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滅火挽救了巴黎聖母院

來源:科技日報

科學滅火挽救了巴黎聖母院

中國大疆無人機發揮關鍵作用

4月15日晚,擁有850餘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遭遇火災,400多位消防員奮力撲救9個小時最終將大火撲滅。一度失控的烈火將教堂頂部大部分木製結構燒燬,具有象徵意義的巴黎聖母院尖塔也在大火中倒塌。

但在消防部門的科學部署和最新消防設備的參與下,巴黎聖母院主體結構與內部珍貴文物得到拯救。極具觀賞性的玫瑰窗也奇蹟般倖免於難,最壞的情況得到避免,為即將啟動的修復工作提供了最為寶貴的基礎。

雙塔保衛戰

根據法國費加羅報報道,當地時間15日18時43分發現巴黎聖母院閣樓失火,教堂人員隨即得到疏散。巴黎消防局第一輛消防車在10分鐘內抵達現場,首個重要消防設施很快部署到位。此後,增援消防車陸續到達,全巴黎地區動員了超過四百名消防員投入救援,共有18個高壓水槍部署在巴黎聖母院的各個方向。

根據現場消防指揮官部署,一支隊伍進入教堂內部負責搶救文物,另一支隊伍進入塔樓狹窄樓梯,艱難地開展消防作業,其他消防員則部署在教堂外部,通過數十米高的機械臂和高壓水槍控制火勢蔓延。在靠近聖母院的雙橋附近,一輛消防車和抽水機直接從塞納河取水,通過重型管道為救援供水。

由於風勢加劇了頂部火勢,不得不優先考慮拯救鐘樓雙塔。巴黎消防局很快做出判斷和決策,沒有將重點放在難以繼續搶救的木製屋頂,而是集中力量保護塔樓。因為如果塔樓大鐘墜落,將可能造成嚴重坍塌,該決策使得教堂主體結構得到保護。

內部大救援

根據現場部署,除了盡力保護塔樓外,另一個重點集中在搶救和保護教堂內部文物。經過消防員奮力搶救,聖母院絕大部分文物得到安全轉移,無法及時運走的大型文物也都進行了保護性處理。

消防專家塞日·德萊在接受《巴黎人》採訪時指出,“法國消防隊員側重從內部處理火災。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外部,就有可能把高達800攝氏度的火焰和熱氣推至教堂內部,並導致更大的損害”。

但教堂內的搶險工作風險持續提高。由於俯瞰教堂的尖塔隨時可能坍塌,最初派入教堂的隊伍被召回。危急關頭,名為“巨人”(Colossus)的機器人填補了消防員空缺。

“巨人”由法國鯊魚機器人公司製造,是一款陸地救災機器人,它可在遠程控制下(1000米內),在各類極端危險環境下代替救援人員,執行遠距離滅火、疏散傷員、攜帶設備等多種任務,並可通過其配備的視頻、氣體傳感器完成特殊環境下的識別任務。

連接高壓水槍的“巨人”臨危受命,攜帶沉重的消防設備深入教堂內部,在惡劣的環境下噴射大量冷卻水,有效降低了教堂內部的溫度。在這場內部大救援中,“巨人”的角色是決定性的。

空中的眼睛

巴黎聖母院的救援是立體的。考慮到瞬間空中投水可能造成建築及文物損毀,法方沒有采取飛機滅火,但緊急出動了兩架由中國大疆公司製造的無人機進行輔助觀測。

由於著火點主要集中在教堂頂部,巴黎警察局派遣無人機捕獲實時圖像,為消防員準確、及時瞭解火情提供了重要支持。這些裝有高清攝像裝備的無人機定位了教堂頂部的主要著火點並立即傳送到指揮所,消防員從而能夠實時看到火災的強度和運動,並幫助高壓水槍實現了精確的定點撲救。

作為撲滅巴黎聖母院大火的“幕後英雄”,兩架發揮重要作用的無人機是從法國內政部和文化部緊急調配的,型號分別是“御”Mavic Pro和經緯M210,兩架四軸無人機都經受了高溫和濃煙的考驗並出色完成了任務,這不僅比派直升機更快、更便宜,而且能夠更接近火場。大疆公共安全整合總監羅密歐·杜舍爾也參與到本次救援行動中,他對媒體表示,消防隊員依靠Mavic Pro的可見光攝像頭、光學和電子變焦鏡頭實現了對火災動態的追蹤。巴黎消防局普律中校也對它們予以肯定,“這些無人機幫助官員做出決定,幫助我們更好地使用滅火工具,從而在關鍵時刻拯救了大教堂的兩座鐘樓”。

修復靠科技

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表態,希望巴黎聖母院能夠在5年內完成重建,很多專家對此持懷疑態度,但是與歷史上無數已經焚燬的重要建築相比,巴黎聖母院是幸運的。

據《國家地理》報道,美國瓦薩大學藝術歷史學家安德魯·塔隆此前利用激光掃描精確地記錄了大教堂的全貌。塔隆的團隊通過50多個掃描點,對巴黎聖母院內外的所有細節進行了多次掃描和數據處理,最終收集了超過10億條數據,精度達到5毫米,在硬盤上為我們保存了一座三維的數字化大教堂。

此外,根據遊戲《刺客信條:大革命》設計師卡羅琳·米奧斯介紹,其團隊曾花費兩年多時間研究巴黎聖母院構造,並同歷史學家一道在遊戲中1∶1還原了這座建築。這些數據無疑將為巴黎聖母院重建提供重要支持。

歐盟議會主席塔賈尼在災後表示,消防員在救援中的科學決策和及時採用的新技術值得各國借鑑。

相關推薦

推薦中...