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經濟”風口打開,北部灣旅的四大戰略能否實現業績提速?

北部灣旅 經濟 投資 大數據 執惠 2017-04-25

作為國內A股唯一一家以海洋資源起家的北部灣旅,在國家海洋開發戰略和海上“絲綢之路”政策背景下,迎來一系列發展紅利,北部灣旅依託海洋交通運輸和海洋資源端的深入佈局,北部灣旅的未來戰略如何?又將面臨哪些新的挑戰?

“向海經濟”風口打開,北部灣旅的四大戰略能否實現業績提速?

海洋旅遊業是我國最具開發潛力的海洋新興產業之一,也是未來旅遊行業的藍海市場。作為我國海洋旅遊行業唯一的A股上市企業,北部灣旅於4月10日發佈了2016年年度報告,得益於渤海長通、龍虎山、新智認知等新項目的發展以及傳統運營航線業務量的增長,公司營收與淨利潤雙雙取得超過150%的增長。

北部灣旅主要從事北部灣區域海洋旅遊運輸及旅遊服務業務,目前已經擁有8艘高速客船,其中2艘為亞洲最豪華的雙體高速客船,11艘客滾船和5艘普通客船,主要運營北海-潿洲島、北海-海口、蓬萊-長島3條核心旅遊航線。同時,公司也一直是北潿線唯一的運營商,擁有潿洲島唯一的客運碼頭——西角碼頭的經營權。根據具體業務不同,健康旅遊可細分為健康景區業務和健康旅行平臺業務,截至19日收盤,公司市值111億元。

海洋旅遊增加值突破1萬億,產業延伸發展空間巨大

21世紀是海洋經濟的時代,發展海洋經濟已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共同選擇。海洋旅遊業是海洋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佔海洋產業增加值28.7%的高份額成為僅次於海洋交通運輸業(28.8%)的重要支柱性產業。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世界經濟佈局正日益向沿海地區聚集,大力發展海洋旅遊產業,不僅成為我國自身產業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融入世界經濟的大勢所趨。

公開數據顯示,世界海洋旅遊業總收入約2500億美元,佔全球旅遊業總收入的1/2,全世界40個大知名旅遊目的地中有37個是沿海國家或地區,沿海37個國家的旅遊總收入佔全球旅遊總收入的81%。《2016年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海洋旅遊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0874億元,比上年增長11.4%,海洋旅遊產業已經成為推動我國海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增長點和重要引擎。我國擁有18000公里海岸線、6500多個海島和近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海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可供開發的濱海旅遊景點達1500多處,目前已開發或部分開發的濱海人文景點、海岸景點、奇物景點和山丘景點僅350處,大約佔全部可開發景點的23.5%。

從海洋資源分佈看,廣西所處海洋資源系原生態化資源,可供開發利用的的除了海岸、郵輪、紅樹林生態區、島嶼外,還可以發展文化博物館、潛水、海釣、衝浪等文化娛樂資源。北部灣旅經營的“北海-潿洲島”、“北海-海口”、“蓬萊-長島”三條核心海洋旅遊航線及崆峒島登島遊、山海遊等多條特色旅遊航線在業內形成了較強競爭力。近年來,北部灣旅開始在景區資源和海岸景點的開發上進行深入佈局,雖然目前所掌握的優質目的地資源仍十分有限,但相關業務間的聯動效應正逐漸形成。

海洋旅遊經濟帶下,北部灣旅海洋旅遊運輸業務營收3.9億元

隨著“515”戰略、“旅遊+”戰略、“全域旅遊”戰略、“一帶一 路”旅遊合作戰略的進一步實施,作為我國海洋原生態資源重點區域和北海市海洋旅遊經濟型企業的代表,北部灣旅依託海洋交通運輸和海洋資源端的深入佈局,近年來業績表現頗受市場期待。4月10日,北部灣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部灣旅)發佈2016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9.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2.4%,實現淨利潤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1.86%;實現每股收益0.68元/股,較上年同期增長94.29%。其中旅遊航線收入實現3.96億元,佔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的43.21%,較上年同期增長 33.94%;景區營運收入3,780.17萬元;發行股份購買的新智認知四季度並表後實現產品銷售、系統集成業務2.08億元和1.27億元,分別佔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的22.68%、13.88%。

北部灣旅四大戰略如何實現2017業績提速?

2016年9月,國家旅遊局與發改委聯合印發《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2016-2025 年)》,確定了全國生態旅遊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將全國生態旅遊劃分為包括海洋海島生態旅遊片區在內共8個片區的發展(包括北部灣旅)。2016年12月,國務院發佈的《“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指出,將加大海島旅遊投資開發力度,建設一批海島旅遊目的地,發展適合大眾消費的中小型遊艇,支持長江流域等有條件的江河、湖泊有序發展內核油輪旅遊。休閒度假和深度遊需求將帶動海島度假、郵輪旅遊、海灘旅遊、海港旅遊等海洋旅遊新業態將成為未來熱潮。作為A股唯一一家以海洋資源起家的北部灣旅,無疑將受益於國家海洋資源開發方面的政策性支持,迎來一系列發展紅利。那麼北部灣旅的未來戰略如何?又將面臨哪些新的挑戰?筆者從以下幾點進行淺析:

1、構建海洋旅遊業務層次化發展

北部灣旅表示,將在持續推進船舶和服務升級的同時,加快蓬長航線整合步伐,並適時推出秦皇島沿海遊等特色航線旅遊產品,多層次產品共同發力,擴大航線資源及海洋旅遊運營兩大核心優勢的同時,增厚海洋旅遊增量利潤。一直以來,北部灣旅過重的依賴旅遊航線運輸,2016年進行的投資運作都是圍繞於此,2016年是北部灣旅提出升級轉型的初年,北部灣旅朱晉宏先生表示,“升級轉型不是簡單的資源佔有,從供給側改革來說,是在旅遊資源的再次開發上,通過內容、經營等方式,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北部灣旅佈局旅遊資源的重點是實現公司所追求的品質旅遊,追求旅遊資源的真正價值。”筆者認為,北部灣旅的優勢在於航線運營,在對目的地資源的整合和開發利用上投入相對較淺,產業鏈結構相對還不完善。

2、大力推廣健康旅遊產品,“七修”破冰尚需時間

2017年,公司將繼續推進“達人+管家”的運營模式,將旅遊達人由產品研發和旅遊服務等後端、中端業務繼續推向健康旅遊產品營銷等前端業務,將達人的多種自媒體傳播方式與自有營銷網絡相結合,加快七修健康旅遊產品的推廣速度,迅速擴大旅行平臺業務的遊客接待量。朱晉宏先生表示,“互聯網打穿了行業邊界,公司的七修健康養生項目對於健康旅遊養生的生活方式研究得較為透徹,在健康的生活方式與旅遊的結合方面,成為了公司對於景區打造的核心競爭力。”據北部灣旅披露的數據來看,2016年北部灣旅景區營運業務營收3700萬左右,佔比相對較小。這說明北部灣旅對於上游資源(景區類)的掌控相對較弱,景區旅遊產品的市場認知度和客群並未打開。北部灣旅打造的健康旅遊產品“七修”能否獲得市場認可尚需時間。

3、多維度開發優質旅遊IP,有序釋放資源紅利

圍繞陸海島一體化模式,繼續推進漁人碼頭項目建設、潿洲島全旅遊要素開發,並研究蓬長航線兩端陸島資源的開發模式;結合七修健康養生理念,開發龍虎山道教名山文化資源,豐富旅遊產品,並加大主要客源地的營銷推廣力度,快速提高客流量;從秦皇島、煙臺、安溪、河池等多地旅遊資源儲備中挑選優質項目,嘗試開發,逐步形成“成熟一批、開發一批、儲備一批”的分級開發路徑,確保旅遊資源儲備紅利的有序釋放。

對於北部灣旅來說,開發海島資源需要重視文化和品牌IP的打造,“因為無法判斷IP流行的時間”。朱晉宏表示,北部灣旅對於IP旅遊項目的佈局將結合旅遊目的地的特點,打造能讓客戶長期認可、持續獲客的IP旅遊項目。

4、推進智慧旅遊轉型,啟動募投項目建設

2016年財報數據顯示,北部灣旅發行股份購買的新智認知並表後實現產品銷售、系統集成業務2.08億元和1.27億元,分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22.68%、13.88%。這是北部灣旅推進智慧旅遊轉型升級發展的初期,依託大股東新奧集團強大的政府資源,北部灣旅在傳統旅遊向智慧旅遊轉型方面未來將獲得更多想象空間。

北部灣旅方面表示,2017年將以募投項目實施為主要抓手,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提升用戶體驗為核心,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探索傳統旅遊與互聯網的接軌。全面啟動“基於博康城市交通綜合管理平臺打造智慧出行管理系統項目”、“基於博康城市及社區安全管理平臺研發智慧景區管理系統項目”及“行業大數據應用軟件雲租用服務系統研發項目”等募投項目建設,從前端感知、後臺大數據分析、智能引流等多個方向同時推進智慧旅遊應用端技術開發,解決景區管理現有的諸多痛點問題,實現傳統旅遊管理方式向智慧化管理方式轉變。筆者分析認為,“旅遊+科技”模式的創新點在於高科技對於傳統運營效率的有效提升,北部灣旅未來在這方面的發力有望迎來業績增長。

*本文作者:執惠記者_陳駒(WeChat:cham_ch),編輯:李海強,歡迎交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