頭街成立,經營存簿、支票、定期、劃撥四種儲金與匯兌業務。

東門附近的寺廟宮觀、歷史遺蹟頗多。著名的有:

金鰲橋,又名鄭公橋、跨鰲橋,俗稱“橋頭面”。在東門外護城河,北宋紹聖三年(1096)始建。嘉泰二年(1202),縣令鄭革重建,因名“鄭公橋”。嘉靖十六年(1537),鄉人陳廉、林孔道募修,構橋亭於上。因地屬交通孔道,輿馬蹂躪,屢廢屢修。清康熙四十年(1701),邑人陳鳴周倡首修造,改建木橋為石橋,重構橋亭。後亭廢橋亦將圮。道光十年(1830),邑人陳思琳修。咸豐三年(1853),東門發生重大火災,金鰲橋附近建築延燒殆遍,知縣湯箴衛擴充橋面規模,並規定橋亭兩側不準搭蓋店屋,至民國時期相沿如舊。這時期橋上已經沒有橋亭,只剩下光禿禿的橋面,供人們通行。護城河水清見底,舟楫來往,櫓聲欸乃,如入江南水鄉。舊時“鰲橋漾日”、“鰲橋艤棹”為寧川前後十景之一。橋面一直延伸至“埠頭陳”大宅門口,兩側設有小吃攤點,經營鍋邊糊、搓丸、白糖水軟糕、一氣糕、軟餡米糖、魚丸、江南丸、肉丸、糯米餈粑、糯米糖粥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

民國二年(1913),福建省水上警察署派員來寧德籌辦分所,並設立船捐局於“埠頭陳”。凡進出境內海域的船隻,按大小攤派捐款,以充費用。此做法弊端重重,影響商船出入。不久,遭地方士紳上訴而廢除。

福山街媽祖廟

媽祖廟青石龍柱

媽祖廟,又名“天后廟”。在下尾裡街。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縣楚文暻倡建。媽祖作為海上航運保護神,格外受到商人們的尊崇。道光三年(1823),寧德商會董事姚宗揚集南北商幫捐資重建正殿。咸豐元年(1851)重建,並改建下殿。同治十三年(1874),董事黃書田集布商建後座“三代祠”。光緒三十四年(1908),董事姚恩禮集南北幫黃毓同、蔡思楨營建偏殿。至此天后廟規模完備,富麗堂皇。正殿四根玄武岩鏤空龍柱,兩根花崗石浮雕鳳柱,系咸豐元年(1851),由鄞江(今龍巖上杭縣)駐埠菁靛商人合資捐獻,工藝精湛,保存完整。民國時期,媽祖廟曾一度設為監獄。民國二十六年(1937),國民黨福建保安第二旅駐紮媽祖廟。同年八月,保安處長黃蘇與閩東中共代表範式人就“停止內戰,合作抗日”在媽祖廟進行了第二次會談。民國三十八年(1949)二月,國民革命軍第121軍1050團團長龔書元派石孔惠(石後石厝人)來寧德招兵,駐紮於媽祖廟,時稱“石孔惠營”。媽祖廟圍牆外有一株古樟樹,樹齡達數百年,遮天蔽日,生長良好。媽祖廟東側,還有一口開鑿於乾隆時期的“碧泉井”,雖地近海灘,井水卻清澈甘甜,是“下南”商人以及附近漁民取水之處。媽祖廟大門口的有兩隻精雕細琢的青石獅子,工藝精湛,獨具魅力。由於媽祖廟的這一對石獅張牙舞爪,威風凜凜,而縣政府(太爺堂)的一對石獅閉著嘴巴,一副溫和馴服的姿態。民間有這麼一個形象的對比:“太爺堂的石獅,有吃又不吃;媽祖廟的石獅,想吃又沒吃。”

泉郡會館,因會館附祀有廣澤尊王郭洪福神像,故寧德民間稱為“下南聖公廟”。位於福山街南端山坡上,與媽祖廟毗鄰。會館由門樓、戲臺、天井、大殿構成。建築華麗,雕刻精美,是當時寧德縣最為壯觀的古建築之一。解放後被改做糧庫,於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不幸毀於一場大火。

土主宮,又名“土宮前”、“忠烈王廟”,在東門外碧山街頭。是蕉城區歷史最為悠久的道教宮廟之一,也是閩東忠烈王之祖廟。黃嶽是唐末太學生,二都飛鸞人。因為拒絕閩王王審知的聘請,率全家投於棲雲龍潭(今飛鸞鎮後山),邑人感其忠義,立祠潭畔。南宋嘉泰四年(1204),知縣鄭革為了方便士民拜祝,將黃岳廟遷移至城關東門外,奉為土主。土主宮佔地達1245.42平方米,坐西北朝東南,中軸線上依次為門樓、戲臺、正殿、後殿。民國元年(1912),設立國民小學(前身為碧山小學堂)於此。後又改作鰲江小學;民國後期,開闢為“社會服務處”菜館(兼設客房),設備齊全,是蕉城上流社會集會宴飲的場所;民國二十九年(1940)一月二十三日,寧德縣政府奉令將城區警察所改稱警察局,並由西門遷回土主宮(清末民初成立的警察局亦於此辦公),直到三十一年(1942)遷城內蔡氏家廟。民國二十二年(1933),寧德縣民眾教育館在土主宮放映過一場電影(當時為無聲電影,老百姓稱作“影戲”)。

圓明宮,在下尾裡街街尾。原為佛教寺院,始建年月不詳,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建。道光時期(1821~1850),產業為寧德縣醫藥業同行集資購買,改作供奉醫藥業祖師—炎帝神農氏的廟宇。圓明宮主體建築坐東朝西,規模較大。依次排列有正門、戲臺、鐘鼓樓、正殿等建築。正殿依照帝王行宮格式,內部設有掌扇、銅鶴、銅爐等帝王儀仗,莊嚴肅穆。殿前四根青石龍鳳柱精雕細琢,栩栩如生。圓明宮戲臺飛簷翹角,臺前擋板皆雕飾各種中草藥圖案,頗具醫藥業特色。

此外,東門附近還有林公宮(廟內神靈,城關人稱作“林社頭”,由於神像雕刻精美,民間更有“好疼林社頭”的說法)、瓦公祠、赤白爺宮、祖師堂、大聖壇等道教宮廟。

東門外龍頭境林公宮

東門外的溪流坑一帶田園交錯,土質肥沃,盛產各種農作物,其中以芥菜最富盛名。民諺有“南門匏,北門瓜,西門籽菜(茄子)共菜瓜(絲瓜),溪流坑芥菜滿街拖。”在溪流坑還有一座規模宏大的“石牛石馬墓”,是明代萬曆年間監軍參政南門人陳勖的葬身之所。每年的春秋兩季,城關“潭尾陳”的陳氏後人都要來祭掃。

民國二十二年(1933)二月,縣城商人陳由新、葉常青、裴鐵濟、廖伯甘合資在福山街建立了閩東第一個自來水廠。福山街“坑臼下”建有兩個蓄水池(一個過濾池,一個蓄水池),由涵洞引北山水至過濾池(用砂石、棕片、細沙過濾)中,再流入下池,通過毛竹管分接各用水戶,供應福山街三十多戶店鋪和居民使用。有的商家為了更加方便,還有專門的“挑水夫”有償上門服務。

東門兜雖為商業區,附近卻也聚居著不少城關的名門望族,以及當時的行政要員、地方名流、豪商巨賈。“埠頭陳”(又稱“道頭陳”)陳氏家族居於東門兜“金鰲橋”西北面,是南宋理學家陳駿(朱熹門人)及其子陳成父(辛棄疾女婿)的後代。這一支陳氏詩禮傳家,人才輩出。臨街的三進大宅院,為明代會同知縣陳琯所營建。在這座大宅院的左側成德境巷口,還有一座“道頭陳氏祠堂”,民國三十五年(1946)成立的寧德縣三民主義青年團(簡稱“三青團”)就設於此處。清末民初實業家林理齋、四川鹽運使林振翰家族世居於碧山街,林理齋經營茶紙瓷器,家道逐漸殷實。除了對祖上遺留的三座大厝進行大規模修繕以外,還營建了“碧山別墅”(可園)、“靖廬”兩座新式建築。這兩組建築由園林和住宅組成,依山而建,靜謐清幽。具體構造詳見區委宣傳部主編《蕉城古風貌建築及其他》一書之黃建琛教授撰寫《碧山別墅》一文。在林理齋故居附近的福山街尾,還有一座建於民國十四年(1925)的“林氏宗祠”,佔地面積三百多平方米,至今保存完整,這也是由林理齋主持建造的。

民國時期擔任過寧德縣、連江縣黨部書記長的姜肇齊(字渭漁,祖籍寧波)居住與土主宮旁的頭條弄(即彈塗弄),即今天的錦福城附近。與姜肇齊住宅毗鄰的陳家老宅,是清末宛平知縣陳禹棠的居所。在福山街,有“國大代表”阮元皋在城關購置的大型住宅,“鶴場吟社”社長黃式陵的茶棧和住房也在這條街上。與林理齋次子林昆生齊名的鹽商劉序欽(民間稱作“劉細弟”,原籍西鄉章後,居於鹽倉弄)、寧德縣商會會長蔡汝梅、名紳葉開銘、葉竹濃也都居住在下尾街一帶,葉竹濃故居“海濱樓”,更是名聞遐邇。

碧山街上有一座名曰“逸廬”的西式樓房,主人姓餘,祖籍古田。“逸廬”至今保存比較完整。

東門外溪流坑百年樟樹

西門

西門城門原址

西門“崇順門”,舊址在今西門路與蕉城北路連接處。西門背倚巍巍白鶴嶺,是羅源“河洋”(今羅源縣中房鎮)、城南嶺頭、王臺、茶籽洋等鄉村群眾入城的要道。西門外太尉宮東邊有一株大榕樹,枝繁葉茂,陰翳蔽日,舊時白鶴嶺古官道即以此為起點,行人不絕於途。太尉宮旁,經常有山區群眾運送自產的木材、毛竹、土紙、茶葉、木炭、柴草以及雞鴨等土特產在此銷售。

由於西門外這段道路為寧、羅兩縣之交通孔道,行人接踵,天長日久漸有破損。民國十九年(1930),邑人張恆明獨資重修西門外至北門外道路,其中毓秀小學圍牆外至太尉宮全部鋪設碎石,極大方便了過往行人。

解放前寧德縣的蓮峰小學就坐落在西門外。蓮峰小學的前身是官辦的蓮峰書院,書院創辦於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由知縣楚文暻倡建。原時規模狹小,僅建中座。至乾隆三十一年(1776),繼任知縣楊德仁增建迴廊及後座,此後歷經修葺擴建。作為寧德縣當時級別最高的學府,歷任蓮峰書院的山長無不是科甲出身,如進士魏敬中、魏鴻勳,舉人阮開蒸、張步卿、黃書田、馬兆麟、拔貢林文瑄以及蔡如鑑、吳炳修等。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蓮峰高等小學堂。民國元年(1912),更名為寧德縣第一高等小學校,陳承祈、林圭甫先後擔任校長。民國二十九年(1940)春,在此成立寧德縣立初級中學,增建“壓星池”南北教室兩座各三間,每所造價各五百元。擔任過寧德初中的校長有鄭長璚、黃祖超、王克權等人。

著名的“壓星池”在蓮峰書院內。壓星池俗稱“西湖池”,相傳為元代大儒陳普所造。堪輿家認為縣城的白鶴峰與三都瑞峰遙遙相對,而白鶴峰屬火,三都瑞峰屬木。木火相觸,其勢易燃,所以鑿池壓制。壓星池周長十二丈(三十六米),應七十二候(五天一候,三候一個節氣)。池中有七星石,應天上北斗星宿。又在池中架橋建亭(民國時期橋亭坍塌無存),成為城中士民遊覽休閒之勝地。

毓秀小學

由英國基督教聖公會創辦的毓秀小學和永生醫院也都坐落在西門外。毓秀小學創辦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初名毓秀女子小學。是蕉城區開辦最早的新式膳宿學校。創辦初期僅有幾間簡陋平房,後因招生規模逐年增多,特於民國九年(1920),建成三層磚木結構校舍一棟,並開闢操場,修建禮堂,附屬建築還有廚房及西方傳教士住址“師姑樓”,規模較大,設施完整。在解放以後,毓秀小學房舍一直為寧德縣醫院(後改稱蕉城區人民醫院)所使用。直到2010年3月,這座蕉城區保存數量很少的早期西式建築以擴建為由,被蕉城區人民醫院徹底拆毀,使人為之扼腕嘆息!

永生醫院,民間稱作“西門堂”。它位於毓秀小學東側,佔地面積2.10畝。原名“寧德縣私立聖教婦幼醫院”,是今天寧德市人民醫院的前身。永生醫院最早於光緒三十年(1904),由加拿大人韓美寶創辦。民國十年(1921),韓美寶回國,由阮瓊珠接任院長,屬教會管轄。民國二十三年(1934),改名“永生醫院”。開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等。

在蓮峰小學東側,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園林小別墅,名叫“樂天居”。這座別墅建造於民國初年,它最早的主人是下尾街西醫師李奮,民國十六年(1927),為阮瓊珠以重金購得。整個一千多平方米的園子中,除了一座兩層樓房,剩餘部分遍植花木,並有水池、假山、石桌椅點綴其間,格外清幽別緻。阮瓊珠女士一直在這裡居住,直到“文化大革命”後期遷出。

在西門外蓮峰書院附近,舊時還有一座取名“餘園”的私人別墅,他的主人是清末貢生王華寶。“餘園”背倚白鶴峰,前傍西湖池,亭臺軒榭,頗饒優致。到民國時期,逐漸荒廢,僅存遺址。

西門的城內城外也有不少神靈宮廟。如太尉宮、五顯宮、泗佛亭、戚公祠,其中以太尉宮和五顯帝宮最為城關人所熟知。太尉宮,又名英惠廟,主祀太尉陳蘇(河南固始人,唐末遷居羅源中房,後成神)。包括上宮、下宮兩座建築,佔地面積共約三畝。其中上宮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道光年間,由本邑舉人陳謨範募修;下宮建於雍正三年(1725)。光緒末年,由西門蔡氏家族捐資修葺。由於白鶴嶺古官道以此為起點,來往行人絡繹不絕,因此香火頗為旺盛。太尉宮共有大殿、戲臺、走馬臺、廂房等建築,規模龐大。作為西山境的所在地,附近居民多在這裡娛樂祈福。每到太尉生日,都要延請戲班,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五顯宮,又名顯應祠,坐落於西門內大街,祀五顯靈官大帝。該祠始建於宋代,明成化十五年(1479),縣丞潘璇重建。並增祀陳太尉於左,宋長溪令潘中於右。嘉靖四十年(1561),毀於倭寇。萬曆四年(1576)重建。蕉城民間有諺語“禱雨三元宮,祈晴五顯祠”,民國時期,民間凡是久雨祈晴,先到城隍廟焚告牒,並設壇於五顯祠,延請僧道誦經,若祈求有應,復詣城隍廟報祭。

西門進士弄

西門蔡氏大厝

西門大街北面有條小巷,因為清代寧德縣第一位進士林日煟居住於此,故而得名“進士弄”。西門還是蕉城蔡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至今還保存有山東武定、青州知府蔡步鏞的府第。還有“南埕陳”大厝以及南埕陳氏宗祠及支祠,大厝為清康熙年間從南埕遷入西門內的陳光祿(號介庵,拔貢生)的祖屋,宗祠和支祠是陳光祿後裔陳起朝(榜名謨範,號訪溪,清道光壬午科舉人)於道光十年(1830)主持創建的。此外,清朝末年六都人周作元高中武舉人,也在西門內置有產業。民國時期,開設“黃硯記”商號的舉人黃毓英在西門街靠近街中頭處建造了一座豪華的洋樓,至今雖大體依存,但已破爛不堪,昔日風貌蕩然無存。

舊時西門泗佛兜隔壁弄(民間又稱“甘筆弄”,甘筆是一種鳥),還有全縣最早的一座洋樓,是紳士陳禮卿的住宅。它的舊址位於如今的市區西門路。這座樓上舊時開設有“麻將房”,設備齊全,是城鄉富豪以及部分公職人員的消遣場所。

民國三十一年(1942),為防避日軍飛機轟炸,縣政府令保、甲長在西門外太尉宮(今蕉城區防疫站與人民醫院之間)附近開挖了一座公共防空壕(洞),供城關居民防空疏散隱蔽時使用。防空壕為土木結構,採用樹木架設,上覆厚土。可同時容納數百人。

南 門

南門“永寧門”,舊址在今大華路與南大路相接處。南門城內有鵬程境、鸞江境;城外共有鶴成境(南門兜)、登龍境(橋頭下)、龍門境(筱場)、龍光境(下宅園)四境,統稱“南門四村”。

南門地勢優越,四通八達,自建縣以來,即為城關通往省城福州、羅源、連江等地的交通要道,是朱溪古官道的起始點。以南門戰場橋為起點,古溪、蚶岐,達二都飛泉驛,而後攀越飛鸞嶺接羅源護國嶺,再經連江丹陽、潘渡,直達省城。南門外大街古稱“聖塘街”,長達千米,從南門牆根起行,經南門兜、橋頭下、筱場、土堡亭、下宅園,道路兩旁店鋪、宮廟眾多。海水漲潮時可漫漲至校場坪一帶,帆檣雲集,航運發達。早先還設有碼頭,南宋樑克家《三山志》就有關於南門外“渡船潭”的記載。但隨著白鶴嶺官道的開闢和東門外碼頭的興起,南門水陸交通的作用逐漸走下衰落。民國時期,除了由於白鶴嶺官道的改道南行,土堡亭一段比較繁華以外,南門的這條古官道主要供應縣內的飛鸞、古溪等鄉鎮居民入城之用。南門的戰橋頭邊,也只停靠一些小漁船而已。由於橋下南漈溪源自南漈山中的澗壑清泉,溪水清澈,游魚細石,歷歷可數,停泊在橋下的小漁船都在溪中取水。在戰橋頭還有兩棵百年榕樹,大可數抱,遮天蔽日,樹下還有一座小型的“玄帝壇”。

南門外大街的店鋪一般都很狹小簡陋,數的上規模的少之甚少。只有南門兜鄭厝弄口的一家“蘇華仁中醫診所”,比較出名。由於華仁醫生醫術高明,為人寬厚,深得社會好評。陳德儉先生題詞“衛生妙品”橫幅,林文瑄先生親題對聯“懷仁殷濟世,市義慎居商。”相贈。

南漈溪溯流而上,是大片綠油油的田園阡陌,沒有居民住宅。在今天的南漈公園附近,有三四座簡陋的“麥房”。“麥房”又稱“帶寮”,二者都是寧德當地的叫法,其書面稱謂應作“水碓房”。橋頭下一帶富足農民利用南漈溪充沛水力資源加工糧食(以稻米、小麥為主),一些“麥房”還可以土法造香,供應城鄉寺院宮廟、祠堂、以及各家各戶年節之需求。“麥房”主人中有一家姓龔,還有一家姓劉。

寧德縣文廟,俗稱“聖人堂”,始建於北宋嘉祐(1058)三年,歷經各個朝代的毀壞重修,到民國時期仍然保存比較完整的佈局規制。泮池、大成殿、明倫堂、朱子祠等建築依次排列,歎為觀止。在文廟櫺星門左牆角,豎有一方高約一米左右的石碑,上刻“文武百官至此下馬”;大成殿丹墀左右,立有一對青石獅子,高約1.5米,做工講究,形象逼真。這兩組古物件連同大成殿前的盤龍石柱最為城關人所耳熟能詳。

民國十八年(1929),在文廟首次創辦明倫小學,三年後改為實驗小學,不久又更名模範小學。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戰全面爆發,學校才定名為蕉城中心小學。但校舍狀況毫無改變,一直使用明倫堂左右兩間廂房教學。正當校舍緊張之際,著名華僑胡文虎先生捐資五百大洋,為學校修建一座單層磚木結構校舍。這座新建校舍總佔地面積480平方米,包括辦公室、教師休息室以及多間通風采光良好的教室。

民國三十二年(1943)五月,寧德縣成立臨時參議會,會址設於文廟明倫堂。臨時參議長由霍童鄭宗霖擔任。民國三十三年(1944)五月,正式成立寧德縣參議會,會址沒有變更。

從大成殿孔子神龕後面正門出來,便來到了學山頭山麓,山麓原建有文昌閣(又稱尊經閣,俗稱“學山閣”)。到民國時期,山頂只有一個小桃園,左邊有一個破爛不堪的兩層高鐘樓,右邊文昌閣遺址上,只剩下一廳一屋,作為蕉城中心小學的幼稚園,後又改為學校的圖書館。

城內“月爿坪”黃篤夫故居水井

學山頭的這片桃樹,是民國八年(1919)植樹節,由知事黃式蘇(浙江樂清人)率領縣府工作人員及本邑著名士紳一同栽種的。

在文廟右面靠近城牆處,被城關人稱為“考坪③”的地方,有一排平房,是民國時期寧德縣黨部所在地。黨部大門內有座單簷六角的 “長璋亭”,是民國後期為鄭長璋烈士修建的。

民國七年(1918),南北軍閥混戰,政局不穩,中央政府委派前海軍大臣薩鎮冰回閩督辦清鄉公所。次年元月,寧德縣公署奉令在“考坪”(利用明清時代考棚)成立縣級清鄉公所,並附設城區清鄉保衛團。

在文廟右側,還設有“寧德縣地方行政幹部培訓所”。所長由縣長兼任,教育科長專職,培訓對象是鄉幹事、保長及鄉、保小學教員等。

在縣黨部後面的學前街(文廟門前街道),有一座基督教“安息日會教堂”。這座教堂又名“福音堂”,是民國三十二年(1943),由城關信徒捐資修建的。

在鵬程境的陳德儉先生故居隔壁,有一座“育嬰堂”(城關人俗稱“養育堂”),作為地方性的慈善組織,這座“育嬰堂”在城關廣為人知。它起始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知縣周德至奉令開設。初時設置於文廟崇聖祠,由邑紳黃士傑、黃書田、吳炳傳、陳大圭、葉長森、林宗馨擔任董事。光緒初年勸募捐款,購買民房兩進改建而成。因為資金有限,入不敷出。到了民國六年(1917),知事沈守經另籌海紙捐補給,按每月兩期分別發放。每到分發日期,沈守經還督同輪值紳董到堂查驗,一絲不苟。此後每任知事(縣長)皆按慣例施行。

學前街是民國蕉城第二大家族—鄭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鶴場吟社”社員鄭崇膺、鄭崇本、寧德初級中學校長鄭長璠、寧德縣黨部發起人之一的鄭長璋、司法官鄭崇皋等均居於這裡。。民國二十八年(1939)秋,日軍飛機數度轟炸寧德縣城,曾有兩顆炸彈落在了蕉城一小(一顆未爆炸),殃及鄭氏祠堂和鄭氏大宅,被炸成了一片廢墟。

民國時期,學前街曾經成立縣級抗敵後援會。民國二十七年(1938)初,在這裡創辦了週報《寧德導報》。二十九年(1940)二月停刊。三十二年(1943)八月,由寧德縣黨部主辦,重新發行。

在南門外的城牆邊(後來的寧德市華僑購物中心一帶),有一塊靠近海灘的平地,為蕉城馬氏族人的產業,故名“馬厝坪”。馬厝坪與內海相連,城東的三元橋溪與南門蟬輝橋溪在此匯合流入東湖,交通便利。民國時期,這裡有五六家毛姓人家開辦的灰窯,其中以毛桂龍一家最為著名。南郊古溪出產灰殼(多為牡蠣殼、蛤殼),牡蠣(蛤)殼採收後用小船運至馬厝坪“殼埕下”,經過加工煅燒,成為生殼灰、熟殼灰等不同品類的石灰,是修造房屋墓域的主要原料,也是農村稻田的肥料。每日運殼船隻來往穿梭,灰爐火焰騰空,頗為熱鬧。

忠烈王黃嶽、靈應尊王黃巒兄弟是南門一帶百姓主要的信仰神靈,城關人把四城門的主要神靈歸納為“東門神農王,西門太尉公;南門忠烈王,北門城隍爺”。鵬程境有靈應祠(祀黃嶽弟靈應尊王黃巒,神為金面)、關帝廟,筱場有靈傑侯王廟(俗稱筱場宮,祀黃嶽弟黃岱,神像被人稱作““白麵社頭”)、龍門正境祠(祀黃巒)、下宅園有龍光正境宮(祀黃巒)。民國三十六年(1947),筱場宮還舉行過一次規模很大的“接香火”儀式。除了黃嶽信仰,南門還有許多臨水夫人(又稱作通天聖母)、齊天大聖的宮廟,南門兜鶴成境、盤山境,南門外登龍正境、龍門正境宮、龍光正境均有供奉臨水夫人的宮廟。

供奉齊天大聖的以南門城牆邊的保安境聖王宮最為著名。聖王宮所在的“後門坪”地處南門城門附近,位置重要。民國二十三年(1934)8月,劉英、粟裕率領紅軍北上先遣隊在攻克羅源縣城之後,攻打寧德城關,曾試圖以“後門坪”作為突破口,因各種原因未能實現。

此外,南門城內的文廟、新塘宮(供奉東平王張巡),城外的武廟、過臺祠、祝壽庵,更是久負盛名。作為歷史悠久的古蹟,南較(教)場、土堡亭、戰場橋(俗稱“戰橋頭”)、山川壇、接官亭、先農壇、八臘廟、黃銀官貞潔坊,都給城關居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南較場,位於南門戰場橋邊,俗稱“較場坪”、“演武廳”。是明清兩代地方練兵及行刑的場所。進入民國,失去了原來的使用意義,成為了南門一帶漁民編織漁網、繩索和晾晒漁網具的場地。只有每年的春秋季節,學校在這裡舉辦童子軍宿營活動。民國二十九年(1940)二月,縣政府對場地進行填築拓寬,成為公共體育場,每屆的縣運動會都在這裡舉辦。抗戰後期,體育場南邊矗立著一座“抗日陣亡烈士紀念碑”,碑高約九米,有兩層石基座,四周圍以欄杆。大漢奸汪精衛、陳璧君夫婦跪於碑前。

土堡亭,在南門古官道上。由於寧德縣城枕山襟海,除了東門依靠東湖為障以外,西、南、北三門皆為平地,尤以南門外大片沃野,地曠而紆,為兵家大忌,明代倭寇陷城即以南門為突破口。為了安全起見,萬曆二十年(1592),寧德知縣舒應元修建了這座土堡亭,並取名“龍門關”。到了民國時期,由僅存涼亭一座,土堡早已蕩然無存。土堡亭為過街涼亭式樣,跨街而建,單簷歇山頂,面闊兩間,進深兩間,東面正書“土堡亭”,南面書“話桑麻”,北面書“迎風月”。

先農壇,又稱“先農祠”,在祝壽庵左,清雍正五年(1727)敕建,是祭祀后土的壇壝。每年的立春日,知縣率士紳在這裡舉行“鞭春牛”儀式。民國以後,“鞭春牛”儀式由於含有迷信成分,逐漸廢除。

祝壽庵左面有一座明代建築“岐頭境陳氏家廟”,家廟附近的一座民房空坪上種植有兩棵百年龍眼樹,枝繁葉茂,鬱鬱蔥蔥。

在祝壽庵大門口右牆,還樹立有一塊青石碑,是同治三年(1864),歲貢蔡明紳為知縣湯箴衛撰寫的德政碑。德政碑正前方的路口,有兩座跨街牌坊,建於清代,據乾隆縣誌記載,一座是為清代黃氏銀官所立。

祝壽庵右面大路口,直通白鶴嶺官道。路口有一座接官亭,是封建時代地方官員迎請聖諭,迎接上級官員的所在。民國三十年(1941)閩浙監察使陳肇英,民國三十二年(1943)省長劉建緒視察寧德,均在這裡接受本縣、士紳以及學校師生代表的迎接,而後徒步入城。

南門由於地處城市與農村交匯地帶,居民遷徙波動較大,故世家大族很少,就人口而論,以陳、林、黃、鄭、孫、葉、趙、劉等為大姓。其中,也只有南門鵬程境林氏(明代由七都峬源遷入)、學前街鄭氏、下宅園陳氏(元代由一都古溪遷入)各有一座祠堂(陳氏一座稱為家廟,林氏、鄭氏支系較多,在城內佔有很大的人口比例)。南宋進士鄭士懿(二十三都小嶺人)、清代貢生孫逢聰(五都漳灣人)、庠生陳文超(一都古溪人)均名列乾隆版《寧德縣誌》。他們晚年定居南門,子孫繁衍成族。這些鄉賢的住宅大都完整保存。

南門內鵬程境關帝裡,有一座青磚黛瓦的古建築,是民國時期寧德著名書畫家陳德儉先生的故居。在南門戰橋頭邊,還有一座久負盛名的“南廬”,是民國時期蓮峰小學校長、寧德文壇祭酒林文瑄先生的故居。離此不遠的“橋仔頭”,清末還出過一位姓黃的武秀才,民間還流傳著許多有關他的故事。這位黃秀才使用過的一把提刀,重達八十餘斤,解放後為縣文化館所收藏。

在下宅園村尾大道旁,有一座土木結構的“義祠”,裡面安放著一些無主的牌位。這座“義祠”,是居住於村尾路下(原籍西鄉鳳翅洋)的阮家獨資建造。

南門外後崗是通往南郊古溪、貴岐、岐頭、洋尾(今富洋)等村的交通要道,在後崗大聖宮前有一口水井,井水甘洌,久旱不竭,給過往路人提供了方便。這就是被寧德人譽為“寧德三希奇”之一的“茶盤”。寧川十景之一“茶園暮唱”即指這一帶的風光。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在南郊後崗葫蘆岡,城關人蔡亦春購買了一片荒山,取名“培良山莊”,種植鬆、杉及桃、李、芭蕉等果樹,所出產的水果遠銷南洋諸國。

差不多同一時候,在前崗也有一片果園,園主是南門兜的阮立冬,他早年在外經商,曾到過南洋各國。回到家鄉後,在前崗山租了一些山地,種植桃、李等經濟果樹,並僱人看管。園中所產桃子個大味甜,香脆可口,食過者無不嘖嘖稱讚。由於阮氏果園規模遠遠不如“培良山莊”,除了南門四村及古溪村以外,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北門

北門大街

北門“遵化門”,舊址在今西北路與北大路交接處。北門在民國以前,是通往古田、屏南、周墩(今周寧縣)及本縣洋中、石後、霍童、赤溪等山區鄉鎮的必經之路,車馬輻輳,人流潮湧。光緒五年(1879)十一月,北門外三元觀發生火災,延燒兩側店面數十間,此後逐漸衰落,至民國時期,變得異常蕭條冷清。

城門內有北門街,民國二十八年(1939),改名“遵化路”。西連街中頭,全長約數百米,兩邊多為店鋪民宅。

北門內主要的建築有城隍廟、姚氏花坪、金嶠陳氏宗祠及大廳、關帝廟、韓氏宗祠、葉氏宗祠、趙厝坪祠堂,朝天境的奶孃宮(建於明代天啟年間)、林公宮、社頭宮(祀黃巒,舊址在今寧德汽車北站職工宿舍東南)等等。

城隍廟,在北門內大街。原在縣城西山之麓,紹興元年(1131),改遷今址。紹興二十八年(1138)擴建,主簿陸游撰有碑記。城隍廟紅牆碧瓦,巍峨雄偉。民國二十四年(1935),設立蕉城衛生院於此(後改遷北門外),畢業於東南醫學院的城關人黃家祿、古田人餘柯先後擔任院長。民國二十七年(1938)九月,日機轟炸三都島,省立三都中學也曾一度借用城隍廟。民國後期創辦的“北山國民學校”,也選址於城隍廟後座。

寧德縣四城門各有兩尊黑白無常(俗稱“高伯”、“矮伯”,合稱“丈二伯”、“赤白二爺”),民間有 “四城門八身丈二伯”的說法,北門兩尊供奉於城隍廟內。

姚氏花坪,坐落於北門街中段,又名“暨記花坪”。是民國初年實業家姚贊圭的“酒庫”兼私人小花園。姚贊圭祖籍洋中溪尾,祖上定居北門街。他為人機敏,富有經商頭腦,經過與兒子姚貽昌(號雪巖,人稱“華興妹”)兩代人的苦心經營,創立了“華興記”的金字招牌。他們不僅在北門街開有酒庫,在三都島和東門兜開設有洋油行。經商致富後,姚氏父子在北門營建住宅,又在住宅附近建造了這座佔地約一畝見方的小園林。園中種植枇杷、芭蕉、無花果、石榴、黃彈子等樹木,堆砌假山,開鑿魚池,還有大魚缸、水井、鞦韆架,設計精巧,頗具匠心。花坪東面為大門,進門通過天井直達軒榭。西、南兩個方向設置有曲形遊廊,直通後門。居北一隅房屋作為酒庫。整座花園佈局緊湊,有條不紊,有江南園林秀麗端莊風格。“天棚魚缸石榴樹”是老北京四合院的典型佈局,姚氏花坪設置有魚缸石榴樹,也略有北方民居的眉目了。

金嶠陳氏宗祠在北門街中段,城隍廟附近。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大門石門楣上刻有“金嶠陳氏宗祠”字樣。民國十九年(1930)、民國三十七年(1948)曾兩度重修,後一次重修時還聘請黃以褒先生重修族譜。金嶠陳氏與潭尾陳氏、埠頭陳氏同為城關陳氏望族,明代山西按察使陳寓、兄弟進士陳褒、陳褎皆為家族中之佼佼者。

北門金嶠陳氏宗祠

趙厝坪趙氏也是北門街望族。由於他們是南宋皇族後裔,所以宗祠的屋頂覆蓋著黃色(一說紅色)瓦片,到民國時期仍有少量遺存。這在劉家謀《鶴場漫志》中有記載。

朝天境林公宮位於北門街,與城隍廟毗鄰。廟宇雖小,卻聞名遐邇。緣故就出自廟內供奉的林公忠平王軟身塑像。民間盛傳,“朝天境”社頭座位下安有機關,直通神龕底下的跪墊。每當有香客叩拜時牽動機關,神像的眼珠就會左右活動。後來因為有膽小的香客被嚇暈過去,當地人怕再引起麻煩,遂將機關拆除。從此,忠平王神像的雙眼不再轉動,但“朝天境”卻留下“哩溜④境”的外號。

在北門內有一座“萃賢堂”,是基督教聖公會寧德支區重點總堂。這座基督教堂始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由英籍傳教士胡約翰興建,光緒九年(1883)重修。民國三十八年(1949)又進行了一次大擴建,不僅建造了一座可容納一千多人的大禮堂,還增建牧師屋、教工宿舍(部分教工住於碧山街一座民房)、教牧人員及農村各牧區傳道人員宿舍等。是閩東規模最大的教堂。民國九年(1920),萃賢堂創辦養正幼稚園,為寧德縣最早創辦的幼兒園。民國中後期,聖公會還開辦過“養正小學”。

北門外的名勝古蹟也很多。在北門的護城河上,有一座修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的朝天橋(民間稱作“捲橋頭”),過橋可見跨街林立的青石牌坊,共有十餘座,人稱“十八坊”。這些古牌坊大多建於清代,跨街而立(俗稱“倚馬坊”),以貞節牌坊為主,至今可考的有以下幾座:

貞潔流芳坊 雍正七年(1729) 為邑庠生陳瓊妻林氏立。

百 歲 坊 雍正七年(1729) 為耆賓陳元鉅立。

淑禎延禧坊 乾隆六十年(1795)為邑庠生陳際儻妻左氏立。

節 孝 坊 嘉慶八年(1803) 為柯門陳氏立。

孝 友 坊 道光二十八年(1848)為蔡光坦、蔡光均兄弟立。

節孝流芳坊 道光三十年(1850)為陳秉元妻張氏立。

孝 友 坊 道光年間(1821~1850)為葉開泰、葉開樹兄弟立。

節 孝 坊 同治二年(1863) 恩賞軍功陳由疇妻崔氏立。

節 孝 坊 同治二年(1863) 恩賞軍功陳由觀妻葉氏立。

節孝流芳坊 同治二年(1863) 恩賞軍功陳由卿妻王氏立。

據筆者先祖母回憶,“十八坊”中有還有四座節孝坊,兩座是學前街鄭家所立,一座是碧山街林家所立,一座是西門蔡家所立。⑤

在朝天橋左側,有建於明末的天主教城關本堂,清代禁教時被廢。民國八年(1919),由教徒籌款重建,至民國十二年(1923)完工。教堂開設有“育嬰所”,收養棄嬰及殘疾人共四十餘人。還創建過“崇德小學”,舊址在今閩東大酒店附近。

民國二年(1913),邑人何鐘聲在朝天橋附近還創辦過私立聖仁慈育嬰堂。

崇德小學右側,即北門城牆外馬道上,還有一口八角井,傳說是元代大儒陳石堂先生策劃開鑿的。

在天主教堂附近,還有供奉劉關張的“三義祠”,供菁靛商加工原料的“菁池頭”,供晾晒染色布匹的“晒布坪”,供來往客人歇腳的“茶亭”,著名道觀“三元觀”(又稱“三官堂”,毀於抗戰時期)。

朝天橋西側,有一座邑厲壇,建造於明洪武七年(1374)。每年清明、中元、十月初一舉行祭祀。因為邑厲壇祭祀的是無主的鬼魂,所以北門外有很多寄存棺木的“丁樓”。寧德有一句俗話:“北門外的棺材—無處存放。”就是因此而來。民國六年(1917)四月四日,寧德縣頒佈《清葬章程》,催葬民間停棺,革除停棺陋習。這些丁樓才逐漸消失。

在三義祠後還有一些義冢,供貧民埋葬骨骸。

在今天的寧德市衛生局附近,還有一座“孤老院”,專門收養一些麻風病人。

民國九年(1920),城關人黃祖文與陸軍第十一旅炮營連長劉清泉聯合福州人張心賢在北門外趙槐亭(今寧德市師範附小宿舍後門溪邊),設立“同善社”(又稱“樂善社”)。由劉清泉任社長,黃祖文、趙石頑任副社長,寧德知事黃式蘇、張心賢任善長。規模較大,有正堂、洗心亭等建築。

北門內城牆邊,有民國時期擔任過福建省銀行壽寧分行經理的林文翰、蕉城鎮鎮長吳伯唐的故居。在北門內大街上,還有清代中期擔任過刑部郎中的陳奇芝府邸,府中正廳還保存有兩道清代誥命,以及一副閩浙總督程祖洛題贈的對聯。

小 東 門

小東門“登瀛門”,舊址在今錢林路通院前路處。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小東門的修建來由,在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縣林時芳重建寧德城時被堵塞。由於小東門內城牆邊居住著龔氏家族,龔氏家族在城外池頭坪設有書館,書館旁還有一座小花園,園內構建有涼亭、水池,為家族子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由於小東門被塞以後,龔家子弟前往書館,必須要繞道東門,甚為不便。到了清代,由生員龔堈向府縣衙門陳情上述,要求恢復小東門,並得到批准。遂於康熙四十四年(1705)重開小東門。

小東門內只有一條小街道,稱作“城邊街”,兩旁除了寥寥幾家商家店鋪,多為當時城關大姓豪宅。民國初期,在小東門有一家“永春”當鋪,因經營不善倒閉。民國十八年(1929)十二月,林昆生、蔡泳南等合資八萬元在街口開設“生春”當鋪,配備經理、記賬、估價、打票、保管等人員,是當時寧德城關最大的一家當鋪。

小東門街口還有一座三進大厝,是城關“萬盛”記大老闆陳宗仁的住宅。建築面積一千多平方米,坐西朝東,大門臨街,石鋪門道,馬鞍式山牆,牌堵上有人物花卉灰塑裝飾。

在陳宗仁住宅對面,是著名的明代建築“少方伯第”。少方伯第為明代湖廣佈政司右參議龔膺故居,整座建築坐東北朝西南,面闊七間,進深三透,大門正對培英街,後門通城牆邊小弄。門前立有照牆,大門上方懸掛“少方伯第”匾額。

培英街通往城內前林坪,這一帶是寧德縣蔡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蔡氏家廟、蔡步鍾府邸都坐落在這裡。⑥

坐落於前林坪的蔡威故居

在培英街還有一口千年古井—轅邊井。轅邊井,又名“揚鞭井”,始浚年代無考,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重造。清代兩度重修。古井青石構造,保存完好。井欄上有“紹興己丑重造”、“道光辛卯年再修”、“光緒元年九月又修”等珍貴題銘。井邊舊為寧德縣遊擊署(俗稱“大纛衙門”)所在地,水井因此得名“轅邊井”。

培英街的得名,來自民國時期黃以褒先生在此開辦的“培英齋”私塾。私塾所在的老宅至今猶在,但面貌已今非昔比。

出了小東門,過了護城河上的登瀛橋,便進入了小東外街。小東外街遠不如城內外其他街道來的繁華。街口北面河沿有一座林姓(原居七都)大宅,因門口高懸“父子登科”匾額,故民間通稱“父子登科厝”(位置在今惠好醫藥超市斜對面)。在小東門外護城河沿,還有一座馮氏茶行(位置在今寧德市電力公司),前座為作坊,後座是店主的住房。店主馮ⅹ傑,是民國哈佛大學博士、美國華僑總商會第一任會長馮近凡的父親。在馮氏茶行對面溪邊,有一個福州人興隆(姓氏不詳)開設的加工錫器作坊。

小東門外,今院前路北側,有一座“金仙境”奶孃宮。宮廟雖說佔地面積不大,且地處偏僻,鮮為人知。

由小東門城門左拐,沿護城河前行百米,就在今天的金龍大廈附近,是清末民初王祖添家族的聚居地。王祖添,字昆豪,號益庵,清末附貢生。道光二十一年(1841),曾獨資捐修寧德城牆,獲得朝廷“四品道銜”嘉獎。王祖添生有七子,營造有三座大型住宅,又在屋外臨溪處,即明代崔世棠“溪雲社”別墅舊址上建造花園。花園取名“蘭石山房”,有印月亭、獅子巖及魚池、假山、拱橋等建築物,其中以獅子巖最為人所熟知。獅子巖俗稱“雪洞”,它仿照自然洞穴式樣,用假山石壘砌而成,因形如臥地石獅而取名“獅子巖”。洞頂培以黃土,種植羅漢松一棵,又安放有一座小石塔。洞內面積約六十平方米左右,整體呈橢圓形,三合土地面,正中安放青石桌,桌上刻有圍棋棋盤,四周環列石凳。每年盛夏,正是“赤日炎炎似火燒,王孫公子把扇搖”的時候,主人偕客入洞避暑,弈棋讀書,洞外溪水潺潺,涼風習習,頓有“無暑清涼”之感,故有“雪洞”之稱。

在王祖添住宅的北面,三元橋溪畔,並排有大小兩座祠堂,一座為王祖添倡建的“王氏家廟”,另一座是“王氏五房支祠”。家廟前後兩進,規模較大,支祠規模相對要小一些,但門口有一個很大的空坪。而今保存下來的,也只有“王氏支祠”了。民國二十九年(1940),設寧德縣國民兵團於王氏五房支祠,團部機關內設團附、軍需、副官、書記四個辦公室,下轄常備隊、自衛隊、後備隊、預備隊。歷任團長均由縣長兼任。

小東門沿溪一直延續到北門外大道,是清一色的牛欄、羊欄、簡易廁所,以及放置棺木的丁樓,夾雜著還有一兩座的馬欄,是當時為地方駐軍所搭建。

▍內容來源::本文參考1995年版《寧德市志》、蕉城區委宣傳部主編《蕉城古風貌建築及其他》一書中黃建琛、關引光、黃澍、陳平、姜翔驊諸先生的多篇文章,以及黃澍先生《寧川雜錄》一書《蕉城路巷地名演變》一文,又得到王永寶、謝福增、陳萬宏(家舅)、陳玉海、李懷湧、崔棟森六位先生提供諸多寶貴材料,特此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以及網絡

①:萬曆《福寧州志》誤作“正統元年(1436)”。

②:民國版《寧德縣誌》卷六《城市志》。

③:考坪是寧德縣學考棚的所在地。考棚是封建時代選取童生的考場。

④:“哩溜”是寧德方言,包含有眼睛轉動的意思。

⑤:筆者祖母的姑姑嫁在學前街鄭家,她小時候聽姑姑家人親口所說。

⑥:詳見本書《民國時期的蕉城蔡氏家廟及其家族建築》一文。

▍圖文編輯:寧德城市資訊小編組(轉載授權請聯繫微信:jczx0593)

▍商務合作微信:jczx0593

▍法律顧問:待

千年寧德縣的古往今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