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斯嘉麗·里維拉和鮑勃·迪倫

影片中被冠以“寶劍皇后”稱號的里維拉是鮑勃·迪倫在街上搭訕而得的重要巡演成員。她富有吉普賽韻味的提琴聲線成為這場巡演的標誌之一,強大如同《One More Cup of Coffee》《Hurricane》中的另一個滔滔不絕的靈魂。

“滾雷巡演”也確實具有吉普賽人大篷車巡演的主要特徵。這不僅因為《One More Cup of Coffee》寫於某年夏季迪倫借住在法國南部的友人David Oppenheim家中,後者帶他去參加了一個吉普賽人的節日。也因為這趟巡演的公社性質,它不是鮑勃· 迪倫的個人事務,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旅途。

像一顆星星在某個時刻發出巨大的吸引力,短時間內鮑勃·迪倫在他的身邊團聚起一座星團。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他的詩人伴侶不上臺的時候幫團隊看管行李,“他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他是自己王國的國王,國王想玩音樂”(鮑勃·迪倫語)。詩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巡演初始短暫地現身,在臺上幕後說神祕的段子;瓊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在演出後半程臨時加入。她為這次旅途寫了一首歌,夜晚的燈光下鮑勃·迪倫和羅傑·麥吉恩(Roger McGuinn)正努力跟上她的獨特彈法。

"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斯嘉麗·里維拉和鮑勃·迪倫

影片中被冠以“寶劍皇后”稱號的里維拉是鮑勃·迪倫在街上搭訕而得的重要巡演成員。她富有吉普賽韻味的提琴聲線成為這場巡演的標誌之一,強大如同《One More Cup of Coffee》《Hurricane》中的另一個滔滔不絕的靈魂。

“滾雷巡演”也確實具有吉普賽人大篷車巡演的主要特徵。這不僅因為《One More Cup of Coffee》寫於某年夏季迪倫借住在法國南部的友人David Oppenheim家中,後者帶他去參加了一個吉普賽人的節日。也因為這趟巡演的公社性質,它不是鮑勃· 迪倫的個人事務,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旅途。

像一顆星星在某個時刻發出巨大的吸引力,短時間內鮑勃·迪倫在他的身邊團聚起一座星團。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他的詩人伴侶不上臺的時候幫團隊看管行李,“他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他是自己王國的國王,國王想玩音樂”(鮑勃·迪倫語)。詩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巡演初始短暫地現身,在臺上幕後說神祕的段子;瓊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在演出後半程臨時加入。她為這次旅途寫了一首歌,夜晚的燈光下鮑勃·迪倫和羅傑·麥吉恩(Roger McGuinn)正努力跟上她的獨特彈法。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帕蒂·史密斯

"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斯嘉麗·里維拉和鮑勃·迪倫

影片中被冠以“寶劍皇后”稱號的里維拉是鮑勃·迪倫在街上搭訕而得的重要巡演成員。她富有吉普賽韻味的提琴聲線成為這場巡演的標誌之一,強大如同《One More Cup of Coffee》《Hurricane》中的另一個滔滔不絕的靈魂。

“滾雷巡演”也確實具有吉普賽人大篷車巡演的主要特徵。這不僅因為《One More Cup of Coffee》寫於某年夏季迪倫借住在法國南部的友人David Oppenheim家中,後者帶他去參加了一個吉普賽人的節日。也因為這趟巡演的公社性質,它不是鮑勃· 迪倫的個人事務,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旅途。

像一顆星星在某個時刻發出巨大的吸引力,短時間內鮑勃·迪倫在他的身邊團聚起一座星團。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他的詩人伴侶不上臺的時候幫團隊看管行李,“他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他是自己王國的國王,國王想玩音樂”(鮑勃·迪倫語)。詩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巡演初始短暫地現身,在臺上幕後說神祕的段子;瓊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在演出後半程臨時加入。她為這次旅途寫了一首歌,夜晚的燈光下鮑勃·迪倫和羅傑·麥吉恩(Roger McGuinn)正努力跟上她的獨特彈法。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帕蒂·史密斯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艾倫·金斯堡

"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斯嘉麗·里維拉和鮑勃·迪倫

影片中被冠以“寶劍皇后”稱號的里維拉是鮑勃·迪倫在街上搭訕而得的重要巡演成員。她富有吉普賽韻味的提琴聲線成為這場巡演的標誌之一,強大如同《One More Cup of Coffee》《Hurricane》中的另一個滔滔不絕的靈魂。

“滾雷巡演”也確實具有吉普賽人大篷車巡演的主要特徵。這不僅因為《One More Cup of Coffee》寫於某年夏季迪倫借住在法國南部的友人David Oppenheim家中,後者帶他去參加了一個吉普賽人的節日。也因為這趟巡演的公社性質,它不是鮑勃· 迪倫的個人事務,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旅途。

像一顆星星在某個時刻發出巨大的吸引力,短時間內鮑勃·迪倫在他的身邊團聚起一座星團。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他的詩人伴侶不上臺的時候幫團隊看管行李,“他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他是自己王國的國王,國王想玩音樂”(鮑勃·迪倫語)。詩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巡演初始短暫地現身,在臺上幕後說神祕的段子;瓊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在演出後半程臨時加入。她為這次旅途寫了一首歌,夜晚的燈光下鮑勃·迪倫和羅傑·麥吉恩(Roger McGuinn)正努力跟上她的獨特彈法。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帕蒂·史密斯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艾倫·金斯堡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瓊尼·米切爾

星團的名單還有很長,包括民謠歌手“漫遊者”傑克·艾略特(Ramblin’ Jack Elliot),“飛鳥樂隊”(The Byrds)的羅傑·麥吉恩,《Hurricane》的主人公、拳王魯賓·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需要指出的第一點是,影片中並非每個角色都是真實存在的。馬丁·斯科塞斯虛虛實實地插入莎朗·斯通(Sharon Stone)扮演的19歲少女粉絲和長得很像邁克爾·墨菲(Michael Murphy)的政客,至少這兩個角色均為虛構。扮演政客的正是演員邁克爾·墨菲。

"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斯嘉麗·里維拉和鮑勃·迪倫

影片中被冠以“寶劍皇后”稱號的里維拉是鮑勃·迪倫在街上搭訕而得的重要巡演成員。她富有吉普賽韻味的提琴聲線成為這場巡演的標誌之一,強大如同《One More Cup of Coffee》《Hurricane》中的另一個滔滔不絕的靈魂。

“滾雷巡演”也確實具有吉普賽人大篷車巡演的主要特徵。這不僅因為《One More Cup of Coffee》寫於某年夏季迪倫借住在法國南部的友人David Oppenheim家中,後者帶他去參加了一個吉普賽人的節日。也因為這趟巡演的公社性質,它不是鮑勃· 迪倫的個人事務,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旅途。

像一顆星星在某個時刻發出巨大的吸引力,短時間內鮑勃·迪倫在他的身邊團聚起一座星團。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他的詩人伴侶不上臺的時候幫團隊看管行李,“他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他是自己王國的國王,國王想玩音樂”(鮑勃·迪倫語)。詩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巡演初始短暫地現身,在臺上幕後說神祕的段子;瓊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在演出後半程臨時加入。她為這次旅途寫了一首歌,夜晚的燈光下鮑勃·迪倫和羅傑·麥吉恩(Roger McGuinn)正努力跟上她的獨特彈法。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帕蒂·史密斯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艾倫·金斯堡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瓊尼·米切爾

星團的名單還有很長,包括民謠歌手“漫遊者”傑克·艾略特(Ramblin’ Jack Elliot),“飛鳥樂隊”(The Byrds)的羅傑·麥吉恩,《Hurricane》的主人公、拳王魯賓·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需要指出的第一點是,影片中並非每個角色都是真實存在的。馬丁·斯科塞斯虛虛實實地插入莎朗·斯通(Sharon Stone)扮演的19歲少女粉絲和長得很像邁克爾·墨菲(Michael Murphy)的政客,至少這兩個角色均為虛構。扮演政客的正是演員邁克爾·墨菲。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虛構的十九歲粉絲莎朗·斯通

此時屬於瓊·貝茨(Joan Baez)的時代已經結束,但她仍處在個人的活躍期。“瓊·貝茨,我們在睡夢中都能一起唱歌。事實上,有很多次我在夢中聽到她的聲音。”影片證實了這一點,無論迪倫如何左搖右晃,篡改歌詞和節奏,貝茨都能跟上他。他們的合唱比十年前二人戀愛時更純熟。聲音跳過思考和往事,直接在身體記憶和靈感的指揮下合作無間。

"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斯嘉麗·里維拉和鮑勃·迪倫

影片中被冠以“寶劍皇后”稱號的里維拉是鮑勃·迪倫在街上搭訕而得的重要巡演成員。她富有吉普賽韻味的提琴聲線成為這場巡演的標誌之一,強大如同《One More Cup of Coffee》《Hurricane》中的另一個滔滔不絕的靈魂。

“滾雷巡演”也確實具有吉普賽人大篷車巡演的主要特徵。這不僅因為《One More Cup of Coffee》寫於某年夏季迪倫借住在法國南部的友人David Oppenheim家中,後者帶他去參加了一個吉普賽人的節日。也因為這趟巡演的公社性質,它不是鮑勃· 迪倫的個人事務,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旅途。

像一顆星星在某個時刻發出巨大的吸引力,短時間內鮑勃·迪倫在他的身邊團聚起一座星團。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他的詩人伴侶不上臺的時候幫團隊看管行李,“他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他是自己王國的國王,國王想玩音樂”(鮑勃·迪倫語)。詩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巡演初始短暫地現身,在臺上幕後說神祕的段子;瓊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在演出後半程臨時加入。她為這次旅途寫了一首歌,夜晚的燈光下鮑勃·迪倫和羅傑·麥吉恩(Roger McGuinn)正努力跟上她的獨特彈法。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帕蒂·史密斯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艾倫·金斯堡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瓊尼·米切爾

星團的名單還有很長,包括民謠歌手“漫遊者”傑克·艾略特(Ramblin’ Jack Elliot),“飛鳥樂隊”(The Byrds)的羅傑·麥吉恩,《Hurricane》的主人公、拳王魯賓·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需要指出的第一點是,影片中並非每個角色都是真實存在的。馬丁·斯科塞斯虛虛實實地插入莎朗·斯通(Sharon Stone)扮演的19歲少女粉絲和長得很像邁克爾·墨菲(Michael Murphy)的政客,至少這兩個角色均為虛構。扮演政客的正是演員邁克爾·墨菲。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虛構的十九歲粉絲莎朗·斯通

此時屬於瓊·貝茨(Joan Baez)的時代已經結束,但她仍處在個人的活躍期。“瓊·貝茨,我們在睡夢中都能一起唱歌。事實上,有很多次我在夢中聽到她的聲音。”影片證實了這一點,無論迪倫如何左搖右晃,篡改歌詞和節奏,貝茨都能跟上他。他們的合唱比十年前二人戀愛時更純熟。聲音跳過思考和往事,直接在身體記憶和靈感的指揮下合作無間。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斯嘉麗·里維拉和鮑勃·迪倫

影片中被冠以“寶劍皇后”稱號的里維拉是鮑勃·迪倫在街上搭訕而得的重要巡演成員。她富有吉普賽韻味的提琴聲線成為這場巡演的標誌之一,強大如同《One More Cup of Coffee》《Hurricane》中的另一個滔滔不絕的靈魂。

“滾雷巡演”也確實具有吉普賽人大篷車巡演的主要特徵。這不僅因為《One More Cup of Coffee》寫於某年夏季迪倫借住在法國南部的友人David Oppenheim家中,後者帶他去參加了一個吉普賽人的節日。也因為這趟巡演的公社性質,它不是鮑勃· 迪倫的個人事務,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旅途。

像一顆星星在某個時刻發出巨大的吸引力,短時間內鮑勃·迪倫在他的身邊團聚起一座星團。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他的詩人伴侶不上臺的時候幫團隊看管行李,“他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他是自己王國的國王,國王想玩音樂”(鮑勃·迪倫語)。詩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巡演初始短暫地現身,在臺上幕後說神祕的段子;瓊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在演出後半程臨時加入。她為這次旅途寫了一首歌,夜晚的燈光下鮑勃·迪倫和羅傑·麥吉恩(Roger McGuinn)正努力跟上她的獨特彈法。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帕蒂·史密斯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艾倫·金斯堡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瓊尼·米切爾

星團的名單還有很長,包括民謠歌手“漫遊者”傑克·艾略特(Ramblin’ Jack Elliot),“飛鳥樂隊”(The Byrds)的羅傑·麥吉恩,《Hurricane》的主人公、拳王魯賓·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需要指出的第一點是,影片中並非每個角色都是真實存在的。馬丁·斯科塞斯虛虛實實地插入莎朗·斯通(Sharon Stone)扮演的19歲少女粉絲和長得很像邁克爾·墨菲(Michael Murphy)的政客,至少這兩個角色均為虛構。扮演政客的正是演員邁克爾·墨菲。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虛構的十九歲粉絲莎朗·斯通

此時屬於瓊·貝茨(Joan Baez)的時代已經結束,但她仍處在個人的活躍期。“瓊·貝茨,我們在睡夢中都能一起唱歌。事實上,有很多次我在夢中聽到她的聲音。”影片證實了這一點,無論迪倫如何左搖右晃,篡改歌詞和節奏,貝茨都能跟上他。他們的合唱比十年前二人戀愛時更純熟。聲音跳過思考和往事,直接在身體記憶和靈感的指揮下合作無間。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斯嘉麗·里維拉和鮑勃·迪倫

影片中被冠以“寶劍皇后”稱號的里維拉是鮑勃·迪倫在街上搭訕而得的重要巡演成員。她富有吉普賽韻味的提琴聲線成為這場巡演的標誌之一,強大如同《One More Cup of Coffee》《Hurricane》中的另一個滔滔不絕的靈魂。

“滾雷巡演”也確實具有吉普賽人大篷車巡演的主要特徵。這不僅因為《One More Cup of Coffee》寫於某年夏季迪倫借住在法國南部的友人David Oppenheim家中,後者帶他去參加了一個吉普賽人的節日。也因為這趟巡演的公社性質,它不是鮑勃· 迪倫的個人事務,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旅途。

像一顆星星在某個時刻發出巨大的吸引力,短時間內鮑勃·迪倫在他的身邊團聚起一座星團。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他的詩人伴侶不上臺的時候幫團隊看管行李,“他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他是自己王國的國王,國王想玩音樂”(鮑勃·迪倫語)。詩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巡演初始短暫地現身,在臺上幕後說神祕的段子;瓊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在演出後半程臨時加入。她為這次旅途寫了一首歌,夜晚的燈光下鮑勃·迪倫和羅傑·麥吉恩(Roger McGuinn)正努力跟上她的獨特彈法。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帕蒂·史密斯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艾倫·金斯堡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瓊尼·米切爾

星團的名單還有很長,包括民謠歌手“漫遊者”傑克·艾略特(Ramblin’ Jack Elliot),“飛鳥樂隊”(The Byrds)的羅傑·麥吉恩,《Hurricane》的主人公、拳王魯賓·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需要指出的第一點是,影片中並非每個角色都是真實存在的。馬丁·斯科塞斯虛虛實實地插入莎朗·斯通(Sharon Stone)扮演的19歲少女粉絲和長得很像邁克爾·墨菲(Michael Murphy)的政客,至少這兩個角色均為虛構。扮演政客的正是演員邁克爾·墨菲。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虛構的十九歲粉絲莎朗·斯通

此時屬於瓊·貝茨(Joan Baez)的時代已經結束,但她仍處在個人的活躍期。“瓊·貝茨,我們在睡夢中都能一起唱歌。事實上,有很多次我在夢中聽到她的聲音。”影片證實了這一點,無論迪倫如何左搖右晃,篡改歌詞和節奏,貝茨都能跟上他。他們的合唱比十年前二人戀愛時更純熟。聲音跳過思考和往事,直接在身體記憶和靈感的指揮下合作無間。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巡演中,瓊·貝茨裝扮成鮑勃·迪倫

鏡頭記錄了迪倫和貝茨在吧檯前的這段對話:

“——《The Lonesome Death of Hattie Carol》,這是你寫過的最好的歌。

——這是你唱過最好的歌。

——謝謝。為什麼你現在把它帶上舞臺?

——因為你不願意唱它。

——我當然會唱。哦,鮑勃。是不是因為我把詞改了。

——當時你跑掉去結婚了,讓我很生氣。

——你結婚更早,而且沒有告訴我。你應該告訴我的,

——但是,但是我娶了我愛的女人。

——確實如此,這我知道。我也嫁了一個我以為愛過的男人。

——(迪倫尷尬地笑了)看,這就是‘以為’乾的好事。‘以為’總是會把你幹翻。”

在十年前,迪倫因為薩拉(Sara Dylan,原名Shirley Marlin Noznisky)與瓊·貝茨分手。

"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斯嘉麗·里維拉和鮑勃·迪倫

影片中被冠以“寶劍皇后”稱號的里維拉是鮑勃·迪倫在街上搭訕而得的重要巡演成員。她富有吉普賽韻味的提琴聲線成為這場巡演的標誌之一,強大如同《One More Cup of Coffee》《Hurricane》中的另一個滔滔不絕的靈魂。

“滾雷巡演”也確實具有吉普賽人大篷車巡演的主要特徵。這不僅因為《One More Cup of Coffee》寫於某年夏季迪倫借住在法國南部的友人David Oppenheim家中,後者帶他去參加了一個吉普賽人的節日。也因為這趟巡演的公社性質,它不是鮑勃· 迪倫的個人事務,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旅途。

像一顆星星在某個時刻發出巨大的吸引力,短時間內鮑勃·迪倫在他的身邊團聚起一座星團。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他的詩人伴侶不上臺的時候幫團隊看管行李,“他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他是自己王國的國王,國王想玩音樂”(鮑勃·迪倫語)。詩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巡演初始短暫地現身,在臺上幕後說神祕的段子;瓊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在演出後半程臨時加入。她為這次旅途寫了一首歌,夜晚的燈光下鮑勃·迪倫和羅傑·麥吉恩(Roger McGuinn)正努力跟上她的獨特彈法。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帕蒂·史密斯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艾倫·金斯堡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瓊尼·米切爾

星團的名單還有很長,包括民謠歌手“漫遊者”傑克·艾略特(Ramblin’ Jack Elliot),“飛鳥樂隊”(The Byrds)的羅傑·麥吉恩,《Hurricane》的主人公、拳王魯賓·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需要指出的第一點是,影片中並非每個角色都是真實存在的。馬丁·斯科塞斯虛虛實實地插入莎朗·斯通(Sharon Stone)扮演的19歲少女粉絲和長得很像邁克爾·墨菲(Michael Murphy)的政客,至少這兩個角色均為虛構。扮演政客的正是演員邁克爾·墨菲。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虛構的十九歲粉絲莎朗·斯通

此時屬於瓊·貝茨(Joan Baez)的時代已經結束,但她仍處在個人的活躍期。“瓊·貝茨,我們在睡夢中都能一起唱歌。事實上,有很多次我在夢中聽到她的聲音。”影片證實了這一點,無論迪倫如何左搖右晃,篡改歌詞和節奏,貝茨都能跟上他。他們的合唱比十年前二人戀愛時更純熟。聲音跳過思考和往事,直接在身體記憶和靈感的指揮下合作無間。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巡演中,瓊·貝茨裝扮成鮑勃·迪倫

鏡頭記錄了迪倫和貝茨在吧檯前的這段對話:

“——《The Lonesome Death of Hattie Carol》,這是你寫過的最好的歌。

——這是你唱過最好的歌。

——謝謝。為什麼你現在把它帶上舞臺?

——因為你不願意唱它。

——我當然會唱。哦,鮑勃。是不是因為我把詞改了。

——當時你跑掉去結婚了,讓我很生氣。

——你結婚更早,而且沒有告訴我。你應該告訴我的,

——但是,但是我娶了我愛的女人。

——確實如此,這我知道。我也嫁了一個我以為愛過的男人。

——(迪倫尷尬地笑了)看,這就是‘以為’乾的好事。‘以為’總是會把你幹翻。”

在十年前,迪倫因為薩拉(Sara Dylan,原名Shirley Marlin Noznisky)與瓊·貝茨分手。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滾雷巡演》中重複出現最多的場景是鮑勃·迪倫手握巡演巴士的方向盤,開著一車人浩浩蕩蕩地移動。

他們專揀小地方演出,狹小的舞臺上擠了16-18個人,後臺還有差不多數量的隨行人員。住便宜旅館,在演出當天發傳單宣傳,願者上鉤。

這場巡演人人高興,除了演出經理和財務。經濟上這是一筆虧錢的買賣,精神上則是一次快樂的冒險,而且差不多是此類冒險的尾聲。

"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斯嘉麗·里維拉和鮑勃·迪倫

影片中被冠以“寶劍皇后”稱號的里維拉是鮑勃·迪倫在街上搭訕而得的重要巡演成員。她富有吉普賽韻味的提琴聲線成為這場巡演的標誌之一,強大如同《One More Cup of Coffee》《Hurricane》中的另一個滔滔不絕的靈魂。

“滾雷巡演”也確實具有吉普賽人大篷車巡演的主要特徵。這不僅因為《One More Cup of Coffee》寫於某年夏季迪倫借住在法國南部的友人David Oppenheim家中,後者帶他去參加了一個吉普賽人的節日。也因為這趟巡演的公社性質,它不是鮑勃· 迪倫的個人事務,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旅途。

像一顆星星在某個時刻發出巨大的吸引力,短時間內鮑勃·迪倫在他的身邊團聚起一座星團。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他的詩人伴侶不上臺的時候幫團隊看管行李,“他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他是自己王國的國王,國王想玩音樂”(鮑勃·迪倫語)。詩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巡演初始短暫地現身,在臺上幕後說神祕的段子;瓊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在演出後半程臨時加入。她為這次旅途寫了一首歌,夜晚的燈光下鮑勃·迪倫和羅傑·麥吉恩(Roger McGuinn)正努力跟上她的獨特彈法。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帕蒂·史密斯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艾倫·金斯堡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瓊尼·米切爾

星團的名單還有很長,包括民謠歌手“漫遊者”傑克·艾略特(Ramblin’ Jack Elliot),“飛鳥樂隊”(The Byrds)的羅傑·麥吉恩,《Hurricane》的主人公、拳王魯賓·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需要指出的第一點是,影片中並非每個角色都是真實存在的。馬丁·斯科塞斯虛虛實實地插入莎朗·斯通(Sharon Stone)扮演的19歲少女粉絲和長得很像邁克爾·墨菲(Michael Murphy)的政客,至少這兩個角色均為虛構。扮演政客的正是演員邁克爾·墨菲。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虛構的十九歲粉絲莎朗·斯通

此時屬於瓊·貝茨(Joan Baez)的時代已經結束,但她仍處在個人的活躍期。“瓊·貝茨,我們在睡夢中都能一起唱歌。事實上,有很多次我在夢中聽到她的聲音。”影片證實了這一點,無論迪倫如何左搖右晃,篡改歌詞和節奏,貝茨都能跟上他。他們的合唱比十年前二人戀愛時更純熟。聲音跳過思考和往事,直接在身體記憶和靈感的指揮下合作無間。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巡演中,瓊·貝茨裝扮成鮑勃·迪倫

鏡頭記錄了迪倫和貝茨在吧檯前的這段對話:

“——《The Lonesome Death of Hattie Carol》,這是你寫過的最好的歌。

——這是你唱過最好的歌。

——謝謝。為什麼你現在把它帶上舞臺?

——因為你不願意唱它。

——我當然會唱。哦,鮑勃。是不是因為我把詞改了。

——當時你跑掉去結婚了,讓我很生氣。

——你結婚更早,而且沒有告訴我。你應該告訴我的,

——但是,但是我娶了我愛的女人。

——確實如此,這我知道。我也嫁了一個我以為愛過的男人。

——(迪倫尷尬地笑了)看,這就是‘以為’乾的好事。‘以為’總是會把你幹翻。”

在十年前,迪倫因為薩拉(Sara Dylan,原名Shirley Marlin Noznisky)與瓊·貝茨分手。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滾雷巡演》中重複出現最多的場景是鮑勃·迪倫手握巡演巴士的方向盤,開著一車人浩浩蕩蕩地移動。

他們專揀小地方演出,狹小的舞臺上擠了16-18個人,後臺還有差不多數量的隨行人員。住便宜旅館,在演出當天發傳單宣傳,願者上鉤。

這場巡演人人高興,除了演出經理和財務。經濟上這是一筆虧錢的買賣,精神上則是一次快樂的冒險,而且差不多是此類冒險的尾聲。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此前的著名先例有滾石樂隊(Rolling Stone)1968年的“搖滾馬戲團”(Rock and Roll Circus),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為祛魅披頭士而作的1972年小規模英國高校巡演。“滾雷巡演”之後,巨星的公社式演出/巡演時代落下帷幕。

鮑勃·迪倫1966年起停止巡演,直到1974年才與The Band重新上路,體育館場場賣光。但他想逃避產業和社會影響力的巨獸,“這樣做(在大場館開唱)讓我不舒服和不快樂”。

1975年他與薩拉·迪倫的婚姻擱淺。前一年,他的黑暗之作《Blood on the Tracks》上已佈滿婚姻的裂痕。他和薩拉的兒子雅各布曾說過,“這張專輯聽起來就像我的父母在講話。”然而,“滾雷巡演”演的不是這張專輯,而是一系列改變了面孔的老歌,及受吉普賽文化影響的新作。這些新歌后來被收錄在《Desire》(1976)中,這是後話。

對此時的鮑勃·迪倫來說,開車上路,近距離接觸人群是個好選項。

當然迪倫沒有真正投入人群。這趟巡演中他學人家畫屍妝,用白粉塗面,粗黑畫筆描眼眶,草帽上插滿鮮花,不時戴上半透明的面具。仍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戴上面具時,人會說真話。”

他不再是初登臺,一雙手除了握話筒、演奏樂器就不知道該放在哪裡的那個迪倫小子,也不是1965年新港音樂節上彈起電吉他,刻意與“民謠代言人”身份決裂的那個一意孤行者。他們所有人都似乎沒有意識到鏡頭的存在。鏡頭貼近迪倫的面孔,汗水在粉白的臉上上衝出一條條水印。他脖子上的青筋暴起,拳頭攢緊,面孔漲得通紅。

“滾雷巡演”中鮑勃·迪倫難得地令人感到親近。原來他有一雙灰藍霧濛濛的眼睛,並不掩飾偶爾煩躁易怒的情緒。有時他在臺上瞪大了雙眼,佝僂著背警惕地來回掃視,彷彿有其他靈魂住進他的身體。

"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斯嘉麗·里維拉和鮑勃·迪倫

影片中被冠以“寶劍皇后”稱號的里維拉是鮑勃·迪倫在街上搭訕而得的重要巡演成員。她富有吉普賽韻味的提琴聲線成為這場巡演的標誌之一,強大如同《One More Cup of Coffee》《Hurricane》中的另一個滔滔不絕的靈魂。

“滾雷巡演”也確實具有吉普賽人大篷車巡演的主要特徵。這不僅因為《One More Cup of Coffee》寫於某年夏季迪倫借住在法國南部的友人David Oppenheim家中,後者帶他去參加了一個吉普賽人的節日。也因為這趟巡演的公社性質,它不是鮑勃· 迪倫的個人事務,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旅途。

像一顆星星在某個時刻發出巨大的吸引力,短時間內鮑勃·迪倫在他的身邊團聚起一座星團。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他的詩人伴侶不上臺的時候幫團隊看管行李,“他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他是自己王國的國王,國王想玩音樂”(鮑勃·迪倫語)。詩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巡演初始短暫地現身,在臺上幕後說神祕的段子;瓊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在演出後半程臨時加入。她為這次旅途寫了一首歌,夜晚的燈光下鮑勃·迪倫和羅傑·麥吉恩(Roger McGuinn)正努力跟上她的獨特彈法。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帕蒂·史密斯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艾倫·金斯堡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瓊尼·米切爾

星團的名單還有很長,包括民謠歌手“漫遊者”傑克·艾略特(Ramblin’ Jack Elliot),“飛鳥樂隊”(The Byrds)的羅傑·麥吉恩,《Hurricane》的主人公、拳王魯賓·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需要指出的第一點是,影片中並非每個角色都是真實存在的。馬丁·斯科塞斯虛虛實實地插入莎朗·斯通(Sharon Stone)扮演的19歲少女粉絲和長得很像邁克爾·墨菲(Michael Murphy)的政客,至少這兩個角色均為虛構。扮演政客的正是演員邁克爾·墨菲。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虛構的十九歲粉絲莎朗·斯通

此時屬於瓊·貝茨(Joan Baez)的時代已經結束,但她仍處在個人的活躍期。“瓊·貝茨,我們在睡夢中都能一起唱歌。事實上,有很多次我在夢中聽到她的聲音。”影片證實了這一點,無論迪倫如何左搖右晃,篡改歌詞和節奏,貝茨都能跟上他。他們的合唱比十年前二人戀愛時更純熟。聲音跳過思考和往事,直接在身體記憶和靈感的指揮下合作無間。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巡演中,瓊·貝茨裝扮成鮑勃·迪倫

鏡頭記錄了迪倫和貝茨在吧檯前的這段對話:

“——《The Lonesome Death of Hattie Carol》,這是你寫過的最好的歌。

——這是你唱過最好的歌。

——謝謝。為什麼你現在把它帶上舞臺?

——因為你不願意唱它。

——我當然會唱。哦,鮑勃。是不是因為我把詞改了。

——當時你跑掉去結婚了,讓我很生氣。

——你結婚更早,而且沒有告訴我。你應該告訴我的,

——但是,但是我娶了我愛的女人。

——確實如此,這我知道。我也嫁了一個我以為愛過的男人。

——(迪倫尷尬地笑了)看,這就是‘以為’乾的好事。‘以為’總是會把你幹翻。”

在十年前,迪倫因為薩拉(Sara Dylan,原名Shirley Marlin Noznisky)與瓊·貝茨分手。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滾雷巡演》中重複出現最多的場景是鮑勃·迪倫手握巡演巴士的方向盤,開著一車人浩浩蕩蕩地移動。

他們專揀小地方演出,狹小的舞臺上擠了16-18個人,後臺還有差不多數量的隨行人員。住便宜旅館,在演出當天發傳單宣傳,願者上鉤。

這場巡演人人高興,除了演出經理和財務。經濟上這是一筆虧錢的買賣,精神上則是一次快樂的冒險,而且差不多是此類冒險的尾聲。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此前的著名先例有滾石樂隊(Rolling Stone)1968年的“搖滾馬戲團”(Rock and Roll Circus),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為祛魅披頭士而作的1972年小規模英國高校巡演。“滾雷巡演”之後,巨星的公社式演出/巡演時代落下帷幕。

鮑勃·迪倫1966年起停止巡演,直到1974年才與The Band重新上路,體育館場場賣光。但他想逃避產業和社會影響力的巨獸,“這樣做(在大場館開唱)讓我不舒服和不快樂”。

1975年他與薩拉·迪倫的婚姻擱淺。前一年,他的黑暗之作《Blood on the Tracks》上已佈滿婚姻的裂痕。他和薩拉的兒子雅各布曾說過,“這張專輯聽起來就像我的父母在講話。”然而,“滾雷巡演”演的不是這張專輯,而是一系列改變了面孔的老歌,及受吉普賽文化影響的新作。這些新歌后來被收錄在《Desire》(1976)中,這是後話。

對此時的鮑勃·迪倫來說,開車上路,近距離接觸人群是個好選項。

當然迪倫沒有真正投入人群。這趟巡演中他學人家畫屍妝,用白粉塗面,粗黑畫筆描眼眶,草帽上插滿鮮花,不時戴上半透明的面具。仍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戴上面具時,人會說真話。”

他不再是初登臺,一雙手除了握話筒、演奏樂器就不知道該放在哪裡的那個迪倫小子,也不是1965年新港音樂節上彈起電吉他,刻意與“民謠代言人”身份決裂的那個一意孤行者。他們所有人都似乎沒有意識到鏡頭的存在。鏡頭貼近迪倫的面孔,汗水在粉白的臉上上衝出一條條水印。他脖子上的青筋暴起,拳頭攢緊,面孔漲得通紅。

“滾雷巡演”中鮑勃·迪倫難得地令人感到親近。原來他有一雙灰藍霧濛濛的眼睛,並不掩飾偶爾煩躁易怒的情緒。有時他在臺上瞪大了雙眼,佝僂著背警惕地來回掃視,彷彿有其他靈魂住進他的身體。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斯嘉麗·里維拉和鮑勃·迪倫

影片中被冠以“寶劍皇后”稱號的里維拉是鮑勃·迪倫在街上搭訕而得的重要巡演成員。她富有吉普賽韻味的提琴聲線成為這場巡演的標誌之一,強大如同《One More Cup of Coffee》《Hurricane》中的另一個滔滔不絕的靈魂。

“滾雷巡演”也確實具有吉普賽人大篷車巡演的主要特徵。這不僅因為《One More Cup of Coffee》寫於某年夏季迪倫借住在法國南部的友人David Oppenheim家中,後者帶他去參加了一個吉普賽人的節日。也因為這趟巡演的公社性質,它不是鮑勃· 迪倫的個人事務,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旅途。

像一顆星星在某個時刻發出巨大的吸引力,短時間內鮑勃·迪倫在他的身邊團聚起一座星團。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他的詩人伴侶不上臺的時候幫團隊看管行李,“他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他是自己王國的國王,國王想玩音樂”(鮑勃·迪倫語)。詩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巡演初始短暫地現身,在臺上幕後說神祕的段子;瓊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在演出後半程臨時加入。她為這次旅途寫了一首歌,夜晚的燈光下鮑勃·迪倫和羅傑·麥吉恩(Roger McGuinn)正努力跟上她的獨特彈法。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帕蒂·史密斯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艾倫·金斯堡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瓊尼·米切爾

星團的名單還有很長,包括民謠歌手“漫遊者”傑克·艾略特(Ramblin’ Jack Elliot),“飛鳥樂隊”(The Byrds)的羅傑·麥吉恩,《Hurricane》的主人公、拳王魯賓·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需要指出的第一點是,影片中並非每個角色都是真實存在的。馬丁·斯科塞斯虛虛實實地插入莎朗·斯通(Sharon Stone)扮演的19歲少女粉絲和長得很像邁克爾·墨菲(Michael Murphy)的政客,至少這兩個角色均為虛構。扮演政客的正是演員邁克爾·墨菲。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虛構的十九歲粉絲莎朗·斯通

此時屬於瓊·貝茨(Joan Baez)的時代已經結束,但她仍處在個人的活躍期。“瓊·貝茨,我們在睡夢中都能一起唱歌。事實上,有很多次我在夢中聽到她的聲音。”影片證實了這一點,無論迪倫如何左搖右晃,篡改歌詞和節奏,貝茨都能跟上他。他們的合唱比十年前二人戀愛時更純熟。聲音跳過思考和往事,直接在身體記憶和靈感的指揮下合作無間。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巡演中,瓊·貝茨裝扮成鮑勃·迪倫

鏡頭記錄了迪倫和貝茨在吧檯前的這段對話:

“——《The Lonesome Death of Hattie Carol》,這是你寫過的最好的歌。

——這是你唱過最好的歌。

——謝謝。為什麼你現在把它帶上舞臺?

——因為你不願意唱它。

——我當然會唱。哦,鮑勃。是不是因為我把詞改了。

——當時你跑掉去結婚了,讓我很生氣。

——你結婚更早,而且沒有告訴我。你應該告訴我的,

——但是,但是我娶了我愛的女人。

——確實如此,這我知道。我也嫁了一個我以為愛過的男人。

——(迪倫尷尬地笑了)看,這就是‘以為’乾的好事。‘以為’總是會把你幹翻。”

在十年前,迪倫因為薩拉(Sara Dylan,原名Shirley Marlin Noznisky)與瓊·貝茨分手。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滾雷巡演》中重複出現最多的場景是鮑勃·迪倫手握巡演巴士的方向盤,開著一車人浩浩蕩蕩地移動。

他們專揀小地方演出,狹小的舞臺上擠了16-18個人,後臺還有差不多數量的隨行人員。住便宜旅館,在演出當天發傳單宣傳,願者上鉤。

這場巡演人人高興,除了演出經理和財務。經濟上這是一筆虧錢的買賣,精神上則是一次快樂的冒險,而且差不多是此類冒險的尾聲。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此前的著名先例有滾石樂隊(Rolling Stone)1968年的“搖滾馬戲團”(Rock and Roll Circus),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為祛魅披頭士而作的1972年小規模英國高校巡演。“滾雷巡演”之後,巨星的公社式演出/巡演時代落下帷幕。

鮑勃·迪倫1966年起停止巡演,直到1974年才與The Band重新上路,體育館場場賣光。但他想逃避產業和社會影響力的巨獸,“這樣做(在大場館開唱)讓我不舒服和不快樂”。

1975年他與薩拉·迪倫的婚姻擱淺。前一年,他的黑暗之作《Blood on the Tracks》上已佈滿婚姻的裂痕。他和薩拉的兒子雅各布曾說過,“這張專輯聽起來就像我的父母在講話。”然而,“滾雷巡演”演的不是這張專輯,而是一系列改變了面孔的老歌,及受吉普賽文化影響的新作。這些新歌后來被收錄在《Desire》(1976)中,這是後話。

對此時的鮑勃·迪倫來說,開車上路,近距離接觸人群是個好選項。

當然迪倫沒有真正投入人群。這趟巡演中他學人家畫屍妝,用白粉塗面,粗黑畫筆描眼眶,草帽上插滿鮮花,不時戴上半透明的面具。仍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戴上面具時,人會說真話。”

他不再是初登臺,一雙手除了握話筒、演奏樂器就不知道該放在哪裡的那個迪倫小子,也不是1965年新港音樂節上彈起電吉他,刻意與“民謠代言人”身份決裂的那個一意孤行者。他們所有人都似乎沒有意識到鏡頭的存在。鏡頭貼近迪倫的面孔,汗水在粉白的臉上上衝出一條條水印。他脖子上的青筋暴起,拳頭攢緊,面孔漲得通紅。

“滾雷巡演”中鮑勃·迪倫難得地令人感到親近。原來他有一雙灰藍霧濛濛的眼睛,並不掩飾偶爾煩躁易怒的情緒。有時他在臺上瞪大了雙眼,佝僂著背警惕地來回掃視,彷彿有其他靈魂住進他的身體。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這個鮑勃·迪倫也不再忙不迭地劃清與時代及“時代代言人”間的關係,“美國以如此難堪的姿態緊追越南不放,一個月中發生了兩起刺殺總統(未遂)案。”他雖然自稱“從未搞清楚這次巡演的核心”,“或許它什麼都不是,而我什麼都不記得了。這是四十年前的事,那時的我甚至還未出生。”但他至少做到了一件事——像短命的伍德斯托克一樣,創造了一段時空,跨越往事和現實的藩籬(就像他與瓊·貝茨),容納不同的個體在其中發光。

影片中,接受採訪時眼瞼低垂的鮑勃·迪倫也吐出過金句:“生活不在於找到自己,或找到任何東西——而是在於重新創造一個自己。”

"

這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拍鮑勃·迪倫的紀錄片(《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但鮑勃·迪倫浩如煙海的創造中,1975年的“滾雷巡演”(Rolling Thunder Revue)只此一趟,別無分號。哪怕是這次巡演的第二輪亦變了味道。只憑這一點,斯科塞斯以“滾雷巡演”為素材拍攝的新片《滾雷巡演:鮑勃·迪倫傳奇》(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就很珍貴。

尤其,鑑於近年的鮑勃·迪倫在巡演中已放棄吉他,總是衣冠楚楚地守著一架鋼琴,在老人樂隊、猩紅天鵝絨幕布和復古道具的簇擁中登臺,重見他三十出頭時既慷慨又善變、狡黠而能量充沛的樣子真是幸事。

在1975年的最後兩個月中,這趟巡演就像滾雪球,從馬薩諸塞州經康涅狄格州往紐約進發,又繞回馬薩諸塞取道緬因州去往加拿大。在鮑勃·迪倫的整個音樂生涯中,像“滾雷巡演”這樣的慷慨之舉也很罕見。他與新老朋友們分享舞臺,每次演出幾乎都由“客座嘉賓”先上臺唱個盡興,他再上去。話筒亦能分享,影片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就是他與臺上友人鼻尖對鼻尖,呼吸碰呼吸地唱同一首歌,如同兩面鏡子彼此反射光輝。

一邊的吉普賽小提琴女郎斯嘉麗·里維拉(Scarlet Rivera)不時目光如炬地凝視迪倫,額上的蛇形紋飾只是她隨身攜帶的一箱蠟燭、寶劍、鏡子等物什的冰山一角,猶如蛇的一顆牙齒。“我不用和她交談(她很寡言),但某天進了她的房間,看見那一箱東西,對她的瞭解足以勝過千言萬語。”(鮑勃·迪倫語)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斯嘉麗·里維拉和鮑勃·迪倫

影片中被冠以“寶劍皇后”稱號的里維拉是鮑勃·迪倫在街上搭訕而得的重要巡演成員。她富有吉普賽韻味的提琴聲線成為這場巡演的標誌之一,強大如同《One More Cup of Coffee》《Hurricane》中的另一個滔滔不絕的靈魂。

“滾雷巡演”也確實具有吉普賽人大篷車巡演的主要特徵。這不僅因為《One More Cup of Coffee》寫於某年夏季迪倫借住在法國南部的友人David Oppenheim家中,後者帶他去參加了一個吉普賽人的節日。也因為這趟巡演的公社性質,它不是鮑勃· 迪倫的個人事務,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旅途。

像一顆星星在某個時刻發出巨大的吸引力,短時間內鮑勃·迪倫在他的身邊團聚起一座星團。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他的詩人伴侶不上臺的時候幫團隊看管行李,“他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他是自己王國的國王,國王想玩音樂”(鮑勃·迪倫語)。詩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巡演初始短暫地現身,在臺上幕後說神祕的段子;瓊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在演出後半程臨時加入。她為這次旅途寫了一首歌,夜晚的燈光下鮑勃·迪倫和羅傑·麥吉恩(Roger McGuinn)正努力跟上她的獨特彈法。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帕蒂·史密斯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艾倫·金斯堡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瓊尼·米切爾

星團的名單還有很長,包括民謠歌手“漫遊者”傑克·艾略特(Ramblin’ Jack Elliot),“飛鳥樂隊”(The Byrds)的羅傑·麥吉恩,《Hurricane》的主人公、拳王魯賓·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需要指出的第一點是,影片中並非每個角色都是真實存在的。馬丁·斯科塞斯虛虛實實地插入莎朗·斯通(Sharon Stone)扮演的19歲少女粉絲和長得很像邁克爾·墨菲(Michael Murphy)的政客,至少這兩個角色均為虛構。扮演政客的正是演員邁克爾·墨菲。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虛構的十九歲粉絲莎朗·斯通

此時屬於瓊·貝茨(Joan Baez)的時代已經結束,但她仍處在個人的活躍期。“瓊·貝茨,我們在睡夢中都能一起唱歌。事實上,有很多次我在夢中聽到她的聲音。”影片證實了這一點,無論迪倫如何左搖右晃,篡改歌詞和節奏,貝茨都能跟上他。他們的合唱比十年前二人戀愛時更純熟。聲音跳過思考和往事,直接在身體記憶和靈感的指揮下合作無間。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巡演中,瓊·貝茨裝扮成鮑勃·迪倫

鏡頭記錄了迪倫和貝茨在吧檯前的這段對話:

“——《The Lonesome Death of Hattie Carol》,這是你寫過的最好的歌。

——這是你唱過最好的歌。

——謝謝。為什麼你現在把它帶上舞臺?

——因為你不願意唱它。

——我當然會唱。哦,鮑勃。是不是因為我把詞改了。

——當時你跑掉去結婚了,讓我很生氣。

——你結婚更早,而且沒有告訴我。你應該告訴我的,

——但是,但是我娶了我愛的女人。

——確實如此,這我知道。我也嫁了一個我以為愛過的男人。

——(迪倫尷尬地笑了)看,這就是‘以為’乾的好事。‘以為’總是會把你幹翻。”

在十年前,迪倫因為薩拉(Sara Dylan,原名Shirley Marlin Noznisky)與瓊·貝茨分手。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滾雷巡演》中重複出現最多的場景是鮑勃·迪倫手握巡演巴士的方向盤,開著一車人浩浩蕩蕩地移動。

他們專揀小地方演出,狹小的舞臺上擠了16-18個人,後臺還有差不多數量的隨行人員。住便宜旅館,在演出當天發傳單宣傳,願者上鉤。

這場巡演人人高興,除了演出經理和財務。經濟上這是一筆虧錢的買賣,精神上則是一次快樂的冒險,而且差不多是此類冒險的尾聲。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此前的著名先例有滾石樂隊(Rolling Stone)1968年的“搖滾馬戲團”(Rock and Roll Circus),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為祛魅披頭士而作的1972年小規模英國高校巡演。“滾雷巡演”之後,巨星的公社式演出/巡演時代落下帷幕。

鮑勃·迪倫1966年起停止巡演,直到1974年才與The Band重新上路,體育館場場賣光。但他想逃避產業和社會影響力的巨獸,“這樣做(在大場館開唱)讓我不舒服和不快樂”。

1975年他與薩拉·迪倫的婚姻擱淺。前一年,他的黑暗之作《Blood on the Tracks》上已佈滿婚姻的裂痕。他和薩拉的兒子雅各布曾說過,“這張專輯聽起來就像我的父母在講話。”然而,“滾雷巡演”演的不是這張專輯,而是一系列改變了面孔的老歌,及受吉普賽文化影響的新作。這些新歌后來被收錄在《Desire》(1976)中,這是後話。

對此時的鮑勃·迪倫來說,開車上路,近距離接觸人群是個好選項。

當然迪倫沒有真正投入人群。這趟巡演中他學人家畫屍妝,用白粉塗面,粗黑畫筆描眼眶,草帽上插滿鮮花,不時戴上半透明的面具。仍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戴上面具時,人會說真話。”

他不再是初登臺,一雙手除了握話筒、演奏樂器就不知道該放在哪裡的那個迪倫小子,也不是1965年新港音樂節上彈起電吉他,刻意與“民謠代言人”身份決裂的那個一意孤行者。他們所有人都似乎沒有意識到鏡頭的存在。鏡頭貼近迪倫的面孔,汗水在粉白的臉上上衝出一條條水印。他脖子上的青筋暴起,拳頭攢緊,面孔漲得通紅。

“滾雷巡演”中鮑勃·迪倫難得地令人感到親近。原來他有一雙灰藍霧濛濛的眼睛,並不掩飾偶爾煩躁易怒的情緒。有時他在臺上瞪大了雙眼,佝僂著背警惕地來回掃視,彷彿有其他靈魂住進他的身體。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這個鮑勃·迪倫也不再忙不迭地劃清與時代及“時代代言人”間的關係,“美國以如此難堪的姿態緊追越南不放,一個月中發生了兩起刺殺總統(未遂)案。”他雖然自稱“從未搞清楚這次巡演的核心”,“或許它什麼都不是,而我什麼都不記得了。這是四十年前的事,那時的我甚至還未出生。”但他至少做到了一件事——像短命的伍德斯托克一樣,創造了一段時空,跨越往事和現實的藩籬(就像他與瓊·貝茨),容納不同的個體在其中發光。

影片中,接受採訪時眼瞼低垂的鮑勃·迪倫也吐出過金句:“生活不在於找到自己,或找到任何東西——而是在於重新創造一個自己。”

鮑勃·迪倫“滾雷秀”:大篷車、馬戲團和最後一次星團

但老拳王魯賓·卡特說得更好。蒙冤入獄後,鮑勃·迪倫去看他。他以卡特的諢名“颶風”為名寫了同名歌,呼籲臺下人:“如果你們有任何政治手段,請幫助這個男人重返街頭”。

卡特還記得迪倫“不像別人,總是問我‘你到底有沒有殺人’,他問我的方式很獨特。他想問的似乎是:‘你是誰?你是我看見的那個人嗎?’這個人與眾不同,總是在尋找什麼。”

1985年,魯賓·卡特被無罪釋放後至2014年去世間,曾斷斷續續在不同場合見過迪倫。“每次我都問他,你找到了嗎?他每次都答,找到了。但我知道他還沒有,他這不還在找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