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說保險銷售中的套路

保險 投資 馬雲 P2P理財 小黃人讀財 2017-05-03

不久前,小黃人在北京見一位自媒體界的大咖,交流一下怎麼個發展思路和挖掘人才的方法。

這位大咖很有名,他的公眾號是讀書類的排名第一的號,千萬級粉絲。

他們一年賺很多錢,公司估值也好幾個億,但是他們夫婦倆都不懂理財。

平時理財居然都是放銀行活期,連投資餘額寶都不敢。小黃人說難道你們還擔心首富馬雲爸爸會跑路嗎?

他們說擔心賬戶安全,資金被盜……小黃人說可以花一元買個賬戶安全險。當然啦,後面小黃人又給他們介紹了P2P理財,他們表示還是愛米理財好,讓我邀請了他們……(就得瑟一下又怎樣)

然後我們聊到了保險,他們說買了重疾險,小黃人心想買的還不錯。然後一問每年交的錢和保額,就不對勁了,槓桿率太低。不用猜,買的就是返還型的終身重疾,性價比很低。另外他們這種身價的,保額也太低。

如果改為消費型的重疾險,哪怕就是同樣的錢可以增加保額幾倍,對他們更合適一些。

難怪他們說,感覺保險作用也不大,那點保額自己哪怕有病也都花得起。

關鍵來了,小黃人問他們為何買這種產品。他們答——朋友推薦。這種例子小黃人身邊太多了,因為朋友推薦不適合自己性價比又低的產品實在是太多了。你是因為抹不開朋友面子,而朋友可能只想完成自己的任務並且賺錢。

小黃人不反對賺錢,反而特別希望大家都賺錢。前提是你得根據投保人情況,用自己的專業給人家配置真正能滿足需求的保險。哪怕價格貴一些又何妨?討厭的是單純為了自身利益,推薦的都是給自己分成高的性價比極低甚至不實用的產品。而後者往往佔據絕大多數……

小黃人又想起一個朋友因為她的朋友推薦買的平安福,綜合性價比很低的一款產品。就是因為朋友一頓忽悠……

最深的套路原來是朋友……

大家如果有做保險代理人的朋友,相信經常在朋友圈分享各種很唬人或者誘惑人的保險案例。然後告訴大家,趕緊買或者自己家的產品好。

四月份之前,說四月一號後不能購買什麼返還型保險的,然後讓大家趕緊買的。你們看,有什麼影響嗎?根本就沒有。這就是典型的宣傳套路。讓大家慌不擇路,盲目選擇,最後入了套路。

這個例子之前分析過,今天小黃人不多說。

還有個是誇大自己的賠付能力,說同樣的病別家不賠,只有自家賠。一個典型例子是,某客戶在三家保險公司買了重疾險,發現自己得了甲狀腺癌,只有一家賠付,另外兩家都沒有賠付,理由是另外兩家甲狀腺必須五公分以上才能賠,而賠付的那家只要是癌症就能賠。然後說還是我們家的產品好,不要比劃算了,來買我們家。

真的是不花一分錢的虛假廣告啊,不明真相的你可能就在關鍵時刻買了性價比低,沒有比別的產品好的產品。其實如果有上述情況,三家都會賠付的,並不存在哪家賠,哪家不賠。

比較搞笑的是,今天看到A說BC不賠,A好。明天看B說AC不賠,B好。狗說夠好,貓說貓好,但實際上可能連狗和貓的區別都分不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