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繳6萬保費,返還剩5萬? 你買的保險,虧在這兩個地方

1 你為什麼買保險?

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國政府曾面臨一個艱難抉擇,一個是世界級的金融財富集團,一個是保險公司,都面臨破產危機,資金有限。,到底該救誰,最後選擇了保險公司。

為什麼呢?因為保險是救命的錢,金融集團是儲蓄投資,吃喝玩樂的錢,孰輕孰重。

先不說這問題的真假,現在的情況卻是很多保險公司都失去了初衷,為了資本運作,把保費收入當做最大的現金奶牛,許多的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在各種話術營銷的培訓下,對於保障型保險選擇性忽略,熱衷推銷各種儲蓄和理財型保險。

這對公司的現金流收入,對自己的收入都是利益最大化。而且各種保險糾紛的出現都是在利用客戶想賺錢,返還的心理,推銷保額低,沒有保障力度,帶返還分紅的產品。

2 說說保險貼吧論壇那點事

今天在保險貼吧和保險論壇逛了一個多小時,想看看現在的論壇對保險是怎麼個看法。口碑有沒有改善。最後瀏覽了一個又一個論壇,裡面都是各種關於買保險被坑的帖子,各種想要投訴保險公司評論語。

在提問區裡,每次一個網友提出來一個保險問題特別是表現出想要買保險的需求後。你往下一拉,然後就是各大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像軍隊一樣,各種推薦自家產品,留電話,給建議,甚至還各種互噴的。最後你會發現網友問題沒解決。評論區各家代理人卻開始了自嗨和互懟。

我看了眾多的被坑案例都有個特點:買保障,卻想著儲蓄理財,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

10年,繳6萬保費,返還剩5萬? 你買的保險,虧在這兩個地方

為什麼你買的保險,不但不保險,還虧錢了?

在論壇上看到一箇中年人給老父親買保險被坑的帖子,在老鄉代理人的人情攻勢下,中年人十年的時間,花費了6萬多,買了一份保險。結果到期分紅後,發現不但沒賺到錢,反而被坑了,分紅拿回來只有5萬多。相信了當初代理人承諾的穩重不賠。結果卻虧了,白白把錢給了保險公司運作週轉。自己啥好處沒撈著。

而類似這種幾乎沒有保障的養老金,教育金型的儲蓄,理財型保險,幾乎都帶著返還,分紅,高收益的的噱頭,幾乎每年各大保險公司都會把她搭配重疾產品,進行組合銷售。各種宣傳推廣,代理人也會在這段時間衝刺業績,拿銷售冠軍。

這類保險儲蓄下來,真的能抵抗通脹麼,所謂的收益真的像保險公司在朋友圈發的案例那樣,年年增值。複利麼 ?年年增值,好像十幾二十年拿回來自己的錢翻了好幾倍。之前在年金險的文章裡也有分享過關於這方面 情況,對於這類保險,明白這兩個點:

  1. 分紅險,不一定有分紅

帶返還分紅的保險,約定合同到期返還,還有分紅收益,然而分紅險的收益是根據保險公司經營成果來決定的,會考慮三個數據因素:死差,費差,利差。這是保險公司利潤的來源。如果這三個差的實際成本超過保險公司預計的成本,保險公司就得虧錢

發達國家成熟保險市場,主要收益來自死差和費差,死差也就是提升核保水平,降低死亡賠付概率,費差精細化運營降低運營成本。然而國內真實的情況是過渡依賴利差,也就是投資收益。

但是保監會對於保險公司資金的嚴格監管,又不能去投資高收益高風險產品,所以沒辦法獲得太多投資收益,十幾年前大保險公司主導的市場的時候,甚至為了保單承諾了高收益回報,結果隨著利率調整,到現在都還在填坑,幾百億的負債在那裡。

再加上為了開保單走的拉人頭,做團隊的人海戰術,各種培訓和發展代理,運營成本也提高。這也就是為什麼大保險公司的儲蓄和理財型保險收益都很低的原因,因為承受不起,但是保險代理人推銷的時候,卻是用5%的假定利率給你算得高收益,不斷金融的很容易被忽悠。

這也是為什麼承諾 給你返還,分紅的保險為什麼拿到手的錢反而比你繳費的少,因為分紅是不確定的,保險公司經營也會虧損。分紅可以是零,可以是負數。就算有收益幾十年的保單根本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十年前的十萬和現在的十萬塊價值不一樣。

10年,繳6萬保費,返還剩5萬? 你買的保險,虧在這兩個地方

  1. 2 看清合同裡的保底收益和預定收益

之前文章裡說年金險的時候跟大家說過,基本賬戶的預定收益,和萬能賬戶的保底收益

如果你在解決保障問題後,救命的錢有了需要的保障額度,不嫌棄保險的低收益性,只想要安全長期穩定的存錢投資。可以配置一些年金保險,兩全壽險來解決家庭不同階段的花費問題,比如子女教育金,自己的養老問題等。

但是在簽訂保險合同的時候,一定不要被保險代理人在朋友圈的高收益宣傳,複利好幾倍的唬住。那都是按照假定高利率演算給消費者看,吸引眼球的。保監會雖然各種禁止,也免不了打擦邊球的,最近就連保險公司申請遇到利率4.025的年金產品,保監會都不批覆,覺得風險高。

上面說的預定利率4.025就是浮動的,它沒有寫在合同裡,可能結算利率為零也可以。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和投資環境決定。一般理財型的保險裡還會配置一個萬能賬戶,這個萬能賬戶一般有一個承諾的保底利率,目前瞭解到的最高的保底利率也就3%,這個就是寫進合同裡,你真正可以拿到的收益,

不過現在的通脹水平,真的沒啥誘惑力。看你個人的投資偏好去選擇,喜歡鎖定固定利率產品的,也可以買。大保險公司由於十幾年前為了開保單承諾了高收益,還在填坑,推出的理財型產品,帶的保底收益基本都在1%-2%的水平浮動,買大公司的理財型一定要看清保底利率多少,比銀行定期一年存款2%還要低額就不要買了。自己去做點投資都好過。

損失厭惡心理,讓你丟了保障,還虧錢

大家在購買有分紅返還,有收益的保險的時候,總是容易兩眼放光。這也是保險公司利用了大眾的損失厭惡心理,比起收穫,人們更在意自己的損失。

保險本來買的是保障,是用小錢撬動高保額,來對衝未來生活存在的不確定性風險。但是很多家庭老覺得自己自己花了這筆錢,然後沒出事,這筆錢就沒了。心裡總覺得虧了什麼。

朋友圈各種輕鬆籌的故事案例告訴我們,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先來,保障才是第一順位。

保險是解決保障問題,而不是存錢理財。而且保險是一個虛擬金融產品。一份合同。買的是一份心安。

先解決救命的錢,買好保障,做高保額。再去想活著怎麼投資賺錢的事情,不要本末倒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